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献花礼佛

发布时间: 2023-09-05 13:01: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民间习俗不是佛教迷信吗?以下来自凤凰网弘一大师“佛教是迷信吗”?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

如何看待献花礼佛

民间习俗不是佛教迷信吗?

以下来自凤凰网弘一大师“佛教是迷信吗”?
一、礼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礼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说佛教礼佛为拜偶像,这是西洋神教徒对我们礼佛的意义不够理解。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
二、礼忏
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不知道“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的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改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祷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悔,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借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个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是失掉忏礼的意义了。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糢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了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人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为自己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有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三、课诵
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基督教早晚及饮食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头,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分的居士间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
其实,早晚课诵并不是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本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
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绝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四、烧纸风俗非佛教
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
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非佛教
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
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靠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作去,绝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这几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应绝对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习俗、迷信和信仰(佛教道教)等,是三码事,彼此不要混合的去看待。
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迷信:迷信具体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3、信仰: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它是人类的一种情绪。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宗教等。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国家、宗教是人们的信仰所发展的一种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以自身一样为根本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
中国的民间习俗,来源很广,有些虽然儒释道演化而来的,但不同于儒释道。因为儒释道不是迷信。
佛教就更不是迷信了。目前,全中国有几十所佛学院,这些佛学院都是政府支持建成的,中国社科院还有“佛教研究中心”,这就充分说明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深奥的学问。
请你把佛教和迷信这两个概念分清楚。佛教是一种信仰,它并不是盲目的迷信。它是广大劳苦大公对自己的命运无奈时而寄托佛和的一种信仰。而迷信呢?它是盲目的去相信一件事通过神的帮助都可以达成。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有的人有了病不去医院看也是请一些江湖术士摆香案、跳大神、喝香灰等,他们认为这样就能治好病,而结果呢却让很多人耽误治疗而丧了命。这才是迷信。明白了吗?
不是,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不属于迷信范围,而民间习俗,也是不属于,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初中政治不是讲了吗?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语音文字,风俗习惯等等,所以风俗习惯跟佛教没什么关系,只是佛教传入中国渐渐本土化了

印光大师 关于拜佛的说明

印光大师文抄里的 一时找不到 哪位师兄知道 请告诉 急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好。希望师兄耐心读完。
  印祖在文钞中讲礼佛一法末学摘录到下面,师兄慢慢看。
  印祖在他著名的《一函遍复》里提到了女人月经时应不应该拜佛礼佛的问题。如果师兄是女众,应该读一读。
  原文: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中间略)。。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念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少礼拜,不是绝不作礼也),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

  这是印祖对女众讲的。下面还有对大众讲说的礼佛拜佛方法。

  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身礼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文钞-复张云雷书二)
  但能见佛像,即作真佛想。见佛经祖语,即作佛祖面命自己想。必恭必敬,无怠无忽。(文钞-与谢融脱书)
  礼佛时,当如亲对佛作礼想(末学理解这句意思是:礼佛时,应该当成是亲自面对着佛去想),则可灭无量罪,增无量福。进之,则当依《十要》、《礼佛偈》作想,则更善矣。(文钞-复峄县宋慧湛居士书)

  南无阿弥陀佛。基本是这些,多的似乎也不容易再找出。师兄,一切法从恭敬心中求。印祖在上文也讲到了,要“至诚恳切”。拜佛重在一念诚恳的恭敬心。心若怠慢,懈怠,拜佛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心若念念纯真礼敬,纵使你连连磕头,拜得不规矩,佛菩萨也一样知道我们的一片真心。

  南无阿弥陀佛
忆己卯春、偕马君静良、丁君耀宗、叩谒师于灵岩、瞻仰慈容、深生孺慕。时师世寿已八十矣、犹自己洗涤衣服。开示学人、亲切恳至。问余何年皈依、素食几年、家有何人、是否念佛。教余拜佛、须至诚恭敬、如面金容、安详舒徐、摄心屏息。师自拜佛、令我等观。虽父母教子、不能如此周致也。以师高年硕德、对于我等、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其慈悲接引、乐何如乎。是真于众生、作一子想者矣。
(《印光大师纪念文集》,陆净善:恩师圆寂四周纪念感怀)

南无阿弥陀佛
佛陀弥阿

今生佛前献花来世美貌,为什么说献花会美貌啊

三世因果,是复杂的,种何因得何果是不变定率,如果常生起嗔心也会使人丑恶,积福田的人也要小心因恶而灭其福报
如想得真实之义,请用习思惟以下经文。
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如来有信、有戒、有闻、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
“复以何因缘礼佛而得端正?以见佛形像已,发欢喜心,以此因缘而得端正。
其实所有这些话,都是为了引导你信佛的
献花只是来生利益,学佛是当下利益。
心美、花美、则人美。
给人以美,手有余香

今生佛前献花来世美貌,为什么说献花会美貌啊,这个因果关系的原理是什么啊,为什么不说别的来世美貌呢?

预示着心诚善良会有好报吧。佛家讲究因果的,如果今生多做好事诚心礼佛,来世会有好报
只是比喻,你现在做好事,未来得好报
这话来自《三世因果经》。我觉得你先应该好好看看《认识佛教》。
你在哪看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献花礼佛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03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曾侯乙尊盘真的无法复制么请问日本南北朝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 主要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