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的谥号为什么不是汉武帝 历代皇帝的谥号有什么规律吗

发布时间: 2022-11-30 15:00: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4

汉文帝之后的帝王为什么不叫汉武帝而叫景帝?古代皇帝的称号有很多种,比如年号,尊号,谥号,庙号。年号我们都熟悉,就是纪年的名号,比...

汉景帝的谥号为什么不是汉武帝 历代皇帝的谥号有什么规律吗

汉文帝之后的帝王为什么不叫汉武帝而叫景帝?

古代皇帝的称号有很多种,比如年号,尊号,谥号,庙号。


年号我们都熟悉,就是纪年的名号,比如咱们所熟悉的“开皇”,“贞观”,“开元”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盛世,就是以年号为名!

尊号就是拍皇帝马屁,各种好字眼儿,一有机会就会往上加。所以皇帝尊号都很长,比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号就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


还有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按照庙号来叫的。

当然,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像汉朝的庙号非大功大德的皇帝是不能拥有的,西汉十几位帝王,只有四个人拥有庙号而已。

至于谥号,就是皇帝死后,后人评价他生前的是非功过所加的一种评价。题中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他们称号中的“文”,“景”,“武”,这些字号,都属于谥号!


一般来说,谥号基本就是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不是汉景帝不想叫“武”,而是后人评价时,没给他这样评。这个评价也是有依据的,按照惯例: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这三字,分别对应三位帝王的一生功过。


汉景帝刘启在位十六年,在这十六年里他推行“削藩令”,抑制了汉初诸侯王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同时平定了七国之乱,使得西汉的国力迈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称之为“景”!

因为汉景帝这个皇帝并不是一个崇尚武力的皇帝,相反他提倡以德服人,休养生息,希望天下太平,所以景这个称号是最适合他的。至于武是说这个皇帝崇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根本不适合他。
这是后世子孙皇帝赋予先帝的谥号,而谥号是根据他们当皇帝一生的作为来定的,汉景帝时期因为是公家大力发展稳步上升时期,除了七国之乱再没有什么战事,全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加以谥号“景”,而汉武帝刘彻时期因为经过几十年文景之治的发展,国家兵强马壮鼓励雄厚,一改之前对匈奴的保守政策,主动出击,刘彻的一生把汉朝的武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军事上打出了大汉天下的赫赫尊严傲视四方,所有的政绩都与武力分不开,一直都在专注于军事开拓发展 所以加以谥号“武”。
因为这些都是帝王死后后世根据他的功绩给他的谥号,而当时汉景帝统治时期,十分稳定,所以给了他这个称号,而汉武帝当时雄才大略,出击匈奴,所以给了他这个称号。
这是因为他们想要独具一格,另辟蹊径,让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从而让人们更好的记住他们。

汉景帝的谥号为什么不是汉武帝历代皇帝的谥号,有什么规律吗?

据我们所知,中国古代有遗名、寺名和年名。我们不会谈论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不同时代的皇帝,我们习惯叫他不一样。

例如,汉朝的皇帝,我们经常用死后的名字来称呼他——汉文帝、汉武帝、汉景帝,文、武、景都是他的死后的名字,是他死后,后世皇帝和大臣们对他一生的评价。而唐朝的皇帝我们更愿意用寺庙的名字来称呼他,就像唐高祖、唐太宗、祖、宗一听就知道是后人,是我的一排祖先都有谁。汉武帝是遗名唐太宗是寺庙名,康熙是年名,为什么皇帝不一样呢?明清时期,我们都喜欢用年号,如雍正、乾隆。雍正、乾隆、康熙都是在他当权时由皇帝选中的。

为什么不同朝代皇帝的命名习惯不同呢?这是有原因的。皇帝的死后名是合理的,因为它是皇帝死后名的总和。汉代,死后的名字一般是非常准确的,一般也会给一个词两个词,或例如,汉皇帝死后的名称是孝顺的,每一代的皇帝是孝顺的,所以我们说指的是汉族皇帝不是叫汉族晓文皇帝。但后来遗赠的称号被唐朝皇帝打去了,他们不满意一个字,两个字给了皇帝本人。汉武帝是遗名唐太宗是寺庙名,康熙是年名,为什么皇帝不一样呢?皇帝死后,后来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孝顺,经常在父亲的评价上加一打字,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好字都给了皇帝。

所以一个皇帝的谥号不能叫十几个字,所以后人不能叫他的谥号,就像唐朝同时给皇帝加了十几个谥号一样,皇帝也加了一个庙名。在唐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你要做得很好才能给你一个祖先,给你一个庙号。自唐朝以来,这个标准增加了,每个皇帝都给寺庙编号,那时叫寺庙编号就容易多了。在明清两代,为了记录年份,皇帝几乎给每个皇帝都选了一个年名,所以用年名称呼皇帝相对比较准确。因此,我们在称呼明清两代皇帝时,往往会使用他们的年号,而不是庙名和谥号。

因为后人会根据皇帝的谥号给出皇帝的评价,通过谥号来区分皇帝的身份。皇帝在位期间,会有不同的谥号,也会有不同的身份代表,这样有利于后人区分,可以了解每位皇帝带来的成绩,也可以区分清楚皇帝的身份。
是因为他们的武功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是完全不一样的,然后每个皇帝去世之后的谥号是完全不一样,在唐朝之后,皇帝去世之后的谥号会变得越来越长,前期是以两个字为主,会根据皇帝的作为给予相应的谥号。
每个皇帝都要有自己的谥号,皇帝的谥号是他人根据自己的事非功过作出了一个总的概括;谥号有表示批判性的同情性的,也要表示表扬性的,一般来说没有规律可言,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为标准。

汉景帝的谥号为什么不是汉武帝

谥号是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

谥号也不能乱取得。汉景帝的功绩在文治,汉武帝文治武功兼备。其能称为“武”,是因为其一生征伐四方,平定南方、驱逐匈奴,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皇帝名号如"汉文滴""汉武帝""汉景帝"这些有规律吗?

文 武这些皇帝名号有规律吗?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始皇倨傲废谥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历史上许多帝王为确保社会统治的安定性和稳固性,除了自身及周围的文武大臣纷纷求助《易经》,并以《易经》为治理天下的学问之外,甚至连朝代名称及帝王的年号也求助于《易经》。如蒙古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根据《易经》的《乾、彖》中“大哉乾元”的含义取意。又如明朝的“明”字取自《易经》中《乾、彖》“大明终始”之义。大明为日,而日又是宇宙间主宰光明之物,日月如天,故取朝代名为“大明”。

除了朝代的命名,我国及其他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帝王们还普遍采用《易经》起年号,如:汉武帝刘彻,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之年。西晋司马炎在公元275年取年号为“咸宁”,这是根据《易经》取自《乾、彖》:“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隋炀帝杨广在公元605年取年号为“大业”,则来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27年取年号为“贞观”,即是历史上称为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规律就是“正”。所以宋朝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其实质含义就是指示人们按照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去做。以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们只要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大自然谐调发展就能成功。

唐高宗李治在公元670年取年号为“咸亨”,则取自《易经》的《坤·彖》:“含弘广大,晶物咸亨”。这里的“咸”是皆、都、感受之意。“亨”是美的含义。连起来就是“皆美”、“都是美好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举不胜举。读者只要认真读熟《易经》后,翻开史册就明白。

顺便还要提一下的是,《易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源流,也是整个东方文化的根基。

就以地处弹丸之地的小岛国日本为例,近代能以富强的经济地位,雄踞东方,并且能以举世瞩目的民族凝聚力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自强,其中全赖明治维新运动,由此奠定了国家民族走向富强的基点。而“明治”(1868年--1912年)这一年号,也取自于中国《易经》的《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响(向)明而治。”所以在日本明治期间,全国上下掀起学易高潮,甚至提出有名的:“不知《易》者,不能人阁”的组阁原则。

此外,日本的年号“大正”(1912年--1926年),也是取自《易经》的《无妄、彖》:“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昭和”年号,又是取自于中国的《书经·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除了日本外,众所诸知的南韩以太极图为国徽。越南的民间用易已是普遍现象。

由此可知,中国《易经》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也影响着整个东方文化。

古代皇帝谥号之解

谥(亦作谥) 号,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 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按传统说法,谥号起始于周,比庙号要早八百年,而谥的范围也不限于帝王。

商代亡国之君是纣王。纣王姓子名辛,《史记.殷不纪》说: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后人叙史时加添的,并非谥号; 「纣」可能是同人给他的恶谥。周代有谥,则确凿无疑,第一代周王姬发谥武,史称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虽未开创周朝,但武王追尊为王、加谥日文,称周文王。秦朝曾经废谥号。秦始皇认为,让谥是以子( 嗣皇帝)议父( 先帝)、以臣议君; 下议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无谥号( 亦无庙号) ,对大臣也不赐谥。及至汉初又恢复谥法。先帝下葬前由礼官议谥,嗣皇帝定谥。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诸帝谥号都有「孝」字,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叙史作省称,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庙号、谥号连称时,庙号在前、谥号在后。例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谥号最初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赵武灵王、魏安厘( 僖)王,还有三个字的,例如贞惠文子; 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长句的。

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按前人记载,议谥是在将葬之时。未死而谥的特别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弑父,谥父为灵,岂料其父尚未瞑目,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睁着眼睛似有所语: 太子即改谥为成( 史称楚成王),他这时才瞑目。因为成字比灵字要好得多。另外,卫灵公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北宫喜与析朱鉏帮助他平乱归国,卫灵公如愿以偿,喜不自胜,为了褒奖平乱功臣。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析朱鉏为成子( 子是爵位) 。二人生而得谥说,也属例外。

亲贵、大臣死后赐谥,唐宋有议驳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议上,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 明清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

帝王美谥无过于文、武,大臣之谥极于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议谥的争论。最初太常博士拟为文正,后司马光反对而改为文庄。朝廷赐谥,很多时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还既扬善、又不讳恶。例如唐代萧瑀谥号贞褊,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谥亦可追夺,如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意思是褒扬他危身奉上、智质有圣,至宋宁宗时追夺原谥论,改谥缪丑,那是指斥他名实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况则较为特别,规定礼部奏请才能得谥。换句话说,获得请谥者必是朝廷眷念怜惜之臣,其谥号自然没有贬意,只不过赞美程度有轻重之别。

最后,一个颇有趣的问题是,历代失政的帝王、失国者是否恶谥随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谥的,例如弑父的楚穆公、东汉的桓帝。假若失国者由新朝定谥,他们才较容易得到恶谥。

除了正式的谥号外,也有私谥。私谥始于东汉。私谥不出于朝廷,而由门人、故吏为著名文士学者所立,如东晋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谥为和靖先生,世称陶靖节、林和靖。宋明时期私谥也屡见不鲜。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 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圣善周闻曰宣
兵甲亟作曰庄 睿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 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不生其国曰声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伤
短折不成曰殇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长曰隐
官人应实曰知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
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啬于赐与曰爱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教诲不倦曰长
肇敏行成曰直
疏远继位曰绍
好廉自克曰节
好更改旧曰易
爱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 爱民长弟曰恭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温柔贤善曰懿
心能制义曰度
聪明睿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爱亲曰孝 秉德不回曰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 资辅共就曰齐
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 宽乐令终曰靖
威德刚武曰圉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 猛以强果曰威 强义执正曰威
治典不杀曰祁
大虑行节曰考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内思索曰思 追悔前过曰思
行见中外曰悫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宁民曰商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 慈仁短折曰怀
述义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
外内贞复曰白
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 不思忘爱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柔质受谏曰慧
名实不爽曰质
温良好乐曰良
慈和篃服曰顺 柔贤慈惠曰顺
博闻多能曰宪
满志多穷曰惑
思虑不爽曰厚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觽曰炀
内外宾服曰正
彰义揜过曰坚
华言无实曰夸
逆天虐民曰抗
名与实爽曰缪
择善而从曰比

汉文帝之后的帝王为什么不叫汉武帝而叫景帝?

古代皇帝有庙号、谥号、年号、还有尊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建庙供奉用的号,但如果一直建下去,后代皇帝要供奉的庙就会很多,所以一般几代后就会被拆掉,把神位放到太庙中一起供奉。所以“祖有功而宗有德”,早期皇帝不一定有庙号,只有有大功德的才能享受这个待遇。如西汉最后确定下来的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这里汉景帝刘启竟然是没有资格享受庙号的。南北朝以后庙号才开始逐渐泛滥,所有皇帝都有庙号。

谥号是对皇帝生前的评价,根据生平的作为有好有坏,分为上(美)谥、平谥、下(恶)谥。所有皇帝都是有谥号的,汉代以孝为先,所以刘启的谥号应该是“孝景帝”,刘彻的谥号是“孝武帝”。因为汉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一般都是以谥号称呼。不过后来谥号越来越长,到清朝时达到了最长的25个字,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其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所以后代鬼才拿来日常称呼,不怕祭祀的时候把子孙憋死。

所以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开始习惯用年号相称。年号是古代皇帝登基后所确定的,用来纪年,如洪武三四一年,万历十年等等。不过早期皇帝遇到好事改年号,遇到天灾人祸也改年号,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觉得烦,就规定一个皇帝就一个年号,所以明清都是以年号称呼对应的皇帝。

至于尊号,有的是生前加的,有的是死后加的,但大多是在位时的尊称。如秦始皇的尊号是泰皇,唐高宗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圣母神皇。这在唐朝以后非常的流行。

再说回到谥号上来,一个皇帝在称呼上都这么麻烦,种类繁多,那么评价一生的谥号,当然不能想当然随便取了,必须严格的遵守谥法。大臣在取谥号的时候,都会用参考《逸周书·谥法》,《谥法解》等书,关于“景”、“武”两个谥号是这么说的。

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耆意大虑曰景。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谥法解为: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

依靠正义的而获得成功;布施仁义德行坚定;善于思考谋划深远;这三种情况叫做景。

意志坚定正直;与有德者为敌;通过战争的手段平定祸乱;用法律使百姓服从;志向远大但最后没有实现;这五种都可以叫武。

所以从中也可以看到,景和武虽然都是美谥,但“武”其实也有暗含贬义,有穷兵黩武的含义在,如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谥号为武宗,便是贬义的。

从汉景帝和汉武帝的一生来看,景帝继续汉文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虽然期间发生了七国之乱,但只用三个月便平定,仁政依然是景帝时期的主要内容。而且七国之乱中,汉景帝“布义行刚”,“耆意大虑”,最终“由义而济”,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景”这个谥号的。

而汉武帝在位期间虽然大破匈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等国,使汉朝的实力达到鼎峰,但也给百姓造成了比较大的负担,这对古代文人来说是并不完全赞同,甚至是认为穷兵黩武。尤其到汉武帝后期,频繁的对外作战,加上其本身崇信方术、自奉奢侈,使国家陷入统治危机,更导致了“巫蛊之祸”的爆发。所以武字即指出了刘彻的武功,又暗指其穷兵黩武。

从历代皇帝谥号来看,一般“武”是比较矛盾的,即认可其武功,但又暗指其文治的不足,有用武过甚的含义在。

因此,汉景帝、汉武帝两人的谥号是非常恰当的。

本文标题: 汉景帝的谥号为什么不是汉武帝 历代皇帝的谥号有什么规律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737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除了马克垚,国内还有哪些研究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名家名著左宗棠名句“许上等愿……”中,一说“寻平处住”一说“就平处坐”。请问:到底哪个是原文 哪个才是对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