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光荣并存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懈抗争的历史,其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以及事...

对于近代史的理解(1840-1921)是文明史观较好,还是现代化史观较好还是传统的革命史观较好还是其他……

谈谈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光荣并存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懈抗争的历史,其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迹。

鸦片战争,西方以其船坚炮利敲开了古老的中国的大门,从此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和外国侵略者不屈的斗争,一次次救亡图存的事迹相继上演。

近代的主题是反侵略、求民主。为此,中国社会各阶级都在探索。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失败了。说明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2.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抵抗英国侵略。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3.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梁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走君主立宪道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了维新运动。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孙黄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想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

4.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俄国人的道路,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此时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百度百科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后,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为什么历史上曾经非常强盛的中国,到了近代会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直至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极端困苦?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后,中国会发生翻天覆地
  的变化,而迅速屹立在世界之林?为什么有了党的领导之后,我们的祖国会日益强大,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王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绝对优势,清朝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无力抵抗外来侵略,为资本主义入侵提供了机会。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武力迫使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侵夺中国主权和巨额财富,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财政、文教、国防等大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清政府封建落后,始则盲目自大、闭关自守,到外国资本主义打进来后只经过短暂对抗,当明白外国侵略者并不想推翻大清政权,而是要通商贸易和掠夺财富,便开始屈膝投降,出卖民族利益,把镇压人民放在第一位,暴露了其敌视人民的丑恶嘴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法战争期间,中国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情况下,清政府竟与法国侵略者签订出卖主权的不平等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路线,压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致使战争全面失败。八国联军侵华,以慈禧为首的清朝权贵逃亡西安。战争结束后,慈禧竟然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其不知羞耻为何物的一副丑恶奴才嘴脸。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各自在不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割据一方,混战不已,北洋军阀政府走马灯似地交替更迭,人民苦不堪言。

  可见,腐败无能、软弱透顶、闭关自守的政府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根源。

  虽然清政府极端愚昧腐朽,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从反帝到反封建,广大人民群众一直是主力军。无数次大大小小抗击外国侵略者英勇悲壮的斗争,如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的戊戌维新、打倒"洋人朝廷"的辛亥革命、反对卖国独裁的北洋军阀的斗争、要求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战争、反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独裁专制政府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等,构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雄伟画卷。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之初,人民群众就与反动统治者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当封建统治者软弱妥协时,人民群众担负起了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利益的神圣任务。

  中国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斗争,以数千万先烈的牺牲为代价,挽救了民族的存亡,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历史充分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

  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可以看到,近代史上每一次的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农民阶级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和平改良的道路不能救中国;直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但它的胜利果实最后却被袁世凯所窃夺,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处境。这些失败昭示,农民阶级和中国资产阶级虽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其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尤其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和剥削,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尤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到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近代史知识,既可以"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又可以全面掌握国情,正确理解并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学习和研究近代史,不仅会令每个中国人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发国人强大的凝聚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肆无忌惮地恃强凌弱,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顽固派仍然存在。因此,我们更要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不败!祖国必胜!
中国近代史是探索史屈辱史。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在此期间,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其失败的结果表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自强求富。地主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在这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这场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性质却是爱国的,进步的,启蒙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但由于此时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所以开始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意逐渐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先恐后对华进行政治贷款和经济投资,摄取利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至1949年的历史,是屈辱史,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用史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史是探索史屈辱史.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

如何理解文明史观 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唯物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八大史观简介

一、近代史观( 现代化史观)

近代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 

1、政治_上的法制化、民主化;

2、经济_上的工业化;

3、思想文化_上的科学化、理论化;

4、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与政治的民主化。因为现代化史观具有全面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因此,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历史更为实事求是。

二、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它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并认为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史观

从横向(空间角度)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时间角度)看,包括:渔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而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历史,其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五、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是通过不断的斗争来推动社会严谨的历史,即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史观。

六、唯物史观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该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七、英雄史观

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

八、生态史观

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角度分析问题。研究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历史中现代史观、社会史观、历史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现代史观: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社会史观: 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史观的提出,意义重大: 首先,它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的长期统治,使历史破天荒地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真正基础之上。 其次,它作为人类的认识工具,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我们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 最后,它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在人类历史上完成了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捍卫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使唯心主义在最后一个领域得到彻底的摧毁。它成为马克思对人类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历史史观: 针对历史的史观。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史观”兴起,成为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学派。 “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文明史观在当今的史学研究中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记得采纳啊

高中历史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意思呢

1.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2.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3. 文明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a.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b.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补充:
1.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2. 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革命史观:通过革命推翻原有政权建立新政权即通过阶级斗争来推动历史的发展进步。
现代化史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发展的历史,是通过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研究历史的。
文明史观: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这三种史观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历史
革命史观:属于暴利革命的范畴,就是经常说的阶级斗争;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它们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
本文标题: 对于近代史的理解(1840-1921)是文明史观较好,还是现代化史观较好还是传统的革命史观较好还是其他……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73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红军除了长征还做过哪些事阳光透过红色玻璃,再透过黄色玻璃后投在白纸上是什么色 在线等,谢谢大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