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也要接地气

发布时间: 2019-11-01 09:31: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27

大凡是西北人,或者一个出生在广袤的西北土地上的子民,只要是秦腔爱好者,说起秦腔,总有许许多多说不完的话题。因为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秦腔不但是西北人的乡音,也是西北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黄土高原文脉相传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一颗奇葩。这个

秦腔也要接地气

  大凡是西北人,或者一个出生在广袤的西北土地上的子民,只要是秦腔爱好者,说起秦腔,总有许许多多说不完的话题。因为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秦腔不但是西北人的乡音,也是西北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黄土高原文脉相传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一颗奇葩。这个古老而传统的中华民族的国粹,怎样能够让她更加辉煌灿烂?更加充满活力而久盛不衰?

  作为一个秦腔发源地的老戏迷,我想说的是,秦腔也要常把脉,秦腔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秦腔也要接地气。

  或许我的看法是无稽之谈,是杞人忧天,是马槽里的驴嘴,但是我觉得,有想法就说明初心还是好的,说明一个西北人还很关心自己的乡音。因此若还有不当之处,还望有识之士多多见谅,多多包涵。

  曾记得,我和一位资历较深的陕西籍老知识分子谈起过秦腔,我曾经问他人们为什要唱戏?戏曲是怎么产生的?他用诙谐幽默地语言,深入浅出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我记得他当时这样说的:“古老的原始社会,没有收音机、录音机,广播、喇叭、手机、电视等宣传工具,劳动一整天的人们,生活很是单一枯燥,为了增舔生活的活力和色彩,以解劳动带来的疲劳,他们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意思,就给自己脸上涂抹各种淤泥、颜料之类,以各种树叶为服装来装扮自己,然后用自己想象出来的各种语言、脸面表情、肢体行为表达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就形成了最为原始的戏剧。当然,当时的祖先们,也不知道经过日积月累的这种杂耍,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就形成了一种形式叫戏曲艺术。”老人家这段话,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历史依据,可我们如果仔细想想,戏曲也不就是这样的原理吗?后来又过了数千年,祖先们在各种重大的庆祝、祭奠祖先的活动中,都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用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于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积累,就有了戏曲。

  当然,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秦腔艺术的历史,要比起这位老人家的叙述,要复杂得多。真正的秦腔历史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所以说秦腔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所以老家俗话也称秦腔叫“桄桄戏”。秦腔的发展要详细划分其发展过程,她“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这都仅仅是秦腔的初级阶段,实际上秦腔真正的发展史,第一阶段应该是1912年辛亥革命前,也就是大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秦腔最著名的“男旦”魏长生,曾先后三次进京演出那个时代;第二个阶段也就是1912年辛亥革命后,直至1949年新中国解放。1938年夏,毛泽东在延安倡导组建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以唱陕西地方戏秦腔、眉户为主。剧团先后演出近几千场,观众数以千万计,因此才有了毛泽东主席表扬秦腔说“秦腔对革命是有功的”;第三个阶段应该是1949年新中国解放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第四个阶段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到1980年的改革开放;第五个阶段是1980年后直至今日。真可谓:百年风雨历沧桑,千锤百炼育秦腔。一路走来,秦腔经历了很多的艰难险阻,的确很不容易。

  总之不管怎么说,从上面两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秦腔是西北文化的精神之魂,秦腔是黄土高原文化的根,秦腔是种沧桑、大气的传统艺术。秦腔是来源于西部黄土地,尤其是陕、甘、宁、青、疆劳动人民对日常生活的总结,是老百姓经过对生产劳动,居家过日子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唱词剧本,并搬上了银幕和舞台。而且甚至还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形成了自己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秦腔的根,深深地扎在肥沃的黄土高原上。废了这么多口水和口舌,就是想说明秦腔是一门接地气的艺术。如今的秦腔艺术想发展,让秦腔要尝试着接接地气,从老百姓日常生活搬上了舞台,还要能回到老百姓中间去,只有这样的传承和发展,秦腔或许才会有更宽的出路,才会让百姓喜欢,或许还能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秦腔也需要经济效益,但是为了经济效益,我们也不能说自己想演什么就演什么,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毕竟如今是一个文明时代,还要考虑到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我想,秦腔如果离开西北这片黄土地,离开百姓群众和父老乡亲的喜好,离开百姓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秦腔则不是秦人之腔,艺术则不再是艺术。那么秦腔回到群众百姓当中,到底要去干什么?这才是症结所在。毋容置疑,回答是秦腔要回到群众中接地气。那么肯定有人问我,怎么才算是秦腔接地气?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很有必要尝试着去做。

  接地气,首先要继承传统。继承传统并不是说只围绕原来的传统剧本下功夫,把原有的传统剧本改来改去,我觉得这并不代表完全正确的继承。近几年来,我也偶尔翻过好多的秦腔传统剧本,有的剧本唱词修改确实是修改出了水平,让人确实觉得很是欣慰;有的剧本唱词修改却让人觉得很是反胃,别说唱词的内容情节如何,不说修辞韵味如何,好些剧本新改的唱词,错别字、语句不通比比皆是,足以令人恶心到家,更谈不上内容美、韵味美。我觉得修改剧本的脚本,要坚持留下健康的、精华的;放弃糟粕的、低俗的、淫秽的大原则以外,还不能犯低级错误,如今的文字工具多么发达,自己不知道的字、词、句、韵律等,可以查阅各种历史资料,翻翻各种工具书,再别给人留下笑柄,让人贻笑大方笑。可以想象,就连我这样一个无业游民,都可以看出来的问题,足可见可笑至极。

  秦腔要接地气,要演出的剧目能得到百姓喜爱,最重要的就是剧本创作团体,要深入农村基层体验生活,深挖农村的民间题材,剧本创作的作家们,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还要知道老百姓最关心什么,他们最想看什么样的内容。曾记秦腔现代戏《血泪仇》,现代眉户戏《梁秋燕》,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排演的眉户剧《杏花村》,他们为什么很受群众喜爱,原因就是这些剧本的内容,在当时那个时代很能反映群众的心声,所以才久唱不衰。所以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如今的新时代,不是没有新内容,而是秦腔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和百姓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让老百姓望而生畏。大剧团不下乡,小自乐班仅仅围绕经济效益做文章;去剧院看吧,县城的剧团解散,省城的太远,而且一张门票多半百,加上来回路费、住宿吃饭,很不划算,所以观众自然少了许多。因此,要想做大做强秦腔,政府必须投资牵头,政府搭台唱戏,组织各大剧团的所有人才多下乡,多到群众中去换换水土,接接地气。从秦腔演出的点点滴滴做起,我相信百姓喜爱的剧目演出,大家都来观看秦腔,何愁没有经济效益?

  如果说有好的题材内容,政府还要大力支持鼓励高水平的创作队伍,让他们深入农村了解百姓生活,体验农村生活的新变化,写出新生活的新内容。新的题材,不但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更要体现老百姓的嘻笑哀乐,忧愁和愉快。既要宣传正能量的新思想,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更要批判时代的不良行为,特别是农村群众生活矛盾的尖锐部分要能体现在舞台上。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接地气,估计我们的秦腔会得到群众的喜爱。为什么《人民的名义》《那年花开月正圆》之类的电视剧上映,竟然那么的火爆,让人民群众激动不已?这俩剧既有现代剧,又有古代剧,因为他们正好体现的就是老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那秦腔为什么就不能演出这样的剧目呢?我觉得值得深思,一是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二是没有强有力的文化艺术人才支撑,缺乏必要经济和人才条件,而并不是我们的秦腔没有市场。

  有好的题材,有高水平的创作队伍,还要写出精彩的脚本内容。这方面我们不妨回头学习学习历史上的几位秦腔脚本创作的著名作家。我们去看看孙仁玉、范子东、王绍先、马建玲等老前辈创作的秦腔剧本,他们的言辞,他们的韵律,他们的描写。不但有优美的韵律,有感人肺腑的言辞,更有美妙的画面感。这些老剧本在中国秦腔网等网页都有扫描版本或者文本文字上传。说起秦腔剧本的创作,我个人觉得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但有故事情节要求,有韵律要求;有语言用词、修辞手法要求;更有秦腔板路曲牌的要求;有舞蹈艺术要求,有歌唱发声要求。这些还算不上,它更重要的关键问题是,要对西北的老百姓的民俗民风、生活习惯了如指掌,对西北的方言要深透了解。不但要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会用,要用的恰如其份,恰到好处。既能够诙谐幽默,又能使故事情节让老百姓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我们的剧作家们,既要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又要懂音律诗词,更要了解西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渊源。这方面我们有好多老一辈秦腔名家确实令人钦佩,他们不但会唱秦腔,他们还懂得诗词韵律,会乐器伴奏,会写书法,能歌善舞,会唱民歌,会演电影小品,甚至于还会生、旦、净、丑反串角色,这些品学兼优的品德,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我们这些秦腔爱好者、秦腔戏迷们学习。当然一切的接地气换水土,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人才的奉献精神。

  有了好的秦腔剧本,剩下的就是艺术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唱秦腔爱秦腔艺术,就要打算为秦腔艺术事业献身,把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孟子》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觉得说的很好,要成大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方能成事。至于在西北秦腔界成为明星,搞个秦腔皇冠戴戴,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秦腔接地气,老百姓更加喜爱它,演出的场次增加,不但能够给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演出多了经验丰富了,演出功底更加扎实了,自然地也就出名了。

  总之,秦腔要传承发展,就要接地气。要来自于民,还原于民。只有把真正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精彩片段从民间提炼出来,吸取精华,然后搬上舞台,再还原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喜爱和爱戴,秦腔才能真正的发展壮大,才能有更多的观众,有了观众就有了市场,有市场何愁没有效益,否则,秦腔将会徘徊不前,甚至灭亡。

  推陈出新,是永久的宗旨,接地气是永久的话题。秦腔艺术的根,离开黄土高原这块肥沃的土地,离开三秦大地的老百姓的生活和民俗民风,这颗艺术艺苑的奇珍异宝将会枯萎,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如果说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秦腔艺术,在我们这一代失传,那将是多大的遗憾。

  愿秦腔艺术的发展更接地气。愿这颗璀璨的艺术之花,在不远的将来,更加瑰丽多姿,绚烂无比。

  成高于2019年11月8日青海循化

本文标题: 秦腔也要接地气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9877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琴瑟在御,岁月静好我的大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