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为什么会走上强国之路

发布时间: 2023-07-11 17:01: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春秋时候战火连绵,楚庄王为何能够成就霸业?楚国人自称是皇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商朝末年,周文王广纳贤才,鬻熊投靠文王,成为周武王的老...

楚国为什么会走上强国之路

春秋时候战火连绵,楚庄王为何能够成就霸业?

楚国人自称是皇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商朝末年,周文王广纳贤才,鬻熊投靠文王,成为周武王的老师,鬻熊一生忠于周家。西周建立之后,周王大封有功之臣,此时鬻熊已经去世。周成王感激鬻熊之功德,将鬻熊之曾孙熊绎封到南蛮之地丹阳(今湖北省),建立楚国。楚国渐渐发展壮大,到了第十七代国君楚武王之时,楚国国力昌盛,楚武王便会盟诸侯,自称为王。楚国经过楚武王和楚文王两代国君的发展,势力强大。但是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军,阻断了楚国向中原地区发展的势头。楚庄王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扭转了这种局势,楚国在楚庄王统治时期国力最为强盛,孔子曾多次赞美楚庄王的德行,那么楚庄王是如何一步一步让楚国壮大而称霸中原的呢?

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中原诸侯争霸中,楚国先是迫于齐国的压力,被迫尊王。其次是城濮之战,被晋军打得大败而归,阻断了楚国向中原发展的势头,这种局势直到楚庄王亲政以后才有所改善。但是楚庄王即位前三年碌碌无为,三年间足不出门,沉迷于酒色,且不允许大臣们进谏,同时颁布诏令“敢谏者死无赦”。楚庄王之恶行让贤臣们颇为不安,君主长此以往必定沦为亡国之君。可是想进谏之人又怕惹来杀身之祸。楚庄王即位第三年,贤臣伍举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劝诫楚庄王励精图治,他让楚庄王猜谜语,谜语是有一只大鸟在土山之上,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何鸟也?楚庄王答到:“此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此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伍举听后总算安心了。但是伍举离开后,楚庄王却仍未改变,依旧沉迷于酒色。

不久大夫苏从冒死进谏,他告诉楚庄王,倘若自己之谏言能让楚庄王奋发图强,他死而无憾。从此以后,楚庄王立刻上朝理政,一上台,杀掉数百个昏庸之臣,就是这三年间引导他吃喝玩乐的人,同时重用数百个贤臣,大多是这三年内劝诫他远离酒色、奋发图强之贤臣。

由此可见,楚庄王不但不昏庸且城府极深,并非泛泛之辈,可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其一、消灭奸臣,扶植贤臣。楚庄王即位前三年都在秘密考察官员,把自己伪装成昏君,让大臣们放松警惕,暗中监视大臣们的行动,大臣是贤是奸显而易见,全面了解才能对症下药,贤明之主能够引来有志之士,反之昏庸之君则招来三教九流之辈。

其二、韬光养晦,让权臣放松警惕。楚庄王即位之初,没有实权,朝中大权被若敖氏家族掌控,若敖氏家族势力庞大,楚庄王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若敖氏因出了一代名臣斗子文,斗子文功绩显著,为楚国的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自此若敖氏家族掌握楚国大权,之后几代人皆为朝中重臣。楚庄王虽贵为君主,过的确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他即位的第一年就被若敖氏家族劫持,面对这样的家族势力他只能隐忍不发,装糊涂,暗中观察形势和培养自己的势力,伺机而动。

二、征服庸国

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国遇特大旱灾,过去臣服于楚国的蛮夷部落开始落井下石,趁机对楚国发动攻击,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趁机煽动蛮族部落发动叛乱,楚国摇摇欲坠。若敖氏家族提出往阪高逃亡,此时楚庄王还没有亲政,但是他暗中扶植了贤臣蒍贾,蒍贾反对逃亡,他认为逃亡只会加速楚国灭亡,如果现在大张旗鼓讨伐庸国,向他们展示楚军并没有落魄到不能兴师的地步。

若敖氏家族被说服,结果蛮夷见楚国调集军队,便立刻跑了。同年,楚庄王御驾亲征讨伐带头起事的庸国,楚军初战战败,有人建议撤军。潘尪反对撤军,他认为如果现在撤军那么楚国四周的蛮夷又会烽烟四起,不如假装败退,向庸国示弱,让他们放松警惕,再派出精锐部队猛攻庸国。潘尪也是楚庄王暗中培养的势力,大家采取潘尪的妙计大败庸国。

三、平息若敖氏之乱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若敖氏掌权者越椒发现楚庄王并非昏庸无道之辈,之前全为伪装,给若敖氏家族造成威胁,越椒便出兵挑战楚庄王,楚庄王最初无力应付,提出用三代先王的后代作为人质,与越椒议和,越椒不同意。百姓听闻后群民激愤,尤其是战士们,他们认为君主已经服软,越椒还不依不饶,将士们将心中的气愤转化为士气。

楚庄王九年(前605年),楚军与若敖氏家族大战于章澨,越椒拔箭射向楚庄王,箭术精湛且箭镞锋利,连发两箭皆飞过车辕,离楚庄王仅一步之遥。楚军开始胆怯,他们想箭从远处射来,还能如此精准,若敖氏家族了不起,楚军军心开始动摇。如果此时楚庄王也跟战士们一样畏缩不前,那么楚军必败。但是作为一位领导者他没有退缩,楚庄王非常镇定的从战车上站起,对着将士们大喊:“楚文王过去讨伐息国之时,得了三枝箭,不幸被乱臣贼子偷去两枝,现在他们把最有威力的两枝射完,将士们要奋勇直前。”

楚庄王雄才大略,在生死存亡关键之际,几句话稳定军心,楚军士气瞬间被激发,将士们士气蓬勃,奋勇直前,大败越椒于章澨,越椒被杀,势力庞大的若敖氏家族被灭。但是楚庄王并没有将若敖氏家族赶尽杀绝,他感恩斗子文的丰功伟绩,为若敖氏家族一代贤臣斗子文留下子嗣,让斗家的香火得以传承,也想以此为戒提醒臣民多多行善,因此赦免斗子文之孙斗克黄。

总而言之,楚庄王能屈能伸,他把自己伪装成荒淫无道之君,让若敖氏家族放下警惕,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韬光养晦用了九年的时间将若敖氏家族势力彻底铲除,从名义上的君主转向大权在握。楚庄王亲政以后,便开始大展雄图治理国家,力图称霸中原。

四、任贤图志

楚庄王亲政以后,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塑造一股正气,让楚国焕然一新,那么楚庄王治国都采取了哪些方法?

① 塑造臣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楚庄王自克庸以来,每日提醒臣民四件事,其一,民生不易,人活在世上要积极向上、努力奋斗,年轻人不可虚度光阴,混日子不是长久之计。其二,祸至之无日,生活安稳之际不忘潜在的危机,楚庄王是要提醒臣民居安思危。其三,提高警惕,在天下太平之时也要提高警觉不要懈怠,时时刻刻为捍卫国家做准备。楚庄王还提醒将士们不要以一次小的胜利就得意忘形,商纣王百战百姓,却败于武王克商一战,一战亡国。其四,勤奋上进,楚国先君若敖、蚡冒他们开疆扩土,都有筚路蓝缕之功,人活着就要勤奋,勤劳方可致富,懒惰亦可致贫,楚庄王无非是提醒臣民奋斗可使人脱贫致富。

楚庄王以此告诫臣民要积极向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塑造百姓昂然向上的精神,给楚国带来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同时塑造将士们的士气,得意忘形是兵家之大忌,骄傲轻敌十战九不胜。

② 广纳贤才

春秋五霸中,最有作为的君主都离不开贤人的辅佐,似乎已经成为古往今来的定律。楚庄王也不例外,他亲政以后广纳贤才,尊重贤人,让贤才良将辅佐自己建立伟业。那么楚庄王是如何访贤任贤的呢?

楚国有位相面先生,善于面相,有识人之慧眼,名声远扬,楚庄王将其请来,问他识人之依据,相面先生告知楚庄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识人主要观察他的朋友。其一,观察平民,看他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倘若其朋友为人仁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么此类人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其二,观察为官之人,同样观察其朋友,如果其朋友乐善好施,贤良仁德,那么此类官员便可加官进爵。其三,观察君主,如果朝中大臣贤能居多,倘若君主又善于纳谏,那么这样的君主定能使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此为吉主。相面先生主要用此类方法来判断吉凶祸福。

楚庄王听后大悦,改变了他对相面先生的传统看法,相面先生也有重实践轻阴阳八卦之人。于是楚庄王命相面先生四处寻访贤人。楚庄王求贤若渴,越来越多的贤士加入楚庄王治国的队伍当中,其中最有名的叫孙叔敖。孙叔敖为人贤德仁厚,在若敖氏家族掌权之时不被重用,楚庄王亲政后,重用孙叔敖,孙叔敖授政以后,立刻帮助楚庄王打理国务,那么孙叔敖都采取哪些治国方略呢?

1) 因势利导

孙叔敖关心民生疾苦,一系列的政策主要以方便各行业为主,同时重视发展农业、牧业和渔业。他政绩突出,尤其是在发展经济方面,可谓是治经济的专家。

孙叔敖善于因势利导,在秋冬农闲时分他耐心劝导百姓砍伐树木,在春夏梅雨季节时,趁河水上涨之际,利用水路运输,将木材运往集市销售,节省劳动力,让百姓生活得以改善,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孙叔敖采用因势利导的策略早于司马迁,其发展经济之才能备受世人称赞。

2) 修水利工程

当时淮水流域一带,水灾泛滥,阻碍农业发展,影响百姓正常生活,孙叔敖主张修水利,当时芍陂地势低洼,孙叔敖调集民工修建堤坝,开凿水渠,建造人工湖泊,修建水闸以便调节水量大小,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修建而成,极大的改善淮河一带百姓的生活,楚国在孙叔敖的治理下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3) 制定国家方针

孙叔敖不仅是发展经济的专家,且很有政治远见,他向楚庄王提出“定国是”。顾名思义是制定国家方针,他认为一个国家没有大政方向,很难协调民心,任何方针都要围绕着民众,要万众一心。如果君主不善于纳谏,刚愎自用,就很难凝聚民心,国家繁荣富强需举全国之力,才能踏上强国之路,大政方针必须凝聚共识。

总而言之,楚庄王重用贤才,给国家树立一种正气,如果君主是贤明的,人性善良的一面就容易展现出来,反之,倘若君主是昏庸之辈,那么人性邪恶的一面就容易暴露,所以说孙叔敖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为楚庄王称霸奠定基础。

五、虚心纳谏

楚庄王有匹爱马,马的待遇超过大夫,穿的是刺绣,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豪宅,英雄自古爱宝马,无可厚非。这匹马最终因恩宠过度,每天锦衣玉食得肥胖病死了。楚庄王想以安葬国家大夫之礼安葬爱马,这样对于大臣们来说是一种侮辱,于是群臣反对,楚庄王与大臣产生分歧。楚庄王还下令倘若再议论马之事,一律处决。此时优孟进见楚庄王,进殿后嚎啕大哭,他说:“用大夫之礼安葬马委屈了马,应该用国君之礼安葬”,楚庄王听后大笑不止,以大夫之礼安葬爱马的想法之后就不了了之。

楚国当时通行的货币叫"蚁鼻钱",楚庄王觉得重量又轻面值又小,下令将小币铸成大币,小钱铸成大钱,便导致货币贬值,给国内商人造成巨大的损失,也造成货币流通混乱,商人纷纷转行,使得市场经济萧条,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纷纷远离大城市,国家陷入混乱之中,民不聊生。孙叔敖听闻后,立刻觐见楚庄王,请求恢复以往的币制,结果楚庄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仅仅过了几天,整个市场秩序得以恢复。

六、宽以待人

楚庄王亲政以后,邀请群臣参加烛光宴,举火饮酒,宠妃们也出席助兴,楚庄王命许姬向大臣们敬酒,不料一阵风将所有蜡烛吹灭。一位官员趁黑暗之际拉许姬的衣服,许姬撕破衣服逃脱,将大臣的缨带摘下,禀告楚庄王,希望楚庄王惩处无礼之人,庄王不答应,随后立刻命所有官员摘掉帽缨,点火饮酒,此事不了了之。

三年之后,晋、楚邲之战,一位大臣奋不顾身保护楚庄王,为楚国浴血奋战,楚庄王疑惑不解,他并不认识这位大臣,为何他替楚国如此卖命。后来楚庄王得知,这位大臣是三年前非礼许姬之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不杀之恩,拼命的保护楚庄王,为国效力。

七、晋、楚争霸之战(邲之战)

楚庄王十三年(前601年),晋国最精明能干的权臣赵盾去世,赵盾执政二十年里,晋国国力昌盛,局势稳定,且长期维持霸主的地位,这跟赵盾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赵盾去世后,晋国各卿族之间开始各行其是、争权夺利、相互勾结,国家没有统一意志,晋国内部陷入混乱,这种形势为楚庄王称霸提供了有利条件。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国率军攻打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援,按照惯例来说,南蛮入侵中原,作为中原霸主晋国不能不管,但是晋国由于内部意见不统一,延缓出兵数月之久。

楚军围攻郑国三月无果,此时郑国内部出现叛徒,想通过立新君主分得一杯羹,便背叛郑国透露消息,最终郑国城门被攻破,郑国投降。但是楚庄王出于道义并没有将郑国国君杀害,也没有将郑国灭国,只是让郑国侍奉楚国。

当晋将荀林父率领晋军浩浩荡荡出发解救郑国之时,晋军未渡黄河,就传来郑国投降的消息,晋军内部产生分歧。主帅荀林父认为既然郑国已经投降,无需与楚军交战,随武子也主张撤军。中军副将先毂刚愎自用,坚持与楚军一战,他认为遇强敌则退缩不丈夫。先毂违背军令自行率领部下渡过黄河。主帅荀林父很是为难,先毂一支军队跟楚军交战必败,那么自己作为主帅也有责任,于是荀林父下令晋军全军渡过黄河,渡过黄河后晋军内部意见仍然不统一,存在分歧,临战狐疑不定是兵家之大忌。

楚庄王率领部队驻扎在管地,晋军渡过黄河后驻扎在敖和鄗之间,楚庄王得知晋军内部举棋不定,矛盾不断。他便派使者一边向晋军求和,一边派兵对晋军全线进攻。主帅荀林父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在与楚国使者谈判的过程中没有备战,当楚军突然进攻之时,晋军不知所措,主帅荀林父惊皇失措之时,下令全线撤军,先渡黄河者有赏,慌乱之际撤军令变成了逃跑令,晋军开始没有组织的逃跑,晋军中军、下军开始抢夺渡船,先上船者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后上者溺水,溺水者往渡船上攀爬,却被先上船的士兵挥刀将手指砍下,史载晋军渡过黄河后,船上断指可用手捧住,晋军中军、下军全线溃退。

晋军只有随武子率领的上军没有败,随武子早有准备,派手下七支部队埋伏在敖山,随武子觉得与楚军交战难以战胜,于是下令撤军,晋军上军在随武子的统领下有序的渡过黄河。邲之战楚国以全胜而告终,从此以后楚国称霸中原。

为邲之战做个简单的分析,晋军未有必败之象,由于主帅的优柔寡断,副帅的独断专行,内部矛盾重重,将帅不合,各自为战,没有必败之象的晋军却惨败而归。同样楚军也没有必胜之象,但是楚军内部统一,由君王亲自统领和指挥,上下一心,没有必胜之象结果以全胜而告终,所以说“两军相遇勇者胜”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综上,春秋时期,无论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还是用人不疑而称霸西戎的秦穆公,乃至最后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他们共同之处在于善于发掘和任用贤人,贤人治国是国家走向昌盛的基础,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晋文公拥有五贤士,西周有贤臣周公旦辅政给西周带来几百年的稳定发展。秦穆公更是求贤若渴,不惜一切代价到处挖人。除此之外他们皆宽容大度,善于纳谏,关心臣民疾苦。因为明君深知百姓是国家之根基,民心稳定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民心不稳,国家则摇摇欲坠。楚庄王性格特征在于志向远大且能屈能伸。

齐桓公、晋文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中原,力图维护华夏文明,将夷狄拒之门外。楚庄王称霸中原则促进蛮夷和华夏民族的融合,从此以后楚国南蛮之标签慢慢褪去,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楚庄王为夏、蛮之融合和华夏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楚庄王之德行和重义之举受到孔子的高度赞美,楚庄王之德行千古传诵。

春秋时候战火纷飞。成就霸业, 强者图之。
楚庄王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
一是在于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王者之心。二来在于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向善于治国的孙叔敖等贤臣,都是楚庄王用慧眼发现的。这些人为楚国的强国兴兵奠定了基础。三是内政严整外交得当,有力地提升了楚国的地位。
楚庄王先用三年时间考察大臣们的能力,提拔了一批有才干之人,整顿内政,对外集中力量消灭了对于他们威胁最大的邻国,国力大大提升,成就霸业。
楚庄王能成为一代霸主与他的远大理想是有关系的。《史记》、《吕氏春秋》、《韩非子》等生动地记录了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说他即位之后日夜为乐,三年不出号令,并严禁进谏。
因为楚庄王非常有才华,能征惯战,而且非常能够知人善任,所以这样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楚国,军事力量那么强大呢?

对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后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楚国一度成为赶超秦国的大国,甚至被誉为“春秋第一强国”,但其实楚国能有如此成就还是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在西周时候的楚国其实只是一个撮尔小邦,国土面积小,国家综合实力弱,但是在春秋时期,楚国迅速崛起,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到了春秋时期,楚国的军事力量就变得如此强大呢?

我们知道楚国尚武,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国家,早在商周时期,楚人就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类似于《诗经》、《左传》、《吕氏春秋》等历史典籍都曾经详细记录过楚人反抗强权,英勇斗争的历史,但是由于当时的商周王朝都非常强大,所以楚国一直被压制在国家一隅,一直等到春秋时期,楚国终于等来了爆发的机会,这个时候周室衰微,群雄四起,骁勇善战的楚人在乱世之中迅速崛起。

楚国之所以军事力量如此强大,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第一、楚人全民尚武,以上战场奋勇杀敌为荣。在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中,各个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向非常看重军事,尤其是楚国,楚军将士是出了名的勇猛,在《楚辞》中“诚 既勇兮又以武 , 终刚强兮不 可凌 。 身既死兮神 以灵 , 子魂魄兮为鬼雄”,就生动形象的体现了楚军将士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国捐躯的烈士会受到大力赞扬,为家族争光。而临阵逃脱的士兵,一家人都会被人看不起,至于那些在战场上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将领,在回国后也会被严惩,更重要的是来自民间的非议,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哪怕是王公贵族,怪不得楚国能成就楚霸王项羽这等英雄!

第二、楚国举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军事力量的发展,尽瘁军事。在春秋时期楚国一共更迭交替了十三位帝王,十三位帝王介意开疆扩土、东征西战为己任。每逢战事,不仅亲自运筹帷幄指挥战事,为了更全面的掌握前线的状况,经常率兵亲征,更有好几位楚王抱病亲征,结果死在了沙场之上,这在中国历史上也非常少见,帝王战死沙场,在楚王心中,军事高于一切国家事务,是国家强大之根本。一旦打了败仗,或者没什么建树,就会愧疚不已,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就比如楚康王,五年没有出征,无所建树,他就一直认为自己太不称职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第三、楚国军民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因为全民尚武的风气,让楚人自幼就热衷习武,崇尚武功,再加上举国上下,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所以每逢战事,格外团结,军民一心,为打败敌人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在战场上,楚军将士有着共同的荣辱观,以克敌制胜为荣,所以在战斗之中格外团结英勇,所向披靡,这也成为了楚国军事力量强大的一个原因。

第四、楚国以蛮夷自居,不尊礼制,肆意扩张。楚国与华夏各国不同,华夏各国奉行周礼,一切事务都听从天子号令,楚国常年对各国虎视眈眈,一遇实际,立马发动战争,扩张领土,尤其是在周室衰微的时候,楚国迅速进攻了江汉地区,然后武力要挟周王,要周王尊其爵号,古来战场之上,强者为王,哪有其他顾忌,后来楚国自立为王,雄踞一方。

不仅如此,楚国在军事体制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改革,就比如突破周礼约束,自设三军,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因地制宜的创立出多兵种相结合的军事体制,还建立了我国第一支适宜在水域作战的舟师,在楚君内部也形成了一支多层次的复合武装力量,除了中央直辖军以外,还有庞大的地方军,这是这多方面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才让楚国成为了一度赶超秦国的存在!

楚国的真正崛起,为何说源于一次被侮辱的聚会,奠定其霸主基业?

因为周成王举行分封仪式时,没有尊重楚国君主熊绎,甚至还让其去做下人做的事情,熊绎内心受到打击,决意励精图治,让楚国成为一方强国。

一、聚会受辱。

熊绎的祖辈世代侍奉周天子,例如其祖父熊丽和父亲熊狂都服务于周武王。到了周成王时期,在分封诸侯时考虑到熊绎的祖辈们对周王朝的贡献,于是将熊绎分封在偏僻的南方,给予其五十里的土地。再一次聚会中,受到分封的诸侯全部到场,周成王举行宣示仪式,所有诸侯都宣示完后却忽略了熊绎,还命令手下让熊绎去看守火炬,这让熊绎心中很不是滋味。国家弱小,地位低下就会受到侮辱歧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回到楚国的熊绎开始了他的强国之路。

二、励精图治,奠定霸主基业。

刚刚建立的楚国贫穷至极,其进贡周天子的物品都是简单的木制品,生产力水平低下,且没有足够的田地。熊绎回到楚国后,日食粗茶淡饭,衣破缕,带领群众开山开垦,扩大土地,发展生产。经过数代君主的努力,到第六代熊渠时,楚国已经大为改观,熊渠还自封为王,挑战周王室,但不久后又除掉王号。可见此时的楚国实力壮大,已经有与周天子一战之力。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熊通再次自称为王,这次没有顾及周王室颜面,拒绝向周王室进贡,叫嚣一方。周昭王还曾率领军队前来讨伐,但具是失败而归。到了楚庄王时期,通过多次战争击败了晋国,消灭了萧国,之后又进攻宋国,迫使其称臣纳贡,楚庄王也实现了他的春秋霸业,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楚国之所以能够有此霸业,其先祖功不可没,为楚国的富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楚国怎么强大起来?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多姿多彩的时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明君贤主和英雄豪杰。也正是在这个令人炫目和眼花燎乱的时代,一直被周王朝和中原列国称为“南蛮子”的楚国,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僭号称王,成功的脱摆了对周王朝的羁绊,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后,迅速地崛起壮大,以至后来的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并一度成为疆域最大,势力最强,人口最大,物产最丰富的国家。楚庄王能以气呑山河的壮举名列“春秋五霸”,不仅在于他自己具有雄治武功和冲天的 抱负,而且在于楚文王和楚成王为其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楚文王迁都于郢为其奠定了楚国的发展根基。
楚文王是“春秋荆楚第一王”楚武王的儿子,名熊赀,于公元前689年即位。当时,楚武王为平定汉阳诸姬之首随国的叛盟,不顾年老体衰,带病亲征,病逝于征途,熊赀被楚国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按楚武王临终之言拥为楚王。楚文王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国君,他以气呑山河的非凡之笔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
楚文王虽名垂青史,但立位之初却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寻欢作乐,打猎巡游,不理朝政。有的史书上记载,说他“淫于田猎,得茹黄之狗,箘路之矢,以田于云梦,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期年不朝”,有人说“良犬、利弓和美女舟之姬”是他的“三宠”,但更多的人却说这些东西是羁绊楚文王的“三害”。

几位辅政老臣为此大伤脑筋,多次规观,但他却并不以为然,仍是我行我素。不得已,楚文王的老师保申(申国人,武王在位时为其所聘请)和大将鬻拳只有冒死进入内宫进谏:“先王临终前要求我等竭力辅佐大王,以使大王成一代明君。可大王即位以来,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臣等多次苦劝都不济于事,现在我们只有按先王临终所言,以鞭笞之刑来促使大王醒悟了。”刚说着,就挥起楚武王临终时所授予的长鞭就要打。面对武王所授的长鞭,文王虽贵为一国之王,也无能为力,只好认错,并保证以后一定罢黜三宠,好好理政,尽全力使楚国发展壮大,同时又说:“孤王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已经贵为楚国的国君,寡人知错就行了嘛,打就免了罢!”保申跪下道:“我受先王之命辅佐大王,今大王不受鞭笞是不听先王遗命。我宁得罪于大王,也不能有负先王重托啊!”文王无奈,只得伏下让保申鞭挞。保申的长鞭高高挥起,轻轻落下,但五十鞭真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长鞭楚文王蟠然醒悟,不仅杀了“茹黄之狗”,折断了“箘路之矢”,而且还放逐了宠妾舟之姬。从此,楚文王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治理国政,全力开疆拓土上了。现在看来,要是没有保申的鞭笞之刑,楚国的历史说不定要改写啊?

楚文王如雄鹰般不鸣则已,一鸣就冲天。他猛醒后做的第一事就惊天动地,不仅让当时的楚国人欢欣鼓舞,更让后世的楚国人叹为观止,就是现在研究楚史的专家们也都把他所做的这第一件事引为美谈。那就是公元前688年,也就是他继位的第二年,将楚国的都城由丹阳整体搬迁到了郢都,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江陵县的纪南城。
为何要举国搬迁呢?他自有他的道理:楚国经历代开拓已雄居被中原各国所称的“南土”,特别是武王称王后,不仅将罗、鄀、鄢、绞等国纳入楚国版图,而且威服了汉东的随、郧等大国,整个汉水流域的中部都被楚国牢牢地控制住了,整个疆域已经十分辽阔,这已引起了以周为首的中原各诸候国的警觉,为了防止楚国向北发展,中原各国都在绞轻脑汁想用各种办法对付楚国。在这种局势前,楚国既要一如既往地向北方开拓,还要确保自身地绝对安全,国都是整个国家的中杻和中坚,无认论是从守土上讲,还是从开拓的同时保安会上讲,现在的国都所在地都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按照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就必须打破现在国都丹阳偏踞一地的不利局面,定好本国的根基。所以,几经选址,他最后将都城迁到了纪南。
考察纪南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后,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着十分优越的军事防御环境:纪南城的南面10公里左右就是长江天堑;北面约11公里处有一座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纪山作为屏障;西面约4公里处有八岭山,从八岭山再往西12公里有沮漳河,河水湍急,又是一道绝好的自然屏障;而纪南城往东不远的雨台山低丘和长湖等诸多湖泊也可用于军事防御。在稍远的北部是今宜城南部和钟祥、荆门一带的山区,十分利于屯兵驻守。而东南部则有云梦大泽,往东北约百里处即是汉水天险。再从交通方面来讲,纪南城之北,有通往襄阳、南阳的古大道。南边的长江是楚人赖以向东、向南发展的主要水道。而临近的汉水、云梦泽、沮漳河等河流,十分利于军事物质的运输和调动军队。
郢都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兼有水陆之便,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楚文王选择纪南城一带作为都城,使得楚国具有四面环水、周围倚山、易守难攻的形胜之都。此后,郢都成为楚国历史上长达411年之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楚国的发展与强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清人顾栎高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根基。武王取罗、若阝,以鄢郢之地,定襄阳以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抗衡中夏。”

为了承继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楚文王志立于开拓中原的通路。他当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汉阳诸姬。在大洪山与桐柏山的西麓,楚文王志在申、吕两国,而伐申、吕必须过楚。邓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是江汉平原达南阳盆地的咽喉之地。由于楚武王取邓曼为夫人,所以邓国是楚文王的母舅之国。文王深深地知道,自己要北上中原就必须拥有邓国这一战略重地,所以他早就将占领邓国作为自己必须实现的蓝图。

邓国楚文王在定都于郢后,立即将主攻方向直指南阳,以便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领兵远攻申国。申国是周宣王所封的姜姓国,是西周王朝控制荆楚的重镇。攻打申国必须向邓国借道。邓国与楚国近邻,邓人对楚借道攻申是有警觉的,为了绝邓后患,邓国的三位大夫骓甥、聃甥、养甥极力主机乘机杀掉楚文王,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但邓侯不听。楚文王经邓攻打申后,回归时果然又顺路攻打了邓国。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正式向邓国发起兼并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邓国灭除了。楚国灭邓后,南阳盆地的申、吕、缯等国就完全暴露在楚国的面前,这些小国很快就被楚国灭除了。

楚文王降伏汉东诸国后,一直想向中原扩张,但苦于师出无名。恰在此时,地处汝水流域的蔡国(今河南新蔡西南)和地处淮水流域的息国发生了矛盾,这给楚文王出兵蔡、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原来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嫁给蔡侯献舞,小女儿就是息妫,长得如花似玉,嫁给了息侯。蔡候和息候的关系本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担挑”,但是当息妫回陈国省亲,经过蔡国时,色迷心窍的蔡侯在宫中设宴款待时,见其美貌无双,欲图不轨。妫氏见他无礼,大怒而去。息侯听说后十分恼怒,就派使臣入贡于楚,密告楚文王说:“蔡自恃与齐联姻,不肯朝贡于楚。若楚军攻我,我求救于蔡,蔡侯年轻而又勇敢,必然亲自来救。我与楚合兵攻蔡,就可以俘虏蔡侯。既俘虏了蔡侯,就不怕蔡国不朝贡。”楚文王大喜,就在公元前684年(楚文王六年)秋天,就兴兵伐息国。息侯求救于蔡,蔡侯果然亲自领兵来救。安营未定,楚伏兵四起。蔡候低档不住,急忙向息乘奔去,因息候不开城门大败而走。楚兵从后追赶,追到莘,活捉了蔡侯。息侯大犒楚军,亲自送楚文王出境。

后来,蔡侯知道中了息侯的奸计,对他恨之入骨,就在楚文王面前多次以“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之美”等语言赞誉息妫的美貌 ,楚文王听说后感慨道:“我若能得见息夫人,虽死无恨。”蔡侯说:“以君之威,要齐姬宁子至之也不难,何况这屋檐下一妇人?”文王朝思暮想得到妫氏,便借巡视各方之名,率军进入息国,先用伏兵之计俘获息候,后又在宫中俘获了息妫,见其脸似桃花,确有沉鱼落雁之貌,就在军中将其立为夫人,称“桃花夫人”。之后,楚文王将息国改为楚国的属地。伐蔡灭息、北图中原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扩充了楚国的疆土,而且在于楚文王所采取的方法具的戏剧性的效果。不仅后世楚人叹为观止,更令当时的中原列国瞋目结舍。

楚文王自得到申、息之后,以此为巩固的基地,向东可取到淮夷之地,向北可以直逼郑许洛邑,进可攻退可守。《史记·楚世家》说:“楚强,陵江汉小国,小国皆畏之。”杜预在《春秋》注说:“楚辟陋在夷,于此始通上国。”一向被华夏诸国视为蛮夷小国的楚,以强有力的面貌出现在了中原的舞台上,为诸夏所侧目,成为中原的强大威胁。

《史记.楚世家》载:楚,祝融之后。祝融居新郑,其后裔陆终生六子,“六曰季连,芈 姓,楚其后也”,其后逐渐西迁。商末,季连后裔鬻熊投归周文王,并任“文王之师”,当时楚势力弱小地位低下,在周武王时的歧阳之会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时为第四等爵的子爵,疆土五十里。丹阳地望历来有争议,大的有秭归、枝江、浙川三说,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淅川说,即早期都于丹水上游的商县。但此地近周都,受到周的压力,要想发展,只有沿丹水而下向当时距周都较远,经济还比较落后的荒蛮之地迁徒,后居于淅川境李官桥盆地龙战。至熊渠时,其利用与江汉间侯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抓住周王室衰微的有利时机,攻伐与之相邻的江水边上的小国。东北则一直攻到南阳盆地的西北部,后熊渠怕遭周打击,退出南阳。熊渠以后的几代国君利用西周末、东周初周王室衰弱的机会,对江、汉间诸小国进行军事扩张,灭其国,扩大了楚的版图。楚文王时灭申、吕、息、缯、应、邓、蓼等国,南阳盆地尽属楚有,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的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个出赋税、兵员的好地方。西周之时,南阳盆地的封国是周的南部屏障,当鄂反周被灭后,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为申国。南阳归楚后,给楚增添了强大的活力,南阳作为楚的前边基地和门户,北可逐鹿中原,东可略淮域,退可据关自守。《左传》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载:“楚国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 :‘不可,此申、吕所以为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无申、 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春秋时代,楚国的三军,中军是王族,左军是县师,右军是附庸。论战斗力,中军最强,左军次强,右军较弱。左军的师徒多数取自申县,少数取自息县。申、息之师是楚在申县、息县的地方军队,在楚军中起重要作用,申公、息公亲率申师、息师随楚王楚令尹、司马征战,如《左传》中记: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4 年)秋,秦晋伐郢。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战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战国已降楚实力不断受到削弱,楚北部的韩、魏等国不断南侵,西边日渐强盛的秦国开始车逼于楚,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楚大败,斩首8万。楚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汉中郡,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发兵攻楚,取析15城而去, 此时内乡县以西归秦,楚顷襄王降,秦攻楚取宛,南阳全归秦有。

楚昭王时,吴军一度占领郢都,蹂躏江汉平原。南国盆地则仍为楚军所据守,吴军不敢问津,不过半年多,楚军在秦军援助下,击退了吴军,恢复了失地,怀王、顷襄王时,失去了南阳盆地。从此,楚国一蹶不振,以至郢都陷落,南楚灭亡,如果说江汉平原是楚的腹心,那么,南阳盆地就是楚的咽喉,得南阳盆地则楚存,失南阳盆地则楚亡。南阳境内的现存比较有名的城邑有3处,分别是宛城、 龙城、析邑。

宛城的前身是申城,即周宣王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时所筑的申城,楚灭申后设申县,为申县治地,至春秋晚期开始逐渐改为宛城,秦汉为南阳郡治,汉宛城较大,是在楚宛城或申战的基础上扩筑的,楚宛城较小,约在汉宛城的北部。

龙城,位于淅川县李官桥盆地丹江东2800米,南距丹、汉汇流处30多公里,现被丹江水库淹没。据七十年代一次库水下落刚露出城墙时调查,龙城东墙长730,南墙长1030,西墙长915米,北墙长974米,墙宽约8米,残高1-3.3米,夯土筑,夯层厚7-10厘米, 平面圆夯,夯窝直径8-10厘米,夯土中含西周时期的陶鬲、陶罐、陶至及其它绳纹陶片。汉代的板瓦、花纹砖散见地表。此城可能曾是楚的都城--丹阳。

析邑故城,位于西峡县城东北的莲花寺岗上,该土岗南北向,西邻淅水。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700米,南墙长500米,西墙长750米,北墙长400米。夯层厚约8厘米,城内文化层厚1米多,有战国时期板瓦、筒瓦、瓮、罐等,经常在城周发现铜镞,有时铜镞成束,每束10枚,在北部发现战国时墓葬,出土有铜鼎等,此城为楚析邑,又名白羽城,时代为春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长城。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为江汉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汉通向关中的咽喉,楚在东、北、西三面依山势地形筑城自守,东墙北始自方城山(又名黄石山,今名小顶山)东麓,越盆地东北缺口至桐柏山的泌阳县,在这些险要地段筑城设关,其长度约100公里,北面以山为城,山谷间设关, 在春秋时期当以设关为主,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阻止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战国中期进行了完善。今方城山西麓山谷中的黄家村尚存大关口遗迹。在山谷狭道东边有并列的两座东西向的土垣,垣残高1.5--3米,顶残高1.5米,底宽10米,其中北垣长810米,南垣距北垣250-380米,东西长640米。狭道西亦有两道近东西向的城垣, 仅存下部基础,北垣有成排的石墙基,南垣称跑马道,西垣共长1419米。楚长城西墙北始自西峡县二郎坪乡的汉王城,南入邓州境。汉王城筑于沙帽岭山北麓,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250米,西墙大半依一小山梁筑。残存城墙顶宽1.5-4米,底宽10-18米,东北角残高3.4米, 城墙上散落许多战国时的板瓦、筒瓦。汉王城以南依地形而筑,“无土之处,累石为固”。在袁店东南的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的要道,楚长城西城经此处,楚长城西段当筑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多姿多彩的时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明君贤主和英雄豪杰。也正是在这个令人炫目和眼花燎乱的时代,一直被周王朝和中原列国称为“南蛮子”的楚国,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僭号称王,成功的脱摆了对周王朝的羁绊,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后,迅速地崛起壮大,以至后来的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并一度成为疆域最大,势力最强,人口最大,物产最丰富的国家。楚庄王能以气呑山河的壮举名列“春秋五霸”,不仅在于他自己具有雄治武功和冲天的 抱负,而且在于楚文王和楚成王为其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楚文王迁都于郢为其奠定了楚国的发展根基。
楚文王是“春秋荆楚第一王”楚武王的儿子,名熊赀,于公元前689年即位。当时,楚武王为平定汉阳诸姬之首随国的叛盟,不顾年老体衰,带病亲征,病逝于征途,熊赀被楚国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按楚武王临终之言拥为楚王。楚文王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国君,他以气呑山河的非凡之笔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
楚文王虽名垂青史,但立位之初却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寻欢作乐,打猎巡游,不理朝政。有的史书上记载,说他“淫于田猎,得茹黄之狗,箘路之矢,以田于云梦,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期年不朝”,有人说“良犬、利弓和美女舟之姬”是他的“三宠”,但更多的人却说这些东西是羁绊楚文王的“三害”。

几位辅政老臣为此大伤脑筋,多次规观,但他却并不以为然,仍是我行我素。不得已,楚文王的老师保申(申国人,武王在位时为其所聘请)和大将鬻拳只有冒死进入内宫进谏:“先王临终前要求我等竭力辅佐大王,以使大王成一代明君。可大王即位以来,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臣等多次苦劝都不济于事,现在我们只有按先王临终所言,以鞭笞之刑来促使大王醒悟了。”刚说着,就挥起楚武王临终时所授予的长鞭就要打。面对武王所授的长鞭,文王虽贵为一国之王,也无能为力,只好认错,并保证以后一定罢黜三宠,好好理政,尽全力使楚国发展壮大,同时又说:“孤王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已经贵为楚国的国君,寡人知错就行了嘛,打就免了罢!”保申跪下道:“我受先王之命辅佐大王,今大王不受鞭笞是不听先王遗命。我宁得罪于大王,也不能有负先王重托啊!”文王无奈,只得伏下让保申鞭挞。保申的长鞭高高挥起,轻轻落下,但五十鞭真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长鞭楚文王蟠然醒悟,不仅杀了“茹黄之狗”,折断了“箘路之矢”,而且还放逐了宠妾舟之姬。从此,楚文王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治理国政,全力开疆拓土上了。现在看来,要是没有保申的鞭笞之刑,楚国的历史说不定要改写啊?

楚文王如雄鹰般不鸣则已,一鸣就冲天。他猛醒后做的第一事就惊天动地,不仅让当时的楚国人欢欣鼓舞,更让后世的楚国人叹为观止,就是现在研究楚史的专家们也都把他所做的这第一件事引为美谈。那就是公元前688年,也就是他继位的第二年,将楚国的都城由丹阳整体搬迁到了郢都,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江陵县的纪南城。
为何要举国搬迁呢?他自有他的道理:楚国经历代开拓已雄居被中原各国所称的“南土”,特别是武王称王后,不仅将罗、鄀、鄢、绞等国纳入楚国版图,而且威服了汉东的随、郧等大国,整个汉水流域的中部都被楚国牢牢地控制住了,整个疆域已经十分辽阔,这已引起了以周为首的中原各诸候国的警觉,为了防止楚国向北发展,中原各国都在绞轻脑汁想用各种办法对付楚国。在这种局势前,楚国既要一如既往地向北方开拓,还要确保自身地绝对安全,国都是整个国家的中杻和中坚,无认论是从守土上讲,还是从开拓的同时保安会上讲,现在的国都所在地都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按照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就必须打破现在国都丹阳偏踞一地的不利局面,定好本国的根基。所以,几经选址,他最后将都城迁到了纪南。
考察纪南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后,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着十分优越的军事防御环境:纪南城的南面10公里左右就是长江天堑;北面约11公里处有一座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纪山作为屏障;西面约4公里处有八岭山,从八岭山再往西12公里有沮漳河,河水湍急,又是一道绝好的自然屏障;而纪南城往东不远的雨台山低丘和长湖等诸多湖泊也可用于军事防御。在稍远的北部是今宜城南部和钟祥、荆门一带的山区,十分利于屯兵驻守。而东南部则有云梦大泽,往东北约百里处即是汉水天险。再从交通方面来讲,纪南城之北,有通往襄阳、南阳的古大道。南边的长江是楚人赖以向东、向南发展的主要水道。而临近的汉水、云梦泽、沮漳河等河流,十分利于军事物质的运输和调动军队。
郢都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兼有水陆之便,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楚文王选择纪南城一带作为都城,使得楚国具有四面环水、周围倚山、易守难攻的形胜之都。此后,郢都成为楚国历史上长达411年之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楚国的发展与强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清人顾栎高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根基。武王取罗、若阝,以鄢郢之地,定襄阳以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抗衡中夏。”

为了承继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楚文王志立于开拓中原的通路。他当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汉阳诸姬。在大洪山与桐柏山的西麓,楚文王志在申、吕两国,而伐申、吕必须过楚。邓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是江汉平原达南阳盆地的咽喉之地。由于楚武王取邓曼为夫人,所以邓国是楚文王的母舅之国。文王深深地知道,自己要北上中原就必须拥有邓国这一战略重地,所以他早就将占领邓国作为自己必须实现的蓝图。

邓国楚文王在定都于郢后,立即将主攻方向直指南阳,以便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领兵远攻申国。申国是周宣王所封的姜姓国,是西周王朝控制荆楚的重镇。攻打申国必须向邓国借道。邓国与楚国近邻,邓人对楚借道攻申是有警觉的,为了绝邓后患,邓国的三位大夫骓甥、聃甥、养甥极力主机乘机杀掉楚文王,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但邓侯不听。楚文王经邓攻打申后,回归时果然又顺路攻打了邓国。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正式向邓国发起兼并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邓国灭除了。楚国灭邓后,南阳盆地的申、吕、缯等国就完全暴露在楚国的面前,这些小国很快就被楚国灭除了。

楚文王降伏汉东诸国后,一直想向中原扩张,但苦于师出无名。恰在此时,地处汝水流域的蔡国(今河南新蔡西南)和地处淮水流域的息国发生了矛盾,这给楚文王出兵蔡、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原来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嫁给蔡侯献舞,小女儿就是息妫,长得如花似玉,嫁给了息侯。蔡候和息候的关系本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担挑”,但是当息妫回陈国省亲,经过蔡国时,色迷心窍的蔡侯在宫中设宴款待时,见其美貌无双,欲图不轨。妫氏见他无礼,大怒而去。息侯听说后十分恼怒,就派使臣入贡于楚,密告楚文王说:“蔡自恃与齐联姻,不肯朝贡于楚。若楚军攻我,我求救于蔡,蔡侯年轻而又勇敢,必然亲自来救。我与楚合兵攻蔡,就可以俘虏蔡侯。既俘虏了蔡侯,就不怕蔡国不朝贡。”楚文王大喜,就在公元前684年(楚文王六年)秋天,就兴兵伐息国。息侯求救于蔡,蔡侯果然亲自领兵来救。安营未定,楚伏兵四起。蔡候低档不住,急忙向息乘奔去,因息候不开城门大败而走。楚兵从后追赶,追到莘,活捉了蔡侯。息侯大犒楚军,亲自送楚文王出境。

后来,蔡侯知道中了息侯的奸计,对他恨之入骨,就在楚文王面前多次以“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之美”等语言赞誉息妫的美貌 ,楚文王听说后感慨道:“我若能得见息夫人,虽死无恨。”蔡侯说:“以君之威,要齐姬宁子至之也不难,何况这屋檐下一妇人?”文王朝思暮想得到妫氏,便借巡视各方之名,率军进入息国,先用伏兵之计俘获息候,后又在宫中俘获了息妫,见其脸似桃花,确有沉鱼落雁之貌,就在军中将其立为夫人,称“桃花夫人”。之后,楚文王将息国改为楚国的属地。伐蔡灭息、北图中原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扩充了楚国的疆土,而且在于楚文王所采取的方法具的戏剧性的效果。不仅后世楚人叹为观止,更令当时的中原列国瞋目结舍。

楚文王自得到申、息之后,以此为巩固的基地,向东可取到淮夷之地,向北可以直逼郑许洛邑,进可攻退可守。《史记·楚世家》说:“楚强,陵江汉小国,小国皆畏之。”杜预在《春秋》注说:“楚辟陋在夷,于此始通上国。”一向被华夏诸国视为蛮夷小国的楚,以强有力的面貌出现在了中原的舞台上,为诸夏所侧目,成为中原的强大威胁。

《史记.楚世家》载:楚,祝融之后。祝融居新郑,其后裔陆终生六子,“六曰季连,芈 姓,楚其后也”,其后逐渐西迁。商末,季连后裔鬻熊投归周文王,并任“文王之师”,当时楚势力弱小地位低下,在周武王时的歧阳之会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时为第四等爵的子爵,疆土五十里。丹阳地望历来有争议,大的有秭归、枝江、浙川三说,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淅川说,即早期都于丹水上游的商县。但此地近周都,受到周的压力,要想发展,只有沿丹水而下向当时距周都较远,经济还比较落后的荒蛮之地迁徒,后居于淅川境李官桥盆地龙战。至熊渠时,其利用与江汉间侯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抓住周王室衰微的有利时机,攻伐与之相邻的江水边上的小国。东北则一直攻到南阳盆地的西北部,后熊渠怕遭周打击,退出南阳。熊渠以后的几代国君利用西周末、东周初周王室衰弱的机会,对江、汉间诸小国进行军事扩张,灭其国,扩大了楚的版图。楚文王时灭申、吕、息、缯、应、邓、蓼等国,南阳盆地尽属楚有,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的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个出赋税、兵员的好地方。西周之时,南阳盆地的封国是周的南部屏障,当鄂反周被灭后,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为申国。南阳归楚后,给楚增添了强大的活力,南阳作为楚的前边基地和门户,北可逐鹿中原,东可略淮域,退可据关自守。《左传》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载:“楚国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 :‘不可,此申、吕所以为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无申、 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春秋时代,楚国的三军,中军是王族,左军是县师,右军是附庸。论战斗力,中军最强,左军次强,右军较弱。左军的师徒多数取自申县,少数取自息县。申、息之师是楚在申县、息县的地方军队,在楚军中起重要作用,申公、息公亲率申师、息师随楚王楚令尹、司马征战,如《左传》中记: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4 年)秋,秦晋伐郢。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战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战国已降楚实力不断受到削弱,楚北部的韩、魏等国不断南侵,西边日渐强盛的秦国开始车逼于楚,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楚大败,斩首8万。楚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汉中郡,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发兵攻楚,取析15城而去, 此时内乡县以西归秦,楚顷襄王降,秦攻楚取宛,南阳全归秦有。

楚昭王时,吴军一度占领郢都,蹂躏江汉平原。南国盆地则仍为楚军所据守,吴军不敢问津,不过半年多,楚军在秦军援助下,击退了吴军,恢复了失地,怀王、顷襄王时,失去了南阳盆地。从此,楚国一蹶不振,以至郢都陷落,南楚灭亡,如果说江汉平原是楚的腹心,那么,南阳盆地就是楚的咽喉,得南阳盆地则楚存,失南阳盆地则楚亡。南阳境内的现存比较有名的城邑有3处,分别是宛城、 龙城、析邑。

宛城的前身是申城,即周宣王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时所筑的申城,楚灭申后设申县,为申县治地,至春秋晚期开始逐渐改为宛城,秦汉为南阳郡治,汉宛城较大,是在楚宛城或申战的基础上扩筑的,楚宛城较小,约在汉宛城的北部。

龙城,位于淅川县李官桥盆地丹江东2800米,南距丹、汉汇流处30多公里,现被丹江水库淹没。据七十年代一次库水下落刚露出城墙时调查,龙城东墙长730,南墙长1030,西墙长915米,北墙长974米,墙宽约8米,残高1-3.3米,夯土筑,夯层厚7-10厘米, 平面圆夯,夯窝直径8-10厘米,夯土中含西周时期的陶鬲、陶罐、陶至及其它绳纹陶片。汉代的板瓦、花纹砖散见地表。此城可能曾是楚的都城--丹阳。

析邑故城,位于西峡县城东北的莲花寺岗上,该土岗南北向,西邻淅水。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700米,南墙长500米,西墙长750米,北墙长400米。夯层厚约8厘米,城内文化层厚1米多,有战国时期板瓦、筒瓦、瓮、罐等,经常在城周发现铜镞,有时铜镞成束,每束10枚,在北部发现战国时墓葬,出土有铜鼎等,此城为楚析邑,又名白羽城,时代为春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长城。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为江汉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汉通向关中的咽喉,楚在东、北、西三面依山势地形筑城自守,东墙北始自方城山(又名黄石山,今名小顶山)东麓,越盆地东北缺口至桐柏山的泌阳县,在这些险要地段筑城设关,其长度约100公里,北面以山为城,山谷间设关, 在春秋时期当以设关为主,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阻止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战国中期进行了完善。今方城山西麓山谷中的黄家村尚存大关口遗迹。在山谷狭道东边有并列的两座东西向的土垣,垣残高1.5--3米,顶残高1.5米,底宽10米,其中北垣长810米,南垣距北垣250-380米,东西长640米。狭道西亦有两道近东西向的城垣, 仅存下部基础,北垣有成排的石墙基,南垣称跑马道,西垣共长1419米。楚长城西墙北始自西峡县二郎坪乡的汉王城,南入邓州境。汉王城筑于沙帽岭山北麓,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250米,西墙大半依一小山梁筑。残存城墙顶宽1.5-4米,底宽10-18米,东北角残高3.4米, 城墙上散落许多战国时的板瓦、筒瓦。汉王城以南依地形而筑,“无土之处,累石为固”。在袁店东南的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的要道,楚长城西城经此处,楚长城西段当筑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多姿多彩的时代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明君贤主和英雄豪杰。也正是在这个令人炫目和眼花燎乱的时代,一直被周王朝和中原列国称为“南蛮子”的楚国,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僭号称王,成功的脱摆了对周王朝的羁绊,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后,迅速地崛起壮大,以至后来的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并一度成为疆域最大,势力最强,人口最大,物产最丰富的国家。楚庄王能以气呑山河的壮举名列“春秋五霸”,不仅在于他自己具有雄治武功和冲天的 抱负,而且在于楚文王和楚成王为其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楚文王迁都于郢为其奠定了楚国的发展根基。
楚文王是“春秋荆楚第一王”楚武王的儿子,名熊赀,于公元前689年即位。当时,楚武王为平定汉阳诸姬之首随国的叛盟,不顾年老体衰,带病亲征,病逝于征途,熊赀被楚国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按楚武王临终之言拥为楚王。楚文王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国君,他以气呑山河的非凡之笔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
楚文王虽名垂青史,但立位之初却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寻欢作乐,打猎巡游,不理朝政。有的史书上记载,说他“淫于田猎,得茹黄之狗,箘路之矢,以田于云梦,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期年不朝”,有人说“良犬、利弓和美女舟之姬”是他的“三宠”,但更多的人却说这些东西是羁绊楚文王的“三害”。

几位辅政老臣为此大伤脑筋,多次规观,但他却并不以为然,仍是我行我素。不得已,楚文王的老师保申(申国人,武王在位时为其所聘请)和大将鬻拳只有冒死进入内宫进谏:“先王临终前要求我等竭力辅佐大王,以使大王成一代明君。可大王即位以来,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臣等多次苦劝都不济于事,现在我们只有按先王临终所言,以鞭笞之刑来促使大王醒悟了。”刚说着,就挥起楚武王临终时所授予的长鞭就要打。面对武王所授的长鞭,文王虽贵为一国之王,也无能为力,只好认错,并保证以后一定罢黜三宠,好好理政,尽全力使楚国发展壮大,同时又说:“孤王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已经贵为楚国的国君,寡人知错就行了嘛,打就免了罢!”保申跪下道:“我受先王之命辅佐大王,今大王不受鞭笞是不听先王遗命。我宁得罪于大王,也不能有负先王重托啊!”文王无奈,只得伏下让保申鞭挞。保申的长鞭高高挥起,轻轻落下,但五十鞭真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长鞭楚文王蟠然醒悟,不仅杀了“茹黄之狗”,折断了“箘路之矢”,而且还放逐了宠妾舟之姬。从此,楚文王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治理国政,全力开疆拓土上了。现在看来,要是没有保申的鞭笞之刑,楚国的历史说不定要改写啊?

楚文王如雄鹰般不鸣则已,一鸣就冲天。他猛醒后做的第一事就惊天动地,不仅让当时的楚国人欢欣鼓舞,更让后世的楚国人叹为观止,就是现在研究楚史的专家们也都把他所做的这第一件事引为美谈。那就是公元前688年,也就是他继位的第二年,将楚国的都城由丹阳整体搬迁到了郢都,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江陵县的纪南城。
为何要举国搬迁呢?他自有他的道理:楚国经历代开拓已雄居被中原各国所称的“南土”,特别是武王称王后,不仅将罗、鄀、鄢、绞等国纳入楚国版图,而且威服了汉东的随、郧等大国,整个汉水流域的中部都被楚国牢牢地控制住了,整个疆域已经十分辽阔,这已引起了以周为首的中原各诸候国的警觉,为了防止楚国向北发展,中原各国都在绞轻脑汁想用各种办法对付楚国。在这种局势前,楚国既要一如既往地向北方开拓,还要确保自身地绝对安全,国都是整个国家的中杻和中坚,无认论是从守土上讲,还是从开拓的同时保安会上讲,现在的国都所在地都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按照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就必须打破现在国都丹阳偏踞一地的不利局面,定好本国的根基。所以,几经选址,他最后将都城迁到了纪南。
考察纪南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后,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着十分优越的军事防御环境:纪南城的南面10公里左右就是长江天堑;北面约11公里处有一座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纪山作为屏障;西面约4公里处有八岭山,从八岭山再往西12公里有沮漳河,河水湍急,又是一道绝好的自然屏障;而纪南城往东不远的雨台山低丘和长湖等诸多湖泊也可用于军事防御。在稍远的北部是今宜城南部和钟祥、荆门一带的山区,十分利于屯兵驻守。而东南部则有云梦大泽,往东北约百里处即是汉水天险。再从交通方面来讲,纪南城之北,有通往襄阳、南阳的古大道。南边的长江是楚人赖以向东、向南发展的主要水道。而临近的汉水、云梦泽、沮漳河等河流,十分利于军事物质的运输和调动军队。
郢都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兼有水陆之便,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楚文王选择纪南城一带作为都城,使得楚国具有四面环水、周围倚山、易守难攻的形胜之都。此后,郢都成为楚国历史上长达411年之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楚国的发展与强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清人顾栎高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根基。武王取罗、若阝,以鄢郢之地,定襄阳以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抗衡中夏。”

为了承继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楚文王志立于开拓中原的通路。他当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汉阳诸姬。在大洪山与桐柏山的西麓,楚文王志在申、吕两国,而伐申、吕必须过楚。邓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是江汉平原达南阳盆地的咽喉之地。由于楚武王取邓曼为夫人,所以邓国是楚文王的母舅之国。文王深深地知道,自己要北上中原就必须拥有邓国这一战略重地,所以他早就将占领邓国作为自己必须实现的蓝图。

邓国楚文王在定都于郢后,立即将主攻方向直指南阳,以便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领兵远攻申国。申国是周宣王所封的姜姓国,是西周王朝控制荆楚的重镇。攻打申国必须向邓国借道。邓国与楚国近邻,邓人对楚借道攻申是有警觉的,为了绝邓后患,邓国的三位大夫骓甥、聃甥、养甥极力主机乘机杀掉楚文王,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但邓侯不听。楚文王经邓攻打申后,回归时果然又顺路攻打了邓国。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正式向邓国发起兼并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邓国灭除了。楚国灭邓后,南阳盆地的申、吕、缯等国就完全暴露在楚国的面前,这些小国很快就被楚国灭除了。

楚文王降伏汉东诸国后,一直想向中原扩张,但苦于师出无名。恰在此时,地处汝水流域的蔡国(今河南新蔡西南)和地处淮水流域的息国发生了矛盾,这给楚文王出兵蔡、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原来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嫁给蔡侯献舞,小女儿就是息妫,长得如花似玉,嫁给了息侯。蔡候和息候的关系本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担挑”,但是当息妫回陈国省亲,经过蔡国时,色迷心窍的蔡侯在宫中设宴款待时,见其美貌无双,欲图不轨。妫氏见他无礼,大怒而去。息侯听说后十分恼怒,就派使臣入贡于楚,密告楚文王说:“蔡自恃与齐联姻,不肯朝贡于楚。若楚军攻我,我求救于蔡,蔡侯年轻而又勇敢,必然亲自来救。我与楚合兵攻蔡,就可以俘虏蔡侯。既俘虏了蔡侯,就不怕蔡国不朝贡。”楚文王大喜,就在公元前684年(楚文王六年)秋天,就兴兵伐息国。息侯求救于蔡,蔡侯果然亲自领兵来救。安营未定,楚伏兵四起。蔡候低档不住,急忙向息乘奔去,因息候不开城门大败而走。楚兵从后追赶,追到莘,活捉了蔡侯。息侯大犒楚军,亲自送楚文王出境。

后来,蔡侯知道中了息侯的奸计,对他恨之入骨,就在楚文王面前多次以“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之美”等语言赞誉息妫的美貌 ,楚文王听说后感慨道:“我若能得见息夫人,虽死无恨。”蔡侯说:“以君之威,要齐姬宁子至之也不难,何况这屋檐下一妇人?”文王朝思暮想得到妫氏,便借巡视各方之名,率军进入息国,先用伏兵之计俘获息候,后又在宫中俘获了息妫,见其脸似桃花,确有沉鱼落雁之貌,就在军中将其立为夫人,称“桃花夫人”。之后,楚文王将息国改为楚国的属地。伐蔡灭息、北图中原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扩充了楚国的疆土,而且在于楚文王所采取的方法具的戏剧性的效果。不仅后世楚人叹为观止,更令当时的中原列国瞋目结舍。

楚文王自得到申、息之后,以此为巩固的基地,向东可取到淮夷之地,向北可以直逼郑许洛邑,进可攻退可守。《史记·楚世家》说:“楚强,陵江汉小国,小国皆畏之。”杜预在《春秋》注说:“楚辟陋在夷,于此始通上国。”一向被华夏诸国视为蛮夷小国的楚,以强有力的面貌出现在了中原的舞台上,为诸夏所侧目,成为中原的强大威胁。

《史记.楚世家》载:楚,祝融之后。祝融居新郑,其后裔陆终生六子,“六曰季连,芈 姓,楚其后也”,其后逐渐西迁。商末,季连后裔鬻熊投归周文王,并任“文王之师”,当时楚势力弱小地位低下,在周武王时的歧阳之会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时为第四等爵的子爵,疆土五十里。丹阳地望历来有争议,大的有秭归、枝江、浙川三说,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淅川说,即早期都于丹水上游的商县。但此地近周都,受到周的压力,要想发展,只有沿丹水而下向当时距周都较远,经济还比较落后的荒蛮之地迁徒,后居于淅川境李官桥盆地龙战。至熊渠时,其利用与江汉间侯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抓住周王室衰微的有利时机,攻伐与之相邻的江水边上的小国。东北则一直攻到南阳盆地的西北部,后熊渠怕遭周打击,退出南阳。熊渠以后的几代国君利用西周末、东周初周王室衰弱的机会,对江、汉间诸小国进行军事扩张,灭其国,扩大了楚的版图。楚文王时灭申、吕、息、缯、应、邓、蓼等国,南阳盆地尽属楚有,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的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个出赋税、兵员的好地方。西周之时,南阳盆地的封国是周的南部屏障,当鄂反周被灭后,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为申国。南阳归楚后,给楚增添了强大的活力,南阳作为楚的前边基地和门户,北可逐鹿中原,东可略淮域,退可据关自守。《左传》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载:“楚国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 :‘不可,此申、吕所以为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无申、 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春秋时代,楚国的三军,中军是王族,左军是县师,右军是附庸。论战斗力,中军最强,左军次强,右军较弱。左军的师徒多数取自申县,少数取自息县。申、息之师是楚在申县、息县的地方军队,在楚军中起重要作用,申公、息公亲率申师、息师随楚王楚令尹、司马征战,如《左传》中记: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4 年)秋,秦晋伐郢。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战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战国已降楚实力不断受到削弱,楚北部的韩、魏等国不断南侵,西边日渐强盛的秦国开始车逼于楚,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楚大败,斩首8万。楚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汉中郡,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发兵攻楚,取析15城而去, 此时内乡县以西归秦,楚顷襄王降,秦攻楚取宛,南阳全归秦有。

楚昭王时,吴军一度占领郢都,蹂躏江汉平原。南国盆地则仍为楚军所据守,吴军不敢问津,不过半年多,楚军在秦军援助下,击退了吴军,恢复了失地,怀王、顷襄王时,失去了南阳盆地。从此,楚国一蹶不振,以至郢都陷落,南楚灭亡,如果说江汉平原是楚的腹心,那么,南阳盆地就是楚的咽喉,得南阳盆地则楚存,失南阳盆地则楚亡。南阳境内的现存比较有名的城邑有3处,分别是宛城、 龙城、析邑。

宛城的前身是申城,即周宣王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时所筑的申城,楚灭申后设申县,为申县治地,至春秋晚期开始逐渐改为宛城,秦汉为南阳郡治,汉宛城较大,是在楚宛城或申战的基础上扩筑的,楚宛城较小,约在汉宛城的北部。

龙城,位于淅川县李官桥盆地丹江东2800米,南距丹、汉汇流处30多公里,现被丹江水库淹没。据七十年代一次库水下落刚露出城墙时调查,龙城东墙长730,南墙长1030,西墙长915米,北墙长974米,墙宽约8米,残高1-3.3米,夯土筑,夯层厚7-10厘米, 平面圆夯,夯窝直径8-10厘米,夯土中含西周时期的陶鬲、陶罐、陶至及其它绳纹陶片。汉代的板瓦、花纹砖散见地表。此城可能曾是楚的都城--丹阳。

析邑故城,位于西峡县城东北的莲花寺岗上,该土岗南北向,西邻淅水。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700米,南墙长500米,西墙长750米,北墙长400米。夯层厚约8厘米,城内文化层厚1米多,有战国时期板瓦、筒瓦、瓮、罐等,经常在城周发现铜镞,有时铜镞成束,每束10枚,在北部发现战国时墓葬,出土有铜鼎等,此城为楚析邑,又名白羽城,时代为春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长城。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为江汉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汉通向关中的咽喉,楚在东、北、西三面依山势地形筑城自守,东墙北始自方城山(又名黄石山,今名小顶山)东麓,越盆地东北缺口至桐柏山的泌阳县,在这些险要地段筑城设关,其长度约100公里,北面以山为城,山谷间设关, 在春秋时期当以设关为主,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阻止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战国中期进行了完善。今方城山西麓山谷中的黄家村尚存大关口遗迹。在山谷狭道东边有并列的两座东西向的土垣,垣残高1.5--3米,顶残高1.5米,底宽10米,其中北垣长810米,南垣距北垣250-380米,东西长640米。狭道西亦有两道近东西向的城垣, 仅存下部基础,北垣有成排的石墙基,南垣称跑马道,西垣共长1419米。楚长城西墙北始自西峡县二郎坪乡的汉王城,南入邓州境。汉王城筑于沙帽岭山北麓,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250米,西墙大半依一小山梁筑。残存城墙顶宽1.5-4米,底宽10-18米,东北角残高3.4米, 城墙上散落许多战国时的板瓦、筒瓦。汉王城以南依地形而筑,“无土之处,累石为固”。在袁店东南的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的要道,楚长城西城经此处,楚长城西段当筑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
lihai
本文标题: 楚国为什么会走上强国之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01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最讨厌中国哪些传统文化四科取士是什么制度,具体内容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