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生活于罗马之外而已

发布时间: 2021-04-27 20:53: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15

07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干货分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豆瓣上1.7万人读过,评分8.1。马克...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生活于罗马之外而已

07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干货分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豆瓣上1.7万人读过,评分8.1。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其实这两个人我们并不陌生,但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和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相提并论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祖先是移民定居在美国马里兰州的瑞典人。她在出生后的第十九个月,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失去了视力和听力。88年的人生里,她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生活了87年,却能凭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好学的精神,考入哈佛大学,完成14本著作。我认为海伦·凯勒的人生由三个阶段构成,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绝望阶段、新生阶段、博爱阶段。

绝望阶段的开始正是海伦·凯勒年幼时大病后开始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当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见,眼前一片黑暗时,我像被噩梦吓倒一样,全身惊恐,悲伤极了,那种感觉让我今生永远难以忘怀。……有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的一位祖先竟然是聋哑教育专家。谁料得到,他竟然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后人。”悲惨的人生不仅是身体上的缺陷,而是意识到自己连过上普通人的生活都是一种奢侈的时候,才是心中最大绝望。在这个阶段,她是孤独的、痛苦的、厌倦和自我怀疑的,特别是当她慢慢长大时,心中的苦涩和不甘常以易怒和发脾气体现出来。在书中,海伦这样形容自己所处的生活“不是黑夜也不是白昼,只是空虚将时空吞噬。世界一片死寂,没有时间、星辰和大地;没有挫折、变化;没有好也没有坏。”我们作为目明耳聪的人,完全想象不到海伦·凯勒的苦楚的,完全无法想象。

相比较第一和第三阶段,其实海伦·凯勒的新生阶段我们反是最为熟悉。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一个曾经也失明过的家庭老师,她“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海伦是安妮·莎利文一生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语文书中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虽然这个阶段海伦的身体缺陷依然如故,但是她的心灵却像重生了一样,故事中有一幕是关于安妮指导海伦学习的场景“后来有一天,安妮到达的一个月后,她们在外面散步,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她们听到有人在用手泵抽水。安妮把海伦带到水井房,安妮压水,让水流从海伦的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流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写water(水)。反复让海伦体验‘水’,海伦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了我,相比较海伦,我们从未对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有所感触,这些对莎莉文、海伦而言却是震撼心灵的体验。在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他们夺去了我应有的眼睛,但我记得弥尔顿的乐园,他们夺去了我应有的耳朵,贝多芬抹去了我的眼泪;他们夺去了我应有的舌头,上帝不会让他们夺去了我的灵魂。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是用心灵感受到的。”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莎莉文老师成功的引导海伦的内心向新生转变,没有她,海伦不会有今天这番成就。

当海伦·凯勒的内心焕发新生时,她的灵魂境界亦从小我升至大我,在海伦往后的生活中,她不仅不再被身体的缺陷所困顿,而且成了一个愿意点燃他人心中希望的博爱之人。哈佛大学毕业后的海伦·凯勒做起了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她把自身内心中的希望之火用文字的方式点燃世人,她说“不到最后,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头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海伦·凯勒的处境比大多数人都要悲惨、都要困苦,但她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感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她比,我幸福许多。

我知道一个人要得到真才实学,就必须自己去攀登奇山险峰。既然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任何捷径的,我就得走自己的迂回曲折的小路。我花落过好几次,跌倒,爬上去,撞着想不到的障碍就发脾气,接着又制服自己的脾气,然后又向上跋涉。每得到一点进步,便受到了一份鼓舞。我的心越来越热切,奋勇攀登,渐渐看见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看见精神的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焕发出它崭新的面容。 我们接受教育,要像在乡村散步一样,从容不迫,胸怀宽大。这样得来的知识就好像无声的潮水,把各种深刻的思想毫无形迹地冲到了我们的心中。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广博而精神的知识——就可以分辨真伪、区别高低。掌握了标志着人类进步的各种思想和业绩,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生活的脉搏。如果一个人不能从这种脉搏中体会到人类崇高的愿望,那他就不懂得人类生命的节奏和韵律。 只要有信心,恒心与毅力,人类的潜能就能达到我们难以设想的程度。 宗教上的说法是:带着笑容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投降,而是面对命运,并设法克服它。

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必得死去,但我们总是把那一天想得极其遥远。我们处于精神活泼、身体轻快的健康状态,死亡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难得想到它。日子伸延到无穷无尽的远景之中,所以,我们总是做些无价值的工作,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生活的懒洋洋的态度。 我担心,我们全部的天赋和感官都有同样的懒惰的特征。只有聋人才珍惜听觉,只有盲人才体会重见天日的种种幸福。这种看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成年后失去视觉和听觉的人。但是,那些在视觉或听觉上没有蒙受损害的人,却很少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可贵的感官。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模模糊糊地吸收了一切景色和声音,他们并不专心也很少珍惜它们。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有时我在想,我们最好都抱着明天就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想法活好每一天。

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音发准,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我急切想看到他们为我的成功而露出笑容。

在我以前也有人走过我现在走的路,我确实知道沙漠跟翠绿清新的田野与果实累累的果园一样,都可以通到上帝那里去。

希望之神微笑着走过来对我轻轻耳语“忘我便是最大快乐”。

每个考生不用姓名,而用代号。我是233号,因我需用打字机,我的身份是公开的。 因为打字机的敲击声会影响到其他女生,校方认为明智的办法是让我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考试。吉尔曼先生用手语字母为我读所有考题,房门口设置了一名守卫以防干扰。 第一天考的是德语。吉尔曼先生坐在我身旁,先通读一遍试题,然后一句一句分开读。我大声复述,确保我完全听懂了他的话。试题有难度,我用打字机打出答案时,心里紧张不安。吉尔曼先生把我写出的答案拼给我,如果我觉得有必要修改就由他把修改内容插进去。我想在这里说的是,我以后的考试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便利。

大多数人以感官的偷悦或是物质上的占有来衡量自己幸福的程度。因此他们狂喜于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大悲于天资缺失或是客观条件导致的失败。如果必须要这样去衡量幸福的话,那么不幸如我,既看不见东西也听不见声音的可怜人,就只能坐在角落里掩面哭泣了。可若是我不幸至此却依然感到幸福,若我的幸福感强烈得如同高尚的信仰,深刻得犹如生活中的哲理 —— 一言以蔽之,假如我生而乐观,那么我这些有关乐观的信仰的言才值得你们一听。

读书品鉴卡(最高五星):

书籍内涵星级:3

阅读触动星级:3

体验收获星级:3

个人实用星级:3

综合推荐星级:3

本文标题: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生活于罗马之外而已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384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怪诞心理学》读书精华笔记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