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爵位和官位品级之间有啥关系

发布时间: 2022-11-05 11:01: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古代爵位为什么比官职更重要爵位的名称和等级分别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还不知道:古代爵位和官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古代的爵位和官位品级之间有啥关系

古代爵位为什么比官职更重要爵位的名称和等级分别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还不知道:古代爵位和官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的大臣们,除了拥有自己的官职名称外,还会有一个爵位名称,爵位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恩赐,按大臣功劳的大小赐予。

  爵位的名称和等级,在各个朝代都有着些许差别。西周初年形成时期,周武王自称为天子,对下实行了分封制,规定的爵位分别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并世袭传承。

  当时,周武王分封了53个诸侯,其中有35个是他的兄弟,其余18个是有功大臣,如姜太公吕尚被封为齐国诸侯。

  被封公爵的诸侯,其国家是公国;被封侯爵的诸侯,其国家为侯国。诸侯受封后,他们的爵位会世袭,国家也会世代归诸侯统治,包括其土地和人民。而诸侯只需要定时向天子纳贡述职、承担军赋和兵役。

  诸侯会把自己的土地赐给亲信子弟,这些亲信子弟称为卿、大夫,被赐的土地叫做“采邑”、“食邑”或“采地”,卿和大夫在自己的采地中自然也享有统治权。

  据《汉书》记载,一个拥有土地数千里,普通奴隶几十万,战马战车上千的公国,称为“千乘之国”;一个拥有数百里土地,奴隶几万,战马战车数百的卿和大夫,称为“百乘之家”。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爵位按军功授予。当时的爵位被分为二十级,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和彻侯。

  其中一到四级为士,五到九级为大夫,十到十八级为卿,十九、二十级为诸侯,秦国时期的爵位是没有采地的。

  汉朝刘邦尚未当上皇帝时,只是给有功之臣封王,如韩信就被封为齐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封国制并存制度,爵位只有王、侯两级,且只有刘邦的同姓子弟才能封王,其他有功之臣只能封侯。

  而两种制度并存是有弊端的。侯爵在封地本没有统治权,但他们想要拥有绝对统治权,故而各种手段谋求权力,待羽翼丰满之时,必会诸侯割据叛离中央。

  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完全实行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统一封建帝国。

  汉朝以后历代都实行封爵,有爵位可免除徭役和赋税,并享有封地赋税收取的权利。不过若在位者犯罪,则会降低甚至取消其爵位,封地也会随之减少或完全没收;反之,若在位者不断立功,则其官职和爵位都可以上升,也就是“加官进爵”。

  唐朝时期,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封爵,爵位分九级并与官职品级相连。亲王为正一品,食邑万户;嗣王、郡王为从一品,食邑五千户;国公,也是从一品,食邑三千户;开国郡公为正二品,食邑两千户;开国县公为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开国县侯为从三品,食邑一千户;开国县伯为正四品上,食邑七百户;开国县子为正五品上,食邑五百户;开国县男为从五品上,食邑三百户。

  食邑多少户并不是指封地,而是指除了朝廷的俸禄之外,每年还能收多少户的赋税。

  宋朝到明清时期,基本上都继承了唐朝封爵制度。岳飞在《宋史》中被称为“岳侯”,是因其生前被封为“武昌郡开国侯”,“武昌”是封号,“郡开国侯”是爵位。而世人尊称岳飞为“岳武穆侯”,是因为其谥号为“武穆”。

  从晋朝开始,爵位不仅会授予官员本身,还会授予其妻室、父母或祖先,统称为“封赐”。若一个人死后才被授予官位或爵位,则称为“赐”或“追封”。

  唐朝就有追封的例子,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被人害死的,她成为昭容时,唐中宗就追封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中书令是中央高管,相当于宰相,秦州都督是地方高管,楚国公是爵位。

  不过这样的爵位和官职,只是虚名,仅仅表示恩宠。隋唐时期,凡是有功有名望的官员,不仅生前有封爵,死后也会有赐官和赐爵,而且死后赐的官职和爵位,通常比生前要高。

  历代王朝都有主管封爵的官员,秦朝是主爵中尉,汉朝是主爵都尉,唐朝是司封侍郎。

  朝廷对封爵非常看重,每次封爵都有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爵册子,和宝印一起给予被封人,这个宝印就相当于证书,这样的仪式叫“册封”。

  到明清时,五品以上官员用皇帝的诰命授封,称为“诰封”,五品以下的官员用敕命授封,称为“敕封”。清朝册文是非常讲究的,亲王授封时用的是金座册子,郡王授封则用的是银座册子。

  知道了这些,以后在看古装剧时,是不是可以更加了解大臣们的阶级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代爵位和官职有什么区别

爵位,是人在社会上的身份等级,由天子册封,与官职没有关系。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都是封给男性的。与这些人有关的女性,也可以有身份上的加封,如诰命夫人等等,但不属于爵位。各朝各代的爵位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比如,某人有某个爵位,他本人有什么特权,他的儿子、孙子如何继承等等。
官职,是官员的具体职位,比如丞相、刺史、县令等等。他们为政府工作,被赋予相应的权力,负有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待遇。
简单说,爵位是封建特权,官职是不同社会形态共有的国家组织制度。
古代的官爵学问颇深,分开来讲,官和爵的意思不一样。官位一般指的是行政级别,主要是在行政系统内,是具体的职务,有负责的工作和相应的权利。而爵一般是荣誉的象征,多指有重要贡献,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一般有爵位的人都有官职。官最早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是为国家、地方服务的人。

爵位、功勋、官阶、军衔、荣誉,相互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奖分啊!!!
爵位、功勋、官阶、军衔等都可以说是种荣誉。爵位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功勋,特别是军功。到了清代,功臣(区别于皇族)的爵位是和官阶,也就是品级挂钩的,如,公侯伯为超品,子爵为正一品,男爵为正二品。官阶就是官员的品级,获得官阶有多种途径,爵位和功勋都是途径的一种。至于军衔,现代军衔制度起源于西方,中国在清末才建立起相似于西方的现代军衔制度。在中国古代没有军衔这个概念,但秦代开始的二十等爵以及后世的武官九品三十二级(或十八级),都在不同程度上起着军衔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官位和爵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比之下,哪个更大,哪个更好??

职以能授,爵以功赏,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 官职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的人才,根据他的管理才能分别授以不同的官职,根据定期的考核来决定升与降. 爵位都是通过功劳来决定的,有开国之功,有救主之功等等,有的爵位可以世袭,有的不行. 官职大的不定爵位高,大多的宰相并没有爵位,他只能参与治国,并不能得到分赏. 爵位高的大多身份显贵,但他们却不见得能参与国家的治理,如大清初期的铁帽子王,只能得赏,不能参政. 二者没有谁好谁不好,但若爵位到了王,公,侯,那地位就非常显贵了,清朝后期的曾国藩就是一等毅勇侯领两江总督.但爵位不高,如伯,子,男,那就不见得能比得上当朝执政的.

关于古代官职与爵位请问官位与爵位有何不

官位与爵位有何不同:
官位一般指的是行政级别,主要是在行政系统内,是具体的职务,有负责的工作和相应的权利.爵位一般是象征荣誉的称号,一般伴随一定封赏有一定的福利,但大都没有具体职责和权利.有爵位的人大都兼有官位,基本上是做官做的好的,或则有什么特殊共献受到嘉奖的,一般都是终生的,世袭的方式各个时代各有不同.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劳模、杰出青年、战斗英雄.
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上造--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二级,只高于公士.
本文标题: 古代的爵位和官位品级之间有啥关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47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晋、秦、隋、元这几个王朝时间都不长的原因有哪些香草美人对后世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