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对明朝有哪些好处

发布时间: 2022-10-27 15:00: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郑和七次下西洋,对整个大明王朝有什么影响?宦官郑和被很多人熟知的原因,首先在于他是中国古代“下西洋第一人”。但是他的壮举对大明王...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有哪些好处

郑和七次下西洋,对整个大明王朝有什么影响?

宦官郑和被很多人熟知的原因,首先在于他是中国古代“下西洋第一人”。但是他的壮举对大明王朝有什么影响呢?主要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当时能做这样事情的国家非常少,所以沿途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所以郑和的知名度很高。其次是郑和不仅是“下西洋第一人”,同时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被编入教科书,代代相传。

第二点,郑和带到别国去的茶叶、丝绸引发了欧洲人喝茶、穿绸缎的风尚,只不过当时茶叶跟丝绸都是奢侈品,只能专供贵族;由郑和带回国的釉料苏麻离青也成为时尚,改变了当时人们对瓷器的审美,从宫中走出去的郑和,真是故宫600年“带货第一人”!

第三点,郑和下西洋发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伴随着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航海事业是当时东南沿海客商、百姓的共同诉求,下西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郑和下西洋除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外,他跟他的船队勇于突破限制与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也鼓舞着当下的国人。

第四点,在于加强了明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下西洋”是个国家工程,给南洋、西洋各国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世界性盛举,从宫中走出去的郑和堪称故宫600年“带货王”。下西洋后,他为中国带来了很多实用的手工艺品设计、创作新思路。

总而言之,郑和下西洋,给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那就是海上扩张,南洋地区比中原更适合种植,印度有着超过中国的耕地,非洲的金银可以大大缓解中原的贵金属缺乏,如果可能话,我们会比西方早上近百年进入大航海时代,学术界也会跟着扩张的步伐再次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郑和七次下西洋,将大明王朝的威名远扬海外。大明王朝不仅在亚洲建立起了绝对的霸主地位,而且收获了异国他乡的信息。
推动了大明王朝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把中国大明王朝的特产代表了西方,而且为国内带回了很多西洋制品,增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将中国的锦缎瓷器宣扬到国外,彰显了一国之经济实力,开拓了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郑和七下西洋并没有给明朝带来任何好处,相反郑和七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也没有找到朱允炆。考虑到下西洋的巨大财力消耗,最后终止了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中国历史(人教版)的重点知识和考试重点!

1、目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州等沿海的大都市十分繁荣。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除经济原因以外,还有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想法,同时宣扬大明威德,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2、历史意义:

政治方面,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经济方面,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文化方面,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扩展资料: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在七次航行中,郑和从南京出发,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目的及意义:

目的:
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另说还有一个目的是寻找建文帝的行踪.当时明朝相对于周边和西欧国家来说是发达的,为了宣扬明朝的繁荣明成祖才让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力昌盛富强与海外各国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方开辟新航线的目的不同,单求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但他下西洋的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将我国的文化和技术传到了海外,宣扬了国威.同时也取的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和经济交流.但经济收益是很少的.

意义:

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在主题为《人类历史转轨时期伟大的和平实践》报告中提出,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揭开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序幕。郑一钧说,由于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交通为之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逐渐打破了全球东西方之间、各大洲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这对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日益具有世界性,从此进入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轨时期。在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于东方的郑和航海壮举,让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在人类文明交汇的大舞台上,以伟大的和平实践,谱写了十五世纪初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台湾中华郑和学会理事王桂岩与郑一钧观点相近。王桂岩说,郑和率领两百余艘船只、两万七千余人员的庞大舰队出使远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将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惊了西洋的航海冒险家,激起了他们东来的欲望,进而使世人认识了海洋,开辟了海上航道,增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及文化交流。

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

专家们认为,与同时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人大航海,推动大批中国人以空前的规模走向海洋,是为了以中国人传统的政治道德理念,尝试建立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一钧说,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是以“仁”、“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大同”与“和谐”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向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种表现,反映了海外各国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儒学会会长林义彪从自己家乡人民对郑和的崇拜来表述郑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义。林义彪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外关系的丰碑。郑和航海图也被以后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说,郑和下西洋,向各国推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技术,传播了文化文明,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郑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贸易上的贡献,因为当时明代的陶瓷、丝绸、钱币等,多为东南亚各地人民所喜爱及需要;而产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为国内所需要,这种各取所需的现实,使郑和的远航彰显了贸易的重要性。但专家们认为,郑和远航影响之持久深远的,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科技系教授琼斯把郑和下西洋传播东方文化的旅程称为传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称其比穿越中亚的丝绸之路影响更为深远。王桂岩则认为,一方面,就中华文化的西传而言,郑和所到之处,往往立石纪功,宣扬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传入中国,同时使西洋的数学、理化、天文等学术教材也随之传入,使西洋现代化的科技学术启蒙了当时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这也是郑和出使对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主要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他出使“西洋”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在国外显耀兵力,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明朝的威德。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另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在海外寻找建文帝下落。
历史意义(作用):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的壮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另说还有一个目的是寻找建文帝的行踪.当时明朝相对于周边和西欧国家来说是发达的,为了宣扬明朝的繁荣明成祖才让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力昌盛富强与海外各国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方开辟新航线的目的不同,单求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但他下西洋的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将我国的文化和技术传到了海外,宣扬了国威.同时也取的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和经济交流.但经济收益是很少的.
不能长久的原因是因为这一行为是不记经济收益的单纯为政治目的,由于封建社会对与海外通商的限制他不能发展成为大的经济交流.单纯依靠明朝国力支持这样肯定是不能长久的.

郑和下西洋的好处?

 1.好处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的壮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2、事件简介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 太仓的刘家港起锚[1] (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 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3、郑和下西洋目的
  ①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②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③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④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⑤加强同各国的联系。
  4、郑和简介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 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及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关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它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禁海政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壮举。
1、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下西洋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郑和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1、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下西洋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郑和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1、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下西洋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郑和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究竟为大明带来了什么?究竟是好是坏?

古装历史大剧《大明风华》火爆网络。在该剧前段有这样一个细节: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其侄子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为解除后顾之忧,以国家的名义组建了一支浩大的船队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其实,这段剧情并非编剧所虚构,而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着。根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即一场由大明强盛国力支撑着的远洋壮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为何说是一场壮举呢?

第一, 对于一个素来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封建国家,远航海外本就是一场考验国力的举措。

第二,从这场航海活动的规模来看,在封建社会也是空前绝后的。


负责这次远航活动之人是明成祖朱棣的亲信,郑和。其先后七次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从苏州刘家港出发,途经南亚和非洲近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舰队数量高达近百艘,官兵数量近2.7万余人,当中有12艘指挥官所乘坐、张挂巨帆的主力战舰;负责专门搭载两栖部队的坐船;以及装有10门大发贡、40座大佛郎机、50个碗口铳和大量火箭、喷筒、鸟铳的战船。无论从舰队的规模来看,还是舰船的吨位以及作战能力来讲,放眼当时世界也绝对称的上一流水准。

然而,如果仅从明成祖当初制定下西洋的既定目标来看,这次远洋活动并未寻找到困扰他许久的建文帝。那么,除了宣扬国威之外,大明的这次航海运动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一、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大明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

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中国经济向来以农业为主。在此种环境背景之下,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往往以陆路为主,海陆为辅。这之中也形成了所谓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然而大明至太祖皇帝建立以来,就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以此禁止百姓私自出海,民间海外贸易因此受阻。除此之外,有明以来,东南地区的倭患四起,这些倭寇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极大地影响了明朝官方和民间的海外贸易发展。

到了永乐一朝,大明朝廷虽然仍将“海禁”之策奉为“祖宗之法”予以实行。但其官方所组织的大规模的“下西洋”运动却不可避免的促进了大明的海外贸易发展:

首先,郑和所率领的舰队是军事化编制而成,其海上作战能力不言而喻。在途经东南沿海地区时,对海上的倭寇势力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这些倭寇面临如此庞大的舰队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如此一来,海上的安全秩序也得到了有效维护,为民间的海上商贸往来提供了安全保障。

再者,通过这次远洋。大明将本地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特产以及大量金银器物、农业器具带到了亚非等国,而这些国家也回赠了相应的土特产。正是在这种平等互惠的公平环境之下,双方贸易频繁,各国贡使也争相繁华,促进了两边的经济交流。

经济的交往必定是以货币作为基础,而彼时的大明在通过下西洋与各国产生经济往来的同时,由于本国经济地位的原因,其货币在东南亚等国得到了广泛流传,比如在爪哇地区行市上的交易货币曾用大明的铜钱。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甚至采用了大明的度量衡,比如在苏门答腊等地,买卖交易均以“十六量为一斤”作为标准。


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大明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经济的交流必定会促进文化的传播。而这个传播并非单方向的,而是在平等来往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交流。

(1)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外传播

自秦汉以来,我国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处于领先位置。这种国力的强大不仅仅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当中,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逐渐传入到了东南亚地区,并且在这些地区得以广泛接受。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和礼仪习俗也随着这支舰队来到了那些国家,这些文化对于途经国家的文化体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冲击,更多的是融入。

时至今日,我们在东南亚等国仍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给人一种“虽处异地,但仍在己乡”的亲切感。而这一切,显然是离不开当初郑和所率领的那支舰队的传播作用。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外来文化的传入

郑和在这几次远航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的同时,也积极主动地将异域文化传入进了我国。

比如,在此期间,这艘舰队中的航海家们将途经国家的所见所闻和风土人情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记载,并且在最后将这些记载汇编成了一部部著作。

在这些著作当中,比较具备代表性的有《瀛涯胜览》和《西洋藩国志》,这两部著作十分详细地记录了途经各国的风土人情和一些奇闻异事。这些记录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同时,也扩宽了国人的眼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和“四夷”的传统观念,这为后来思想开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三,通过下西洋加强同亚非各国的交往,从侧面上减轻了来自北部边境的威胁

大明一朝的建立,是在推翻蒙元政权的基础上所完成的。然而,自大明建立以来,蒙元政权的残余势力从未停止过对大明边境的侵扰,并一直有着光复大元的妄想,而这对于新兴的大明政权来讲,不可谓是插在头上的一把尖刀。

因此在洪武、永乐两朝,明廷曾数次组织大规模兵力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清剿,永乐一朝更是将国都从南京迁往了北平并先后开展了五次亲征军事活动,以此巩固大明在的影响力。

史料《明史纪事本末 故元遗兵》记载:“顺帝北出渔阳,旋舆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元亡而实未亡也…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千里也。”

除此之外,在西北地区,当初附属于元政权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分裂而出的帖木儿政权于明初崛起。他们向西占领了波斯等国,军事势力渗透到了伊拉克和土耳其等中东地区,并以此意图恢复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元统治政权。

到了永乐二年,这个野心勃勃的帖木尔政权突然挥师十万向东进攻大明。明廷虽然在甘肃境内布置了兵力应付,但真正化解这场危机的却是帖木尔内部所暴露的问题:即当时帖木尔在东征之初患病身亡,其内部发生动乱,最终不得已而返。

郑和下西洋,给大明带来的是好的,积极的。1.郑和下西洋发展经济贸易 2.宣扬中国文化,使东南亚汉化加深 3.促进外交 4.减少倭寇骚扰 5.扩宽视野,等等
能和许多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促进了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所以这是有好处的。
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了很多周边的和平。同时促进了周围经济贸易的交往。把明朝的文化传向四周。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好处多于坏处。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对明代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郑和下西洋,对明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点已被世人所公认,下面就来说一说吧!



一、历史背景


明太祖为了和邻国搞好关系,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15个“不征之国”,采用和平的外交模式,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老大哥”的世界新秩序💪💪💪。


郑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南征安南,将之纳入明王朝版图。为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好条件之一👍)。


朱元璋时期,经过31年的奋斗,农业经济恢复了,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等,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造船业也有了规模,除南京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对外移民的增加等等,都为郑和下“西洋”储备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好条件N个👍👍👍……)。



还有罗盘的使用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当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二、事件经过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结束于宣德8年(1433年),共计7次。


第1次: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在三佛齐旧港,打败海盗陈祖义✌🏼️✌🏼️✌🏼️。



第2次:1407年,郑和访问了占城、暹罗、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再一次驶往印度洋。


第3次:1409年10月,郑和驾使海舶48艘,率兵27000余人(气势恢宏啊👍👍👍),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得,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


第4次:1412年11月,郑和统军27000余人,驾海舶40(浩浩荡荡啊!💪🏼💪🏼💪🏼),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打退了“伪王”对船队的进攻,生擒了苏干剌✌🏼️✌🏼️✌🏼️。


第5次:1416年12月28日,郑和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


第6次:1421年3月3日,郑和送16国使臣回国,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剌、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来来去去一年半哪!👍👍👍)


第7次:1430年6月29日,郑和出使西洋忽鲁磨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门答剌、剌撒、溜山、阿鲁、甘巴里、阿丹、佐法儿、竹步、加异勒等20国及旧港宣慰司,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有的国家还保留着郑和下西洋的物证👌)。


三、对明代经济发展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一次最大规模的远海航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1、郑和下西洋改变了自明太祖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老百姓的腰包鼓了👍)。


2、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和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如香料,海外硬木等。


3、扩大了中国商品在海外的销售市场,刺激了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犹其是中国的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繁荣。如丝稠,瓷器等(那时候中国的招牌👍👍👍)。


4、向明朝市场输入了舶来商品,如芦荟。根据学者估计,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贸易利润,最少为黄金20万两,白银1000多万两,是宋元两代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

本文标题: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有哪些好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00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乳腺结节患者不可以吃的水果有哪些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手术风险有多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