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译注王国轩读后感(谁有《大学》《中庸》的译注)

发布时间: 2023-12-04 22:55: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谁有《大学》《中庸》的译注?请发给我1159377677@qq.com谢谢~http://bbs.jxjyzy.com/showtopic-16...

大学中庸译注王国轩读后感(谁有《大学》《中庸》的译注)

谁有《大学》《中庸》的译注?

请发给我1159377677@qq.com谢谢~
http://bbs.jxjyzy.com/showtopic-169853.aspx
这个不错!
选两个你看看:
《谁能食而知其味?》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王国轩的大学中庸有几页?

王国轩的大学中庸这两本书的页码的话,你可以买一两本书查看一下,因为页码的数量都在开头的第1页上有标明。

《大学·中庸》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学·中庸》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FxSt0O2-TmqX0elefRV8g

提取码: a5hs

书名:大学·中庸

译者:王国轩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21-1

页数:155

内容简介: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中庸》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学·中庸》(王国轩 译注)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KyZpy2UZrRC5Wt7a9bnXA

提取码:1234

书名:大学·中庸

作者:王国轩 译注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6-10

页数:147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ISBN:9787101052763,作者:王国轩

《大学》中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后厚。未之有也。如何解释?

《大学》中“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一句,依《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金良年 今译)的译解是“花力气的地方不见成效,而不花力气的地方反而有效,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四书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沈知方主编,蒋伯潜注释),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社会里,势不能无亲疏厚薄,所厚者无过于’身’而家次之,国与天下又次之;对于最厚的身尚不能修,怎能泽于天下呢?”
本文标题: 大学中庸译注王国轩读后感(谁有《大学》《中庸》的译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78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用事实说话马克读后感(《用事实说话》的读后感)《内向也是一种优势》读后感(《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