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研究,最近有什么新的进展

发布时间: 2023-04-03 19:01: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论语的看法结合所学谈谈对论语的看法如下:1、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他在时间...

关于《论语》的研究,最近有什么新的进展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论语的看法

结合所学谈谈对论语的看法如下:

1、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里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所含的所以美丽文化都以他安洋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想方向标。

2、在人生航行的旅行中指引我向着梦想的方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虽热以前粗略地看过《论语》但其中的几句让我深有感悟。学习方面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

3、就想读书,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笑不出来。这时如果能参考一下往人们对同意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4、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

5、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所学的只是去进最大化的利用的种学习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和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

6、《论语》中有一段积吐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洼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

今天你如何看待孔子?

要求500字
从孔子的生平履历来看,他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也有自已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时春秋战国所有的统治阶级和最高统治者却都对他采取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故此他真正参入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究其原因,是他的与当权者的政见不同,只能分道扬镖。在他50多岁时,迫不及待地周游列国,十四年中车马劳屯、东奔西走,有同于他自嘲的如“丧家犬”,险毙命于途中,后虽被本国的鲁王接回家,却不任用他,只得继续授业众弟子到老死,一生并未著书写作。 了解孔子仕途的经历,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性格、思想、政治意图和《论语》出台的背景含义。孔子一生的立说,是以政治秩序问题为思想主线,关于“仁”、“礼”、“名”、“勇”、“义”等等概念,都是围绕解决政治秩序问题的目标推而进入立论的。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弟子三千,称孔子为思想家、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 《论语》是门人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集本,因内容中有很多“曾子曰:”,可能是其弟子“曾参”的再传弟子(即徒孙辈)编写而成的。《论语》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仁”、“礼”、“义”等政治与社会的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言行起到了重大影响,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一直成为中国多数人的初习学之书,直到“五四”运动被批判而止,是不可否认的历史。 “五四”运动以来,《论语》列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批判、被否定,虽然尔后仍有新的儒家学说研究萌芽,但是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并未形成气候。特别是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列主义者,是坚决否定儒教的。毛主席曾经评论:“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并且还有诗句云:“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明确的表态:“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故此,《论语》就理所当然地打入冷藏室而束之高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真正的落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才使得对《论语》的学术研究能名正言顺的进行,必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家珍,也有许多的思想闪光点与哲理之处。应当摆脱形而上学的模式,运用唯物辨证法来剖析思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儒家的《论语》。对自已民族的东西进行反思,这是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应有的理智表现,是各民族自身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对《论语》的重新认识、重新探讨,在目前的中国已有了新的进展,孔子学院中心的宣告成立就是标志。而于丹却是站在平民的角度上从自身的感悟来理解孔夫子曰的,虽有教师的风范、学者的气度、文人的语调,却不能列为学术论文,仍不失为妙趣横生的白话解读,可参可评,成为中国的另类景观。 供参考。

《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成书于什么时期,有哪些特点

要快!!!
1、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 2、成书于战国初期。 3、是语录体著作

论语简介
[编辑本段]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
(2)《论语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3)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
(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5)杨树达(1885—1956年),《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值得参考。
(6)杨伯峻《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杨伯峻先生的学术背景及其家学渊源,使他在注解《论语》、《孟子》和《春秋左传》等古籍时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当然,《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孔子介绍
《论语》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态度、政治主张等内容。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论语》被列入《四书》作为小学的必背经典,是儒学学习的初步基础知识,包涵了儒学的基本要点。
主要特点:
《论语》主要是记言,是语录体散文,多是简短的谈话和回答,虽都是三言两语,各自独立,互不连贯,但在语言上却呈现出显著特色。

作为“语录”体的第一个特色:文字俭约。

《论语》文中的语句,都是三言两语,典型的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里绝对不可删减一个字,可以说其文字简约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字简约不仅表现在这些纯叙述性语句,就是描写性语句也无不如此,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描述的情景让人常有“突然而来,忽然而止”的感觉。究其原因,固然是散文尚在发展的初期,更是当时物质条件比较贫弱所致。大多的详细情形,只好都待口语的解说,能记录下来流传的是很少的。无论在历史或是哲学上的表现,都只能做到大纲的形式,如当时的历史文章《春秋》,哲理文《老子》,都是简约的文字和节段的形式,都没有达到单篇的式样。可以说,这个特色是当时的时势造就的。

当时的时势里能记录下这些极为俭约的文字让其流传,是很了不起的事!正因如此,也就自然逼出这“语录体”的第二个特色:言简意赅。

“言”不“简”,不会记录,“意”不“赅”,将如何流传?因此,在选取话语而作记录的当时,非有“言简意赅”要求不可。如:“子曰:‘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就这样几个字,不仅表现了孔子自己对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勉励人们要孜孜不倦的精神,意思丰富而清楚;再如:“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孔子通过向书本、向历史、向古人、向实践“学”,通过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等途径的“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亲身体会,表达得清楚明白。

作为“语录”体的第三个特色:用语平实,通俗晓畅。

“语录”最初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说出后,再作立时的或者过些时候回忆起的如实记录,即记录口语而成,因此“语录体”处处体现出当时活生生的口语化特色,如“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居!吾语女。”这些话语,平实通俗,具有很强的对话感、行动感、现场感,语气、情感、态度毕现,让人如临其境,宛然而见。

第四个特色:迂徐含蓄,精警凝练。

这是就语言内容来说,如:“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这里不用陈述或感叹句,却用问句,从容含蓄地表达出孔子对颜回专注投入听讲的态度的由衷感叹和赞赏,引人思考,富有启发性;还有许多句子,精练警策,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至今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哲理的启迪,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成为《论语》得以永久流传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五个特色:大量运用对比、排比修辞。

这是就其语言形式来说。《论语》多用骈偶对比句的,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对比言事,骈偶行文,鲜明生动,朗朗上口。常用排比句的,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排闼而来,一气呵成,显得理由充足,论证严谨,气势充沛,情理服人,是《论语》最显语言魅力之处。

因此,《论语》成为中国散文发展史和修辞学上的丰碑。■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约成书于战国时代。是语录体的,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态度、政治主张等内容,后来被奉为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古代所有读书人的必读书,经典中的经典。
可以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9183.htm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特点1:
1.作为“语录”体的第一个特色:文字俭约。
2.第二个特色:言简意赅。
3.第三个特色:用语平实,通俗晓畅。
4.第四个特色:迂徐含蓄,精警凝练。
5.第五个特色:大量运用对比、排比修辞。
特点2:《论语》是先秦文言的典范作品
,是孔子及其弟子口语的辑录
,记录孔子言语最为详赡。透视《论语》的语言面貌是有意义的。孔子的修辞观是在“辞达”原则之下的实践观。《论语》具有音节自然
,参差有致的特点
,三四音节句的大量使用
,辅以法乎自然的长短句
,使得言语的大众教化色彩很浓
,平实浅近。《论语》巧用辞格
,其对比无雕凿痕迹
;其反复表达内涵丰富
;其比喻清新自然
,不落窠臼。《论语》言语简洁洗练
,辞约旨丰。《论语》中疑问句和语气词的巧妙运用
,与儒家教化宗旨相适应
,语如其人
,浑然天成
叙事特点:
论语》在诸子散文里是产生比较早的散文,还没有摆脱诸子散文早期记言的特点,但它也有一些叙事部分.这些叙事部分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般采用对话形式,却有一定的叙事性.具有生动自然,清新雅淡,曲折委婉,寓意深远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后来叙事散文的发展和笔记小说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言的一本书.书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特点是语言简练,脍炙人口.

关于论语的看法

看了论语后的感受,或看了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后的感受rn可以从论语的中的一句话进行分析,也可以是通篇的感受rn最好是600字以上,尽快~~ 谢谢了哈。、
  一.请谈谈你学习《<论语>导读》这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每个教育者更是如此。
  1、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2、做人要重视“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3、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
  二.试述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一)孔子对“忠恕之道”的阐述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
  在孔子看来,“忠恕”是其“仁爱”学说的重要部分,实行“仁道”,就在于会运用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实行“忠恕之道”要做到:
  1.首先,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维规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事君使民一是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 这两者皆以“仁道”为根本。
  但孔子也认为,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道德法则并不是容易的事,连他的高足子贡也不例外。
  2.其次,要有“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心怀。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合在一起,便是忠恕之道。而孔子所言的“仁之方”,指的便是这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由此看来,“忠”和“恕”的区别在于:“忠”是人自己内心中一种对人对事的真诚态度,以及由此态度去用心地为他人谋事做事的行为。而“恕”则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谅解别人不周或不妥之处。“忠恕”二者相得益彰,是儒家处理人己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社会关系健康化的润滑剂。
  3.再次,提倡要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道德修养。遇事对人要宽容大度,不苛求于人,对自己则要严格对待,时时存反省之心,简言之就是要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心境,这样就可以避免使人不敢接近,从而远离怨恨了。不单是对待对自己来说是普通关系的人要有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和自己有隔阂的人,孔子也主张遵循道德原则办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用公正和正直来报答它,以消除隔阂和嫌隙,淡化矛盾。通过这种道德修养,通向“忠恕之道”的路径就进一步清晰了。
  4.最后,要遵守“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要遵循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人人的行为都符乎于忠恕之道的准则,亦即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有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忠恕之道”的价值,并且实行它,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化解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孔子说“忠恕之道”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种道德规范。
  (二)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⑴、忠恕之道对我们现代人培养德性、修身安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⑵、忠恕之道有利于加强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责任感。
  ⑶、忠恕之道有利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
  三.谈谈《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君子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是我们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
  (1)君子坦荡荡,君子无所争,君子喻于义。也就是说君子要学会宽容、谦让、明白大义。
  (2)君子不器,指君子具有多种才艺。文质彬彬:指君子既文雅又朴实。无适无莫: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样做,而是怎样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
  (3)修己以敬:君子是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矜而不争: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躬行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安守节操: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
  (4)君子处世待人时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君子要重视百姓、粮食、丧礼、祭礼。君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态度舒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庄重,却不凶猛。君子有九思。
  四.谈谈你对儒家孝道的理解以及孝的现代意义。
  (一)、儒家亲孝观:“人生五伦孝为先”
  表述如:“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经》)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2•7)
  1、孝悌为仁之本。表述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1•2)
  2、孝与仁相辅相成,不孝就是不仁。表述如孔子与宰我论孝。(阳货17•21)
  3、孝即“无违”,即绝对服从父母。表述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1•11)子曰:“事父母几(婉转)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4•18)
  4、爱有差等,必须以父母为重。表述如:齐景公(杵臼)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季氏16•12)
  5、敬爱父母。表述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学而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4•19)
  (二)、孝的现代意义
  1、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
  2、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富民强;
  3、提高全民基本道德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
  4、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请结合《论语》中“礼”的思想,谈现代人的道德修养。
  1.句意: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
  2、孔子“礼”的思想:
  ① 立身成人的根本
  ② 实现“仁”的前提
  ③ 社会和谐的要求
  ④ 伦理秩序的保证
  3、现代人的礼貌、礼让、礼节等。
  六.请你谈谈孔子的“教育观”。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权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和文化的传播。他先后招收弟子多达三千,并有七十二名高足,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及以后的文化教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孔门私学规模之大、弟子之众、水平之高均为当时世界私学教育所仅见。
  在孔子漫长的教师生涯中,他不仅在治学、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教育理念。关于教育的目的、态度、内容、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孔子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教学相长。 4、全面教育。5、一视同仁。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讨论教育的话语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讨论散见于《论语》各篇各章,内容驳杂,思想丰富。孔子的教育观与他的历史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内容互相关联,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孔子的教育观深刻影响了几千年以来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并对当前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生前很不得志,尤其是在仕途上没有达成他的远大理想。在他卒后由于他在教育事业上的伟大贡献(这也是他的弟子、后学、历史统治者最为推崇的),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义利”观的理解。
  ⑴重义轻利⑵先义后利⑶见利思义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孔子的义利观象一面镜子,比照出当代义利观的种种形象。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八.谈谈你对中庸的理解和如何在社会中做到中庸?
  (一)何为中庸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是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中庸是儒家“至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6•29),中庸之道即是天人合一之道,即自然和社会规律,遵循中庸就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办事。
  (二)如何达到中庸
  中庸总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实践中的要做到不偏不倚,合乎中(度,天人合一之道,即自然和社会规律)
  1、性格上不狂不狷: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有所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13•21)
  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 (先进11•16)
  2、行为上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13•2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15•22)
  3、品格上温柔敦厚,追求“五美”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述而7•38)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20•2)
  4、为人上文质彬彬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18)
  九.请结合《论语》中的“信”的论述,谈现代社会中的信用问题。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二)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在人类的个体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方面发挥过重要的功能。
  第一,诚信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道德的基石。
  第二,诚信是交友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第三,诚信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只有遵循诚信原则,以诚信为本,信守承诺,诚实无欺,才会赢得信誉,赢得市场,获得最大效益。
  第四,诚信是为政之本,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儒家认为,诚信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当政者的表率作用是实现社会诚信的关键。当政者如果带头讲诚信,就会对广大的臣民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臣民就会纷纷效法,谦让有礼,竭尽忠信。不仅如此,还会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意义。(结合实际)
  第一,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第二,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第三,儒家诚信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十.孔子一直强调“君子之德”,而现代人则强调“道德自律”, 请谈谈你对两者的理解,并阐述其在社会伦理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一)从根本上说,儒家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将人看作人本身,也即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在于人有伦理意识而动物则无。自觉的伦理意识的树立与不断提高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文明根源。故此,《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颜渊12•18)要使社会普遍建立自觉伦理意识则需要社会主体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充分发展其内在的道德意识,同时在优秀道德行为的示范与规范、诱导下,才能使整个社会伦理建设走向正途。
  “君子之德”是孔子对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及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这就要求道德主体要有高度伦理自觉与自我规范。因此作为君子不仅要德才兼备,能够怀柔惠远,宽厚布德,还要善于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要“日三省乎吾身”(学而1•1),更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4•16),也即要强调内在主体自身的反省和自我人格的完满,时刻提醒自我发现不足而努力改进。这种内在意思具有高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鞭策作,即孔子所讲的“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13•6)。但做到自我约束和修养还远远不够,人在社会中是有责任与义务的,这恰恰是儒家所特别强调的。因而人在社会中要尽己之力以改变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他人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君子的必备之德。如儒家的理想抱负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人的社会责任感出发,以自我提高为基础的人生目标设想。可见作为“君子之德”必须能够内省自身,提高自我,外能尽己之责,惠及他人,福泽社会。
  “道德自律”则强调良知基础上自我道德约束。它是当代人对自我人格发展的一种基本诉求,更多地是强调自我的约束性的“独善其身”,这与孔子所讲的“君子之德”强调升华自我的道德意识基本相同,但缺乏外向的社会性伦理视角。
  (二)社会意义:倡导“君子之德”可以较好地完善社会主体的伦理意识,同时,高度自觉的社会伦理主体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应尽得责任,推动社会伦理体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倡导“道德自律”会当代社会适应现代法律制度体系和社会自由意志,避免对他人造成干涉。但其不利容易引导人走向内在封闭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十一.请结合《论语》有关礼仪的语录,谈谈现代社会的文明修养问题。
  1.孔子倡导“乐群贵和”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中,“礼”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观念中的和谐、交融的精神,体现了其重群体、厚情谊的价值取向。
  2.礼仪是文明养成的基础,在加强自我规范的同时,促进人际关系协调发展。
  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礼仪实践,能够增强人内心的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文明行为。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3.“礼”是“沟通”的伦理,礼仪可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学习礼仪文化可以养成文明的行为,形成和谐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
  礼仪可以调整人们的生活、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社会交际。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的真诚热情,谦恭随和,能够体现出他的精神风貌、气质修养和文明程度,这是讲究礼仪的表现。礼仪能够沟通人们的情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礼仪可以使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充满自信,更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4礼仪通过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则来反映社会道德,倡导符合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野蛮行为,通过让人们知礼、守礼,实现人际关系协调发展。
  5礼仪是道德评价的依据,有助于加强人格修养,提升社会公共道德。
  礼仪的重要特征是其广泛的社会性,“礼”所包含的规范、有序、敬诚、崇义等因素,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道德规约,礼仪与道德之间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礼仪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实践证明,注重礼仪学习,从言行举止、仪态容貌等方面规范自身行为,尊崇“礼”的精神,可以逐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在生活交往中,作为道德外在形式,人们通过礼仪来显现道德修养,表现内在的道德精神。同时,礼仪又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形成完善的道德品格。赫伯特•芬格莱特说“礼仪所显发出来的还有道德的完善,那种道德的完善蕴涵在自我目标的获得之中,而自我目标的获得,则是通过将他人视为具有同样尊严的存在和礼仪活动中自由的合作参与者来实现的。”
  “礼仪”是社会生活公共规范的总和。掌握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人,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社会公共道德做贡献。
  礼仪,使人类摆脱野蛮和愚昧,走向文明和自律。礼仪,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促进着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动着人类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礼仪,在当今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十二.简论《论语》中“文质彬彬”的思想观点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即“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儒家认为君子应该是外在的装饰和内在的修养相契合,互为表里。现多指人的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为人坦荡。
  十三.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说文解字》解释“仁”为“仁,亲也,从人,从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仁爱”就是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或内在要求。这种仁爱之心要求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因此,孔子在解释什么是“仁”的时候,才会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
  仁爱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仁的情感,不仅仅是爱亲人,也要推己及人。仁爱的核心就是要教会我们在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只有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仁爱原则。这两条原则的具体表现则是宽容与包涵。材料中两家对于方寸之地的归属问题,首先由争夺到最后变为互相拱让,反映的正是这种宽容与包涵的仁爱精神在协调人际关系、邻里关系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十四.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忠信”观的理解
  1.在孔子的儒学体系中,忠和信是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孔子以文、行、忠、信这四项为基本宗旨和准则来教育学生。文、行侧重于文献等外在表现,而忠、信则体现在个人品德修养这个较高层面上,可见孔子对忠、信的推崇程度。
  2. 儒家之忠,主要体现在对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将儒家的“忠”分为事君、治民、待友三个层面。
  (1)忠也是一种个人修养,是体现和实现“仁”的重要途径之一。 “言忠信,行笃敬”是君子时时刻刻牢记于心以警示自我的参照,也是走遍天下的行为准则。
  (2)由个人修为而推己及人,忠又成为待友之道的准绳之一,也是“仁者爱人”的具体体现。从“仁”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孔子提出其可“一以贯之”之道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自身而至他人,由个体而至群体。孔子的修养不是个人性的、封闭的、独立的,是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观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这种尽心竭力为他人谋,本身也是对自身修养的要求。
  (3)对统治者言,忠又是治民的素质要求。与对君主的尽忠相对,治民是人与社会群体关系的另一种逆向的要求。要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统治者自身也必须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尊敬你;当政者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里的恭、敬、惠、义,不妨也可看作当政者治民以忠的细行考量。
  (4)当然,孔子也讲利天下之忠。世界即“天下”的人民尽心竭力。这是符合孔子“仁者爱人”的利在天下的仁爱观,所以孔子对管仲大加赞赏“如其仁,如其仁”,也是孔子“忠”的最高理想和真义。
  3.诚信互训,正体现了信的基本涵义就是以诚待人,诚实不欺。《论语》有关“信”的论述,大致可归为三个层面:以信为政,以信交友,以信立身。信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
  (1).“信”实现“仁”的重要条件。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
  (2).“信”是立身的关键。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就像輗与軏是车的关键部位一样,“信”在人的言语、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言语是否符合实际;行为是否符合言语。因此,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
  (3).“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
  “诚信”这一道德要求,从其本质上看,是应当贯穿于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但在诸种人际关系中,最需强调诚信的则是朋友关系。
  诚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则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孔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指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主张要与正直、诚实、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孔子与颜回、子路谈到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一条就是使朋友相互得到信任。
  (4).“信”是基本的为政之道和立国、立民之道。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它也是政治的基础和从政的需要。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认为诸侯国的治理者对政事应严肃认真,又严守信用。当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提出了三大要件。并认为“民之信”是重中之重,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获取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拥护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国家政权的兴亡。所以,子夏指出,君子去从政时首先应当设法获信于民与君,应当“信而后劳其民”、“信而后谏”,这是取得政绩的前提条件;反之,对百姓而言,“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对君王而言,“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翻译
  1、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子张学习谋官职、挣俸禄。孔子说:“多听,保留疑问,其余无疑处也小心说话,就会少犯错误。多看,保留疑问,其余无疑处也小心行事,就少有悔恨。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少有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为政》)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财富和高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不用合乎道义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接受。贫穷和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用合乎道义的方法去掉它,就不去掉。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这样短促的时间内违背仁德,匆忙的时候一定与仁德在一起,困顿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在一起。”(《里仁》)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真是一个贤人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破陋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那忧愁,颜回不改变快乐。颜回真是一个贤人啊!”(《雍也》)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孔子说:“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信实的人交朋友,与见识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奉承谄媚的人交朋友,与虚伪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季氏》)
给你发篇另类的,原创权是本人:

原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读《论语》,最受争议的就是这句话。古往今来,这句话一般被普遍认为是老二先生鄙视妇女和小孩子的论据。于丹女士虽然口若悬河绕来绕去地作过层层分析,但她最终的结论,也依然还是这样。

其实,这样去理解老二先生,有点冤假错案,过于主观了。主观的结果,是大家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过分追求字义解释,在女子与小人的含义上纠缠不休。这句话的出处,是《阳货篇》,“阳货篇”究竟讲的是什么?它通篇都在讲“小人”行径,那就是装、假、奸、恶。在“小人篇”里掺进了女人,看上去这很怪。难道“小人”与女子有什么关联吗?还真是有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小人”、女子也好、小孩子也罢,三者之间是有共性的,那就是性格上的反复无常。区别只在于女子和小孩子是天性使然,而“小人”是因奸、恶所致。老二先生在讲上述语言的时候,应该是想到了这点才有感而发。但他感叹错了,还为后人留下了争议。

那么,老二先生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这点的呢?那是因为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老二先生他刚离婚,受刺激了(《礼记》记载,“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丧出母乎?”宋代朱熹对对此有注:伯鱼之母出而死。子思是老二先生的孙子,而伯鱼则是老二先生的儿子。既然门人问子思“以前你老豆有没有为你被休的老母带孝呀?”,可见老二先生确实是离了婚了)。一个受刺激的人所说的话,就少些理智,凡人如此,圣人也如此。于是在他眼里,女子就变得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就像女人受刺激时会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样。于是,天性的反复无常和“奸”、“恶”的反复无常被他老先生等同了,定义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了。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老二先生的老婆是真的因为反复无常而被休的吗?我们知道,古代休妻,有“七出“之说,即无子、多言、偷盗、嫉妒、淫荡、恶疾、不事父母。妻子犯了其中任何一条,男人都可以把她休了。那么老二先生的老婆是不是犯了哪一条逆?老二先生自己当然会认为是,但我可以说,肯定不是。老二先生发感慨时,年已过四十(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没有过四十,老先生是不会这么说话的)。而我们又知道,老二先生在四十之前,连自己都承认为了当官四处奔波,“惶惶若丧家之犬的”,这种情况下,要他顾家当然是没有可能的事,而上老下小,自然就是妻子在操持。一个女人,让男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地整天在外面逛荡,自己却不但要伺老饲小、劳作家务,还长期独守空房,没点儿牢骚,那还叫人吗?要是放在现代,这样的男人,别说休妻,老婆首先就把他给休了。

可是,就这么一个模范妻子,还是被老二先生给休了,而且还怨人家“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实在是有点过分了。但这似乎也不能完全怪老先生,谁叫咱们母系社会,好端端地就被父系给夺权了呢?
没看过

《论语》 影响 意义

考试题目啊rn帮帮忙哦rn谢拉.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六、关于务政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

其一,关于务政的对象。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其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先之劳之”,“无倦”(《子路》)。也就是说在位不松弛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要带头、勤勉,办事不要松懈。从政者必须温良恭俭让。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与国政的道理。有一次,孔子在谈论郑国贤相子产时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正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正是由于子产的这种庄重、恭敬、恩惠、道义和美德,才能使他处于郑国的贤相位置。

第三,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卫灵公》)也就是说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这样你的主张就可以行得通了。

第四,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子夏当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请教怎样理政。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另外,孔子还认为在处理政务时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情,以免犯错误。即所谓“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七、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以“人伦纲常”治国呢?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礼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在这里礼让成为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孔子还 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孔子看来,真正能从容安静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那么他做了些什么呢?也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允。即:“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尧曰》)

其三,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有一次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其四,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二)“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那么,《论语》的作者是一些什么人呢?其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今天可以窥测得到的有两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是人名,相传他姓琴,字子开,又字子张(这一说法最初见于王肃的伪《孔子家语》,因此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对它怀疑,认为琴牢和琴张是不同的两个人)。不论这一传说是否可靠,但这里不称姓氏只称名,这种记述方式和《论语》的一般体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这样的推论,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记载,编辑《论语》的人,“直取其所记而载之耳”(日本学者安井息轩《论语集说》中语)。另一章就是《宪问篇第十四》的第一章: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宪”是原宪,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之为宰”的原思。这里也去姓称名,不称字,显然和《论语》的一般体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论,这是原宪自己的笔墨。

《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象《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不能不说是曾参的门弟子的记载。又如《子张篇第十九》: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这一段又象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独这里对闵损称字,不能不启人疑窦。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从上下文意来看,这一解释不可凭信,崔述在《论语余说》中加以驳斥是正确的。我认为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记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年龄而论,子路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

《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还有《学而篇》两章,《泰伯篇》五章,《颜渊篇》一章,《宪问篇》和孔子的话合并的一章,《子张篇》四章,总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儿子仲孙捷的谥号。假定曾参死在鲁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纪元前四三六年。这是依《阙里文献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语推定的),则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后,那么,这一事的叙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后才著笔的。孟敬子的年岁我们已难考定,但《檀弓》记载着当鲁悼公死时,孟敬子对季昭子的一番话,可见当曾子年近七十之时,孟敬子已是鲁国的执政大臣之一了。则这一段记载之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论语》所叙的人物和事迹,再没有比这更晚的,那么,《论语》的编定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1、影响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广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2、意义
  孔子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孔子和儒学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因此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因此我们应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将古代文化精华加以利用,创造出今天的更高价值,其中孔子思想和文化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孔子思想和儒学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跨越古今的价性,更应该被我们深入研究,使儒学为我们当今社会所学习利用。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详细资料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9213.htm
本文标题: 关于《论语》的研究,最近有什么新的进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877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儒家为何那么喜欢让人下跪古代的侠客就是现代的流氓和黑社会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