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互乡”,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 2023-08-04 08:01: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互乡童子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译文讲解...

身在“互乡”,如何应对

互乡童子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讲解:

一个叫“互乡”的地方的人都很难打交道,却有一个少年被孔子接见了,学生们感到很不解。孔子说:我这是鼓励他进步,不是肯定他退步,何必太过苛求?人家有洁身自好之心,前来求学,我肯定他的洁净,不计较他的过去。

荡相遣执讲故事:

孔子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但考虑到儿童启蒙的过程,随设定了一个年龄门坎,即十五岁以上才能来求学。(子曰:“自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鲁国有个比较偏僻名叫互乡的地方,交通闭塞,老百姓性格孤僻,难与交流。可就在这样的一个穷乡僻壤,却出落一个聪颖的少年。他虽年不及十五,但却通情达理,礼节周全,干净洒脱。听外地路过人聊天,知道曲阜有一个圣人一样的孔子,开门收徒,传授"五经"、“六艺",心中甚是艳羡。他决意拜师,用真诚感动父母,穿上一身干净利索的衣服,打起行装,告别父母,无非是朝餐夜宿,不一日来到鲁国都城曲阜,打听到孔家学堂的位置,叩门递上了名帖。

孔子打量一下这个童子,发现身材瘦小,稚气未脱,然精气神充足。问道:

“哪里人?"

“互乡。"童子答道。

"多大年龄?"孔子又问。

“十三岁。"童子接着回答。

“年龄尚幼,不足进学。"孔子摇一摇头。

"年有长幼,知礼不分老少。小的虽幼,心中向礼。夫子圣贤,非同常人,收徒为何拘于庚年?"

孔子心中欢喜,眼睛一亮,微微点头。

“孺子可教。收了!"顿了顿,又说:

“你可知求学辛苦?既入了孔门,可不能半路退却!"

“小的志于求学,心必坚定。请师父放心。"童子说罢,知道被录取了,高兴得赶紧趴在地上磕头行礼。

其他学生听说夫子收了一个小徒弟,议论纷纷,觉得师父太不严肃,自己定的规矩,怎么能轻易就破了呢?

孔子听到他们的议论,把他们叫过来,对他们说:

“看到他有上进求学之心,要给予赞许和鼓励,而不是去打击他的积极性,对于年龄问题,就不必较真啦!对待任何人也都是一样,别人啥时候洁身诚意以求,我就只看到他的洁身诚意,至于以往怎么样,就不去追究了。童子虽小,志却不小。越是穷乡僻壤来的人,越要好好培养才对。因为今日之少年,才是明天之希望。"

学生们听罢,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尽皆唯唯而退。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内容啊!

我有题目要内容`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zip》百度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PSs8a95-wjRs9tgixWw0A

?pwd=xb82 提取码: xb82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12-雅坤-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11-方明-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10-雅坤-陋室铭 唐 刘禹锡.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9-方明-杂说(四) 唐 韩愈.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8-雅坤-三峡 《水经注 江水》北魏 郦道元.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7-雅坤-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6-方明-出师表 东汉 诸葛亮.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5-雅坤-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齐策》西汉 刘向.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4-方明-曹刿论战 《左传》春秋.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3-方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战国 孟轲.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2-雅坤-鱼我所欲也 《孟子》战国 孟轲.mp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修订版)(1)-01-方明-孔子语录 《论语》春秋 孔丘.mp3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①? ①:亻舌,音活,相会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①:日希,音西,干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②。 ②:氵矣,音四,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 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

  4、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嘷动。鸡惊禽失。羣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5、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木兰诗
  卿卿 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 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 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11、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3、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16、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7、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⑨。

  18、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0、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尽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2、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3、论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5、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6、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8、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9、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

  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2、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3、泊秦淮 杜 枚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4、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5、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6、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7、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8、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9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1、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2、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3、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绿蓣洲!

  44、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5、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6、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7.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8、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离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9、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0、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http://www.jledu.com.cn/jajb/jajb/jajb/jb12174.doc
学而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
必谓之学矣。"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
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
寡悔,禄在其中矣。"
『2.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勤。"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
为为政?"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儿),小车无(yue4),其何以行之哉?"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
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
能征之矣。"
『3.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所寿也。"
『3.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
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
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
『4.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8』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4.9』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国,如礼何?"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4.16』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xie4)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5.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
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木亏)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木兑),何如其知也?"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
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
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21』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
亡,未闻好学者也。"
『6.4』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6.5』原思为之宰,与之栗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马辛)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政也与?"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
室也。"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6.16』子曰:"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
矣。"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24』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
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
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盗比於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7.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子於是哭,则不歌。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子之所慎:齐,战,疾。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云尔。"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颓其如予何?"
『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
,不保其往也。"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
不能学也。"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祁'"子曰:"丘之祷
久矣。"
『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
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
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
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
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
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章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
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
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闻,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
其死於臣之手也,无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U+5335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
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
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
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远之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回答者:豪侠haoxia - 探花 十一级 7-27 18:34

主要是《论语》,此外还有《孔子家语》,《中庸》、《大学》也有孔子言论。
下面给出论语全文。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
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进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饲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自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怀远 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蒸脂凝夜紫。
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海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乍,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陌上桑 曹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秦氏
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
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
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
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
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
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论诗 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有版也写作“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赖辉东《论语史鉴》7·29洁己以进,反身而诚!

第29章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䇘的本字,指一种绞绳工具,为象形字,后引申为交错,相互等意,如《书·尧典》:“交接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

    互又指交互、交替,如宋·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汉书·刘向传》:“渔歌互答。”

    互又指古代挂肉的木架,如《文选·张衡·西京赋》:“置互摆牲。”

    也有一说,二指天地或阴阳,五指天地间阴阳交午,互指天地间阴阳交易。此虽有郢书燕说之嫌,亦不失一家之言也。

    互亦作一不足千人的稀有姓氏,本文的互乡为古邑名,又作合邑,为春秋宋邑,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

    东汉的郑玄说:“互乡人言语自专,不达时宜。”

与:赞许、鼓励之意。如《论语》:“吾与点”。意为:我赞同曾点。孟子曾说:“与人为善”。意为鼓励别人行善。

    孔安国曰:“教诲之道,与其进,不与其退!”

洁:瀞(净)也,从水絜(jié)声。絜指用刀割草并整理束之,水絜结合,表示经过水的清洗并整理。

    洁的本义就是干净、清洁,如《管子·水地》:“鲜而不垢,洁也。”《国语·周语》:“姑洗所以脩洁百物。”

    洁又延伸指操行清白,品德高尚,如《楚辞·招魂》:“联幼清以廉洁兮。”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

    洁又指简明、精炼、使清白,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修身洁行。”

    洁也指一不足千人的罕见姓氏。

    本文的洁己以进意为:洁身自好,以求进步。后人常把此句和孟子说的“反身而诚(反躬自问,真诚踏实)”合用。

保:养也,负子于背谓之保,会意字,其甲骨文象一人背子于后背,保的原义就是带孩子的人,如保姆,指保育幼儿的妇女。又如《礼・文王世子》:“入则有保,出则有师。”

      太保为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原指保育太子的官职,后指为恩宠所加的头衔,并无实职。《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太保也指不良少年。

      保后引申则有“保养”、“保护”、“维护”、“担保”、“保证”等义。如《书・召诰》:“天迪格保。”注:格正夏命而保佑之。又《诗・小雅》:“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保也指养,如《前汉・宣帝纪》:“尝有阿保之功。”注:阿,倚也。保,养也。

      保也通褓,指襁褓,包裹婴儿的衣服。如《礼・月令》:“保介之御闲。”

      保也指旧时一种户籍编制单位,把若干户编成甲,若干甲编成一保,使百姓相互监督、担保,以便于统治。《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保也指小城,后用“堡”代替。如《礼・月令》:“四鄙入保。”

    保也指中华姓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后裔名保,其后代以祖上名字之“保”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全文理解为:

      互乡那个地方的人很粗野而不讨人喜欢,但当地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能改正错误,但我们不能保证他以后会不会故态复萌”。

      这一章讲的是孔子如何辩证的看待一个人的过往和未来,人是高等动物,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容易改变的。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学,他都会教,但态度一定要端正,古人说:“只闻来学,不闻往教”。想学习,一定要主动去请教,老师不应该去求人来学。

    教学不能歧视学生,不该抓住学生的过去不放,要看到他的优点,鼓励他他的进步,但谁也无法保证学生以后会怎样,老师也不必太纠结,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大将军窦宪

      据史料记载,霍去病率军出征漠北与匈奴作战,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汉书》评价道:“经此一役,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在战争节节胜利之际,霍去病途经狼居胥山,便在此处筑坛祭天,以宣示成功和决心!后来,此典故就被世人称为“封狼居胥”,后来“封狼居胥”成了中国古代武将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在历史上真正做到了“封狼居胥”的武将仅有四人,他们分别是东汉的窦宪,唐朝的李靖,明朝的蓝玉以及明成祖朱棣。

    窦宪,今陕西咸阳人,其先祖窦融是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大司空,深受刘秀信任,窦氏可谓满门荣耀。

    后来,窦融的儿子窦穆(窦宪祖父)因假传太后旨意被打入天牢,不久就死于狱中。窦穆一死,窦家就开始走下坡路,门庭冷清。

    直到汉章帝建初三年,窦宪的妹妹被封为皇后,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窦家兄弟也随着妹妹的受宠,屡屡升迁。

    窦宪初封为侍郎(宫廷的近侍,尚书属官),后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其弟窦笃任黄门侍郎,窦氏一门因此重回昔日之风光。

      窦家兄弟成功上位后,王公大臣却纷纷对他们“避而远之”,因为他们仗着皇后的权势,到处为非作歹。

      一次,窦宪看中了沁水公主刘致(汉明帝刘庄女)的一块田地,想要强行用低价购买,公主因畏惧其权势,只好卖给他。

      有一天,章帝途经此处,询问窦宪园田是从何处得来的,窦宪不知如何回答,就随意蒙骗了过去。

    章帝有所怀疑,便派人暗中调查,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章帝异常震怒,召来窦宪,想要惩治他,幸得皇后降服(降低自己的服式等级来谢罪)求情,才得以让窦宪免受牢狱之灾。

      经此一事后,章帝虽未惩处他,但心中或多或少生出一些芥蒂,开始疏远窦宪。

      公元88年,33岁的章帝驾崩,年仅10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窦皇后晋升为太后,因新帝年幼,太后就开始了临朝听政,窦宪也因此再度被重用。

    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一时之间,荣宠无人能及!

    窦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他掌权后,秘密处决了许多以前得罪过他的人,弄得朝中人心惶惶。

    都乡侯刘畅前来吊唁章帝时,太后曾数次召见与他,对他颇为信任。窦宪见太后对刘畅过于信赖,怕刘畅会分了自己的权力,于是就悄悄派人把刘畅杀害,之后为了脱罪,还又将此事嫁祸给刘畅的弟弟刘刚。

    太后对此有所怀疑,于是暗中派人前去查访,得知真相后她非常生气,于是将窦宪囚于宫中,导致其行动和自由都受到限制。

    当时恰逢北匈奴来犯(彼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亲近汉朝,而北匈奴则相反),慑于匈奴的强悍,朝中无人敢带兵出征,窦宪为了“戴罪立功”主动请缨,经过窦太后的一番教育之后,同意任命其为“车骑将军”。

      在南匈奴的协助之下,窦宪很快就将北匈奴打得溃不成军,大获全胜后途经燕然山,他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

      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窦宪不但很快就被免罪,而且还恢复了官职。

    此战,窦宪虽然击退了北匈奴,但威胁并没有因此而解除。为了彻底解决北匈奴这个“祸患”,不久后他再度带兵追击北匈奴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彻底歼灭了北匈奴。

      平定匈奴之后,窦宪自恃有功,故态复萌,愈加跋扈恣肆,明目张胆地把持朝政,朝中许多大臣都去巴结他,以谋求高官厚禄。

      私下里,他还勾结许多有实权的大臣,甚至有了想要篡位夺权的想法。此时的汉和帝刘肇也逐渐长大,对窦宪的把持朝政越来越不满,在暗中得知他有篡位的想法以后,就使用计谋将其引入宫中,并迫令自尽,一代武将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不得不说,窦宪此人英勇善战,其“燕然勒石”的功绩也足以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相媲美,但由于他的野心太大,不洁己以进,反身而诚,最终把自己害死了。

7.37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7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温”,是温和;“厉”,是严肃;“威”,是威严;“猛”,是暴戾;“恭”,是恭敬;“安”,是安详。

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暴戾,恭敬而安详。

这是弟子们记录孔子的修养,或者说脾气。

容貌、气质、脾气,背后是人的德性和修养。人的德性不正,修养不足,容貌、气质、脾气就都跟着偏了。

《中庸》里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就是致中和的表率了。中庸之道,讲究适度。适度,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做到极致,差一点都不行!

要把握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性情中庸的那个分毫不差的适度极致,就是非同一般的修养了。

认识到这一点,就时时事事注意,首先有这个致中和的意识,修炼起来。

❤️赋能王解读❤️

哈喽哈喽,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今天讲的是论语《述而篇》,也就是第七篇的最后一章,第37章。这一章讲完,整个《述而篇》就讲完了。

大家一定要好好听,看一看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脾气?大家对他的印象如何?他的内心和他的外表是如何相应对的?

按照惯例,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昨天的内容,短短的十个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可以说说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哪里?在他的做事与他的心思在哪里。

君子做事坦荡荡,一是循礼而行,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没什么好纠结的;二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安于自己眼下所处的地位,守得住自己的职责;三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有问题在自己身上找。这是君子。

那小人呢?

小人总是把目光放在外面,总是患得患失,总是操心不该操心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心不安,总是忧虑彷徨。

如何才能安心不焦虑呢?

要有志向,要有使命感,君子为使命所驱使,小人为功名所驱动。

不要攀比,不要想得太多,而要做的多!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也是小人向君子转化的契机。

好了,咱现在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

今天的内容是描写的孔子的容貌、气质、脾气,体现的是人的德性和修养。

先看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温”,是温和;“厉”,是严肃;“威”,是威严;“猛”,是暴戾;“恭”,是恭敬;“安”,是安详。意思是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暴戾,恭敬而安详。

容貌、气质、脾气,背后是人的德性和修养。人的德性不正,修养不足,容貌、气质、脾气就都跟着偏了。

《中庸》里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就是致中和的表率了。

孔子给人表现出来的,他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就是比较完美的结合的,就在于几个对比上。

先说一说《史记》对孔子的描述。司马迁说:

“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就是说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将近一丈,现在来算的话应该大约在两米二左右,有的人算说一米九四,说他特别的高大。在当时那个年代,都说他是长人或者高人。

到底有没有这么高呢?历史上大家都是不相信的。如果那么高还了得,相当于姚明那个高度,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你即便有这个基因也很难长那么高,这可能是夸张,不过他比较高是真的。那么高大的一个人,本来就让我们仰望,因为当时的男子正常人一般一米六左右。

他本身又有那么高的修养,到底是在人们心目中有什么样的印象呢?他内在的精神修养和外在的言谈举止,能达到什么状态呢?就在于今天讲的这几个字里面。

温,是温和,表现出来的是看起来很舒服,比如说面带微笑,态度慈祥,让人感觉到可以接近或者亲近。

当时的弟子们对于孔子的印象就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就是看起来很威严,好像是不可接近,但你真正接近了,你会发现他非常让人容易接近,又有一点点严肃哈,让人心底产生一股敬意,又不能过于随便。

这里面我们再讲毛主席的例子。就是很多人一提毛主席就觉得他高大,一米八三,但是很多见了毛主席的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就感觉到特别的想亲近他,只有敬意,不敢有任何一丝其他的想法,这老头儿挺好欺负,没有人敢,看了以后肃然起敬。这是一种内在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二个是威而不猛。

他在外表上保持着足够的威仪,但不会让人感到咄咄逼人。对于普通人来讲,为了表示严肃,往往就是生气,板着脸让人感到害怕,有点装。

但对于孔子,根本就不需要。他有威仪,言谈举止皆合礼仪,不是靠咄咄逼人,盛气凌人来维持,而是他内在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第三个就是恭而安。

孔子对任何事,对任何人,都非常恭敬,这是态度,也很安详,让人安心。就是既恭敬又活泼,不呆板。他不但恭而有礼,还不会让人产生拘束感,一切都显得那么让人舒服。

也只有他这种内外兼修、德才兼备之人,才能够显现出这样的气象。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体现的就是孔子对度的把握,合乎中庸之道,从而在外貌神态上就能看出其修养境界之高。

我们普通人在表达情感与态度上不是有所过,就是有所不及。这都是修养上的差别造成的,也是平常人与君子在风度上存在差距的原因,这种对度的把握完全来自于平时的修养和经验的积累。

可以说,在弟子们的眼中,孔子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举手投足间处处都显着君子的风度。他的境界令人高山仰止,羡慕不已。

有的人就会认为这是圣人境界,遥不可及,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也并非如此,只要我们肯努力,还是很有机会成就君子之道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仪态,处处的以适度为准,不能显得过于随便,也不要天天摆着面孔,言语和行动既让人感到亲切,还要让人感到威严,给你留下一个既亲切又威严的形象,久而久之,我们说不定也能表现出和孔子一样的风采。

战友们可以对照一下孔子的内在和外在,去想一想自己,或者说我们观一观别人。看一看从这几个方面来讲,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们找其中的一位,你比如说我们常出现的秋艳,舒妍,雪雪啊,夏夏,晨萱,慎独等等,有的我们见过照片,有的没有见过,没关系,根据她的表现来做一个画像,看一看我们做了什么,又差在哪里?通过对标孔子来提升自己,我们可能永远达不到孔子那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他。

好了,关于这一章,也就到这里了,那么由于今天是最后一章,再简单的回顾一下前面讲的内容。本篇《述而篇》一共是37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刚刚把这一篇全部读了一遍,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原文想一想我们的注解,好好的领悟和体会一下。

明天我们开始讲第八篇《泰伯篇》,主要记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第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好了,具体的内容我们明天继续学习,六点半见。

师说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一、整体把握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二、问题探究

1.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关于练习

一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二 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对比论证的手法重点理解第二段的内容,第二段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参考答案:

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以现代观念总结作者从师为学的进步意义,并就课文第三段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教学建议

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教师应对写作背景作简要介绍,可参考“课文分析”及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讲解。第二段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一段中所谈的“耻学于师”不是一般性的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较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思想意义;另外,这段文字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汪洋恣肆而又旗帜鲜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给以适当点拨。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一说今河南南阳县)人。每自称“祖籍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在唐代中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斗争中,他的政治态度比较倾向于保守。但他出身于小官吏家庭(祖父、父亲只做过长史、县令),加上“三岁而孤”,随兄嫂颠沛流离,到25岁时才登进士第,又经过许多挫折,才得到“试校书郎”这样的小官(《唐六典》卷十:“秘书省校书郎八人,正九品上。”)。其后又屡遭排挤贬斥,直到晚年才做到“吏部侍郎”(《唐六典》卷二:“吏部侍郎二人,正四品上。”)。因此,他和庶族地主阶层又有思想上和人事上的联系,为他们“鸣不平”,尖锐地揭露世族地主阶层的丑恶腐朽,有“操行坚贞,鲠言无所忌”(见《新唐书·韩愈传》)之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求宽民徭役,免民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他又上书极谏,几乎被处死,后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这两件事说明他颇能关心民间疾苦,并能犯颜直谏。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唐初,承六朝之弊,文风浮靡,言之无物,虽有陈子昂、李华、独孤及、肖颖士、梁肃等人反对,但效果不大。直到韩愈、柳宗元,由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巨大成就,才掀起一个“古文运动”,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种“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只要看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就可见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至于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近代学者多加诟病,但在当时却有着“攘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全国统一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韩愈在文学上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

二、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三、关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① 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 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③ 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四、《师说》鉴赏(季镇淮)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二、问题探究

1.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关于练习

一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二 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对比论证的手法重点理解第二段的内容,第二段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参考答案:

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以现代观念总结作者从师为学的进步意义,并就课文第三段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教学建议

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教师应对写作背景作简要介绍,可参考“课文分析”及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讲解。第二段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一段中所谈的“耻学于师”不是一般性的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较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思想意义;另外,这段文字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汪洋恣肆而又旗帜鲜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给以适当点拨。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一说今河南南阳县)人。每自称“祖籍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在唐代中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斗争中,他的政治态度比较倾向于保守。但他出身于小官吏家庭(祖父、父亲只做过长史、县令),加上“三岁而孤”,随兄嫂颠沛流离,到25岁时才登进士第,又经过许多挫折,才得到“试校书郎”这样的小官(《唐六典》卷十:“秘书省校书郎八人,正九品上。”)。其后又屡遭排挤贬斥,直到晚年才做到“吏部侍郎”(《唐六典》卷二:“吏部侍郎二人,正四品上。”)。因此,他和庶族地主阶层又有思想上和人事上的联系,为他们“鸣不平”,尖锐地揭露世族地主阶层的丑恶腐朽,有“操行坚贞,鲠言无所忌”(见《新唐书·韩愈传》)之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求宽民徭役,免民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他又上书极谏,几乎被处死,后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这两件事说明他颇能关心民间疾苦,并能犯颜直谏。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唐初,承六朝之弊,文风浮靡,言之无物,虽有陈子昂、李华、独孤及、肖颖士、梁肃等人反对,但效果不大。直到韩愈、柳宗元,由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巨大成就,才掀起一个“古文运动”,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种“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只要看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就可见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至于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近代学者多加诟病,但在当时却有着“攘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全国统一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韩愈在文学上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

二、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三、关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① 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 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③ 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四、《师说》鉴赏(季镇淮)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本文标题: 身在“互乡”,如何应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41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萧条有什么影响唐朝时期草原游牧民族称呼中原皇帝到底是“天可汗”还是“桃花石可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