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有哪些直击人心的名言警句值得学习

发布时间: 2022-11-29 15:00: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人生格言 点击: 101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有哪些?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道德经.七十六章》点评: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一死后,身...

《道德经》里有哪些直击人心的名言警句值得学习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有哪些?

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道德经.七十六章》

点评: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一死后,身体就变僵硬了。舌头最软,到死都不坏;牙齿最硬,却坏得最早。身体柔弱、病病殃殃的人,却往往长寿;身强体壮、很少生病的人,却往往短寿。

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七十九章》

点评:天道,就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规律,它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偏私,没有亲疏远近之别。

那为什么又会“常与善人”呢?就是因为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一切顺道而为,而恶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常常违逆自然规律,从而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八十一章》

点评:诚实可信的话,用不着去刻意装饰;美好动听的言语,往往都是不可靠的。真正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巧舌如簧的人,往往不是什么好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未必就有智慧。

四、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七十三章》

点评:天道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虽然时间跨度很长、空间跨度很广,但从来不会漏掉一个好人,也不会漏掉一个坏人。

五、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六十七章》

点评:这三条,可以仔细揣摩,真的是为人处世的三个法宝。一是待人宽容,有仁慈之心;二是淡泊物欲,生活简单朴素;三是谦卑处下,不跟人争强好胜。只要能做到这三条,人生的境界就很不一般了。

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

1、《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2、《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3、《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4、《道德经》:涣兮若冰之将释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宽容的道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明代杨翥有德量。邻居丢了鸡便骂是姓杨的偷的,杨翥听到后劝家人说:“街坊中又不只有我一家姓杨。”另一个邻居每逢雨天都会将院子里的积水排到杨翥的院子中来,杨翥又说“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渐渐的乡亲们被杨翥感动,后在有贼侵入时,自发到杨家门口守夜防贼。

5、《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

6、《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道德经》中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你经历过的每一个挫折,你坚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你宝贵的财富。不要总羡慕那些少年成名,年青得志,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来,什么时候成功都不晚。

7、《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做人要以和为贵,随和的人不论到哪受人欢迎。随和的人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自我,不自私,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懂得变通,随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喜欢一个刻薄自私,整天阴沉着脸,象谁欠了什么似的人吗?没人喜欢!

8、《道德经》: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慎终如始,必能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如何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9、《道德经》: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先秦·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懂得勤俭节约,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攀比不浪费。同时,警醒我们不要只注重外表,有太多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是没被开发的璞玉。

10、《道德经》: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形象。吃得饱,吃得香,不刻意追求山珍海味,人健康吃东西就会觉得香;衣着保暖舒适,不刻意追求名牌,不与人攀比;居住挡风避雨简单,不刻意追求豪宅;按自己的习俗过自己的生活,其乐融融。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我们每个人怎么还会不幸福呢?现在的人太累,为什么?刻意的追求豪宅,豪车,名牌满身,去追求与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不相匹配的东西,能不累吗?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头顶的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康德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康德

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

康德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康德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康德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体也,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康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康德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守正直而佩仁义。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志当存高远。

知耻近乎勇。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更多内容了

道德经励志名言警句

  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龋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玻

  3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

老子》经典名言15句,道尽人生真谛!

《老子》经典名言15句,道尽人生真谛!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1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这句话告诫我们一定要对一些事情保持敬畏之心。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万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1、《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2、《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3、《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4、《道德经》:涣兮若冰之将释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宽容的道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明代杨翥有德量。邻居丢了鸡便骂是姓杨的偷的,杨翥听到后劝家人说:“街坊中又不只有我一家姓杨。”另一个邻居每逢雨天都会将院子里的积水排到杨翥的院子中来,杨翥又说“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渐渐的乡亲们被杨翥感动,后在有贼侵入时,自发到杨家门口守夜防贼。

5、《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

6、《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道德经》中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你经历过的每一个挫折,你坚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你宝贵的财富。不要总羡慕那些少年成名,年青得志,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来,什么时候成功都不晚。

7、《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做人要以和为贵,随和的人不论到哪受人欢迎。随和的人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自我,不自私,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懂得变通,随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喜欢一个刻薄自私,整天阴沉着脸,象谁欠了什么似的人吗?没人喜欢!

8、《道德经》: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慎终如始,必能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如何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9、《道德经》: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先秦·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懂得勤俭节约,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攀比不浪费。同时,警醒我们不要只注重外表,有太多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是没被开发的璞玉。

10、《道德经》: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形象。吃得饱,吃得香,不刻意追求山珍海味,人健康吃东西就会觉得香;衣着保暖舒适,不刻意追求名牌,不与人攀比;居住挡风避雨简单,不刻意追求豪宅;按自己的习俗过自己的生活,其乐融融。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我们每个人怎么还会不幸福呢?现在的人太累,为什么?刻意的追求豪宅,豪车,名牌满身,去追求与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不相匹配的东西,能不累吗?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头顶的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康德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康德

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

康德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康德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康德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体也,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康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康德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道德经》名言50句,句句经典

《道德经》名言50句,句句经典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03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0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0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07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08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0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感悟】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1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1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感悟】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4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15 物壮则老。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16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1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19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20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2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2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2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 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2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5 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感悟】 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26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7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2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2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30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3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3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3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34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35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36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3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38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感悟】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

39 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感悟】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4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42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感悟】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43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句句经典,建议收藏,时常细读

44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45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46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4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48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49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50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感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本文标题: 《道德经》里有哪些直击人心的名言警句值得学习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renshenggeyan/25679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怎样理解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听了闻一多的名言能想到岳飞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