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性,怎么做才算正常人的情感

发布时间: 2022-10-11 04:01: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情感文章 点击: 79

在感情中,人性是什么?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巧妙的伪装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特别是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更...

什么是人性,怎么做才算正常人的情感

在感情中,人性是什么?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巧妙的伪装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特别是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隐藏自己的弱点。

一、往往在感情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全部,但是在不断的相处中,很多人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把这些优点和弱点表露出来。人在恋爱中智商会降低,即使这些人性的弱点被暴露出来,可是对方并不会轻易的察觉到,只有敏锐的人才能够察觉到对方本来的面貌。

二、在一段亲密的关系中,很多时候会呈现出一个最真实的自己。而这个最真实的自己,有的时候也会让人意想不到,有人在恋爱中很容易过度的去追求对方的关注,只要对方对他的关注少一些,他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焦虑,感到心里非常的不安。比如说他给对方发短信,但是没有及时的收到回复,他就感到忧虑生气愤怒,有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职责。这类人一般来说缺少安全感的,这可能就是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一些影响。

三、有人在感情中一味地索取或者一味的拒绝和否定他人。很多时候有些人有满满的掌控力,在平时正常的交往中是感受不出来的,特别只是普通朋友的时候。但是成为男女朋友这个时候这种掌控欲很容易就暴露出来了,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在他掌控的范围之内,不希望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人性的复杂很多时候往往是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通过这种复杂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很多人受到伤害之后,他就会像刺猬一样,不断的扎伤别人,他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自己受到第二次的伤害。


在感情中,人性是无私的爱,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去疼爱、关心对方。
在感情当中,人性应该就是总是会去想着对方,会违背自己原本自私的心理,然后一直为对方着想,为了成全对方,自己可以做任何的事情,也可以自己委屈自己。
在感情当中人性就是靠互相吸引才能保持长久。对方的身上有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特点或者是特征,这样才能够形成长期的吸引,这样才能够让感情长久,还有就是会优先考虑自身。
人性就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情感,也是每个人的一种基本配置,只有人性才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什么是人性?如何发现一个人的人性?

什么是人性?如何发现一个人的人性?比如说自己的.rn如题

人性: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欲望是人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生而如一张白纸;在社会属性中,人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在不同的情境下,善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

  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恶一体两面,相互制约。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会只为利益而活,不然即不会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恶。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如何发现一个人的人性?

  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要看他的公共厕所。

  看一个男人的品味,要看他的袜子。

  看一个女人是否养尊处优,要看她的手。

  看一个人的气血,要看他的头发。

  看一个人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

  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

  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身边的好友。

  看一个人的性格,要看他的字写得怎样。

  看一个人是否快乐,不要看笑容,要看清晨梦醒时的一刹那表情。

  看一个人的胸襟,要看他如何面对失败及被人出卖。

  看两个人的关系,要看发生意外时,另一方的紧张程度。

  看你重不重视我的贴子,就要看你有没有看到此处。

  真正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因为你未必有足够的机会见证到复杂人性的每一个层面.对一个人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一印象往往是重要的,一个人外在的风度是他/她的第二名片。我们如果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不错,就乐于与其继续打交道。在没有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第一印象也许就是对其了解的全部。然而,第二名片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虽然你可以相对容易地看到突出的优点,但是,迷人的外表下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和一个人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地了解到从前不知道的缺点、弱点。有时你甚会觉得:这还是我熟悉的那个人吗?随着彼此的熟悉,礼节从交往中逐渐褪去,而真实的人性逐渐地暴露了出来。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必要求一个人十全十美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你对一个人丰富的正面、负面的评价彼此叠加时,才终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这时,他/她所做的事情,在你的眼中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欲望是人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生而如一张白纸;在社会属性中,人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在不同的情境下,善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

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恶一体两面,相互制约。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会只为利益而活,不然即不会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恶。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举个例子,看见一只流浪猫,觉得可怜捡回家养,这就是人性;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原来有虐待宠物的心理倾向,为发现自己是个虐待狂而兴奋或焦虑,这也是人性。

“人性”其实是人本能的一种表现,人性是人类本能在社会价值观、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人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喜好憎恶等行为的面貌,“人性”这个词实际上是对这些面貌的归纳。这种归纳是普世的而不是特殊的,也就是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人追求口腹之欲,喜欢漂亮的异性,有征服欲和暴力倾向,这都是人性中比较本能的一面。做了错事之后自己反省,发动了战争之后自我反思,这就是人性中受文化和社会影响的一面。所谓“人性本善/恶”只是在既存的价值观内讨论人的本能,判定一个人位于人性两面性的哪一边取决于所参照的社会价值观、道德准绳和文化传统。

你个人身上可以体现人性,比如上面提到的对弱小抱有同情心。发现自己身上所体现的人性,实际上是对价值观的自觉。是完善自我认识和对周遭社会认识的一个过程。但是你如果想“发现一个人的人性”,那实际上叫“个性”。个性不是普世的,它因人而异。

自己体现出的人性,和自己表现出的个性,都可以从一些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看了上面的例子相信无须我再多言。最关键一点,你要有这个意识,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和做它的意义。不要担心,你无须刻意去思考,因为自我认识也是人的本能之一。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

如何发现一个人的人性?这什么问题,人性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从一个人的一言一行是无法判断的。因为“人性”这个词本身太厚重了。
如果你说街上走着的抽着烟的黄发坏学生“人性不好”,可是他在背地里却会偷偷地把流浪狗带回家,给它吃好吃的。
可是,“人性”有时候又是显性的。比如街上你看到一个人虐待小动物,或者在报纸上看到谁分尸,你就可以愤慨地骂一句:没人性!
所以,“人性”一词是比较难把握的。
所以,你能看出来的,一般是一个人的“性格”。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作参考。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欲望是人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生而如一张白纸;在社会属性中,人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在不同的情境下,善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

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恶一体两面,相互制约。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会只为利益而活,不然即不会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恶。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什么叫做人性简单说一下

人性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且人性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性善论、性恶论,从古至今争论不休。

社会学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人性是进化的结果。

哲学说: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心理学说: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是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都在说人性,到底人性是什么。我个人比较赞同马斯洛的观点: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我看到的人性

《圣经》中列举了人类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上帝说这是人生而为人所带来的的先天性罪恶,即原罪。但我更认为这是我们人类本能地渴求生存的衍生品,自然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形形色色的人选择着自己的人生,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人采取各种方式渴求获得更多的资源;有的人自暴自弃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难以自拔;有的人安安稳稳只求一家和乐。于是,善与恶开始走向越来越远的极端。

1、贪婪

欲望让人沉沦,欲望,源于我们对占有的渴望。有对物质的贪婪,对肉体的贪婪,甚至有对情绪的贪婪,金钱、名望、地位……我们急不可耐地想要拥有地更多,沉溺其中,重复一遍又一遍快乐的情绪,用优越感满足自己生存的安全感。欲望,有好有坏,难道对知识的欲望不是一种贪婪吗?

2、自私

人天性自私,自身利益大于他人利益,自我存活胜过他人存活。其实,不光是人,每一个物种的个体都是自私的。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基因都本能的知道,他们存在的使命就是繁衍生命。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必须自私。当鸠占鹊巢时,当同类相争时,是个体的自私。当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时,又转变成了物种的自私。同样,人类的世界,也遍布着个体和物种间的自私。自私,保证了个体生命的延续,却也导致其他物种的灭亡。自私,永续。

3、恐惧

人,害怕孤独、害怕失败、害怕死去。害怕到极点,便是恐惧。其实,我们真正恐惧的是失去。失去生命、失去情感、失去一切珍视的东西,越恐惧越希望拥有,越拥有越害怕失去,越害怕失去越恐惧,反复循环,无所皈依。

我看到的人性,是立足在人类社会之上,是与动物相区别的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它源于对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又在人类思想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传承着。天主教根据七宗罪列出的七美德:贞洁、 节制、慷慨、热心、温和、宽容、谦逊告诉我们:人性,需要美德加以学习与规范。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来源: 人性 南丰公益书院 )

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望、理性、、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

我对此的心态则是:那么多大学问家对人性都未能给出一个公认的答案,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

我探讨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激发、引导、组织人类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别人对人性是怎样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义来界定人性:

人性就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人类天性。

显然,这种人性具有对人类的普遍适用性,并在深层制约着人类行为。此种人性,与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称作“人类的天然法则”更为确切。

一、人性存在吗?

(一)同类是否有其共同的本性?此种本性是否是抽象的、普遍的?

对此,人们可能永远也难达成一致的认识,但我的理解则是:同类的确有其共同的本性,这种本性是普遍的,却不是抽象的。正是这种普遍的本性,制约着它们“选择”其生存的方式。

放眼看来,历史、现实乃至将来的每个具体的个人、团体、阶级、民族、国家等等,无一不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既然如此,怎么会存在一个制约他们行为的普遍人性呢?看起来好像很荒谬。

可是,如果你只关注参天大树的树叶,你就不会发现树叶长在树枝上;如果你只看到某个树枝,你就不会发现树枝之后的大树枝。只有顺叶寻枝、顺枝寻干,你才能最终发现:原来都源自树干。再推而广之,原来都来自树根、来自大地、来自银河系、来自宇宙……

如果用研究宇宙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知识来研究树叶,的确很可笑;然而,如果只看到树叶却否认它们都源自树干,同样可笑。研究哲学的人不可能用他们的哲学知识研制出高性能电脑;但研究电脑的人也不应否定哲学研究的必要。盖目的、角度使然。

不同的观察角度、研究目的,不但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但用此种角度、目的来否定另种角度、目的,用此种角度、目的得出的结论来否认另种角度、目的得出的结论,则是荒谬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必要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和角度。

(二)人类是否存在上述理解的普遍人性呢?是。

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我则以为,不同的阶级确存在不同的行为特征、价值观、乃至信仰等等,如果我们仅从这个层次考察人性,则人性必然因其阶级性而已,由此,这种层面上的抽象人性的确不会存在。可是,如果再深究几步,从更原始的地方寻找:难道这些表现为不同阶级性的人性就不存在某些共性吗?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任何存在物,只要作为类而存在,总会具备某种共性的东西。人既然作为类而存在,那么,它必然存在共性,而且,在这些共性中,总有某些或某个主要方面在根本上主要地决定着人类行为,从而构成可被称作人性的东西。由此我以为,普遍人性的确存在。

千姿百态的世间万物都有它们的原始基础,活脱脱的社会意识都最终受制于社会存在,作为同类的人,难道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人性吗?

二、人性是什么?

让我们按以下思路来探讨:

先来考察物(包括除人之外的低级动物)是否有性。我认为是有的:物虽无灵却有其性,物之性(物性)就在于“求我生存”。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存在物的本性如果是为了不存在,那么这种存在又是如何“存在”出来的呢?为何鲜花芳草不生长在沙漠?为何苍蝇要长那样的眼睛?为何“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何狐狸要吃鸡、老虎要吃人?为何……穷究而论,全在于它们要求生存。物的这种“求我生存”的性质就这样内含在万种生物之中了,它是物类固定不变的天性,并从根本上决定、解释着物类“行为”。所以,物性就是求我生存。

人是从物梯次进化而来的,此种简单的事实决定了:人性必然与物性有相通之处,因此,人性应当与“求我生存”相关联。然而,那个代表着物性全部内容的“求我生存”,对人来讲却远远不够了,因为人与物有着本质的不同。

前面我曾经探讨过,从本质存在意义上看,人就是一种能动之物(此“物”以肉体组织作为表现形式);人与物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能动(人与生俱来并为其所独有的那种具有明确目的的创造性精神)。由此决定了:人类固然要追求生存以实现其肉体组织的存在,但它同样要追求精神实现以实现其能动的存在;而且,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与表现为肉体的物质存在相比,实现和占有人类的能动本能将日益重要,甚至会成为“全面占有人在”的主要方面。既然如此,单纯一个 “求我生存” (它只能满足人类肉体需要)非但不足以说明人性的全部,而且,随人类的发展及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它在人性中的份量必将日益减小。举个例子:你让猪吃饱喝足了它就睡觉,人呢?你让人吃饱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那么,“全面占有人类本质存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能动本能和肉体组织同时得以协调地实现,甚至就是简单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极大丰富”。

首先,肉体组织的实现相对简明一些,只要具备足够的生存和延续条件就够了(附议:告子的“食色性也”竟然令孟子也无力反驳,我却可以不自量力地告诉他:食色的确是人性,但不是人性的全部)。

其次,要全面实现表现为精神的能动,则相对复杂些,因为它需要两方面条件:其一,能动首先是一种待满足的精神,需要资其享用的产品。例如,你没有给音乐爱好者提供美妙的音乐,他就不会满足。其二,能动更是一种创造精神,它需要可以施展创造的环境。例如,你给创作者设置很多条条框框,他也不会满足。

上述两个方面以及能动实现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生存及其延续,则没有能动,而能动的发挥又给生存及其延续创造更好的条件;没有良好的能动环境,就不会有丰厚的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的丰厚又可为能动的发挥创造条件。唯有将它们配套协调地创造出来,才能健康地发展人类自身。

如果用“幸福”一词来表达人在所自然产生的这种双重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人性是什么?答曰:求我幸福。

就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这样一个简单的“求我幸福”,恰恰是人类固定不变的天性,并从根本上决定、解释着人类行为。所以我们说,它就是人性。甚至可以说,“求我幸福”这条人性法则不但支配着迄今的人类史,将来依然如此。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解答太过浅显。但细而究之,它实际上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来看。

三、人性和人在

人和物的本质性存在(我们分别称之为“人在”和“物在”),与人性、物性之间有着什么关联呢?

存在之物必然会求其存在的持续,这就是物性;同理,存在之人也必然会求其存在更加美好地持续,这就是人性。所以,人性、物性不过是人在和物在的外在表现和必然要求而已。

从另个角度看,如果没有那种“求我生存”的物性,存在之物如何得以存在呢?又如何保证它们的持续存在?同理,如果没有那种“求我幸福”的人性,人类也无法存在、无法持续存在、无法更好地存在。因此,人性、物性又是人在、物在的存在基础。

如果非要追究人在和人性、物在和物性谁先谁后,我想是不能得出答案的,因为这样的追究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为性和在,浑然一体地统一存在于每个存在物之中:如果我们从存在角度考察自然万物(包括人类),我们看到的便是“在”;如果我们从自然万物怎能存在、如何存在的角度来考察,我们看到的便是“性”。出发点不同而已。

如果认为“在”只是一种对存在的体认,那么,“性”就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法则。

四、人性和能动

我们知道,除人之外的任何一物,从存在意义上讲,不过是一种物质实在而已。然而,人却在表现为物质实在的同时,更表现为他所独有的能动存在。所以,从存在意义上讲,能动是人区别于它物的最本质特征。

除人之外的任何物,其性就是“求我生存”。然而,人的能动本能却使得人性不再简单地表现为“求我生存”,而是表现为具有更丰富内容的“求我幸福”。所以,从人性意义上讲,能动还是人性区别于物性的最本质特征。

能动本身是构成“求我幸福”这种人性的重要基础;但是,能动本身又可以使这种人性有着迥然不同的现实表现。

从人在意义上看,“求我幸福”必然要实现它自身。由此:

可将由“人在”所决定的“求我幸福”称作“自在人性”,它是“人在”的必然要求,不但是“合理”的,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可将因能动的作用而改变了的“自在人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格)称作“自为人性”,它的根源虽仍在于人在,但其内容却随人的意志(能动)而转移、受其影响而改变。

可将人性在现实中的实际表现称作“现实人性”,它的内容就是自在人性和自为人性综合形成的。

无论是自在人性、自为人性还是现实人性,其根本方面都是相同的,就是“求我幸福”;然而,其外在表现则可能迥然不同,并通过“求”的不同方式和“幸福”的不同内容表现出来。

(二)无论是“求我生存”还是“求我幸福”,其中的“求”字只是说明了存在物的实现要求而已。

有意识、有能动的人类创造出了这个“求”字,同时也赋予它以“意识”的、主观的色彩。在这里,我们给它以更宽泛的意义。

对无灵物而言,“求”就是“选择”,就是某种存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选择。沙漠如果选择森林,便毁灭了它自身;反之,森林如果选择沙漠,后果是一样的。结果,它们便互不选择,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已。什么是造物主的神奇?求我存在而已。显然,这种选择是没有“意识”(这个人类所造名词)的,然而,它又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就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规律,不妨将之称为“自然意识”。

当我们用“求”字来有灵物的时候,便开始感觉到“顺理成章”了,因为“求”在这里代表的意思,越来越接近于人类用这个“求”字所想表达的含义:“求”就是“寻找”。天气寒冷之后,大雁便往南飞。仅此一例,足以显现了南飞背后隐藏着的“大雁之性”。

我们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深究人之外的物性。以上的,仍在于为了人性。人,这种最高级的有灵动物,他们的“性”及其实现,又是怎样的呢?在能动的作用下,自在人性会怎样地演化为自为人性?又演化为怎样的自为人性呢?

五、人性和社会性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意识到研究自身以后,他们所面临的人类,无一不处在有机的社会组织之中。很自然地,他们便由此得出结论: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就曾这样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固然,“人天然地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这是现实。但是,仅仅描述这种现实好像是不够的,更不应因此就把社会性当作人性。这是因为,人的社会性只是告诉我们:人只有依靠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而我们关心的却是:人这种存在物为什么是社会的、他们在社会中是用何种行为以及为什么用这种行为来生存发展的。一个“社会性”只是指出了问题本身,而没有告诉我们它的来由。因此,我们应当追究三个问题:

什么目的使人类组织在一起?

什么能力使人类能够组织在一起?

如何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组织在一起?

我之所以探讨人性,就在于想探讨这三个问题,更在于想探讨最后一个问题。

通过对人性的考察,似乎 “求我幸福”正是那些问题的答案。

(一)先看第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组织在一起?

如果从存在意义上看,人与世间万物都不过是一种存在而已。存在物必然会求其存在,人是如此,人外万物也是如此。

如果从现实表现来看,“求我幸福”这样的“自在人性”,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行为的出发点:为己而非为人。人如此,人外万物亦如此。

可是,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猛不如虎、残不如狼。人类生理条件(表现为物质存在)的天然不足,使他们那种这种本质上为己的人性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必然会首先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天然矛盾:单纯的“为己”总不能圆满地实现为己;如果一味遵循“为己”的动机而发出单纯“为己”的行为,非但不能求幸福,甚至连“求生存”都成为问题。那么,他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也即,我们的同类究竟用何种方式,才能使其在万物求我生存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更好地存在、求得幸福呢?也。

生存的选择、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告诉他们:唯有、唯有结合成有机的组织,将不同个体的力量有机地集成为一股集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谋求生存、更好地实现人性。

由此可见,正是“求我幸福”这样的自在人性,才是人类结成组织、进而组成社会的根本原因。

从另种角度看,人类也唯有组成社会,才能保证人性的实现:自从人作为类存在以来,甚至在人类存在以前的进化过程中,他们的“性”(社会性)就一直伴随着他们,并成为他们得以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条件。更何况,成千上万年的组织生活、社会生活,使得后人自诞生之日起,便处在有组织的生活之中。这种组织性、社会性又反过来足够强烈地影响、促进着人类本身,以致我们离开社会就无法研究人,离开人的社会性就无法讨论人性。所以说,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固然,人性必然会引发出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也自始至终、随时随地在深刻影响着人性,它甚至就是人的现实性意义上的“本质”,是人区别与物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从人的存在意义上看、从人性的实现上看,社会性总不是根本目的,而只是实现人性的手段。仅此而已。无论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诞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多么强烈的影响。

固然,如果我们抽掉人的社会关系,人肯定不成其为人;但是,如果人的那种本质存在(能动之物)已经“不存在”,那么,人的社会性、他那种种复杂精妙的社会关系、他的一切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曾经过,人类的社会出现异化,原因很多,但把手段当作根本目的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人类怎样才能组织在一起?

前已述及,人类组织在一起的价值目标是人性。可是我们却同样看到,人性实现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天然就存在着矛盾:单纯用“为我”的行为作手段,总不能有效实现“为我”的目标本身。因此,要想使人类组织得以维持下去,不但需要那个价值目标,还需要一种必要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够协调那些相互矛盾着的众多“为我”行为。从此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能力同样是人类组织得以存在的根本前提。那么,人类有无此能力?这个能力来自哪里呢?

为求我生存而居、生的物很多。我虽然没研究过植物、动物,但按照我对物性的理解:如果树木不结成森林(从而进一步造就和强化适合树木生长的条件),也许很难保证单个树木的存活;如果恶狼不成觅食,可能就会被猛虎灭绝。(我在这里不得不用很多不可能存在的假设,也许是因为,我试图在已经进化到现在的自然界中寻求它们内在的终极规则)然而,它们的组织却都没能发展到人类组织这样的高级形态。其间的根本原因何在?

全在于它们没有人类那样的求生存能力:无论是独来独往还是结谋生,万物求生存的手段不外是依靠其存在所带给它们的本能,在自然界中选择、寻找而已。

人则不然。

我不去关注人类这个奇妙的东西是如何进化得如此高级,我只是看到:这类高级动物具备它所独有的能动(那种具有明确目的导向的创造性精神);我不去关注这个能动是怎么来的、由什么决定的,我只是看到:

正是这个能动,使得人类为求其幸福可以向自然界去“要”。“要”,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通过利用工具、创造工具、发现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二是它不但可以把人类组织起来,而且可以使他们的组织变得日益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组织效果。

正是这个能动,使得人类天然地具备了那种组织能力。能动的本能,不但使得人异于物、人性异于物性,更使得人性的实现异于物性的实现。试看:

六、自在人性和自为人性

我们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性虽不能当作人性,却会给人性以影响。人类组成社会之后,个体幸福必然与他人、体幸福并存。既然每个人都是求我幸福,不同个体的幸福存在矛盾就使必然的可能。此时,求我幸福这种不变的、普遍意义上的、颇有抽象色彩和超验味道的自在人性,将有着无限丰富的自然演变,其结果便是自为人性。

(一)当人类面临异类时,求我幸福表现为“求我类幸福”;当一国面临另国时,求我幸福表现为“求我国幸福”;当一族面临另族时,求我幸福表现为“求我族幸福”;当一阶级面临另阶级时,求我幸福表现为“求我阶级幸福”;当一团体面临另团体时,求我幸福表现为“求我团体幸福”;当一家庭面临另家庭时,求我幸福表现为“求我家庭幸福”;……最终,当本人面临他人时,求我幸福才表现为“求己幸福”。

从此意义上讲,抽象意义上的全人类幸福如果存在,其根本基础在于每个人类个体的自我幸福;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如果存在,其根本基础在于人类的自我之爱。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正是这种存在于每个人类个体的自我幸福和自我之爱,才会产生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人类幸福和人类之爱。

(二)其次,人类组成社会后,由于需求与可能之间存在矛盾,每个“求我幸福”的行为之间,便必然会存在矛盾、冲突。因此,自在人性为了实现自身,便不得不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能动本能又使人类有能力来完成这种对人性的影响。它在理论上有足够的能力来改变自在人性的表现形式:

其一,它可以使人类认识到,只有付出劳动、创造财富、求得他人幸福和社会的共同幸福,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幸福;可以使人类为了实现自我而首先放弃自我、为了“为己”而首先“为人”。

其二,它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从而改变人类的幸福观,可以使同样的人性表现出不同的人格:既可以使“自在人性”得到良性引导,造就出“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高尚人格;也可以使“自在人性”肆意张扬到它的极端,造就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低劣败类。

其三,它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强制力量,把人性强力约束在人类组织许可的范围之内。

(三)自为人性的上述表现形式告诉我们:

1、尽管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使人类行为动机从根本上定位在个体和局部利益上,但通过人类能动的疏导,却可造就出良性的“自为人性”,从而使人类做出有利于他们整体的合理行为。

2、尽管人类能动可以造就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而且,从价值意义上讲,这样的自为人性自然最有利于社会运作。但是,人类却不能把它当作社会赖以运作的基础,这是因为:首先,自为人性源于自在人性,而自在人性又定位在“为我”之上;其次,能动固然可以造就出表现为高尚人格的自为人性,但同样也可能造就出相反方向的自为人性。

3、求我幸福是自在人性的自然表现,它无所谓善恶,或曰,它既可造就“善”、亦可造就“恶”,完全在于人的能动本能如何疏导它。这种人性实现的客观逻辑,既为能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可以创造辉煌的无限机遇,也给它犯下各种错误准备了形形的陷阱。

至此我们足以看到:能动,使人从“自在之物”变为“自为之物”,使人在有别于物在、使人性有别于物性;但它的作用更在于:使人性的实现方式有别于物性的实现方式。

(四)由此,我便常常慨叹大自然的精妙:她使得世间万物按照她的安排自在地运行,总能保持一种精妙的均衡。

我又常常慨叹大自然的吝啬:一方面,她赋予人类以足够的能力,把他们造就成一种“自为之物”,使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可另一方面,她又没有赋予人类以足够的能力,致使他们总不能处理好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自为”的东西: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组织他们的行为呢?

自然的选择总是那样的合理:自然无为而已。人类的创造却总非那样合理: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带来了大自然的报复;他们创制了各色的精神财富,却也设下了形形的精神陷阱;他们设置了精致的社会制度,却也带来了社会对个体的;……人类的社会总是在异化,总是那样地处在沉醉状态。

也许,圣经的原罪说,真的包含着深刻的寓意。

(五)但我同样坚信人的能动:既然人类能破坏自然,也应能修复自然;既然人类使他们的组织出现异化,也应能克服这种异化。我们应当为此目标而努力,今代、后代、一代一代、直至人类的毁灭,总应为此而努力。

我之考察人在、我之考察人性、我之思考、我之努力,尽管十分弱力、乃至充满荒谬,根本目标却在于此。

(六)综而论之:

当着自在人性要用具体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时候,当着自在人性为了实现自身而使人类组成社会以后,存在意义上的“自在人性”则会必然地演化为内容丰富的、现实意义上的“自为人性”:

首先,自在人性在其具体实现过程中,自然会演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

其次,自在人性在其具体实现过程中,不得不必然地演变为不同的具体形式。这种“不得不”虽然是种“无奈”,但这种“无奈”同样是人性的本然要求,因为唯有用这些不同的具体形式才能实现自在人性本身。

可见,就象人的能动必然会转化为社会能动一样,存在意义上的自在人性也必然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自为人性。自为人性其实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自在人性的本然表现,二是能动本能对自在人性现实表现的影响。

七、人性的实现

(一)人性,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能动的力量虽然强大,但绝对没有强大到颠覆人性的程度,因为能动正是造成那种人性的力量之一(没有了能动,人则成了物,人性也就成了物性)。

人性,其实就是人在的自然要求:只有通过人性才能最直接、最完满地实现人在;反过来,人性如果得以足够伸张,人在必然会得以顺利占有和实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性呢?

物性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物自身在自然界的选择和寻找来完成的,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例如,芳草自然不会选择沙漠,老虎饿了就去找食。

人性的实现则复杂化了,根本原因在于,人是一种能动之物:他固然可以通过到自然界去选择和寻找来求得幸福,还可以通过自身能动本能的发挥,创造出自身的幸福来;而且,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性的实现越来越依靠后者,乃至到了今天,我们几乎都忘记了前种途径的存在。既然人类更多地依靠创造来求幸福,那么,如何创造?如何组织这种创造才能更有利于求幸福呢?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三个问题:如何才能使人类更好地组织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做这种探讨的根本目的。

我强烈地认识到,一个社会所推崇的目标(不是统治阶级标榜的、而是全社会成员身体力行的目标)对其运作效果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一个社会的实际奋斗目标与合理目标之间的吻合度,将直接决定着社会要素协调的性质和水平。那么,这个合理目标应当是什么呢?答曰:

求我幸福。因为:人是一种能动之物,人性就是“求我幸福”;人类组织起社会绝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实现 “人性”、进而实现“人在”的手段。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把那个目标当作它的目标,就有悖于人性,就有悖于“人在”的完满占有和实现。任何一个社会都应当以“求我幸福”作为唯一的合理目标,否则,必然带来社会异化。

(二)“求我幸福”,这个唯一的合理目标,必然要通过某种手段来实现;而这个手段,又可能成为下一层次的目标。例如:迄今为止,人类为“求我幸福”,便要采取“发展物质和精神生产”这样的手段;而为了物质和精神生产,便要采取手段“组织好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这样的手段;

吃饭,不吃会饿死。

吃饱了思淫欲,不生后代会绝种。

趋利避害,不然会受伤。

要面子,追求功利名誉。

还是和尚总结的好,不过名利二字。

贪 嗔 痴 恨 爱 恶 欲

什么是人性?人性的概念

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

1、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

2、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

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人性善恶的争论

所谓人性善恶争论是人类在行为心理上是以利他为本还是以利已为本的争论。人本性是利他还是利己这不仅决定了个体个人的处世待人的态度,还决定了领导者特别是国家统治阶层在制订管理方针政策时是以强行管制为主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趋向。正是由于有“人性本恶”的见解,才有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法治”;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见解,才有儒家在西汉后推崇的以道德感化为主的“德治”。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目录

  基本概念1、哲学定义
  2、一般定义
  3、最新定义
  相关词条1. 人学
  2. 人学家
  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潜意识行为的人性所在
  意志行为的人性所在
  娱乐消遣行为的人性所在
  关于人性的一些观点人性存在吗
  人性是什么
  人性和人在
  人性和能动
  自在人性和自为人性
  人性的实现
  幸福学定义
  电影人简介
  演员表
  职员表
  剧情介绍
  相关教程
  五个方面自我批评
  自我表现
  自我意识
  自我中心
  自我陶醉
  人性化定律
  54点反思
  在线观看 基本概念 1、哲学定义
  2、一般定义
  3、最新定义
  相关词条 1. 人学
  2. 人学家
  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 潜意识行为的人性所在
  意志行为的人性所在
  娱乐消遣行为的人性所在
  关于人性的一些观点 人性存在吗
  人性是什么
  人性和人在
  人性和能动
  自在人性和自为人性
  人性的实现
  幸福学定义
  电影人 简介
  演员表
  职员表
  剧情介绍
  相关教程
  五个方面 自我批评
  自我表现
  自我意识
  自我中心
  自我陶醉
  人性化定律54点反思在线观看 展开   
  词语解释
  基本信息
  【词目】:人性   【拼音】:rén xìng   【英译】:human nature; humanity; normal human feelings; flesh and blood
  基本解释
  1. [humanity]∶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 [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3. 人性是人的本性的简称。从分类学角度讲是人类独有的本性特点,可用以区别其他事物。   从统计学角度讲是人类共有的本性特点。
  详细解释
  1. 人的本性。   《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宋 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2. 犹人情。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 屈支国。”   3. 犹人情。恩惠;情谊。   《西游记》第十四回:“ 行者 笑道:‘那是 唐僧 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4. 犹人情。人们所具有的正常情感、理性。   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杨朔《印度情思》:“ 赭堡 还有象,更通人性。”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人性 ,顾名思义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即该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例如:能够使用利用言语、文字、音乐、或其他工具彼此交流,能够独立思考、感悟,能够有所创造、能够彼此团结协作,能够近忧远虑、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并有能力改造客观事物等一些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性,因为这些特性是其他动物、植物所不具备的。如果一种特性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那些特性不能算是人性,只能算是动物性,例如:繁衍、觅食、恐惧、趋利避害等,即如果一种特性不是人类独有的,则那样特性就不是人性。人来源于动物,所以人性是以动物性为基础的,但比起动物性,人性是人所独有的更高一个界别的特性。
  1、哲学定义
  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
  2、一般定义
  人性,是目的与智慧的统一体,是运用自身智慧以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艺术批评的任务,就是到作品中去发现、命名这样的人性概念。
  3、最新定义
  人性:就是人的性质。(性格就是人性决定的人格)   东方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西方也有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对性格形成的看法都一样,那么什么是性格?河南学者尧谷子在18型人格理论中指出认为人的性格就是人性决定的人格。性格是人格的表现。   性而需,需而求,求而哲,哲而格,格而行,行而习,习而性。性质决定需求,需求决定追求,追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性格,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质,如此循环往复,终成定格,此乃人格。环境的因素之外,这就是人格的形成的过程。   那么人性如何决定人格呢?下面他从三个方面解释一下:   一:人性的内容结构   从空间的结构上讲,人性的内容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和未来八个层面。在时间的作用下,行为决定关系,形体造就特征,情感影响态度,精神成就气质,认知左右能力,目的决定计划,历史带来经验,未来设定理想,从而人性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行为关系、形体特征、情感态度、精神气质、认知能力、目的计划、历史经验和未来理想八大类。   二、人性的质   相对均衡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失衡型、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种相对均衡类型。这是从事物的变化关系讲,从事物发展的程度讲,这四种类型表现为低,较低,较高,高。任何事物包含四种状态,人性的十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包含四个质的不同的特点,行为可分为积极、较积极、较消极和消极性;形体可分为美、较美和较丑丑以及健康、较健康和较差差;情感可分为热情、平易、冷漠、冷淡;认知可分为优、良、中差;精神可分为坚韧、坚强、脆弱和懦弱;目的可分为明确、较明确、较不明确和不明确,历史有至善,未来存至美。每层依据标准不同划分不同的质,因此,描述人的质的词语非常之多,比如聪明伶俐,善解人意,风趣幽默,思想开放,积极进取等等。   三、性质决定需求,需求决定追求,追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性格,循环至人格的图表。   人性内容 人生追求 人生哲学 人性·性格 人格类型 人性需求
  开发 发展 个人主义 开放 (开发型) 发展需求
  目的计划 完美 唯美主义 原则性?、不易妥协 (完美型) 自我实现
  研究 真理 理性主义 较真 (研究型) 成就需求
  认知能力 知识 科学主义 温文儒雅 、有学问 (知识型) 成就需求
  成就 成就 实用主义 自信、活力充沛 (成就型) 成就需求
  精神气质 权力 意志主义 具攻击性、自我中心 (领导型) 权力需求
  艺术 浪漫 浪漫主义 追求独特易忧郁、妒忌 (艺术型) 尊重、亲和需求
  情感态度 爱 人道主义 温和友善、随和 (给予型) 亲和需求
  物质 物质 物质主义 快乐热心 、不停活动 (享乐型) 生理,安全需求
  身体特征 安全 存在主义 现实,传统 (现实型) 安全需求
  疑惑 真实 批判主义 忠诚 、警觉 、谨慎 (疑惑型) 安全需求
  行为关系 和平 和平主义 温和友善 、忍耐、随和 (和平型) 行为需求
  历史经验 经验 经验主义 传统、保守 (经验型) 时间需求
  未来理想 理想 理想主义 有大志 (理想型) 时间需求
  (先验型) 至善 先验主义 先天就有 (先验型) 时间需求
  (超理想型) 至美 共产主义 以后存在 (超理想型) 时间需求
  多面人性 多重 结构、解构主义 多个特点 多元人格 多面需求

  编辑本段相关词条
  1. 人学
  基本概念: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与宇宙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的确立,将会使人走上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研究实质上,人学,是横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边缘学科。是对人类的社会属性、生理、心理属性和综合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狭义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它主要以人性(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及人的行为准则为思考对象,是以人性论为核心,兼含人生观(人生价值论和行为准则论)、人治论(自治的修养论和他治的政治论)、人的社会理想论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思想体系。
  2. 人学家
  人学家是一个修养人格及其生态的人。泛指专门从事人学研究的人,即对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人员。特指对“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工程”作出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贡献的人员。每个人都应该看重人学,因为追求研究人学的人不仅是爱人的表现,而且是具有高超爱情的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及其生态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人的伟大本质上是人格的伟大,相反,人的丑陋本质上是人格的污秽。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会不断的服务和增加生态的美善,而具有丑恶人格的人会不断的破坏和增加生态的丑恶,要使人人成为人学学者,用真理及善良及美好的方式给他人和自己关爱,彼此示范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为世界文明及其幸福而天天努力,直到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人人都将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作为使命,随处宣讲,为不爱我的人服务,为爱我的人服务,为我爱的人服务,为人类文艺复兴服务,将人的发现和上升进行彻底。那些藉人格及其生态上升的人,接受了大我的邀请及自由地予以回应的人,也受了大我爱的驱使,到世界各处去传播文明及其幸福的人学理论与方法。人学是真、善、美的宝库。由人类代代相传,从人的良心中表达出来,为所有立志上升人格及其生态的人展现出来,一方面指示信念,一方面激发情感,并在文明及其幸福中加以诗歌赞颂般的庆祝。
  编辑本段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
  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的本质属性。人的本性不只一种,且一定的行为必然有其相应的本性作为其根本。人的行为按其动机与行为目标的统一程度可分为潜意识行为、意志行为和娱乐消遣行为三种。
  潜意识行为的人性所在
  潜意识行为是指人们总想去做、总喜欢去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做的那些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伊德是指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部分,伊德(本我)是人们的攻击性需求(或说是对强势的追求)与性的需求,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这两项本性往往被自我(行为可能性认知)与超我(行为应该性认识)所控制所压抑,从而被迫进入潜意识。这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行为的本性来源在于人们被压抑的性与攻击性需求。
  意志行为的人性所在
  意志行为是人们具有明确动机与目标的行为。弗洛伊德作受其理论以精神分析为目标的限止,对人们很多行为控制与压抑是主动为之(意志行为)的现象,在其理论阐述中没有述及。即使作为管理心理学理论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对人们行为的管理与控制,但其又认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自我实现需要、受尊重需求)要以其生理需求满足为前提条件。这样,作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理论还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没能或不能解释很多现象:如红军长征、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著《红楼梦》等,在艰难困苦、甚至饥寒交加状况下仍能不屈不挠的追求与行为。   显然相对于人们的意志行为,还有比弗洛伊德所描述的伊德、马斯洛所描述的生理需求,更强大的心理动能存在(即使是这种心理动能时常会受潜意识影响)。在意志行为中心理动能最强大的表现是人们在各种世界观与价值观基础上,对生命生存乃至人类世界存在意义的意识,这也就是自我所自尊、尊重、尊崇的意识,亦可称之为人们意志行为的本性所在。正是由于人们有了这些因不同社会影响而具有的个性化的自尊尊崇意识,个体才会将各种外界事物在自己心目中进行重要性的评价与配置,进而才会出现在同一条件下针对同一目标事物各人会呈现出轻重不一的关注与推崇。也许有人会说:婴儿在生下来时其就会吃奶就会寻求食物,难道这不能证明人们的本性就是生理需求吗?但实际上婴儿在其出生时其本性虽然是生理需求,但随着成长使其知识能力的积累越来越多、生存生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时,其自尊与尊崇的本性就会随着其所受社会影响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否则我们就不可理解很多自愿进行社会活动,特别是环境保护的人士如《狮子与我》的作者乔伊·亚当森,为什么会那样不顾艰难困苦,甚至付出自身金钱与生命的代价去进行一些动植物的保护活动。
  娱乐消遣行为的人性所在
  娱乐消遣行为是指人们有明确动机但却无明确目标的行为,即是指那些总是想去做但却不在乎甚至不知道怎么做以及会做到什么程度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具有娱乐休闲动机时,如果他自己觉得看电影、看电视、跳舞等目标都能满足这个动机,那么他对娱乐消遣目标的选择只有随意性,而没有必须性。娱乐消遣行为按照其不同的娱乐消遣性质,可分为寻求美感的欣赏行为和寻求刺激的消遣行为两种。娱乐消遣心态表现为情趣、情调和爱好三个方面统一协调性,例如集邮就是人们对邮票知识内容的情趣,观赏邮票的情调以及对精美邮票的爱好相互统一一致地组成的。   娱乐消遣行为简单地说也就是所谓“玩”的过程,是一种对自身乃至外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进行研习与欣赏的过程。它包括各种非职业性的主动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绘画、唱歌以及看电影、看演唱会、看表演、对大自然的漫游等等。“玩”对动物生物的学习进化具有积极推动的意义,在动物进化生长过程中动物靠玩乐来锻练、学习与显示自己,动物在玩乐中不断地试验、发现并进而发掘、发展自己的潜能,辅助实现着动物的成长进化乃至最后的分化。就如猫科动物之所以会分化为猫、狮子、老虎、豹子等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且也是各种猫科动物通过自然选择与玩乐感觉到自己能力的成长与局限性,并将这种经验遗传下来的结果。所以说:娱乐消遣行为的本性在于人类的好奇心与学习。   大多数状况下,意志行为、潜意识行为和娱乐消遣行为互相间是具有制约牵制的作用,所以个体的意志行为又往往是一个克服潜意识和娱乐消遣意识的过程。例如个体在工作中,如果明确的工作意识是搞好工作,就不得不压抑着受领导批评后想找出气筒的盲目投射心理和急于去看球赛的娱乐消遣心理(其中娱乐消遣动机是骄傲心态的来源,潜意识是焦躁心态的来源)。
  编辑本段关于人性的一些观点
  那么多大学问家对人性都未能给出一个公认的答案,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探讨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激发、引导、组织人类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别人对人性是怎样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义来界定人性:人性就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人类天性。显然,这种人性具有对人类的普遍适用性,并在深层制约着人类行为。此种人性,与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称作“人类的天然法则”更为确切。
  人性存在吗
  (一)同类是否有其共同的本性?此种本性是否是抽象的、普遍的?   对此,人们可能永远也难达成一致的认识,但我的理解则是:同类的确有其共同的本性,这种本性是普遍的,却不是抽象的。正是这种普遍的本性,制约着它们“选择”其生存的方式。   放眼看来,历史、现实乃至将来的每个具体的个人、团体、阶级、民族、国家等等,无一不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既然如此,怎么会存在一个制约他们行为的普遍人性呢?看起来好像很荒谬。   可是,如果你只关注参天大树的树叶,你就不会发现树叶长在树枝上;如果你只看到某个树枝,你就不会发现树枝之后的大树枝。只有顺叶寻枝、顺枝寻干,你才能最终发现:原来都源自树干。再推而广之,原来都来自树根、来自大地、来自银河系、来自宇宙……   如果用研究宇宙的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知识来研究树叶,的确很可笑;然而,如果只看到树叶却否认它们都源自树干,同样可笑。研究哲学的人不可能用他们的哲学知识研制出高性能电脑;但研究电脑的人也不应否定哲学研究的必要。盖目的、角度使然。   不同的观察角度、研究目的,不但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但用此种角度、目的来否定另种角度、目的,用此种角度、目的得出的结论来否认另种角度、目的得出的结论,则是荒谬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必要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和角度。   (二)人类是否存在上述理解的普遍人性呢?是。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我则以为,不同的阶级确存在不同的行为特征、价值观、乃至信仰等等,如果我们仅从这个层次考察人性,则人性必然因其阶级性而已,由此,这种层面上的抽象人性的确不会存在。可是,如果再深究几步,从更原始的地方寻找:难道这些表现为不同阶级性的人性就不存在某些共性吗?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任何存在物,只要作为类而存在,总会具备某种共性的东西。人既然作为类而存在,那么,它必然存在共性,而且,在这些共性中,总有某些或某个主要方面在根本上主要地决定着人类行为,从而构成可被称作人性的东西。由此我以为,普遍人性的确存在。   千姿百态的世间万物都有它们的原始基础,活脱脱的社会意识都最终受制于社会存在,作为同类的人,难道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人性吗?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人性 ,顾名思义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即该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例如:能够使用利用言语、文字、音乐、或其他工具彼此交流,能够独立思考、感悟,能够有所创造、能够彼此团结协作,能够近忧远虑、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并有能力改造客观事物等一些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性,因为这些特性是其他动物、植物所不具备的。如果一种特性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那些特性不能算是人性,只能算是动物性,例如:繁衍、觅食、恐惧、趋利避害等,即如果一种特性不是人类独有的,则那样特性就不是人性。人来源于动物,所以人性是以动物性为基础的,但比起动物性,人性是人所独有的更高一个界别的特性。
当有一天,你觉得不再爱任何人的时候,尤其是你的爸爸妈妈,做了坏事不觉得害怕和愧疚的时候;你就和没人性的躯壳很接近了。而最钟,杀人时感觉象吃饭一样自然的时候,就是完全丢了人性的时候了。至于人活着图了啥,不为自己,也不为别人,只是因为正好是个人而活着。如果你是一只猫,你做的也只是猫该做的事。当然了,作为现在地球生物世界比较拽的我们来说,并不一定要遵守本分的。至于是该服务别人,还是自私一点,这个没有唯一的答案。关键是自己的选择。伟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的,反过来,他们也无法模仿你。
做自己,就是这样。人就该这样。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

人性就是指人天生就具有的本性,即只要是人所具有的属性都可以是人的本性.
1、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2、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表面上这个定义没有问题,但我觉得还没有准确的表达人性的定义:
第一层意思:人性是人的本性或本能。没错。但说“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形成”,却为“人性”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认为“人性”是后天形成,这是不对的,违背了“人性”是先天的客观的这一原则。正因为连《现代汉语词典》都混淆了人性的定义,难怪有人把“人性”等同于“道德”了。我觉得,第1条可改为:“人性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使“人”作为一个种族区别于其它“动物”种族的一种特有的本性或本能”。有“人性”一说,与此对应的,就有“兽性”一说。
第二层意思:人性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人”与“动物”(人也是动物,这里的动物是特指)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会思考,具有理性(动物是否也会思考?这一点不好说,我倾向人比动物更会思考,后面会讲)。“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会思考,有思维,有理性,是“人性”区别于其它“兽性”的最重要的特征。请注意《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正常的感情”,此定义又有点把“人性”狭义化,什么是“正常的感情”?什么是“不正常的感情”?“不正常的感情”是不是就归于“兽性”?
这里又引出了“人性与兽性”,“广义人性”与“狭义人性”的区别。
我认为,广义的“人性”包括“人性”(狭义的人性)和“兽性”,人本来就是动物,根据上面讲的人性的第二层含义,即人性包括感性和理性。那么,“兽性”偏向感性,“人性”(狭义的人性)偏向理性。广义的“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可谓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所以,才有了狭义的“人性”概念。狭义的“人性”是指人类学会思考后懂得“扬善弃恶”,追求“真善美”的天性,狭义“人性”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这个程度上,狭义的“人性”就等于“真善美”。狭义“人性”不科学,但它却有现实意义,因为狭义“人性”能提炼“道德”。
这里顺便也把“道德”的概念提出来,“道德”正来源于“狭义人性”,“道德”是人们为了约束人类行为而对“狭义人性”即“真善美”进行主观选择后所确立的守则或规范,比如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道德”不完全等于“真善美”,所以“道德”不等于“狭义人性”,“道德”只能无限的向“狭义人性”靠拢。
有的人把广义的“人性”简单的把一剖为两半,即“人性”(狭义)和“兽性”,把人表现“善”的一面归纳为“人性”,人表现“恶”的一面归纳为“兽性”,“真善美”是“人性”,“假恶丑”是“兽性”,比如“丧失人性”、“兽性大发”。其实,这是给“兽性”栽赃。我认为,广义的“人性”包括“兽性”,“人性”与“兽性”只有“高低”之分,即“人性”“兽性”更高级,但没有“善恶”之别,不能简单以“善恶”区分,如果这样,那就是所谓的简单的贴“道德标签”了。例如,人们总认为动物就代表贪婪,肉欲,杀戮……把这一切归于“兽性”,其实“兽性”也有善的一面,我们把“兽性”具体到“狗性”,“猪性”,“虎性”,那么狗忠诚,猪顺从,虎毒不食子。
我前面保守的不敢把“理性”作为人类独有的特征。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是从“非理性”进化到“理性”的,谁也不敢保证所谓的“猪狗牛”等所谓低等动物那一天也具有“理性”,甚至是现在已经会“思考”,只是我们不懂动物语言,无法与它们沟通。现在许多科幻片以及一些科学试验,不是有这方面的引申吗?并且,从生物学的角度,动物都有大脑,都有神经元,人的思考活动本就是神经元运动的过程,所以也不排除动物也会思考,也有理性思维。
回到于加朋老师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上来,于加朋老师有“人性是真实的、自然的、永恒的。”论断,我个人认为是要修正的,因为从进化论来讲,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性”也是不断进化的,从大时空观念来看,人性也不“永恒”。于老师另外说“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人性并没有发生过丝毫的变化。”,这我没有意见,因为“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在以亿计的人类进化史上确实不算什么,确实很难看出有没有“丝毫的变化”。
另外,在“人性与道德”这一部分,于老师好像观点采用的是“广义人性”即人的本能本性,但论述过程及部分论据却用的是“狭义人性”,即“真善美”,例如“郭巨‘埋儿救母’这种灭绝人性的‘孝道’”的例子。这只是建议,希望对于老师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 什么是人性,怎么做才算正常人的情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qingganwenzhang/2316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和导员(女)说喜欢她,她让我考虑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一个没有出息的女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另一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