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柏子读后感(隐形的幸福 读沈从文《柏子》)

发布时间: 2023-06-06 14:24: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收...

沈从文柏子读后感(隐形的幸福 读沈从文《柏子》)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沈从文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1

  又翻出沈从文先生的散文。犹如在风里雨里辗转漂泊数圈之后,重新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河水已平,水流渐缓,两岸小山皆接连如佛珠,触目苍翠如江南的五月。”“山谷中不知何处有鸡叫,有牛犊叫,河边有人家处,屋前后必有成畦的白菜,或相间以红萝卜。”

  沈先生的散文形式上大多清淡如绿茶,温润如古玉。若以浮躁的心情粗略一看,想必大多数人的感觉会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没劲。”沈先生的行文中,永远没有也不需要哗众取宠和故作惊诧。一切皆源于天然。惟有沉心静气细细品读之后,方觉其山光水色,暗香深藏。沈先生的文字,是越品越味深,越读越入心。

  《沈从文散文》一书是按类别分成“怯步者笔记”、“南北风景”、“湘行书简”、“湘行散记”等四部分的,而没有计较时间顺序。但读者只要稍稍细心,就能清晰地感觉出沈先生散文的风格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阶段特点。

  二十年代初期,他极年轻,胆怯、腼腆、自伤、神经质般地敏感,再加上生存的无奈、现实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以及爱而不得的失落与迷茫,所以那时候的文章中多一些令人苦闷的矛盾,多一些喃喃的低诉和痛苦的挣扎。但是,被生活遗弃的艰难辛酸并不能阻止他对现实丑态的讽刺与批判,更没有磨灭他骨子里的自尊、倔强以及对未来的梦想。在《水车》一文中,他讽刺走狗般的“匣子”(汽车):“不仅跑趟子快慢要听他腰肩上那人命令,就是大起喉咙吓人让路的声音,也得那人扳它的口。穿靴子其所以新,乃正因其奴性太重,一点不敢倔强的缘故,别人才替它装饰。”同时他借水车的口写自己对生活的不屈与乐观:“因失望而悲哀的是傻子。我的歌,终日不会感到疲倦。”

  那个时候,除了自己在“黑夜”里唱歌外,他还经常站在洋槐树后面倾听自己心目中的女神那“生着一对银白薄纱般翅膀”的歌唱!

  二十年代沈先生的文字犹如梅花玉镯,戴在那个时代的腕子上,黑色底子里鹅黄透亮的梅花,是闪烁的星星,温婉、高洁而坚强地照着寂寞的夜行人。

  而晚年沈先生的文字则笔法极其简净,风格如带有九只眼睛的天眼玉髓,平和、圆润之极亦绚烂之极,更充满了大智慧。“鸟鸣山更幽”--这真是稀世的天籁。

  不过,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致张兆和的湘行书简。这些书简集中写在1934年1到2月沈先生去湘西老家探亲的往返路途中。因为是给自己最亲爱的妻子,所以笔法尤其自然,情意尤其绵密、深切。还有不时跳动的顽皮。一封封书简,犹如一朵朵出水芙蓉,那种天然的淳美,是无法言喻的。正如行走在山中,突然看见一群野莺或云雀在大石头上散步、对歌,那时你还敢出声吗?“嘘!”且让我们一起侧耳倾听……

  沈先生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温和、蕴藉、平常中深藏着巨大的惊人的智慧和力量。正如他的表侄黄永玉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言:“他(沈从文)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记得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我想,老子所说的,必定是指沈先生这样的人。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2

  春节期间,闲着没事让孩子给找几本书看看。孩子很高兴的拿来几本,其中就有沈从文的散文集,尽管之前沈从文的书我也读过几本,但我还是很认真的读了这本散文集,沈从文的书大都以流畅细腻的手法,描写作者的故乡湘西纯朴的民风为主。在这本书中给我影响深刻的是那篇《边城》。

  在《边城》里作者描绘出诗一样幽静的画面;蜿蜒曲折的小溪,白塔旁独居的老人,一个女孩,一条黄狗,“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记数”。书里我们看到的人是纯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这样一篇文章读后,使人深思憧憬于湘西的神秘,向往那种古老纯净的生活,感觉身在世外,又纠缠于作者这种矛盾的知识分子心态,脑中只是一幅画面,一幅幽远心向往之的画面。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3

  沈从文曾在自传中提到过,他学会了用眼睛看世界的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文字原本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要善于对世间万事万物有细心的体会,对光、声、色,各种各样动态的静态的美的极力捕捉,对有形的无形的以及一瞬而逝的都能有所感触。文字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沈从文他先被自己看到的感动了,然后将他感动的东西写了出来,一水一石,一事一物,这些又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像我一样的后来者。

  读他的文字像被他带入了一幅幅山水画中,这些画色彩明丽、水波荡漾、山峰棱厉,它们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时而浩渺无限,时而如密锣鼓点。它们不是图片,而是电影,甚至就是身边的水上人家,光、声、色全凸显了出来。由木材累积的吊脚楼上一个敞着怀儿的女子,声音好听得像转过了好几道弯,委委屈屈的表情,红着眼儿伏在窗框上喊:“我等你十天,你要有良心,你就来——”我相信任谁听了这娇媚的声音这痴情的话后心儿都会酥软起来,哪怕你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有时他的白描是密集的,画面感特强,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他不遗巨细,一一娓娓而述,那画就在你眼前呈现出来,让你不得不跟着他的感觉走,心儿不得不跟着他的颤动而颤动。有时他又会慢了下来,让你跟着他舒口气儿,有时他也会开了小差,让你的心思也跟着荡了出去,他这小差开得极妙,让你觉着他若不开这小差,这味儿就会差了几分。他在一些散文里都提到了吊脚楼,依山傍水的吊脚楼,不禁让我心生暇思,我是极爱这些吊脚楼的,以至于当我将全书阅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了。

  他的这些文字里总是浸透了几份人性,不管是描写撑舵的、水手、纤夫还是妓女嫖客,总是有几份至情至性穿透其间,让人感受到这人世间的善与温暖来。他让人看到不管外部世界如何险恶,越是底层的就越是质朴,就越是对生活要求的低下。世界对他们给予一点点小小的恩赐,给他们吃,给他们生理上的一点点满足,他们就会高兴起来,他们就会玩命似的帮助你,对你感恩戴德。别的文章都是对嫖客妓女极尽批评之能事,而他这里却能看出他们的可爱来,他道出了他们的无奈,他们无奈中的一点真性情来。那位牛保说:“先生,你买我的核桃,我不卖!我不是做生意的,那同我要好,送我的——还说了许多痴话,等我回来过年咧——”沈从文送他四个大苹果,问他还转不转回来时,牛保只眯眯笑着点了点头,手捧苹果,马上就打转送给那妇人了。从这里就可看出这种郎有情妾有意的流淌的爱来,它打破了人心理的旧观点,谁说嫖客妓女就没真情意了。

  他在这里也写出了一些妓女的小小幻想,譬如当夭夭看到穿着妥当,相貌不俗的沈从文时,眼里就会放出光来,面目上带着点小小的羞怯。而那掌舵的眼看着沈从文归心似箭,他于是提醒说,只要让他们稍吃好点,胃暖了,船就能在水面上飞起来。沈从文晚上给他们吃了几斤鱼,吃了一葫芦酒后,第二天果真船飞了起来,可见他们的欲望是多么简单。他们在尊敬自己的主顾的同时更是为主顾打算,为了一百文钱而与人争执,在大雪天当船搁滩上时,水手更是不顾身命跳入水中用自己肩背的力量让船顺畅行驶。每天分到他们手上的不过一毛几分,而让他们付出的是什么呢?拢岸时得了钱,夜晚他们哼着调子上吊脚楼走走就没了,他们每天辛苦工作不过为了满足人类简单的欲望,吃个饱饭和获得个生理上的小小满足而已,当他们老了,动不了了,就简简单单的死去。麻阳水手千千万万,都是这样生这样死,作者在字里行间道尽了人世的辛酸。他写出来的文字表面看是他们小小的快乐,其实质是让我们从这种快乐中体会这些底层人物的悲哀伤痛。

  我发现沈从文喜欢将人物的恶的一面淡化,甚至进行美化,我记得在一篇写沅水的里面有一段应该是极其龌龊的场景,而沈从文却说其是生命洋溢的性情。那篇里说的是一个商人的女儿死了,一个卖豆腐的男子将其从地里掘出睡了三夜,然后才将其掩埋起来,这过程中被人发现而送官究办,那青年在死前还面带微笑,一点也没悔悟的迹象,想想他的行为是多么恶劣。而沈从文,有着一颗善心的他,不但对这种恶劣无动于衷,还真心的赞美,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他的暗地里的心性了。

  他的那些散文我最喜的要数那些在船上写的信儿了,当信儿夹带着画儿,穿山过水落到了三三的枕前时,我相信三三一定是颤动着欢喜的。他那些痴话不显山不露水,可由不得你心儿不颤动。我相信他的这些信,在水上,在船中,在摇摇晃晃中写出来的信一定是这世上最动人的信了。当沈从文拢被坐在舱中,被寒冷的空气冻得通红的手猛搓几下写几段字时,又是受着什么样东西的驱使呢?不是那份深深的爱又是什么呢?船的动荡令他字迹歪斜,他却娓娓而述,将所见所闻所感一一留下,给他所爱的人看,遇到好山好水,就将其画下来,只为博心上人一笑。这份痴心古往今来也少罢!他说:三三,我在船上,看什么都想到你。你说,这七个日子怎么办?这只手既然离开了你,也就只有那么来折腾它了。我要你!倘若二个人在这船上,就什么都不怕了。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瞧瞧,多痴的痴语啊,连我这个局外人都不免心动了一番。

  我想沈从文散文最成功之处在于他以自己的视角真实记录了当时湘西沿河的一些风俗人情,物价,军旅中的一些现实状况,在自传中体现了一个平凡的'乡下青年在社会大动荡的局势下是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如何自立自强,如何不去委曲求全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的一面。他在里面提到了别人为了生存是如何二面奉迎,并劝他要适当的迎合别人的阅读心理,但他不盲从,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从这里可看出他人性的亮点来。特别是他为穷困诗人卖字求款,并决定为死去的作家家属卖字半年时,就可看出他的善来。我坚信,一个作家若失了人的本性善良,那他的功力再好,也写不出看了就让人认同的作品,那种骨子里能透出光亮来的作品。而我庆幸,沈从文他不是一个这样的作家。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4

  我曾问过自己,何为命运?曾几何时一个桀骜的人也屈于把命运挂在嘴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于自身命运的逃避,看似扣上了一顶硕大而沉重的帽子,却掩盖了不争而懦弱的事实,而命之高低起伏,好坏与否,好像颠倒说之也能行得通。

  我依然坚信努力是会有所回报的,这样的回报不是当下,而是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庆幸当初的自己,那种执着和勇敢,这个世界不是大多数人的以为就是正确的,不甘于平淡的人生毕竟是少数。我曾相信只要一直奋斗下去,是会得到一个期望值,而我,离这样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我会自认为过去的辛苦是值得的,在那种嘲讽和笑妄的闲言碎语中,我挺住了,而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华严经》云:“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意思是如果你修行佛法,就应当做到极致。虚云大师曾说:“登山须登顶,人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则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则不知沧海之深浅。”讲的是佛法的修行,对于真理的寻求应当抱着探求究竟的态度。其实,就算你不修行佛法,做其他的事情,也应当做到极致。只有在极致处,生命才有光辉。也只有在极致处,才有可能通向最终的倒库。拖泥带水,瞻前顾后,那么,就永远活在泥潭中。

  周梦蝶有诗:“没有比脱轨的美丽更慑人的了。”《疯狂原始人》里的主人公直接说,“你这样窝在洞穴里按部就班地活着,就叫活着吗?那叫”没死“,又说,“不要躲藏,要活下去,要追随太阳,你就能找到明天。”在习惯里混过一生,而是在行走里活过一生?不极致的人生,是否还叫人生?

  佛陀说,“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没有人可以驾驭你。”我们不相信有人回来奖励我们或惩罚我们,只有自己可以奖励自己,或者惩罚自己。时间给我们的不该只是答案,还有坚韧,宽厚与温柔。

  当我从那个黑暗的年代走向寻找光明的路途,我遥望本该坎坷的征程,当有那么一点希望时,我是欣慰的,沿着生命的海岸线一路向前,再也找不回年少的印迹,岁月,抹去了我固有而璀璨的青春,剥夺了我的青涩,却留守了我的轻狂,我以稳重的步伐走向成熟,也亲手打开一场期盼已久的纤窗。

  好一番到极致的梦想,既然奔跑着,就别停下。我不能说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曾被一些人否定的我,又何须今时今日在乎他们的眼光。我想有一天,当我那些被人可笑和看似不切实际的未来变成真,我想我也会一笑而过,毕竟这些人给了我叛逆和倔强。既然选择了,就一直铿锵,既然学会了行走,就继续学着奔跑远方。

  当我一天天在走向奔三的时光中,后来的我时常觉得人不属于动物,人的生命更像是季节,春夏秋冬,寒冷的冬天总会突然来到,让人猝不及防,可春天也一定会如期而至。

  想象着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我心里忽然变得坦然起来,人,必须接受自己是孤独的。孤独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太珍惜自我。太多习惯用你拥有多少东西来评判你是谁,其实你的身份并不是靠你拥有什么来决定的,这两者是不同的。我不是一个证悟了的人,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我又很多的恐惧失败和期望,有人说:“只要人的心里有不安全感存在,就一定会有信仰。"人要有信仰,可我是缺少了,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我想思考了无数次我该需要怎样的人生,或者是我该要如何走,怎么走。我不禁感叹了无数次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对,一切变的太快了,人们往往走得也太快了,太快的结果都好像是为了赚钱,赚钱为了什么,为了获得幸福,为了自我满足与需求,我们拼命赚钱,可是我们的视野太狭隘了,狭隘到只剩下金钱了。

  时间不会等我们去虚度,但一定会等到给我们一个结果,我们走成了有限的生命,却也拓展了无限的可能,我们漫步人生,也行于霞光满溢的陌路,做一个忐忑的行者,坚忍出自我的大好红尘。

  沈从文散文读后感5

  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她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等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他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日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日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一个方向吹,你的温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觉到徐志摩的唏嘘正如你一样呢?谁都不愿看见你一日又一日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从文,我必定不会让你日复一日地等待。因为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会在雨中与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从文吗?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犹如一列火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用几滴和着我对你的爱怜,同情的泪珠告诉你: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不过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吧!尽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浓郁的山色锁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爱。你始终会秉持永不灰飞烟灭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坠月,遮不了山的青葱;寂静忆风,盖不了水的闲适;时间流淌,带下走你对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现于渡口。

《沈从文作品选》——读后感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降生于湘西凤凰县。作品最有名的当属《边城》、《长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文化让人沉醉,它所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
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自从他入了北京城之后,一直以“乡下人”自称,作品就有了乡下人与两个都市(北京、上海)的相遇与碰撞。他对故乡的农民、兵士、终生漂泊的水手船工、吊脚楼的下等娼妓,以及童养媳、小店伙计等等,都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同情和关注。《边城》里的翠翠,《三三》里的三三,《长河》里的夭夭,都是作者美的理想化身:恬静、温柔、纯净、美丽。在美学观念中,沈从文心目中的神行也就是最高的人性,在《龙朱》、《月下小景》等,所赞颂的爱和美都上升到了人性的极致。

《边城》描写的是撑渡船的老人家与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造成的悲剧结局。这本书我是通过有声小说形式,用耳朵满满享受湘西美好纯真的一面,由耳朵直接导向内心。最后到了祖父老船夫死后,翠翠才将事情始末串联起来,明白了自己的不幸。其中造成悲剧的因素有认为的、社会的。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醇厚的人性美,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烘托,表明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

作者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当他以乡下人的眼光看待都市商业化的时候,便露出讽刺的尖刺来,都市部分总是作为他整个乡村叙述体的陪衬物或补充而存在的。最新看的《八骏图》从人性的缺欠、人性的冲突入手,指出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自认深得现代文明真谛的高等知识者,也和普通湘西农民一样,阻挡不住性爱的涌动。不同的是,乡下人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和谐;都市的智者却用“文明”来束缚自己,以至于失态,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中。

《萧萧》、《柏子》、《丈夫》、《石子船》等代表作,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只是用看似清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沈从文笔下的调子,不像莫言笔下的辛辣、悲怆。他更多的是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用水流般的抒情笔致,通过描摹、暗示、象征甚至穿插议论,来开拓叙事作品的情念,制造了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已经。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特异的“湘西文学世界”,文章读来被其中的文笔和景致深深吸引,更为让人舒心沉迷的就是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读起来,让我不禁神往,深受感动。讲了许多作品选里的文章,很值得大家一读,都具有特别的代表性。

沈从文—“柏子”的河与岸

“在他的笔下,辰河、沅水流域的人物风情,一一来到我们眼前。谁能不为湘西的草木虫鱼所吸引?谁能不为那里的贩夫走卒、舟子妓女的行径所感动?孰能不随萧萧、翠翠、夭夭这些小女子的悲欢命运而浩叹?湘西不再只是沈个人的故乡,它也渐渐幻化为万千读者心向往之的文学‘故乡’”。这故乡由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和故事组成,《柏子》就是其中之一。
小说的开头极短,“把船停到岸边,岸是辰州的河岸。”13个字来的很快,很疾,很突然,没有铺垫,这十几个字就像一只强盗的手,撕开了时空,把你的身体抓到了评书人的身边,让你老老实实、安分地听评书,这评书人自然是沈从文;把你的思绪带到了湘西,准确的说是辰州。身体和思绪都老实了,这样才能沉浸在故事之中。

故事就是辰州河上一名叫柏子的水手趁船靠岸的时候,去河街找一个相好的女妓进行鱼水之欢,然后船开了,柏子也继续河上的漂泊之路。

一.柏子的河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讲述最初人们对疯人的处置方法是把他们流放到河上“他被送到千支百叉的江河上活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也就被送交给脱离尘世、不可捉摸的命运……他是最典型的人生旅客,是旅行的囚徒。他将去的地方是未知的,正如他一旦下了船,人们不知他来自何方。只有在两个地方都不属于他的世界之间的不毛之地,才有他的真理和他的故乡。”而在苏童的小说《河岸》当中,河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河’象征着在河上生活的人被驱逐的人生,而河上的生活就是漂泊在河上的被驱逐者的生活。”

作为水手的柏子同样是一个生活在河上,挣扎在河上的角色,但他不同与疯人、库文轩的是,后者是一种被动的,被驱逐者,柏子是主动的;后者是被社会、文明所排斥,柏子是迫于现实,受困于经济。但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河上的人,同样是漂泊不定的,河流同样是他们无法逃脱的宿命。

作为一个水手,柏子同其他人一样,吃着牛肉酸菜,调戏妇女,调戏同伙,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日里爬桅子唱歌,不知疲倦,到夜来,还不知疲倦。”然而“河上的人随着河水终日漂泊,一天中大部分时光无所事事,只好天天盯着河水发呆,好打发这无聊的时光。”(《河岸》)河上的生活是无聊的,当一个年轻力壮的身体被拘束在河上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只有赌钱,消磨时光。作为水手,他们并没有什么打算,没什么长远的设想,“花了钱,得到些什么,他是不去追究的。”他们只渴望上岸,渴望“河街小楼红红的灯光”

二.柏子的岸

“河”是流动的,“岸”是固定的,岸上的生活曾是优越的,是安稳而美好的,是他们极力想到追回的。(《河岸》)

柏子的岸就是那个妇人的家,说直白点,是一个相好的妓女。岸对于柏子来说,是慰藉,是释放,但绝不仅仅是一个发泄情欲的地点,更是漂流生活的一丝念想,是弥足珍贵、不能放弃的希望。

岸上的妇女就像柏子航行中的一个指南针,是柏子心中永远的朝向,他不会迷失,是柏子颠簸生活中的唯一一丝安稳,“他的所得抵得过一个月的一切劳苦,抵得过船只来去路上的风雨太阳,抵得过打牌输钱的损失,抵得过……”

三.岸上的光

“灯光多无数,每一小点灯光便有一个或一群水手在那里谈天取乐。”“在泥滩上走,没有月,没有星,细毛毛雨在头上落,两只脚在泥里慢慢翻——成泥腿,快也无从了——目的是河街小楼红红的灯光,灯光下有使柏子心开一朵花的东西在。”

岸上闪着的光是相好等候的信号,是照亮的灯泡,“将一对横搁在床上的人照得清清楚楚。”也是两人面对生活所迸发出来的真实之光,希望之光。

两人见面极其直接、野蛮,丝毫不加掩盖的纯粹的欲望。

“门开了,一只泥腿在门里,一只泥腿在门外,身子便为两条臂缠紧了,在那新刮过的日炙雨淋粗糙的脸上,就贴紧了一个宽宽的温暖的脸子。”

“老子把你舌子咬断!”

“我才要咬断你……”

这种直率的亲昵,直白的词汇是一种本能情欲的累积和爆发,它能唤醒人最深处的欲望,记得在看李佩甫的《平原客》时,李德林找的农村老婆在他耳边说了一句,“你x我吧”一个五六十的中年人在这种野性、不加遮拦的呼唤之下又蓬勃了起来。这种不加遮拦的形容是对彼此最好的回应,正如沈从文所说:“那杂种,真是……这种辱骂并且常常是一种亲切的表示,言语之间有了这类语助词,大家谈论就仿佛亲爱了许多……如果见面只是规规矩矩寒暄,大家倒以为是从京里学来的派头,有点‘不堪承教了。”

同样也是一种温馨的幸福。一个是长期漂泊的单身水手,“我不这样,你就不信我在下头是怎么规矩!”另一个是沦落风尘的妓女“‘来你妈’!‘别人早就等你,我掐手指算到日子,我还算到你这尸……’”,两人不仅仅是你来我往的金钱关系,两人是彼此精神上的寄托与慰藉。

两人不是爱情却更胜爱情的关系,是现如今极其缺少的,这也是沈从文所创作的湘西世界的意义所在,“乌托邦的意义只有在与时俱移、不断延挪后退得条件下,才得持续。”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戒律清规”越来越多,现实越来越堕落,那“岸上的光”会不断地闪耀,越闪越大,湘西世界也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精神故乡。

四.我的“河”与“岸”

于我而言,《柏子》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两人的温情,是一种甘于平凡的放松。

小的时候,其实也不算小,仔细想想,应是初中,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当时的我极其害怕死亡,当然现在也怕。所以第三次的死亡让我看到了永生的希望。

我就想以后要做一个全世界都晓得我名字的人,这样一方面满足我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就长生不老了。到了高中呢,全世界就缩小成了中国,在大点呢,中国又缩成了我赖以生存的小县城,县城甚至都有点大了,因为我以后的“名声”可能还没一个鞭炮响。这个过程呢,就是承认的过程,就是“嘴软”的过程,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天赋,甚至近来发现自己记忆力也不好了,可能一般都比如。

这个从全世界到中国再到县城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也是面对现实的过程,用王小波的话说,是个“挨捶”的过程,然而我是个嘴硬的人,说好听点,是浪漫主义,是乐观主义,我不承认,我假装看不见,我还对自己抱有希望,还用王小波的话说,就是“我相信我会永远生猛下去”。

但是当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这个嘴硬的过程会变得越来越艰难,所以当我看到柏子的生活,我羡慕极了,有一个好相好,坦率、纯粹、野蛮的欲望,(且不谈妓女的身份)柏子及时行乐,你说他没有追求,没有远谋,但他活的很开心,很知足,甚至他没有意识到在“河”上漂泊是个不好的事情,或者说他意识到了,但他接受了,没有像《丈夫》中的丈夫一样愤怒,柏子身上平凡而温馨的光让我心神以往。(牛一样的身子也向往)

我跟柏子一样,在“河”上漂着,但没有上“岸”的能力,但我想上“岸”,不想继续漂下去,想把我的“相好”赎出来,我知道这个过程很长,重要的是要知道过程很长。漂着吧,也许有一天柏子不在船上赌钱了,要存钱了,也许有一天“柏子”真的把“相好”赎出来了。

这一年我快22了,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

沈从文短篇小说品读`!!急!在线

能否帮我找一下沈从文短篇小说的品读.(赏析)几篇....可以是`福生`,清乡所见,啊黑小史等等....拜托了`````````我没有分了否则重酬.....
沈从文(1902-1988),湖南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原名沈岳焕。祖父曾任贵州提督,嫡祖母为苗族。父亲年轻时就入伍从军,辛亥革命时参与当地的武装起义,后因谋刺袁世凯事泄而亡命关外,母亲是世家之女,从小就认字读书,对沈从文影响最深。湘西偏僻的地域特点和他身上独有的苗、汉、土家三个民族的血统,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沈从文6岁入私塾,15岁从凤凰县第一小学毕业,这是他的最后学历。1917年8月,即按照当地的风习进入地方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驻留,先后当过士兵、班长、司书、文书、书记等,在部队活动的沅水流域各县,见识了"湘军"的强悍和杀人如麻的残忍,也见识了地处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的美好人性。 1922年(20岁),在接触新文学后,出于内心的憧憬,独自闯荡北京,升学失败后,住在"酉西会馆"(半年后迁入银闸胡同一公寓"窄而霉斋")自学,并开始文学创作。这时期,主要用"沈从文"、"休芸芸"等笔名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和《新月》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郁达夫那篇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就是在1923年收到沈从文的求助信后给他的回信。 1926年(24岁)出版第一部作品集《鸭子》(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1927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蜜柑》,在文坛上开始崭露头角。1928年1月,到上海,8月应胡适之邀,以小说毕业的资历担任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师,讲授写作。这一年,他还出版了小说戏剧集《入伍》、长篇小说《阿丽丝中国游记》第一卷和第二卷、《篁君日记》,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不死日记》,以及《老实人》、《雨后及其他》等。 1929年1月,开始与胡也频、丁玲夫妇一起创办文学杂志《红黑》和《人间》,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夏,任武汉大学国文系讲师。1931年1月,胡也频被捕入狱,2月7日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并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于上海龙华。4月,沈从文冒险护送丁玲及孩子回家乡湖南常德。这年秋天,应杨振声之邀赴山东,进入青岛大学任教。 1932年秋天,又应杨振声之邀到北京,进入教育部的"中小学教材编选委员会"。在这期间,沈从文每年都出版有多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呆官日记》、《旧梦》、《一个女演员的生活》,中篇小说《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泥涂》,短篇小说集《男子须知》、《十四夜间及其他》、《沈从文甲集》、《沈从文子集》、《石子船》、《龙朱》、《虎雏》、《都市一妇人》,长篇传记《记胡也频》,以及散文集《旅店及其他》等。 1933年5月,丁玲被捕后失踪,引起文坛瞩目。两个月后,当人们快要忘记丁玲时,沈从文发表了《记丁玲女士》一文。同年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同年10月,沈从文发表《文学者的态度》,引起著名的"京海之争"。这一年他还出版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短篇小说集《阿黑小史》、《慷慨的王子》和《月下小景》等,并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 1934年是沈从文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这年1月,他返回湘西看望病中的母亲后,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边城》,并写出了他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1936)和《湘西》(1939)中的许多篇章,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游园集》、《如蕤集》,以及他的第一部自传《从文自传》,还执编了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成为了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 在随后的两年里,沈从文对自己的创作做了初步的总结,出版了一系列小说选集,如《从文小说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沈从文选集》、《沈从文小说集》、《新与旧》等。 相关知识:1933年前后,左翼文学的创作面貌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胡也频、丁玲、蒋光赤等"初期左翼作家"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或被杀、被捕、病逝等)相继退出了文坛,张天翼、沙汀、艾芜等"左翼新秀"开始崛起,茅盾的小说创作也进入了爆发期,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与茅盾等许多作家一样,沈从文的生活也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发生急剧的动荡。1937年8月,随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南下,经天津、烟台、济南、南京、武汉、长沙,又回到湘西,再经沅陵、贵州到昆明,先后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副教授、联大北京大学教授,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继续任北大教授,并参加编辑了《大公报》、《益世报》、《平明日报》等四种报刊的文学副刊。在这期间,仍然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一个妇人的日记》、《长河》,短篇小说集《主妇集》、《绅士的太太》、《如蕤》(与《如蕤集》篇目有所不同)、《春灯集》、《黑凤集》,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昆明冬景》,以及杂文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由于沈从文在文坛上多次发表文章引起论争,从抗战开始,他与左翼作家的关系继续恶化,在左翼作家发动的对"与抗战无关论"、"战国策派"、"反对作家从政论"、"自由主义文学"等一系列论争中,他几乎每次都被列为反叛对象,他在这时期创作的小说也屡遭批判,1948年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断言,他"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于是,在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期间,他与京派的理论家朱光潜、沦陷区女作家张爱玲、国统区著名作家无名氏(卜宁)等都排除在外,而且,还被赶下了北大的讲台,经于导致精神错乱,从此,离开文坛。 1949年秋,被送入中央革命大学研究班学习,的改行进入历史博物馆工作。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参与了《中国历史图谱》的编写,1964年完成文化研究专著《另古代服饰研究》,1969年被送入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看菜园子,1971的获准回京,1978年"文革"结束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0年曾赴美讲学。1988年逝世于北京。
关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沈从文是怀着一个神圣的"文学理想"从边城来到京城的,依照这个理想,他竭力维护文学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坚决反对文学的党派性和商业性。在小说创作中,对都市中的现代文明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精心建造了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在小说的抒情诗手法和田园诗风格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都市题材是他以"乡下人"的身份对现实的直面,重点是道德批判,而湘西题材则是他在成为了都市人之后对过去的缅怀,重点是理想歌颂,因此,自然地形成了"冷与暖"两种截然不同的色调。同样是表现都市生活,沈从文小说与左翼小说和新感觉派小说既在"揭露性"表现出共同的特点,但也显示出很大的区别。沈从文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则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沈从文小说中大量的性爱描写,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都市和湘西的不同态度。沈从文虽然从20岁进京后就一直生活在大都市里,而且还进入了都市的上流社会,是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但他发现,都市里的高等人都患有"阉寺病",想爱而不敢爱,甚至连说都不敢说。因而他宁可并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乡下人",不愿与都市的上层人士为伍,总是以乡下人的眼光去看待都市里的人生。在他看来,都市的"智者"用由"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捆绑住自己,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圈中,而乡下人却总是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谐和。 在他小说的性爱描写中,也就总是用讥讽的口吻去调侃城市里的各色人等,特别是上层社会的"高等人"两性关系的虚假性,《八骏图》写的是八位教授的丑态,而《绅士的太太》则主要写绅士和淑女们的丑行。在《边城》等作品中,却完全是一种赞美,翠翠对性爱的要求越是大胆,他认为就越纯真而美丽。这里,除了怀乡和怀旧的因素外,主要还在于理性的作用。沈从文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符号来看待的,探讨不同的人的性爱观念,正是观察不同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由此更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文化制约下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正如苏雪林女士所说,沈从文的创作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沈从文论》,《苏雪林选集》,第456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些描写都市人生的小说,对于沈从文的意义,正在于通过"城乡的对照",唤起了作者对湘西人生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生动地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西及沅水流域的民风、民俗。 《柏子》(作于1928年5月,发表于1937年8月的《小说月报》)是沈从文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河岸边一个做娼妇的女人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柏子常常花两个月的时间在辰河的船上辛劳,然后来跟相好的妇人团聚一次,将赚的钱及买的东西交给她。而相好的妇人也总是掐算着时日,有情有意地等着柏子的归来,形同夫妇。在这里,作者不是要描写一个劳动者的性格,也不是要粉饰愚昧的人生,而是通过对人性的富于诗意的发现,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自然欲望和生命活力。 《萧萧》是沈从文最为写实的作品之一。小说从萧萧12岁嫁给3岁的小丈夫开始,以较多笔墨描写了萧萧的勤劳、纯朴以及作为一个少女所有的天真、幼稚、单纯的情状,故事慢慢走向高潮,到萧萧被花狗用山歌唱开心窍,并怀有身孕,情节出现急剧转折,充满诗意的浪漫变成生死攸关的人生现实。作品的自由结构和风俗描写、爱情歌谣,使小说融入散文和诗的因素。而在他的《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月下小景》等作品,更是从民间故事、苗族传说和佛经故事中汲取营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地方文化特色。 《边城》(连载于《国闻周报》1934年1月至4月。同年10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是沈从文小说最有代表的作品。"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供奉着理想的"希腊小庙"。在这座小庙里,不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和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翠翠在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老(二儿子)傩送的短暂接触中,就任由自己萌生出爱意,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听到了团总想要与有碾房陪嫁的人家打亲家的话之后,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因此,在作者眼中,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因此,可以说,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美神。同样高尚的是团总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都爱上了翠翠,但他们并没有自相残杀,当天保得知翠翠爱上了自己的弟弟后,便主动退出了竞争。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理想生活并不仅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爱情悲剧。 但作者对这一悲剧似乎并不悲伤,在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中,这一切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的常态,当地民风如此,芸芸众生也应如此。在这个原始而纯朴的世界里,没有邪恶、贪婪,甚至连人类最常见的嫉妒也没有,有的只是和善、诚实、侠义和热情。傩送为了爱情,放弃了陪嫁的碾房,而选择了渡船;天保尊重翠翠的选择,为了成全弟弟,选择了离开;傩送在得知哥哥不幸的消息后,不胜悲哀的重负,也离家而去,连翠翠身边惟一的一个亲人祖父(实际上是外祖父)也弃船仙逝,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翠翠。但天保和傩送的父亲顺顺不但没有责怪翠翠,反而要来接她回家,就连当年追求翠翠母亲的老马兵,也来照应翠翠。这就是生活的牧歌和牧歌式的生活,是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也是人生形式的极致,是"神性"的表现。这种"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在作者看来,神、爱、美,三者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为了表现这种"人性的极致",作者不能不从一开始就制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由四川达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边城》共21节,每一节都是一首圆润的散文诗,都具有抒情的风格:缓缓的情节、细腻的心理、清丽的语言。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就这样随着简单的故事发展而水乳交融地掺和在一起。也许,沈从文正是在这不经意间创造出了自己的理想文体:诗化抒情小说。构成"湘西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元素,"湘西世界"与现代都市文明病的对照。 我们知道,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和散文建造起了他独特的"湘西世界",因此,通过与他的都市题材创作相对照等多种形式来了解他的"湘西世界",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最重要内容。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在题材上的主要特点,就是生动地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西(从更大范围上讲则是"楚地")的民风、民俗。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湘西"和"都市"两大题材,而他的湘西题材创作也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 关于他的湘西现实题材的创作,我们在专科阶段曾作过专门介绍:"受鲁迅起始的、以乡村回忆为题材的'乡土文学'的影响,不仅描写地方风情,也触及某些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萧萧》写女主人公十二岁被嫁到婆家,小丈夫还不到三岁。后来她被子工人花狗的歌唱开了心窍,做了妇人还怀了孕。于是按老规矩,她或是被沉潭,或是被发卖。只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她生下了男孩而被婆家留下了。这里描写了封建宗法制下婚姻的不合理性。然而,作者还进而描写萧萧后来还是跟她的小丈夫圆房,那时儿子已十岁,十二岁时又忙着给他娶个大六岁的媳妇。这才是更可悲的,受害者对自身的悲剧经历,并无半点醒悟,照着世代相传的老谱,她又亲自给下一代安排悲剧。相反,《丈夫》写的是旧传统美德的消泯和解体,这当然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为了求生,农民再也顾不得旧传统了。一些妇女出去'做生意',也就是卖淫挣钱。这是得到丈夫允许的。由于生存方式的变换,她们失去了农妇的质朴和羞涩。不但肉体被蹂躏,精神也被锈蚀。连麻木的丈夫也难以忍受,他终于带着妻子回去了。还有《牛》,写农民所受苛捐杂税的痛苦。" 而在他的怀旧型的作品中,时间的概念和社会的矛盾被有意地模糊了,在《边城》中,人们的社会地位虽然也有高低之分,但并不存在对立的阶级冲突,作品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美的化身。在《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月下小景》等篇中,作者更是从民间故事、苗族传说和佛经故事中汲取营养,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沈从文在"湘西世界"和都市题材中的性描写,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性爱内容的不同态度上。我们知道,沈从文等京派作家虽然生活在大都市里,而且还进入了都市的上流社会,是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却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乡下人",不愿与都市的上层人士为伍,总是以乡下人的眼光去看待都市里的人生。因此,沈从文总是用讥讽的口吻去调侃城市里的各色人等,特别是上层社会的"高等人"两性关系的虚假性,《八骏图》写的是八位教授的丑态,而《绅士的太太》则主要写绅士和淑女们的丑行。 但在《边城》等作品中,他却完全采取一种赞美的态度,她们对性爱的要求越是大胆,他越是认为她们纯真而美丽。究其原因,除了有怀乡和怀旧的因素外,主要还在于理性的作用。因为在沈从文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符号来看待的,探讨不同的人的性爱观念,正是观察不同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由此更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文化制约下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沈从文凭什么一定就认为,在现代文明制约下的都市人的人性就是病态的,而在原始生态中的湘西人的人性就是健全的呢?或许我们还可以问:既然湘西的山水和少女都那么美好,他当时为什么一定要跑到丑陋的大都市里来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他是在到了大都市之后,特别是在发现了大都市里的高等人都患有"阉寺病"之后,才懂得了自己所失去的是多么美好?阉,即"阉人"、"阉党"。所谓"阉寺",就是宦官。想爱而不敢爱,甚至连说都不敢说,因此,沈从文们可以骄傲地称自己是乡下人,也宁可称自己是乡下人。 于是,在他的描写中,面对性爱的或隐或显的涌动,乡下人总是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谐和;而都市的"智者"却用由"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捆绑住自己,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圈中。也正如苏雪林女士所说,沈从文的创作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这些描写都市人生的小说,实际上对于沈从文并没有完全独立的意义,它总是作为整个'乡村叙述体'即'湘西世界'的一个陪衬物或一种批判性的观照而存在的。"也可以说,这些描写都市人生的小说,对于沈从文的意义,正在于它唤起了沈从文对湘西人生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人生形式,既带有很大的理性成份,也带有很大的想象成份。在教材中,我们专门介绍了《边城》的写作缘由,甚至谈到了翠翠的形象原型,这在沈从文的散文中也是可以找到依据的。应该说,沈从文的许多小说都是有现实依据的,但地处湘、黔、川三省交界的湘西,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少、边、穷"地区,它真的就像作者所描写的那样如同世外桃园般的美丽?当然不是。这只是文学的创造,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在教材中这样说,在这个世界(即"湘西世界")里,沈从文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的极致,便是对"神性"的赞美。而这种"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也就是说,神、爱、美,三者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美神。为了表现这种"人性的极致",作者不能不从一开始就制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作品开头的那句:"由四川达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就犹如我们小时候常常听到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边城》与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因此,我们可以说,沈从文不仅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生理想的"希腊小庙",而且,在这座小庙里还供奉着他的文学理想。在这座小庙里,不仅有他崇拜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也不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理想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 翠翠在与仅有的男性的接触中萌生出爱意,就任由自己的心思,爱上了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儿子(二老)傩送,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听到了团总想要与有碾房陪嫁的人家打亲家的话之后,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天真纯洁的心灵,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因此,在作者眼中,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同样高尚的是团总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同时都爱上翠翠,但他们并没有自相残杀,当天保知道翠翠爱上了自己的弟弟后,便主动退出了竞争。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理想生活并不仅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悲伤。 也许,这正是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天保的出走遭遇了不幸,傩送不胜悲哀的重负,也离家而去,连翠翠身边的惟一的一个亲人外祖父也弃船仙逝,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翠翠。这一切生、老、病、死,在作者看来,都是自然的安排,人生的常态,当地民风如此,芸芸众生也应如此。而生活如此,表现生活的小说又什么必要非得按人为形成的规矩去写作呢?于是,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就这样随着简单的故事发展而水乳交融地掺和在一起。这就是沈从文创造的理想文体:诗化抒情小说。

隐形的幸福——读沈从文《柏子》

之前,除了《边城》之外,我没有看过沈从文的其他小说和散文,可以说对他了解甚少,对其作品的风格也知之不多,最近在闲暇之时,读到了《柏子》这篇短篇小说,印象还是挺深刻的,起码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品读完毕之后,有不同的感想。

在《柏子》中,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河岸边一个做娼妇的女人之间的男欢女爱的故事。柏子常常花两个月的时间在上下辰河的船上挣点钱,就来跟相好的妇人团聚一次,将赚的钱及买的东西交给她。而妇人也总是掐算着时日,有情有义地等着柏子的归来,形同夫妇。

听到这样的故事,或许有人会一味地分析柏子的人物性格和特点,其实,鄙人认为沈从文在小说里不是要塑造柏子这个人物的性格,也不是要描写一种旧生活的景象,更不是要粉饰丑陋、贫穷和愚昧的人生,而是表现一类悲苦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活力。通过对人性美丑朦胧处的富于诗意的发现,展示出艰难命运把握中的人的自然欲望及渴求,显示人的生命强力。

关于柏子,负面的评论,自然是充斥在现实生活中的。或许,众人认为,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柏子是一个愚蠢的家伙,为了一个妓女,居然把自己的积蓄浪费掉,把自己的青春消耗掉。在失去之后,他最终还是不能抱得美人归,当黎明的脚步来临的时候,他就要离开昨晚同床共枕的女人,两手空空。

有人会说,这只是一场交易,一场金钱和肉体的交易,并不能给予柏子真正的快乐。当快感过去之后,遭受过滤之后,剩下的只是一堆泡影,瞬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快感过去之后,苦痛和寂寞袭来之时,柏子能够凭这些快感来填满自己空虚的心灵吗?

更有一些追求永恒爱情的理想主义者,认为柏子应该远离这种烟花之地,然后用自己的积蓄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婚姻,在今天这种现实社会来说,是一种以经济为基础的爱情产物,难道在当时来说就没有这种潜在的因素吗?柏子,一个在生存边缘上挣扎的乡村人,又要靠什么来建立家庭呢?没有经济基础,恐怕会造成一些婚姻上的问题,家庭上的悲剧,到时的结局又有谁去承担呢?对柏子来说,婚姻和家庭可能是一种累赘,每天背着沉重的负担,最终还是不能养家糊口,这样,生活不就接近了崩溃吗?

然而,我认为柏子的人生充满了幸福,虽说,他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积蓄去换取一种生活上和生理上的满足,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卑微的满足。周国平曾经说过:“生命本身的需要得到满足,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如健康,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纷扰、安宁,它与物质的欲望是两回事。个人对幸福的看法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把它做好,最好还能靠它维持生活。”其实,这种思想,在小说中也有体现到:“他的板带钱已光了,这种花费是很好的一种花费。……花了钱,得到些什么,他是不去追究的。钱是什么情形下得来,又在什么情形下失去,柏子不能拿这个来比较,总之比较有时像也比较过了,但结果不消说还是‘合算’。”其实,在生活中,得到了快乐,并不是因为你得到了很多,而是在于你的期待和需求得到了满足。对于柏子,他在那个妓女的身上,得到了家的温馨,尽管是那么的短暂,但这已经足够了。妓女说的那一句“悖时的!我以为你到常德府被婊子尿冲你到洞庭湖了”,完全是一种妻子的口吻,其实,对柏子来说,妓女的房间也充满着家庭的温馨,让他感觉到快乐和幸福。于是,他喜欢这个地方,喜欢这个妓女。

幸福有时候不仅表现为一种满足,就连忘记和消除苦痛之后的状态以及快乐,我们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幸福。

身为船夫的柏子,没有固定的家,生活状况自然是不言而喻,每天出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遇危险,从而丧失性命。在船上的日子,等待着他的是劳苦,无穷无尽的疲惫。每天这样被劳苦折磨着,能给予他生存希望的是什么呢?也许,享乐是一个希望。他把自己辛苦赚回来的血汗钱,痛痛快快地花在一个妓女身上,一个有情有义等待他回来的女人身上。依我看来,这是一种享乐主义,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在劳苦之后来到的幸福。

叔本华说:“苦痛乃积极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乃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小说中提到:“也能粗粗鲁鲁的把脚放到妇人的身上去,脚上去,以及……他们把自己沉浸在这空气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当船夫与妓女共处的时候,他们就忘记了一切,当然也包括他们为了生计而挣扎的苦痛,他们沉浸于这美妙的一夜时,幸福就悄悄的来临了,不知不觉。

除此之外,其实,在小说里,柏子和妓女的谈话中获知,柏子对这个女人有某种爱的情愫,而这个女人对他也有情,当他们相聚的一刻,他们能够真心相待,这也是一种幸福。正如罗素在《幸福之路》上写到的:“能成为被爱的对象,固然是幸福的一大源泉,然而索取爱的人并不就真的能够得到爱。广义说来,得到爱的人正是给予爱的人。不过,如果象为了利息而放债那样,一个人在精打细算之后才给别人以爱,这是无益的,因为有算计的爱不是真诚的,得到爱的人也不会感到它是真诚的。”

幸福是一种仁者见仁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获取满足,忘记与消除苦痛,给予爱,这些都是幸福的源泉。它们可以在柏子的身上寻找得到,在柏子的生活中,这一种幸福是隐形的,让别人难以窥见。或许,在别人的眼光里,他在妓院里的进进出出,是一种寻花问柳,是一种行尸走肉,是一种人生的堕落,可是细细读来,依本人之愚见,他是正在走着幸福的道路。
本文标题: 沈从文柏子读后感(隐形的幸福 读沈从文《柏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34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雷雨读后感3000字以上(《雷雨》读后感3000字)陈平忍辱苦读书读后感300(观《陈平忍辱苦读书》有感 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