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的读后感200字(李鸿章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06 11:52: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李鸿章传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

李鸿章传的读后感200字(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鸿章传读后感1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2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传读后感3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4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 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李鸿章传读后感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 咒骂着 及后世之人 痛斥着 ,而 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李鸿章传读后感5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作文500字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大抵是从教科书开始的。中学时期,我们从教科书中比较全面但又极简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知识,也许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许受限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个被串接起来的“知识点”、“考点”。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个定义或结论,这自然是背诵的要点,比如我现在都还记得一点关于“太平天国”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等等。教科书对天平天国运动是非常肯定的。李鸿章之流因为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后来又作为清政府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在洋务运动中有些许贡献,但几十年以来,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个反面角色。由此,那时的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难以想象英雄人物也会有缺点瑕疵?反面人物何谈什么历史贡献?现如今,网络上那么多的“键盘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点这方面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6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

重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     近日要求撰写读书笔记,一直忙于工作,说心里话,也懒于在工作之外再写指令性文章,因此拖了下来一直未动笔。在大学时,倒是常常写点心得,也写了些读书观感,但十一年的工作生涯,公文和论文写了不少,提笔写自己的东西不多,偶尔写些游记、生活小景和孩子成长历程,是自我心情的反映,为自己而写,不愿示人。 这下,有要求写读后感,一时不知该选什么书,手头上有尚未读完的万科老总王石所著的《道路与梦想》,挺有感触,其管理企业、为人做事、个人生活自有一番独到之处,令人佩服,但要专门写读后感,尚未有太多的想法。周五又提到此事,忽然梁启超所著的《李鸿章传》涌入脑海,想前两年回合肥探亲,同学陪我到淮河路李鸿章府浏览,很是仔细地看了一番,记得也在李府买了本《李鸿章传》,留做纪念。但今日再从书架上找到此书,却看到书后的印章为中山大学中区新华书店,已是十一年前在广州读研究生时买的旧书,非两年前买的版本,书已发黄,颇感慨时光的飞速。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本人也是“正宗”合肥人,自是对李鸿章这个产自家乡的历史人物颇感兴趣。本科学了世界和中国通史,正统史学略知皮毛,但不太感兴趣,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史学已吹入新风,不少新史料进入视野,记得当时近代史的老师博览群书,讲了不少新观点,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不流同于课本和一般书籍,印象颇深。前两年《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曾引起波澜,其中对李鸿章、袁世凯的不同解读在社会上热议很久,电视剧开篇就是穿长袍、用刀叉吃牛扒的李鸿章形象,颇具象征意义,一个乐于接受西方新鲜事务的满清重臣形象呈现在荧屏上,我专门淘来此碟连续两天看完。这次重读《李鸿章传》,更是一口气读下来,由于有任务在身,自然感觉又不一样,草草写下几笔,聊以交差。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是最早研究李鸿章的严肃著作,也正如梁公早在 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要了解晚清的历史,读一读此书必受益匪浅。梁启超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在了解李鸿章的同时,也对当时国民性的了解、对国人劣根性的了解颇有启迪。梁公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对李鸿章这位争议人物,评价颇高。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公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但梁启超并没有将当时中国积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梁启超在文中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李鸿章,悲在悲在身处于中国积弱最严重的时刻,以一人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挨打的局面,无异于饮鸠止渴,根本无法实现胸中大志。所以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其起于淮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至骂声一片,但当时中国朝廷上下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来入侵呢?当时的西方报纸曾这样评论甲午战争: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腐败无能的官场,自私自利的官员,正如李鸿章自己常叹“吾被举国所掣肘,有志焉而未逮也”,中国又如何能走上富强呢,所以梁启超曰“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指李鸿章),虽败亦豪哉!”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皇俄国与大清的条约还没有谈妥(此协约为李鸿章出访俄国根承慈禧太后默许,为抗衡日本出卖东三省的权利求得沙俄的保护而与俄国的达成的秘密协议),俄国公使竟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请李鸿章签署画押《中俄秘约》。可悲可叹呀!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的李鸿章,把嘻笑怒骂的一切权利留给了后人,任人评说。所幸近年来,思想界、史学界空前活跃,让我们得以一窥李中堂的真实面目。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
自我评价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正面评价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热衷官场,亦深得朝廷倚重,历数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孙文上书李鸿章时,曾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美国民众对李访美反响热烈是因为“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洲君主们所辖子民的总和还多”国宾礼遇“不仅表明了他个人的崇高尊严,同时也表明了大清帝国的伟大。”[31]
1896年,李鸿章访俄,俄罗斯帝国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评论对李鸿章的印象时说:“我认为李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当然他是中国人,没受过一点欧洲教育,但受过高深的中国教育,而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头脑,善于清晰地思考。正因为如此,他在中国历史上,在治理中国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这就不足为奇了。当时治理中华帝国的实际上就是李鸿章。”
负面评价
李鸿章与守旧的清流派翁同和长期不和。翁同和曾出上联“宰相合肥天下瘦”讥讽李鸿章,被李以下联“司农常熟世间荒”回击。
1895年因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省籍的士绅打算拥清抗日,爆发了乙未战争,随即败于日本。台湾客家大老丘逢甲在乙未战争后写下一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其中前两句意在讽刺李鸿章。
张伯驹曾著有《红毹纪梦诗注》一书,回忆自7岁以来,70年间所经历过的菊坛史料,吟哦成诗199首收录其内。诗中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招致民间物议沸腾。当年在北京唱苏昆曲的,有一个饰演丑角的名演员刘赶三,一日在舞台上演戏时,就敢公开嘲骂李鸿章,冒出一句另加的台词:“拔去三眼花翎!”恰遇李鸿章的侄子也在场看戏,听后大怒,立即上台打了刘赶三好几个耳光,经人劝阻方罢。刘赶三遭此侮辱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抑郁在心,不久竟因而弃世。时人就此事而作联嘲讽曰:“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由于“赶三一死”和“李二先生”有些对不上,经过辗转相传后,就变成了杨三。另有说法曰,刘赶三小名“羊三儿”,故讹传为“杨三”。也有说法是“杨三”指的是,苏州籍的名丑杨鸣玉。
清朝和法国的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放弃对越宗主权,左宗棠评价李鸿章是:“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为了遏制左宗棠的势力,亟言“白银更胜白米,钱根即是命根”[35],所以“排左必先除胡”,同时也因为胡雪岩在洋务上和他竞争,决心打击大商人胡雪岩,并在胡雪岩因为要从外资和买办资本手里夺回生丝定价权而极大占用资金时,利用权势暂扣应该付给胡雪岩的中法战争饷银,并散布胡雪岩资金链断裂消息,引发挤兑,胡雪岩因此倒闭。
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问他:“你当了一辈子的中国宰相,告诉我,你有什么足以自傲的政绩?”李鸿章就说,他怎样领导军队剿灭了太平天国和造反的捻匪。据梁启超记述,俾斯麦听了通过翻译告诉李鸿章:“真的是很崇高啊!不过,我们欧洲人却认为,打仗要战胜外族人才是功劳;国内自相残杀来保持一国的稳定,我们欧洲人不拿出来谈。”[36]
传闻李鸿章在见了俾斯麦后,曾得意地说有人称他是“东方的俾斯麦”,但俾斯麦听后,却微笑回答可没有人说他是“欧洲的李鸿章”。
中立评价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居位之高之久,却乃使庞然硕大之支那降为二等国。”“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敌国也,李鸿章所夷者同胞也。”

求一篇中国近代名人传记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急用

<<粟裕传>>读后感 作者哈林
共军对战术的研究与贡献,其实很多来源于日本人。”三三制”其实就出现在平型关中,日本人拚刺刀时就是三人一组,抑制了八路军的人多优势。最后一一五师伤亡人数,几与日本人相同,但日本人全死光了。不能不说,共产党的军队能够在战术上得到提高,以至比国民党高出一筹,是在敌后长期与日寇作战的结果。而日寇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共军以不畏死作为建军思想的来源。
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体现出来。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留着以前的游击思想。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毛泽东基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则表现出更多的锐气。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体现。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是正规的战争原则。刘伯承就提不出来。因为以他当时的实战能力,不能承担这一重任。那一辈的人,弱习惯了,总想着避实击虚,并没有战略决战的胆略。毛泽东的伟大,只在于他认识到粟裕是对的,并把整个战略决战完全交给了粟裕。但这不是军事上的贡献。军事上的贡献来自粟裕。
粟裕不当三野司令,是因为那样做不利,对战争不利。一直到抗战结束,甚至在中原大战开始时,粟裕还不是一个方面军的主将。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手下兵将太少,基本上是被放弃的棋子。抗战时是新四军下一个支队司令,上面有叶挺、陈毅、张鼎丞一大串大人物在他之上,就是因此,组建华中野战军,他要让司令,而且他所有的部下,都只能任副职。后来组建华东野战军,他还得让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后,他才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二让司令,就可以看出,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只是打仗。
毛泽东对东北的指导又如何呢?毫无疑问,锦州一战,尽显其雄才大略。打锦州,包饺子,林彪会不明白其战略意义吗?林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东野的实力,东北基本上大局已定。问题只在于愿不愿意放走一部分敌人而已。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再加东野的实力,只要得到东北,全国解放只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把整个东北的命运,押在塔山这一弹丸之地上呢?毛泽东坚持这样打,你可以说雄才大略,也可以说冒险。而且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只差一线,就是东北全盘逆转的恶果。塔山是一个辉煌的战例。就是因为太辉煌了,我才认为那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战例。大功还是要记在林彪和四野的头上。林彪如果有野心,大可以让锦州之敌逃回去,这样,淮海战役要改写,整个共产党,就四野老大了。所以说,林彪是一个标准的军人。“野心家”的称号,无论如何不能加到林彪头上。
毛泽东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坚持在敌后扩张。无视日寇就在面前,坚决以保存实力,发展地盘为主。这种战略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政治人物,才能承担。当然,红军在井冈山发展壮大,毛泽东也起了主导作用。
我一向持这种观点,即战略不过是政治家对战争的影响,是全国全军对战争问题的共识。不要把战略搞得神乎其神。战略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那是因为他有几个伟大的战略区域指挥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仍然带有草莽英雄的色彩,只是在林彪、粟裕等不断以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知灼见,予以修正。
本文标题: 李鸿章传的读后感200字(李鸿章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25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钓鱼的启示中的父亲读后感(钓鱼的启示读后感)第八课的读后感300字(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童年的发现的读后感3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