《赫索格》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03 15:44: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赫索格》是一本由[美]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赫索格》精选点评:●无怪乎伍德说“贝娄(在最多产、最多变、最精彩、最丰富和最奔放的层面)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完全

《赫索格》的读后感大全

  《赫索格》是一本由[美] 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赫索格》精选点评:

  ●无怪乎伍德说“贝娄(在最多产、最多变、最精彩、最丰富和最奔放的层面)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完全的杰作。

  ●赫索格是博学多识的教授,也是情感生活的白痴。他品德高尚,私生活却十分混乱。对于这样一个主角,不知道该同情还是憎恶,也许带有些许的失望。贝娄的作品,没有太多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更多在描写主人公精神世界寻找归宿和答案的一个过程。他的文字不简单,但也不晦涩,读起来很踏实,让我很难不喜欢。

  ●其实剧情,还不是19世纪法国小说发疯爱上交际花那种,加的现代的一些东西是,都是知识分子,都会心理分析,既要分析自我,也要分析对方。结局,挺光明的了。羡慕有爱蒙娜这种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女伴,有韵味,还会做饭,床技又高超,嗯,还不黏人,竟不知足……

  ●这次觉得它有点美妙…………有时昏昏欲睡有时有亮光闪过,对话多时就无聊。…………真的不错…………还可以吧。…………又混乱有美好,困倦不宜对话。困倦中结束

  ●悲哀是懒惰的一种。 书的封面挺好看的

  ●花了二十来天,艰难的把《赫索格》读完,看到结尾赫索格躺在沙发,宣告自己抛弃了倾述,抛弃了辩解,抛弃了思考,才换来了内心的平静,我能想到能形容此刻赫索格的唯一词句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19年年度最佳

  ●本书语言的力量绝妙。钦佩作者喋喋不休的艺术水准。单就赫索格而讲。他的生活当然是咎由自取。因为他坚持要做一个天真的人。感情里不论他出轨还是被抛弃。总是显得那样无辜被动茫然若失。生活里只关心最高级的理论。他拒绝接受禁止思考一丝一毫的琐碎。

  ●30年代的洪堡加上60年代的西特林的综合体,故事跌宕起伏~

  ●赫索格,天真烂漫、视思想为生命、富有情欲的潜能、患有与马德琳不同的另一种精神疾病、给所有活着和死去的人写信、为实用主义痛心疾首、向往宁静和绿色的孩子,正需要雷蒙娜这样富有同情心、热衷于救赎、把性当作艺术的女人。

  《赫索格》读后感(一):我们都是赫索格

  有的时候读一本书确是休闲,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人的事。初读《赫索格》比较困难,而渐渐我就被代入了这一复杂人物的复杂心里。

  贝娄是洞悉人内心的大师,对赫索格内心的描写堪称完美,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情景,回忆中穿插着现在,就像我们缥缈的跳跃的闪动的思维,能跟随人物的思想在书中畅游是最动人的事。

  贝娄又是一个博学的人文主义者,我读完不禁一次次惊叹!他实在太博学了!

  赫索格是一个矛盾的知识分子,对理想浪漫有着执念,对现实与那些大师有着批判,他的迷茫体现了我们,尽管我们思想还未成熟,但这点我们有着共鸣,我指的是对社会,人类,人性,自我的思考,有时激进有时又十分悲观。在这点上,我们都是赫索格。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我们又不得不妥协,不得不经历痛苦与寂寞。短暂地沉醉于欢愉无法抽取深层的悲剧,人不经允许就被带到这世上不也正是悲剧的开始?我们时而激愤地辩论,批判不也是我们对自己内心悲剧的掩饰?

  赫索格总是在写信,我们则在心中写信。但我们终将回归,我也不是悲观主义者。

  多年后,当我回看赫索格时,我还会有如此的感受吗?

  《赫索格》读后感(二):《赫索格》摘录

  第一章

  他的脸一望而知是个受尽打击的人。但他还是自己讨的打,是授人以柄的结果。这使得他进一步去考虑一番自己的性格。这究竟是属于哪一种性格呢?喔,用时髦话说:这是一种自我陶醉狂,一种色情受虐狂,一种背时的性格。

  我的生命并非痼疾,而是一种长期的康复过程。是自由主义中产阶级的修正本。是改良的幻影,是希望的毒药。

  第二章

  你那位漂亮能干的女儿不是带着瓦伦丁上你家来过吗?她要你带着小外孙女去逛动物园,而她自己却和情夫在你的床上胡搞。上面是他火红的头发,下面是她湛蓝的眼睛。现在我该怎么办?上你那儿陪你坐坐,谈谈戏剧和餐馆?

  哦,是的,赫索格想。她的境况比我还糟糕。五十五岁时离婚,还要炫耀自己的大腿,一点也没意识到这双大腿已是昨日黄花了。既有糖尿病,又绝了经,还受女儿欺凌。要是为了自卫,丹妮变得有点邪气、虚伪、狡猾,这你能怪她吗?

  永远搞不清楚女人要的是什么。她们到底要什么?她们吃碧绿的生菜,喝鲜红的人血。

  第三章

  如果他的灵魂能投射出如此明亮、如此美妙的倒影,他会要求上帝给他一个这般效力的机会。然而,这种想法太简单了,太孩子气了。实际的天体并非如此清晰明亮,而是骚乱狂暴的。芸芸的人间世事千变万化,死亡的严重威胁虎视眈眈。因此,要是你得到一点欢乐,务必藏之心底,在你心满意足的时候,千万不要声张。

  其实,从分析的观点看,个性只不过是一种固执的幼稚的自大狂;而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所谓个性,是小资产阶级的一种劣根性,你得牺牲它以适应历史的必然,也为了符合真理的需要。可是,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因为它可以使人类在这面镜子面前看到自己多么可耻,多么消沉。因此,如果真理不显现罪恶,那就不是真理,仅是一种幻象而已。

  第六章

  但是,当他独自一个人坐上格格作响的出租车汽车,他重又变成那个无法逃避的摩西·埃尔凯纳·赫索格了。啊,我是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东西!出租车司机在公园大街上驱车迅速赶过红灯,而赫索格这时正在寻思事情的真相: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淌着血。后来呢?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淌着血。后来又怎么样呢?我和一个女人睡了一宿,我度过了一个假日,但是过后不一会,我重又倒在那同样的荆棘上,带着痛苦中的喜悦,或者是欢乐中的悲伤——谁知道这种混合物是什么名堂!在我身上有什么善良,有什么持久的善良吗?我除了能从这种反常的行径中得到一点东西外,难道在生与死之间就没有别的什么了?没有自由?只有冲动?那么我内心所有的一切善良又如何呢——难道它没有任何意义?难道它只是个笑话?难道只是个使人感到幻想是有价值的虚假的希望?他就这样继续在内心苦苦争斗着。

  第七章

  “让我们抓住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吧。我真正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情,会使得一个人富有人性。假如我欠上帝一条人命,这就是我陨落的地方。……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被别人役使以及我们是否役使别人。不存在这种真正的役使,你就绝不会恐惧死亡,而只会培养死亡。”

  《赫索格》读后感(三):迷惘与归途

  《赫索格》正是本书主人公的的名字,顾名思义本书讲述了赫索格的人生,一位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分子,从成功到崩溃到迷惘,最后终于摆脱精神的束缚,坦然面对,回归自然。

  作者索尔•贝娄,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发言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从1938年到2005年的60年余间,他出版过11部长篇小说以及其他中短篇小说、散文集等等。《赫索格》是他第一部畅销书,同时也是他写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

  美国的六十年代处于物质欲望凌驾于精神之上,知识分子可以选择融入社会的现实中,感受物质带来的一切享乐,或者选择抛开世俗,独自守护着“微薄”的精神境界。而贝娄选择了后者,在黑暗的精神危机中独行,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如《赫索格》、《洪堡的礼物》、《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着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以及内心的迷惘。本书中的赫索格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最后才回归心灵的平静。

  作为大学教授的赫索格,本应该有平凡幸福的家庭,却因为他的背板毁掉了第一次的婚姻,而他第二次婚姻的失败让他彻底崩溃,同时也把故事推向了最高潮,赫索格在无奈、焦虑、仇恨中痛苦地生活着,也因为爱情、亲情、友情的陪伴释放了内心,回归自然。

  在赫索格的人生中,三个女人不同时期的出现作为他的人生转折。戴西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传统的犹太妇女,肖夫教子,勤俭持家,婚后安稳的生活也使得赫索格专心学术,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可是平淡如水的生活却使赫索格变得烦躁,加上社会物质的诱惑,他寻找着新的刺激,他背叛了戴西,抛弃了儿子,选择了第二任妻子玛德琳。离开戴西,抛弃家庭,也使得他从成功开始慢慢走向堕落,走向欲望。玛德琳的出现正是他成功走向崩溃的转折点。在某种意义上说,赫索格在第二段婚姻中对玛德琳关心少是造成玛德琳背叛的原因之一,但玛德琳本身也是一个追求名利的女人,她与本分的戴西不同,她在物质、金钱上榨干了赫索格,同时,她与赫索格最好朋友格斯贝奇的结合也把赫索格推向了黑暗的深渊,他的精神处在崩溃的边缘,他一心想报仇,可是当他看到格斯贝奇温柔地对待女儿洗澡时,他释然了。雷蒙娜,一直陪伴他身边的情人。离婚后的赫索格处在思想迷茫中,不能专心学术,生活没有目标。他写了一封又一封并未寄出的信,向不同的人来倾述他的苦闷、哀伤。雷蒙娜的爱情,正是他回归自我,释放内心,展望未来的关键人物之一。另外,友情与亲情也是加速他摆脱困境,重新恢复自信的原因。朋友阿斯福弗特在他极度困难时帮助他,他的表哥威利在他发生事故时陪在他的身边,他可爱的女儿琼妮又唤醒了他麻木的心灵。他“活了”过来,他开始与人交流,关心别人。

  从赫索格这个人物来说,是贝娄作品中的经典。在《洪堡的礼物》,30年代的洪堡加上60年代的西特林的综合体其实就是赫索格,洪堡代表了赫索格的前期,而西特林的自我救赎之路又与赫索格的重生相似。赫索格与雷蒙娜在乡下的田园生活,归回自然,与《雨王亨德森》中的情节如出一辙,只是亨德森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返回了现实,而赫索格选择在大自然中重新站起来。

  同样身为犹太人的知识分子,让我联想到了埃利亚斯•卡内蒂的《迷惘》,主人公彼得•基恩与赫索格的经历形似,婚姻失败,被妻子榨干了一切,处在崩溃的边缘,可是他们的结局却不同,彼得•基恩最后选择死亡,他走不出疯癫的状态,而赫索格却坦然地面对生活,重新站起来。这也许是《赫索格》传递给我们后人的一种精神,在困境、恐惧、迷茫中,要善于坦然、关爱自己,同时关爱他人,积极面对、乐观的生活。

  《赫索格》读后感(四):索尔贝娄的出埃及记

  索尔贝娄的出埃及记

  ——读索尔贝娄《赫索格》

  ■ 东渔

  索尔·贝娄和威廉·福克纳是常被相提并论的两位文学大家,他们都善用意识流手法,不同之处在于,福克纳的作品常以家族背景为切入点,而索尔贝娄更多关注个体的困境和心灵。《赫索格》作为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塑造人物功力非凡的一面。倘若试着分析赫索格的原型,定会疑惑是否依附了贝娄自己的心路历程,包括他那些成竹在胸的学者理念和哲学态度,以及纠结的婚姻生活所留下的印记。

  在《赫索格》这部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说里,索尔贝娄为主人公取了摩西这个名字,暗示他是一个“受难者”,急需走出“埃及”。摩西·赫索格一路行进(精神的烦扰促使他肉体出走),历经肉体和思想的双重考验,艰难跋涉之后,当他回到路德村(预示着回归故地?),难以痛定思痛,然而这是否真的如他所愿,找到了“流奶与蜜之地”,亦或预示新的“巴以冲突”将无休止上演?贝娄作为流亡犹太人的后裔,民族信仰渗入骨肉,必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赫索格》塑造的人物即是被禁锢在“埃及”,在精神困境里无奈徘徊的边缘人,亦像西西弗斯那般徒劳无功,荒谬使然。

  小说中虚设了赫索格热衷于写信这个嗜好,寓意精神出走的一种游离感,以此解构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也对叙述起到延伸承接的作用,同时呈现立体结构,显得更加饱满,不使其过于平面化。他给前妻写信,给新欢写信,给埃德维医生,给州长,给教授,给《纽约时报》,给所有人,给自己写,甚至写给至高无上的上帝(对上帝的控诉是一种虚无的本质),他写给任何所能想到的对象。赫索格的思绪天马行空,神经兮兮,狂妄自恋,歇斯底里,这些外现气质通晓了他的精神状态,内里捆绑着睿智的思辨。他将书信当作思想集成之所,与其他思想家争辩论证之地,据理自争,满腔控诉;时而意淫,时而正经地谈论思想,他的控诉变得像牢笼一样坚固,困扰、压制、释放着自我。在塑造人物精神状态的同时,贝娄自己也耍了一把酷,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急需一个发泄口,而将思想穿插于“书信”中阐述,自是高明的技巧,打破宣示抽象的浮躁,玩弄于小说故事中,更趋向于实践效应。他将知识分子躁动不安的心态,或空有抱负无法施展的情怀,以及精神深处的傲慢和不屈一一释放,构成一种属于作者的哲学论集。

  赫索格的人格频临抑郁狂躁症边缘,据说这种人格又被称为多写症,“多写”正是赫索格病态的表现,“写信”这个宣泄出口,是赫索格欲从混乱无序中建立一种个体新秩序,通过躁动使自己安静下来(本身即是矛盾体),贝娄就在这种状态下赋予了自我的写照(他也希求在混乱中建立自己的新秩序)。人物赫索格被塑造为学者,写过一部叫《浪漫主义与基督教》的书,继承卢梭的思想遗志着力酝酿新作《心灵现象学》,极其“书信”里虚设给赫索格的哲学思想,这些正是贝娄的思想延伸(包括赫索格常常批判其他哲学家和思想),借人物和事件来表达他的哲学思辨。赫索格追寻自我,希求更多人认可,也是贝娄想要获得更多认可的一个平行对照。同时,赫索格也是索尔贝娄自嘲的形象代言,完成自我的一种机警和反省。总体来说,这是将塑造者和被塑造者两相结合的写作典范。

  索尔贝娄善于塑造忍辱负重的边缘人,威廉、赫索格、西特林、贝恩·克拉德,一个个处于精神困境中的人物总有某些情结无法疏解,他们只能不断去找寻出口,找寻自我。赫索格和《抓住时机》里的主人公威廉有许多相同点,两者都处在婚姻和精神双重打压之下,内心都有强烈的表达欲,以至于表现为异于常态的神经质;两者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自我对峙,精神出离,想要离开此岸去到彼岸。对此,威廉常常自言自语,赫索格则体现在“写信”这件疯狂的事上。赫索格信件中的思想体系可以看作是出自“本我”,完全释放自己的认知和感情,本真的一面无意识泄露,充满了愤懑或坚决,质疑或肯定。而他的“自我”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只能带着隐忍前行。这可能是索尔贝娄塑造人物的捷径,都是一副孤独客形象,本我自我的挣扎,曲折争斗的心路历程,思维的大跳跃,凝聚汇成了“影子贝娄”的思想体系。

  小说的精神诉求属于一条明线。在玛德琳那里找不到权威的赫索格,连性功能都被取笑,一无是处的他便转向蕾梦娜,自认为可以给他安慰、建立尊严的一个理想女人,这似乎也在隐喻寻找自身,建立自身的过程。《赫索格》的结尾似乎寓意了一丝希望,当他带着枪想要杀掉“敌人”时,却看到情敌热心为女儿洗澡的一幕,一下子被“大爱”融化。这种安排属于一条潜伏的暗线,是赫索格由先前情绪混乱心无“信仰”,到后来接受“信仰”情绪稳定的过程。想象复仇的快感使他近似疯狂,却在信念面前找回了理智,终于“放下屠刀立即成佛”。

  最后,赫索格的“孤独”在精神上有所安慰,在生活中似有一丝解脱。追寻形而上的同时,必须兼具形而下,孤独客们在浮躁社会的边缘,继续跳起了孤寂的舞蹈——他曾在盥洗室里跳一支波尔卡舞。田园牧歌式的结局是否成全了摩西先知呢,还是继续纠结于无尽的精神黑洞。这对于赫索格原本是一个疑惑,对于读者是一种隐秘所在,而对于贝娄也是一种刻意的无解吧。

  《赫索格》读后感(五):《赫索格》:精神分裂型知识分子的“诊断”与“治疗”

  文/吴情

  索尔·贝娄(Saul Below),美国著名小说家,被认为是福克纳后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15 年,贝娄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童年在蒙特利尔度过,九岁时举家迁居美国,在芝加哥市生活。贝娄先后在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就读,终获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贝娄的代表作包括:《奥吉·马奇历险记》、《赫索格》、《雨王亨德森》和《洪堡的礼物》等。一九七六年,贝娄因其作“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赫索格》(Herzog)一书出版于1964年,不久便拿下詹姆斯·L.道奖,次年再为贝娄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1953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于1954年获该奖),深受读者肯定。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曾在《重读索尔·贝娄》一文中将《赫索格》与《尤利西斯》对比,他写道,在《赫索格》一书中,贝娄“赋予其主人公所有这一切(博学、领悟力和渊博修辞,笔者注),不仅是他的心态和性情,而且还赋予了他的本心”。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与前期作品侧重普通人的经验书写不同,《赫索格》一书集中关注了知识分子摩西·赫索格的精神世界。摩西·赫索格是位大学历史教授,学识渊博,著有《十八、十九世纪英法政治哲学的自然状况》和《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颇具学术水准的书。他推崇启蒙主义者的理性,却无法为自己的现实生活“立法”。他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待第一任妻子戴茜很糟糕”,第二任妻子玛德琳背着他与赫索格的朋友瓦伦丁·格斯贝奇通奸,而后更是将他扫地出门,几近沦落街头。赫索格的精神逐渐走向分裂,此时,纽约一花店店主雷蒙娜慢慢朝他走来。赫索格希冀与之结为连理,却又心生畏惧,无法迈出关键一步。第二次失败的婚姻结束后,赫索格失去了爱女琼妮的抚养权,一次偶然事件促使他取来枪支以击毙玛德琳和格斯贝奇,关键时刻,他却因目睹格斯贝奇对琼妮之爱无法痛下杀手。

  与《奥吉·马奇历险记》迅疾的叙事速度和蓬勃的激情相反,《赫索格》叙事速度极为缓慢,感情总体趋于内敛。慢节奏与一个久居书斋之中因而逐渐与生活脱节的知识分子形象相符。赫索格的生活里,丝毫不缺少康德、尼采、黑格尔等智识超群的人物,世界因他们而多彩。可现实之中,无论外表包装得有多精美华丽,多数人物本质上则多半则利欲熏心,蝇营狗苟。表面装作与赫索格举案齐眉的玛德琳,转过身即与他的朋友交欢,丝毫不顾及当初的誓言。表面装作与赫索格交情甚厚的瓦伦丁·格斯贝奇,外表帅气俊美,骨子里却几乎是一团污秽。表面装作与赫索格同心同德的精神病医生埃德维,背地里伙同玛德琳夺走赫索格的抚养权。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距甚远,中间有一道深深的沟壑,冲突与矛盾,几乎已不可调和。

  小说开篇一句“要是我真的疯了,也没什么,我不在乎。摩西·赫索格想。”,当即振聋发聩。世界原本疯狂,可怕的是,清醒的人在这呆久了,反而被一群自认为正常的人目为“疯子”。真实与虚假两相倒置,不禁令人想起果戈里和鲁迅的《狂人日记》。赫索格诚为理想主义者,当一个世界已无法容纳理想主义者时,不知道是该欢庆现实主义的胜利,还是该悲歌一曲。在西方社会文化传统中,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分离、冲突自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已经存在。理念世界里安放了全知、全善、全美,现实世界本应当为理念世界的模仿,但赫索格所处的六十年代,传统的启蒙主义者早已失去立足之处,很难将这一时代称之为一次成功的模仿。彼时的美国,家庭、婚姻和性方面的传统观念,都无一例外地遭遇到了各种挑战。危机重重。

  当现实世界粉碎了个人对社会的想象时,赫索格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与瓦解。人究竟是什么?人之为人,其目的和尊严何在?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持续拷问着他敏感的心灵。得不到回答的他,试图通过书信得到“治疗”,解答心中疑问。他“没完没了地写起信来。写给报章杂志,写给知名人士,写给亲戚朋友,最后居然给已经去世的人写起来,先是写给和自己有关的无名之辈,末了就写给那些作了古的大名鼎鼎的人物”。然而,这些信件多未寄出,有时是写在纸上,成为白纸黑字;有时则是临时起意,在脑中胡乱构思,过后即忘。信件在沟通赫索格精神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赫索格本欲借助写信倾诉,表达个人对现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思,却不自觉陷入个人感情和思想的泥淖,无法自拔。具体说来,反映在叙事上则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他时而无所不知,像全能的上帝;他时而知之甚少,像个情商极低的“白痴”,对妻子的背叛毫无察觉,直至受人点拨,这才恍然大悟。

  进退维谷的赫索格无路可走,思维走向极端的他在冲动的撺掇下企图杀死玛德琳和格斯贝奇。这是精英知识分子对粗陋现实世界的反抗。然而,在关键时刻,人道主义最终战胜了冲动,风暴止息,赫索格的心灵逐渐趋于平静。他这才发现,现实中的人,其实本不是完美无缺,往往优、缺点各自参半。前妻玛德琳,瓦伦丁·格斯贝奇,精神病医生埃德维,以及他自己,摩西·赫索格,都不是完美的典型。但,“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不是仍有不少迷人之处吗?”从出生到死亡,漫漫旅程,一个人很难一辈子为善不为恶。对于善,自然应当大力弘扬之;对于恶,却也需理解,竭力避免再次重演。人被从伊甸园赶出,降临尘世,深受悲欢离合苦。在百态流离人世中能够保全些许善性,已属不易。毕竟,全知全能全善的只有上帝一个而已。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本文标题: 《赫索格》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6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摘抄不是那种女孩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