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战读后感50字(《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和陈友谅一战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2 19:31: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鄱阳湖大战》简介,鄱阳湖大战,鄱阳湖大战是至正二十三年(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

鄱阳湖大战读后感50字(《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和陈友谅一战的读后感)

《鄱阳湖大战》简介

鄱阳湖大战

鄱阳湖大战是至正二十三年(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著名水战。

鄱阳湖文化

吴城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

鄱阳湖水域

鄱阳湖水域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的北部,有一处令当地渔民和过往船只闻风丧胆的神秘三角地带,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自古以来这里翻沉...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而极具代表性的纯自然生态的复合型湿地公园。是世界...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

雨花台大战

雨花台大战,发生在1862年11月26日,太平军停止44日的雨花台大战,无功而退。 9月14日,太平军东自方山、西自板桥镇合围湘军营寨。

江西鄱阳

先河;鄱阳湖长山岛留下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遗迹;内珠湖瓢里山被时任饶州知州...  鄱阳 县情概述鄱阳县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东岸,东经...改鄱阳,鄱阳湖因鄱阳而得名。1957年鄱阳县改称鄱阳县。因地处鄱湖之滨...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对坐。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

老爷庙

离奇的传说。相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有一次朱元璋败退湖边...发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湖怪"鄱阳湖1970年初夏...,黄昏时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目睹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游动,长达八...

关于鄱阳湖大战,你知道多少?

鄱阳湖大战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一战决定了陈友谅和朱元璋,谁才是天下雄主。这一战中朱元璋以少胜多,打败了实力胜过自己的陈友谅,从此也扫清了建立新朝路上的最大障碍。

这是一场水战,战斗地点在鄱阳湖,因此被称为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在这一战中,积蓄了全部的力量,只为了同朱元璋决战,一举荡平朱元璋这个威胁;而后再对张士诚动手,从而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朱元璋内心也是这样一个想法。可怜的张士诚,还以为两不相帮,坐山观虎斗,就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殊不知双方不论谁取得胜利,下一个消灭的目标,就是张士诚。

一、陈友谅久攻洪都不下

陈友谅的水师异常强大,战船高大威猛,足有数层楼之高。如果在宽阔的江面上,巨大的战船,顷刻之间就能够撞坏一般的战船。也正因为如此,使得陈友谅气势非常强盛。

陈友谅原计划先攻打洪都,而后再直取金陵,这样一来朱元璋的势力,就算是土崩瓦解。原本以为一触即溃的洪都,竟然拖住了陈友谅,足足87天。

二、朱元璋以少胜多,战术高明

洪都保卫战的胜利,为朱元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为陈友谅的失败,埋下了重大隐患。久攻不下洪都,陈友谅军心和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还没有攻下洪都,朱元璋已经整军到来,逼得他展开大决战。

朱元璋的战船小,机动性很差,在同陈友谅决战时候,很不占优势。可小的战船,灵活性强,能够自由穿梭在狭窄的江面。

这一战朱元璋善待俘虏,然后又将他们放回去,俘虏们口述朱元璋的好,进一步动摇了军心。小的战船配合火攻,使得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场景,在这里再次上演。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胜利之后,再没有人能够阻挡朱元璋称霸。在这之后他灭掉了张士诚,又攻破大都,最后建立了大明王朝。

古代战争故事《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 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 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 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并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 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新来的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了会,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我看那些 主张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该杀!”

朱元璋说:“请问先生有什么办法打败敌人?”

刘基说:“敌人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用财物赏赐将 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要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满心喜欢。两个人又商量了一阵,把计策定了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对他说:“这次陈友谅 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助不行。请你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 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说:“这事不难。我家有个守门的老仆,给陈友谅当过差。派他送信去,陈友谅 准不会怀疑。”

康茂才回到家里,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赶到采石,求见陈友谅。陈友 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果然并不怀疑,问老仆说:“康公现在哪里?”

老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驻守江东桥,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啥样子?”

老仆说:“是座木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老仆谈了一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老仆饱饱地吃了一顿,才打发他回去。 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说:“你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 声‘老康’,请他马上接应。”

老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夜派人把江东的木 桥拆掉,改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大将徐达、常遇春 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朱元璋亲自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 山),布置兵士准备好红黄两面旗帜,规定了信号:举起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来,举起 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自从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江东桥。哪想到到 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心。陈友谅想,别管他是石 桥还是木桥,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桥旁边,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 应。陈友谅这才想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人中计,立刻叫兵士举起黄旗,发动进攻。一霎眼间,战鼓齐鸣,岸上伏 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两 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 了命。

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 锐,决心要报这个仇。过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 南昌)。

朱元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 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

陈友谅的水军有大批战船,又高又大,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朱元璋的水军,却 尽是一些小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双方连续打了三天,朱军都失败了。

部将郭兴跟朱元璋说:“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立刻命令用七条小船,装载着火药,每条船尾带着一条轻快的小船。那天傍晚, 正好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派了一支敢死队驾驶这七条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大船。 风急火烈,一下子就把汉军大船全部延烧起来,火焰腾空,把湖水照得通红。陈友谅手下的 将士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堵住。在陈友谅突围的时 候,朱军一阵乱箭,把陈友谅射死。

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

自从刘福通牺牲以后,朱元璋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这 时候,他做皇帝的思想膨胀起来,觉得留着小明王对他是个障碍。公元1366年,他用船 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的时候,派人暗暗凿沉了船, 把小明王淹死。

第二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 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公元136 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就是明太祖。

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 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

鄱阳湖大战,中世纪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大战,中世纪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在长江上有陈友谅,长江下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朱元璋分析了自己的局势和处境将目光对准了陈友谅,而作为朱元璋占据应天后最大的敌人,朱元璋又是如何诱敌陈友谅的?

在此之前朱元璋和陈友谅本来是没有仇的,说到底都是因为地盘惹的祸,不偏不巧陈友谅的地盘在朱元璋上面,而朱元璋想发展就得动手,但陈友谅想发展,也得对朱元璋下手。

于是乎大战就这样打开了,明史中记载朱元璋这只有二十万兵马,而陈友谅却高达六十万的兵马。而朱元璋守城这边,是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别看朱文正是纳绔子弟,打起仅来是一点也不含糊。

在数倍与陈友谅的情况下,作为侄子的朱文正坚守了85天之久。陈友谅明知久攻之下拿不下洪都城,还是贸然的啃下去,结果这子正中朱元璋下怀。

最后朱元璋以借东风火攻的情况下,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化为灰烬,大势已去,朱元璋原本劝其投降。结果陈友谅宁死不屈,再被被围困一个月后决定下令突围,在朱元璋的埋伏下中箭身亡

第二年后攻下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陈友谅的地盘也规律老朱所有。该战是继赤壁之后,创造了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统治也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鄱阳湖大战――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1363.7~8

  张子明走后,终于幡然醒悟!想起先前的忠告,觉得实在有道理,于是迅速调回在庐州前线拼死作战的、常遇春统帅的主力大军,并传令应天各军事部门做好出征准备。> >   ◎康郎山之战&朱元璋第一次遇险和韩成代死> >   龙凤九年(1363)的七月初六,朱元璋带领右丞徐达、参知政事常遇春、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忠、俞通海等著名将领各率将士,总计20万舟师,会聚龙江,行祭纛旗,然后浩浩荡荡地出发,逆流而上,向着前方江西进发。当时陪侍朱元璋的儒士有刘基、陶安、朱升和夏煜等也一同随军出征。> >   舟师行驶了9天,过了安庆的小孤山,江流湍急,一阵大风刮来,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乘坐的船只把控不住,一下子给弄翻了。众人竭力抢救,事实上也并无大碍,但迷信十足的朱元璋却觉得很不吉利,命令冯国胜立即返回应天,不用上前线了。> >   出行的第10天即七月十六日,朱元璋队伍来到了长江与鄱阳湖交界处的湖口。湖口在鄱阳湖的东北岸,而先前派张子明到应天求救的朱文正镇守的洪都正位于鄱阳湖西南方的平原上,也就是说要想到现场直接援救朱文正他们,还有一大段的路要走。就在这时,朱元璋下令,立即停下,派指挥戴德率领一支军伍屯守在泾江口(安徽宿松);另外派一支队伍驻扎在南湖嘴(湖口西北),这样一来就将陈友谅的归路给切断了;另外再派人去调集信州守军守住武阳渡(江西南昌东),防止陈友谅向西逃跑。> >   从这样的军事战术布置来看,朱元璋来了一招“”或言“关门打狗”,确实要比陈友谅棋高一筹。陈友谅东进时只顾“头”,不顾“尾”,自己从武昌过来,鄱阳湖湖口等是必经之路,却居然没有设兵把守,这就等于将机会让给了敌人。> >   再说此时在洪都城下已经“逗留”了85天的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前来救助了,瞧着眼前这座城池一时半会儿又拿不下来,心里变得更加焦躁不安了,万一“猪腰子脸”从后方包抄过来,自己的军队就会在洪都城外处于腹背受敌的尴尬状态,弄不好还会全军覆没。这可如何是好?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赶紧撤军!> >   陈友谅带的是水师,走的是水路,从洪都城下撤军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沿着来时的水路,先东撤到鄱阳湖里,然后再回到长江里。可当他们从洪都撤退且开始东向行军时,鄱阳湖里迎面而来的恰好是自己的宿敌朱元璋军。而此时朱元璋正以逸待劳,给广大将士们做战前动员:“两军相斗勇者胜,陈友谅久围洪都,今闻我师至,而退兵迎战,其势必死斗。诸公当尽力,有进无退,剪灭此虏,正在今日!”> >   七月二十日,两军相遇康郎山(即今鄱阳湖内康山),当时陈友谅的汉军大约有60万,船大且处于上流。望见黑压压的军阵,朱元璋心里清楚,就自己带的这些军队哪能抵挡得对方,但战场上主帅千万不能怯阵,战斗更重要的是士气,而士气就来自于主帅的鼓励或言“忽悠”。想到这里,他就跟诸将说:“你们别看陈友谅人多势众,船只也比咱们强,但实际上这些大船相互连着不利于作战啊,进也不方便,退则更困难,我看我们就能打败他们。”随后下令,将水师分为11队,每队配以火器、弓弩,按序排列,在接近陈友谅船只时一起先发火器,再射弓箭,等到够得着敌舰时再爬上去,展开短兵相接的格斗。> >   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一日,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各自率领军队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拼搏。一时间,“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炮声雷,波涛起立,飞火照耀,百里之内,水色尽赤”。徐达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仅他一人就杀了1 500个敌人(战乱中不知这数字是如何统计出来的,笔者怀疑明朝官方在吹牛),还缴获了一条陈军战舰。俞通海接着跟上,利用顺风发射火炮,焚毁敌舟20多艘,杀死或溺死敌人无数。> >   可陈友谅军中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立马进行对射,好多好多朱元璋的船只被轰得粉身碎骨,元帅宋贵和陈兆先等相继阵亡。徐达正在搏斗格杀时,乘坐的战船突然起火了,且火势迅速地蔓延开来,这下他可忙坏了,一边救火,一边还要杀敌。朱元璋见状,急忙命令援军赶赴过去救援。徐达乘着援军到来的有利时机,从内往外杀,援军从外往内杀,这下终于将敌兵给杀退了。而就在这期间,陈友谅骁将、太尉张定边经过观察后,终于发现了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白海”船,随即他迅速地靠拢过来。朱元璋一看大势不好,赶紧溜吧,可哪知“白海”船搁浅了,动弹不得。好家伙,这下可以逮住“猪腰子脸”了!听到张定边的“惊人发现”后,陈友谅命令船舰从四面八方靠拢过去,形势十分危急。> >   这时有个指挥叫韩成的急匆匆地来到了朱元璋的指挥舱内,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叩了一个响头,然后声泪俱下地说道:“主公,我跟随您这么多年,您对我恩重如山,我无以回报。现在您有难,该是我尽忠的时候了,您就让我来代您指挥一阵吧!”据说当时朱元璋很犹豫,说是不忍心在这么危险的时刻让手下代替自己,说白了就是替死。而人称这个韩成长相酷似朱元璋,也就是“猪腰子脸”,只要他坐在指挥船上,肯定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这样就给主公朱元璋创造了逃生的机会。朱元璋当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自己脱险了,只好含泪将袍服冠冕跟韩成换了。再说易装之后的韩成站在船头上,一会儿挥动左臂,一会儿挥动右臂,假模假样地指挥起军队来了,过了一阵,看看自己周围的汉军越来越多,最终他投河自尽了。> >   张定边将士目睹了这一幕,还真以为是朱元璋死了,开心地齐声高呼,攻势顿时松懈下来。这时常遇春刚好赶来救主,见到张定边,拉开弓箭便射。中箭后的张定边立马开始撤退,而就在这个时候俞通海率领水师将士也赶到了,真是无巧不成书,一直被搁浅的朱元璋乘坐的船只恰巧遇到一个大浪,船舰终于能启动了。众将保护着朱元璋,边战边退。而廖永忠则率领一路水师,拼命追赶张定边,乱箭齐发,陈军将士死伤一大片,就连主将张定边也身中了百箭,最后捡了条小命,溜回了大本营。> >   再说逃离险境的朱元璋忽然发现猛将常遇春不见了,叫人赶紧回去找找。手下人说:“主公,不用找了,常将军刚刚救您时一不小心将自己的船舰也给搁浅了。”朱元璋下令立即回头去救。可搁浅的大船没有大水,来再多的人也没有用啊。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从上流漂流下来的败退战船又恰巧撞上了常遇春的船只,一下子将它撞出了浅滩,这样一来反倒使得常遇春也脱险了。不过此时天色已经昏暗,战斗了一天的双方将士都精疲力竭了,只得鸣金收兵,欲想分出输赢,只能等待明日再战了。

本文标题: 鄱阳湖大战读后感50字(《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和陈友谅一战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59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死魂灵》读后感(《死灵魂》读后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字40020篇(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4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