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试禅心读后感600(四圣试禅心读后感500字吖 急 谢谢拉)

发布时间: 2024-01-20 05:04: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四圣试禅心》读后感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诗曰: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四圣试禅心读后感600(四圣试禅心读后感500字吖 急 谢谢拉)

《四圣试禅心》读后感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诗曰: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这回书,盖言取经之道,不离乎一身务本之道也。却说他师徒四众,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径投大路西来。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真个也光阴迅速,又值九秋,但见了些:
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
老蝉吟渐懒,愁蟋思无穷。
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弹丛。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
正走处,不觉天晚。三藏道:"徒弟,如今天色又晚,却往那里安歇?"行者道:"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又问那里安歇,何也?"猪八戒道:"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须是寻个人家,一则化些茶饭,二则养养精神,才是个道理。"行者道:"呆子,你这般言语,似有报怨之心。还象在高老庄,倚懒不求福的自在,恐不能也。既是秉正沙门,须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八戒道:"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行者道:"兄弟,自从有了你与沙僧,我又不曾挑着,那知多重?"八戒道:"哥啊,你看看数儿么:
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
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谁说哩?"八戒道:"哥哥,与你说哩。"行者道:"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八戒道:"哥啊,不要说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
行者道:"你说他是马哩!他不是凡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唤名龙马三太子。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告了忤逆,身犯天条,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鹰愁陡涧,久等师父,又幸得菩萨亲临,却将他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那沙僧闻言道:"哥哥,真个是龙么?"行者道:"是龙。"八戒道:"哥啊,我闻得古人云,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怎么他今日这等慢慢而走?"行者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个儿你看。"好大圣,把金箍棒揝一揝,万道彩云生。那马看见拿棒,恐怕打来,慌得四只蹄疾如飞电,飕的跑将去了。那师父手软勒不住,尽他劣性,奔上山崖,才大达辿步走。师父喘息始定,抬头远见一簇松阴,内有几间房舍,着实轩昂,但见:
门垂翠柏,宅近青山。
几株松冉冉,数茎竹斑斑。
篱边野菊凝霜艳,桥畔幽兰映水丹。
粉泥墙壁,砖砌围圜。
高堂多壮丽,大厦甚清安。
牛羊不见无鸡犬,想是秋收农事闲。
那师父正按辔徐观,又见悟空兄弟方到。悟净道:"师父不曾跌下马来么?"长老骂道:"悟空这泼猴,他把马儿惊了,早是我还骑得住哩!"行者陪笑道:"师父莫骂我,都是猪八戒说马行迟,故此着他快些。"那呆子因赶马,走急了些儿,喘气嘘嘘,口里唧唧哝哝的闹道:"罢了!罢了!见自肚别腰松,担子沉重,挑不上来,又弄我奔奔波波的赶马!"长老道:"徒弟啊,你且看那壁厢,有一座庄院,我们却好借宿去也。"行者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只道:"好!好!好!我们借宿去来。"
长老连忙下马,见一座门楼,乃是垂莲象鼻,画栋雕梁。沙僧歇了担子,八戒牵了马匹道:"这个人家,是过当的富实之家。"行者就要进去,三藏道:"不可,你我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入。且自等他有人出来,以礼求宿,方可。"八戒拴了马,斜倚墙根之下,三藏坐在石鼓上,行者、沙僧坐在台基边。久无人出,行者性急,跳起身入门里看处:原来有向南的三间大厅,帘栊高控。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两边金漆柱上,贴着一幅大红纸的春联,上写着: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正中间,设一张退光黑漆的香几,几上放一个古铜兽炉。上有六张交椅,两山头挂着四季吊屏。
行者正然偷看处,忽听得后门内有脚步之声,走出一个半老不老的妇人来,娇声问道:"是甚么人,擅入我寡妇之门?"慌得个大圣喏喏连声道:"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一行四众,路过宝方,天色已晚,特奔老菩萨檀府,告借一宵。"那妇人笑语相迎道:"长老,那三位在那里?请来。"行者高声叫道:"师父,请进来耶。"三藏才与八戒、沙僧牵马挑担而入,只见那妇人出厅迎接。八戒饧眼偷看,你道他怎生打扮:
穿一件织金官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高底花鞋。时样鬘髻皂纱漫,相衬着二色盘龙发;宫样牙梳朱翠晃,斜簪着两股赤金钗。云鬓半苍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脂粉不施犹自美,风流还似少年才。
那妇人见了他三众,更加欣喜,以礼邀入厅房,一一相见礼毕,请各叙坐看茶。那屏风后,忽有一个丫髻垂丝的女童,托着黄金盘、白玉盏,香茶喷暖气,异果散幽香。那人绰彩袖,春笋纤长;擎玉盏,传茶上奉。对他们一一拜了。茶毕,又吩咐办斋。三藏启手道:"老菩萨,高姓?贵地是甚地名?"妇人道:"此间乃西牛贺洲之地。小妇人娘家姓贾,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那妇人道:"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旱田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有一千余只,况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甚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
那妇人道:"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故夫比我年大三岁,我今年四十五岁。大女儿名真真,今年二十岁;次女名爱爱,今年十八岁;三小女名怜怜,今年十六岁,俱不曾许配人家。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因是先夫无子,即把他们当儿子看养,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
那妇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那妇人道:"长老请坐,等我把在家人好处说与你听。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
秋有新蒭香糯酒,冬来暖阁醉颜酡。
四时受用般般有,八节珍羞件件多;
衬锦铺绫花烛夜,强如行脚礼弥陀。"
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享荣华,受富贵,有可穿,有可吃,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处。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
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再没人出。八戒心中焦燥,埋怨唐僧道:"师父忒不会干事,把话通说杀了。你好道还活着些脚儿,只含糊答应,哄他些斋饭吃了,今晚落得一宵快活,明日肯与不肯,在乎你我了。似这般关门不出,我们这清灰冷灶,一夜怎过!"
悟净道:"二哥,你在他家做个女婿罢。"八戒道:"兄弟,不要栽人。从长计较。"行者道:"计较甚的?你要肯,便就教师父与那妇人做个亲家,你就做个倒踏门的女婿。他家这等有财有宝,一定倒陪妆奁,整治个会亲的筵席,我们也落些受用。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八戒道:"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
沙僧道:"二哥原来是有嫂子的?"行者道:"你还不知他哩,他本是乌斯藏高老儿庄高太公的女婿。因被老孙降了,他也曾受菩萨戒行,没及奈何,被我捉他来做个和尚,所以弃了前妻,投师父往西拜佛。他想是离别的久了,又想起那个勾当,却才听见这个勾当,断然又有此心。呆子,你与这家子做了女婿罢,只是多拜老孙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这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那呆子虎急急的,解了缰绳,拉出马去。行者道:"沙僧,你且陪师父坐这里,等老孙跟他去,看他往那里放马。"三藏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但只不可只管嘲他了。"行者道:"我晓得。"这大圣走出厅房,摇身一变,变作个红蜻蜓儿,飞出前门,赶上八戒。
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那妇人道:"我也不嫌,只是家下无个家长,招一个倒也罢了,但恐小女儿有些儿嫌丑。"八戒道:"娘,你上复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妇人道:"你怎的说么?"八戒道:"我
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那妇人道:"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你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八戒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与不干,都在于我。"妇人道:"也罢,也罢,等我与小女说。"看他闪进去,扑的掩上后门。八戒也不放马,将马拉向前来。怎知孙大圣已一一尽知,他转翅飞来,现了本相,先见唐僧道:"师父,悟能牵马来了。"长老道:"马若不牵,恐怕撒欢走了。"行者笑将起来,把那妇人与八戒说的勾当,从头说了一遍,三藏也似信不信的。
少时间,见呆子拉将马来拴下,长老道:"你马放了?"八戒道:"无甚好草,没处放马。"行者道:"没处放马,可有处牵马么?"呆子闻得此言,情知走了消息,也就垂头扭颈,努嘴皱眉,半晌不言。又听得呀的一声,腰门开了,有两对红灯,一副提壶,香云霭霭,环佩叮叮,那妇人带着三个女儿,走将出来,叫真真、爱爱、怜怜,拜见那取经的人物。那女子排立厅中,朝上礼拜。果然也生得标致,但见他:一个个蛾眉横翠,粉面生春。
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体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说甚么楚娃美貌,西子娇容?真个是九天仙女从天降,月里嫦娥出广寒!
那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佯不睬,这沙僧转背回身。你看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那三个女子,转入屏风,将一对纱灯留下。妇人道:"四位长老,可肯留心,着那个配我小女么?"悟净道:"我们已商议了,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八戒道:"兄弟,不要栽我,还从众计较。"行者道:"还计较甚么?你已是在后门首说合的停停当当,娘都叫了,又有甚么计较?师父做个男亲家,这婆儿做个女亲家,等老孙做个保亲,沙僧做个媒人。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八戒道:"弄不成!弄不成!那里好干这个勾当!"
行者道:"呆子,不要者嚣,你那口里娘也不知叫了多少,又是甚么弄不成?快快的应成,带携我们吃些喜酒,也是好处。"他一只手揪着八戒,一只手扯住妇人道:"亲家母,带你女婿进去。"那呆子脚儿趄趄的要往那里走,那妇人即唤童子:"展抹桌椅,铺排晚斋,管待三位亲家。我领姑夫房里去也。"一壁厢又吩咐庖丁排筵设宴,明晨会亲,那几个童子,又领命讫。他三众吃了斋,急急铺铺,都在客座里安歇不题。
却说那八戒跟着丈母,行入里面,一层层也不知多少房舍,磕磕撞撞,尽都是门槛绊脚。呆子道:"娘,慢些儿走,我这里边路生,你带我带儿。"那妇人道:"这都是仓房、库房、碾房各房,还不曾到那厨房边哩。"八戒道:"好大人家!"磕磕撞撞,转湾抹角,又走了半会,才是内堂房屋。那妇人道:"女婿,你师兄说今朝是天恩上吉日,就教你招进来了。却只是仓卒间,不曾请得个阴阳,拜堂撒帐,你可朝上拜八拜儿罢。"八戒道:"娘,娘说得是,你请上坐,等我也拜几拜,就当拜堂,就当谢亲,两当一儿,却不省事?"他丈母笑道:"也罢,也罢,果然是个省事干家的女婿。我坐着,你拜么。"
咦!满堂中银烛辉煌,这呆子朝上礼拜,拜毕道:"娘,你把那个姐姐配我哩?"他丈母道:"正是这些儿疑难:我要把大女儿配你,恐二女怪;要把二女配你,恐三女怪;欲将三女配你,又恐大女怪;所以终疑未定。"八戒道:"娘,既怕相争,都与我罢,省得闹闹吵吵,乱了家法。"他丈母道:"岂有此理!你一人就占我三个女儿不成!"八戒道:"你看娘说的话。那个没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几个,你女婿也笑纳了。我幼年间,也曾学得个熬战之法,管情一个个伏侍得他欢喜。"那妇人道:"不好!不好!我这里有一方手帕,你顶在头上,遮了脸,撞个天婚,教我女儿从你跟前走过,你伸开手扯倒那个就把那个配了你罢。"呆子依言,接了手帕,顶在头上。有诗为证,诗曰:
痴愚不识本原由,色剑伤身暗自休。
从来信有周公礼,今日新郎顶盖头。
那呆子顶裹停当,道:"娘,请姐姐们出来么。"他丈母叫:"真真、爱爱、怜怜,都来撞天婚,配与你女婿。"只听得环佩响亮,兰麝馨香,似有仙子来往,那呆子真个伸手去捞人。两边乱扑,左也撞不着,右也撞不着。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女子行动,只是莫想捞着一个。东扑抱着柱科,西扑摸着板壁,两头跑晕了,立站不稳,只是打跌。前来蹬着门扇,后去汤着砖墙,磕磕撞撞,跌得嘴肿头青,坐在地下,喘气呼呼的道:"娘啊,你女儿这等乖滑得紧,捞不着一个,奈何!奈何!"
那妇人与他揭了盖头道:"女婿,不是我女儿乖滑,他们大家谦让,不肯招你。"八戒道:"娘啊,既是他们不肯招我啊,你招了我罢。"那妇人道:"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我这三个女儿,心性最巧,他一人结了一个珍珠篏锦汗衫儿。你若穿得那个的,就教那个招你罢。"八戒道:"好!好!好!把三件儿都拿来我穿了看。若都穿得,就教都招了罢。"那妇人转进房里,止取出一件来,递与八戒。那呆子脱下青锦布直裰,取过衫儿,就穿在身上,还未曾系上带子,扑的一蹻,跌倒在地,原来是几条绳紧紧绷住。那呆子疼痛难禁,这些人早已不见了。
却说三藏、行者、沙僧一觉睡醒,不觉的东方发白。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得那大厦高堂,也不是雕梁画栋,一个个都睡在松柏林中。慌得那长老忙呼行者,沙僧道:"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孙大圣心中明白,微微的笑道:"怎么说?"长老道:"你看我们睡在那里耶!"行者道:"这松林下落得快活,但不知那呆子在那里受罪哩。"长老道:"那个受罪?"行者笑道:"昨日这家子娘女们,不知是那里菩萨,在此显化我等,想是半夜里去了,只苦了猪八戒受罪。"三藏闻言,合掌顶礼,又只见那后边古柏树上,飘飘荡荡的,挂着一张简帖儿。沙僧急去取来与师父看时,却是八句颂子云: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那长老、行者、沙僧正然唱念此颂,只听得林深处高声叫道:"师父啊,绷杀我了!救我一救!下次再不敢了!"三藏道:"悟空,那叫唤的可是悟能么?"沙僧道:"正是。"行者道:"兄弟,莫睬他,我们去罢。"三藏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还看当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罢,料他以后再不敢了。"那沙和尚却卷起铺盖,收拾了担子;孙大圣解缰牵马,引唐僧入林寻看。咦!这正是:
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爱欲自归真。

四圣试禅心读后感500字吖,急,谢谢拉

 西游记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修行证真,目的是破除二种障碍,即烦恼障与所知障。世人讲:“趋吉避凶,逢凶化吉。”烦恼障是心法中的各种烦恼,这就是凶。因为烦恼能产生引发业习滋润生种种妄想心的作用,导致了业障习气加重,使其流转生死,能障涅槃之果,故名烦恼障。所知障表现为一切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能障了知事相实性的菩提妙智。没有智慧的作用就是猪八戒代表的理义,动物里面哪一种最惨?其实就是猪。猪的习气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没有福还要拼命享福,这就只能用性命的代价来获得了。从本质上看,猪没有智慧,只希望在境界里求福,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但是科学有研究发现,猪是动物里智力相当高的物种,有点像是人类的聪明人。聪明人就是在境界求福的能力比一般人强,争名夺利相当有手段。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没有想到这些行为正是给将来带来无穷无尽烦恼的正因。其实,这些聪明人只懂得追求缓解烦恼方法,天天为满足七情六欲而努力奋斗,根本没有能力发现烦恼的本质和烦恼产生的因果关系,因此聪明一般都有一个修饰字,“小”。小聪明人没有大智慧,从乞丐到国王都离不开这些事,错误地以为人生就应当这样生活。不明白智慧的重要性,有了钱,一般就追求享乐,这是最大的凶险很少被人悟到。就好像,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没有方向,在沙漠里转圈却不求出离的方法,不论他现前是不是有吃喝,可以断定他离苦难不远了。更比如,一个人走向火海,越热越往心坑里跳。甚至天天激发情欲,再设法满足这个生理需要,本质是自寻烦恼的行为。不明白一切感受产生的原理和解脱苦受的方法,仅仅采用暂时缓解的方法是多么愚蠢啊!看一看,我们生活中的财色名食睡本质上不正是如此吗?因为是暂时缓解,就总是被周期性的烦恼折磨。比如吃饭,一天要折磨三次,不吃就饿得难过。如此之类的周期性烦恼,有谁想过要彻底出离?今天大学、研究院、科学院有没有人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世间的真相,佛家称为五浊恶世就是这个道理。大家都忙于不急之务,对生死大事毫不关心,实在是悲哀。
  《西游记》又称释厄传,就是从总体上描述智慧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过程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前面的章回讨论了,见思惑断除问题,尘沙惑解决方法,从这一回开始进入开发智慧原理和原则问题的深入讨论。因为修行到这个阶段分段生死已了,但是变异生死没有解决。分段生死是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界外(即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可见,进入这一回,开始要解决分别心和所知障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障碍智慧的恶业和习气问题,这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地方。
  《西游记》是大乘佛法,因此要从大乘修行的位次看这一回,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要试禅心的问题了。前回出离六道,而进入四圣法界,这时的断证功夫应当是从圆教七信位开始,与小乘的阿罗汉果相当。但圆教智慧更广大,因为发菩提心的缘故,与小乘果的未发菩提心有本质的差别。小乘一路修舍法,即一空到底,证得偏真之理。大乘菩萨以中道为发心,不落空有二边,最终趋向圆真之理。前回渡流沙河并不是如实之智,而是方便法,因此要继续精进,直到明心见性,如实法性妙智圆满现前才算成佛。用九宫八卦和红葫芦渡过流沙河,只是方便位,离如实妙智现前还有很多路要走。
  佛法的魅力全在大乘圆教,所谓始终如一,从初发心到圆满成佛都是初心不改,不假借方便,心心不离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所谓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前后相即,是圆融;前后次第是行布。净土法门说是信愿门,就是这个道理,始终只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来堪验真性理体把握的情况。净土法门里的“真信切愿”,就是圆教的初信位,时时不离清净信愿,因为心清净故与六道轮回之因果都无缘,因此可以顺利往生。当然这个真信切愿并不是世俗理解的相信和意愿,而是真实心中确有如理如法之大方向,坚守此心即与清净平等觉相应相感,因此必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信切愿难发,六道众生中善根极深厚者方能得此微妙佛旨。虽然一次不能圆满,毕竟受到根器增上的作用,终有机缘成熟之时。圆教的行布门中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位,凡夫可由此顺序渐进至佛果位。《西游记》大约就是讨论了十信位的修行证初住位的情况,“信满成佛”是小说的写作方法。
  十信者,指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也。三、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于真净也。四、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然发起也。五、定心,执持智明,则周遍寂湛,心常凝于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发明,则明性深入,唯知进而不退也。七、护法心,心进安然,则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涉也。八、回向心,觉明保持,则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回则安住无为而不遗失也。十、愿心,住戒自在,故能游于十方所作悉随愿也。
  虽然唐僧师徒一路上都是护法利生的问题,不能分段成哪一种心的修证,只是小说只好这样来描述,其实一心圆融的具备十种信的功德,只是多分少分的证入而已。《西游记》要写除去所知障,也就是除破无明业障,这与尘沙惑和无明惑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些都是必由之路。
  三藏不忘本,众生明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进而发心恢复本来面目,这就是不忘本。三藏,指众生清净的体相用三德。小说里唐僧的使命是去西天取经,不能因为有了方便法,就舍弃了根本智。世人也说不要忘本,一般都是指要懂得感恩了。其实,忘本的问题是极其深刻的,没有恢复清净自在的本来面目都可以称作忘失了本觉。六道众生舍本逐末,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要把修行进行到彻底,所谓大彻大悟,圆满佛果,就是时时不能忘本。
  四圣试禅心,佛法是宇宙中最严谨的科学,任何一种利益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忘本不忘本,自己说了不能算数,要在境界里堪验才是真实。什么是真实呢?故事里用四个圣贤来检验,如果不能认出四圣的本来面目,就是考试不合格。如果还产生的妄想和执着,那就更要努力改过了。这四圣分别是:黎山老母、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西游记》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这里,并没有歧视道教,相反如实地赞扬了儒道佛三家文化,在什么层次上讲什么道理。没有宗教情感的问题,只是讲大道理,论修行功夫和境界以及在什么阶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黎山老母,《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说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斗姥是先天元始阴神,象征道体。这样一看就明白了,修行到了这个境界,虽然还没有能力照见五蕴皆空,但是已经渐渐入了道门。心体与凡夫大有不同,有了一定的观照功夫,这里用观世音菩萨表示,观照请出的道体元神。元神是不是纯真呢?还要从二个方面来验证。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只是这种智慧还是方便,只是一个少女,有而不真。普贤菩萨代表功德,也只是一个少女,还不能普利一切众生。更重要的是猪八戒的习气还很重,禅心未得。因此如幻如梦,一觉醒来还是一切荒野,未有真实功德可言。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前面的境界还很多,都要在这些境界中堪验观照的功夫和层次。

《西游记》四圣试禅的读后感

四圣试禅心讲得是四圣对唐僧四众的考验,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美色和财富进行诱惑。那么他们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这首先要看在试谁:
孙悟空:孙悟空是猴王,他有众多的妻妾,取经是被迫的,他只是个助手,并且有紧箍咒在他头上,不听招呼就咒他,试他没有意义。
沙 僧:沙僧在流沙河受苦,是观音菩萨主动救他的,沙僧并没有求她,他可以随时不去,别人也不好说啥,试他没用。
八 戒:八戒是被判流氓罪打下界的,后又结过婚,之所以去取经,也就是混口饱饭,他根本就不信佛,这样的人还用试吗?
唐 僧:唐僧是法定取经人,他的禅心坚定与否直接决定取经的成败。唐僧18岁才出家当和尚随后就接受西行取经任务,可以说他的佛学造诣并不高是个初学者。至四圣试禅心时,他最大不到20岁,正直年轻力壮血气方刚,你说他对美色和财富没有想法简直就是怪事,观音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这才是四圣的真正用意。
试探的过程被八戒给搅和了,观音没有看出唐僧的破绽,但她还是不放心,就把八戒吊起来以示警告。仔细研读这一回,你会觉得这时的唐僧还算不上一个坚定的佛教徒。

四圣试禅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圣试禅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和带头人。否则,只能是失败。

四圣试禅心讲的是四圣对唐僧四众的考验,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美色和财富进行诱惑。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

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傅,八戒却动了凡心。四圣用“撞天婚”戏弄八戒,八戒不仅没有做成别人家的女婿,还被狠狠戏耍收拾了一番。此事也坚定了八戒跟随唐僧西行取经的心思。

对《西游记》的评价

《西游记》在思想内容上还存在一些糟粕,如佛法无边的思想、宿命论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等。艺术成就 《西游记》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色。 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书中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

《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流利,人物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本文标题: 四圣试禅心读后感600(四圣试禅心读后感500字吖 急 谢谢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62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约会荷花的读后感250字(《约会荷花》题目有几层含义)吸烟有害健康1000字读后感(1000字吸烟检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