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从非洲迁徙往亚洲的可能路径有哪几条

发布时间: 2023-10-02 19:00: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78

古老的人类足迹或将解开早期人类迁徙之谜,在沙特阿拉伯Alathar古湖泊沉积物中发现的数百个足迹化石中,科学家辨认出,其中7个很...

古人类从非洲迁徙往亚洲的可能路径有哪几条

古老的人类足迹或将解开早期人类迁徙之谜

在沙特阿拉伯Alathar古湖泊沉积物中发现的数百个足迹化石中,科学家辨认出,其中7个很可能是我们人类的早期物种智人留下的。

图源:KLINT JANULIS


撰文:MAYA WEI-HAAS   376个椭圆形小凹坑散布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沙丘之间一片干燥的土地上。乍一看,这些凹坑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于一组研究该地区的科学家在2021年几乎从它们身边擦肩而过。但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该团队意识到这些凹坑是由许多远古动物留下的,其中还有我们自己物种——智人的痕迹。
  如果能确认,这次发现的人类足迹将标志着阿拉伯半岛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物种痕迹。要知道,阿拉伯半岛是早期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该发现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这些凝固的足迹保存着大约11.5万年前的一幅惊人的图景,当时动物和人类也许是为了解渴解饿而聚集在一个浅湖附近。

足迹化石发现于沙特阿拉伯的Alathar古湖泊沉积物中。

图源:PALAEODESERTS PROJECT

  尽管这些足迹难以被看到,但其中最大的一个吸引了一名队员的目光。那只脚印踩在古老的湖岸,似乎是一头比今天在这片土地上行走的任何大象都要大的大象留下的。

  “发现了一个之后,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全部的足迹。”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的动物考古学家Mathew Stewart说道。

  研究人员仔细观察后发现了骆驼蹄子的细长分叉,还有疑似巨大的水牛和古代马匹近亲的模糊踪迹。当考察队员们准备打道回府时,他们看到了最令人兴奋的发现: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物种留下的7处痕迹。

  尽管这些印记并不是非洲以外人类的最古老证据,但泥层中嵌着的图案,让我们得以一窥人类早期涉足此地时所遇到的繁盛景观和生物。

  率领该考察团队的是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的人类进化研究者Michael Petraglia。他说:“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它比作时间长河中的一刻。我们尽可以发挥想象:这些人类长什么样?他们当时在干什么?……当这些湖泊全都干涸后,又发生了什么?这真的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

大陆间的枢纽

  在沙特阿拉伯进行的研究,是Michael Petraglia十多年来研究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在阿拉伯半岛发掘古人类的 历史 ,并更深入理解人类踏出非洲的第一步。

  如今,大多数非非洲人的基因可以溯源到大约6万年前从非洲大陆迁徙过来的智人。但是,智人并非第一批离开非洲的古人类。早期的智人很可能在几万年前就已经小规模地离开非洲。以色列发现的上颌骨表明,人类曾在18万年前就曾到过那里。希腊发现的人类头骨极具争议却也令人震惊,它甚至将古人类抵达希腊的时间推到了大约21万年前。

  按照通常的说法,这些远古的 探索 者们可能跨过了非洲东北部,进入了今日的西奈半岛,散向黎凡特地区,即包括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等地的区域,之后又到达了欧洲和亚洲。但是,一些人推断,早期人类是从非洲之角(即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国所在地区)附近进入了阿拉伯半岛南部,然后再散向印度洋沿岸。

在古老湖泊中发现的化石足迹里,可以看到大象(左)和骆驼(右)走过的痕迹。

图源:BY STEWART ET AL., 2021

  阿拉伯就坐落在这一关键的大陆交界点上,是一片长期未被研究的广阔土地。“如果我们在考虑哪里是走出非洲的踏脚石,我们就需要更多地了解阿拉伯。”Petraglia说。

  Petraglia及其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填补研究空白。他们发现的线索表明,如今干旱的阿拉伯半岛在当时迥然相异。丰茂的草地上,河流纵横交错,约10000个湖泊星罗棋布,吸引着古人类探险者们前来。在许多古老的湖边已经发现了散落的石制工具,但它们的制造者却不为人知。

  Petraglia说:“这一直是我们多年来前行的动力。”

富饶风景的魅力

  这些足迹是在研究人员在对古湖泊Alathar进行调查期间发现的,而且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对古老藻类的研究表明,这里曾经填满了淡水,而淡水对人类和动物都至关重要。不过,这里的水很可能处在干涸的过程中,暗示着留下足迹的动物们曾在炎热的季节来此饮水,或许它们当时就在追逐这片区域内日渐减少的资源。

  7处古人类足迹中的4处集中在湖泊南侧的一条路上,可能是由两三名古人类留下的。Petraglia指出,动物和古人类似乎都并非有目的地移动,它们都集中在湖岸上。根据现代的实验推断,所有足迹可能都是在几小时或几天内留下的。

  化石足迹开启了一扇了解过去的窗口,而这是其他远古遗迹无法做到的。“对于地质学家或古生物学家而言,足迹就是过去行为的踪迹,而这正是你通常通过骨骼与岩石无法得到的信息。”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Cynthia Liutkus-Pierce说。他最近受国家地理资助,在坦桑尼亚带队调查一些足迹。

  研究人员将古人类足迹的形状和大小与古代踪迹、现代足迹作对比后,揭开了这些古人类的身份。负责足迹分析的Stewart还利用测量数据估测了留下足迹的古人类的体重和身型。总体而言,这些足迹似乎属于瘦高的智人等古人类,而非矮壮的尼安德特人。不过,据Stewart说,这些踪迹保存得并不够完好,因此无法下确切结论。

  然而,认定这些足迹来自智人,与11.5万年前各种古人类生活的图景相吻合。当时,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甚至直立人都居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东的这个狭窄地带,只发现了智人在那个时代前后的遗迹。研究人员在这些足迹临近的另一湖泊里发现了一块指骨,可追溯到约9万年前,可能也属于智人。

  罗格斯大学专门研究古环境重构的Craig Feibel认为,尽管把这些足迹归于智人算是合理的结论,但化石记录中却到处都是“空白”,而新出现的证据仍有可能推翻该地区古人类在泥土中留下的证据。他说:“那些未知的事物突然出现且改变我们的思路,也并非不可能。”

  如果智人的身份能站得住脚,那么,足迹和指骨化石都指向了一群并不只是从黎凡特地区匆忙穿过的早期人类,他们还冒险进入了阿拉伯腹地。Feibel说:“大概他们非常依赖栖息地。”这些早期人类并没有“打包北上”,而很可能是在寻找能够支撑起日益扩张的人口的生态系统。

  阿拉伯的人类史仍然不完整,但美国查塔姆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Kevin Hatala称,最近的发现确是令人兴奋的线索,令我们知晓还有多少东西可能就隐藏在我们的眼前。Hatala专注于研究古人类足迹,但并未参与本研究。

  他说:“我认为,这让每个人开始发现一种可能存在的全新形式的数据。”如此古老的、存在泥土中的场景很容易错过,除非你用心去找。“如果他们发现更多,我也不会惊讶。”
(译者:Mike gao)

史前人类迁徙简况整理

        (一)

    距今6600万年前,第五次物种大灭绝。距今700-600万年,人与猩猩在非洲分家。距今370-300万年,南方古猿阿法种,人属动物的祖先出现。距今240-160万年,人属能人种出现,是第一个被划为“人属”、肯定具备制造石器能力的物种。距今190-150万年,人属匠人种出现,能够制造复杂石器。

    200万年以来,非洲的原始人类在内部迁徙、取代和交融的基础上,利用约20次冰河期的间冰期不断进入欧亚大陆,比较显著的至少有三次。200-100万年前,第一次走出非洲,如亚洲直立人(与非洲匠人极为相似)。70-50万年前,第二次走出非洲。进入中东、欧洲的是尼安德特人,进入亚洲、东南亚的是丹尼索瓦人(一个支系可能有直立人的基因)。当时,另有罗德西亚人、海德堡人、弗洛里斯人和非洲的其他原始人类存在。10万年前,第三次走出非洲,为现代智人。

    史前时期,有直立人、丹尼索瓦人、现代智人先后在东亚地区生存,可以推测气候变化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先到者因寒冷期而处于衰弱残存状态时,后来者已趁着温暖期开始扩张。在竞争甚至战斗中,会有前者的余众成为后者先头的食物,但也存在基因融合,甚至传递到今天, 总体呈现出基本以“完全取代”为主、“多地区进化附带杂交”为辅的特点 。同时,后来者抵达地域的范围大小,受到先到者抵抗势力强弱的影响。

    ——2022年4月30日—5月1日。相关基础资料来自袁越《人类的终极问题》第一部分。

        (二)

    单就现代智人来说,10万年前走出非洲,在中东地区用了3-4万年与尼安德特人竞争,吸收了其1%-4%的基因。之后,一支向西于4万年前抵达欧洲,灭绝了当地的尼安德特人。 向东迁徙的现代智人至少有两波。

    第一波于6万年前从中东沿古海岸线进入东南亚(寒冷期海平面相对低,以下提及的海岛当时可能与亚欧大陆有陆路连接),又消灭了丹尼索瓦人,吸收了其4%-6%的基因。其中,主要包括Y染色体单倍群C、D原始人类(简称C型人、D型人)。

    (1)C型人有一部分抵达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和美拉尼西亚诸岛,即大洋洲原住民(棕色人种)。另一部分到达亚洲东北部,转而向西进入西伯利亚大草原,成为蒙古高原原住民,其中一支穿越白令海峡,成为美洲原住民。

    (2)D型人有一些到达安达曼群岛、马来西亚群岛、吕宋岛、本州岛、北海道和库页岛。一些成为青藏高原羌、藏和川甘交界白马氐的一部分。

    鉴于C型人分布更广,推测是被驱赶到了更边缘的陆地和海岛,而后来的D型人占据了从东南亚到东北亚的沿海地带。丹尼索瓦人可能先与C型人发生竞争,余部退入青藏高原,后来又在D型人打击下融入其中。

    第二波主要是O型人,4-3万年前进入东南亚,3-2万年前进入东亚,取代C、D型人成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体人群。

    推测O型人将D型人赶上了青藏高原、东南亚至东北亚的海岛,在全新世大暖期之前已占据沿海,并进入长江、黄河中游地区。在北方推进到蒙古高原,与当地C型人后裔相遇。

    还有N型人可能经中亚东进(因未见其驱逐O型人的材料),先战胜蒙古高原的C型人,一度成为中国东北的主要人群,之后迫于O型人的压力迁徙到东西伯利亚至北美洲北部一带(N型人与今天的因纽特人非常相似)。

    但C、N型人在中国北方仍有大量分布。Q型则在晚近才经中亚进入中国西北地区。

    ——2022年4月30日—5月1日。相关基础资料来自袁越《人类的终极问题》第一部分等。

        (三)

    距今1万年以来气候转暖,以O型人为主体的东亚各史前文化先后进入新石器农业社会,逐渐转向基本定居,形成北方以黍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的局面 ,北方主要有大地湾(甘肃)、裴李岗(黄河中游)、北辛(黄河下游)、磁山(华北)、兴隆洼(内蒙及东北)等文化。南方主要有彭头山(湖南)、城背溪(湖北)、仙人洞(江西)、河姆渡文化(长江三角洲)等。

    当时各史前文化都在向周边辐射扩张。以大地湾文化为例,可看作是O型人在东亚北进的偏西一支,既在当地延续(大地湾二、三、四期文化),又东进关中—中原(仰韶文化),还向西发展(马家窑文化)。后来,马家窑文化的一支由岷江上游进入成都平原。

    再以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为例,则是O型人在东亚北进的偏东一支,除了在本地兴盛(河姆渡文化和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还持续沿古海岸线北上,直至于内蒙古、辽宁地区,融合形成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这种持续北进形成一条弧形玉器兴盛带,大致以近海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带为主要范围,其文化在新地域融合变迁之中,基本保持着薄胎黑陶、猪龙玉器以及重纹饰的特点(龙的造型产生早期应与驯养猪有关)。

    同时,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也向西影响湖北屈家岭文化,甚至及于四川盆地。还向西南发展影响到广东曲江石峡文化。仰韶文化也对长江中游地区造成影响。

    ——2022年4月16日初稿,4月30日—5月1日、5月7日修改。相关基础资料来自袁越《人类的终极问题》第一部分等。

    (四)

    近1万年长江三角洲逐渐扩大,在该区域发现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年至7000年)等原始文化遗址,为稻作农业背景,会用独木舟。因海平面在距今11000-7000年之间上升,推测以上原始文化湮灭于海侵,遗民迁徙至高地生存。

    之后,以钱塘江为界,在以南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出现河姆渡文化(距今7020-5020年)。在以北的太湖平原出现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使用釜形炊器、玉器。

    海平面在距今6000年后下降,还出现若干寒冷期,继马家浜文化而起的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原始部落逐渐向低处迁徙。具有择高地、筑高台居住的习惯,改釜形炊器为鼎形,崇尚玉器,被称为“良渚文化之源头”。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800-5300年)、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和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是崧泽文化时期的三大聚落核心。

    距今6000年以来,江浙地区原始文化合流,波及淮北—浙南之间。

    距今5300年良渚文化出现,营建王都,刻画神人兽面纹“神徽”,逐渐形成玉礼器文明,在环太湖流域建立了“神王之国”。延续至距今4200年,其核心区湮灭于气候变暖导致的融冰洪水和海平面上升,余众扩散和融合明显。

    之后,有钱山漾文化(距今4200-4000年),处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还有广富林文化(距今4300-4000年),受到龙山文化强烈影响。

    ——2022年5月6-7日,资料来源于纪录片《良渚文明》等。

    (五)

    全新世大暖期最大的变化是降温和海平面下降的影响,迫使各部族向低海拔地区或南方迁徙,与原住部落发生战争,史前文化开始急剧整合,进入父系社会。

    在新冰期,竞争最激烈是在黄河下游地区,东渐的仰韶文化、南下的红山文化、西延的龙山文化逐鹿中原 。反复较量中,东进部族胜出,主导了华夏融合。

    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受降温的影响,开始反向发展,进一步向西、向南推进,在禹及之后的时代进入中原,是为龙山文化,相当于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遭遇后,先臣服于夏,后崛起为商。东夷一些部落并不顺服于商朝,到商朝末期才被平定。嬴作为东夷部落一支,西迁至秦陇地区。

    近一半现代中国人的三位“超级男性祖先”(分别出现在6800年前、6500年前、5300年前)应当都属于O型人,并可能分别属于这三个史前文明,推测是三者分别进入父系社会后的强力首领。

    ——2021年4月25日初稿,2022年5月7日修改,如兰之州。原稿主要为《拙说先夏四千年(补记一)》。

        (六)

    新冰期结束时,中华夏和西戎、北狄、东夷、南蛮的格局基本出现。

    在黄河中游地区,更北方的游牧畜牧部族大量进入,取代齐家文化发展出寺洼文化,在以西地区有辛店、卡约文化(大致是戎、羌、氐等活动范围),以北地区后来有四坝、沙井文化,属于月氏、乌孙范围。大致是西戎部落和北狄部落。

    在黄河下游地区,华夏部落建立夏朝。其东部存在大量东夷部落,其西部和北部受到西戎部落、北狄部落的影响。

    在长江中游地区,以华夏部落从中原南进为主,还包括良渚文化溯长江向西拓展、龙山文化从山东向江汉平原败退等成分,逐渐与当地部落融合形成南蛮部落。在成都平原,属宝墩文化后期,受良渚文化和夏文化、商文化等影响进入三星堆文化时期。

    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凋零,东夷部落向南发展,影响到广富林文化等。之后华夏部落南下,如大禹后裔建立越国、杞国、缯国、褒国,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吴国,在当地又融合兴起了新的文化。

    因为主要受到中原崛起之后持续南向开拓的压力,这种反向迁徙趋势应当波及到了云南、西藏地区,影响到中南半岛及印度。梵文对中国的称呼及之后的cina和sina应与之有关。

    ——2022年5月7日修改,如兰之州。原稿主要为《拙说先夏四千年(补记一、二)》。

    (七)

    距今5300年,具有马家窑文化背景的氐人先民从陇南、甘南出发,南下岷江河谷地。有茂县营盘山遗址(距今5300-4600年)。之后进入成都平原,有桂圆桥遗址(距今5100-4600年),受到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史前文化影响,引入水稻。随即发展出宝墩文化(距今4500-3750年)。其中,主要有宝墩古城遗址(距今4500-4300年)、高山古城遗址(距今4500-4000年)。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或为传说中的蚕丛时期。

    宝墩文化在发展中,过渡为三星堆文化(距今4800-3100年)。受到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青铜器方面)。同时,通过三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往密切,还受到良渚文化(特别是玉器方面)、石家河文化(特别是人像纹饰方面)的影响。或为传说中的柏灌、鱼凫、杜宇时期。

    三星堆文化后继以金沙文化(距今3200-2600年),或即十二桥文化。此为西周初期的古蜀国,由来自贵州的濮人建立,或为传说中的开明时期。

    战国时期,古蜀国以北有秦、以东有楚进取,发展受到限制。古蜀国末期还在汉中分封了苴国,又与巴国争战颇多。巴国原处于汉水流域,后南迁重庆周边。秦曾与古蜀国争夺汉中未果,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兵攻灭巴蜀。灭国后,古蜀国王子泮率一支蜀人自川西南下云南,抵达越南红河流域建立瓯雒国,其发展阻碍了秦在这个方向的进取。

    史前时期,四川盆地向北进出陇右,向东北进出汉中以至宝鸡、关中和商洛,向东进出江汉平原以及向南进入云贵的道路均已开辟 。西周初年,有北出至宝鸡参与伐商的(弓鱼)国。东向的发展从夏至商,最后在荆南寺文化时期抵达江汉平原。尤其以南向路线为主要,距今4000年前已能经云贵进入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以及中亚。

    ——2022年4月15日初稿,4月25日、5月7日修改,如兰之州。原稿主要为《拙说先夏四千年(补记二)》。相关基础资料来自纪录片《古蜀瑰宝》、杂志《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4月下册)。
对早期人类迁徙动因、过程及其影响的猜想



看《地球脉动第二季-草原》,见牛羊迁徙场景,瞬间想到早期人类迁徙,脑海里浮现了四五十人为伍的群体生活,跟随着自然脉动,行走在大地之上,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这里指的早期是旧石器时代人类,靠着打磨石器,制作简单工具,过着采集与狩猎生活,其生存状况完全依赖环境,一切食物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尚未发展出原始农业,为了追逐食物,必须随之流动,大多数时间居无定所,其活动区域和范围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阔大,并在迁徙流动中与各个同类族群杂合,优化了物种基因,适应了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因此发展了语言,学会了传诵族群积累起来的生存经验,并逐渐形成为专门知识,促进了发明创造。

一、为了食物——生存和繁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目的和过程

生存和繁衍是地球生命一切活动的目的和过程,也是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离开了这两种基本目的,自然界的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今天我们知道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几乎已是常识,哪里的水草更丰盛就迁徙到哪里,长年累月的游牧,大致固定下来了夏季牧场、冬季牧场以及游牧路线,但这样的游牧范围与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迁徙相比,实在是狭小太多。早期人类的迁徙正是一场对地球徒步旅行的接力赛,其行走时间之漫长,路线之艰难,变数的随机性与复杂性难以想象,只能依靠零星的考古、遗迹、岩穴壁画等等去大致串联起来他们曾经走过的路。

把时间推到旧石器时代,“逐水草而居”的主角应该是野牛、野羊、野马、野象等等草食性哺乳类动物,它们依靠天性,发展习性,随自然律动,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迁徙路线,从夏天走到冬天,从一处迁徙到另一处,来年再返回,对时间和路线的把握,准确又富有耐性;为了食物或者交配,把DNA里包含的生存和繁衍的记忆代代相传,今天非洲大草原上的它们仍然继续着与祖先同样的事情,共织了地球生命的奇迹。那时候的人类毋宁说是学会了直立行走的掌握了一定工具性(石器)使用的“兽类”,今天的一些灵长类动物,人类的近亲们也会使用树枝、石头一类的物件帮助自己获取食物,却没能进化成人,为什么呢?也许最大的原因是交流方式(语言)单一,无法形成对经验知识的长期有效积累与学习,使得对大脑的开发与运用停留在“低表层”,而原地踏步了。

早期人类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吃植物果实,也吃哺乳类动物。为了食物的稳定供给,他们跟随食草性哺乳类动物做着季节性的规律迁徙,它们去哪里,早期人类就跟着去哪里。在广域范围内,这种跟随迁徙不是无选择、不间断进行的,不是完全同步、复制食草性哺乳类动物的迁徙路线、迁徙规律,而是在自然选择下的随机应变,根据食物的保有量和族群数量大小,气候环境变化和山川地理形势等等因素,断断续续地进行迁徙,有时候会在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有时候会跟随它们重新回流原地,有时候踏上新的土地后继续向前走,不再回来了。

那迁徙路线是有一定方向的,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路线也是大致固定的,早期人类即使到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地方,也可以凭借之前的经验,快速识别出来哪些动物具有迁徙的生活方式,牛的样子,马的样子……即使物种之间有品种差别,但大致模样相同,跟着它们继续行走就是了,不会迷失方向,生存安全与食物能更好的得以保障,除非是遇到不可逆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地震之类,几乎可以认为食草性哺乳类动物的迁徙之路就是早期人类的迁徙地图册。

二、迁徙——充满机遇(残酷)与挑战(创造)的过程

发现早期人类壁画以来,人们多从狩猎、神灵祭拜、生活场景的记录等角度来考察那些壁画的意义,是否有考虑过,一些壁画反映的是早期人类在迁徙过程中对典型动物、典型地点、典型环境特征的路标性识记,作为一种经验,记录于岩壁之上,以便在来回流动或重新出发的迁徙中明确路线、狩杀猎物,与其他同类进行信息交流或者宣誓领地主权。

在迁徙过程中,早期人类绝不是完全被动的、相安无事的,而是上演着血腥的生存大战,在生存斗争中磨练和积累了经验知识,并在同类间相互模仿与学习,不断加强了对工具的使用能力。各族群之间必然产生斗争、交合,会为了争夺食物、领地而打斗,彼此杀害,相互为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合作意识的深化与扩大群体数量的现实需求,在斗争中把敌对族群里的成年雄性杀死,把成年雌性及其幼孩收养过来,成为自己族群中的一员,扩大了族群势力,优化了基因,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把不同的生存经验集中到了一起,再次优化组合。

这样大概就解释了,为什么地处不同区域的早期人类遗址,亚洲与非洲、美洲相距甚远,却发掘出来相同的证据——对石器的制作、打磨,其样式大同小异,各遗迹壁画在表现动物上具有相同性,壁画的内容、技法也有相似性——这些技术能力上的趋同,是否说明了早期人类在广域范围内迁徙流动时,与各个同类族群进行了广泛而长久的接触与交流,这样的接触与交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反反复复错杂重叠着进行,旧石器时代三百万年,早期人类的足迹早已踏过了一切可以踏过之地,从非洲到欧洲到亚洲到美洲……他们从不蜷缩自己,而在时间长河中流荡生命长河,代代接力,其主动性与目的性得以发展起来,把同类群体有益的生存技能学习了去,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制作工具越来越得心应手,更多的生存技能被创造了出来,他们凝聚在一起,越来越强大了。

更为关键的跃升是,为了生存,在与各个同类族群进行广泛而长久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复杂语言得以发展,不管是和睦相处的,还是血腥暴力的,他们先有了一些各自独有的技能、独有的交流手势或者发音指代,独有的暗号等等,比如对某棵树的特定发音,对某座山的特定指代,对某种动物的独有词汇形容,这些各自不同的经验知识、语言形式,在接触与冲突中得以融合,经过选择与学习,量变引起质变,不断训练了早期人类口腔、咽喉等与发声相关的肌肉组织、器官,具备了发展语言的更好的生理条件,不断融合起来的族群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了更为丰富、词汇量更大,能指代更多事物,能进行更多复杂交流的语言,因此,他们之间的知识传递变得更轻松高效,更容易传播、记忆,教给下一代。更进一步的,通过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或情绪,因此思维活动得以更频繁的开展与表露出来,大脑获得了更多的锻炼,表达能力更强,早期人类得以日渐摆脱作为“兽”的蒙昧,智力得以提高,识别力更强,创造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而这大概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为了这一天,早期人类走了二百多万年。

在旧石器时代,促进人类文明跃升的,未必是可见的物质“石斧”,而是复杂语言交流形式的丰满,没有它,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

这样说的证据是:在制作工具时,那些要求越精细的、制作步骤越多的、复杂一点的工具,对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中提到了“隐性知识”,对同一个东西的制作,即使材料、步骤、方法一样,但因为每个人的经验、熟练程度不同,制作出来的质量也就不一样,那种内心里明白,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会”,便是隐性知识。由此大胆推测,假如早期人类在学习制作工具时,不能够通过语言或者自己反复地实验去掌握的话,那么制作工具的水平就很容易停滞,不会有进步,更不会产生新的创造。由于交流不畅,说不出口,那些关于制作的“隐性知识”就很难通过言传身教给下一个人,但语言发展起来后,可以表达更多的内容,无疑地,语言使得曾经独属于个人的不能分享的“隐性知识”可以明白地、准确地告诉给别人,语言的发展缩小了“隐性知识”传授的隔阂,曾经只能比划、用手抓着去做的教学,变而为一边制作、一边讲解,还能把一些感受告诉对方,这显然可以让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高质量的复制了,曾经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做得好的工具,因为语言的发展,让更多人习得了精细化的技能,这种群体上的进步影响深远,整体的提高让早期人类得以从“兽类”中脱颖而出,学习与掌握的经验知识让他们变得更高级了,可以认为,是语言上的成熟让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进入新石器时代做了充分的技术积累与思想交流上的条件准备——语言对于文明跃升的意义是基础而又伟大的。

三、文明曙光跃出地平线之上

早期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文明的曙光要跃出地平线之上了,一些族群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平原地带,发展了原始农业,定居下来,改采集狩猎为生产种植,让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新纪元。

发展原始农业,除了地理环境、驯化野生植物、种植工具上的条件准备,还必须具备有关于气候、时间(农时)的专门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进入到原始农业社会后才发展出来,而是在之前的迁徙过程中,就已经有了感性的观察和认识。

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在不断地迁徙中,用最直接的感官——眼睛、双脚、皮肤等等感受到了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山川地理形势与方位的变化,但越往后,他们就越不是被动承受者,而是做了主动观察者、总结者、记录者,在口耳相传中深化认知,他们把季节与气候的变化与植物的生长成熟做了对应,把山川地理形势的不同与迁徙路线做了对应,把空间方位与星象位置做了对应,因此发展了地理知识,发展了顺应自然规律播种的农业知识,发展了天文知识。

也许,《山海经》是早期人类对世界山川地理形势的形象化表达,为了增进记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如是描绘;也许那些动物的形象指的是他们头顶看到的星座连在一起的模样,也许是对见过的动物添油加醋的记录,也许是对某些山脉的拟物化表达,把某座山,某条河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特点想象成某种动物,记录下来,确定了迁徙路线,类似于地图。

早期人类,在行走中观测日影、星象,发展出了天文知识雏形,对四季变化与空间方位之间关系的观察和总结,发展出来了时空知识雏形,当他们勾连了地理方位、星象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就确立了时空,与植物生长规律勾连起来就发展出了农时,这些知识集合起来,才为原始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假如没有早期人类在迁徙过程中的有意识地观察和总结,也就难以过渡到农业社会。因此,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知识,天文、地理方位、农业的知识,不是在新石器时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而是在早期人类的迁徙中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它们为人类驯化野生植物,发展出来原始农业,过定居生活,做了极自然的物质与技术以及经验知识上的准备,加速了人类文明进程。这样也就解释了他们何以能顺利过渡到原始农业社会,因为只有在更为广大的地理区域内观测星空,星体运动,才能获得那种整体相合的天文知识,只有通过迁徙,实打实地用脚步丈量大地,才形成了那种对空间与方位知识上的真切记忆,如果没有早期人类所做出的地球徒步旅行,人类的文明几乎就不会开花结果。

四、尾声——给时间以文明,给文明以时间

从后往前看,三百万年似乎一瞬而过,但对个体人类而言,它又何其漫长,无限时间孕育无限可能,在宇宙中,多得是不可思议的奇迹,生命也许只是我们自认为奇迹的一种,何其渺小又何其难能可贵。每当我看到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化石头骨、石斧、牙齿、骨笛……心里想象着人类进化的时间图谱,一群群人的流动,主观意识的能动所创造发明的一切,使我扫除了一切神秘主义,所谓造物主的一切能力都是在无尽岁月中的缓慢生成,把迷信丢掉,去确立起来一种文明发展的真正自觉,或许可以让人类文明跃升到更高层次。

给时间以文明,给文明以时间,地球若毁灭,对宇宙而言微不足道,对人类而言则是生死存亡,过去的所有人类文明史都在给我们指引——守护家园,发展文明。

——胡柳烟

如果人类都是在非洲进化而来的,那么人类是怎么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的?

如果人类都是在非洲进化而来的,那人是怎么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的?

经过大量研究,已经有事实佐证,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这已经成为没有疑义的真理。但是许多人对起源之后后发生的事情所知甚少,尤其是迁徙路线有着争议。甚至谬误,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迁徙的呢?

梳理下人类的起源:人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大陆的猿人,几百万年前由于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非洲东部的森林逐渐演变为热带稀疏草原,环境的巨变逼着猿人从树上下来,由四肢行走转为直立行走。考古学家称他们为直立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间接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这是猿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地球的面貌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异,很多现在看来原始人无法逾越的海峡和沙漠,在当时都是连在一起的大陆,或者有路桥相连接。直立人从非洲出发,沿着这些路桥不断迁徙,扩大生存范围,逐渐走遍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走出非洲,如今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发现了直立人的化石也佐证了这一点。

第二个问题来了,直立人是如何进化成现代人的?这个问题有两种主流假说,一说现代人是各地的直立人分别进化出来的,一说是所有的现代人都起源于一小群非洲智人,这群人走出非洲之后代替了原先生活在各地的原始人种。

当然这两个理论都经得起推敲,研究表明人类的祖先当初很可能是从非洲东海岸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迁徙。那么按照现在的地图,他们很可能是从位于吉布提附近的曼德海峡跨过红海,再沿着阿拉伯半岛最南端的海岸线一直向东,最终经过波斯湾进入中东地区。

这就又要牵涉到板块运动学说了,当时的非洲其实是一个的板块,当时是没有各个大洲的,后来地壳运动,导致了分布不同。
人类都是经过数十上万年的时代变迁的,以至于人类才会遍布全球,这是一个过程。
现在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大陆板块的漂流现象,才会使得人类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
地球板块漂移的时候,人类跟随板块漂移一起分成了七大洲。而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航海技术的提升而不断征服的。

非洲最早的人类史如何漂洋过海的迁徙到其他大路上的?

早在几万年前,人类就重现了几千万年前恐龙在地球上的辉煌成就,即将站在各种食物链的顶端,并不断扩充种群数量,在各块大陆上都有所分布。如今,全球人口更是超过了70亿,南极大陆也常年有人类的足迹,这不禁让人类自豪地认为自己俨然是地球的统治者。然而,现代人对人类的发源过程依然存在疑问,例如它们的分布是如何从最初的一个点,变成了全球多点分布呢?

对此,古人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人类诞生于非洲,然后从非洲这个单点开始走向其他大陆等多个点。不过,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那个时代人类的出行只能靠双腿,那他们是如何做到跨越大洋和长途跋涉的呢?不仅如此,考古学家还在澳大利亚的古人类化石研究中有着惊人的发现,他们认为从非洲走出去的原始人类最早先到达了澳大利亚,然后才是欧洲和亚洲。根据地球现在的板块分布情况,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隔着一大片海洋。那原始人类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如何迁徙过去的呢?难道他们都是游泳健将?

显然,即使原始人部落中有识水性的个体,也无法做到通过游泳跨越大洋。因此,地质学家认为,非洲原始人的跨越还要从地球冰河时期讲起。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后认为,地球上的第一次冰河时期大概发生在24亿年前,那一次是地球真正意义上被冰雪完全覆盖。而在这之前地球早期生命早已出现,不过它们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环境大变化给严重影响到了。相关信息显示,这次冰河时期持续了长达3亿年之久,之后地球开始复苏,较为复杂的生命也开始出现。

第二次冰河时期则发生在非洲原始人出现之后,那时候自然界存在着不少庞大的动物,它们所塑造的生态格局也在这次冰河时期后被改变了。面对严寒,原本在非洲生存的原始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来源,于是他们开始踏上了迁徙之路。恰好有一批迁徙者去到海边后发现海面上万里冰封,于是开始尝试沿着海面迁徙,这可能就是非洲原始人最早抵达澳大利亚的其中一个原因。

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不少学者表示质疑,即使是现代轮船航行在大洋上,也需要充足的食物补给和停歇的空间,原始人在迁徙的过程中难道不需要食物的补给和休息吗?就算世界各大洋都冰封了,但冰封时间持续几十年甚至更久,原始人也无法一直行走在冰面之上。因此,该说还存在不严谨的地方。

综上所述,关于原始人类是如何从非洲大陆迁徙到澳大利亚、美洲大陆,这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随着未来人类考古的发现越来越多,这个谜题被解决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了。

从基因学看人类的起源和迁徙路线:现在所有人类都是晚期智人后代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往前推,现在的人类大多都是从晚期智人的后代进化而来。在考古学中,已经发现的 人属至少有17种,为什么偏偏只剩下了智人? 而人类从之人发展而来的观点又是从哪里得出的?

科学家用基因解开人类发展的秘密,这些迁徙路线可以看出现在人类的早期关系有多密切。

从进化论方面来说, 历史 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一系列漫长的考古活动中发现了很多古人类参在的痕迹,他们 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比如最早期的猿人类、再是原始人、直立人、智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和现代人。

人类的起源随着不断发现的大部分可表明进化过程的古人猿化石得到较大的肯定, 很多可遗传的相似的DNA物质也在进化的行类当中,进化论渐渐被多数人所接受。

但是, 人类的起源地点到底是哪里? 最后占据人种进化优势的又是哪一些?这些依旧还是一个难题。

在早期针对人类进化的考古活动中, 科技 并不足够发达,只能通过简单的化石研究来分析人类进化的相似性和差别进步。

在时代和 科技 的推动下,生物医学逐渐发达,微生物进化演变研究技术渐渐成熟,科学家可以 根据早前逝去生物的遗留基因推演出其生前的存在与活动模式, 从而为研究人类起源和迁徙的路线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

根据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库的总体研究,他们从 人类23的染色体中最后有一对接受父母双方基因的Y染色体和X染色体入手, 总结发现可以借次反映出来的遗传基因的变化推敲人类总体演化的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 利用这对染色体中遗传下来的父母双方的基因建立谱系树,归纳其具有的共同在特性。

当 出现共有的变化或者遗传特点 时,这个时期的人类进化结果必然是有由某个现象形成,这样就能推演出人类先祖的大致概况。

当科学家在对人类染色体的研究的谱系树中,发现其共有的某种变化时间节点时,他们就知道,人类的总体演变共性就是这里了。

根据人类基因的Y染色体共性,(基因学上将这个人类共有的突变节点称为Y-MRCA,即“Y染色体亚当”)科学家将人类共有的进化时间节点推演到了大约15万年前,并发现这个时期的人类先祖基本都还聚集在非洲,智人基本已经占据的主导地位。

那么远在非洲的晚期智人又是如何走到全世界各地,并且留下诸多后代的呢?

根据基因研究显示, 非洲的智人曾经不止一次的集体发生过从非洲迁徙的活动, 直到大约6万年前才终于前迁徙成功。他们先是在非洲内部行走,从东往西、由北向南,在班图和罗马站稳脚跟。

然后部分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从东部尚浅的海域穿过,来到西亚地区,经过漫长的种族繁衍与分裂,渐渐深入到亚洲南部和东部地区,成为早期的游牧民族(如蒙古、契丹人)。

而在基因相似性上看, 他们还在欧洲演变成为丹麦的先祖,世界其它地区也逐渐充斥着这些迁徙过去的晚期智人的身影。于是,在基因研究的成果结论中,人类的 “非洲起源” 论被传播的颇为广泛。

从考古学上总结, 人类进化过程中都经历过哪些人属的变化呢?

从人类和动物产生最初的分支来看,自类人猿(南方古猿)中走出来的先是能人,然后逐一出现直立人、智人(分早期和晚期)等,中间还夹杂了很多已经消失的人属。

有一些人属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群族, 但是为什么最后只剩下智人这一类人属广泛迁徙呢?是什么有意安排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这就不得不提到 智人 种群到底有多么的 “人狠话不多” 了。

从科学家的考古活动中看,智人是真正的演化过程的“王者”,并且 是一个“狠角色” 。为什么要用“狠”来形容?

在早期人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时期,人类想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各种野生动物和古人类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 生命的威胁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并且人类在这当中并不占据什么优势。

因此,晚期智人可谓是将 “要想地位稳,做人就要狠” 这句话深深刻进了骨子里。

前文已经提到,在与晚期智人存在的同一时期,还生活着其它人属,比如尼安德特人,他们也算是晚期智人的一类分支。但是在晚期智人的遗迹中, 科学家居然发现了用尼安德特人的牙齿制作而成的装饰品。

也就是说, 这些不同的人属之间可能发生过非常惨烈的战争, 直到整个群族都被灭族。

当然,这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猜测,毕竟谁也不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 也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的大量人属的消失, 只是这些说法都还有待考究。

本文标题: 古人类从非洲迁徙往亚洲的可能路径有哪几条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53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国“弗吉尼亚”的名字来自哪里西夏是否存在视吐蕃为前朝的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