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虫笔记:刘润著《底层逻辑》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2-02-03 19:31: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课虫推荐这本书最近非常火,火到到处都是它的盗版!我是在它断货的时候下单买的,本来上周就想分享这个笔记,但是因为事情态度,制度了...

课虫笔记:刘润著《底层逻辑》读书笔记!

​课虫推荐

这本书最近非常火,火到到处都是它的盗版!我是在它断货的时候下单买的,本来上周就想分享这个笔记,但是因为事情态度,制度了三分之二,所以,拖到了今天才分享这个笔记!

之所以分享这个笔记,不是因为它火,因为同期还有一本书也很火,也卖到断货,也卖到各种盗版,因为这本书,还闹得隔空吵架,就是那本教人做抖音的书,我就懒得做笔记,因为,确实没什么可做的!

而《底层逻辑》这本书不一样,虽然看看上去这本书和赚钱,和创业,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但是又好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和我们更广泛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它在分享的内容,是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事物本质的,而这一点对所有事情都尤为重要!

书中序言中提到了一个公式:底层逻辑+环境变现=方法论!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的别人的方法论,你都没有办法复制别人的成功?是你只知道方法论,不知道他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用什么样的底层逻辑思考问题和决出决定的!

并且,书里面很多的内容,和我个人的一些经历产生了共鸣!好多都是经历了事情之后,总结出来,但自己又模棱两可的规律,却恰巧迎合了书中提到的规律,也是让我原因读下去,并且分享出来的原因!

所以,推荐大家有时间也去读一下整本书,可以算是对你过去所有人生经历的小结,也是对你未来人生该怎么做的一种规划!不过提醒大家,如果想要购买的话,一定要找正规渠道,谨防盗版!另外,注意下作者是刘润,因为有一本同名为《底层逻辑》的书籍,我买的时候就差点买错!

以下内容为笔记正文:

第1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1、三个对错观

法学家的对错观:用规则和法律来判断对错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用成本来判断对错

商人的对错观:用自己的损失大小来判断对错

常见的案例:如果你开车的时候有人插队,你让不让?

如果你脑子里装的是法学家的对错观,你一定不让,反正除了剐蹭,是对方全责!

如果有一个经济学家来评判,你应该让,因为如果发生剐蹭,整条街都会更堵!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也应该让,因为如果发生剐蹭,虽然对方全责,但是你的车辆折旧没人陪,你耽误的时间没人陪,你可能还会和对方吵起来生一肚子气没人陪,如果动了手双方算是互殴都进去蹲几天,这时间又浪费了,所以,不管怎么算,让对方过去,是对你损失最小的事情!

2、人性道德法律

人性只涉及两点:生存和繁衍

道德是为了群体协作而放弃一部分个人利益,所以道德一般是反人性的

法律其实是道德的底线,是一旦触犯就要收到惩罚的道德

3、三层智慧

博弈:心态(共赢和感激)+策略(重复对方的动作)

定力:也就是长期主义,一切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不要被眼前的小钱放弃长期的大钱,最终的胜利,常常是时间的生理和长期主义的胜利!

选择:越是成年人,越不能什么都要,人生的悲剧,往往是看着前方,想着后方,最后无路可走

第2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1、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今天非常热,这就属于个人观点,而今天30℃就属于事实。

观点是和你有关,而事实是陈述一个客观存在。

而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比如30℃很热,这是你的个人观点,但是如果今天你是一个商场的物业经理,那你的立场有可能就会变成30℃很凉快,因为一旦你承认30℃很热,你就要给整个商场开空调。这个就是你的立场。

而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所谓自洽就是你没有办法证明他是错的,但是信仰内部虽然自洽,但信仰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

所以你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或者在自己反省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所说的话,到底是在陈述事实,还是在表明个人观点,还是因为有立场才说的这话,或者是因为出于个人信仰。

当你分清之后,你就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和对方争对策哪些事情,即使你磨破了嘴皮子,对方也不会承认自己错。

2、注射式洗脑。

什么是注射式洗脑?比如为什么胖的人相对都比较懒?

一旦你回答这个问题,你就会掉入一种注射式洗脑的陷阱,就相当于你默认了,胖的人都比较懒。

对方用为什么三个字,强行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观点是对的,并且我们要给这个观点找原因上面。

所以狡猾的人经常用这种注射式洗脑的句式来给别人洗脑。而愚蠢的人则会用这种句式给自己洗脑。

比如有的人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的领导总针对我。一旦你开始寻找答案,那么你就已经默认了,领导针对你这件事情是事实。

3、如何赢得一场辩论?

首先你可以输,但不可以被说服,这是辩论的基础。

其次,基于上面这句话,所以你无法让对方信服你的观点,你能赢得的只有观众的支持!

所以辩论从来不是为了改变对方的观点,而是利用对方的观点做素材,来让观众改变观点。

这看上去经常出现在辩论比赛当中,但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争吵当中,在法庭上的对峙当中,在有任何第三方可以作为宣判的场合当中都是适用的。

辩论最常用的技巧就是偷换概念。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名词你总能找到反正,而一旦找到了,反正偷换了概念,那么观众的观点就有可能对你影响。

而你再去看一些辩论比赛的时候,用这个思维去观察他们的语言逻辑,你就能够发现,其实他们都是在不停的重新定义一个概念,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

4、普通和优秀的差距。

普通人只看事情的现象,而优秀的人总能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所以两种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不同。

所以在遇到问题寻找方法的时候,千万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因为别人的经验未必是真正的经验,或者别人的听见有可能不适合你。

而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实际上只需要4个步骤,假设,验证,结论,调整。

比如假设销售没卖好,那么我们就要去验证是所有的销售都卖的不好,还是只有一部分销售人员卖的不好,如果有一半的销售人员业绩还不错,那说明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产品销售方法和话术的问题。

通过验证找出问题然后得出结论,最后根据这个问题进行相应的方法的调整,从事实出发只对人不对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让自己变得优秀。

5、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所谓洞察力,就是通过表象看清楚这个系统之间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变量。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大的水池子,如果通过一个水龙头住满这个水池子的话,需要5个小时,而另外有一个出口,想把一池子水放干净需要4个小时,请问同时开着水龙头和同时拔开塞子,一池子水多长时间能放完?

看上去这是一个很无厘头的数学逻辑题,但实际上在生活当中这种变量无处不在。

比如一个男孩忘了女朋友的生日,结果女朋友果断的和他分手了,那你认为这个女孩真的是因为这一次没有记住生日而和他分手的吗?

其实在两人的关系当中就存在着一个水龙头进水和另外一个出口出水的逻辑。

当进入这个女孩的脑子里面的抱怨多于出去的抱怨的时候,时间一长把整个脑子都积累满了,那最后一件事情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如果这个男孩子懂得变量的思维,虽然平时可能会给这个女孩子脑子里装上一些负面的内容,但是他可能还会通过一些讨他欢心的事情来疏通这些内容,自然就不会因为一次忘记生日而选择分手的结果。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有5种逻辑,你可以去思考一下。

第1种就是变量,第2种是因果,第3种是增强,第4种是调节,第5种是滞后。

6、复利思维。

只要有人想要你去投资,或者想要你去学习投资课程,那么他一定会给你讲复利思维。

比如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是原来的38倍。

每天退步1%一年下来就是原来的0.03。

这看上去非常合理,但实际上是非常不合理的。

首先一年是365天,你如何能够保证每天都能比前一天进步1%呢?所以这个公式用天作为单位是最大的谬论,是人们对这个期数过度的高估了。

事实上人的这一辈子能够达到38次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要说365次方了!

其次就是效果的谬论。每次有人跟你讲复利的时候,都会有人给你提到,如果你每年的收益是10%,如果用复利计算下来,7年就会翻一倍。

但实际上即使你不用复利计算,每年10%,7年下来你也有70%的收益。

所以复利绝对不是一个暴富效应,而是一个极度长期的概念。

最后就是收益率本身就是一个谬论。

巴菲特所厉害的地方不是在于复利效应,而是在于它有办法维持每年30%的收益率,并且长达30年时间。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你见过吗?

财务自由的真相。

第1种就是降低你的欲望。只要欲望足够低,你的生活就会非常的幸福。

第2种三生三世。只要积累的时间足够长,总有一代会实现财务自由。但前提是你的每一代都有为下一代积累财务自由基础的这种想法。

第3种第一桶金。世界富豪排行榜前100名当中,有90名以上都是靠第1桶金获得财务自由的,而并不是靠复利公式。

所以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财富给自己创造财富,才是真正获得财富自由的真谛。

7、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是很多成功人士最基本的人生算法。

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成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运气,而运气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概率。

所以最终能让你走向成功的95%靠运气,这句话毫无夸张,因为95%就是概率的因素在作祟。

如何对冲概率呢。

第1种就是靠时代,或者说是靠时代的红利,或者说是趋势。

所以踩上风口猪都能飞,简单的说就是在风口上做顺应时代趋势的事情,你成功的概率会大大的提升。

第2种是战略。你是要创新还是要跟随你?是要生存还是要发展,这些都决定了,你接下来应该具体如何去行动。把这个大方向的战略的确定,就可以有效的去对冲运气的成分。

第3种是治理,第4种是管理。

时代的效果相当于一个数字的千位,战略的效果相当于是百位,治理的效果相当于十位,而管理的效果相当于是个位。

如果一个行业的时代过去了,那就相当于是他在千位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很多企业试图从管理这个个位的变量上进行提升,所以你才会发现企业越做越难。

8、数学思维。

比如做成一件事情的概率是20%,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你重复做5次,你就一定能成功呢?

如果你有数学思维的话,你就可以计算出来通过概率计算,如果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只有20%的话,那么你需要重复14次才能够达到95%的成功概率,而想要达到99%的成功概率,那你需要重复21次。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认为你是在20个不同的领域里面都去尝试一遍更容易成功,还是在一个领域里面重复做20次更容易成功呢?

这就是数学思维。它不是一道一道的数学题,而是把数学解题的思路应用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

另外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加速度的累积可以形成速度,速度的累积可以变成位移,所以我们今天的努力可能不会直接变成今天的能力,但是接了一段时间你的能力一定会提升,而你能力的提升未必可以直接给你带来成绩,但是能力的累积,未来一定可以给你带来成绩。

所以从你的努力,到你的能力提升,到你拿到成绩,再到你最后得到领导的赏识,这是一个过程。

再有就是数学的方向性,高中数学管它叫向量。

在一个公司里面,一群人和另外一群人,如果方向一致就可以形成合力,如果方向相反就会形成内耗,最终停滞不前。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想法,是像有另一种想法是向佐,那么最后你的结果就是一直处于内耗状态。

9、系统思维。

系统就是了解关系与关系背后的规律。

比如商业模式实际上就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结构,如果你看不清这个交易结构的话,你有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

比如在传统生意好做的时候,你去写字楼租一个旺铺,实际上旺铺的核心是因为这个地方的流量比较多,所以这件事情的本质就是你在花钱买流量。

但是今天交易结构变了,人们不去线下买东西了,人们转上去线上买东西了,那么你还去花钱到线下租店铺就已经买不到流量了。

所以当你看清楚旺铺的租金,实际上本质是你花钱买流量,那么你就应该知道生意的底层逻辑是你去花钱买流量而不是花钱去租店铺,所以哪儿有流量就去哪儿投入,才是做生意的底层逻辑。

第3章:个人进化的底层逻辑

1、个人商业模式。

个人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各个领域里面非常著名的人,其实他们在其他领域里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他们在某一个领域里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都获得成功,因为他懂得这背后的逻辑。

能力来自于高效而可怕的勤奋,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稍微困难的任务,从而达到最高效的进步,这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效率来自于选择、方法和工具。选择做那些对你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使用更高效的方法和更成熟的工具,才能够快速的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杠杆,分为4种。第1种叫团队杠杆,基于能力的复制。第2种叫产品杠杆,提高生产产品的效率。第3种叫资本杠杆。最后一种叫影响力杠杆。

2、把工作当成玩儿。

工作应该是创造,而不应该是消耗。

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可以精力充沛,乐此不疲,并且晚睡早起,你看上去他们很累,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因为他们把工作当成了游戏,而你把工作当成了负担。

当你玩游戏的时候,你同样可以废寝忘食,乐此不疲。而他们对待工作的时候,实际上和你玩游戏时候的状态是一样的。

3、时间管理。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那就是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对于一般人来说,把时间颗粒度设置在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对你的时间利用率是比较高的。

而那些拥有巨大财富的人们,他们的时间颗粒度可能会在5分钟甚至在1分钟为为单位,不信你去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日程表,你就会明白,有些人为什么会张口就告诉你,你知道我一分钟值多少钱吗?

4、增长模式。

人人都希望能够实现指数性的增长,但实际上想要实现指数性增长的机会,尤其是给普通人的并不多。

所谓指数性增长就是边际交付时间几乎为0。

比如产品销售。在过去有电商三巨头,在今天依然有头部主播在带货,所以他们真正实现了指数级增长,而其他人只能是他们的长尾效应。

还有另外一种增长模型叫做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很厉害的人也是少部分很差的人也是少部分,居于中间的人是绝大部分。

而这种形态出现在服务行业比较多,因为它的边际交付时间比较长。

比如美容美发,比如话剧,音乐剧,钢琴表演等等。

所以当你理解了这件事情之后,你就会知道,不是每一个行业都有机会实现指数型增长。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你可以把边际交付时间为0的部分剥离出来,你就有机会实现指数性增长。

比如麦当劳,对于麦当劳餐厅来说,他们是做餐饮的,是做服务的,他们的边际交付时间一定是大于0的,但是对于麦当劳这家总公司来说,他们的边际交付时间等于0,因为他们把那些流程配方品牌这种边际交付时间为零的事情剥离出来了自己做,而把那些边际交付时间大于零的事情交给加盟他们餐厅的人去做。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中小企业采用正态分布式的增长模型更适合。因为做产品的竞争必然会很大,但是做服务虽然很难实现指数性增长,但是它是一个避风港,不容易被机器和算法取代。所以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进入服务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知识、技能和态度。

所有通过记忆可以解决的问题都属于知识,所以在今天知识显得并没有那么值钱,因为几乎没有搜索不到的东西。

而技能的不一样,把知识内化成一种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叫技能。

因为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所以技能显得更加值钱,因为你不可能通过看书学会开车,也不可能通过听课学会演讲。

所以不要把知识当技能学,更不要把技能当知识学。

而对于个人更重要的一点的应该还是心态。你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态度是源于心灵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态度是决定一切的。

6、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合伙关系,只是利益分配的方式不同而已。

最基础的合伙关系就是拿工资。只要你把活干了,那么你就有权利拿到工资,不管最终老板是赚的更多还是最后亏钱了你的收入不会减少,他支付给的是你对这份工作的责任,而你销售的是你的时间。

除此之外,你可能还会拿到另外一项收入,那就是奖金这部分支付的是你超额完成的业绩,比如公司对你的预期是你年销售额实现100万,在你最终销售了150万那么多出来的这50万,就有可能产生一部分的费用成为你的奖金。

当你持续能拿奖金的时候,说明你在不断的为这个公司做出贡献,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能会成为公司的事业共同体,也就是股东,你可能能拿到每年的利润分红。

而到最后一个阶段,你可能就会与企业生死与共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变成这个企业的CEO,甚至是直接和老板合伙开创一个新的公司,你当老板。

第4章: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1、知行合一。

什么叫做知行合一?为什么有些人懂得很多道理,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他不知道什么叫做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三个要素,那就是what why和how。只有你对一件事情把这三个要素都了解透了,你才能算是做到知行合一。

比如说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习更努力一些,那么让他学习这件事情就是what。

但是小孩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所以你还要告诉他为什么要学,学好了有什么好处,这就是why。

当他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一定要为自己学习的时候,你再告诉他如何学习才能够效率更高,这就是how。

而大部分人只了解到了what这个层面,而成功学为什么会让你很兴奋,但是无法落地呢?是因为他们帮你解决了why的层面,但是没有帮你解决how的层面。

2、学会打比方。

把一个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比方一个好的比方,可以让对方拍案叫绝,醍醐灌顶。

打好一个比方,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1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第2步匹配到大家都熟悉的事物。

第3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3、每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多巴胺的支撑。

多巴胺是行动的催化剂。最深层的需求其实是美好时光带来的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人在确定动机之后,支持你不断的攀登享受过程,并且完成目标的化学物质。

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内啡肽和血清素。

内啡肽不需要很强的动机。比如吃东西就可能给你带来快乐。

而血清素则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快乐的化学物质。

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多巴胺具有很强的动机,但是未必能够让你真正的快乐,比如你完成了一件很艰难的任务所带来的成就感,或者你为了成为微信步数的第1名所带来的满足感。

而内啡肽是既可以给你带来快乐,同时它也会有一定的动机,比如说你持续健身,能让别人羡慕你所带来的炫耀感觉。

而血清素是没有任何动机的,比如说吃糖就可以让你很快乐。他只是单纯的趋利避害。

第5章: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1、世界三大法则。

自然法则靠的是个体优势,一种是暴力,一种是狡诈,好听一点的说就是一种叫做强壮,另外一种叫做智慧。

所以当你遇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建议你使用自然法则来对应。

族群法则就是在一个组织里面,大家相互协作,有一定的族群法则和规矩,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你遵守规矩并且利用规矩。

当族群与族群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产生了普遍法则。就是找到彼此的共同点,而不是挑战别人的立场和信仰。

问问自己,你是在以什么样的法则与这个世界进行价值交换。

2、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

战争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能量的控制。比如水攻城池,本质上是用三年的时间,用所有的兵力的化学能积攒出来了水的势能,然后将这些能量瞬间爆发出去,就可以把一个城池瞬间攻破。

而一个人的势能,其实靠的就是自己长时间的积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

而技术商业模式实际上也是在借助外界的势能。技术的领先也是势能,所以在积累自己能力势能的情况下,借助外在的势能,也是提高和利用自己的势能的很重要的手段。

3、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价格和价值有关系,但是又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除了价值这个变量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变量,那就是稀缺性。

所以一个产品有竞争的情况下,它的价格一定会越来越低,即使它是价值非常大的产品。

但是同样的价值如果非常的稀缺,没有竞争,那么价格就可以定得很高,比如一些定制性的服务。

所以产品的功能果然重要,但是比功能更稀缺的是体验,比体验更稀缺的是个性化。

4、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

到底什么叫做利润成本3块卖30最后赚了27,这是你的利润吗?

传统意义上来说,人们都认为这27块钱就是你的利润,但实际上这只是你拿到的趋势红利是你的运气,你应该心存感激,如果所有人都能够三块钱生产这款产品并且成为你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可能最终这款产品只能卖到4块钱,甚至比4块钱还要低。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够让你产生利润的是你,如何把成本降到两块甚至一块甚至5毛。

当你的成本足够低的时候,你就没有了竞争,当你没有了竞争的时候,这一部分钱才是你真正的利润。

所以有的时候你以为你的创业,其实你只是在给这个社会打工,而你打工赚到的钱,只不过是你三块钱生产出来的成本卖3块3,那部分差价是社会给你的工资,并不叫做你的利润。

5、让优秀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

员工的忠诚度不应该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而是员工对这个企业以及企业老板的打分。

因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大家都想从对方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同时付出自己的价值,所以员工和企业谁也不需要对谁忠诚,大家真正需要忠诚的是你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梦想和共同的诗和远方或者是利益。

所以既然大家要长时间走在一起,那就要聊一聊对方都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员工只为了赚钱,那就和他谈利益,用利益驱动他工作。

如果员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就用事业驱动他,用未来的梦想和向往让他成为企业的事业合伙人。

6、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劳动者不能分配财富。

虽然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但是创造财富不叫赚钱,真正能够分配到财富才算是赚钱。

而最终拥有财富分配权的人是那些掌握了稀缺资源的人。

从创造财富的角度来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没有办法衡量谁创造的财富更多,但是为什么脑力劳动者最终的收入会比体育劳动者更高,其根本原因就是脑力劳动者更加稀缺,他拥有更大的权力来分配财富。

简单的说画图纸的人可能只有10个人,但是盖楼的人可能需要几百人。

所以想在一个企业里面,或者想在社会当中拥有更多的财富分配权,你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7、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有信用的人才有话事权。成交的本质是信任,所以谁在大众面前获得了更多的信用,那么谁的成交率就会更高。

举一个例子,一个价值100万美元的画,如果卖到黑市上面去,那么有可能你只能拿到10万元,而中间转卖的这个人可以拿到90万元,因为买家不信任你而信任中间商。

而中间商的信用是靠自己的一生来换取的。

所以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当你从一开始就爱惜羽毛,一辈子积累了足够多的信用的时候,你就可以成为信用中介,从而促成更多的交易。

本文标题: 课虫笔记:刘润著《底层逻辑》读书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6656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寒假22天读六本书还要读后感,是不是无效布置作业向上成长这本书的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