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的形成过程读后感(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4-01-28 17:49: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5

中国古代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及其后果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有政治原因和气候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游牧民族贵族对中原财富奴隶女人的...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的形成过程读后感(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及其后果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有政治原因和气候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游牧民族贵族对中原财富奴隶女人的需求欲望膨胀;

2、自然条件恶劣南迁;

3、穷兵黩武,生性好斗;

3、生产力落后,抢劫掠夺是他们祖先的生存的主要方式。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后果:

1、他们的南下,对我国中原地区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们的劫掠、屠杀曾使许多地方经济迅速倒退。

2、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也带来了各民族的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影响了汉民族,丰富了汉民族的文化。

3、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加速了中国的民族大融合,为我国的成为多民族的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给南方带来了众多的人口,对南方的生产带来了劳动力。

扩展资料:

1、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柔然、突厥、契丹、乌桓、铁勒、鲜卑、蒙古等。

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分为几个族系,东胡系,通古斯系,匈奴系,突厥系,羌藏系。族系不是一个我们脑海中的一个完整的民族,他是由很多族部,部落联盟组成。东胡系的民族很多包括鲜卑,契丹,蒙古等。

通古斯系典型代表即使女真族,即今天满族的祖先。匈奴系主要就是匈奴,现在这民族已经不存在了。突厥系即今天世界上突厥民族。羌藏即是羌族,藏族等。

中国所有后来的游牧民族大都出自上述这些族系,但是并不能等同是一个民族。只能理解为,同一个族系是说的话同属一语系。

2、这些游牧民族都是骁勇善战,部落之间战争吞并的事情是一直发生的,各个民族之间不断融合,新的部落民族不断产生。

《中国王朝战争年表》,该书详细的记录了自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839年发生在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军事冲突,包括冲突的时间、地点及发起方。以10年为间隔,游牧民族平均每10年侵袭中原2.52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牧民族 (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哪位高人能系统介绍下北方游牧民族的变迁,万分感谢!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和羌族纷纷内迁。晋室偏安江南,内迁各族则割占中原,相互混战,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N)。到南北朝后期,北齐政权的南界甚至扩展到长江岸边(30°24�N),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还只是混乱而短暂地占据黄河流域的话,到宋、辽、金时期,从辽与北宋的对峙(边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附近的淮河一线)都表明,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
从蒙元帝国到满清政权(其中明朝为例外)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半个世纪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金,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牧者王朝”。农耕世界的臣民听命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背君王。在朱明灭元270年之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銮宝座,建立了第二个“牧者王朝”。
隋唐时代为北方游牧民族南进的间歇期。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象秦汉时代的匈奴一样,遁居塞外,政治上虽相对独立,但仍藩属中原王朝统治。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政权稳定,呈现相对太平景象。
  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体同步的共振关系。
最近几千年来我国气候虽然表现出以数百年时间尺度为周期的冷暖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暖期不断缩短,冷期愈来愈长,冷期降温的幅度逐渐加大。如,“仰韶暖期”历时几千年,秦汉暖期延续七、八百年,而“隋唐暖期”只有三、四百年。相反,最初的西周冷期只有100多年,魏晋南北朝冷期则经历五、六百年,而第3次寒冷期则长达八、九百年,到17世纪中叶又形成了中国最近四、五千年来最寒冷的气候。
中国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为温暖与湿润同期,寒冷与干旱同期,历史时期亦复如此。因此,最近几千年来,由于寒冷气候期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降温的幅度越来越大,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气候干旱化的程度愈益加重。根据历史上的旱涝记载,我国北方在9世纪以前,干旱年份出现的几率不超过17%;9~14世纪增加到27%;15~17世纪上升到43%;18世纪则为46%,干旱年份几乎隔年出现。若以1000aA.D.为界,将最近的2000a分成前后2期,那么前期干旱的年份共计350a(占35%),湿润年份共计650a(占65%),显然以湿润为主。后期900a间,干旱年份为580a(占64%),湿润年份只有320a(占36%),显然以干旱为主。尤其是处于明清小冰期间的1431aA.D.~1820aA.D.的390a间,旱期竟长达320a[(5)]。图1b中最近几千年干旱及大风出现次数的曲线再现了日益干旱的趋势。
如果将我国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与历代王朝的兴衰荣枯进行对应分析,发现,正是由于2000多年来温暖湿润气候期的不断缩短、寒冷干旱气候期的不断延长和干旱化程度的日益严重,才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塞外游牧民族步步深入到黄河—长江流域。
3、气候变化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中的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汉代鸿儒董仲舒(179aA.D.~104aD.C.就在著名的《对贤良策一》中提出了试图解释天人关系的“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董仲舒是将其天人感应说作为建立封建神学体系基础、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是唯心主义观点,应当遭到人们的摈弃。然而他从天人关系出发考虑自然界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思维模式,不能说绝无可取之处。尽管天不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不可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更不表示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然而,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于从事农耕和游牧的民族来讲,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古代,不可能不对其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势的强弱、社会的治乱、王朝的更替乃至游牧人与中原农耕世界的关系。当中国北方的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旱以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原农业王朝必然受到自然灾害袭击,农业歉收,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阶段矛盾激化,国势一天天衰微。与此同时,气候的变冷变干同样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游牧民族面临牧草枯竭、水源干涸、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他们向南部的农耕世界发起攻击,寻找扩大新的宜牧地区。尽管游牧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军事组织才能和人口的数量、素质方面都落后于农业民族,但其强悍的民族性格、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军事优势是农业民族所无法比拟的[(6)]。而此时,中原农业王朝又因国势衰微无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势,弃都南逃,偏安江南,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寒冷气候周期的延长和寒冷程度的加剧,促使北方游牧民族向农耕世界的进攻,中原农业政权步步退却,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统治农耕世界的王朝。
寒冷气候结束之后,温暖气候期接踵而至,黄河流域气温回升,降水增加,农业复苏,经济发展,国势增强,出现太平盛世。游牧人退出中原,重返这时同样水草丰美的草原世界。两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彼引进行和平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
应当指出,历史发展,包括王朝的兴衰更迭、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进北撤等,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的变化只是诱发因素,只能决定其发展的方式、方向、速度和进程。在历史过程中,应该承认气候—生态—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或反馈机制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纵观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变化等,都与气候上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之间呈现出大体同步的相关或共振关系,而且不只局限于一朝一代或某一特定时段。因此,中国历史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游牧民族好客的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游牧民族好客文化形成的原因:1、生存方式是主因,游牧民族过去采用放牧的生活方式,为了寻找好的草原,避免牲畜对同一片草原过度啃食,破坏草原生态,要赶着牲畜走很远的路,会到就近的蒙古包中休息,是牧民们互助的生存方式;2、获取外界信息,草原非常广袤,过去没有网络,想要了解外面的信息,只能通过往来的人群;3、草原人口密度低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牧民平时对着牧羊犬和草原五畜,见到陌生人开心。

牧民为了生存-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经常去草原旅游的小伙伴,肯定会发现,草原牧民,尤其是居住在牧区蒙古包中的牧民,见到陌生人会主动联系,大多会被请进蒙古包,只要应对得体,赶上餐时,都会用好酒好肉招待,最次也要喝一杯蒙古奶茶,感觉他们非常好客,其实这事他们互助的一种生存方式,这个好客文化的成因有几个:

1、为了生存,牧民们需要互助:过去牧民过游牧生活,放牧要到距离蒙古包很远的地方,遇到刮风下雨、狼群袭击,还会导致草原五畜四散奔逃,放牧者要去把它们找回来,这样就会走得更远,甚至无法在夜晚回到驻地,因此他们遵循互相帮助的原则,可以就近进入蒙古包休息,这一点与牧猎文明的靠老堡很像,这样就养成了见到陌生人,要请进蒙古包,好处就是自己在外,也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获取外界信息:没去过草原旅游过的小伙伴,想象不出来,至少是几十公里内只有一户牧民,他们过去过着与世隔绝的游牧生活,日出赶着草原五畜出去放牧,日落回来休息,对于外界的信息是闭塞的,因此,当他们遇到外面的牧民或者陌生人时,都会非常热情地攀谈,一般会问很多外面的消息和咨询,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途径;

这里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还会防止有外人到草原上盗猎或者破坏生态,比如:打鸟或者其它野生动物。

3、草原地广人稀:这是草原上牧民开玩笑时经常讲的一个原因,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整天面对的就是牧羊犬和草原五畜,不仅见到熟人开心,见到陌生人也会很开心,就会拿出好酒好肉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这一点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主要就是生存空间巨大,彼此之间没有竞争,因此就会非常友好。

牧民好客文化,说白了就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因为没有牧民会背着蒙古包放牧的,彼此间遵守一个互助的规则,可以让自己在草原上彼此获得帮助,尤其是过去草原上还有很多草原狼的时候,更是非常必要的,而陌生人也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途径,比如:帮忙代为传递信息等。

虽然现在我们都住了楼房,古代农村也是如此,盖房子的时候,都要留出屋檐,一个原因是方便自己,另一个原因就是方便路人避雨,现在由于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非常发达,这些互助的设施已经消失了,牧民都开始定牧了,现代牧民们只留下了一个好客的习俗,有的年轻牧民连它背后的文化和成因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我们在旅游时,可以多次印证,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滋生不同的文化习俗,草原的广袤、极低的人口密度、只有互助才能抵御大自然的风险,都是牧民好客文化的成因。


长城内外文明发展的异同?

最大差异:长城以南是农耕区,对应的是农耕文明;长城以北为游牧区,对应的是游牧文明。对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从来就不曾有过谁先进谁落后之说,因为人类发展模式并非是唯一的;我国的农耕文明先于游牧文明的出现,此外由于地理环境之别,长城以南的气候、降水等都适合种植业发展,因此对应的种植大米,养蚕,丝绸等文化就发展起来了;而长城以北的游牧区,气候恶虐,人民只能逐水草而居,饲养大量动物,而这些就促使我国游牧文化发展;并且在迁徙过程中人们形成一种独特的迁徙文明;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各自具有独特的公益,如游牧文明仍在长城以北占据主导地位时候,北方的草场破坏较为轻,但是等到明朝后其农耕文明入侵到游牧文明区,使得牧民变为农民,草地变为耕地,使得我国北方草场破坏严重,土地三化严重等等
相同处: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共同构成我们华夏文明,他们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以上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多元一体-国博「长城内外皆故乡」

不知不觉中已过了“小满”,而这波奥米克戎疫情对京城的影响还在持续中,多家博物馆关闭了。不得不宅家时,开始梳理疏漏的过往片段,一些删去,一些冬藏。

岁月依依,一路向前,但仍要回首,是时候捡拾起国博「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了。

我想象中的内蒙古是一个天空极高,云色极淡,野马长嘶,在草原上纵情驰骋,令人一睹便生出心胸旷达之感的地方。

实际上,位于祖国正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在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内,不仅有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也有山脉、湖泊、盆地和沙漠戈壁。

横贯内蒙古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

“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长城内外皆故乡 」借助240多件套精品文物,用“ 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 ”“ 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 ”“ 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 ”三个篇章,讲述了北方各民族在不断兴替中,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碰撞交流、走向融合,在中华文明中书写了生机勃勃又多姿绚烂的 历史 与特色文化。

“ 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 ” 分为“西东共鸣——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和“游牧渐强——考古学上的多元因子”两个单元,主要陈述夏商周时期所谓“长城地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

“ 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 ” 分为“万里长城——阻不断的南北交往”、“民族熔炉——拓跋鲜卑的融合之路”、“走向统一——隋唐时期的繁荣”三个单元,陈述了战国至隋唐时期长城地带的民族交流和融合。

朋友们看看“ 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 ”的单元标题:

“并存与更替——辽、宋、金的交往”;

“多元汇聚——元朝的大一统”;

“并立与交融——明朝与蒙古的互动”;

“守疆卫土——清朝的漠南蒙古”

不得不佩服国博策展团队的专业造诣,他们只用了言简意赅的几个小标题,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了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各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古时的塞外,虽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的旷远,也有满世界只有呜呜地南北纵行、通达无碍风声的荒凉。

长城是中原民族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时期,又是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交往的地带。

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不断南下,中原农耕民族为了抵御侵略,从秦汉时期起修筑长城守卫家园。随着汉匈民族交流交往,文化互融互鉴,到游牧民族统一中国的元朝,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意义。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统治者退回到蒙古草原,与明廷沿长城分立。为了保障北方 边境的安全,明朝修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长城防御体系达到空前完备的程度。

江山更迭,岁月已远。长城这一中国古代的军事工程,如今成了我们参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朋友们看看上面这幅明代青绿重彩山水画法绘制的《九边图》(明朝边陲要地称“镇”者共九个,故名“九边图”)。

九边屯戍连绵,城堡遍布,防御森严。仔细搜索,你还可以看到京城周边的嘉峪关、慕田峪。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众多草原民族消失在 历史 长河中,但他们的血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他们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个在影视剧中出现的西夏国,貌似完全灭国后无有痕迹。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西夏文字的模样,分享给朋友们瞧瞧:

欣赏了来自长城地带的精品文物,转到大厅,大屏幕上长城在内蒙古大地上蜿蜒盘旋,有一种原始的、充满力量的美感,震慑人的心神。

犹如经过了漫长岁月里,跌宕起伏的民族碰撞和交融,如今驰骋在长城地带的人们,皆可以骄傲地说:“长城内外皆故乡”!

实用信息

最佳游览地: 中国国家博物馆

开馆时间: 09:00 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门票: 无(疫情期间需提前预约)

交通: 地铁天安门东站下C口出

本文标题: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的形成过程读后感(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83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海上孤鸿读后感(读《感遇》(孤鸿海上来)-张九龄)目送俱乐部读后感(《目送》读后感范文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