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优势在我的案例

发布时间: 2022-12-12 07:5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战争史上有哪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苏芬战争又被称为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从1939年11月开始,一直打到1940年3月结束。在这场战...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优势在我的案例

战争史上有哪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

苏芬战争又被称为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从1939年11月开始,一直打到1940年3月结束。在这场战争中,强大的苏联投入了大量兵力,却打得非常艰难,最终只能算是惨胜。

01 悬殊的力量对比

苏芬战争之前,当时的苏联拥有450万军队,作战飞机2万架,坦克2.4万辆,汽车27万辆(不含82万辆民用汽车)。

而芬兰全国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即使全国总动员,战争前夕,芬兰陆军也仅仅扩充到12.7万人,就算加上30万的预备役,在苏联面前还是不够看。毫无疑问,对于芬兰而言,苏联就是一个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当11月30日,45万苏联军队攻入芬兰,全所有人都认为芬兰会迎来一场干净利落的惨败。

斯大林甚至认为芬兰最多抵抗2周,而赫鲁晓夫更认为“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但是现实却狠狠打了苏联人的脸,其中苏奥木萨尔米之战堪称苏军的奇耻大辱,苏军2个精锐师被弱小的芬兰军队打残。

02 163师的末日

苏奥木萨尔米地区位于芬兰拉多加湖以北,这里是苏军第9集团军第163步兵师和第44步兵师的进攻方向。而最终这两个步兵师也在这一地区损失惨重。

 

 

苏军163师兵分别两路,其中一路从北面发起进攻,以山地步兵81团(为了作战临时划入163师)为主攻,662步兵团为预备队;东面则由759步兵团沿着拉特路发起进攻。

一开始苏军的进攻非常顺利,芬兰军队在这里只有2个营根本无法抵挡第81山地步兵团的进攻。12月9日,苏军已经夺取了苏奥木萨尔米。

随后81团继续进攻尼斯卡塞尔凯南岸,但在这里遭到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81团苦战良久,难以取得有效进展。第759团却没有跟上来,他们没能及时支援第81团。

另一方面,连日以来的严寒天气和恶劣的交通严重地威胁了苏军的后勤补给线。缺乏燃油,使得苏军的坦克和火炮难以发挥作用。

这场战斗最终演变成了双方步兵之间的决斗,原本芬兰在重武器上存在的差距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

而苏联人的对面是芬兰上校西拉斯武奥和他的第9步兵师,他们也没有想到这场战斗会让他们名垂青史。

西拉斯武奥拟定了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作战计划——他打算凭借现有兵力,利用地形,分割苏军两个师(正在赶来的44步兵师),并将其各个击破。

西拉斯武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163步兵师。

芬兰第15独立营首先对苏军81团发起佯攻,防止他们前出增援;另一部分芬军依靠对地形的熟悉,在拉特公路上迟滞44师的增援。芬兰主力则包围了苏奥木萨尔米村的苏军759团。

重武器没有运抵前线,苏军火力上的优势无法得以发挥。而芬兰军队在局部上形成了对苏军的兵力优势。

芬兰军队对759团的围攻一开始并没奏效,西拉斯武奥见状没有拘泥于原定计划。他迅速调整兵力,对苏军负责运输线警戒的662团和81团发动猛攻。

 

81团在之前的战斗中有所损失,没有补充的情况下,面对芬兰军队的猛攻终于崩溃。81团残部逃回163师指挥部附近,163师师长见状大为震惊,他认为战局已经很难翻盘,在征得上级的同意之后,带着759团和81团残部,在飞机的掩护之下撤退了。

但是苏军662团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他们负责运输线的保卫,分散在公路运输线上。面对芬兰军队的进攻,662团无法有效集结,部队的指挥体系说瘫痪了,大部分士兵甚至不知道要撤退。662团已经被芬兰第9步兵师包围,并且缺少补给。662团团长放弃了对部队的指挥,带着团指挥部拼了老命地逃回了后方。

而662团大部分士兵就这样被抛弃在芬兰的极地之中,662团的士兵们在冰天雪地里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逃命,很多人被芬兰军队击杀,而很多伤员则被活活冻死。662团的团长和政委后来被逮捕,当着662团幸存士兵的面被枪决。

03 44师也完了

西拉斯武奥的下一个目标是苏军第44师和163师的另一部。

在苏奥木萨尔米,苏军163师主力被芬兰军队分割包围的时候,苏第44步兵师和163师的一部(以下简称44师)正在试图向163师增援。

第44师增援必须经过拉特路。

而拉特路是一条狭窄的公路,坦克只能一辆辆地依次通过。而芬兰的冬天大雪纷飞,道路两侧是厚达30-50cm的积雪。44师又缺少雪地装备,通行效率可想而知。

行军慢就算了,44师不得不形成了一字长蛇阵,沿着拉特路蜿蜒长达30公里。

 

 

这样的队形,一旦敌人在多个地方同时发起攻击,很容易首尾不能兼顾,方寸大乱。

很遗憾,芬兰军队就是采用了这一手。

西拉斯武奥指挥第9步兵师,充分发挥熟悉地形和雪地作战的特点,分成多股小部队,在不同地段向苏军发起进攻。

在恶劣的风雪天气下,芬兰军队将44师切割成数段,苏联人的坦克火炮堆积在公路上进退两难,难以互相呼应。芬兰人神出鬼没的打击之下,精锐的44师死伤9000多人。当时苏军步兵师满编17000多,一战直接打掉了一半。而芬兰军队损伤不过400多人,交换比惊人。

这场战斗苏军完败,芬兰军队缴获苏联大量武器装备,包括数十辆坦克、70门野战炮、278辆卡车、近300挺机枪、6000支步枪以及非常珍贵的通信设备和药品。第44师师长维诺格拉多夫乘坐一辆坦克逃回国后被处以极刑。

战争史上有以下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彭城之战和昆阳之战。所有以弱胜强的战役都是靠计谋和奇袭赢下的。

优势可以使我们变的更优秀 事例

我的优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优点,不论他是如何穷凶极恶、好吃懒做,缺点一大箩筐,起码都有一个优点.我也不例外,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好胜心强、永不服输.
比如在学习上吧,上课时我遇到一个自己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就会自己仔细钻研,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如果还是不懂的话,我就会虚心地请教老师、同学,直到弄懂为止.尤其是对自己的弱项——物理.
我在物理这门功课上可谓是一窍不通,测验考试也只是徘徊在“七”字头的水平.可能是由于自己天资不足吧,其他同学都很容易理解的问题我却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有时候我也会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别的同学那么聪明呢?可是我不服气,我不想就此被绊倒.因此我针对着物理这一弱项,专门找一些这一类型的题目来做.每个夜晚,当星星们爬上那块漆黑的天幕之际在我手中的就是那些物理练习册、卷子;每个深夜,“当当当……”时钟敲了十下,疲惫不堪的我仍然带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埋头攻读,在写字台上写着,写着……虽然我很笨,但是,我坚信“笨鸟先飞”的道理,没有什么事会把勤奋的人难倒的.
果然,上天还是很眷顾我这个倔强的人.在这几次的物理测验中,我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有一次还拿了98分的成绩呢!这都归功于我的好胜心.
在体育方面,我更是毫无自信.每次篮球课上的上篮练习我都成为了同学们的笑柄.然而,我不甘心.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己在技术上的缺陷,并且努力地改进.终于,我的上篮技巧令人刮目相看,成了许多同学眼中的“老师”,给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正是由于我的好胜,使我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而且迎难赶上,迸发出自身的潜能.不过,好胜有时候也会演变成没有耐心,骄傲这些缺点.所以我必须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也要尽量降低优点变为缺点的可能,完善自己,朝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进.

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重视重用人才的著名事例

举一个例子就行,在线等,速度!
  唐太宗重视重用人才
  唐太宗即李世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谥号为“文皇帝”,但后人称呼最多的是“唐太宗”,有时也称“文皇帝”。“世民”的含义是“济世安民”。从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出生到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唐太宗终年仅五十岁,他是一个在隋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成熟早、功绩高、寿命也短的封建名君,受到历代帝王将相和百姓的推崇与赞美。李世民礼贤下士,以器重魏征的正直,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意见的官员)为佳话。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还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南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魏征当面批评后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古代重视人才选拔的突出事例:
(1)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
(2)秦末:楚汉相争,刘邦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
(3)东汉末年:曹操重视用人,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求贤令”。
(4)三国:蜀汉诸葛亮也十分重视人才。
(5)唐朝: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李绩等,重用谏臣魏征,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实行自荐官制度,任用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中国文化有哪些优势,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代文化教会了人们勤劳勇敢,平行端正,最大的优势是包容。

一、礼仪之邦

见到老师和长辈要问好,别人送给自己东西要说谢谢并且要用双手接过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道理是我们从懂事开始父母就开始教导我们的,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中国的文化中礼仪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包括古代的君臣之礼,对待父母应有的礼仪,对待师长应有的态度。古人很有仪式感,就算是同等年纪的人见了面都要行礼,这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二、勤劳勇敢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农业大国,无论在历史的任何阶段都可以看到勤劳勇敢的人们的身影,可以说没有古人的勇敢就不会有中原的逐步统一和繁荣,没有古人的智慧很多发明,文物,手工技术都不会流传下来,这些灿烂的文明只存在于中国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所有的功劳都要归功于中国文化教给人们应该勤劳勇敢。

三、平行端正

要做事先做人是各行各业都要遵循的原则,做人就应该品行端正,俗话说一撇一娜写成人,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对得起天对得起地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些品行恶劣的人会遭到大家的唾弃,因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我们传统的文化相背离。

中国文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和周边的民族有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很多少数民族都选择来中原定居,中原的统治者并没有取缔原有的文化,而是最大程度的保留,并且在中原文化中也不同程度的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影子,比如在服饰的设计上,在人们思想的开放程度上都被感染了。近些年来国外的文化也慢慢渗透到了国内,很多对我们有力的文化也被吸收了进来,当然这种包容的传统也体现在国人的性格上,对待他人犯的错误多数会选择原谅。

中国文化中的优点很多,例如像太极这种很酷的文化,例如像《战狼》这种硬汉文化,例如像《红高粱》这种土味的文化,你觉得中国文化中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是包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人接纳了很多外来文化。我们实际上的本土文化就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是本土的。无论是道家的辩证思想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都是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对于外来的文化,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吸收和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就是吸收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而来的,这就是一个包容和吸收的例子。也很经典!

当然,包容以后的吸收更是重要的,例如对佛教的吸收。佛教是汉代传入中国的,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自此以后,佛教经过本土的容和吸收以后,变为本土的统治思想,例如南北朝时期,例如武周时期。

唐代的吸收和包容就是让蕃将拜相。诚如陈寅恪所言:“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 唐之开国,其兵力本兼府兵蕃将两类,而府兵“不堪攻战”,其主力实赖蕃将。其著名蕃将,如史大奈,本西突厥特勒人。

还有就是服饰的变化,唐代女子喜欢穿全套的胡服,戴绣花尖帽,穿窄袖的 紧身外翻领的长袍,里面衬圆领的丝质衣服与敞口合裆裤,脚上穿高勒皮靴,腰扎皮带。这些 服饰中帽子、翻领、皮靴、皮带有鲜明的异域风情,属于胡人的服饰形制。 胡人男女同装,受到胡人的影响,在唐朝开放的背景下女子们也都喜欢着男装。

正由于我们的包容和吸收,才使得我们文化走向辉煌,才使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我们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文化很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深入骨髓的精英主义,而且并不是西方那种少数人的精英主义,而是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就是精英。哈哈,虽然我这样的说辞,势必是会让有些人反驳。因为现如今的社会,人各个都觉得趾高气扬,唯我独尊的样子。所以我觉得这一个精英主义思想在中国很浓厚。这种心理的来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更换了无数的皇帝贵族,而且其中不乏亭长刘邦,乞丐朱元璋这样的草根皇帝。这让普通人心理存有一丝侥幸:别看你现在皇上当得开心,如果你昏庸无道,天下大乱,我也可以取而代之。而即便到了和平的年代,上升的渠道依然向大部分的普通人打开,举孝廉,考科举。普通人走进权力中心并不是不可能。所以即便是普通人,在儒家思想的感召下,也会积极投身政治,希望光宗耀祖或者改善民生。所以现在像是知乎这种草根精英的网站才会这么火,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网民了解时政,发表见解的需求。相比国外那种生活满足后就只知道享乐,天塌了有政治家顶着的普通人,我觉得还是我们天朝这种人人都想过一把皇帝瘾的文化优势比较大。有时候,其实国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文明古国是中国的标志。但是,有时候,我们确实有悖而论。又有中感悟,其实国家的当政一直倡导和平社会。不管是在现今社会还是上升到国际关系。都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点。以至于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如此的安定祥和。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也更好的让我们团结友爱。



中国文化的优势有历久铭心,种类繁多,百花齐放。最大的优势就是种类繁多,有利于民族融合与发展。
中国文化优势有: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五千年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最大的优势是吸收和包容,吸收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战争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

官渡之战(2万VS11万)
曹操军兵力:2万;袁绍兵力:11万。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乌巢粮
仓,进而又击溃袁军主力。曹操在此次官渡之战中,其实力明显不及袁绍,无论在人力、物力等方面,袁绍都占有着绝对性的优势,但曹
操却能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取得全胜,这其中的取胜之道,值得后人学习与反思。此战后,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蒙特贝罗战役(6千VS1万7)
法军兵力:6千;奥军兵力:1万7。在战斗过程中,法国波拿巴将军奇袭奥军补给线,从后方切断奥军,不开一枪直接攻取了米兰,派拉
纳为先锋领兵万人向南,以防敌人突破。奥军将领梅拉斯派奥托指挥一支1万7千人的纵队试图突破,拉纳以6千人进攻,紧紧掌握住了战
场的主动权,配合援军击败了敌人。在这场战争中,得益于派拉纳的出色指挥,以混合序列进攻的方式十分成功,对今后的作战方式具有
重要影响。
塔伯尔山战役(5千5VS2万5)
法军兵力:5千5;奥托曼帝国兵力:2万5。在塔伯尔山战役中,奥托曼帝国主帅找准了机会乘其不备,围攻身处那扎瑞特的法军将领朱
诺,当时的朱诺以500多名法军奋勇抗战,先后等来两次救援,在人数一共5万5千的情况下,将奥托曼帝国一举击溃。此次战役规模之悬
殊,法军能够胜利,得益于波拿巴将军的及时支援。天时、地利、人和,要赢得战争,不可缺一。
合肥之战(7千VS10万)
曹军兵力:7千;孙军兵力:10万。合肥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是一场孙军与曹军争夺合肥的战役,先后发生了五次。合肥
一城是曹魏在江淮一带重要的战略要地,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抵御敌人寨垒;二是东吴若要北伐,合肥可作障碍点与补给点。曹魏的
著名副将张辽凭着八百勇士逆袭孙权,以七千名兵力打败孙权十万大军,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张辽人生中的巅
峰一战。
伊苏斯之战(4万VS13万)
马其顿兵力:3--4万;波斯兵力:12--13万。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军队与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军队进行了一场交战,地点
是在奇里乞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马其顿方阵的突击已然决定了交战结局,此方阵首先击退了波斯人左翼,随
后又和色萨利骑兵协同,一并歼灭了处于大流士军队战斗队形中央的希腊雇佣兵。随后,波斯军队纷纷逃窜,但被马其顿军队一举全歼。
萨拉米斯海战(400艘VS800艘)
希腊兵力:战舰400艘;波斯兵力:战舰800艘。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领10万大军、战舰800艘,经由赫勒斯滂海峡,分
水陆两路进军希腊。而当时的希腊联军只有数万陆军,400艘战舰,并且被封于萨拉米斯海湾内。作战过程中,希腊舰队分两线队形进
攻,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胜波斯军队。萨拉米斯海战不但痛击了强大的波斯军队,更是奠定了雅典海上帝国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本文标题: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优势在我的案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36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何唐玄宗重用李林甫为什么祝英台家里不接受梁山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