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叙述性诡计,可以写出怎样跌宕起伏的好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4-09 10:00: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86

写作手法之叙述性诡计简介,概念,所谓叙述性诡计,是作者利用文章结构或文字技巧,把某些事实刻意地对读者隐瞒或误导,直到最后...

利用叙述性诡计,可以写出怎样跌宕起伏的好故事

写作手法之叙述性诡计

简介

概念

所谓叙述性诡计,是作者利用文章结构或文字技巧,把某些事实刻意地对读者隐瞒或误导,直到最后才揭露出真相,让读者感受难以形容的惊愕感。那些被隐瞒的真相并不一定是什么“凶手的名字”和“行凶的动机”,也可能只是“凶手的真正性别”,“被害者的真正职业”等等,甚至故事描写的可能不是“罪案”而是其它事情,虽然较常见的还是以杀人事件为主题的故事。

樱的圈套

叙述性诡计,较为概括的说法,可说是一种玩弄文字的欺骗读者。实际上更为正式的说法是,叙述性诡计为作者利用读者先入为主的观念,使读者「相信」某件事情或某种状况,最后造成读者大吃一惊的一种结果。此为一种不易掌控的技巧,太过超过易造成读者的反弹或两极化批评——感到被骗了,或有人形容「想摔书」。但是使用得当、并且读者可以接受的话,是一种很能造成意外性的技巧。

“叙述性诡计”是指作者通过叙述,主观介入故事,以叙述手法刻意诱导读者向假象的方向靠拢的一种讲故事方法,即作者通过讲述故事,在讲述中用讲述方法故意避重就轻误导读者,利用读者与故事只能通过作者叙述这唯一的渠道进行联系,而在渠道上做文章,用叙述方法隐瞒或曲解情节就是“叙述性诡计”。一个事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就是表现故事事件的渠道和载体,但它本身却有着独立于叙述对象(事件)和接受者之外相对自由的特点,即作品并非必须依赖其内容和接受着而存在,而叙述就是叙述者主观性的对事件进行阐释复原。既然是主观性复原事件,在复原过程中,作者就可以通过他的主观参与,有意的避重就轻,把事件的某些常规性表现予以省略、变形或曲解,从而达到读者和叙述事件中间产生隔膜屏障,使得“身临其境者俱以为常识者,旁观者皆为不知”的效果,但又通过暗示将那些常规性线索变成暗线交代出来,造成读者的阅读误区,从而产生迷惑。例如写一个梦境中的故事,作者却不交代这是书中某个人物做的梦,让读者错误的认为这个梦中的故事是小说主人公确实经历过的,从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混淆。不过“叙述性诡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称、视角和时态、地点的任意转换,以达到模糊效果。比如作者在一部小说中第一、第三人称随意转换,但在转换中作者却偷换了概念;还有叙述视角的随意转换,或使用多个视角对同一件事进行反复叙述,利用各个视角对这件事不同的结论,造成人对事件认识的混淆。还有时空的混淆、对象的混淆:作者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毫无关联的若干事件,扯在一起混写成一件事,而又不加说明,造成人的理解误区;还有的是作者不交代叙述对象,例如写一个女人的事,作者却只说她是某某“人”,而不说明其性别,利用人们习惯说“人”就是指男人,误导读者误认为写作的对象是男人;或者写的不是人的故事,作者既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却不明确交代出来,这些都是“叙述性诡计”。这类作品最常见的就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但叙述者却是罪犯;除此之外日本作家横沟正史的《古井奇谈》,采用纯客观叙事的方法,并结合书信体这一特殊模式,带给人很奇特的感受;而日本作家绫辻行人、折原一等都是专事写此类作品者;而殊能将之、歌野晶午等也创作了如《樱的圈套》、《剪刀男》等类似作品。

优点

一般的推理小说,重点总是放在“谁是凶手”或“怎样犯案”等情节上,虽然谜团的设计各有不同,难易的程度也各异,但整体来说,读者的推理进程基本与故事中的侦探同步,然而,以叙述性诡计为主的推理小说,作者于字里行间安排伏线欺骗读者,把真相巧妙地隐藏起来,诡计并非甚么凶手为了逃避侦探的追查而出现,也并不是与读者毫无关连的设计,那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一场真正的对决,而即使读者果然被骗倒的话,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故事重新再读一遍,那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哩。

缺点

然而,以叙述性诡计为主的推理小说还是有其先天性的缺点。首先,由于诡计重点并不在于案情推理,所以有部份作品的故事编排较为平铺直叙,读起来可能会稍觉沉闷,或许在到达终点之前,便早已错误地把它看成是一部无聊的劣等作品而丢掉。其次,由于诡计的性质特殊,一般来说“叙述性诡计的使用”本身也是一项不能让读者预先知道的秘密,所以对于这类型小说的推介,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要在书海中找到这类佳作还真困难,唯一的例外,便可能只有日本新本格派作家“折原一”的小说,会公然说明了诡计的使用,那是因为他早已把叙述性诡计运用得出神入化,即使让读者事先知道也完全不会减低阅读的乐趣。

作品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开辟了叙述性诡计的先河。

《咚咚吊桥坠落》(《推理大师的恶梦》) 绫辻行人

《十角馆杀人预告》 绫辻行人

这本是行人的处女作。东乡先生说其最爱的就是这本《十角馆杀人预告》,认为是行人“馆系列”里面最出色的一部。大部分原因就当属其中对叙述性诡计的精彩表现。

《樱的圈套》(《樱树抽芽时,想你》) 歌野晶午

《恶梦叙述者》 河狸

这篇文章是河狸向绫辻行人的《咚咚吊桥坠落》致敬之作。

《策略师》MOLY

《谁谋杀了白雪公主》 Kenshin(宁夜)

此文也是小欣向《咚咚吊桥坠落》致敬的一篇作品,结合《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再融入了一些自己的东西。

《柳树抽芽时,想你》 河狸

河狸向歌野晶午的《樱树抽芽时,想你》致敬之作。

《天堂早班车》梅庭芳

与众不同的梦幻系推理小说来自梅庭芳的天堂早班车。从天而降的班车,神秘地出现又神秘地消失,贯穿全文的叙述性诡计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心理盲点,因此作者在开篇就自信满满地敬告读者:本文采用了叙述性诡计。

《剪刀男》 殊能将之

第十三届梅菲斯特奖获奖作品。比起其他的叙述性诡计小说来,殊能将之用的是一种更为成熟的方法,他的作品不多,但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及幽默的语言取胜。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道尾秀介

道尾秀介的出道作,和一般的叙述性诡计比起来揭破真相时给人的崩坏感更为严重,可以视为是叙述性诡计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描写故事跌宕起伏的词语

1.形容故事情节曲折的成语有哪些

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好事多磨、波澜起伏、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曲折离奇、柳暗花明。

1、峰回路转[fēng huí lù zhuǎn]

解释: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2、跌宕起伏[diē dàng qǐ fú]

解释: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3、好事多磨[ hǎo shì duō mó ]

解释: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4、波澜起伏[bō lán qǐ fú]

解释:形容故事情节的曲折。

5、一波三折[yī bō sān zhé]

解释: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6、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

解释: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7、曲折离奇[qū zhé lí qí]

解释:事情奇特不寻常,过程曲折多变。

8、柳暗花明[liǔ àn huā míng]

解释: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记叙文描写一件跌宕起伏的事

作文的结构要完整.情节则要像波浪,也要像山势.经营一篇文章的情节,或者安排文章的结构,就像厨师煮饭做菜的时侯,必须注意每一道菜的调味,同时,他也要注意整体的搭配,为食客烹调口味各异的菜结构.就好像你要宴请客人前,预先安排好的菜单;什么菜先上桌、哪一道菜必须在哪一道菜之后、最后的甜品是冷食或热汤,都要策划安排一番.情节就像每一道吃起来的感觉,如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是以酸辣为主,吃起来难免单调.

同样的,一篇文章也要避免以一种口吻,写一种情绪.

1 结构

完整的结构使文章条理分明,有清楚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如果写的是事件,从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什么

人等,都要一样一样交代,最后事情怎么解决、感受如何,也要清楚表明.这才算有头有尾有

交代,道理和做人处事一样.

厨师在安排菜肴时也讲究顺序,从开胃菜、汤、主菜,到甜点等,都精心调配,考虑到食客的感觉与要求,一顿晚餐吃起

来才算完整.

2 味道

一篇文章,离不开喜怒哀乐悲愤怨恨这几种情绪.虽然我们常说: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而人与人之间又的确产生错综杂乱的情绪,但是,在短短数百字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交代过于独特复细腻的情感.

好的处理方式不会只取其中一种情绪,也不可能贪心地让所有情绪列队出场,而是悲喜交集,或是以德报怨,或者乐极生悲。反正写文章的人决定了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了角色的生死情仇.

你一定到过海边,见过一波复一波,生生不息的浪潮.作文的情节推展也要像波浪,层层推进,把读者带入阅读的美妙之中,让读者时不时会产生欲知下文的感觉.

3 决定

作文的情节像山,有最高峻险恶的顶峰,也有深层见底的峡谷,情节的起伏要安排得像山峦的绵延,高低有致.厨师煮菜,也喜欢加入不同的元素,综合各种原料的味道,煮出来的菜肴才美味.记得海南鸡饭吗?单单用鸡肉和白米是无法煮出我们熟悉的鸡饭的味道的,厨师必须加入葱、蒜、姜、醋、酱油、胡椒、麻油等调味料,煮熟的鸡饭才会泛着诱惑食欲的香气,在吃鸡饭的同时,我们可能还会沾蒜泥、辣椒酱,以满足各人的不同口感.在这个部分,决定很重要.

写文章也一样,有了人物、故事题材,我们要决定故事发展的方向,运用不同的情绪赋予人物及事件不同程度的效果.一篇好文章不会老套;一个好厨师不会一成不变.一个题材就好象一块肉,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不当,做了错误的决定,成果就大受影

响,一块肉可以煮成卤肉、叉烧、酸甜咕噜肉、糖醋肉等各式菜色.同样的,一个题目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也可以处理成快乐、悲伤、痛苦、温馨、遗憾、懊悔、失败等不同的结果.如果快乐是意想不到的、悲伤是措手不及的、遗憾是不经意造成的、失败是骄傲导致的、温馨是努

力经营的、懊悔是可以避免的.一切,有了起伏、波动,会显得格外吸引人.

4 总结

我们以看电视连续剧的经验来衡量,就知道怎么样的作文才好看.有头没尾巴或者粤语残片式的连续剧,都令人不忍卒睹.多方尝试,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失败,才能成就一位好厨师.

如何评价丹布朗的《地狱》?

刚看完,简略的说一下自己的一下看法,估计没什么参考价值,有稍许剧透,随便写写。
总体来说一本非常不错的小说!符合丹布朗一贯的小说风格(废话)。
故事精彩!情节紧凑!想象丰富!
另外一点就是全文体现(或提出)的关于哲学人文或者科学的思考。
下面具体说说:
1.故事本身非常精彩,丹布朗惯例的悬念的设置,多线的叙事,到情节的反转。
比如兰登的失忆,比如 猪脚,杀手,警察,教务长的多线描写,比如后面究竟谁善谁恶的反转。

2.不得不提的一点,书中涉及了大量的欧洲历史人文文物等等信息和资料,对阅读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对这些历史不了解并且不感兴趣的,会感到阅读困难并且很难产生阅读兴趣,并坚持读下去,这点有点像《数字城堡》当初差点读不下去。

贴吧有个贴子推荐边看边参照,对帮助阅读非常有效。
3.丹布朗的小说的一贯人物塑造在善恶方面的双面,多面描写,基本上除了罗伯特兰登(男猪脚),甚至女猪脚有时候都无法清楚的判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比较丰满,每个角色的背后都充满故事,即使只做简单的描述也让人不禁联想开去(比如博物馆的玛塔)。

4.《地狱》全书的主题是围绕全球人口问题展开(人类学),结合了基因科学,以及在人口问题上的道德的定义(哲学),符合丹布朗一贯的作风。《天使与魔鬼》有中物理学和宗教的结合。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丹布朗在小说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都拥有非常深的现实意义。
1.《地狱》中的全球人口问题非常发人深省,按照当前的人口增长趋势,人类必定走向灭亡,这已是不再是环境问题或者世界卫生组织的问题,而是一个简单到令人绝望的数学问题,已是必然!
2.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在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对于把基因工程付诸于人类自身,是对进化的破坏还是本身是进化的发展方式?世界上的权利组织如果获得了这样的科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总而言之,当小说看非常精彩,同时书中提出的思考发人深省!

丹布朗的书只看过《达芬奇密码》,和这本《地狱》。初中时看达芬奇密码,觉得通篇贯彻了诡异的阴谋论,几乎有一种异教的奇怪魅力。这次看地狱看的是原文,主要感受有三点(剧透):
一、内容丰富。这里的内容丰富包括:第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建筑、历史内容丰;富;第二,全文中的谜题,悬念,转折丰富。这就使得整本书非常的丰满,但是也为阅读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相关的艺术和建筑内容我就得反复的查资料,看地图,否则完全不知道Langdon和Sienna在按照一个什么样的路线在跑路;
二、文中的转折非常“卑鄙”。说“卑鄙”,是因为由于Langdon失忆这个桥段,使得稳重真实、虚幻、现实、谎言错综复杂。人物的角色身份和故事不断颠覆,让我总有一种被作者玩弄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当我以为Ferris是个gay,当他说出“I have never been with any man.”而反派回答“Let me be your first”的时候,我几乎要燃起来= =。当然最后发现这个回忆的主人公是Sienna而不是Ferris,那种失望无法言表。
三、书中的人文关怀虽然主题很常见但正如书中所说,人们总是条件反射式地逃避。人口问题,基因等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面对human well-being时的取舍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为了100个人干掉10个人是不是合乎道德的。这个问题在书中最终没有结局,但是“反派”的计划得到了实施,几乎全球都中了随机激活的绝育病毒。最后Dr. Sinskey的话发人深省,既然已成定局,我们是否还要试图挽回呢?这本书将传统意义上的善和恶模糊化,当然这也是很常见的对传统道德的质疑方式。但是当最后的人类浩劫真的发生,这种质疑给人的冲击就相当可观。

让人庆幸的是,最后预想中的Plague并没有发生,而是一种相对“人道主义”的方式被“反派”选择了,这也突出了被多次强调的“反派”对人类的关怀。读完这本书,会觉得很值得,但是这并不是一本多么完善的作品,至少在我看来,它比不上之前阅读的《达芬奇密码》。

本书全部的现实时间线是48小时,中间穿插有各种不同角色的回忆。但是在现实时间的叙述中,我们发现主人公Langdon几乎总是一副走神的状态(跟他服用的镇定药物有关?),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作者对建筑、绘画、雕塑、历史的深入描写和讨论使得节奏大大拖慢。在使作品丰满和更具历史和现实感的同时,让人对Langdon的这种神游状态难以忍受。
其次,如前所属,虽然这并不是一本本格小说,而是一本单纯地悬疑小说,作者没有任何必要和读者公平竞赛。但是作为本格迷的我,在被作者的种种“卑鄙”的叙述性诡计欺骗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出不了力的感觉,内心十分难受。
最后,事实上,文中各种角色为了“拯救”人类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实际上病毒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扩散了,反派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真的不大?)的玩笑,这又是一个让我很无语的地方。尽管我不期待皆大欢喜,大团圆的结局,但当我发现我跟着全书一起绷紧的神经不过是又被耍了一道的时候还是有些郁闷的。

总结,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但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你,就要见仁见智了。

看地狱的原文,主要感受有三点(剧透):
一、内容丰富。这里的内容丰富包括:第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建筑、历史内容丰;富;第二,全文中的谜题,悬念,转折丰富。这就使得整本书非常的丰满,但是也为阅读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相关的艺术和建筑内容我就得反复的查资料,看地图,否则完全不知道Langdon和Sienna在按照一个什么样的路线在跑路;
二、文中的转折非常“卑鄙”。说“卑鄙”,是因为由于Langdon失忆这个桥段,使得稳重真实、虚幻、现实、谎言错综复杂。人物的角色身份和故事不断颠覆,让我总有一种被作者玩弄欺骗的感觉。尤其是当我以为Ferris是个gay,当他说出“I have never been with any man.”而反派回答“Let me be your first”的时候,我几乎要燃起来= =。当然最后发现这个回忆的主人公是Sienna而不是Ferris,那种失望无法言表。
三、书中的人文关怀虽然主题很常见但正如书中所说,人们总是条件反射式地逃避。人口问题,基因等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面对human well-being时的取舍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为了100个人干掉10个人是不是合乎道德的。这个问题在书中最终没有结局,但是“反派”的计划得到了实施,几乎全球都中了随机激活的绝育病毒。最后Dr. Sinskey的话发人深省,既然已成定局,我们是否还要试图挽回呢?这本书将传统意义上的善和恶模糊化,当然这也是很常见的对传统道德的质疑方式。但是当最后的人类浩劫真的发生,这种质疑给人的冲击就相当可观。

让人庆幸的是,最后预想中的Plague并没有发生,而是一种相对“人道主义”的方式被“反派”选择了,这也突出了被多次强调的“反派”对人类的关怀。读完这本书,会觉得很值得,但是这并不是一本多么完善的作品,至少在我看来,它比不上之前阅读的《达芬奇密码》。

首先,本书全部的现实时间线是48小时,中间穿插有各种不同角色的回忆。但是在现实时间的叙述中,我们发现主人公Langdon几乎总是一副走神的状态(跟他服用的镇定药物有关?),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作者对建筑、绘画、雕塑、历史的深入描写和讨论使得节奏大大拖慢。在使作品丰满和更具历史和现实感的同时,让人对Langdon的这种神游状态难以忍受。
其次,如前所属,虽然这并不是一本本格小说,而是一本单纯地悬疑小说,作者没有任何必要和读者公平竞赛。但是作为本格迷的我,在被作者的种种“卑鄙”的叙述性诡计欺骗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出不了力的感觉,内心十分难受。
最后,事实上,文中各种角色为了“拯救”人类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实际上病毒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扩散了,反派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真的不大?)的玩笑,这又是一个让我很无语的地方。尽管我不期待皆大欢喜,大团圆的结局,但当我发现我跟着全书一起绷紧的神经不过是又被耍了一道的时候还是有些郁闷的。

总结,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但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你,就要见仁见智了。
丹·布朗堪称美国最著名畅销书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自问世以来,一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其父亲是知名数学教授,母亲则是宗教音乐家,成长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中,科学与宗教这两种在人类历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成为他的创作主题。
作品主题
丹·布朗小说中,高科技知识文化与古代神秘知识文化总是发生着融合与冲突,这既是“丹·布朗旋风”显示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当代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镜像。小说主人公生活在高科技知识文化的包裹里,具备高科技文化知识和研究创造的才能。他们是高科技知识的从业者,高科技知识的享用者,也思考着高科技知识文化给人类生存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和未来。
所谓宏大主题指的是那些具有深层社会意义,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主题。这种主题体现对人类生存的思考与关怀,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丹·布朗宏大主题的形成与他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很大关系。丹·布朗的父亲是位数学家,母亲是位宗教音乐家,这样的家庭环境就决定了他存在着科学与宗教两种相对的世界观。因而他的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宗教信仰和科学共存的、矛盾的世界观。[4]
从小说内容方面来看,丹·布朗的作品集谋杀、恐怖、侦探、解密、悬疑、追捕、言情等通俗小说的元素于一体,却又不以某一现行题材作为主导,从而突破了题材的界限,实现了各种亚题材的有机结合;同时,作品中借用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维特鲁威人》、斐波那契数列、五步抑扬格、圣杯故事、当代高新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并巧妙地揉合了密码学、数学、宗教、艺术、文化、海洋学、地质学、天体物理学、古生物学、冰川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而且,作品情节在跌宕起伏中不留任何斧凿痕迹,雅俗共赏,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被认为是“预言了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逐渐合流的趋势”之作。

悬念设置
丹·布朗从经典通俗小说样式中吸取了很多精华成分,再通过个人的创作得到了一种包罗哥特、侦探、惊险、悬疑、高科技、言情、间谍等众多流行因素的文体,这无疑是他得以成功的要素之一。
丹·布朗小说中第一类悬念设置形式是总悬念与小悬念共存。总悬念与小悬念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总悬念是小说中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小说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它是贯串全篇的情绪支柱。小悬念则属于小说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并在每一章节结束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章节的作用。
丹布朗小说中第二类悬念设置形式是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交织。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读者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读者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读者保密,通过使读者大吃一惊来加强悬念效果,是情节发展过程中出乎读者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
丹布朗小说中的悬念使小说情节紧张,张力极大,紧紧吊住读者的好奇心,并在哥特式的恐怖气氛中经历心灵与精神的高度刺激过程;交迭叙事则使得小说在情节和气氛上得以调节,使之松弛有度。悬念设置与交迭叙事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叙事策略与读者阅读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始终不懈的紧张,只会使读者感到疲惫,暂时的缓解,是调节情绪,既可吊起读者胃口,又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叙事风格
叙事当然得借助于一定的叙事话语。作为侦探小说,小说语言的选择当然要服务于悬念的设置和故事的叙述。除了简洁、紧凑和明朗的语言特色以外,丹·布朗还选择了一些特殊的话语和字符来为叙事服务。在《天使与魔鬼》中,丹·布朗设计了几个非常特殊“双元式”的字符:“水”、“火”、“土”、“气”和“光明之路”。这些字符都服务于故事的叙述:他们都怪异地出现在死者的尸体上,且每一次出现都把故事推向高潮。这些字符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悬念性,勾起了读者的强烈好奇心,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本身的使用价值。
丹·布朗的小说成功的运用了哥特风格,从情节到人物再到场景都渗透着浓浓的哥特式风格,使他的小说充满了悬疑和惊悚的色彩,如他小说中的神秘场所不仅有寺庙,从而大大提高了他的小说的吸引力,这也是他的小说成为畅销小说并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这主要归功于丹·布朗抓住了人类心中最深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怖最深刻的时刻就是它还未发生的时候,而一旦它发生了,就应该具有一种残酷的、怪异的美。
丹·布朗小说的通俗性在于“基本上沿用了通俗小说的叙事框架,并揉合了悬念、言情、谋杀、恐怖等侦探小说的元素,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从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的安排上看,丹·布朗小说沿用了古典式侦探小说的模式。如在《达·芬奇密码》中,索尼埃留下了一串匪夷所思的线索,兰登和索菲一直在推理、解谜,而解谜的过程又是悬念丛生的过程。
纵观丹·布朗小说的叙事,不难发现丹·布朗小说有自己的鲜明叙事特色。从宏观上看,丹·布朗选用的是外视角(全聚焦模式),其“叙述者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洞悉一切,掌控全局。然而丹·布朗并不拘泥于外视角,他在平实的叙述中也借助于内视角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现实世界的矛盾,多层次、多侧面的表现了科学、艺术和宗教相互冲突的主题。
从叙事层次上看,如果按“叙述分层的标准是上一层次的构成为下一层次的叙述者”来衡量的话,丹·布朗小说的叙事至少有两个层次:故事叙述者(隐在作者)在叙述故事,而他所叙述出的小说的主人公又叙述出所谓的重大秘密。在叙事结构上,丹·布朗小说往往先把一件离奇的凶杀作为楔子,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然后,丹·布朗再用后现代作家所常用的蒙太奇手法行文,用几条线索同时推进来加强小说的悬疑性,把共时的情节蕴于历时的叙述之中,“十分巧妙地把读者控制在惊惊与快感之中”。最后,慢慢地把读者的视野聚焦到故事本身隐含的所谓重大秘密之上,把读者急于了解故事结局的心态转移到“对这种结局的原因与根源的探寻上来”。而收尾则常常出人意料,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本文标题: 利用叙述性诡计,可以写出怎样跌宕起伏的好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3004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大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的存在比较经典的国外的治愈系电影和电视剧或者小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