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较全面地了解隋唐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22 18:02: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1

我想全面了解中国朝代史,请帮忙认真回答下?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

如何较全面地了解隋唐历史

我想全面了解中国朝代史,请帮忙认真回答下?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
上古尧舜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朝,传到夏桀,商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到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发动政变,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军队,入主中原,建立周朝。到周幽王被少数民族所灭,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东周末年,秦灭六国,始皇帝建立秦朝。秦末刘邦于项羽四年争霸,最后刘邦获胜,建立汉朝。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不久以后,刘秀打败王莽,建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三国争霸。最后魏灭了蜀国,又被司马家族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后西晋灭吴国。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司马睿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在此时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北方主要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比如北魏和前秦,南方东进灭亡之后,依次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陈后主被杨坚打败,杨坚建立隋朝。传至其儿子隋炀帝,被北方的李渊所击败,后者建立唐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大周。武则天后期,张柬之带领太子夺回政权,唐朝继续发展。唐末,节度使朱温杀了唐哀宗,建立后梁,开始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方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又叫契丹。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后灭辽。宋徽宗和宋钦宗不理政事导致亡国,徽宗之子赵构逃亡南方建都杭州,史称南宋。成吉思汗在北方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元世祖忽必烈南征,灭宋,改国号为元朝。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脱颖而出,最后统一全国,建立明朝。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统一北方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传至明思宗朱由检,被闯王李自成所灭,后者建立大顺。后金摄政王多尔衮辅佐顺治皇帝入山海关,灭了大顺,改国号清朝。历史朝代就到此为止了。这些朝代主要内容就看《中华上下五千年》,要剧情看看那些历史小说吧,比如明代就是看看《明朝那些事》,这本很不错的,其他你就自己找找吧。
初中历史老师教过我一个口诀,现在传给你: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这样就不容易把主要朝代搞混了。至于南北朝、五代十国期间成立了多少政权,这个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总之是比较混乱的。

如何全面快速的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

快速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首先要把年代表捋清,不用记住什么时候建国什么时候灭亡,只需要知道朝代的更迭顺序就好。

接下来开始细化里面的各个人物,如果是想快速了解的话不建议去读那些个人的记述故事,对不上名字也对不上朝代会显得很乱。

用整个朝代为背景细化丰富每一个人物,建议去看《百家讲坛》,以时代说人物,以人物讲故事,这样不仅每一件大事都能记住,里面出名的人也会牢记,最关键的不局限于一个人的得失之中。

时间节点可以联想小的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例如尧舜是禅让制,到了禹的时候就变成了世袭制,创建了夏王朝,禹就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个人。夏然后是商朝,商朝的末期就是封神榜里面的故事,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纣王,纣王被推翻之后是由周朝开始统治的......

我们小的时候看过很多的电视剧,这都可以成为我们背诵时候的辅助,例如看完了步步惊心之后,就会知道清朝的康熙是雍正的爹,雍正是乾隆的爹,雍正的九子夺嫡很激烈,雍正还有得力的干将叫做年羹尧、隆科多(电视剧里面很多的故事情节是错的,建议只是用来捋清时间顺序就好,一个人的善恶不能靠电视剧里面的评判),所以只要善加思索背诵起来真的是so easy。

首先看看中国的朝代年表,小学的时候应该就学过,好像还有顺口溜。只有先知道了中国的各个朝代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这个去百度搜就有。

然后就是掌握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重要节点。商是一个,秦是一个,隋是一个。商是有考古学证据存在过的最早的王朝,秦通过实行郡县制将中国统一,并且创立的郡县制在以后两千多年里延续不断。隋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地主阶层在被秦朝推上历史舞台后首次彻底掌握了国家的命运。

然后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朝,也就是汉唐明清。了解中国的历史也得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因为中国能够维持统一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我们拥有贯穿整个民族的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就是儒家文化思想。这个思想在汉朝确立,在明清发展到顶峰。通过上面我所说的几个维度来了解中国历史,你很快就能对中国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读隋唐史小感

最近专题读了隋唐史。

 书单

首先上书单: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唐代藩镇研究》  张国刚

《隋唐史》  岑仲勉

《隋唐五代史》  王仲荦

《危机与重构》  李碧妍

《唐代基层文官》  赖瑞和

《中国通史》  吕思勉

以上是按照自己读的顺序来的,读完觉得不应该这么读。

下面就按照推荐的阅读顺序,对这些书一一介绍。

《中国通史 》,文字内容简练,阅读的目的在于对中国历史脉络的梳理。吕思勉先生不愧是大家,全书是很宏观的,对历史细节没有多余描述,恰到好处。我读完的评价四个字:兼总条贯。这本书适合反复读。

《隋唐五代史》,可以作为隋唐五代历史的教科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像个百科全书,适合初学者,历史史实基本介绍的比较全面,也有作者的一些分析。但总体感觉是深度不够,比如对“甘露之变”的介绍引用的史料内容不全,造成了我阅读时候理解上有些偏差。

有网友说,“王仲荦先生写《隋唐五代史》的时候正值抗战,他在重庆大后方,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不说,资料都不齐全,只有《资治通鉴》,两《唐书》《唐会要》《五代会要》手头都没有,所以这部书在史料引用上有局限性。这一点王仲荦先生自己也承认。另外这部书相对而言写得很浅显,目前隋唐史研究比较深入的问题都没加以探讨,最多当教科书。”

我基本是认同的,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对于不了解隋唐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不错的入门教材,读完对历史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转读其他书。

另外,提一下吕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评价相当高,但是全书是文言,所以我直接放弃了。水平高的朋友可以尝试。

《唐代基层文官》介绍了唐朝一个文人刚步入仕途的官职,对各类官职作了说明,比较近似于现代的科级、处级。作者赖瑞和是台湾人,治学严谨,考证比较全面的,有丰富的例子,史书、唐诗、墓志等等。你会看到许多熟悉的唐朝诗人、宰相都是怎么样步入仕途,都当过什么官。比如白居易很年轻就当上了校书郎,让人羡慕。书中也写了官至宰相的张九龄、元稹的起步。所以读着还比较有趣。

另外,提一下作者还写了《唐代中层文官》,与本书齐名,我还没开始读。

《隋唐史》,岑仲勉先生本来是想作教材才编这本书的,所以文章都是分专题分节编的。观点深刻、引证也全面,适合与对隋唐通识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深度研读。另,文言内容也比较多。

《唐代藩镇研究》,可以作为藩镇的教科书了,对藩镇研究系统而深刻。对于藩镇的梳理、分析客观,见解鲜明独到。启发思考,感觉收获非常大。从中学习了对一个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危机与重构》,评价很好,但可能自己水平不够,还没读懂。最大的感受是:“博士论文”水平就是高。到现在还没看完。建议如果对唐朝藩镇问题兴趣不大,就不要去看了。

《东晋门阀政治》,因为不是隋唐史,所以最后单独讲。田余庆经典之作。阅读难度大,里面不少文言,我读的时候速度极慢。但是每读一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写作的思路非常清晰,通过东晋时期几大家族(门阀)的兴衰,展现了东晋朝的权利斗争。根据史料进行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是这本书的特色。

如果你像我一样,通识性的问题都没掌握好,那就找一本教材先阅读(比如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了解隋唐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进行专题学习。如果你对隋唐五代史通识性的知识已经有大体了解了,就可以开展专题阅读,比如把隋唐五代史划分为隋代开国与统一的巩固、隋末农民起义、唐代开国与玄武门之变、贞观政治、废王立武与关陇集团、武周革命、开元之治、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等专题,分别阅读。

韩熙载夜宴图

“非虚构类”读物

看历史的目的,一定是要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历史其实是在不停地重复,许多问题和矛盾的背后,本质的、主要的原因就那么两条。我读史书或者非虚构类书籍,一个目的是要通过阅读,启发思考。这个是过程导向。因为你是知道整个的历史发展过程,你就可以分析判断前人做的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是要从前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扩充知识储备,增加自身积淀。这个是结果导向。如果说要去指导实践,我认为前者更重要。

刚才我提到了非虚构类书籍。这里的“非虚构类”可以理解为“客观”。不过,史书也未必完全真实客观,但是想想除了学术论文、科学著作外,能够更加客观的读物也就历史、传记、哲学之类了。“虚构类”读物相应就是“主观”,许多虚构的小说也非常优秀。

读非虚构类读物确实是会让人思想上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但是历史有时太过于沧桑、冰冷,常常绕不开战争、权力、政治、杀戮等等,总感觉缺了点温情。虚构类书籍则更加感性,读的时候有喜怒哀乐,能感受到温度和激情。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

所以读隋唐历史期间,我同时还读了冯唐的《万物生长》,充满了青春荷尔蒙。姑且算作平衡吧

万物生长电影剧照

鉴别力

这段时间,通过专题阅读,一下子读了同一主题的多本读物。对比之下,这些书的水平高下立判。由此引发了我对鉴别力的思考。

记得一个故事,王国维喜欢收藏,有次请溥仪到自己家里面做客,还给溥仪展示了收藏的一些宝贝。溥仪看了一圈之后,委婉地跟王国维说:“东西是假的。”王国维不信,专门去找了专业人士鉴定。结果确实是赝品。为什么溥仪简单看一眼就能辨别真假?溥仪说:“这些宝贝和宫里的有些不一样,感觉上就是假的。”确实,他从小到大看到的宝贝太多了,再看劣质的赝品,自然一眼看出。

收藏品需要鉴别真假,文字信息就更加需要鉴别真假。收藏品假只是亏了些钱,但是虚假、冗余信息影响我们的思维、注意力,也可能引起误判,导致严重后果。Rubbish in,Rubbish out。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精神。

但是现在问题是,不少人的信息鉴别力不够高。例子太多了,前些天,双黄连口服液的“闹剧”,还有微博、微信上各种热点事件谣言网友的反应等等。

为什么现在人很容易被微博、微信上的谣言带着走?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那些文字有煽动性,作者带有强烈情绪。这类文字大多是有夸张的描述,鼓吹危险,刺激正义情绪、民族情绪等等。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虚构类”文字。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自身原因——鉴别力弱。

这就是为什么人要读经典。只有读过经典,见识过好的,才懂得什么是更好的。这里有个悖论,鉴别力低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鉴别力不高的。唯有不断尝试和探索更好的,才会突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

三个建议:

1、更多地阅读经典。老师从小到大都让我们读经典,老师不会骗我们的。

2、考虑到大多数人读的虚构类读物多(有情绪、情节,比较生动,读起来爽啊),非虚构类读物较少(因为读起来枯燥,费脑),可以更多尝试非虚构的文字、文章、书籍。包括且不限于:知名报纸、杂志,优秀的历史、传记、哲学类书籍等。

3、最后,辨别日常信息的“三看法”。可以让自己避免被微博、微信上的谣言带着走。来自一位新闻专业朋友的分享。

先看真假。 看到的信息,自己先打个问号,不要着急做评论。

再看是非。 即便是对的,自己思考,判断是非。

后看目的。 自己揣摩下作者写这个信息、文章的目的,希望你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本文标题: 如何较全面地了解隋唐历史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196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隐秘的角落》朱永平对待朱晶晶和朱朝阳的不同态度,是因为他更爱王瑶、厌烦周春红吗姑奶奶算是祖宗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