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三百年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5-02 08:33: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清史三百年》是一本由戴逸著作,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清史三百年》读后感(一):读懂清朝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它的终结迄今已一百余年,但是或许是现代人无论从史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精选

  《清史三百年》是一本由戴逸著作,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一):读懂清朝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它的终结迄今已一百余年,但是或许是现代人无论从史书记载还是从老人们的口口相传,对清朝的故事多多少少知道得多一些、真实一些,而对它的历史也多几分兴趣。从无数流行的清宫戏里,我们能看到人们对清史的好奇与探究。无论其中有多少官修正史,多少稗官野史,后人之所以如此追捧,也足见清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以及后代世人的影响。

  但无论如何,关于历史,我们还是需要知道真相。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戴逸教授长期从事清史研究,著作等身,《清史三百年》正是这位大家为广大读者撰写的一本通俗的清史读本。他本人是我们国家《清史》纂修的主要负责人,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读的这本《清史三百年》是以国家编纂的清史为蓝本,能客观且较完整地考察清史的读本。

  戴逸教授曾说:“清史是我的专业,我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它。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从戴教授编纂清史的治学态度中,我们看到了历史学者们的严谨,因此我们能读到真实的历史,感知历史对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戴教授在《清史三百年》一书的前言中将清史分为八个阶段,以设问的方式入手,八个阶段,八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从而得知清朝何以崛起,又如何入关打下南中国,再到康雍乾盛世的开始、造就,再论嘉道时期的衰落,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运动的失败,直至清朝的覆亡,这一步步,清晰的脉落,瞬间把我们拉回到清朝的那三百年历史中去。

  读了前言的大线索以后,再细读正文章节里的每个时期的详细剖析、论证,故事性的讲述兼论文式的研究,既具理性客观,读着又不让人觉得乏味。虽然此前对清史多少有些了解,但是细讲到清朝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朝廷政权中的关键人物和对清朝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各界人士依然不够清晰,然而这些通过《清史三百年》得以一一理顺。《清史三百年》简明又扼要,抓住了清史发展的重点时期,突写每个在位者的业绩作为,功与过都留有伏笔,也留给后人评说。

  乾隆能一统中国,恰时准噶尔领袖策零死后,内部长期内讧。历史的进展中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乾隆有此心,能审时度势,所以抓住了机会,平定准部统一了全国。中国哲学论中说“物极必反”,对一个朝代来说,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不可忽视,它曾是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仅次于元朝的朝代,但是清朝中后期的衰败,清政府的无能,清末中国所受的屈辱,也都无法抹灭。

  正视每一段历史,对后世的修为都是借鉴。国家,正史正观;个人,读史明智。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二):从“帝”到“势”的新视角

  从“帝”到“势”的新视角

  评《清史三百年》

  我喜欢历史,但以前却不怎么看清史,看过一些专题或者是人物传记,但很少去了解整个清史。一方面是清末那段不堪的屈辱史,每每看到伤心处,有种心里在流血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文献众多,观点不一,索性干脆就不看了,图个清净。还记得17年看了《正说清朝十二帝》,那本书是清史专家阎崇年老师在百家讲坛的文字稿,读起来很通俗易懂,带有故事性的描述也很生动,但我看完也都没有写评,已经忘了当时的心境了,大概是上述两个原因。

  这次看完这本《清史三百年》感觉有非常多的收获,不仅是客观、全面地了解了整个清朝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作者戴逸老师不用常规的时间顺序或者用清朝皇帝的功过为轴线,不去讲前期取得的功名和成就、后期遭受的创伤和屈辱,而是以大历史观的方式去写清朝三百年的历史,先是用问答的方式讲述清朝的八个阶段,按照王朝的发展递进,将几个大事件及其历史事件坐标定位清晰;然后按照王朝的统一、高峰、转折(下坡)、末期(近代化历程)的事件顺序讲述三百年清史,最后对清末的辛亥革命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论,全书深入浅出地讲清朝“形势”发展,并将清王朝放在世界的角度去看,讲得不仅通俗易懂令人拍案,而且非常透彻促人深思。

  这个“形势”讲得很彻底,比如说清王朝的崛起,作者就讲出了很多关于形势上的理由,首先是满族处于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上升势头,产生了一种蓬勃的朝气;其次是当时的领导人英勇善战,且善于抓住各种机会;第三是这个民族善于处理内部矛盾,没有因为内部矛盾而大动干戈,损伤对外的锐气;第四是他们善于学习,不断地向汉族学习,最后将很多汉文化融入到自己群体之中,甚至将很多汉族人才招致麾下使用,最终这支不起眼的小部落拿下了数百倍于他们的大明朝,成为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王朝。可以说,作者用独到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视角,讲透了满族发展并最终称霸中原的理由,再拿他们的特点和当时的明朝相比,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到最终的结果。形势大于人势,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一个观点。

  甲午战争应该是晚清最终行将垮台的一个国际标志,围绕这场战争,戴逸先生不仅分析了晚清政府必败的原因(人员的无能、制度的腐朽等),他没有只是去痛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而是用“坏事中也往往蕴藏着好的契机”观点带我们看待甲午战争:晚清政府,特别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后,真正地觉醒了!从此之后,中国追求西方先进文化、学习先进技术的脚不大大加快。虽然中国的国难还在继续,但是触底反弹之后的前进已经开始,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消息。

  除了客观的视角之外,作者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客观、理性的观点。例如在清朝中期康乾盛世中,清朝给中国留下的巨大遗产(历史以来中国最大的版图);例如对于科举考试的弊端评价(一直将自然科学排除在外,科技发展没有最基本的生存土壤);还有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这场农民运动开始是理性的、合理的、正义的,但是后来发展到最后成了一种非理性、盲目排外、封建思想重来的农民运动。列举以上,这些观点都令人收获匪浅。

  2020-1-29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三):百年回望话清朝

  武汉封城了,据说这个中部大城、九省通衢的上次封城还是在一百多年前武昌起义那会儿——一次是因为革命首义,一次是由于新毒首疫。有意思的是,近几天在单位窝在值班时读完了戴逸先生的《清史三百年》,竟和当下十分应景——正是在武汉这座城市引爆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近三百年的国祚。

  清朝一直不大受人待见。原因在于自近代以来因为清王朝的堕落与无能,对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对内横征暴敛、压榨百姓,割让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让国人至今仍痛心疾首,让人记住的全是屈辱与不堪。再往上追溯,清军入关之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腥屠杀、“留发不留头”的暴虐、持续不断兴起的“文字狱”,都是对中国人的精神无法估量的沉重打击,都对中华文化道统的严重破坏,留给我们的全部都是屈辱、血泪样的记忆。即便后来清王朝采用汉家文化,但始终奉行满汉分治政策,视汉人低人一等,且一直都在提防汉人,这些都让人无法喜欢清朝,甚至在百多年后仍然不愿意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它。

  实质上,抛开情绪化的反应或者刻板化的印象,清王朝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不堪。就皇帝来看,清朝的皇帝虽然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康熙、雍正、乾隆那样的一代明君,但也就是平庸而已,没有昏庸糊涂的笨蛋。就文治来看,清朝编纂了《四库全书》《康熙字典》《全唐诗》等文化典籍,虽然禁毁和篡改了很多图书,但无论怎么说都可以算得上是浩大的文化工程。《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就武功来看,清朝是带着丰厚的嫁妆来的,且不说他们所带来的东北大片土地,后来又开疆拓土,四面扩张,先后将蒙古、新疆、西藏等纳入版图,领土面积一度达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就经济来看,清朝虽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其承载的人口能够从明末不足六千万增加到清末的四亿多,而且普遍能够解决温暖问题,足以可见其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以至于有人认为,清朝达到了中国农业文明所能达到的巅峰,经济文化达到极盛。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评价清朝呢?戴逸老先生这位大学者将自己毕生研究清史的心得归结为这么一本薄薄的小书,对清朝三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地梳理,通过点、线、面的勾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晰的历史画面。先说“线”。他通过对八个问题的回答,将三百年清朝历史分为八个阶段,勾勒了清朝从兴起、初建、入关、盛世、衰落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清末改革与覆亡的一条完整的主线。再说“点”。他在书中解读了康熙、评论了雍正,详细剖析了袁世凯告密、光绪之死等几个清史中人们非常关注的重点事件,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最后说“面”。通过点与线的相互勾连,概要介绍了清朝的文治、武功、经济、社会的不同切面,最终为读者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清朝历史图景,并且通过同时代中国与西方的对比深入剖析了清朝走向没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使我们对其有一个整体的、客观的、公正的认识与印象。

  对于历史的研究,应该有一个最佳时机的问题,现在百多年后来回望清朝就是一个挺好的时间点。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文治武功盛极一时,也经历了衰败与灭亡,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屈辱和血泪,它既不是完美无缺,也绝非一无是处。我们拉长视界来看,把清王朝看作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最后一个而已,它的成功和失败、长处和弱点、繁华和落寞,最终都可以追根溯源到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绵延两千多年的文化。我们放宽视野来看,它后来的沉沦与没落,并非因为少数民族的保守,而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日益僵化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数千年积淀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巨大惯性使得我们在与其他民族的竞争中落了下风——仍处于农业文明中的清朝已经开启商业文明的欧美列强同台竞技怎么可能取胜呢?我们面向未来看,清朝只不过是我们两千多年封建时代繁华的落幕,但却是新一轮竞争的起点,孕育了我们民族触底反弹的开端,所以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所有的历史就成了向西方学习、看齐,救亡图存自强的历史,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一个缺乏反思的社会是可悲的,而一个知道反思和懂得总结的民族是可敬的。回望历史恰恰是为了看清未来的路。认真审视清朝三百年历史,使我越发坚定的以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坚韧的民族,是一个能够历经磨难而不断前行的民族!即便再一次面临这种疫情,我们仍将一往直前,无往不胜!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四):《清史三百年》:寥寥数语道尽帝国兴替

  戴逸先生著《清史三百年》不得不让人赞叹,几百年的大清帝国历史,被戴先生用一本小书就概括完了。不单单是对历史的缩写,而且里面还有非常独到的分析与见解,边叙边议的方式,很多观点一针见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社科类普及及专业读物。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本书的特点:

  1

  阶段划分脉络清楚,主线明确

  从1583年满族兴起、1643年清朝建立,到1911年帝国最后一个黄昏,三百余年的历史,不可谓不短。怎么将这清史三百年概括讲来,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这种讲述,要么就极繁,整几本大部门也说不完,要么就极简,那就只等说一下历史事件了,独到观点无法展开。

  戴先生把三百余年的大清帝国历史划分了八个阶段,可谓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大清龙脉走势,一条非常明确的主线,使人们能够很快地从上帝角度俯视三百年清史。

  一是满族兴起、清朝建立,二是清朝入关和确立全国统治,三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康熙之治、四是雍正改革和乾隆统一全国、五是清朝中衰、六是外国武装侵略和国内农民战争、七是清朝自强运动及其失败、八是清末改革和清朝覆亡。

  其实上面八条都只是副标准,而正标题全用的提问式,对过去历史的发问。比如一支处于偏僻地方的弱小力量是怎么崛起的?为什么能够很快打下南中国?等等,解答了关于一些重要历史节点的疑问。

  细细想来,戴老关于清帝国八个阶段的划分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就象一场大剧一样,对开场、发展、高潮、结局等起承转合部分进行了划分,使读者能够清楚地对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2

  观点独到犀利、分析准确、金句迭出

  这一个特点归纲来说就是看得比较准。这反映在很多的方面。

  对于清朝的这些帝王,既不作那种文学作品《大秦帝国》似的吹捧,也不进行过分的贬低,只是客观的评价。“进步的事业也是要用残酷的代价换来的,绝没有什么仁慈之师。”

  比如对于康雍乾盛世,固然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戴老也一针见血的指出,“所谓盛繁荣,不能光看到盛世,不能光看到繁荣,要看到繁荣下面掩盖的阴暗。”

  戴老总结这一时期,仍然有四个重大的障碍阻碍了国家的前进:

  一是仍然是封建国家专制主义,仍然是小农经济,传统阻力非常大。二是闭关自守,人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三是重农轻商。四是思想上的高压,文字狱搞得大家都不敢谈现实。

  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积重难返,“传统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沉重的负担。背着一个很长远的传统,往往改革和前进是比较困难的。”

  经历了外国武装侵略和国内农民战争后,清帝国竟然还持续了很长时间,然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自救运动也没能救得了清朝,因为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历史就是这样,时机过去就不会再来的”,最终,清帝国还是走向了灭亡,而且,还是清帝国自己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3

  对一些历史疑案进行了着重考究

  全书既能够总揽全局,对三百年历史作一鸟瞰式解读,又对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件,又做了依据翔实史料的分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清帝国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现代的时间较近,史料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民间传说也非常的多。

  但这些史料中,很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进行了记载,还有的人是故意写了谎话,坊间传说更是众说纷纭,因此,从历史迷雾中探寻历史的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雍正即位的问题,康熙传诏的继承人到底是谁?戊戌变法失败,袁世凯有没有告密?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不到二十四小时先后死去,光绪帝是被人谋害的吗?

  这些原本都是争论已久的问题。比如雍正即位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影视剧的演绎,使得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觉得扑朔迷离。到底是传位于四子,还是传位十四子呢?

  戴老通过对浩如烟海的清史料的分析,结合今人们通过科技进行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如雍正系篡位,并不是康熙相中的接班人;袁世凯并非主动告密,而是在情势败露下为求自保而被动告密,戊戌变法并非因袁告密而失败;通过对光绪帝遗骨、头发的砷元素鉴定,结合史料,得出了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系被人谋害的结论。

  当然,这些结论,也是戴老自己的推断,但这些推断依据充分,推理过程合乎逻辑,令人信服,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也算是解开了历史的一些谜团。

  总之,戴老这本《清史三百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治学严谨,学识广博,既能够弄清史实,而且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还要把“思想的光芒照射到史实上,形成对历史的看法,这样才能有突破、飞跃。”

  本书是大家写的一本小书,篇幅虽短,却有大智慧。

  《清史三百年》

  作者: 戴逸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2-30

  作者简介

  戴逸,男,1926年生,江苏常熟人。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生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2019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9年12月17日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五):北京晚报 | 小部落为什么大崛起?

  《清史三百年》 戴逸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入主中原的政权屈指可数,且大多是短命王朝。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古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游牧民族政权中民族矛盾从来都是排在首位的,内部积蓄着压力,外部还在不停地征战,故而大多游牧民族政权都难以在中原统治长久。清朝是个例外,三百年的历史,还改变了许多华夏的风俗,将民族特色深深烙印在中国历史上。

  戴逸教授是目前清史研究领域泰斗级的人物,他是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朝三百年的历史,出版的典籍有四十几万种,戴逸教授和他的团队,分类、整理、筛选、比对、查错,解决众多文本间的矛盾,重新以现代的方式整理出清朝的脉络,工程浩大。近日出版的《清史三百年》将戴逸教授研究的一些清朝热点问题做了梳理和解答。

  戴逸教授以1583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一直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以清朝的重点问题为标题,将清朝历史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一支处于偏僻地方的弱小力量是怎么崛起的?清朝为什么能够很快打下南方?康雍乾盛世是怎样开始的?盛世是怎样造就的?嘉道年间为什么内外交困?清政府怎样侥幸躲过了太平天国之厄?洋务运动为什么步履艰难?为什么革命是告别不了的?这八个问题精准囊括了清朝的重点问题。

  印象中,清王朝迂腐落后,官僚贪污腐败,民众毫无朝气。而这样的政权在最初是怎样的面貌。满族人作为一支生活在当时明朝边境上的小部族,是如何发展崛起的?在戴逸教授看来,除了我们熟知的几场重点战役奠定了清朝的崛起,满族人内部的力量才是崛起的核心因素。

  戴逸教授列举了四点:第一,满族不断兼并其他部族,这是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农奴制的阶段,整个民族都处于蓬勃向上的朝气中。整个社会从农业到经济都处于巨大的变化中,人民也因此勇于尝试乐于向外拓展。

  第二,最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领导人,根据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创造出了八旗组织。一下子将散乱的小部落凝聚在了一起,这种制度让满族分散的力量一下子团结到了领袖手里。不管是组织生产还是军事扩张,依靠八旗制度的满族人发挥出了他们的最强力量。

  第三,满族内部非常强大,一些中原王朝感觉很头疼的人际、权力问题,他们能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快刀斩乱麻,以宽阔的心胸处理矛盾,优先完成终极目标,不让小矛盾阻挡他们的发展路线。在满族的前身女真人的部族统一斗争中,吞并另一部族后,不歧视、不虐待被征服部族人民,而是整合其他部族力量,重用人才给予部族人民平等的发展资源,不记仇恨包容团结。与其兄努尔哈赤争权的舒尔哈齐,虽失败被诛,但其后代并未被株连,六儿子济尔哈朗还曾与多尔衮一同执政,在当时成为全国的二号人物。而满族成立之初最大的危机,是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的叔侄之争,差点断送了这个新生的民族政权。但最终两人还是在共同目标、民族大义之下作出了让步,都不继帝位,让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

  豪格和多尔衮两者势均力敌,又各握着忠于自己的部队,没有兵戎相见,甚至连宫廷政变都没有,这在中原王朝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免了内部的分裂和长期对峙,也是因此满族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没有在内部多过消耗,没有错过任何入主中原的机会。

  最后一点,满族人非常善于学习,不利的地理环境让满族处于被各种势力文化的包围中,一味地以武力蛮干,并不能让自己强大。满族人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开始吸收周围各种文化,先学蒙古和朝鲜,之后再学汉族文化,在本民族精神和外族文化间找到了平衡,既充分学习也不至于被外来文化所吞噬。戴逸教授提出的四点足以解释满族这个地处边疆的小民族,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拥有强大的力量,一举打败明王朝和之后的各种政权入主中原广阔的领土。

  满族在入主中原之初最大的争议是剃发易服,这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满族统治者的狂妄自大,对汉文化的蔑视与攻击。这个问题在后世可以有各种解释,但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满族统治者的角度一直是被我们所忽略的。戴逸教授看来,满族人本身作为一个小民族,在面对上亿人口的汉族时,不管他们有多么包容,人口上的劣势始终让满族人处于不利的状态。历史告诉他们当被同化吞并后,几代之后满族的民族痕迹都会消失。基于这样的考虑,满族为了保持自己的民族主体、特权、传统、习惯、语言、信仰等等,在各个方面采取了措施。比如分城而居、满汉隔离等,其中争议最大的剃发易服,在历史资料上看,下达命令的多尔衮也是基于满族长久的统治作出的决定。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差异十分巨大,当少数民族要成为统治者还要保持民族主体时,他们的外在特征就会在占据多数的汉民族中间显得格外异类。在外表就能判断出你我,长久以往满族人就会被汉族人孤立,迟早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基础。多尔衮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在攻下前南明政权的领土后,深入中国腹地的满族人,孤立感尤为强烈。多尔衮作为清朝的奠基者,起初他还有所犹豫,而后想清楚后坚决异常。

  《清史三百年》就像一本为三百年清史做的总序言,既概括了清朝的发展脉络也解答了大众希望了解的热点话题。为这段历史提供了除了民族、阶级、意识、国际环境以外更多的视野。 作者洪宇 本文首发于《北京晚报》2020年1月23日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六):以问题为导向、以世界背景为参照的清代小通史

  更久远的历史,因为留下的材料相对有限,好学者可能竭泽而渔,在这些材料中一旦发现了规律性的东西,该结论便很难被推翻,除非有了新的地下资料被挖掘出来。而较近的历史,因为留下资料极其庞杂,穷尽它们是不可能的,似乎总有一些新的东西在挑战成说。所以清史和近现代史的研究,实属不易,即使有当事人的日记或者口述,孤证不立,其真伪也难说得很。

  具体到清史,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清史稿》五百三十六卷;清人文集汗牛充栋;据报道截至2019年3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出版图书达到240种3599册;何况还有大量的清宫档案、满文档案、名人要人的书札和日记亟待整理……这些材料的消化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如今可以贯通清史的大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久前在戴逸学术馆开馆典礼上,有专家说戴逸先生是目前唯一一位可以贯通整个清史三百年的。

  戴老研究清史的著作很多,我们普通读者能否在有限的时间总览其清史研究成果,一窥其治学门径,以让我们对清史以及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脑子里有一个基本的地图?戴老认为我们的历史普及工作仍然是亟需的,所以他接续吴晗主编了“新编历史小丛书”,目前已经出版近80种。这次新编之新就是纳入了大专家写就的断代小史系列,这系列的断代小史连起来就是一个作者名家荟萃、内容清通可信的中国小通史。贯通清史既难,这便自然落到了“新编历史小丛书”主编自己的头上。这就是《清史三百年》的由来。

  《清史三百年》是一位大学者怀着强烈的知识普及的热情写作的小册子,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

  其首要特点是以谈话的形式,从问题入手。他在前言中将清史分为八个阶段:满族兴起和清朝初建、清朝入关和确定全国统治、康熙之治、雍正改革和乾隆统一全国、嘉道中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清末改革与覆亡。每一阶段,都拈出一个核心问题:一支处于偏僻地方的弱小力量是如何崛起的?清朝为什么很快打下南中国?康雍乾盛世是怎样开始的?……对这些问题予以解析,从容摆出论据。随后的具体论述分为:清朝的统一、乾隆朝的盛世、嘉庆道光朝的转折、太平天国以来的近代化历程、辛亥革命,共五章,概要而不失细节。既从宏观层面勾勒了清代三百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的历史发展,又从细节方面对清史以及中国近代史中的关节点和重大课题逐一进行细致的研究、论证,予以清通而合理的解释。他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说:“我前半生研究中国近代史,属于晚清时期;后半生研究鸦片战争以前清史,属于清前期和中期。这上下三百年,包含着多少人物和史事,兴衰隆替,悲欢离合,胜败斗争,升沉起伏。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近现代,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有众多的经验教训可供汲取,有无穷的哲理遐想可以反思。我成天和这段历史打交道,研究它、熟悉它、热爱它,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它。有时感到,我和这段历史如此贴近,我们今天的社会问题,大千世界中林林总总的复杂情态,追根溯源,几乎都可以在清史中看到它的根苗。要了解今天的中国,认识国情,清史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知识。有时,我又感到和这段历史相距如此遥远,它纷纭复杂、深奥多变,使人难以揣摩,给人留下了众多的重大疑团。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近代何以落在西方国家后面?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何以如此坎坷曲折?中国在近几个世纪内达到了怎样的历史伟绩,又丧失了哪些历史机遇?中国有没有走一条更加便捷、畅通道路的可能? ”

  本书对诸多历史问题的解释怎样做到清通而合理呢?袁行霈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横通与纵通”。本书的纵通表现在戴老把清朝放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这个定位上,他讨论我们为什么在嘉庆道光年间开始落后了,清政府自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我们也不能不更深地检讨一下。他打比方说,这就像接力赛,输了不能只怪最后一棒。我们几千年的历史积习和社会结构都难辞其咎。本书的横通表现在戴老的论述始终带着一个世界的比较的眼光。例如分析嘉道中衰,比照同时期的英国,戴老说一个是封建主义的迟暮,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青春;一个是落日残照,一个是朝阳初生。清朝中期以后闭关自守,其上层包括士林先进,都没有完成和世界的对接。后来的甲午战争决定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一个上来,一个下去。战后清政府主动提出缔结中英同盟,而英国则选择了日本,这改变了东亚的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

  在论述嘉道中衰的末尾,戴老说:“研究这段历史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广阔视野,不能局限于中国之内,也不能只收集利用国内的史料,既要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观察中国的历史进程,也要从中国局部地区和事件,联系世界的历史背景。”这就带出本书的第三个特点:不仅给与读者新鲜而丰厚的历史知识,同时授人以渔,提点读者和研究者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本书在前言的末段点明,“第一条必须弄清史实,第二条必须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要运用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武器”,“要把思想的光芒照射到史实上”。例如论述光绪之死,戴老不仅用了大量的史实,还引用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对于光绪头发、遗骨、衣服、墓内外环境的砷含量测试,最后明确光绪死于砒霜中毒。光绪之死真相大白。

  顾颉刚写于1945年的《当代中国史学》评鸷断代史清史的成就,认为贡献最大的是孟森和萧一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清史研究,郑天挺、戴逸这对师生便是两代优秀代表。简明清朝小史则以萧一山《清史大纲》、郑天挺《清史简述》影响最大。萧著写于1944年,以“民族革命”演进为线索考察清代历史大势,详近略远,以政治为主;郑著本是作者1962年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的讲课记录,是清史的四堂专题课。随着六十七十年来新材料的不断问世,近60年清史作为一门学科不断发展,包括西方历史研究新视角、新方法的引入,这本《清史三百年》应该是最能代表我国清史研究新高度,富有当代问题意识的“大家小书”了,它贴紧时代发展脉络,古为今用,用殷鉴不远的历史智慧为中国现代化过程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因此,其思想性、学术性与普及性难能可贵地协和统一起来。

  本书作者戴逸先生,1926年生于江苏常熟,原名戴秉衡,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铁路管理,抗战胜利后又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48年被通缉,离开北大前往解放区(由此更名戴逸),进入华北大学,几个月后被分配到华北大学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在著名党史专家胡华的领导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北大学改组为中国人民大学。戴逸先生一直留在人民大学任教,1952年调到近代史组。197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后,他和一部分同志拨归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1973年新建了一个清史研究小组。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后,他受命组建清史研究所。2002年8月,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戴逸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清史寻踪》中有一篇《我和清史》,文章说:“清史是我的专业,我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它。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他九十余岁还执著于历史知识的大众普及。钱穆先生说,读史就要读出文字背后的人。我想,通过这本《清史三百年》,通过他主编的“新编历史小丛书”,我们除了读到历史的知识,启悟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观照现实的智慧,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位与共和国同行的爱国知识分子以自己学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大写影像。

  载《中华读书报》2020年1月15日

本文标题: 清史三百年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3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的读后感大全日本人的生活哲学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