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孩子的价值观读后感(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感想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3-10-07 16:07: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5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对自我价值感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综合评价,觉得自...

有效提升孩子的价值观读后感(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感想怎么写)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对自我价值感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综合评价,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价值,是自己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为什么说是主管评价呢?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和别人的评价或者社会的评价是不一致的。既然是主观评价,往往就和真实情况是有差别的,很多时候这种评价和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不是明显偏低就是明显偏高。
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往往学习主动性高,乐于与人交往,表现出很强的自信。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偏负面,学习积极性偏低,做事缺乏自信。因此,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高低和他的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和父母的养育方式及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关系密切。下面就从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来说说怎样培养一个高价值感的孩子。

1、 婴儿期(0-3岁)
婴儿早期的孩子处于全能自恋状态,就是婴儿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自己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世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行的。他饿了,就会有人把奶水送倒嘴边,他不舒服了,就会有人来安抚他。同时,婴儿期的孩子因为没有任何能力,他的一切都需要大人来照顾,因此,也会有深深的无助感。

这个时期,孩子的养育人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对孩子的需求及时予以回应,满足孩子的自恋需求。这个满足不光是物质上的,更为重要的是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多与孩子互动,经常抚摸孩子,和孩子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即使孩子不会说话,听不懂大人的话,养育人也要和孩子多说话,让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2 、幼儿期(4-6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因为认知发展还很不完善,对自己的认知主要来自于父母及周围人的评价,因此,父母的认可、接纳、正面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个时期是孩子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父母对孩子经常进行负面评价,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孩子往往特别喜欢帮大人做事,以体现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要觉得孩子做的不好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应该多进行鼓励和表扬。父母的认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能干,很有价值,从而会喜欢帮父母做事,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 、儿童期(7-12岁)

这个时期,孩子正好是上小学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除了和父母接触外,还要和老师同学交往,孩子不光在意父母的评价,还特别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

儿童期的自我价值感和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了一定关系,在这个时候,家长要切记不能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仅凭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或者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会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要多鼓励,相信孩子,多给予正面的激励,让孩子觉得自己一定能行,一定会有进步。很多在小学阶段成绩一般的孩子到了中学会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男孩。

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另外一点就是要让孩子慢慢培养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意识,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学习更为重要。这是培养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关键,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几篇文章中都已反复强调过了,在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12岁之前的孩子,培养孩子高的自我价值感还有一点就是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以为他还是小孩子就忽视他的存在。家长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学会善于倾听,遇事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把孩子当成和家长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这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一个方法。尊重孩子就会使得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

4、青少年期(13-18岁)

如果你在前面三个时期都能做的很好,孩子就会有一个很高的自我价值感,到了13岁之后,家长就会非常省心,孩子就会有很好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孩子的学习你也就不用太操心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看着家长不怎么管,学习仍然很自觉,成绩很好的原因。关键是前面的基础打好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随着孩子的身体不断发育成熟,他的独立自主意识开始增强,自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多事之秋,很多小时候潜伏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比如打架、早恋、逃学、上网、甚至自杀等行为最容易发生在这个年龄,由于有了和父母对抗的身体条件,逆反的行为开始明显增多。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和孩子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尊重他们独立自主的要求,遇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最忌讳的就是采取高压政策,这样会使得孩子的逆反行为加重。

处于青少年的孩子会面临很多的心理冲突,他们的情绪多变,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这都和他们的身体快速发育有关,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做好引导工作。只有和孩子建立好沟通关系,你才能知道他会有什么困惑,他有什么问题才会和你说,你才能帮助到他。

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孩子很容易受社会上和同学之间的不良价值观影响,因此,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孩子认识到那些事情是对的,那些事情是错的,那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这个时候,家长的言传身教会非常重要,因此,就要求家长本身的价值观一定是积极健康的。

上面分阶段说明了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培养自我价值感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再简单说几条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家长要从内心里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

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什么叫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就是不管孩子长得美丑,是否有残疾,学习好不好,能力强不强,你都会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你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外在的表现。

有些家长爱的其实就是孩子的外在变现,当他取得成绩时,就爱的不行,当他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时,就会不喜欢他。这种有条件的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给孩子形成无形的压力,伤害你和孩子的感情。

2 、不要想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有些孩子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家长始终觉得不是很满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比自己的孩子好,就觉得孩子应该更好一些;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钢琴弹得好,而自己的孩子没学过,心理就会有失落感;看到别人的孩子善于和人交往,而自己孩子的性格属于不善于交往的类型,就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别人一样善于交往。

类似这样的心理其实在很多家长身上都有,他们总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总是看到孩子身上有不足的地方。家长的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孩子觉察出来,一旦孩子觉察到家长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被伤害。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即使有极少数比较完美的人,那也不是咱家的孩子,每位家长想想自己身上有多少缺点吧,你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吗?

3 、家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前几天,微信上有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宝宏网络,题目是《我的妈妈是一个没用的中年妇女》,文章是这么写的:
我的妈妈不上班,平时就喜欢打牌和看脑残的电视剧,一边看还一边骂,有时候也跟着哭。她什么事也做不好,做的饭超级难吃,家里乱七八糟的,到处不干净。
她明明什么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还天天叫累,说都是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学,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小宇的妈妈会画画,瑶瑶的妈妈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羡慕死了,可是她什么都不会。
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我估计这篇文章很可能也是写手写出来的,咱们在这不去追究这篇文章的来源,但它却说明了一个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很多家长自己不求进步,却总希望培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想让孩子有出息,家长做好从自身做起。

这种说法可能会让很多家长无地自容,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也就这样了,我能为孩子做出什么榜样。

其实,我们让家长做出榜样,并不是说让家长也去考大学,去做出什么大的事业或者有什么很大的成就,而是说家长要在行动上给孩子做出榜样。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你也可以努力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每一天的生活。即使你是一个在家陪读的家长,你也可以把家收拾得干净整齐,把自己打扮有模有样,你也可以学习一些怎样养育孩子的知识。这样的做法就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管是干什么,都会有积极认真态度,都是在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也是榜样的力量。

要想让孩子有出息,父母自己先活出样子给孩子看,父母先把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提升上去。

关于价值观的读后感

关于价值观的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要诀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读后感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决定着这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它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信念、理想、世界观上,也体现在一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上。所以心理学中也称个性为个性品质。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呢? ●要做好表率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非常之大。父母,以及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亲人,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能迁移到孩子身上。所以,家长的言行在孩子面前都要尽量做好,以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感染给孩子。 ●“角色”,要适当 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在有意无意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让他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这样的孩子不是变得自私自利,任性胡闹、蛮不讲理,就是变得依赖性强,遇事缺乏主见。所以家长要摆正好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过分庞爱孩子不利于他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育要得法 家长对孩子应该关怀爱护,但不是娇惯溺爱;应该严格要求,但不是冷漠无情,更不能打骂虐待。看到孩子的问题,要调查了解,分析原因,耐心教育;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在上学路上,常见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家长帮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家长帮系好;……这些做法,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不过分保护。 对孩子过分保护,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给他自己去尝试、去实践。 ●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家庭里最好让孩子有自己的桌子、椅子、小柜子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用品的习惯。例如蜡笔、尺子等学习用品放在自己的抽屈里,玩具放在玩具箱内,图书放在小书柜,弄乱了自己整理好。孩子在处理这些事情时不知不觉就会养成独立的个性。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比如可以让孩子帮擦桌子、洗碗筷等。当孩子完成了你交给的任务后,要跟他说声“谢谢”,并给予适时鼓励:“你真能干!”既尊重孩子,又强化孩子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有耐心。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草率了点,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对孩子的疑问不要急于给他完整的答案。 孩子对问题疑惑时,正是孩子智能活跃、独立思考的最佳机会,所以家长应好好利用。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切忌轻易和盘托出答案,只需给孩子一个“引子”,至于结论,让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去思考。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一) “我家那孩子在家很任性,全家什么事都要顺着他,家人的教育都不听。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意,就闹个没完。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好呢?”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我 家长多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指出这些不好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使孩子端正对事对物时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当然,这需要一个逐步改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孩子少溺爱、多严格要求 家庭过份的娇惯、溺爱,是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的发源地。家长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做事应替他人着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孩子在空余时间适当的做一些家务和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们帮同学、邻居做好事,使孩子在别人的赞许声中体验为他人服务所获得的喜悦。 ●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常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友好相处,使孩子在与同学相处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平等、友善、和谐的交往。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受集体主义精神,淡化自我中心意识。 ●及时鼓励、表扬 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且孩子的意志力相对较薄弱,耐心不够。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时,应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的话语,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进步,使他们一直有信心去改正错缺之处。孩子自我中心过重意识怎么办(二) “我的孩子做事特别霸道,无论什么人跟他在一起都要顺着他。比如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大家正看得高兴,他突然间想看动画片,那就会非要转台或开VCD,其他人就别想看了;有时候带他去朋友家玩,经常是玩得正高兴时他就大喊大叫要回家,闹得大家都扫兴;他的房间别人不许进去,他的东西别人不许动;他高兴做什么就要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别人,做什么事都要以他为中心,任性而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教育好他呢?”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的过分溺爱,骄惯放纵。现代的家庭,父母以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容易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要别人迁就,常常提出无理要求。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家长应当从哪些方面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呢? ●家长应改变以前盲目溺爱,一味骄惯孩子的做法。就该对孩子的具体要求分清是否合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过份的要求应予以指出、拒绝,并对孩子耐心地讲明道理,指出他的不对之处,提出批评。当然要孩子一下子接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期间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是不要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盲目迁就;二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大发雷庭,给孩子一个冷处理过程,让他意识到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比较高远的理想。孩子有了正确的理想与目标,才会有学习的榜样。同时还要让孩子认识到,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应当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可以这样问他“你见过象你这样天天发脾气的发明家吗?”以此激发他改正的内动力。 ●批评与表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充分发挥批评与表扬的作用,通过批评的约束与表扬的激励,能够使孩子逐渐意识到该不该做、怎样做好。家长批评与表扬孩子的时候,应当向他指出为什么要批评他,该如何改正;孩子做得好时,及时表扬。 ●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依赖性。孩子自我中心过重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分的照顾保护和娇贯迁就,对于很多事情,孩子都不用想不用做,久而久之,产生了依赖心理,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很容易得到,因而不能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容易任性而为,所以应该要求孩子克服依赖性,促其自理,导之自强,教之自立,从日常生活、劳动做起,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帮助孩子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其独立能力。 ●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们已经能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好坏,有了好恶情感;同时,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加,控制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家长可让孩子思考一些道理:乱发脾气有什么坏的影响,别人会怎样看待你,如果去到哪里别人都不欢迎你会有什么感受?等等,让孩子意识到要自我控制、克服不良行为。 ●让孩子融入到小伙伴中去。孩子孤独容易乖僻、任性、自我,而在与同伴们玩时,因为大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任性、自我不受大家欢迎,所以使孩子认识到要与人交流,就不能过于自我中心。同时,孩子在与同伴们玩耍、游戏、交往中,尝试到合作,友谊的乐趣,又能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疏导孩子的虚荣心理。孩子在生活中许多任性的事情都是虚荣心作怪,在与小朋友们攀比中经常对父母提出一些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达不到目的时虚荣心受损,就容易乱发脾气。家长既要指出生活上不讲检朴,随意浪费、乱赶时髦、相互攀比是一种错误,又要以身作则,以求实的精神和作风给孩子作榜样。 ●疏导逆反心理。儿童因为受逆反心理作用,容易产生对立情绪,走向极端故意和父母唱对台戏,其实逆反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孩子的自尊心的成人感增强,希望自己的独立意向得到尊重。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待人处事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启发孩子学会心理“移位”,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心理,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而疏导逆反心理。 教孩子克服胆怯 “我女儿贝贝,今年8岁,很聪明,就是胆小,内向。在人多的环境中,别的孩子敢说敢笑敢唱敢跳,而她总是躲在后面,推都推不出去,我心理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 胆小退缩的孩子,大多数有以上的特征。他们的气质类型属于典型的抑郁质,特点是:胆小、善感、比较孤僻、心很细。如果我们正确地对待他们气质类型,了解这类气质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注意改造孩子自身气质的消极方面,孩子的个性就会更完美。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呢?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体贴。内向胆小的孩子对别人的态度特别敏感,他们在外不能充分表现自己,较少获得关注和满足,在家里就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重视孩子的情绪反应。内向的孩子多自卑,面对机会容易退缩,这样容易导致一个消极的循环,最终导致自信心的丧失。这会使孩子更胆小、退缩,心中充满了压抑感,自卑感。这时,家长应注意在平时仔细观察他情绪的变化,多交谈与沟通,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理的想法,并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建立自信,使孩子能够以豁达的态度接受生活中的成功与喜悦。 ●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孩子胆小,锻炼的机会必然少一些,而能力的发展是需要锻炼的。在家里,最初,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表现自己,比如表演唱歌、跳舞、背诗,说说学校发生的趣事等等。然后逐步扩大范围,给她们同样的表现机会,……这样逐渐锻炼,是会有效的。 ●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使孩子有可能成功地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因为胆小内向的孩子生活空间相对较小,这使他们的精力相对集中,观察事物仔细认真,做事情相对有耐心,喜欢作一些深入思考,而且往往感情细腻。这样,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气质中这一积极的方面,帮助且鼓励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一技之长,例如:书法、下棋、演奏等等。一有机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特长。达到锻炼胆量的目的。 ●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每一种个性都有它的优点与不足,父母可以诱导孩子,但一定是以尊重孩子个性为前提。任何的埋怨,强行扭转都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会更自卑,完全失去自信,这无疑把孩子推进了一个深渊。教孩子学会战胜怯弱 “这孩子太胆小怕事了,有什么事情总不敢跟老师说,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不敢问,别人呵斥一声便会掉眼泪,连说理的勇气都没有,被欺负了也只好忍气吞声。真担心他会憋出什么病来。” 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战胜怯弱呢? ●增加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孩子长期被关在屋内,犹如生活在“世外桃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怕生人、不合群,郁郁寡欢的性格,影响了身心健康。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多见见世面,如敞开大门,让孩子走出去和周围的孩子接触交友,参加课外、街道、社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也可以请邻居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耍,做客。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他们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并将小伙伴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大人的过分呵护,什么都替孩子包办,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过惯了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对大人产生了依赖感。一旦离开父母,便无所适从,遇事就怕。要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的性格,家长必须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生活。如:自己睡觉、夜间独立上厕所、自己到商店买东西等。 ●不在众人面前揭孩子的短。怯弱的孩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在众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会损伤孩子的尊严,让他觉得无地自容,脸上无光而羞于见人。无形中不良刺激强化了孩子的弱点。应在肯定孩子成绩的前提下,用希望和建议的口吻指出孩子的不足。 ●教给孩子处理意外问题的方法。教给孩子处理意外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在遇到意外时,不因束手无措而怯弱。如在商场或公园中走失了,怎么办?记住自家的地址、电话,也可以找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如警察、工作人员)请求帮助。如果自己在家中受了伤,则用洁净布块绑伤口止血,然后设法告诉父母或邻居。让孩子掌握了一些应付意外的方法,可以以防万一,又能锻炼胆量。 此外,教育孩子在家庭、在学校、社会中善于表现自我,多与同伴聊天,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善于与人商量事情,常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对战胜怯弱心理是有很大帮助的。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羞 楼间草地上,同伴们你追我赶,戏笑打追,害羞的小丽却远远地站着;学校操场上,同学们打球、跳绳、下棋,小丽又独自在周围徘徊,若有所失。平时,小丽也是总因害羞不敢开口说话,不愿和同伴交往,内心深处往往充满着孤独的烦恼,寂寞的苦闷。 如果你的孩子也象小丽一样容易害羞,该如何帮助他(她)克服呢? ●多鼓励,少批评。害羞的孩子最怕听到责难。因此,对于害羞的孩子应少批评,多给予热情的鼓励。可以通过字条、日记或交谈,与孩子交流思想,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念:无论做什么事都相信他能做好。使孩子在鼓励中成长,由敢写发展为敢说和敢做。 ●增强自信心。害羞的孩子常常具有较差的自我形象,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并提供机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提高自信心,有利于克服害羞。 ●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克服害羞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真切的理解和耐心的帮助。有的孩子在熟人、同伴面前能做到言行自然,而在生人或长辈面前却羞于启齿,不知所措。这种反复现象需要家长长期关注和帮助,使他在各种场合都能表现自如。 孩子总怕羞,怎样克服? 园园是个怕羞的孩子,在别人面前总不肯开口,紧张地躲在妈妈的背后,偶尔与附近的孩子一起玩,她每次总是哭着跑回家。 怕羞的孩子,作爸爸妈妈的,只要稍稍给她创造机会,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从而使一个怕羞,内向的孩子较变为活泼,开朗的孩子,那么怎么给她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呢? ●熟悉亲戚和邻居的成员,围绕熟人圈子进行交际 怕羞的孩子一到学校或置身于集体之中,就一句话也没有了,这种现象叫做“场面缄默”。因此,做家长的要多和邻居及孩子同班的家长接触,使两家互相往来,使孩子熟悉同学的家庭。 ●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培养主动性 孩子结识了小伙伴后,在玩耍中产生友谊或者出现纠纷,对孩子而言都是有益的,应放手让孩子自行处理,各种纠纷的解决过程,会使孩子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怕羞孩子增强自信心方法几则: (1)让孩子在小伙伴的面前干自己拿手的事情,利用孩子的生日等邀请朋友机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拿手的节目。 (2)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唱歌或讲故事,并经常以此表扬他。 (3)提早训练,延长孩子的准备时间。让他对学校的功课稍稍提前进行预习或练习,等到正式开始时,孩子就不会惊慌失措了。 (4)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去,让他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 (5)安排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地让孩子去做如买盐等简单的事情。 (6)经常鼓励孩子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心理 小婷喜欢独处,非常害怕在别人面前行动、做事,在课堂上做作业也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看见,每道题都要与别人对过答案后才放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性格怯懦、自卑的孩子,大多有以上的表现,那么,怎样帮助这样的孩子呢? ●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的意志 如果家庭对孩子娇宠、溺爱,一旦他离开家庭稍遇困难,便畏难发愁形成自卑,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只要是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家长可从旁加以指导,不要包办,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使其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情。不要因孩子达不到你的过高要求而责骂他,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当一个人屡遭失败和挫折,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自拔,形成自卑感。因此,父母要认真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提出恰当要求,使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例如从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和活动着手,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创造条件让他获得成功,再慢慢引导、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并教给他方法,使他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树立自信心。 ●丰富孩子的生活 自卑的孩子自我感觉一切方面都不如人。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能力,避免因自卑而怯于与人交往形成自我封闭。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怯懦和自卑性格易使人自暴自弃、无所追求,一事无成。因此,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倾吐自己的忧伤,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教给他一些情绪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愉快回忆法,注意转移法等等,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作用,学会对自己的心境进行调整。 让自卑的孩子自信起来 小明很少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众人面前从不高声说话,平时沉默不语,永远只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他总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无所作为,做任何事总悲观失望。 小明属于典型的自卑型孩子,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但自信心很低。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重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那么,究竟如何让孩子能重拾自信呢? ●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自卑的孩子往往朋友很少,并不是他不想交朋友,相反,他的内心通常是最渴望友情的。只是自卑的心理使他不敢与别人建立友谊,害怕别人会关注自己的缺点。因此,要鼓励孩子主动去接触别人,与他们交朋友。同时要疏通他的思想,学会容纳他人,让他大胆地接受更多人的友情。这样,孩子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其语言交际与行为都会在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发展,他的恐惧心理也就会逐渐消失。 ●重新树立自信心。自卑孩子的潜意识里总是:“我不行,我肯定会失败”给自己输入的失败信息,使得自己无法摆脱失败的阴影,也没有勇气冲破失败的枷锁。所以,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经常向潜意识输送这样的信息: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的,我的脑子比以前灵活多了。偶尔碰到失败,还要引导他想:这次失败也许是我还不够用心,只要我努力,下次一定会成功的。经常这样自我鼓励,自我调节失败情绪,那么自信心很快就会树立起来。 ●几点做法: 1、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心,谈理想,假设几种长大后可能干什么的美好愿望,让孩子脱离老被别人说闲话的阴影。 2、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优缺点,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缺陷,但并不代表有缺陷的人就不如别人。 3、鼓励孩子大胆和其他同学交朋友,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承认不足,使同学感到自己是真诚的。 4、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也不失时机地表扬,让孩子感到自己也很不错,从而树立自信心。 5、在集体活动中,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等,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有作为。 6、经常带孩子去郊游,让孩子感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带孩子到敬老院或儿童福利院,接触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让孩子亲自为他们做实事,从而,使孩子感到自己对社会很有用。 “依赖心理”的纠治 小珠上学了还要大人喂饭。穿衣、洗澡等一些简单的生活也不能自理,有一种顽固的依赖心理。怎样帮助孩子纠治这种毛病呢? ●耐心教会孩子做事情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首先是“娇气”,所以有很多事情不会做。作为父母,要耐心地教会孩子做事情。可以从简单的事教起,如教洗手,先把手泡湿,再擦上香皂,两手搓,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开始时即使简单的步骤也要一步一步地教。类似的事情,如刷牙、洗澡、洗手帕等都要教给做事的步骤,也可先做好演示,再让其动手操作。这时,大人要耐心,不要因孩子动作慢或做不好而包办代替。 ●给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条件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是优裕的生活环境造成。给孩子创造生活的条件,可以改变他们的依赖性。首先要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做起。如孩子很喜欢航模,可以给他买飞机、轮船模型之类的材料让他组装。再者,从小事做起,如早上起床,可以让孩子叠被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节假日的外出游玩,出发前让孩子自备用品,在旅行过程中,自己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困难,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是懒,可让他们在家务劳动中克服“懒赖”心理。如洗碗、洗菜、洗锅、倒垃圾等轻活儿,尽量让孩子独立去做。有些家务也可以让他和大人学做,如包饺子、收拾房间、整理桌面、叠被子等。还可以让孩子帮买油盐酱醋等,既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又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是没遇到“挫折”。由于大人的包办,凡事都是顺利的,因此给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很有必要。如在与亲人聚会时,带上孩子,搞些有奖竞赛的活动,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也可以选孩子的弱项来举行活动,让其失利,从中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挫折中提高认识,认清依赖性的危害。 ●开展家庭各种竞赛活动 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的原因,多数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所致。应该让孩子在这环境中得以改变,家庭的各种竞赛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如猜谜比赛、唱歌比赛、书画比赛、游戏比赛、劳动竞赛、各种智力比赛等,在竞赛中设法让孩子有获胜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独立做事取得成功的快乐。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有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如带孩子参加假节日旅游、游园、球赛、文艺汇演、有奖竞猜等活动,或带孩子到花鸟市场走走,到商场转转,到图书馆看看,到少年宫、科技馆瞧瞧,让孩子从中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空间,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自由发挥。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家长可利用这一点,经常鼓励孩子: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不必要替孩子们包办一切,该放手的就放手,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对于那些娇宠惯了的孩子,开始也许还不太习惯,做事会丢三拉四,没有章法,家长可别急,千万不要替孩子们去做,而应该教他怎样做,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孩子一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你真行”“我们的孩子真能干”,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孩子克服猜疑的心理 小罗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性格较孤僻。一段时间来,她总觉得周围的人都与她过不去,特别是班上同学,看谁都有不顺眼。只要有同学经过她身边并看她一眼,她就即刻指责对方刚才在说她的不是;看到同学们聚在一起谈笑,她就猜大家是不是在议论她;课间有同学无意轻轻碰了她一下,她就与对方发生争吵,说对方故意冲着她来,要欺负她。如果老师在处理这些事情时,稍指出她的不对之处时,她就认为老师在偏袒对方。由于她长期少言寡语,脸上极少有笑容,加上与同学格格不入,所以,她在班上没有好朋友,成绩也仅是中等。她认为自己是很不幸的人,世上没有人喜欢她。 这是比较典型的心理障碍——猜疑。猜疑主要表现为:遇事敏感,即较严重的神经过敏,从而引起痛苦的感受和意志的消沉,甚至还会导致少言寡语,孤独郁闷,常往坏处想,对自己常哀声怨气。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孩子,会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他们都会当成百分之百的可能去怀疑、担心、害怕。 对于此类问题的孩子,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帮助其克服。 ●引导他正确认识自我,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认识自己、他人及环境,不必用放大镜去审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要用宽厚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人无完人,每个人包括自己,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克服缺点的过程中成长。家长要多与孩子接触、交流,如谈心、讨论,甚至可以随时随意地和他们聊天,以沟通情感,及时观察孩子的内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和纠正。 ●教育孩子用客观的态度审时度势,善于打消由先入为主的假定所引起的心理定势,头脑冷静、客观、公正地分析事物和他人,防止消极的自我暗示。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以体验他人的心理感受,避免走极端,总认为别人针对自己。 ●坚持正面引导,引导孩子向英雄人物学习,鼓励他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影视剧,丰富他的精神生活,开阔心理视野。此外,家长应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多给予关怀、支持、帮助和开导,特别是对待他们应热情、诚恳,多加鼓励。实践证明,一些在别人身上似乎不值得表扬的事对孩子却给予表扬,都可能产生较大的激励力量,使他很快从这种性格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对这类孩子来说,这些表扬和鼓励足已能表明家长对他的重视、关心,这对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有极重要的作用。 ●注意调查后再下结论。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教育孩子在有了猜疑之后,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品质观后感

首先,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良好的开端也是成功的一半。
2
/4
其次,语文学科重在积累,应从生活点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引导,让优秀的品格融入骨髓。
3
/4
第三、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如万丈高楼平地起。注重名言名句、格言警句、名人事迹等知识的积累。相信,假日时日,必然有所成就。
4
/4
最后,如今讲究得语文者得天下,更应注重孩子注重全面发展。相信孩子的品格读后感必然有所长进。1.培养独立的性格
鼓励引导孩子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让他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找到自己的答案和价值。
一味代劳和操办,只会让孩子失去动手能力。
2.建立信任感
孩子需要的不是过渡保护,而是需要你能相信他做好这件事的放手和信任,过渡保护不是避免危险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孩子技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3.勇于挑战困难
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当孩子面临陌生的困境,鼓励他不断尝试,会比强迫更有力量,勇敢战胜昨天的恐惧就是今天的成功
养孩子和教育孩子是有区别的,养孩子只负责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而教育孩子要负责他们的习惯培养,性格养成,灌输正确的三观。

本文标题: 有效提升孩子的价值观读后感(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感想怎么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64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生试题读后感(《人生考题》读后感)《花婆婆》读后感(《花婆婆》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