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冯骥才的《神鞭》

发布时间: 2023-03-13 18:00: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冯骥才的《神鞭》还有《三寸金莲》有意思么?我读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感觉他学的特别有意思,就是问下他这两个作品也很有意思么?《...

如何评价冯骥才的《神鞭》

冯骥才的《神鞭》还有《三寸金莲》有意思么?

我读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感觉他学的特别有意思,就是问下他这两个作品也很有意思么?
《神鞭》已被拍摄成了影视剧,看着还是有一定意思的。整部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风俗人情描写,又有现代主义的荒诞手法,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浑然一体,交映成趣。这种多样化的创作方法,正是时代生活日趋多元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冯骥才个人的艺术素质与特异才能所决定的。”因而《神鞭》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不是偶然的。

如何评价冯骥才?

中国作家王蒙:冯骥才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他懂得尊重别人,这正是他的魅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冯骥才先生是中国文化的精卫,他不知疲倦地填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的“海”。

俄罗斯学者A·H·科罗博娃: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其他作者不同,冯骥才的重点不是在描写大量的镇压和灾难。他展示了以单个“小人物”的命运为例的民族悲剧。这一点是他创作的一个特点。

俄罗斯作家索罗金:作家和诗人(冯骥才)在自己的创作中保存了关于黑暗年代的真实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异乎寻常的公民性和人性的价值。

扩展资料

创作特点

冯骥才的市井题材小说在反思传统民族文化弊端对人性残害的同时,对“奇”字误导人性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冯骥才指出,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导致了他对中国的陋习感兴趣,并提起笔来进行创作的。

冯骥才主要批判了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文化的自我束缚力和文化的神秘性,比如,冯骥才在《神鞭》中批判了具有民族劣根性象征的辫子。

同时,作者还指出文化的自我束缚力,人们将畸形变态的美视为审美规范,当社会变革时,这种清规戒律的审美标准被打破了以后,人反而变得手无足措起来,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当中。

《神鞭》:留辫换服,都说移风易俗,背后目的你想不到

《神鞭》在1986年上映,想必大家都看过吧。故事讲的是,发生在清朝末年,天津城内的卖豆腐的老实人傻二(王亚为饰)与恶霸地痞玻璃花(陈宝国饰)记上仇恨,直较到八国联军之后,傻二参加义和团由神鞭变成神枪的事。

(《神鞭》是根据冯骥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

我们都很清楚,清朝时期都是留着长辫子和穿马褂的。然而在明朝,用的是汉族的衣冠服饰,汉人成年之后,都是不能剃发的,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而在清朝时期,民众被强行剃头穿马褂,就如同影片中傻二的那样子。

那问题来了,清朝统治时期的“剃头易服“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人们常想的不过只是移风易俗呢?

首先我们简单回忆一下清朝的统治历史:

清王朝始建于1636年。1644年入主中原,到1911年最后一位有皇帝下台,可以说统治长达267年。

清王朝入关前,他们长期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到16世纪才过渡到军事奴隶制社会。清朝统治时期的满族,在当时是一个人口相当少的民族。入关初期,总兵力10万,其中包括汉军和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入关之后,还长期保留着奴隶制。清朝大臣对皇帝始终以“奴才“自称,这种奴隶制的普遍性由此可见一斑。

(请注意,我们丝毫没有指责满族同胞之意,我们谴责的是清政府。)

清朝统治者强迫汉族男人剃头留辫子,就像影片中的傻二那样,顺治二年(1965年)多尔衮(gun)颁布剃发令,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有许多汉族男人因为拒绝剃头留辫子而被当场惨杀。清朝统治者为何如此疯狂地强迫汉族男人剃头留鞭子呢?

也许有人会回答,不就是强迫汉族移风易俗吗。

完全不是这样子的,其实这里头 清朝统治者是有政治目的。

满族男的剃头留辫子,是因为信奉萨满教,这是一种原始的迷信;萨满教信奉天神,认为天神主宰大自然的一切变化,人世间的一切福祸都是天神的旨意,所以人应奉天神行事。萨满教认为头部是最接近天神的地方,因此要把男的头部前半截剃光去接近天神。

那留着辫子是什么意思?

保留头的后半部头发,意思是把天神的旨意,顺着光头流到头发里保存起来。但是乌达元的头发可以散乱。乌达元就是萨满教的教士,意思为天使,天仆,而信徒要一律扎成辫子,表示愿意接受乌达元的约束。这就是剃头留辫子的含义。

这么说来,清朝统治者要求的剃头留辫子就是要所有民众信萨满教吗?

不是的,清朝统治者不是让民众统一信仰一个萨满教。他们为什么不让和尚,道士一律改信赛满教?

这只清朝统治者征服汉族人民的一种手段。

那清政府。是不是要让所有人都剃头留辫子呢?

不是的。只是强迫汉族男的剃头留辫子,否则就杀无赦。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而是让汉人与明朝,与祖宗,与黄帝划清生死界限。这样,清代的汉族人民就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样。

更不是影片中,清政府发现二傻的长辫子的神鞭作用。当然也从这个荒唐事件中突现出了清朝政府愚弄民众的可笑行径。

剃头留辫子由乌达元来执行。每个乌达元领导剃头士。剃头士就像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务员,由政府发工资。他们的剃头担子挂着刀,不肯剃头就立即砍头。

因此,电影《神鞭》里的民间剃头匠王老六给傻二剃头留鞭子,不符合历史情况。

还有影片中卖化食丹的戴爷,吃生牛肉的表演,在那个年代牛肉是民间不能随便杀来吃的,更不可能公开表演,要吃牢房的。

再说一下易服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马褂,就是满族男的骑马打仗的服装,强迫汉族男穿马褂,就是让汉族男的准备当炮灰。

所谓的旗袍,就是限制女的进行激烈运动的枷锁。如今的旗袍下摆开叉直达屁股,好像能快步走。但是正宗的旗袍下摆开叉不能超过半尺,女的穿了旗袍不能深呼吸,不能快步走,不能锻炼身体。

所以说清朝的剃头易服是有政治目的的。

也许会有人说在清统治的近300年间,满汉不是同化了吗?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强行把人家的头发割去,在汉族传统意识中,那是忤逆所致,丢脸尽显,是示众惩罚的标志。清朝统治者这样做是对无辜老百姓的侮辱,而且这样的我受辱一生一世还要代代相传。汉族原来有自己赏心悦目的服饰,然而却让清朝统治者强行穿上陌生的自己不喜欢的异样服装,犹如囚徒换上号衣,而且这样的受辱一生一世还要代代相传。清朝统治者对人民精神上的这种肆无忌惮的打击摧残,在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应当指出,清朝统治者这种反人性的行为,不仅让民众丧失了尊严,而且对人格和人格力量的腐蚀非常严重。民众迫于独裁者的淫威,忍声吞气,不敢怒也不敢言,长此以往,灵魂性格产生扭曲。这种扭曲可能导致的双重性格,两面人,在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屡见不鲜,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低估。

一个不允许其它族群发展,还长期打压与奴隶,那这个以满族为中心的清政府留给当时的是什么?

就是无数个小村庄,技术落后,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低下,全国几千万人口吸食鸦片,90%以上是文盲。

最后,清政府也自食其果。清朝末年,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如同影片中的八国联军事件。从1840年到1911年,清政府就赔款就高达7亿5千万两白银,而国家年收入仅1亿两上下,不算利息,关税,连盐税都通通交给列强作为担保。还让英国人赫德当上中国海关总关长。而地方收入就靠卖鸦片维持。

回到影片来,我们都很清楚,这部影片可以说是零特效,全是真人真动作上的,在那个年代是很好了。最重要的是寓意:“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也得割“。

确实,祖宗不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陋习应该抛弃,比如,辫子,跪拜礼,裹小脚等。

但然,祖宗也有很多精髓,比如,处世文化,治病的药方等。

最后,以一首小诗结束本篇:

长辫变神鞭荒唐,移风易俗盖真相。

异族不容谈同化,清风要倒辩真假。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冯骥才的《神鞭》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926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革命清单读后感800字(求清单革命 读后感)七步成诗读后感150字(七步诗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