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高效课堂的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15 08:27: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4

高效课堂读后感,在学校推荐的众多书目中,《高效课堂》一书对于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最具实际意义。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51篇精彩的课例,透露...

创新教育高效课堂的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

  在学校推荐的众多书目中,《高效课堂》一书对于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最具实际意义。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51篇精彩的课例,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创新,传递着课改的精神。这些案例的设计充分展示了教者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是,某些地方、某些学校开始出现全面否定传统教学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的多媒体滥用,由过去的教师中心到现在的忽视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读了《高效课堂》这本书,感触很多。精彩的课例,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创新,传递着课改的精神。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教育又是所有教育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考虑在自己的课堂上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接受多少,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反映如何,是否作为主人公的角色来上课,并且在课堂上感觉不枯燥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说,自己的课堂是否民主化,高效率。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感觉高校课堂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

  现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课改的重点。有效教学即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率,是教师实践教学后学生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是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发展的所有教学行为。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认识到: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总之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如何提高高效课堂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一)
看了《高效课堂》后,我的心情经历了几次变化,首先是向往,渴望,渴望自己也能这么给学生上课,渴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渴望自己的课堂真正能实现和达到学生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得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当我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感觉很难。
首先学生刚开始不适应这种模式,不知道在课堂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尤其是讨论。往往在讨论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展示和点评的时间少,而且一节课下来所展示的内容太少,一个导学案往往需要两节课完成,就这样学生感觉还不会,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东西。许多同学为此而失落。我也经常反思该怎么做。我们要做的必须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去摸索与探究高效课堂之路。
现在一段时间已经走过,虽然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改进一点一点的在前进,许多同学包括许多老师在内真正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好处和意义的所在。许多同学应经开始适应它了,开始爱上这种教学模式了,这是值的我们欣喜的。结合我上课的体会,我感觉: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自己必需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老一套,也要有自己的创新。
3、培养和锻炼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比你想的要做的好。
4、培训好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搞好课上讨论,展示和展示;让他及时督促和收发导学案;让他检查好本组完成作业和背诵情况。
5、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竞争。
6、自己要多总结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高效课堂读后感(二)沙发回目录
2021-11-02 16:11 | 作者:经典1
读完《走向高效课堂》一书,自己收获很多。
一、高效的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其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就无从说起。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我想,这与我们提倡的“生本”理念是同出一辙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我们教学的高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高效的课堂是“有效组织”的课堂。
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得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有效组织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任何一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课的始终。所以我们要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有效地教学,学生有效地学习。
三、高效的课堂是“人文真诚”的课堂。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人文真诚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多角度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地评价学生可能出现的五花八门的回答。教师还要蹲下身子降低高度听取学生对于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用爱心挖掘学生的潜能,用耐心等待学生的变化。
四、高效的课堂,需从教师自身做起。
1.转变思维,提高有效教学
教师课前都要备课,以前都备知识,自己备自己的,很少去交流。所以思想就比较闭塞,教师方法也比较单调。但是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的话,备课就比较全面,所涉及到的问题考虑也会周全,这有助于设计方案的科学化,使其课堂能够更加有效,提高其课堂质量。
2.转变方式,用心经营课堂
教学生学习方法,更要用心去钻研,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所以一节课不在于你交多少知识。老师的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着实让我思维顿时开阔。语言精练,却内容概括全面。为我在具体实践上起到了指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反思,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改进教学,提高教研教学水平的需要。因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希望本文高效课堂读后感(共3篇)能解决您的问题。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ishuo.cn
高效课堂读后感(三)板凳回目录
2021-11-02 16:13 | 作者:经典2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听到“高效课堂”这几个字,貌似是在一次专家讲座时,当时自己苦思冥想还是感觉云里雾里的,只知道这是每位作教师所追求的,直到暑假才有幸拜读到,我真是如获至宝,从中受益匪浅。
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老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高效?如何能将老师辛苦的劳动转变为学生有效地学习?等等许多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十分的至关重要了。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其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就无从说起。作为教师,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考完试后,总会有这样的牢骚……这题我都讲了很多遍,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呢?是呀,我们课堂上总是认真地讲解着每一道题,详细地分析着每一篇课文,但有时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原因何在?我们都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了自主的学习,就像缺少了动力的汽车,永远不会奔向胜利的彼岸。如何实现“自主”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目标还体现在课堂教学力求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让学生被“被动”为“主动”,我想,这与我们提倡的“生本”理念是同出一辙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我们教学的高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实施“互助学习”,落实合作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来看,“合作学习”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地途径。但如何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益,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学习的主要问题。为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把教材当作导火索、“交”后再教、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让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变“课本剧”为“生命交响曲”、在“有无”转换中发散学生思维、巧用“思维漏洞”、基于每个人的起点解决属于他自己的问题等10多项让课堂进入真正互动状态的策略,支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育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交往和沟通。并且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
读完这本书后,反思自己的课堂,真的是毫无“高效”之迹。我所做的,也就是一名“讲”师而已。课堂上,我只顾声嘶力竭地去讲,生怕哪个重点遗漏,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微乎其微。这样低效的课堂哪来得高效的成绩呢?要想做学生的“导师”,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舍得放手,科学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素质,凌驾于课堂之上。就讲授环节来说,高效率的课堂要求教师少讲,这必然要求教师以少胜多,要言简意赅,重点将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思之粗浅、感之不深之处,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如何能讲在点子上,如何教会学生自己提炼等问题,需要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加压,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
“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讲了一遍又一遍,到头来还是错……”许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原来我认为这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现在拜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这是我自己不会高效教学的悲哀。所以努力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是我努力学习、实践的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将不断的追求自身的发展,争取还学生一个高效的课堂,做一名高效的教师。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1

  有幸获读张海晨和李炳亭两位专家编写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在这里首先感谢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和教育智慧的分享。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导学案编写的宝典,有深入浅出的理论,有许多简单易操作的实践方案,即使一位从未经历过课改的老师,读此书后也定会撕毁教案,从此对导学案情有独钟,对课改竖起大拇指。

  全文共有六章,十个专题,从教案的种种弊端引出导学案,接下来介绍了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行动研究、导学案设计要求、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规范和导学案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并有十个专题穿插其中,事无巨细,为我们设计导学案指出了许多光明大道。读完后主要感想如下:

  一、要设计好导学案,理念先行

  理念是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方式,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三中心”中,过分强调了教师教的地位,在这种理念下,教案则被老师们视为传递知识的载体和法宝。而要想让教师设计导学案,自然得先打破这种观念,实现两个转变:由“唯师”转变为“唯生”,由“唯教”转变为“唯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这是我们设计导学案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个理论才能保证我们导学案设计的方向不会偏颇。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我们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坚持“以学为本”就是我让我们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二、坚守导学案设计行动原则

  所谓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本文对设计导学案共提出了十大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案的设计要本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问题主线、创新主旨”的教学基本原则出发,切实做到“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主人,严肃严格地进行训练”。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2、目标性原则

  3、导学性原则: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4、合作性原则:会合作的人才是会学习的人。

  5、探究性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6、情境性原则:新课程教学是生成、互动、体验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课堂教学情景的创新设计。教学情景的创设沟通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将一个文本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到的社会化、生活化的世界。

  7、层次性原则: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探究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训练、分层设计检查反馈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8、实用性原则:讲究科学性、直观性、针对性、适度性。

  9、规范性:求同存异。

  10、创新性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

  三、满足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研读课标做指南: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课标提供的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导学案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课标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2、用好教材:教师要由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学生也要由过去的“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

  3、学情调查是起点。

  4、分层设计重差异。

  5、学法指导在其中。

  6、集智备课作保证。

  四、做好学情调查和学习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导学案问题。

  1、学情调查是对学生的性别差异、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偏好、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家庭状况等内容所做的调查。日常的学情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情感基础、学生学习风格特征分析三个方面。它对高效课堂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学情调查,就没有真正的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2、学习内容分析上要掌握好四个度:深度、广度、梯度、角度(旨在强化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世界的个性化体验,以及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我构建)。

  3、在学习目标的陈述上,要掌握好“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学习目标四要素的基本要求,要遵守三维目标的设计求。

  4、在学习过程设计中要掌握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过程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和相关要求。

  5、在问题设计上要做到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和问题情境化。

  除以上内容外,本书还对“五步三查”的普适性模式、集智备课、课堂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使人对高效课堂和导学案的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化、深刻化理解。以简易便捷的操作方法坚定了我们课改的决心。

  五、我们的不足

  1、课改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形成坚定的变革观念。对策: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

  2、导学案的设计中“导”的成分不够,有习题化倾向,无法起到高效课堂支架的作用。对策:坚定遵守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多方法和路径。

  3、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够完善。对策:做好细化也分层工作,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目标陈述上写明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集智备课不够。对策:集智备课纳入到每周的常规则教研活动中去,每周要对下下周上课的导学案进行集体研讨。

  5、课堂的开放性不够,学生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对策:按照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梯度、角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给他们更大的想象和运用空间。

  6、个别小组长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对策: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确保每组的小组长会议如期召开。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2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而,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作为教学,虽然既含有“教”、又含有“学”,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家虽然认识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颠覆,但仍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旧教学方式深层面的质的变革,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己也曾错误的认为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就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学习,于是把过去的“填鸭式”改成了“放鸭式”。

  到底如何认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呢?《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指出: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它是一个隐含老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练案”,还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融,生命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文本。导学案体现了教学合一。于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找到了一艘“渡船”。我认识到:认真学习、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力争把导学案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并在使用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就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二)在教改实践中如何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让我们认识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创造之精神的人。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往往成为口号,而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面对这种现状,自己觉得做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的学生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考上高中,升入大学,成为一名知识型人才;要么中考无望,回家务农,放“藏獒”,成为一名文盲型的劳力。要对得起家长和社会,是否还得抓住中考这条主线?《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给我指明了方向。书中引用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口号:“高考只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是的,在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对这句口号做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我从中深刻认识到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有了良好的心态和能力,何愁中考和高考呢?

  《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还明确指出:虽然考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考试过不了今天”,“但是光有考试过不了明天”。好的教育不会因考试而改变,更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这也是许许多多的课改学校用不争的事实证明了的。

  以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真正把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角”、“主体”、“主宰”、“主讲”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这些观念讲起来容易,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说这双桨不是随便就能划动的。正如书中所讲:立足于“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充分体现了基于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而它的设计本身不仅仅是定位于教学层面。它是对课堂教学、班级组织建设、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反馈、班组文化建设等整体教学系统的统整与建构。所以在教育理念、设计形式、设计内涵、教学系统、教学手段等方面蕴含着诸多创新的教育教学元素和智慧。

  这些丰富的元素一旦缺少了可操作的技术是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呈现出来的。因此,找到了这副渡船的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要按书中所要求的“宁浅勿深、宁近勿远、宁小勿大、宁下勿上”的原则,本着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的思想来尝试实践。

  最后借梁光明老师的两句话来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本文标题: 创新教育高效课堂的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22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书籍读后感不抱怨(有关不抱怨读后感1000字)梅兰芳蓄须 读后感(《梅兰芳蓄须》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