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文化有其优势吗 历史上有无正面例子

发布时间: 2023-09-26 07:0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历史上有哪些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爱面子?司马懿不杀曹爽应该算一件吧,他不杀曹爽导致自己畏手畏脚好多年。以司马懿的为人,他必定是不可能...

面子文化有其优势吗 历史上有无正面例子

历史上有哪些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爱面子?

司马懿不杀曹爽应该算一件吧,他不杀曹爽导致自己畏手畏脚好多年。以司马懿的为人,他必定是不可能留下曹爽为祸患的,杀他只是时间问题。而当时司马懿夺权的时候曾经承诺过曹爽只要他乖乖投降就会保他以及他全家的平安,因此曹爽才会乖乖投降。而在司马懿掌权期间,也确实没有动曹爽,但是司马懿让权之后,就立刻授意司马师杀了曹爽并且诛灭三族。

毕竟司马懿曾经是曹操的谋臣,他的夺权被世人所不齿。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曹爽还在一天,他的位置就休想做得牢固,而且曹爽在一天,他就休想建立自己的政权,因此曹爽是必死无疑。当时司马懿兵变,事出突然,曹爽猝不及防。司马懿仅仅三千兵就控制了大局。之后曹爽的大臣桓范建议曹爽集结一切的武装力量讨伐司马懿。毕竟司马懿是谋反,他的兵力并不强盛。而曹爽的身份只要下令必定群雄响应,不怕没有兵。而且桓范是掌管粮草的,打起仗来有了粮食的供给,并不一定会输。但是即使当时优势不少的曹爽却依旧选择了直接投降。

一来他是害怕连累了自己的家人。当时司马懿控制了曹爽所有的家人,心软的曹爽不得不受到他的挟制,因此虽然有反抗的可能,但是却害怕他会来个鱼死网破、

二是司马懿曾经多次写信不会伤害曹爽以及他的家人,只要他乖乖的投降,就会保住他的地位以及家人。有了这两点想法,曹爽就不顾桓范的阻拦,一心只想要投降司马懿。但是不得不说曹爽真的是天真,以司马懿的为人,怎么可能会准许他的存在。在司马懿当权的时候,确实没有动曹爽,但是到了司马师时候,曹爽立马就被杀害,并且诛三族。

爱面子是中国特殊文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觉得面子文化的出现是自然状态下的产物,古代社会大都是熟人聚集,所以彼此之间相互了解,而且长期的接触了解到了每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说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让熟悉的人过分解读,从而被过分歪曲意思。所以渐渐在社会中有了所谓的面子文化,面子文化在有些方面就是一种刚强不屈的象征,但在某些情况下却是硬撑的逞强。

首先,所谓的“面子文化”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当今社会都十分盛行。举例子来讲,街坊邻居之间,如果一个成年人从另一个成年人面前经过,而且恰好两人之间是或深或浅的亲戚关系,一个人没有打招呼或者另一个打招呼被忽视,都会让一方内心生出几分不满,并且认为对方是看不起自己,后来更会陷入长期的冷战阶段,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其次,面子文化不仅仅盛行在熟人社会当中,也在陌生社交中践行。人际交往当中,大家都潜移默化地践行着一个原则,那便是踩人不踩底线,聊天不揭人短。因为面子文化已经渗透在每个人的心中,给他人的交谈留一段后路,就是社交圈的一大步。彼此之间互相给对方面子,更为以后的交流往来提供了便利。

然后,面子文化在传统意义上就是一种关于自尊的文化。国人重视自己的面子也是维护自己的自尊,从积极方面来讲,面子文化强调了个人的自尊心,也彰显了个人自身不向世俗低头,不向命运折腰的坚强。但是,面子文化也没能逃过文化的两面性。面子文化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做人过于强调自尊,自尊心就如同玻璃一样,稍微碰触就可能破碎。

面子表现的是一种自尊,还包含着社会名誉,社会地位,对于中国人来说和别人交往就会存在面子问题。这种面子本身和农业社会时代与人频繁的互动有关系。尤其在熟人相处交往过程当中,面子更是被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国人似乎更爱打听别人的隐私,所以好多人更想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面子。
那是中国人的虚荣心严重,而且喜欢攀比而造成的,人虚荣心重了,就特别喜欢在意别人的评论,就出现了特别爱面子的情况。
我觉得这是因为传统思想造成的,一些比较封建的思想造成了这种局面。

初二研究性课题

我们是初二的中学生,需要一篇探究中学生面子问题的研究报告,急需rn好的可以再加分!~rn谢谢!~~~
人类学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虽然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会渴求声誉,但附于其上的价值以及追求声誉的手段却大不相同。在分析强调重点与基本态度迥异于自身文化的另一
种文化时,必须牢记在心的是:即使是对于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那些层面,每个社会都会形成不同的观念。

这类观念上的差异经常反映在语汇之中。但是真要深入了解这些观念对其传承者的完整意义,就必须仔细研究形成这些观念的情境。中国人对于研究“面子”观念之所以饶具兴味,一则因为借此可以看出人们获取声誉以及稳固或提升地位的两组标准,同时又可以了解在同一个文化架构之内各种不同的态度如何互相妥协。

这两组标准可以用两个词来加以区分。就字面来看,两个词的意思都是指身体的“脸”部。其中之一是“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要获得这种肯定,不论在任何时候自我都必须仰赖外在环境。另一个是“脸”的概念,美国人虽然略有所知,却未曾真正地了解它。这是团体对道德良好者所持有的尊敬:这种人无论遭遇任何困难,都会履行应尽的义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表现出自己是个正直的人。它代表社会对于自我德性之完整的信任,一旦失去它,则个人便很难继续在社群中正常运作。“脸”不但是维护道德标准的一种社会约束力,也是一种内化的自我制约力量。

由于以往未曾有人注意到这两组声誉标准的差异,因而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两种观念,同时探讨它们在社交场合中的实际应用。

“脸”和“面”这两个字中,后者较前者远为古老,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4世纪,“面”便有指涉自我与社会间之关系的象征性意义;“脸”则是比较现代的名词,《康熙字典》引用的最早典故出自元代(公元1227年至1367年)。这个字似乎起源自中国北部,而后在身体的意义上逐渐取代了“面”,而获得了某些象征性意义。同时,“面”加上无意义的虚字“子”,又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意义。如今这两个字在中国北部和中部都通用,不过“脸”在长江中部各省的使用不如它在北方的范围广。然而,此处我们虽然已经了解了“脸”和“面”所指何物,一般人并不能自觉地体会其差异。

一、脸

(一)“丢脸”

“丢脸”是团体对不道德或社会所不同意之行为的责难。严重损害社会道德规范之事,一旦为大众知悉,便构成个人品格上的污点,同时引发大家的互相责难。被发现的欺诈,被揭穿的罪行,卑劣的行为,错误的判断,为一己私利所说的谎言,任职期间有渎职行为,背弃诺言,欺骗顾客,有妇之夫和少女发生越轨行为,这些都是可能引发社会非议的一些行为,对自我而言,都是“丢脸”之事。

有位美国人在中国内地旅行时的体验,可以作为“丢脸”的一个简单例子。在一个小村庄里,她和一位农人约定,用农人的驴子作为交通工具。到了约定的日子,农人跑来说,他的驴子没空儿,要求她再等一天。因为他们早已有约在先,他坚持不让女士设法另外再找一头。他们最先在旅店中来回争论,然后吵到庭院外。围观者没人开口说话,不过有些老年人却一直摇头,口中念念有词。农人的情绪愈来愈高昂,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最后,他调头离去,不再争论,让那位美国女士自行再找一头驴。农人已经感觉到群众的不以为然。大家对他想利用美国旅人的困境占便宜所作的非难,让他觉得“丢脸”。

1935年在北京发生的一件犯罪案是说明“丢脸”严重性的最好例子。有位大学生和一位女学生发展出非常亲密的关系。他本来答应和她结婚,但是当发现她怀孕时,却写信否认其承诺。这位女生随即到他的宿舍去找他。遍寻不着后,她随即上吊自杀。那名学生立刻被捕,并且被判10年徒刑。由于他的不负责任导致女孩走上绝路,大众对他不满的情绪达到极点。自杀本身就是一种最严厉的控诉,引起许多人议论他的恶行劣迹,让他“丢尽了脸”。不过,大众的论断并非永远站在法律这一边。如果大家认为某人所犯的罪行情有可原,虽然他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可是社会大众并不认为他是一个为了私利而违反道德原则的人,他便不会“丢脸”。

在上述例子中,受害者借自杀来暴露负心汉的品格。其实,比较温和的手段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受到虐待的仆人可能对主人大发脾气,抨击他不人道的行为。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犯错而出他的丑。顾客发现商人想在交易中占便宜,也可能招来一大群人,告诉他们这商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由于生意人非常珍惜本身的商誉,他们通常会对特别嗦的顾客让步,以免招来路人侧目。仆人、学生、顾客都可能用使其对手“丢脸”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由于理直气壮的愤怒是弱者或欺诈不公之受害者所能掌握的正当武器,身居高位的人,诸如地方乡绅或城市中的专家学者,在和地位较低的人周旋时,必须格外审慎。这些人理应受到年纪较轻及地位较低者的尊敬,但如果他们做出违背社会期望的行为而丧失自我尊严时,社会地位愈高,他愈要维护自身的尊严,他的“脸”也愈容易受到伤害。穷人可以撙节支出,但是有钱人如果斤斤计较,便会有失体面,而引起大众非议。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和粗鲁的乡下人发生争吵,也是大失尊严之事。受教育除了累积知识外,还应当陶冶品格,所以“喝过墨水的人”比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更应当在社交行为方面表现自我节制。因此,和不识字的人公开争吵会损害自我的尊严,而让他“丢脸”。

家庭中也有地位高低之分,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比依赖家庭生活的任何一个年轻男子占有更高的地位,而且应该受到更多的尊敬;在和地位较低的人交往时,如果处置失误,便会引起较多的非议而“丢脸”。同样的,同一家族年纪相若的两个男孩,其中之一可能因为结婚而取得较高的地位。此后他的行为举止便必须像个负责任的成人,同时必须抑制自己再做出诸如吃糖和放鞭炮之类的孩提般的举动,这些事对他未婚的堂兄弟来说则属无可厚非。

有一次我因为男仆不诚实而打了他一记耳光。不管打什么人都是粗鲁的举动,尤其年轻女孩对男仆施加体罚更是有失尊严。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必须忍受家人的责备,在其他仆人眼中,我更是“丢脸”到家。没人同情我,那个男仆也没有受到其他人的非难。

国际政治上也可以找到这种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由于英国对其他小国负有条约义务,张伯伦的姑息政策在中国就被认为是极端“丢脸”之事。为了顾及自身利益而不愿信守对弱国的承诺,既不符其自视为世上最强帝国的地位,又违背了英国领袖想被尊敬为绅士的渴望。

因此,“丢脸”的程度会因自我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公众在表达意见时,通常会考虑诸如贫困或被压迫等等生活中值得同情的因素,有钱人的过失经常会在其优越社会地位的参照下突显出来。运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必须以不违背道德标准为前提。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也可以利用居高位者必须维护颜面的事实。有些大学生往往会问第一次上课的讲师一些艰深的问题,如果他无法回答,而显示出他的无能,他的脸便丢光了。同样的,在生意往来中,如果债权人无法从顽强的债务人手中取得债款,他可以威胁对方:如果他公开指责对方不负责任和蓄意欺骗,后者便会丢脸。因此,债务人常躲起来避不见面,这种举动通常等于是承认自己无能。如果债务人为了顾全“脸面”而付清债款,债权人便会感到满意,此时他已经获得了道德上的利益。

由于意识到似乎有个无形的群众正在监督着自我的举止,它会无情地谴责任何不道德之事,并以讥嘲加以惩罚,有些人因此而变得极为敏感。尤其是在采取主动可能招致挫败的场合更是明显。向异性求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现代中国已经不再信任父母安排的婚姻,可是一个男孩和某个女孩即使已经相当熟稔,他在下定决心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之前,通常还是会犹豫良久,因为他怕会受到拒绝以及朋友们随之而来的讪笑。同样的,男孩在追求女孩时显得十分羞怯,怕在对方心中留下笨拙的印象而“丢脸”,所以他们通常会请朋友帮忙把自己介绍给心目中的女孩。考试失败的年轻人有时也会因为极度羞愧而自杀。要想了解“脸”的这个层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这个文化中有关人格的概念和“脸”之间的关系。

西方学者经常论及:中国人对其成就和地位往往过分谦抑,他们有时甚至将之斥之为虚伪。有些观察家在初次见面时,往往以为这种过度谦逊是缺乏自信的象征。其实不然。高估本身的才干,夸大自己的能耐,以使自己的地位凌驾于同侪之上,很可能受到社会的冷眼相待。暴力行为令人厌恶,任何可能招致其他人不悦的行为,诸如嫉妒和嫌恶,亦是如此。喜欢夸耀的人遭到挫败时,不但得不到朋侪的同情,反而会遭到讥笑。对自身能力判断欠佳的人往往被讥为“轻浮”;反之,举止严肃、审慎评估本身能力、与人应对力求周到的人则被称为“沉着”或“稳重”。前一种性格让人无法信任,后者是好公民和值得信赖的朋友。既然一个人很难在每一点上估计自己的能力,也无法事前预知每次行事的结果,所以预先贬低本身的价值才是明智之举。如此一来,个人可以不断听到朋友们赞扬他的谦虚,同时增加自己对于成功的信心。怕被视为“轻浮”颇类似于担心因行为不检而受到谴责,所以自我随时随地会贬抑本身的才智和能耐,却深信人们会因此而给予他更高的评价。

对于谦逊的重视似乎和“修养”的重要性有关。由于孔子认为,在变成治国的人才之前,个人必须先经过一系列的训练过程;学者们经常强调,个人必须对其自身品格的修养负责。一个“没有修养”的人就是不考虑别人或者喜欢自夸的家伙。他做事失败正好说明他的不成熟和不稳重,这也会削弱整个社群对其工作表现的信心。

这种态度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个人在批评他人之后,如果犯下同样错误,他便很丢“脸”。譬如甲乙两人做出同样的行为。乙也许是因为不知情,也许是无意中犯错,其真正用意并未为人所知。甲在谴责乙之后,显示出其见解比较高明,至少他知道这种行为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他也犯下相同的错误,他的表现不是意志薄弱就是修养不足。人性本恶的观念在中国付之阙如,人格的修养应该随着心灵的成熟与日俱进。不诚心努力增进自身的品格,而只注意别人的缺点,正如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社会会以“丢脸”之类的概念来表现对其的鄙视。

我们说过,任何违反道德规范以及不符个人地位的行为都会贬低个人的品格。感受到尊严的损失之后,便可以用“丢脸”象征性地表示出来。怕“丢脸”使个人对道德的界限保持自觉,它维系了道德价值,并且展现出社会制约的力量。不道德的行为,例如投机者的踌躇满志,只批评别人而不检点自己,由于缺乏判断力而导致失败,都可能受到“丢脸”的责备。“丢脸”的感受十分强烈,它不只会引发社会的谴责,同时也会使社会对自我的品格丧失信心。中国人许多日常活动的运作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由于社会的信心对自我的运作十分重要,“丢脸”已经变成一种具体的顾虑,它对自我神经系统的影响甚至要比实际的恐惧更强烈。

丢脸”的另一种说法是“丢人”。此处“人”主要是指“人格”,“丢人”这种新的说法将来也很可能取代“丢脸”。

下面要讨论的是“脸”的其他用法,不过他们都不如“丢脸”一词重要。

(二)“给某某人丢脸”

自我通常归属某一个密切整合而又与他荣辱与共的团体。他的家庭、朋友群体以及他的上司都会关注他的成败。所以个人不只是“丢自己的脸”。公众严重的羞辱或讪笑必定会影响家庭声誉。青年男女如果发生不可告人之事会受到双亲严厉的叱责,因为这“丢了他们的脸”。在上述背弃婚约的例子中,女方家庭感到强烈的羞辱,并坚持严厉惩罚祸首。他们之所以感到“丢脸”,是因为女孩的自杀正显示出她行为的轻率。学生举止不当引起社会讪笑,是“丢他们学校的脸”。许多中国人碰到美国人时感到特别尴尬,他们担心在无意中违反礼俗可能会“丢他们国家的脸”。

长辈经常用这种说法来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循规蹈矩。“别丢我们的脸!”不只将“脸”的观念深植于年轻人的心中,也让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对其行为负有共同的责任。他必须牢记:他的品德必须与其家庭地位相符。这种说法偶尔也可以用来开玩笑。有个大约11岁的男孩为了提高自我的地位,对大他3岁的侄女说:“你老是喜欢用这些奇装异服来炫耀自己。你真是丢我的脸。”穿着奇异以引人注意跟自夸同样的糟糕,因此会受到高尚社会的冷眼看待。

在家庭以外,老师对学生的成败也负有部分责任。所谓“师”是指训练自我以从事工作的人,不管他是大学教授、手艺师傅或其他被选来教导年轻人的人;老师只有在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之后,才会关心后者的福祉和成就。如果一个人“丢他老师的脸”,因而显示出老师无能,则他的自我会备感羞耻。

如果自我严重违反了社会规范,不只会在他本身的品格和家庭的声誉上蒙上一层阴影,同时也会让人怀疑:在他生活中曾经教导和提拔过他的人是否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公正性。换言之,“丢脸”的程度不仅随个人过错或失败的严重性而定,而且对与自我亲疏程度不同的其他人,也各有不同的意义。

(三)“不要脸”

这是一种严厉的指责,意思是自我不在乎社会对其品格有何想法,他甘冒违反道德标准之大不韪而获取私利。社会制约力量对这种人丝毫发生不了作用,因为他根本不把游戏规则放在心上。更有甚者,倘若某人“不要脸”成性,他的亲友便无法预测他的言行。除非为环境所迫,否则很少有人愿意和这种人打交道。

应该了解的是,这种说法主要是指为了私利而占别人的便宜,对传统习俗无所顾忌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特立独行,但并不算是“丢脸”。挂羊头卖狗肉或囤积居奇的生意人,贪图己利而口是心非的人,为了金钱利益而徇私市惠的政客,利用男友甚至出卖青春的女孩,诸如此类的人都可说是“不要脸”,有时也可以说是“没有脸”。

这种人的所作所为通常无法用法律来加以处罚,大众的非难也可能是不公开的。但是他们一旦遭遇不利情境时,社会将袖手旁观,不愿给予道德及物质上的支持。他们无法倚赖社会关系的网络来帮他们解困,因为他们早已因为违背道德标准而陷于孤立。事实上,社会甚至会认为他们的失败或不幸正是不顾社会道义的应得报应。

“不要脸”是吵架时经常听到的一句骂人话:“你明明知道不对还要辩解,难道不要脸了吗?”“死不认错,不要脸的人是你!”这样一来一往地相互指责。最严重的情况是低地位者用之于高地位者的身上。前面说过,有些学生喜欢提问题来“考”新讲师。有一次,有位新老师无法给予学生满意的答案。学生对他的考验结束之后,他仍然没有会意过来。学生们很不客气地说:“他不要脸”,然后陆续离开。当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例子。如果大家有充分理由可以实行这类抵制,受辱者便不可能再露脸。学生们也可能因此而成功地阻止那位讲师继续在这所大学授课。

有时候,“不要脸”的使用也带有幽默的意味。人到老年之后,用以规范年轻人生活的习俗和道德约束也随之变得松懈。对年轻人而言,饮食和享乐过度会遭受非议,对老年人则宽容得多。社会知道:他们是善良百姓,也愿意原谅他们的一些小弱点。因此,当他想放纵自己时,可以用“我老得可以不要脸了”作为托辞。虽然这种说法只在山东某地流传,老年人享有较多偏离习俗的自由,却是典型的事实。这并不是说“脸”对老年人不再具有制约力,而是意味着,社会对其自我修养的信任,并不会因为他忽视习俗而发生动摇。

在年龄层的另一端,小孩子也不必受到“脸”的严格制约。孩子的言行举止表现得较其实际年龄为小,比方说八九岁大的男孩,仍然抢着要最大块的糕饼,也会被人调侃“你这样子真不要脸”,但却没有人会当真。青少年对“脸”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自觉,争吵时会相互指责对方“不要脸”,但是他们受辱的感觉却尚未发展到那样强烈。

(四)“没有脸”

这个说法如今几乎可以和“不要脸”互相通用。这大概是对个人所能做的最严厉谴责。譬如,在国家危难时,变成叛国贼的人常被指责为根本“没有脸”,意即这种人已经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义务弃之不顾。同样的,将宗教信仰当作踏脚石,以之作为晋身之阶或以之谋取物质利益的人,在大众眼中也“没有脸”。
这里所分析的“不要脸”和“没有脸”两种讲法,有时比“丢脸”更为强烈。某人可能因为无知或经验不足、举措失当而“丢脸”;这时使用“丢脸”一词不过是要让当事人知道他犯了过错。“不要脸”强调的是个人意志,是某人故意将“脸”排除在考虑之外。“没有脸”或许是三者之中最为严厉的:自我已经失掉“脸”的感觉,即使违反了道德规范他也毫不在意。

“丢脸”的说法何时开始通用,已经无从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没有脸”便已经流传于世。当时“脸”这个字的使用还没有固定下来,通用的是一个较老的字“面”。历史上有两个例子可资引用:

周朝末期,封建诸侯群起争霸。在宰相管仲辅佐之下,齐桓公终于成为诸侯的霸主。管仲临终时劝诫齐桓公将某些人从朝廷斥退。齐桓公答应了,可是后来却发现自己少不了他们。这些人掌权之后便设计推翻齐桓公。最后叛军攻占了王宫。齐桓公被放逐后,沦落到无饭可吃的地步。当他想起宰相管仲的忠告而自己却弃之不顾,不禁悲泣道:“亡者无知则可。设若亡者有知,我有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

秦朝在公元前207年覆亡后,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项羽和刘邦最具实力,最后失败的则是项羽。经过几次挫败之后,项羽的军队终于被敌人团团围住。他知道大势已去,便率领一小队骑兵突围,在敌军追赶之下,他逃到乌江边。当地的地方首长出来迎接,并且告诉他如何安全逃走。如果回到江东故里,他也许能够东山再起。他回答说:“我和江东八千子弟兵一起出来打天下。如果我战败而独自回去,即使江东父老怜悯我,甚至奉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面目”的意思是指“脸”和“眼”,在中国中原一带至今仍然广为人所用,但在中国北部则已经为“脸”所取代。在出征之前,项羽信心十足地说:他一定会赢得天下。他不只让那些信任其才干的人失望,同时也在他负指挥之责的挫败中牺牲掉了所有的年轻人。

“我没有脸去见某某人”,当自我觉得,由于本身的过错而令某人失望时,经常会使用这种说法。将父亲的辛苦钱挥霍殆尽的儿子,挪用公款、背弃国家或上司对其信任的官员,未能圆满执行上级命令的下属,因为大意而战败的军官,自身失败而牵累其他人的领袖,都可能感觉“他们没有脸”去见其长辈或上司。此时,自我并不一定要面对公众舆论;即使只有一个人在场,甚至一个人也没有,他心中也可能产生辜负他人信任的意识。

这种现象显示出社会制约的完全内化。自我通常都会实践他心目中想像为社会所认可的举止,以挽回自己的“脸”。

(五)“脸皮厚薄”

“脸皮厚”的意义和“不要脸”有点儿类似,不过却较为委婉。它的象征意义是:皮肤仍然在脸上,不过却很难用社会的否定来穿透它。这意味着漠视公众非议,或是年轻人蔑视长辈加诸其上的社会道德标准。当友人不断向自我暗示其行为已经逾越礼数,而自我却浑然不觉时,这句话便可以派上用场。一个小例子是:有位客人久待不去。虽然女主人百般设法使她了解主人希望她离开,她仍然无动于衷。对方离开之后,女主人悻然对我说:“那女人脸皮真厚!”中国人十分重视待客之道;他们尽量避免让客人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因此,友情能进展到何种程度,完全要由访客自己来体会。

脸皮薄的人对外界的议论相当敏感,他们经常花费许多心思来维护良好的声誉。但是,有些人的脸皮实在太薄,朋友最起码的批评都会使他们觉得不快。有位朋友在论及政治生涯时跟我说:从政的人必须脸皮厚才能做出许多违背良心之事。不少学者奉命出任公职后,发觉自己无法胜任。此时他会承认:自己脸皮太薄,不适合在政界打拼。

然而,总的来说,社会还是喜欢脸皮薄的人,因为他们比较遵守社会规范。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以看出:重视“脸”是一种真切的关怀,“丢脸”会给自我带来强烈的羞辱。由于不注重“脸”的人往往无视社会的制约,因此,社会往往会对他施予最大的压力,企图对他灌输“脸”的意识。

“脸”的主要标准包括正人君子所应具备的各种美德。偶尔的过失会被调侃几句,并被讥为“丢脸”;反复犯错便会引起强烈的非议,甚至导致整个社群在心理上和他划清界线。意识到“丢脸”时,社会对个人品格的信心已经受损,它会使个人陷入受轻视和孤立的危险,因此能对个人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

二、面子

虽然“脸”字同时具有一种实质和一种象征性意义,“面”字则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意义,实质和象征兼而有之。

1.“面”在生理学上本来就是指脸。这种用法在诸如面貌和面目之类的组合词中仍然可以找到。面貌也是脸的意思,不过除了和面结合而产生像英文名词looks(外表)之义外,它却很少为人所用。面也在一些常用成语中出现,例如面如桃花和白面书生,后者是指以读书为业的学者。

2.“面”可能是物体的表面,例如表面意为外观,桌面是指桌子的表面,地面则为地球的表面。

3.“面”可能指方向,例如东面或西面。

4.“面”也可能指方面,例如正面和对面。

在以上的组合中,“面”代表的是具体的概念。它的象征性意义则包括:

1.社交上的“方面”,例如八面玲珑指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不同的人圆滑相处。

2.它可能指人们面对面的场合,例如会面或当面商量。

3.“体面”也就是好看。此时美的概念和社会赞许合而为一;外表好看的人可说是有“体面”,但行动慷慨大方也是表现得很“体面”。

4.前面说过,中国有些地方仍然使用面,有些区域则用脸。在长江流域常说面皮薄以取代脸皮薄。

5.“顾面子”。自我要提高声誉,必须考虑本身的面。因此,士绅之家会为家长的生日摆下盛大的寿宴,同时演戏数日,以供地方人士欣赏。社会的赞赏便增加他的面子。

自我有时也要顾虑他人的面子。例如,他要避免贬损他的邻居,以免引起任何非议。尤其是学生表现不佳时,老师也常会有这方面的顾虑。某位员工的表现也许乏善可陈,但由于考虑到他家庭的面子,老板会把他留下来,给他一个改进的机会。

有时,顾及他人的面子直接违反了社会甚或当事人本身的利益。很明显的,顾虑太多的老师根本无法纠正学生,顾虑太多的行政首长或家族领袖也会发觉自己缺乏权威。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文学中,我们可以找到无数例子,赞美个人不顾情面,厉行职守。

6.“面子上不好看”:这种说法是在描述个人面对社会非议时的感觉。这和脸的概念有关。事实上,脸也有相同的用法。但是这种说法中的耻辱远比丢脸轻微。后者通常是指违反道德标准,“面子上不好看”则是由于疏忽而违反了某种习俗,和个人品格是否健全并不相干。自我觉得自己的声望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但却不会有强烈的羞辱感和社会孤立感。

不好意思字数超了
可以拟一分调查问卷.如:
抽取20位中学生。
问题1:你抽烟吗?抽烟的理由。
A.我有烟隐.B.同学叫我抽的.C.感觉抽烟很有型.

问题2:会常常感觉自己的父母很老套,害怕他们来学校丢脸,甚至厌恶他们吗?
A.会 B.不会

问题3:会经常因为脸上长痘痘或雀斑而失落一整天吗?
A.会 B.不会

问题4:你赞成早恋吗?赞成的话,为什么?
A.看到别的同学早恋所以不想丢面子
B.缺少父母的关爱
C.只是纯粹的好感,算不上爱.

浅析中国的面子文化。我们该如何处之?

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这是一种由结果判断成因的举动。即人们在无法得知某人的才华能力或权力地位的时候,就由观察其是否能博得面子来判断其为人。有面子的人,被看作能人。以至很多人爱面子喜大话到不能自拔。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重视的。说它是客观实体或情感代称似乎都不够妥帖。而其实际上已成为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以至于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因此,人们向来很重视面子问题。 仅当当网上有关的书籍超过千册。目前百度查询结果是36,000,000篇。其中重要的文献,黄光国先生于04年出版的《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本书中讨论“脸”和“面子”的篇幅居多:丢脸、长脸、不要脸、脸皮厚、没脸见人、体面、给面子、留点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诸多概念,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也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从而揭示“人情与面子”在中国历代官僚体制中的突显地位。此外可参看的还有:社会学论从《人情、面子与权利的再生产》、《面子的学问》等。
……这是百度上本来有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得比较好听。
其实我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中国人比较没有自信,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活着的尊严,就是所谓的面子了!也是面子问题让我们社会越来越腐败……
中国的面子文化源远流长。归结起来,中国的面子文化实际上是落后文化、自卑文化、争强好胜的一种体现。大到政府的面子工程,小到小学生自印名片的行为等,无不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人特有的好大喜功、借表面之事掩盖内心的自卑心理的印记!
解决面子文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若干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首先,中国必须走富民强国之路;其次,中国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借鉴、接纳一切先进的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理念;再次,中国人应该胸襟宽广,才能包容人、包容社会、包容世界,也才能真正地走向强大。当中国国家富强起来、中国社会兴旺起来、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时,作弄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的面子文化将会成为历史中的记忆!

[试论面子理论的中西文化差异]从电影《面子》看中西文化差异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语言学家帮助成功完成交际起到了重要贡献。其中面子理论帮助会话含意学说解答言语交际中的一些语用语言与社会语用问题,是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理论。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理解跟侧重点。本文主要探讨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论应用。
  关键词:面子理论 中西文化 跨文化交流
  莱可夫、布朗与列文森、利奇等人对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礼貌原则,面子,威胁面子的话语等进行讨论,从而丰富了会话含意理论,推动着语用学的发展。而在处理礼貌问题方面布朗与列文森提出的“面子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面子理论简介
  布朗和莱文森在高夫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成熟的面子理论,力图将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他们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社会权力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桂诗春,2004,46)他们于1978年推出了专著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经过修订以后1987年又出版了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其中布朗和列文森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礼貌理论。该理论实际上包括三个基本概念: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礼貌策略。
  面子可以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正面面子是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如果这些得到满足,正面面子就得以维护与保留;负面面子指有自主的权利、有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甘于。如果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不强求或者打扰对方,这就是维护听话人的负面面子的行为,这也称为“负面礼貌”。维护听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就是向对方表示双方的一致性,强调双方的共同性,这也称为“正面礼貌”(Goody,1978; Yule, 1996)B&L的面子理论的中心原则是,某些语言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威胁面子的,因此需要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们在实施这些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要采取一些礼貌策略以减少对面子的威胁。(Brown,1987,24)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礼貌策略包括:A、直接性策略:即说话人不采用补救措施、赤裸裸地公开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B、正面礼貌策略;C、负面礼貌策略;D、间接性策略;E、放弃实施威胁面子的行为(何自然,2006,120)采取这五种不同的礼貌策略能使双方保全面子。
  二、中西文化面子观比较
  (1)中西面子观的相同之处
  礼貌问题是在不同的国家都起到一种规范性的作用,对人们成功交际都起着巨大的帮助,然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跟文化背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面子观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我们知道所谓的给面子就是在交谈的过程中大家都喜欢听好话,而不希望听到关于自己负面的东西。英国语言学家布朗和莱文森讲面子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其中积极面子即希望受到恭维和赞扬。中国人讲究一个字“和”,所以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都希望被人欣赏和赞同。就这点而言,中西方都有着的一致性。但是,中西文化的面子差异是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地方。
  (2)中西面子观的不同之处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几千年的内外交往中,形成了系统的礼文化。孔子认为“礼”是社会言行交往的道德规范,主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还把“礼”视为社会成员的交往规范,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对礼仪的论述更是更高一筹:“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刘凤玲,2003,87)西方人更注重负面面子的维护问题,这与他们强调个人自由的西方文化中心有关,他们关注的是个人自由是否被侵犯,所以在布朗与莱文森在用面子理论分析会话现象过程中,更看重的是负面面子问题。
  而中国文化对人们被接纳和被欣赏这样的正面面子更加敏感,它也构成了我们中国人面子要求的中心内容。中国文化特别重视集体观念,这是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重视个体能否被集体接纳,与集体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如果在集体或社会中不被欢迎和重视,也就失去了立身的基础。所以正面面子对我们文化而言是最重要的。对于汉文化的礼貌特点,顾曰国(1992)曾总结了五条礼貌准则,如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与德、言、行准则。(桂诗春,2004,53)中国人特别强调的内容是尊敬对方、体谅对方、和在交往中要做到热情待人。中西面子理论差异还有着具体不同的行为表现,下面就列举3个方面的不同表现。
  首先,是中西方称谓上的不同。我们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跟了解都能发现,除了是在特别正式的场合或者是特别有必要的时候西方人才会以职衔或者是用姓来称呼对方以外,一般英语国家的人们更喜欢对方直呼其名。笔者自身就有着现成的例子,本人担任了2021年的欧洽会商务谈判翻译,负责的是一个法国生物工程类的公司CEO。对方对头衔只字不提,而是很和蔼的说叫我 Rauol。如果不是提前对该公司做了相关调查和查询资料的准备,或许我根本不知道站在眼前的这位就是CEO。而在中国的很多场合,我们都可以听到张总、陈总之类的称呼,或许这跟我们国家比较讲究等级制度跟社会地位有关。而在家里,我们会恭敬的称呼自己的亲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在国外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当我们听到一个美国小男孩亲切的称呼自己的爷爷Paul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大理解,但是根据西方文化,称呼对方的名字,这是非常亲切的,是很礼貌的行为,这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加促进交际的成功率。而如果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的话,会被视为一种没有教养不恭敬的行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接受的。
  其次,谦虚礼貌用语表达上的差异。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一个英美文化的爱好者而言,这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一个晚会上,一位美国人会说这样的话来赞美一位中国女性:“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一般美国人的回答大部分都是“thank you!”,承认对方的审美标准,表达直接的感激之情,以避免伤及对方面子。而用在中国女性身上,得到的回答就是“No, no”当然这样的答复小则引起对方的诧异,大则会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他会觉得对方认为自己缺乏审美能力。中国人认为贬己尊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行为了,中国人听到了恭维表演的话总会自贬一番,认为这样子才是对对方的礼貌,不损伤对方的面子。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待隐私问题的差异。西方人很看重个人的自主独立,希望独立享受自己的自由空间,不受他人打扰,所以他们是非常看重隐私问题的。当然中国人也有自己的隐私,但是这个范围明显就小多了。我们中国人一般遵循的原则就是近亲原则,也就是俗称的“套近乎”。喜欢讲述自己的私事,同样也喜欢询问他人的私事,一表示对他人的关心。我们平常打招呼,经常说的就是“去哪儿呢?”“吃饭了没?”或者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非常反感的,因为他们会觉得你在打探他们的隐私。所以中国人之间可以问年龄、婚姻状态、某物的价值等问题,但是这些在西方文化里面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是是十分私人的问题。他们觉得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威胁了他们的消极面子。
  面子理论看似是语用学里面非常小的一个点,但是它却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上文可以看出中西方由于文化和传统的不同,对面子理论的理解跟应用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为了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注意中西不同的面子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交谈的时候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从而尽量消除交流中的差异跟门槛达到最佳的交际目的。
本文标题: 面子文化有其优势吗 历史上有无正面例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37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曲辕犁会出现在中世纪欧洲【微科普】高铁小知识 | 高铁的座位编号为什么没有“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