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对诗人的自杀过度关注了

发布时间: 2022-04-02 21:00: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0

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情有人认为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你怎么看理由我赞同这一看法。众所熟知的《伤仲永》就是最好的例子。孩子的天...

我们是否对诗人的自杀过度关注了

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情有人认为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你怎么看理由

我赞同这一看法。众所熟知的《伤仲永》就是最好的例子。孩子的天赋是非常宝贵而脆弱的,需要细心呵护,但不需要过度追捧甚至炫耀。理性的态度应该是保持低调谨慎的作风,谦虚认真的学习。这样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诗人海子的自杀原因

希望有一个完整的解决答案,谢谢!
  海子的密友 西川给出这样的答案:
  以下是我所知和我所猜测的海子自杀的原因:
  ①自杀情结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未遂自杀之后。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海子对于死亡的谈论甚至不仅限于诗歌写作中。他死后,朋友们回忆起他生前说过的一些话,深悔从前没有太留意。有一位海子在昌平的友人告诉我,海子甚至同他谈到过自杀的方式。海子选择卧轨,或许是因为他不可能选择从飞机上往下跳;在诸种可能的自杀方式中,卧轨似乎是最便当、最干净、最尊严的一种方式。我想海子是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人说话应该避谶,而海子是一个不避谶的人。这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海子的另一个自我暗示是“天才短命”。在分析了以往作家、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与其寿限的神秘关系后,海子得出这一结论;他尊称那些“短命天才”为光洁的“王子”。或许海子与那些“王子” 有着某种心理和写作风格上的认同,于是“短命”对他的生命和写作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探究海子的写作方式与其写作理想的矛盾时还会谈到。
  ②性格因素 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喜欢嘉宝那样的女人,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多数情况下,海子像一只绵羊一样对待他人。有一回海子的一个同事给他送信,因为信有好多封,那人便一边读着信封上海子的名字--“海子海子海子”--一边把信递给他。可是忽然,送信人不再读“海子海子海子”,而改口为“孙子孙子孙子”,海子觉得送信人是在说着玩,便只是笑,倒是站在一旁的骆一禾火了起来,把送信人大骂一顿。一般说来,海子是温和的,但他也有愤怒的时候,而且愤怒起来像一只豹子。有一回他在饭馆里一个人和几个人打起架来,结果打碎了眼镜,脸上也留下了血痕。事后他对我说,因为当时他真把命豁出去了,所以他一个人和那几个人打了个平手。
  海子性格的形成,应该既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后天因素。所谓后天因素,自然指的是其农业背景。海子是农业的儿子,他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他说。“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至于先天因素,我指的是他的星座。海子生于1964年4月2日,属白羊星座。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出于迷信的兴趣来看待他的星座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在这里发现某些有趣的东西。
  ③生活方式 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我在《怀念》一文中对此已有所描述。我要补充的一点是,海子似乎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他宁可生活在威廉?布莱克所说的“天真”状态,而拒绝进入一种更完满、丰富,当然也是更危险的“经验”状态。
  1988年底,一禾和我先后结了婚,但海子坚持不结婚,而且劝我们也别结婚。他在昌平曾经有一位女友,就因为他拒绝与人家结婚,人家才离开了他。我们可以想像海子在昌平的生活是相当寂寞的;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可没有那种尼采式的浪漫,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我想是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他的生活缺少交流,即使在家里也是如此。他同家人的关系很好,同大弟弟查曙明保持着通信联系。但他的家人不可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据说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因为他是一位大学老师。海子死前给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有一段时间,海子自己大概也觉得在昌平的生活难以忍受。他想在市里找一份工作,这样就可以住得离朋友们近一些。但是要想在北京找一份正式的、稳定的工作谈何容易。海子的死使我对人的生活方式颇多感想,或许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被一张网罩住,而这张网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一般说来,这张网会剥夺我们生活的纯洁性,使我们疲于奔跑,心绪难定,使我们觉得生命徒耗在聊天、办事上,真如行尸走肉。但另一方面,这张网恐怕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可靠的一面。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婚姻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会像一只只手紧紧抓住你的肩膀;你即使想离开也不太容易,因为这些手会把你牢牢按住。但海子自杀时显然没有按住他肩膀的有力的手。
  ④荣誉问题 弥尔顿说过:追求荣誉是所有伟大人的通病。我想海子也不是一个对被社会承认毫无兴趣的人。但和所有中国当代诗人一样,海子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诗人的不信任,以及同权力结合在一起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生前(甚至死后)可谓深受其害。尽管我们几个朋友早就认识到了海子的才华和作品的价值,但事实上1989年以前大部分青年诗人对海子的诗歌持保留态度。诗人AB在给海子的信中就曾批评海子的诗歌 “水份太大”。1988年左右,北京有一个诗歌组织,名为“幸存者”。有一次“幸存者”的成员们在诗人CD家里聚会,会上有诗人EFG和HI对海子的长诗大加指责,认为他写长诗是犯了一个时代性的错误,并且把他的诗贬得一无是处(海子恰恰最看重自己的长诗,这是他欲建立其价值体系与精神王国的最大的努力。他认为写长诗是工作而短诗仅供抒情之用)。 1987年,海子到南方去旅行了一趟。回京后他对骆一禾说,诗人JK人不错,我们在北京应该帮帮他。可是时隔不久,海子在一份民间诗刊上读到了此人的一篇文章,文中大概说到:从北方来了一个痛苦的诗人,从挎包里掏出上万行诗稿。这篇文章的作者评论道:“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此人(指海子)现在是我的朋友,将来会是我的敌人。”海子读到这些文字很伤心,竟然孩子气地跑到一禾处哭了一通。这类超出正常批评的刺激文字出自我们自己的朋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几乎在同时,北京作协在北京西山召开诗歌创作会议,会上居然有人给海子罗列了两项 “罪名”:“搞新浪漫主义”和“写长诗”。海子不是作协会员,当然不可能去参加会议,于是只有坐在家里生闷气,而对于那浅见蠢说毫无还击之力。在所有这些令人不解和气愤的事情当中,有一件事最为恶劣。海子生前发表作品并不顺畅,与此同时他又喜欢将写好的诗打印出来寄给各地的朋友们,于是便有当时颇为著名的诗人LMN整页整页地抄袭海子的诗,并且发表在杂志上,而海子自己都无法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后来,此人欲编一本诗集,一禾、海子和我便拒不参加。
  ⑤气功问题 有一件事人们或许已有所耳闻,但我却一直不愿谈论,因为我怕某些人会对此加以利用。现在为了客观起见,我想我应该在此谈一谈。这件事情便是海子对气功的着迷。练气功的诗人和画家我认识几个,据说气功有助于写作,可以给人以超凡的感觉。海子似乎也从练气功中悟到了什么。他跟他的一位同事,也是朋友,学气功。有一回他高兴地告诉我,他已开了小周天。他可能是在开大周天的时候出了问题。他开始出现幻听,总觉得有人在他耳边说话,搞得他无法写作。而对海子来说,无法写作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生活。也是在那时,海子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某种幻觉,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海子前后留有三封遗书。他留给父母的那封遗书写得最为混乱,其中说到有人要谋害他,要父母为他报仇。但他的第三封遗书(也就是他死时带在身上的那封遗书)却显得相当清醒。他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海子自杀后医生对海子的死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海子所在的学校基本上是据此处理海子自杀的事的。但我想,无论是医生还是中国政法大学校方都不可能真正、全面地了解海子其人。倘若有人要充当冷酷的旁观者来指责或嘲弄海子,那么实际上他也是在指责和嘲弄他自己。他至少忘记了他自己,忘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的生存。
  ⑥自杀导火索 每一个人的自杀都有他的导火索。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中等身材,有一张圆圆的脸庞。她大概和去年去世的内蒙古诗人薛景泽(雁北)有点亲戚关系。海子最初一些诗大多发表在内蒙的刊物上恐怕与这个女孩子有关。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我不得而知。但在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到她,她对海子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与同事喝了好多酒。他大概是喝得太多了,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他问同事他昨天晚上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讲了些他不该说的话。同事说你什么也没说,但海子坚信自己讲了许多会伤害那个女孩子的话。他感到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海子大概是25日早上从政法大学在北京学院路的校址出发去山海关的。那天早上我母亲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从学院路朝西直门火车站方向低头疾走的海子。当时我母亲骑着自行车;由于急着上班,而且由于他和海子距离较远,不敢肯定那是不是海子,便没有叫他。现在推算起来,如果那真是海子,那么他中午便应到了山海关,我想任何人,心里难处再大,一经火车颠荡,一看到大自然,胸中郁闷也应化解了。看来海子是抱定了自杀的决心。
  ⑦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 以上我谈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但正如加缪所说:“最清楚的原因并不是直接引起自杀的原因。”我想海子的自杀应该也有其更加内在原因,那就是他的写作。记得有一次海子、白马和我在骆一禾家里聚谈,大家谈到写作就像一个黑洞,海子完全赞同这种看法。海子献身于写作,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所以确切地说海子是被这个黑洞吸了进去。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海子迷信“短命天才”,这势必影响到海子的写作方式。他可以一晚上写出几百行诗,而坐下来的头两个小时所写的可以几乎是废品。海子的写作就是对于青春激情的燃烧,他让我们想到一个来自德国文学的词:狂飚突进。然而,海子梦想中最终要成就的却不是“狂飚突进”的诗歌,他所真正景仰的大诗人是歌德。于是这里便有了一个矛盾。歌德的《浮士德》从从容容地写了60年,并非一蹴而就,而海子却想以激情写作的方式来完成他的大诗《太阳》。他从浪漫主义的立场上向古典主义的歌德踊身而跃,结果是出人意料的,他落到了介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荷尔德林身上。海子所写的最后一篇诗学章就是《我所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最终发了疯,而海子则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一种命运的暗合?这不能不说是海子写作本身的一个悲剧:在他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目标之间横亘着一道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当我们读到他那么多匆匆忙忙写下的未完成的长诗章节时,我们由衷地感到惋惜。以他的才份,而不是以他的工作方式,海子本可以写出更多、更好、更完整的作品来。
①自杀情结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②性格因素
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③生活方式
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④荣誉问题
弥尔顿说过:追求荣誉是所有伟大人的通病。

很多诗人为什么爱自杀

诗人自杀的原因:

1.相传李白在采石矶跳江捞月,且不论这是传说,这代表的就是一种理想化的自杀。我们有自己的追求,当我们的追求需要我们放弃尘世的规则,当我们追求理想的欲望足够我们蔑视世间所遵循的运行方式时,放弃肉体是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可以说,这种自杀追求的不是一种终结的方式,而是一种延续精神力量的方式。

2.这里插一种世俗性质的自杀(之所以说世俗是因为我本人活的比较理想化)。埃米尔·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论证说,自杀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社会学家得出的结论,你们爱咋想咋想,我不做评论。有人说海明威的自杀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这个值得参考,毕竟海明威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虽然他的诗是经过战争洗礼的。

3.诗人自觉已过完在这个世界所能过的生活,对形而上的思考已经无限逼近超验的范围,死亡只不过是诗人选择的一种想要逾越自身枷锁和社会规则的途径。

4.在网上看到一种说诗人觉得自己已经越过了人生的巅峰,人生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就不想活了——个人觉得这种原因很理想哦(不得不说,我也想体验一下那种感觉)。

5.诗人自杀之所以有更大的影响力,那是因为诗人在生前所经验的要更加神秘,其选择死亡的原因也更加有可能超出现有社会学论断甚至是哲学命题的范围。
对于平凡的人们来说,对诗人自杀的思考,对其原因的追寻,其实并不是其真正能接触到的事实极限,其超出已知甚至是超出未知的那部分才是其所能揭示的最神圣的内容。也许,更多选择自杀的诗人就是在追寻那一部分。
因为正常人大多没有那么丰富的感情,写不出那么多感怀伤春的诗,而感情丰富就容易伤感,进而抑郁,感觉自己活在诗中,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最后陷入自我否定,所以就选择用死亡对抗这个世界

有哪些著名作家诗人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

我认为这些在艺术上有接触作为的人,可能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说为什么,艺术行为达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为什么越爱选择自杀呢?但后来了解过后,发现并不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了,就可以享受着别人的推崇与爱戴,那只是崇拜者的想法而已。

在艺术家的作品里,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他对生活的希冀。或许在他们心里追求的真善美、幸福与自由,所思与所有相背离的时候,便会厌世,情绪迸发的时候就止不住了。擅于思考的人,对于生活对于现实对于心理有敏锐的触角,精神世界的丰富比现实属性的贫瘠会造成强烈反差。

目前了解的有: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跳海自杀,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曾因要开枪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而后服药过量自杀。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病债交迫精神空虚,在自已的卧室注入过量的吗啡自杀,年仅40岁 ,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在轻井泽管别庄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等。

艺术性与世俗性应是互为排斥的,无论是作家还是艺术家,都需要通过其作品建构一个世界或形成一种秩序,这个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内耗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消耗自己,而且需要体验各种极端。

所以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好的作品,是最真诚最掏心掏肺的,它容不得创作者有半点弄虚作假,它要求它的创作者,一次次去经历某种颠峰体验,而达成这些体验的最惯常方式是是那种无端的、没来由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往往导致虚无,导致终极意义上的追问,最终导向死亡。

海子
只不过碰巧自杀的人有名而已
自杀的不出名的 何其多
楼上说的在理
弗吉尼娅·伍尔夫、海明威、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海子、顾城、老舍等。
我认为却有必要分为"主动自杀"与"被动自杀"两种。而大凡作家、艺术家的自杀,是前一种;因某些具体原因,一时想不开的冲动型自杀,如破产、失恋、家庭矛盾等,属于后一种。前者是"有意识的自杀",后者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作家、艺术家的自杀,并非出于某些具体原因,恐怕是与身俱来,或者说,带有自杀基因或是自毁倾向的人,更容易成为作家。
艺术性与世俗性应是互为排斥的,无论是作家还是艺术家,都需要通过其作品建构一个世界或形成一种秩序,这个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内耗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消耗自己,而且需要体验各种极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好的作品,必是最真诚最掏心掏费的,它容不得创作者有半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它要求它的创作者,一次次去经历某种颠峰体验,而达成这些体验的最惯常方式是"痛苦",是那种本源的、无端的、没来由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往往导致虚无,导致终极意义上的追问,导致形而上,最终导向死亡。
越是世俗的人,越不会自杀,柴米油盐、一针一线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贪念,而真正的艺术家,他已经纯粹到只剩下哈姆莱特的to be or not to be,自杀只是早晚的事。
本文标题: 我们是否对诗人的自杀过度关注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696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求一首关于月光的诗有没有一首诗或者一句词让你们有了想背整首诗的冲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