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燕国在当时的正确称谓是郾国,那么河南的南燕国本来也叫郾吗

发布时间: 2023-08-28 11:01: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慕容复要复兴的燕国,历史上在哪又有多强?金庸武侠金庸小说姑苏慕容复,是鲜卑人,但是鲜卑早在魏晋南北朝便已融进中华民族,因此到天龙...

已知燕国在当时的正确称谓是郾国,那么河南的南燕国本来也叫郾吗

慕容复要复兴的燕国,历史上在哪又有多强?

金庸武侠金庸小说姑苏慕容复,是鲜卑人,但是鲜卑早在魏晋南北朝便已融进中华民族,因此到天龙八部这一时期,即北宋时期,他实际上彻底能够 算作一个规范中原人。正是如此,慕容复的出场,是以“南慕容北乔峰”的南派江湖故事情节,他的出生地点,也被设置为北宋的浙西路平江府,即今日的苏州市。

慕容复所要恢复的燕国,究竟在哪里?

这一燕国,并并不是大伙儿更为了解的战国七雄之燕国。七雄之一燕国,是周王朝嬴姓的子孙后代,也就是西伯侯姬昌的儿子姬奭的领地。最开始的领地,是今日的北京市的房山琉璃河乡。

唐朝安禄山举兵,一年以后他在洛阳市即位,帝号也是燕。之后史思明夺得皇位,帝号依然是燕,国都返回那时候的范阳郡(即今日的北京市)。这一燕国的创建者,安禄山是粟特族,史思明是突厥人,但不论是谁,与慕蓉都没有关系,因此一样不太可能是慕容复所要修复的燕国。

北燕国都在皇城,也就是今日的辽宁朝阳。尽管第一任君主称为慕容云,但实际上真容是渤海国人高云,慕容复也绝对不会认一个渤海国人以先祖。南燕,国都广固,即今日山东青州市。400年,鲜卑人慕容德,在这里即位。只不过是短短的十年后,便被晋代将军刘裕一举清除。显而易见几百年后的慕容复,不容易对那样一个只是仅有十年使用寿命的燕国忘不掉、引以为豪。

建都今山西省大儿子的西燕,也是综合国力不昌,十年时光,换了七个皇上,《十六国春秋》都不愿意将其纳入十六国名册,那么没情调的政党,显而易见慕容复也不会引以为豪。前后左右两燕,才算是慕容复心中中的真真正正中华民族,即鲜卑燕国的正统所属。

前燕全盛时期,领土范畴包含今河北省、山东省所有,及其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的一部分,西接前秦,与晋代以淮水为界。公年370年,前秦攻克邺城,虏获慕容暐,前燕亡国。公年385年,慕容垂占领邺城,第二年建都中山市(今河北定州),世称后燕。后燕基本上修复了前燕时的板图,变成十六国中后期,与后秦相争的北方地区大国。

慕容复心中中的那一个燕国,便是前燕或后燕,很象西汉和东汉。三国刘备要复辟的是汉代,但汉朝兴盛时更强一些,前燕兴盛时也比后燕强。前燕创始者是鲜卑慕容家第一代祖先慕容廆,他曾被汉朝封为鲜卑大都督,那时候的执政关键,在今天辽宁省的义县,即那时候的大棘城。便是在这儿,慕容廆运用中华动乱的好时机,征募大量南方地区逃亡乡绅,促使僻处一方的鲜卑政党,快速兴起。

慕容廆去世后,慕容皝接任,快速扫灭别的如宇文部和段部等鲜卑阵营,完成辽河流域一统。337年,慕容皝遵从谋士封弈的劝进,自称为燕王,创建前燕政党。四年以后,更得到东晋皇帝的认同,册立为燕王,授使持节、大元帅、大都督河北省诸国防、幽洲牧、大单于。这时的燕国国都,则迁往皇城,也就是今日的辽宁朝阳。

唐朝有个真实版慕容复

唐代真正版的慕容复是一位真真正正的王室,唐朝吐谷浑的成吉思汗,曾依次受任大唐官府的朔方节度使副使、左金吾卫大元帅、长乐市州大都督、青海省君王。这一慕容复,说起来也是东北地区慕容家的后人。最开始的先祖,便是东北地区慕容家第一代慕容廆同母异父的亲哥哥,称为慕蓉吐谷浑。由于兄弟俩关联不佳,这一当亲哥哥的,便一口气从东北地区跑到大西北,最终治国于青海省的黄河上游丘陵。

历史上这个国家并没有特别的出名,但是实力也是比较强劲的,在当时有很大的统治,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讲述。
慕容复心目中的那个燕国,就是前燕 ;前燕鼎盛时期,疆域范围包括今河北、山东全部,以及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 。
大致在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当时燕国也可算上兵力雄厚,虽说不是很么大国,可是资源要比其他国家多,由于燕王掌管不当,导致燕国走向了失败,慕容复是燕国后人,也能复兴燕国。
慕容复要复兴的燕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后燕,后燕曾是十六国中的强国。位于今天东北,消灭了苻坚统治的前秦。

中国历史上建了几个燕国?

中国历史上建了14个燕国,这些燕国都有大有小,所经历史有长有短,具体分布如下:

一、周朝诸侯国。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国君为侯爵,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燕国的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辽宁的全部,朝鲜、韩国、河北、吉林、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二、后燕(384—409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国家,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5年参合陂之战后,后燕被一分为二,开始衰落。

三、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

四、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建立政权,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5年),安禄山以四镇节度使身份公开反叛唐王朝 。公元756年正月一日,称帝建国,国号大燕,历史上又称伪燕,称雄武皇帝,并改天宝十五年为圣武元年,定都洛阳,以范阳为陪都。

五、南燕国。南燕国为姞姓,始封国君伯倏为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姞伯鯈所立之南燕国,地在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小地名“城上”。此南燕国与姬召公后代的北燕国不同,北燕国姬姓,其地在河北、辽东,原称郾国。姞姓南燕国是个小国,发祥地在浚水河畔。

六、西晋诸侯国。西晋泰始元年(265),晋武帝封其弟司马机为燕王,其封地即燕国(都蓟城),西接上谷郡、范阳国,东临北平郡,属幽州。“八王之乱”时国废为郡。

七、桀燕。桀燕国(911-913年),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国,位于今北京和河北北部,都城幽州(今北京)。属于原燕王、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割据的势力范围,割据时间为894—913年,正式称帝时间为911—913年,仅二年。

八、隋末王须拔割据势力。大业十一年(615年)王须拔起义,部众发展到十余万人。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燕,史称王燕帝国或漫天帝国  。其后,转战于河北、山西一带,曾攻克高阳(今河北高阳东)。

九、汉朝封国。西汉时期,一级地方政区郡、国并行。今北京地区曾五度建为燕国。汉高帝五年(前202),封卢绾逃降匈奴。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立子刘建为燕王,都蓟城,高后七年(前181)刘建死,无后燕国除,改为燕郡。

十、隋末高开道所建。武德元年(618年),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高开道攻克北平,攻取渔阳,自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建都渔阳(今天津蓟县),燕国遂立。

十一、前燕。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十二、西燕。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属于慕容氏诸燕之一。定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县)。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崔鸿撰《十六国春秋》时未对该政权独立列出,不在十六国时期16国之内。

十三、明朝藩国,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天,燕王朱棣受命接管的番地。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发家地。

十四、南燕。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氏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国号为燕。

燕国都城不同时期的地理位置是在现在的那里?

西周时燕国始封地在今河南的郾城地区,郾通燕,后来像很多其他诸侯国一样,为了国防需要,向边疆地区迁徙,并把国名一起带去,最初在易县东界的留召村,这里是殷商时代就存在的小城堡,后继续前进至北京西南50公里的董家林古城,这是古“燕水”流经之处。不久,国都又迁徙至北面8里地的良乡(时为周厉王时期),传9王之后,因为山戎的攻击,恒侯徙临易,临易是第四个都城。四十年后,(约前657年)襄公继位,这时才灭掉今北京附近的小国“蓟”,并把都城迁到了蓟城。这是燕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都城。公元前4世纪约战国中期,燕昭王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这是陪都性质的,以区别于北面蓟城的“上都”。

辽东郡主要部分在今辽宁省的辽河以东地区,还包括朝鲜清川江以西的地区,郡治在襄平,即今辽阳市。 辽东郡是燕昭王时名将秦开击败东胡后设立的郡,秦国灭燕后因之,汉、晋两代继续完备,五胡乱华之后被鲜卑人占领,此后高句丽人乘乱占据,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几次东征收复了一部分,直到唐高宗时期灭掉高句丽为止,在此基础上设安东都护府。
燕国都城是“蓟”,战国末期秦国攻破燕都后,燕王喜迁都辽东郡,但最终还是被灭了。
北京
应该是北京
北京,辽阳

孰正孰误,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的名字被写错了两千年?


谈论中国古代历史,撇开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不说,人们大多从夏商周三代说起。

很多历史朝代歌也都是从夏商周三代编起的。

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是最美好的时代。三代中的绝大多数君王,尤其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以及周公等人,个个都懂得承天之道,讲究“天命循回,礼乐天下,建德而兴,败德而亡”。

孔子曾悲伤无限地对自己的弟子言偃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三代之中,周代延续时间最长,有近八百年。

凭着殷墟遗址的甲骨文,可以说,中国的信史开端始于商;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起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西周“共和”执政过后不久,周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

东周以三家分晋为界,又分成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提起春秋和战国,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关于“春秋五霸”的提法,有十多种,至今尚无统一定论。

对于“战国七雄”,大家都知道,是齐、燕、楚、秦、韩、赵、魏。

初学历史的朋友,可能对这七国会感到有些难记。

但如果从两条线索去记,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了。

一是从历史渊源上记,二是从地理方位上记。


这里简单说一下从历史渊源上的记忆法。

即根据七国的诞生先后来记:武王克殷平天下,分封功臣、宗室以及前代圣贤后人,齐国是第一功臣姜太公的封国,最早诞生;燕国第一代国君召公奭为姬姓,算是周室宗亲,在周成王时代诞生;楚国先人鬻熊曾是武王伐纣里的火师,肩负祭祀祈祷重任,但因其远居南方蛮荒之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到了鬻熊的曾孙熊绎那一辈,熊绎才获得封爵;秦国的先人秦非子是在西周晚期周孝王时代才获得封赏,但真正建国,还得在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时算起。至于韩、赵、魏三国,是三家灭智氏瓜分晋国得来的——这也标志着战国时代来临了。

所以,七国的诞生顺序就是:齐、燕、楚、秦、韩、赵、魏。

齐国诞生是比燕国早了一些,却出现了“田氏代齐”的政变现象,即其国君不再是一开始受周王室册封的姜姓了。

从这一角度来说,燕国是战国七雄中享国时间最长、资历最老的一个国家。

但是,燕国享国时间虽然最长,其存世史料却是七国中最少的。

现在的所有史书,关于燕国的记载非常稀缺零碎。

春秋时期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左传》《史记》所提到的燕国事迹不过两三条。

《史记·燕召公世家》甚至把姞姓南燕和燕国混为一谈。

《世本王侯谱》根本没有完整的燕国世系,对燕侯的早期世系,只说“燕召公初封,周同姓。九世至惠公。”

《史记燕召公世家》也说“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

即除了召公和惠公,史籍有关第一至第八代燕侯的名号和世序全都失载。

究其原因,据说是秦始皇怒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之故,在灭燕之后,悉焚其国资料文献。


清人顾炎武因此喟然长叹:“六国独燕无后。”

燕国存世文献少,让后世对燕国的历史了解有限。

可喜的是,近代出土了不少燕国的青铜器物,让现代学者对燕国的历史又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其中,最让人感到惊奇的就是,出土的青铜器物,有西周初期的,也有战国末年的,时间跨度接近了八百年。但这八百年时间里,青铜器物上所表达的燕国或燕王,从不写“燕”字,都是“匽”或“郾”。

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匽侯旨鼎》一文中就非常奇怪地说:“凡北燕‘燕’,金文作‘匽’若‘郾’,无作‘燕’者。”

这太奇怪了。

有人说,历史上本来就存在有匽国和郾国,匽国是殷商古国,郾国是建立在郾城附近的西周小国,和燕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国。这些出土的青铜器物属于匽国和郾国的,与燕国无关。

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里,如《甲骨续存》里有卜辞为:“贞,妟乎取白马氐。”这是商王贞问,向妟国索取妟人从氐族手里争夺过来的白马。

另外,《殷墟书契前编》里又有卜辞为:“乙巳卜贞,帚妟……”

帚,就是现在的妇字。“帚妟”就是“妇妟”,是对商王后妃的称谓,如妇好、妇妌。妇妟是指妟国嫁到王室的女子。

这些甲骨文表明,殷商时代的确有一个称为“妟”的方国,后来又被写成了匽国。

另外,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姞伯倏在商代中期迁至光城(河南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建立了姞姓光国。周武王灭商后,将光国移迁至光山(河南光山县),另将胙城的东北之地(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赐封给姞伯倏的部族立国,称匽国。这个匽国,后来被郑国所灭,却被《史记·燕召公世家》一度和燕地的国国弄混过。

不过,近代出土的这些显示为匽国和郾国的青铜器物,它们上面铭文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和史书上记载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重要封国燕国的人物和事件对应得上,显然不是殷商古国匽国和郾城一带的姞姓南燕。


比如,《史记·周本纪》里面记周武王在克殷平天下后:“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於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

这里说的是:周武王封姜太公在营丘,国号齐;封弟弟周公旦在曲阜,国号鲁;封召公在燕国。

《史记·燕召公世家》也有互补呼应说:“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另外,《史记·周本纪》里面又记载有:“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这里说的是:成王把殷商的遗民迁到洛邑后,周公把成王的命令向殷商遗民宣告,作《多士》、《无佚》。成王任命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师,向东攻伐淮夷,歼灭奄国,把它的国君迁到薄姑。

太保是西周三公之一的重臣,召公奭并不能亲自到燕地来当燕侯,只能让长子到燕国就封,他本人和太师周公一起在成王身边辅政。

太师周公的情况也一样,他被封于鲁,因为要留在周公身边辅政,只能让其长子伯禽到鲁地就封。

1986年,北京西南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周墓地发掘,一大批西周早期的高等级墓葬出土。

本文标题: 已知燕国在当时的正确称谓是郾国,那么河南的南燕国本来也叫郾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914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奇妙科普 || 为什么电视机是方形的,而不是其他的形状使用酒精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