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大学学了些唐诗后老师布置作文:皈依佛门之我见。怎么写有些诗人皈依佛门,不知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5-10 16:00: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85

25年前,那个毕业后就皈依佛门的清华女大学生,现在怎样了?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的学府,也是大部分学子寒窗苦读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能...

在老年大学学了些唐诗后老师布置作文:皈依佛门之我见。怎么写有些诗人皈依佛门,不知为什么

25年前,那个毕业后就皈依佛门的清华女大学生,现在怎样了?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的学府,也是大部分学子寒窗苦读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能成功进入清华大学,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成功的道路,前途一片辉煌,不仅是自己的荣耀,更是为家族争了光。在清华毕业之后,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有更加光明的人生,这是很多人羡慕嫉妒的。

但是作为学霸们,但是他们的脑回路和普通人还是有差别的,她们想法新奇,她们对未来有更多的见解,这些学霸毕业后,很多都不会步入预定的轨道,而是选择一条让常人不能理解的道路,也有很多人为他们感到惋惜,认为是他们将自己的美好前途给毁了。

人各有志,就像古代很多诗人一样,他们淡泊名利,与世不争,随心而活。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位清华的女学霸,她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在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锦绣前程,而是选择皈依佛门,选择在终南山脚下剃发为尼。

家人对她给予了厚望,同时对她选择剃发为尼这条道路实属不理解,而且这位女学霸即使进了全是精英的清华,她仍然是佼佼者,她比其他人更加地出色,她所读的是哲学专业,哲学是非常深奥的,按理来说,她应该在哲学中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越活越明白,为何后来却选择了皈依佛门呢?

这位女学霸是这样回答的:“在哲学中找不到我想要的理想答案”,所以她便选择了遁入空门,在佛学中寻得生命的真谛。有人认为她是避世,没有担当,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法号,叫智宏法师。她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人刮目相看。

智宏法师是一个十分善良且有大爱的人,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她收 养了26名弃婴,而这些弃婴大多数都是因为身体有疾病被遗弃在小庙中的,但是智宏法师并没有放弃他们,将他们悉数收养,为他们治病,悉心照料。

因为那些弃婴从小就生活在庙宇之中,受到了环境的熏陶,在长大之后也选择了就读佛学院继续修行。智宏法师并没有干扰他们的人生,一直都尊重孩 子们的选择。而她收养26名弃婴从来也没有想过回报,或是收获什么?她只是一心向善,做出了大爱的善举。

结语:而佛法的理念就是“普渡众生”,智宏法师做到了,她用爱拯救了那些小生命,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她这种大爱的善举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虽然智宏法师最终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她却用另一种方法回馈了社会,是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现在智宏法师也将当年的弃婴们都养大成人了,但是也没有过多的的干预他们的爱好未来,对他们的选择也很支持,最后也是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佛法,继续在寺庙中修行。
现在她已经是那家寺庙的主持了,偶尔会在寺庙里举办讲座,谈谈自己皈依佛门的原因。
现在的她已经看透了红尘。知道了人间冷暖,并且努力的把佛门知识传播到世间。
现在也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非常的亲近,而且也达到了自己心里想要,所以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是非常的好。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皈依佛门

南朝皇帝萧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法不断得到传播,甚至出现了以佛治国的皇帝,南朝皇帝萧衍就是如此。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诗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法在当时的兴盛景象。萧衍称帝前本信道教,当了皇帝后,于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开始改信佛,曾四次舍身佛寺。从第二次开始,他脱下龙袍,穿上僧服,还真的当起了和尚。后由大臣用钱将其赎出,这才肯回到皇宫,时人称之为“菩萨皇帝”。史载萧衍博学多通、文武双全,他信佛达到至诚至真的地步,是确确实实的玩真的,在现在看来,着实非常难得。他不仅佛学造诣精深,而且工作之余还亲自动手编辑佛学讲义,他还亲自开坛宣讲,史载说他讲法时,听众极多,经常达到一万多人的盛况,连那些名僧硕学都接踵而至。更可贵的是,他还坚持吃素,并拒绝房事,远离女色,甚至号召“全国人民”都向他学习。但很奇怪,他结局不太好,是活活给饿死的,是不是因为萧衍这个皇帝是篡夺来的,所以报应了一下呢?

隋朝皇帝杨坚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因为这一时期的帝王多信佛,而信仰佛教最为虔诚的当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杨坚志在“中兴佛法”,虽然隋从建国到灭亡只有短短的38年时间,但佛教得到大力的宣扬和推广。
杨坚与佛结缘是因为他生在庙里。《隋书》还记载:“有一外来尼姑对杨坚母亲吕氏说,这个小孩子不一般,不能放在寻常世俗之地抚养,将杨坚抱走了,尼姑自己带。这期间,有一次吕氏抱抱儿子,忽然看到儿子头上长出了角,浑身起鳞。惊吓之中,把儿子失手甩地上了。因为这一甩,坏了大事。尼姑告诉她,你惊着孩子了,他将晚得天下。”
后来,杨坚当了皇帝,便大力宣扬佛法,广建寺庙,成了中国帝王中又一佛门皇帝。但有佛缘的杨坚却未能善终,所谓皇家无亲情,在杨氏皇朝里得到了印证,由于没有处理好皇位的承继关系,他竟然被二子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害死了。

大周女皇帝武则天
到了唐朝,更确切地说是大周,就是女皇帝武则天,她去当尼姑并非本意,是被逼无奈。 《旧唐书》记载了武则天当尼姑的历史:“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人宫,拜昭仪。”
后来,人生渐入佳境的武则天对佛教极其虔诚,遍塑佛像,始凿于北魏的龙门石窟,到了武氏执政时期进入高潮。而且,她的佛学造诣很深,最为著名的是写下了《华严经》开经偈。事情是这样的,当年《华严经》翻译完成的时候呈送给武则天看时,她有感而发题下四句“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四句“开经偈”,堪称一绝,无人能比,此后,无论是谁想写,哪怕高僧大德也无法超越这个偈子。

明朝皇帝朱元璋
在中国帝王中,唯一的,也是最正宗的和尚出身的皇帝,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当然,他出家并非本意,更多的是为了能混口饭吃活下去。
史载:“至正四年,早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风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当和尚不多久,因为灾荒没吃的,寺内也呆不下去了,只好出去化缘。在化缘的路上,朱元璋得了一场大病,险些死了,幸好得到仙人的指点帮助,才免去灾难。“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额诸州三年,复还寺。”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打下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看来是得到了佛的庇护。
而朱氏家族与佛家也颇有些缘份。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恭闵帝朱允炆,也就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孙子,在与朱棣皇位之争时,因为失败不得以隐名埋姓遁入空门。对于朱允炆出家一说,《明史》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但在接下来称,“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但更多的认为是朱允炆遁入空门去了。这是不是在暗喻,朱允炆出家虽非本意,但上天以这种方式了却了朱元璋未尽的佛缘。

清朝顺治皇帝
大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一帝、世祖福临,即史上的顺治皇帝,曾经为了出家而放弃江山。
顺治这个人,有胸怀大志富于进取的气质,但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而且这个人贪恋好色达到极致,为了耽于逸乐,甚至在顺治十二年竟派内监赴江南采买女子,弄得大江南北人情惶骇,为避免灾祸临头,纷纷嫁女而“喧阗道路”。
而他出家的念头是因为深爱的宠妃董鄂之死,导致了他万念俱焚,无法走出那份痛苦。这时佛学理论成了他的寄托,萌发了出家之念。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十月十五日,茆溪森本师玉林琇奉诏到京,闻其徒已为皇帝剃发,遂大怒,即命众聚柴薪准备烧死茆溪森。玉林琇比茆溪森明智得多,他接近皇帝宣讲佛法,目的是希望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威,发挥护法的作用,他决不要皇帝出家而无所依靠。他劝福临说:“若以世法论,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若以出世法论,皇上宜永作国王帝主,外以护持诸佛正法之轮,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福临听从其谏,又重新蓄发,罢了出家之念。虽然不再出家,但精神却再也振作不起来。
而产生厌世还有一个原因,福临自亲政伊始,曾经雄心勃勃,力图振兴国祚,但力不从心,致使矛盾重重,这种局面让他疲惫不堪。加之爱妃离去,工作与爱情的双重打击,导致了他对世间无常的迷茫与恐惧,心识更加消极,人生失去了精神支柱。

详细介绍怎样在http://jiaoyu.139.com上,上传作文?急!!!

如今,色彩斑斓的霓虹灯点缀了繁华的大都市,人们沉浸在红灯绿酒,繁弦急管之中。寂静优雅的田园风景相比,我更喜欢的不是嘲杂的音乐声,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里。而是喜欢清脆的鸟鸣声,悠闲的在树林中轻轻漫步。随着植被的减少,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这种安适的环境早已成为了我心中的美景 …… “这真美!”我情不自禁的赞美道,我所在的地方是一片广袤的森林,森林里古木参天,幽暗的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也不知是什么鸟儿。去看看吧。心里有一个声音这样告诉我,我微微一笑,向森林深处走去。 来到森林深处,这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会和外面的景致差不了太多,可是我却完完全全想错了,与外面的世界相比,用别有洞天这个词语形容它决不过分。流水潺潺的小溪似乎依然在诉说那千百年不变的心事,或许她只想找个朋友吧;苍老的石头上爬满了青苔,他们依偎在一起说着什么,亘古不变。慈祥的大树啊!你可否告诉我,你是何时来到这里的;不知名的小草啊!你含笑着低头,到底是为了什么? 望着这眼前的美景,我第一次陶醉了。我虽然不知道这里是那里,可我却愿意永远留在这里。远离那尘世的喧嚣;远离那充满利益的社会。每天,就与这些花草诉说自己的秘密。小溪,你不是渴望交个朋友吗?让我来做你的朋友吧!;石头与青苔,你们在一起干些什么,能否让我也参与进来;大树。。。。。 这时,太阳已经把半边脸藏在了山后,像个怕羞的大姑娘,害羞地望着大地,不忍心离开。忽然,东边来了个月亮姑娘,她带着顽皮的星星姐弟们来了,向太阳公公打招呼:“老兄弟,我来接班了,你下去休息吧!”太阳公公听了月亮姑娘的话放心了,他慢慢的沉入了地平线下。顿时,天空的彩云、大地的金衣裳全都收起了余晖。太阳公公走了,月亮姑娘更加活跃起来,旁边的星星也闪着明亮的眼睛,万家一片灯火光明,美极了。 每当皓月当空,我们便在一起看皎洁的月色,听听月亮上的吴刚与嫦娥在说些什么;每当七夕,我们便在银河边上静候牛郎织女相会,悄悄的听他们之间的情话,为这一段凄美的故事拍手叫好 这美丽的景色是人们所向往的,但这只停留在过去,只映刻在人们的心中。保护环境吧!这样可爱的景色大家何尝不想拥有呢? 6308955242021-5-17 21:52:34 即使爱的花朵已枯萎,但爱的本质永不变。 ——题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景,赞叹它们的只是视觉,而爱的真谛,却能使我的内心再次掀起一番浪潮。我心中最美的风景——爱。 那碗牛肉面告诉我,爱永不会逝去。 那天,天阴沉沉的,狂风肆虐,吹得人不禁打起了寒颤,我和妈妈来到牛肉面馆,准备享受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我们点了两碗牛肉面便坐了下来。就在这时,一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小青年扶着一位裹得严严实实的老爷爷走了进来。那老爷爷双鬓已白,那浪花般的皱纹也爬上了他的面庞。 他们要了两碗牛肉面,可是,那小青年走到柜台前,指了指菜单上的清汤面,用手势比着一碗看见面,一碗清汤面,面上来了,小青年把牛肉面推到老爷爷面前,自己却吃那碗清汤面。老爷爷把牛肉往小青年碗里夹,边夹边说:“你在外边念书苦,快多吃点!” “嗯,爸爸,你也多吃点啊!”于是老爷爷那双颤抖的手,从碗里夹起一块牛肉向嘴里送去,小青年脸上露出开心的笑脸。小青年把老爷爷夹给他的牛肉又放到爷爷的碗里。老爷爷开心地说“这家店的牛肉可真多啊!”“不对啊,牛肉屈指可数,可他怎么……”我的心中正疑惑着,抬起头,一不小心正碰上老爷爷的眼睛。他和眼中没有一丝神采。原来……就在这时,老板娘端给他们一碗拌牛肉,小青年说:“我们没点这菜啊!”“我知道,今天小店风开张,特送一碗牛肉。”小青年也不再说什么。我也会意了。不久,他们走了。老板收拾碗时,竟发现碗下压着一张2元钱。不多不少,正是拌牛肉的价钱。 这一镜头,使我记忆犹新。 爱,不需要什么代价。也许,只是一句问候的话语,也许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伟大的爱呢? 每一个爱的镜头,都能折射出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一种爱的诠释,都付出过爱的艰辛,爱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让爱的故事连同春之烂漫,夏之浓郁,秋之丰硕,冬之沉稳,走进我们干涸的心灵,种上一片爱的绿荫吧!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就是——爱! 破碎de谎言2021-5-17 21:52:34 “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姑娘在人们的盼望中终于来了。她在土地上播下了一片春的希望,撒下甘露给春一片美丽。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在春雨的洗礼下抽出枝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身子。花儿呢?也耐不住寂寞似的纷纷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的花像绽开的笑容,有的花像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儿。还有的含苞欲放,像一只只明亮的小眼睛,藏在花丛里中和阳光互相挑逗。远远看去,这儿已经成了花的海洋,草的世界。小蜜蜂也争先恐后地来了。它们嗡嗡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蝴蝶在花丛中唱着欢快的歌儿翩翩起舞。 春姑娘带着风妹妹来了。“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吹过田畴,在麦苗身上留下了一丝生机。春风吹过河畔,在湖中留下一圈涟漪;春风吹在孩子们稚嫩的小脸上,让他们感到融融的暖意。春风如母亲般地抚摸大地。大地在春风的爱抚下也散发着无限的生机,一派繁荣美好的景象尽收眼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雨滴离开了乌云妈妈落到地上来。打在花儿的脸上,打在秧苗的身上,打在那久旱的土地上。花儿在雨中欢乐地摇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来春天。秧苗贪婪地吮吸着雨露,坚强而又快乐地生长。农民伯伯的脸上笑开了花。人们撑着伞走在路上,心里却充满了生的喜悦。伸出手去触摸春雨,雨滴顽皮地跳入我的手心,湿湿地、软软地,又轻又柔。 在这美丽的春天,怎能少得了动物朋友呢?小鸟在树上欢唱着春天的赞歌,呼朋引伴。蚯蚓从土里钻了出来,被这美丽的春天陶醉了。燕子在空中像箭一样地来回穿梭。 我被迷人的春天陶醉了。春之美——我心中的美景!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
丹凤小学五(1)班 柏湛
我心中的家园是人们彼此相亲相爱,不再有争吵,不再有自私,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幸福的微笑,人们可以快乐地在林荫路上散步,不再见那光秃秃的树杆在风中哭泣……
河沿边,已经可以闻到河里飘出的阵阵臭气。水里像一碗大杂烩,上面飘着破皮鞋、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等。河里有几条鱼,因被污染,即使打捞上来也不能吃了。马路上,车子排出的废气让人呼吸困难。因长期交通堵塞,上班、生病都很容易误事。我在家里睡觉时都可以听到街上“滴滴嗒嗒”的喇叭声,真吵!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人工花园——一个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因这里禁止行车,人们可以放心地在绿色的草坪上躺下看书。动物和人们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安静时,仰望着天空,感受着微风轻轻抚摸你的脸颊,真舒服呀!
第二层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繁华都市,这里的道路畅通无阻。路边都是茂密的隔音带,这样住在附近的人们就可以享受这宁静的生活了。汽车经过改装,便成了靠太阳能行驶的环保车,使这个城市的空气洁净度大大提高,多好呀!
第三层是地铁站,这里的铁路像一个大蜘蛛网一样遍布于全球。一上车,将钱递给工作人员,便可在一分钟之内到达想去的地方,多快捷、多方便。
要是我真的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那该有多好!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
丹凤小学 五(1)班 陈研源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说起家园,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向往的美好家园,并为心目中的美好家园而奋斗。但是,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所有有生命的住宿,大家都离不开它。
可是,现在因为人类不爱护我们的家园,白色垃圾随地乱扔,化工企业不断的增多,废水、废气、废渣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人类随意砍伐树木,从而造成了我们的地球水资源越来越少,动植物也越来越少了;草地不见了;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些都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被污染的环境里,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
大家都知道,树不仅能美化我们身边的环境,还可以吸走二氧化氮,释放出氧气,启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这样讲,没有了树木就没有我们人类,可见树木对我们人类有多么的重要。让我们共同来保护这被污染的地球吧!
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因为地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连,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我呼吁,从今天起,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了家园变得更加美好,请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乱踩踏小草 。创造出一个安静的世界。努力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公民,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美好的家园。让大片大片的绿草地尽显眼前,那草地,真是比豪华的波斯地毯还要柔软,还要舒适;那一株株山茶花、月季花、玫瑰花......让人见了神清气爽;那绿树,每棵都高高大大的,像是森林里的卫士。
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美好家园,大家喜欢吗?
我心中美好的家园
丹凤小学五(1)班 尹子怡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了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在我心中的美好家园里山好、水好、环境好、人更好。在那里居住的人环保意识非常强,他们把自己的家分成两个地方,一个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村庄,这里只负责农业生产;一个是繁荣文明、供给充足的城市,这里只负责生活。那里基本没有工业污染。
在我心中的美好家园里生态优美,一年四季漫山遍野都披着墨绿色的衣裳。这里的水清澈见底,非常甘甜,没有被污染过,也没有被核辐射过,喝一口清凉可口、沁人心肺。而且我心中的美好家园里的风景也非常好,到处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这里的人们环保意识非常强,人们从不乱砍树木,人们的房子都建在树林中和公园里。因为那里的环境好所以气候也很好,每年都是风调雨顺的,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就一直没有发生灾难。在这个地方,春天慵懒、夏天萎靡、秋天悲凉、冬天瑟缩的情绪都会被春天蓬勃、夏天热烈、秋天丰满、冬天含蕴的心绪所取代。我心中的美好家园里春天来了,枝头绿了、山花开了。夏天来了,豌豆、蚕豆熟了。秋天到了,硕果累累、野菊开了。冬天来了,雪花落了、梅花开了。

在我的美好家园里科技发达,在高科技的支撑下,他们的生活都非常方便,人们的车都可以飞,电话是隐形的,城市里的所以东西都是可以回收的,非常环保。他们虽然都开车,但是他们的车都是太阳能自动充电,没有尾气污染。在这里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能帮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比如帮你扫地、洗碗、擦玻璃、修理电器、收割庄稼、煮饭……。
在我的美好家园里人们健康文明、勤劳友善、互相帮助,无论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什么事、事情大小他们都会热情耐心地接待你、帮助你。他们每天勤劳耕作,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和文明,开心的生活在美好家园里。每天中午,每家每户都会带着自己生产出的物品来“集市”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基本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地方是我心中的美好家园,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增强本领,靠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我们就一定会把我们的世界全都变成我们心中的美好家园。
母亲
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她三十多岁,中等身材,长方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动在黑黑的眉毛下,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她笑起来也很好看。妈妈是一名会计师,每天在单位工作很繁忙,回到家,她还有洗衣做饭,真辛苦。
妈妈为了我的学习操了不少心,每天下班回来陪着我写作业。可是有时我却不能体谅她,总是让她着急、生气。记得有一次考试,我没考好,她狠狠地骂了我一顿,我也真得害怕了,我知道,她是真的希望我做一个好学生。
妈妈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而且也注重培养我的兴趣和爱好。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学画回来,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路边有一个坑,她因为走得急,没有看见,把脚崴了,我一时不知所措,心想,怎么办呢?对,马上回家找爸爸,我快步跑回家,把爸爸找来,爸爸把妈妈接回家,到了家一看,妈妈的脚又红又肿,不能走路了,爸爸忙着给妈妈上药,可是,我却傻傻地站在一边,一动不动,想起来那时真傻。 想想这几年,妈妈真不知为我付出多少辛苦!
这就是我的妈妈,我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长大,我爱我的妈妈。
第一步,网上报名:先点开http://jiaoyu.139.com的首页,完成注册后,再登录。
第二步,投稿环节:用户进入大赛平台后即可投稿,上传原创作文,(需注明所在地区、学校、班级、指导教师、作者、联系方式、类别、城市)。
第三步:按要求写好作文信息、作文内容。确定无误点击发表,作文便可发表!
清史奇葩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中学 孙悦 0315—8586301 指导教师:佟桂霞
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战争还未停息,社稷还前途未卜,丈夫大汗却撇下了一切,撒手走了。来不及沉痛的哀悼,各大旗主争夺汗位的斗争将一切陷入了剑弩拔张的境地,也许是历史使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她六岁的儿子作为妥协后的决定,被推上了皇位。然而,这并不是荣华富贵的开,一条漫长的由保命到保江山的坎坷之路等着母子二人去走。她,就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太后。
孝庄文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身为蒙古族科尔沁部的格格,于13岁时作为政治联姻的使者,嫁给了比自己大21岁的姑父,皇太极。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满蒙通好,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这是她同其他部族女子一样,唯一可以为本部族做点事情的价值体现。在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女子是不能上战场杀敌的,而联姻对于女子来说便是一种既荣耀又残忍的的抉择。远嫁后金,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抉择,肩负着顾全大局的使命,走上了政治联姻的道路。
第二次人生抉择仿佛来得太快,皇太极的薨逝,自己与儿子被推到了政治斗争的最前沿。可惜皇位是何其耀眼又何其凶险,面对着两大主要威胁: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这两个正当壮年又都对皇位虎视眈眈的旗主,势单力薄的母子俩该如何才能保全皇位保全性命?聪慧的庄妃(当时还未成为太后),立即发现了生存的生机,利用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的斗争,她选择支持实力稍强的多尔衮,让他们互相牵制,保证了政治的平衡。内患解决了,外患还在,于是她作为幕后的策划者,承担了帮助儿子问鼎中原的重任。
当明朝覆亡、大清江山业已坐稳的时候、当摄政王这颗毒瘤也除掉后,一切貌似风平浪静,她还来不及松一口气,皇帝儿子便要铁了心的皈依佛门。这个她一手培育起来的皇帝儿子,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是无人可及的,却总是免不了冲动的性情。儿子与母亲分崩离析,形同陌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痛心疾首。如果真到了此种境地,人世的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吧。当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太后强忍着泪水,做出了第三次至关重要的抉择:儿子已无药可救,就随他去吧;大清的江山还得有人来坐,只有再次辅佐小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还好这位康熙大帝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没有令她失望,我想这也是她最欣慰的吧。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她也走到了弥留之际。此时她做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抉择,死后入东陵,而非与先皇合葬。是因为下嫁风波无颜再见夫君,还是母子情深要与儿子在一起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呢?但若是要与儿子重聚又为何再去世三十八年后才由雍正帝将其灵柩迁往东陵(今河北遵化清东陵)风水墙外下葬呢?这恐怕也是孙子玄烨始终猜不透皇祖母的意思而迟迟不能安置的原因吧。在我看来,葬在风水墙之外,是不是要生生世世守望者子孙、庇佑着子孙呢?
也许有人认为,作为一名女子她是失败的,她没有真正的爱情,不能享受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甚至由于政权,连母子关系都弄僵了。可是从更高更宽的角度来看,她,博尔济吉特氏,是一个绝对伟大的女人。她有过人的智谋,却不贪恋权势,没有成为第二个武皇;她修身养性,从不喜怒形于色;她也有真挚的情感,只是亲情、爱情都要服从社稷的发展需要。她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江山社稷,从她决定要嫁到后金的那一刻起,她便不再是单一的一个人,一切都要考虑,究竟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这个女人,牺牲了自己一生换来了子孙的幸福,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而她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为,连自己挚爱的儿子都无法理解她。她是一名奇女子,值得她的子孙甚至是我们所有人都敬仰的奇女子。历史的车轮早已证明了这一切。而我们可以做的,是敬仰,学习。

梦见菩萨问自己念过什么经,是不是与佛教有缘?是不是应该考虑皈依佛门?我本身就是信仰佛教的人,随时都

梦见菩萨问自己念过什么经,是不是与佛教有缘?是不是应该考虑皈依佛门?我本身就是信仰佛教的人,随时都会去庙里捐功德和敬香。今年梦见几次佛和菩萨了。最近的一次就能到一个像地藏菩萨的菩萨问我念过什么经?我就回答“我念过《地藏菩萨本愿经》《华严经》”,之后我就不记得了!就在去年,我还梦到在庙里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答:能够这么多次梦到佛菩萨,也是前世与佛菩萨结下的善缘,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就会显现。

这么多的开示,非常殊胜!随喜!

有善根!已经开始悟道:该信佛了!

入门就是先看看佛教的基础书籍
推荐必看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更多的了解菩萨。
《放生杀生现报录》《素食的利益》这是观世音菩萨亲自给的开示,一定要读。
戒杀放生素食的果报是健康少病长寿,菩萨很爱护你哦!
(这些书网上有电子版)

搜索:般若文海----有更多的佛教书籍
推荐:了凡四训 因果报应 基础佛理 因果原理
都是入门的书籍。佛法是智慧之学。积福积慧。

太有福了!随喜!赞叹!南无观世音菩萨
你应该与佛有缘,皈依佛门可能是你最好的归宿。

皈依非常好,很合适。尽快皈依。但皈依不代表出家,不要混淆,记住。

多接触经典吧。佛教的经典,您的佛缘非常非常深的!

李宗仁三妻胡友松:夫重病曾想自杀,晚年皈依佛门,患癌弃疗辞世

1990年3月,病床上已百岁的老人李秀文正眯着眼睛吃橘子时,一个年过半百却风韵犹存的女子走进了她的病房。

当时的李秀文并不知道,这个比自己小了近50岁的女子,正是自己丈夫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胡友松。实际上,当日胡友松是特意隐瞒身份前往,因为相关人员怕胡友松的身份会让老人家受到刺激。

那日,见到这位已经没几颗牙的百岁老人时,胡友松只觉自己鼻子酸酸的,立在老人面前看她吃橘子时,她想 :“德公(李宗仁)要是在,现在应该也是她这般模样了……”

不觉间,胡友松又再次想到了那个让她思念了20年的丈夫李宗仁,有一瞬间,她竟觉他的音容竟似乎与病床上的李秀文重合了。也难怪她会如此恍惚,这是她自丈夫去世后第一次见到与丈夫曾朝夕相处的人。

就在胡友松恍惚的当口,李秀文的侄媳附在她的耳边说道:“这位女士是从北京专程来看你的。”李秀文听完后用飞快的速度向胡友松点了点头道:“谢谢!”

听到这句“谢谢”时,胡友松才完全回过了神。她含着笑走到李秀文近旁道:“您老人家身子骨真硬朗。”

李秀文听了却也不接茬只点了点头道了声“坐”,看她坐下后,她便又继续把剥好的橘子瓣送到嘴里了,橘子瓣在她嘴里利索地被打了一个转后,她便吐出了一个个橘子籽儿。

胡友松看着这一幕,只觉倍感温馨。那天,她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似乎她们之间完全不是情敌,而是第一次见面的远房亲人。

这是胡友松和李秀文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她们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这唯一一次见面,解了胡友松无数的思念。对胡友松而言,这次见面也算是了结了她的一个心愿了。

看了李秀文后,胡友松对丈夫李宗仁更加钦佩了,走出病房时,她喃喃道:“她是个善良本分的老人,和您(李宗仁)很般配。”

了结这个心愿后,胡友松便开始在丈夫老家桂林找一个“秘密地”了。这个“秘密地”是文革期间丈夫无数次向她提起的地方,他当时曾不止一次地跟她说:“实在不行了,我们就去桂林乡下养鸭子。”

之后,李宗仁还津津有味地跟她描述起那个“养鸭子地儿”来了。李宗仁说得眉飞色舞,胡友松也听得特别起劲。意犹未尽之时,李宗仁还说:“以后,我得带你去看看那个地儿,那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这个“秘密地”就这样根植在了胡友松的心里,丈夫因直肠癌去世后,她便经常有意无意地想起这个地方来。慢慢地,这个地方竟然成了一个很神圣的存在了。每每想起这个“养鸭地”,胡友松的心里便兀自暖暖的。

可是,这个地儿可真难找啊,其实,从北京到桂林的第二天,胡友松便开始寻找丈夫口中那个“养鸭地儿”了,可她在丈夫故乡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的丈夫故居附近找了无数遍,也还是没能找到那个所谓的“养鸭地”。

越是没找到,胡友松便越想找到,那是他们曾梦想过的“太平生活的所在地”,那是他们的“桃源”,她怎会不想找到呢!

胡友松终究没有找到那个“养鸭地”,但虽然如此,她对这趟桂林行依旧非常满意。此行,她不仅把丈夫生前的一些遗物捐赠给了即将改建的李宗仁故居和纪念馆,还看了丈夫的故乡。结婚三年间,他和她说起的那些桂林景色,她都一一去看了,他口中的美味“桂林米粉”,她也亲自去尝了。

一切都美好得不像真的,可他,却终究不能陪她了。

回到北京后,已正式退休的胡友松报名了老年大学。这次的学习计划,依旧是丈夫生前引导她学习的书法和绘画。

胡友松最初接触书法绘画,是在与丈夫结婚的1966年,当她第一次看到丈夫的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时,她便叹道:“德公,你的字真好看,像画出来的,却又比画作更挺拔有力。”

李宗仁听完她的夸赞后道:“书法很好学的,得空的时候我教你。”

果然,之后一次得空时,李宗仁便握着她的手教她练字了。也是在这期间,李宗仁意外发现了她的绘画天赋。于是,他便鼓励她学画画。

在李宗仁的鼓励下,胡友松真的拿起了画笔,她甚至还当着丈夫的面临摹起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等国画大师的画。看到妻子绘画热情高涨,李宗仁自然免不得一顿夸赞。

有一次,李宗仁生日时,胡友松还专门画了几幅画挂在小客厅。李宗仁见了后大吃一惊,他忙给秘书程思远打电话道:“思远,你快来,友松在家里开画展啦!”

李宗仁变着法子的夸赞让胡友松在绘画的路上越走越远了,这个未曾学过绘画的女子,竟慢慢地越临摹越“像样子”了。这种种,自然让李宗仁欣喜不已。

每每想起初学绘画时的一幕幕,胡友松的眼里便总不自主噙满了泪水。每每提起画笔,她也总想起和丈夫的种种。胡友松最喜欢画梅花,除了因为“梅”曾是自己的名字,自然也因为“丈夫最喜欢梅花”。

除了梅花外,李宗仁最喜欢看妻子临摹的就是徐悲鸿的那幅《寂寞猫》了。这幅画是李宗仁之最喜欢,他总说“那猫的神态,一副寂寞、孤独、痛苦、忧伤的表情,配上‘寂寞与谁言,昏昏又一年’,真是太有意境了。”

因为李宗仁喜欢,每每闲暇时,她总给丈夫临摹这幅画,临摹的次数多了,她画猫便也越来越传神了。胡友松终究懂李宗仁,她知道在文革时期,因为寂寞且不被允许走动的缘故,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寂寞感,而看她画猫,恰是一种排解寂寞的方式。

只要想到《寂寞猫》,胡友松就能想到丈夫回国两年后的艰难处境:随时应对复杂的局势,身体又时好时坏,最后还被确诊为了直肠癌并动手术。

因为丈夫是“大写的人”李宗仁,胡友松的人生便也注定不会平凡,与丈夫结婚三年间,因为看到了太多起落,她的成长竟到了让自己也吃惊的地步。

但这些,都不能算是丈夫给她的最重要的财富,李宗仁给她的最大财富是:让她学会了爱。她本是一个弃儿,收养她的养母对她并不好,有时候甚至会无故打骂她。无爱家庭里长大的她,一直极其自卑,也不懂得爱人。

是在丈夫一点点的影响下,她才懂得了什么是爱,并学会了爱人。经由丈夫,她的生命真的变得圆融丰满了。

真正让人成长的从来是爱,它能让人坚强,也能让人柔软。胡友松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怎么一点点在丈夫的爱里变得“柔软又坚强”的,在他之前,从没有人那样全无保留地爱过自己。

她永远记得,自己有一次骑自行车摔伤了后他的紧张模样,他一边给她仔细擦药,一边“抱怨”她不会照顾自己。当天夜里,他还无数次爬起来查看妻子的伤。后来,每次她出门,他都要千叮咛万嘱咐“不许骑自行车”。

体会到丈夫全身心的爱后,胡友松开始用行动回应他,生活里,她总悉心照顾着他,他喜欢的不喜欢的,她全记在了心里。他病了以后,她更是寸步不离,生怕自己有一丁点的闪失。

与丈夫的感情越深,她越害怕他离开,可是,他终究比她大了近50岁,嫁给他时,他们的相处时间便进入了倒计时。

因为极度害怕失去,李宗仁重病期间的一个晚上,她曾想到过自杀,她害怕失去丈夫后孤苦伶仃的日子,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是她不敢想象的。所以,在一个晚上,她决定在丈夫死前先到另一个世界等他。

做出自杀的决定后,胡友松走到窗台旁的柜子边,拿起那包医生开给她的一星期的安眠药,她曾做过护士,她知道这个量足以要了她的命。就在她准备一口吞下安眠药时,护士突然推门走进病房道:“李宗仁的葡萄糖快滴完了。”

护士的大嗓门把胡友松的意识拉了回来,床上昏沉了一整日的李宗仁竟也应声睁了眼。醒来后,李宗仁轻轻地唤了一声“若梅”。胡友松听到丈夫叫自己忙把安眠药攥在手里走到了丈夫身边,李宗仁看着妻子道:“你瘦了,肯定是累坏了,你要休息。”

胡友松听了不禁心里一阵难过,眼泪也不争气地跟着滚落下来,这时候的她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举动有多自私。

当晚,李宗仁再次沉睡后,她收起了安眠药,她对自己说:“我绝不能走在德公前面!”

李宗仁最终还是没有敌得过生老病死,他走了,走时一直喃喃着说:“我放心不下你”,他走时,脸上还挂着最后一滴泪,那滴泪,她用自己的脸给他擦掉了。

李宗仁死后,胡友松悲痛欲绝,她觉得自己的天地都塌陷了。可奇怪的是,这时候的她反而清醒了,她意识到自己不能跟着一起走。没错,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安顿好他的身后事。

因为丈夫死在动荡时,所以,他的尸骨火化后竟被通知只能装在普通的骨灰盒里。那种骨灰盒一个39元,胡友松见了不免心酸,她心道:“德公终究是一个大写的人,怎么可以让他被装在这样一个小骨灰盒里。”

于是,为了让李宗仁骨灰被装在一个像样的骨灰盒里,胡友松决定求一次人,想了想后她含泪对工宣队员说:“请您给一个大点的、像样的骨灰盒吧,这样能让将来从海外归来的人看到李宗仁的骨灰盒,感到不一般,让大家知道他回大陆后受到了尊重和礼遇。”

工宣队员听了后轻声道:“我知道李宗仁先生,他爱国,人很朴素,可以给他换个好些的,要120元,你够吗?”胡友松听了这话连忙连声道:“够,够!”

后来,胡友松又在一年的清明节经多方周旋给丈夫的坟墓加了一个外罩,这样一番“装饰”之后,胡友松心里才觉得踏实了。

现在,每年清明节时,她都会早早地带着花去看望她的德公。她给丈夫的花从来不是买的,而是她特地采回的野花,采回后,她会事先将花养在盛着水的瓷花瓶里。

瓶里养野花是李宗仁在时她常做的事,每次看她采回野花摆放在家里,他都赞不绝口。

所以,她总觉得,她把花瓶摆在他墓地铜像前,他若泉下有知,定也会高兴不已。她依稀还记得,丈夫生前,她还曾以自己采摘的野花为写生对象画过画。

说到画画,胡友松现在真的比以前长进了不少。这并非她悟性突然好了,而是多年勤学苦练的结果,没有李宗仁的日子里,每当想念她时她便总会忍不住提笔画画。画得多了,绘画技术自然也跟着长进了。

所以,进入老年大学后,她的绘画总是非常拔尖。后来,她的作品还屡次被拍卖出高价。每次拍卖所得,胡友松都捐赠出去了。

仅在后来1998的抗洪救灾义卖中,胡友松就向灾区捐赠了5200元。每次有慈善活动时,只要有能用上她的,她都会欣然前往。

她的想法很简单:德公是爱国爱民的抗日英雄,作为妻子,她便也该传承他的优良品质。

在努力想法做慈善的同时,胡友松一直有另一个愿望:她想完成丈夫生前未完的心愿,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死前一直和胡友松念叨说自己回国没办成最重要的事,这个事情便是促成台湾统一。因为这遗憾,弥留之际他还特地让妻子叫来了尹冰彦并对他说:“回来以后,本想在台湾问题上做点工作,我的那些想法曾和你提过,还没来得及跟周总理说,哎!”

因为这未了的遗憾,李宗仁死前曾特意在给周恩来总理的最后一封信里说:

这最后一封信,胡友松记得非常清楚,因为他口述最后的信件时,她正守在丈夫的身旁。身为深爱丈夫的妻子,胡友松自然比谁都懂得“国家统一”在李宗仁心里的重要程度。可作为弱女子,要去帮助国家统一,却未免也太难了。

但她总觉得,自己或许能帮上忙。

可胡友松一生终究没能为祖国统一作出任何贡献。李宗仁死后,她被下放过,也辗转流离过,后来她又做了北京第一档案馆的文史研究员。这个工作是胡友松自己所选,她做这个选择还是因为丈夫李宗仁。须知,他生前最喜欢看的资料就是文史,他还经常让她给自己读一些文史资料。

胡友松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让自己觉得:她好像还是和她的德公在一起。

从文史馆退休后,总感觉自己又离丈夫远了的胡友松心情总是很低落。这期间,绘画和书法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或许是难耐寂寞的缘故,她曾在这段时日里与一个技术员结了婚。但因为丈夫粗暴自私,这段婚姻仅仅持续了极短时间。

1995年,似已看透世事,对尘世似无牵挂的胡友松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号妙惠居士。皈依佛门那刻起,胡友松便下定了不再理俗尘的决心。

可1996年,当负责建造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的相关负责人找到她,并请她协助该馆建立时,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她甚至还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李宗仁大批文物捐赠给了该纪念馆,把这些文物送到纪念馆那天,她眼里闪着泪光。

之后,每一年胡友松都会去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住上几个月,她太喜欢这个地方了。这是她丈夫曾经带领将士们用生命守护的地方,这里有他的热血。所以,待在台儿庄,她总能感受到踏实。

可即便如此,胡友松也不愿一直待在台儿庄,因为她不想自己给台儿庄添任何麻烦。所以,每年忙完那几个月后,她便会再度回到自己位于北京的小小院落里养花、作画、抄佛经。

长期在北京和台儿庄之间往返,这件被常人看来很折腾的事,却被胡友松认为是“幸福”。她喜欢穿梭在这两地之间,这种喜欢自然也是因为这两地:一个是她和他婚后三年的居所,另一个是他洒下热血的地方。

2007年,胡友松又来到了台儿庄。年底,她买了很多年货,她准备在台儿庄过一个丰盛的春节。可当天傍晚,她却突发腹痛。到医院检查后,她被确诊为了直肠癌。

得知自己得了和丈夫同样的癌症时,她显得非常平静,她后来甚至半玩笑地说:“我是直肠癌,和他一样的病,到死的时候我们也是同病相怜。”

皈依了佛教信奉因果的胡友松甚至觉得:她得这个病,是早就注定好的。而这个注定的结果,还被她认为是她最好的归宿。

2008年正月十六,胡友松在市立医院进行了手术,手术前医生要家属签字,胡友松笑笑说:“我唯一的家属走了,我孤家寡人一个,我自己签吧。”

胡友松的手术很成功,医嘱是要求化疗至少五次。可化疗到第三次时,她却怎么也不肯继续化疗了。别人问及她放弃治疗的缘由时,她只说:“化疗费钱,并且希望很渺茫,我也不想再给台儿庄人民增加没必要的负担。”

说这话时,胡友松一脸的灿烂与坦然,丝毫看不出苦痛和悲情。

出院后,身患癌症且已经69岁的她坚持自己照顾自己。因为时日无多,所以,她决定不回北京,留在这个曾被丈夫守护的台儿庄。在被问及这种选择的缘由时,她说:“只有这样,先生离我才最近。”

之后,安静等死的胡友松在自己门口挂上了“自修谢绝打扰”的牌子,她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其实,这些身后事,大部分都是关于丈夫李宗仁生前遗产的交代。

遗嘱的其中一条内容是:她将把她所有的物品和几千美元、几千港币捐给台儿庄并设立一个慈善基金。她的遗嘱最后一条内容是:她自己个人存折上的十万元工资将全部交给寺院佛友和需要帮助的人。

立下遗嘱不久后的11月4日,胡友松因周身无力且高烧径自去了医院。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全身癌细胞已经扩散。听完诊断后,胡友松只笑了笑,她再次拒绝了所有的救治。随后,她便离开医院前往了离台儿庄不远的德州庆云县并住进了海岛金山寺。

到寺仅仅一周后的11月25日下午六点,胡友松便安然辞世了。

胡友松死后,她曾经居住过的红顶小楼一直伫立在李宗仁纪念馆旁边,这种守护,一如李宗仁晚年时她给他的陪伴。

直到今天,经胡友松倾情倡建并守望十多年的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依旧是关于李宗仁的最具内涵和看点的存在。这个馆作证了李宗仁的伟大人生,也作证了胡友松与李宗仁的超凡 情感 。

该馆的二楼楼梯口始终悬挂着一幅红梅画作,这幅画是胡友松亲手所绘,它为该馆的英雄豪气点缀了一抹美艳。

“梅”是胡友松的名字,也是李宗仁最喜欢的花卉,它也是最能代表她一生的存在。胡友松的一生正如陆游的《咏梅》里所写:
本文标题: 在老年大学学了些唐诗后老师布置作文:皈依佛门之我见。怎么写有些诗人皈依佛门,不知为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3080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平心而论,我这首诗如何谁可以帮我写一首现代诗(三行诗) 很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