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嬴政公元前228年去世,幼子胡亥继位,秦国还能一统天下吗

发布时间: 2023-09-24 23:02: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没有李斯,秦始皇还能统一天下吗?秦始皇是否能够一统天下,不能说李斯一点作用没起,至少还是有推动作用的。但实际上秦统一六国和李斯关...

如果嬴政公元前228年去世,幼子胡亥继位,秦国还能一统天下吗

没有李斯,秦始皇还能统一天下吗?

秦始皇是否能够一统天下,不能说李斯一点作用没起,至少还是有推动作用的。但实际上秦统一六国和李斯关系不是很大,没有李丞相还有别的丞相,秦统一的步阀是谁也阻拦不了的。甚至没有嬴政也还会有姓嬴的别的秦王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总感觉秦国统一天下是一种早就注定的天命。秦的先祖非子居于犬丘,为周孝王养马。周孝王烈土而封,号邑为秦,于是秦位列诸侯,有了嬴秦氏以保西垂。西周灭于犬戎,东迁洛邑,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平王“赐之岐以西之地。曰: ‘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逐戎,即有其地。”

下图为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秦公簋

岐山周原是周的先祖龙兴之地。当年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找到岐山这个适合安居的地方也是反复占卜才确定在此定居,然后从此周人兴起再一路东进克商立周。从现在考古成果看,岐山周原有过大型的宫殿、宗庙,这是周人的精神根据地,就这么被周平王送给了秦人,难道这不是把周的社稷送给了秦?当然这时候的岐、丰被犬戎所夺,也是秦襄公自己打回来的。

感觉秦国和当年的周人一样兴起于西,然后一路东进,似乎都很早就有了取代中原的想法,而且都特别坚毅,代代都很努力,最终东进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讲,秦是周的最忠实继承者。

下图为秦公簋铭文

唐代出土的陈仓石鼓,这个不能完全确定是春秋战国其间哪位秦国国君所作,早可以至春秋初期襄公,晚可至战国后期秦惠文王,但是这位国君述志而歌也同样充满激情。

1921年的甘肃天水出土的秦公簋,上有一百二十多字的铭文,作于春秋秦景公时期,记述了秦国十二位先公的煌煌功业。秦景公对先祖慷慨激昂的赞颂让他自己的雄心壮志也跃然其上。

一代有激情不难,难的是代代有激情。用西汉的鸿文大赋《过秦论》里的话说,是“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对于整个秦国的发展历程来说是步步东进,代代经营,只是到了秦王嬴政的时候积累已经足够,而嬴政的历史使命就是把秦国先

公先王的所有努力变成现实。

如果没有李斯,至少这几件事会阻碍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进程。

嫪毐政变

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正式加冕亲政,可在同一年,嬴政亲政前,宦官嫪毐发动政变,嬴政却将计就计,直接“反杀”嫪毐,除去心头大患。

要知道,嫪毐能如此嚣张,是因为背后有太后赵姬鼎力支持。战国时期民风开放,太后也是可以改嫁的,而嫪毐对外自称太后的宦官,实际上已经是赵姬的两个儿子的父亲了。

有了太后的支持,嫪毐势力大增、嚣张至极,总想密谋杀死嬴政后让自己的儿子做秦王。嬴政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否则也不会处处防范,只是在杀死嫪毐后,嬴政心理仍旧放心不下,

因为嫪毐这个人正是“亚父”吕不韦引荐给太后的。


吕不韦之死

嫪毐之事过后,嬴政与吕不韦之间便有了隔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成见,自然一个说东、另一个就说西。庙堂上政见不合、私底下明争暗斗,最终臣子斗不过主子,吕不韦被贬回家养老。

在自己封地的吕不韦发扬“退休不退岗”的热情,仍旧与六国权臣使节世子们来往,还继续传播自己的政见,嬴政气的又让他举家迁往蜀地,有多远走多远,这回“刚”性的吕不韦却饮鸠自尽了。吕不韦人死了,“精神”却还在折磨着嬴政,各国借机声讨,本国人也大肆缅怀,政治危机处理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郑国之阴谋

嬴政刚刚稳定朝局,又遭遇秦国大旱,颗粒无收、民生哀怨。内忧外患,刚亲政的嬴政也没有得力的领导班子为其分担,每天忙得是焦头烂额。

这时在秦国“修渠”兴水利的韩国人郑国被举报是奸细,郑国来秦国兴修灌溉渠实则是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军事力量,目的就是要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彻头彻尾的阴谋!

秦国的元老还说此事吕不韦早就知道,就是不说而已,因为吕不韦也不是秦国人!

贵族元老们对外来人掌管朝堂之事早就不满,借用郑国和吕不韦之事,全都有“默契”的集体排外,声称要创立一个只有秦国人的朝堂,这样才不会混入那些祸乱超纲的“外国人”!

与吕不韦的矛盾让嬴政怒火中烧,大旱带来的焦虑激发了他的焦躁之心,此时的嬴政早就忘了历代秦王对整个炎黄子孙的求贤若渴,也忘了如今秦国的盛世基业,也是由无数个他国人用智慧、生命拼搏打下的。


所以如果没有李斯,秦始皇还能统一天下吗,答案肯定是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秦国的国力已经不容小觑,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情,如果遇到给力的臣子,那必然是进程加快,如果没有给力的臣子助力,那也只会是晚一些时日发生。

李斯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了李斯,肯定还会出现王斯,赵斯,在当时背景下,秦始皇统一天下,已经是历史的必然。

秦始皇是否能够一统天下,不能说李斯一点作用没起,至少还是有推动作用的。但实际上秦统一六国和李斯关系不是很大,没有李丞相还有别的丞相,秦统一的步阀是谁也阻拦不了的。甚至没有嬴政也还会有姓嬴的别的秦王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因为李斯在秦并天下之前,他就是一个客卿,后来又被提上为了廷尉。廷尉的主要工作嘛,就是处理刑狱。李斯在秦国有两件事情很出名,一是上《谏逐客书》,二是联合姚贾间接坑死了韩非。关于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等事情,都是秦并天下之后的事情。秦并天下之前,李斯不能说没有作为,可他的作为跟秦国之前的著名客卿商鞅、张仪相比的话,就显得有些平平了。

秦国可以兼并天下,从秦国自身出发,首先商鞅变法是功不可没的,其次张仪连横之道打乱了六国合纵,这样是很重。再来就是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的最后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都是秦王的决断。如同秦穆公变法,虽然百里奚出谋划策,但主角还是秦穆公;商鞅变法,商君也是配角,秦孝公才是主角。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秦的强大是累积了六世之烈,而传承到了秦始皇这里。难得的是代代秦王都是奋发图强,这只能归功为秦风和秦王室良好传统教育。李斯虽然厉害,没有李斯,会有韩非,没有韩非,会有某斯等等,关键是伯乐识英才。所以秦始皇依然会有能臣良将。秦的统一最后的主角光环是秦始皇。

李斯是秦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死和蒙家兄弟的死一样,反映了秦二世特别黑暗政治社会,和激烈政治斗争,思想混乱,残酷迫害使秦朝政治生活严重毒化,陷入自我毁灭深渊。陈胜吴广农民只是点火而己,到处凶凶燃烧烈火,把秦王朝烧垮了。也把胡亥,李斯,赵高他们烧死了。李斯在自己造就政治环境中必死无疑。他的政治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和统一中国。对中国和世界一都有巨大影响,奠定了郡县政治制度的基本国家格局。更是影响到今,是非常有创新精神英雄。

如果没有里斯秦始皇还是可以统一天下的,因为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并不是靠李斯统一的。
我认为没有他秦始皇不能够统一天下,因为他是帮助秦始皇夺得天下的决定性人物。

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国历史会怎样发展呢?

秦始皇的功绩是,推进了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但这并不表示唯有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因为即使君主的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合适的时机和有利的形势,也没有办法建立丰功伟绩。

(秦始皇)

从战国未年的形势看,山东六国皆已衰落,唯有秦国一家独大。因此,即使没有秦始皇,天下也迟早会被秦国统一。秦王嬴政为何能够在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横扫八荒一统六合?因为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的。

1.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物质甚础的是秦孝公。公元前359年、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改变了导致秦国落后的旧制度,把秦国变为以“军功晋爵”,以“耕战立国”的国家。

以军功晋爵激发秦人的战斗热情,以奖励耕作鼓励秦人生产粮食,使秦国得以足食足兵,将秦军打造成无坚不摧的虎狼之师,逐渐对山东六国构成压倒性优势。


(战国后期形势)

2.进一步夯实秦国物质基础的则是秦惠文王。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任用司马错,趁巴蜀两个小国互掐的机会一举吞并巴蜀地区。李冰修筑都江堰之后,由于土地得到了灌溉,使这里成了仅次于关中地区秦国的大粮仓。

3.为秦国最后灭亡六国创造了有利形势的是秦昭襄王。经过历代秦王的猛操作,到了战国后期,能够阻止秦国向东方扩展势力的唯有横亘于中原地区的赵国。

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因赵孝成王利令智昏接受了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投降,激怒秦昭襄王而爆发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消灭了赵将赵括的40万大军,使赵国自此一蹶不振,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秦王嬴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形势)

4.从此之后,南方的楚国因早已衰落,面对秦国的进攻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中原的赵国,也失去了阻止秦军东进的能力。

齐国又因记恨公元前286年的五国联军伐齐的旧怨,而无视秦国对其他国家的蚕食鲸吞。韩、魏两国,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根本无法对秦国构成威胁。

至于存在感最低的燕国,在整个战国时代也只雄起过那么一次,而且很快便被打回了原形,又因其远处东北一隅,所以对秦国构不成任何威胁,这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基本战略态势。

5.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天下被秦国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不应该认为如果没有秦王嬴政,秦国就无法统一天下,天下仍将四分五裂下去。不过,由于秦王嬴政拥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他既善于使用人才,又善于把握有利时机,还能够根据臣下的建议,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所以,秦王嬴政的及时出现,的确缩短秦国鲸吞六国的进程。

(秦始皇时代的秦朝疆域)

由此可见:秦王嬴政能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到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历代秦王统一天下的梦想。不仅是因其能力突出,更是由于六国已经衰落至极,根本无力阻止秦军的鲸吞蚕食,使得秦军能够势如破竹,一路横扫天下!就战国末年的力量对比和战略态势而言,可以说秦王嬴政能够统一天下是水到渠成的事。
没有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还会有另一个人完成统一,只是时间不能确定,可早可晚。
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国的历史一定是四分五裂的,秦始皇最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
会有比较缓慢的发展,因为没有秦始皇,古代中国就不能那么早的实现统一,也会发展的比较慢。

秦国一统天下的顺序

秦国一统天下灭国的顺序

韩(公元前230年)、魏(公元前225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赵(公元前222年)、齐(公元前221年)。

1、韩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2、魏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3、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4、燕

秦王嬴政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加兵力,王翦率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

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5、赵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

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6、齐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

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动乱不堪。到战国时期,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为首的战国七雄逐渐稳定起来。秦国实力曾远比不上其它六国,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商鞅变法,于是秦国实力开始大增,逐步击败了其余六国,实现了统一。我们也许会想,秦国是根据什么来逐个击破其余六国,统一别国的顺序又是怎么样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但由于嬴政太过年幼,所以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毒掌管。在此没有吞并六国的想法。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嬴政亲自执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等人,并着手进行统一六国的策略。吞并之路由此展开。

公元前230年,秦王派内史腾领兵攻打韩国,俘虏韩王,韩国到此结束。

公元前229年,秦王派将军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于公元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迫于无奈献出地图后投降秦国,赵国到此灭亡。

公元前225年,秦派王贲领兵攻打魏国,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3年,秦派王翦领兵六十万攻打楚国,楚王负伤被俘,楚国灭亡。早在公元前227年时,燕太子曾派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结果没有成功,秦王乘机于公元前226年攻下燕都苏城,燕王喜迁到辽东,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攻打辽东,俘燕王喜,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王派王贲领兵由北向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至此,秦终于全部并吞了六国,完成了一统之大业。由此可见,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秦国一统天下的顺序是:

一、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灭韩。
二、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
三、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
四、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燕、赵。
五、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前225年),王贲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 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前224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如果算上赵国的残余势力代王嘉,应该是韩、魏、楚、燕、赵、齐。

秦国一统天下的顺序是:

一、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灭韩。
二、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
三、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
四、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燕、赵。
五、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秦始皇还有后人存世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并且称帝的皇帝,秦始皇,大家一定都很清楚。但是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后人的去向也相当离奇。秦始皇作为质子出身在赵国,又名赵政。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后来赵政父亲秦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赵国并被安国君封为太子,8岁的嬴政才得已回国,并且改为羸政。

公元前237年,赢政十三岁,因他父亲公子异人去世,他被立为秦王。由于他年纪尚小,秦国朝政被吕不韦和其他权臣把持。公元前239年,赢政二十一岁时,按照秦朝礼法,他必须亲政。

这在当时的秦国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秦王朝的权力还牢牢掌握在吕不韦以及秦始皇的假父嫪毐手上。直到年轻的秦王把自己的剑指向了吕不韦和嫪毐,人们才发现,这个年轻的秦王是个真正的狠角色。首先秦王除掉势力相庞大的嫪毐,并剪除了他的党羽。公元前237年,秦王罢免了吕不韦的职位,将他流放,从此真正的乾纲独断。

秦始皇任用能臣李斯和军事专家尉缭子来辅佐自己实施统一战略,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掉了第一个强国——韩国。然后他又在赵国发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再又发动60万大军攻打楚国,使得当时第二强大的楚国也被灭亡。就这样秦王南征北战,逐渐把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给结束了。

统一了6国的秦王嬴政,觉得王的称呼已经不能够形容自己了,遂改称“皇帝”,意思是“三皇五帝”的功劳合起来才能与他相提并论。三皇五帝具体的历史已经不可靠,但是传说当中三皇五帝建立的朝代流传了上千年乃至于上万年,而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却在秦二世的时候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后人有说是因为秦始皇不行仁政,也有说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杀尽六国贵族的后代,但这已经不可考了。那么秦亡之后,秦始皇的后代又去了哪里,他们还有没有留下血脉来传承至今呢?

经过专家考证,秦始皇有可能留下后代的分支为公子高一脉和公子婴一脉。公子高是胡亥的哥哥,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沙丘,赵高和李斯合谋矫诏立公子胡亥为秦二世。公子胡亥由于得位不正,就要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以防止他们来谋权篡位。公子高当然也受到了威胁,他想要逃走,却又害怕自己的族人被胡亥全部处死。

无奈的公子高只好自请殉葬父亲秦始皇,然后请求胡亥放过自己的家人。胡亥和赵高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公子高的后人因此躲过一劫。秦朝灭亡后,公子高的后人不知所踪,很可能他们看到胡亥各种为所欲为已经逃跑了,因此他们是最有可能为秦始皇留下子孙的。

而公子婴的身份就比较离奇了,有的人说他是胡亥的哥哥,有的人说他是胡亥的叔叔,但是他既然是叫“公子”,而且继承了秦王的王位,必然是秦公之子。因此专家猜测他可能是秦始皇一个庶出的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竞争王位的,所以被胡亥放过。公子婴后来继承了秦二世的位置,即秦三世。

秦三世没做几天就被刘邦灭亡了,后来公子婴在战乱中被项羽杀死,但是他的两个日子却不知所踪,因此他也是有极大可能为秦始皇留下子孙的一脉。

而如果这两支秦始皇的后人活了下来,他们最有可能的姓氏就是嬴、赵、秦、奉。“嬴姓”本来就是秦始皇的姓氏,所以他的后人姓嬴也是理所当然了。但是考虑到后来项羽对秦国王室大量的迫害,很可能秦始皇的后人会改姓,要么以自己的国为姓,改成“秦”姓,要么则以自己的氏为姓,改为“赵姓”——秦朝王室是嬴政姓赵氏。

而奉有可能是秦始皇后人的原因是因为秦孝公变法时秦孝公的弟弟因为反对变法受到了商鞅的打击,他的后人因此都改姓奉。奉姓既然本身就是秦王朝的一支,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去投奔自己的远房亲戚并且改姓奉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直到今天,许多奉姓的家族还记得自己是秦国的后代呢。

没有。全部被项羽除掉了,没有一个生还的,所以没有后人存世。
秦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 [106] 少子胡亥继位,即秦二世,其对秦始皇其他子女展开清洗。除长公子扶苏被赐死于军中外, [107-108]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迫拔剑自杀,另有六名公子被戮死于杜县。 [109] 而据《史记·李斯传》,有十二名公子在咸阳市中受戮;公子高则在胡亥清洗兄弟时自请为秦始皇殉葬,获准; [110] [111] 另有十名公主,被害于杜县。 [110] 不过,以上尚非秦始皇的全部子女。 [112]
胡亥掌权后,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大肆屠杀。导致同族姓氏不断消失,想必其他同族兄妹的后代早已经被胡亥杀光。再者,项羽进咸阳以后,对秦始皇的族人又再次屠杀。基本上能存活下来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姓赢了。自然改成他姓,历史上记载梁、江、廉、黄、秦、赵、马、钟、葛、徐、费、谭、谷、缪、瞿姓氏的汉族人都是赢姓的后人。

被杀名单里也许并非始皇帝的全部儿女。所以秦始皇有一些儿女幸存并非毫无可能。
且历史载公子扶苏有一个儿子嬴子婴(存疑,年纪对不上),而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高因为害怕灭族,请命为始皇殉葬,公子高一族因而幸免。所以秦始皇的孙辈定有幸存者。他的儿女中很多都已成年,古代早婚早育的观念下其中的一些也许生育了后代。

秦国室家族中不断分化出去一些诸如“白、谷、梁、严、秦”之类的庶支新氏,但并没有改为嬴氏的(氏族改姓为新氏也是不符合正常的姓氏演变规律的)。所以,秦国灭亡时遭到屠戮的主要是以嬴姓中的赵氏为代表的秦王族嫡系,而从秦公室的分化出去的众多嬴姓分支很多早已湮没民间,没有受到专门镇压。事实上,秦朝皇族公室虽遭受清洗镇压,但也远未灭族,只不过在姓氏合一后都不再称嬴姓,而是直接以各种氏族的面貌生存于世,今天陕西甘肃等地的的部分赵姓、秦姓就是他们的后裔。
秦始皇儿女可能有幸存,秦皇孙辈也有幸存,如果在项羽灭秦国王族时还有活下来的,秦始皇还是有可能留下后代的。

秦始皇应该还有后人存世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秦始皇的后人死的死,疯的疯,还有的被残杀,以致于没有留下什么后代,更没有什么后人了。
扶苏死后,其子嗣下落不明,或有被杀,或有替身替死,活的必遁远地,流民间,隐姓埋名。胡亥亡前,后事必有安排,岂能不留下一部分后代 。
本文标题: 如果嬴政公元前228年去世,幼子胡亥继位,秦国还能一统天下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34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说上世纪20年代是‘’咆哮的二十年代‘’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反间谍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