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数理化天才,可以潜心研究理论,获诺奖!而中国数理化天才,却老想着报考金融和计算机

发布时间: 2022-09-05 13:01: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博士生这么多,却出不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继续探究,正是由于国内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的。问题背景...

为什么美国数理化天才,可以潜心研究理论,获诺奖!而中国数理化天才,却老想着报考金融和计算机

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博士生这么多,却出不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继续探究,正是由于国内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的。

问题背景

应试教育始终都改不了这一点,如果要想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需要有一个极高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对某个领域进行深耕。 这个时间要求必定非常的漫长,但是你从义务教育阶段到了高中,或者说大学毕业你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

一旦毕业之后,如果你选择继续读研读博,那么你必须叫有一个好的家庭经济基础来支撑。

其实根据我身边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者同学他们的经历来看,有很多的人读研读博只不过是想在将来为了自己一个更好的生活。

现状分析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这就是根本原因所在。

总之就是。如果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深耕数十年,那么他必须要摒弃一切杂念,不能够为了一些生活上的琐碎事情而分心。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事情都要与他们无关,国家要做好一个好的后勤保障。

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偏大,他们的一生都在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在科学界年龄低于30岁获得国际大奖的都是杰出的青年。但是往往这类人是非常少的,几乎大部分都是到了不惑之年才有一定的成就。

国家对于科学的重视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如果想了一位科学工作者在某个领域坚持不懈的去研究创造。那么你一定要去保证它的一个基本生活, 不能够让他们为了今后的生活,为了房子,为了车子而担忧。

问题总结

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也在逐步的进行改革,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本人是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深有体会。就最近几年来看,在各大高校经常进行一些科学系列比赛,其中不乏优秀的高中生参与。学校也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学竞赛,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教育体制正在逐渐的向科学化改革。

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将个人兴趣统一,才能够了工作者有更大的积极性。

诺贝尔科学奖本来就是科学中最高精尖的奖项,得奖的人少之又少,难度很大。此外,中国的教育环境,在培养顶级科学家这块,确实还需要不断努力。

一,现在的教育很现实,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这也是国情决定的。

我们的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努力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出来找份好工作”。这应该就是从小到大读书最长听到的话。很现实,但我们却没资格批评这样的想法,因为,不偷不抢,靠自己努力读书,不犯法啊,就连古代读书人考科举,不也是大部分为当官吗。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教育要花掉一个家庭多少的积蓄,如果说读书只为兴趣,谁信啊。

素质教育是口号喊得响亮,但真正决定学子们命运的高考,不还是应试教育雄霸天下吗。作为学生,每天拼命地背啊、记啊、刷题啊、培训啊,学这个学那个,会加分的,学。对提高成绩有效的,学……做中国的学生真累。但是,做为中国学生,不逼自己学习,将来会更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慢慢地,我们就成了考试的机器,我们知道自己被禁锢在一个四四方方的规矩内,但我们并不想跳的出这个框。因为,习惯了。所以,经常有人说,国内的学生缺少创新能力。

二、搞科研是个辛苦的活,必须无后顾之忧的进行,而我们国家的学子大部分达不到不为生活的琐事分心。

如果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深耕数十年,必须要摒弃一切杂念,不能够为了一些生活上的琐碎事情而分心。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事情都要与他们无关,国家要做好一个好的后勤保障。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偏大,他们的一生都在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但我们的研究生、博士生可能面临的是如何把自己最大价值化,来应付将来的房子,车子,孩子等各种家庭开支,上有老下有小,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如何能安心搞科研。

据统计,清华大学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了经管学院,这说明现在的热门是金融、是跟钱有关的所有事和物,而不是搞学术。

现在的社会经济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不是有句话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有多少人能甘心不问世事的搞科研呢。此外,搞学术研究太耗时间了,况且出不出成果还不一定,还不如出来赚大钱改善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三、科研设备,科研条件急需提高

还有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国内的研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的确是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所以,很多真正想搞学术研究、基础研究的都往国外跑了。

不过,现在国家已经很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了,很多有识之士也愿意回国发展研究条件。相信在未来不久,国内也是一块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热土!

总结:综上所述,就是我国研究生、博士生那么多,却出不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原因。

中国的研究生、博士生那么多,没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原因。

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博士生每年都有成千上百的人,那么在这么多的人里,为何就没有一个能拿到诺贝尔科学奖的呢?

首先啊和中国的国情有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现在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博士生纷纷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以经济为主要目的。其实术业有专攻,管理企业应该让那些专门的学经济的人来管理会比较好,而博士生这些有较高学问的人来进行科学研究较好,而且应该是让科学技术来哺育企业,而不是企业来哺育科学。

其二,就是中国上下都在搞创业,科学思想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多少,许多人都是在想着怎么做生意,以创办企业为荣。

其三,就是我国的科研平台较少,许多想搞科研的都会选择去国外,国外的技术较为成熟国内的技术较缺乏。

最后,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以就业为目的,现在的热门专业是金融,主要是现在的社会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就啥都干不成。而且学成后基本就是二三十岁了,还得去成家赡养父母所以这些都得靠经济来完成,而就业后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就业。而且他们考研、考博目的也就是为了就业方便一些。

现在随着我国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个问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会使得那些想搞科研的人不用再跑去国外了,而在国外的人也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继续搞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总之,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日益强盛。

虽然中国的研究生、博士生那么多,但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非常少,是因为诺贝尔奖项的选取都非常难,而且还要求获奖者有一定的贡献和实际效果,因此大多数纯理论的东西是不能获奖的!
这和中国的教育观念有关,中国教育体制多数是应试教育,学生空有达到学历门槛的能力,学术能力并不突出,自然无法成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钱学森侄子钱永健获诺奖后,为何声明我不是中国人,我是美国科学家?

通过“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我国的导弹技术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而钱学森在这项事业中,更是作为主导人物而存在的。对于我国的科研事业来说,能够拥有钱学森这样一个人才,可谓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了。

其实,在钱家中,不仅仅出现了钱学森一个高端人才,有很多人在其他领域内贡献斐然,其中,他的侄子钱永健更是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并没有公开表示对中国的感谢,不仅如此,他还发表声明,称自己与中国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为什么他会说出如此言论呢?

钱永健的求学经历

钱永健的父亲与钱学森一样,都是当时中国派往美国深造的留学生。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十分落后,因此很多人才在来到美国之后,就选择了定居美国继续进行科研事业的探索,钱永健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在定居之后,他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上世纪五十年代,钱永健也出生了。在他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热爱,此时,他家中的地下室也就成为了他的一个小实验室。在父亲的熏陶之下,他对于科研事业也进行了超越同龄人的探索。

后来,随着钱永健对科学研究兴趣的不断增加,他也开始了更多的化学实验,在他上高中的时候,甚至还曾经偷偷在家中的地下室制造火药,结果不慎引发事故。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如果孩子做出这种事的话,那么家长恐怕就会阻止他们化学实验的进一步进行,但在钱永健的父母看来,这种小小的挫折是有利于钱永健未来的事业发展的,因此,他的父母也始终对他的科研行为表示支持。

在钱永健16岁的时候,他就获得了“西屋科学人才选拔”的一等奖。由此可见,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在科研领域内崭露头角了。在这个奖项的帮助之下,钱永健也成功考入了哈佛大学学习,在本科毕业后,他又来到了英国剑桥深造,世界名校中浓厚的科研氛围也使得钱永健的科研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钱永健在科研领域内的贡献

由于在多种生理反应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钱永健也发明出的可以追踪细胞内钙水平的染料,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之下,以前在钙研究领域内遇到的困难也迎刃而解。在研究生毕业后,他也回到了美国担任大学教授,在他的发明中,新型的染料无需进行注射,就可以穿透细胞壁,而这对于研究来说,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由于这项技术成果的实现,钱永健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在2008年时,他与马丁·沙尔菲、下村修三人,也凭借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成果,共同成为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当这个消息传到国内之后,许多国人都为之感到高兴,毕竟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很少有华人能够成为获奖者。然而,就在一次公开活动中,他却表示:

“我是一个美国的科学家,并不是中国的科学家,我自幼在美国长大,因此与中国并没有什么关系。”

从钱永健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华人身份并不认同,在他看来,中国并不是他的故乡。虽然说钱永健的话让许多国人都感到错愕不已,但结合他的成长经历或许也能看出,他对中国的排斥是不无道理的。毕竟相比于美国来说,中国的科研环境是比较落后的。

结语

从钱永健的例子中,我们也能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虽然说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落后于西方各国的发展,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发展道路也逐渐走向了正轨。

在一些高端人才的努力之下,中国的科研环境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在未来我国也会用实际行动证明国家的实力,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相信中国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还能够吸纳更多的人才,到了那个时候,像钱永健这种科学家也将见识到祖国的强大。

因为这个人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于自己的华人身份并不认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话。
因为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对自己华人的身份不认同,而且相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科研环境是比较落后的。
他本来就是美国人,美国科学家。他身在美国,又帮美国,什么都是美国的,所以很特别。
(你想把我气炸?可能性不大。)如此简单的问题,你问一下他不就好了。

为何国人数理化学科这么好,但顶级科学家几乎全是外国人?

因为好的人才和好的科研结果的产出需要生态圈,而生态圈的建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我当然不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不过我可以粗粗琢磨下。不才觉得真实情况远比我想象的还要麻烦。而且我觉得我说话会很乱,因为这个东西的确很乱也很复杂。时间上不一定完全正确。

改革开放的时候刚刚恢复高考,那个时候高校系统残破不堪,那么首先需要一批好的教职人员。这一批教职人员能够胜任大学的教育研究工作。这些学者有些本来就厉害,有些是改革开放之后培养的,但是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外语水平落后,那么跟上西方的进度就需要花时间了。读博的学生都清楚,人家发表的东西里面的研究问题和思想往往是几年前就成型这几年一步步做出来的,那么阅读文献还不足够赶上西方。这时候需要一批旅美旅欧的学者回来指导和交流,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多,分到各个专业就更少了,进度缓慢。

同时,那个年代的中考一开始是没有的,初中毕业不少人上了中专然后直接分配工作,那么和高等教育的接轨不够这时候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师范毕业的教师去教中学,那么这里面又有延迟。需要等师范大学成形有稳定生源很稳定师资才可以。这就很难了,因为大学生源靠好的高中教育,而高中教育需要靠好的师范大学。这是个困境,其中的解决要花很大的代价。事实上到今天,大家仍旧可以见到不少思想落后学业不精的中学老师,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解决。

高中教育接轨勉强接上,但是那个时候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工程院校的作用和需求大于基础学科,那么基础学科的拨款少,没法和国外交流,优先级低。直到今天博士生和硕士的工资仍旧少得可怜,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时间进行到九十年代,这个时候慢慢的大学系统成形了,IMO疯狂拿金牌的这帮子小年轻从娘胎里呱呱坠地,我们快进到今天,90年出生的今年27岁,85年出生的32岁。22岁大部分人大学毕业,博士差不多5年,刚好博士毕业。数学学科这样的基础学科需要做1到2轮博士后,那就是3到6年,之后评上小AP,ASSISTANT PROFESSOR,最后评上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至此获得终身教职。当然这是美国的制度。美国是全世界学术交流的中心,如果一个人想要在基础学科有所建树,那么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学校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题主你希望搞个大新闻的这一代人很多还在为自己的教职发愁,他们希望的更多的是有稳定的有意义的但不一定是震惊世界的研究。因为这些研究可以帮他们立稳脚跟。假设这个时候他们回国了,他们的研究伙伴大部分也在西方,或者更直白些,在美国。他们成为国内教授之后也会隔三差五地跑出去开会。我们自己的国家还没有成为学术流量的中心。自己国家的学者也没法自己在国内长期稳定地输出结果。

这就是我说的生态圈问题,中国没法自己成为学术界的节点,以这个节点为中心产出结果。即使我们有爱国的学者,他们也需要大量和外国学者交流来保证他们成果的先进性。这种时候如果有世界级的数学家,那么是美国籍或者绿卡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这个时候出国留学的国内大学生变多,更多的人最终成为了中国籍的学者,但那又是未来的事情了。

整个学术圈子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环越多延迟就越大,你所说的高中数理化大牛也不过是高强度训练和举国体制搞竞赛的结果,和学术圈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再者秒杀外国人这个也太偏颇了,我并不觉得我们秒杀外国人。

当然这只是这一大团问题中的小部分,你要知道世界级数学家的产出和时代很有关系。陈景润能证明1+2,是因为前面无数数学家铺路,证明了许多弱化的结论。他本人也受益于不少前人的结果,比如Vinogradov的外尔三角和方法。Vinogradov本人也在上个世纪早些证明了三素数定理(1+1+1)。俄罗斯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贡献巨大,在这样一个生态下,陈景润的结果被苏联科学家给出我一点都不会奇怪,我们有陈景润是我们极大的幸运。世界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在普通人的眼里可能只是某个旷世奇才,由上帝安排下凡来给人类开启新世界的大门的。殊不知,这些科学家的背后有无数无名的英雄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用一个个失败来告诉我们哪些路走不通,这些学者在不断地交流和自我批判中给了后来人以启迪和希望。最后一位幸运儿靠着天资与勤奋,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成为了大部分人口中很厉害但是不知道他具体干了啥的“世界级科学家”。

而知道这些之后,你要明白中国要在21世纪大概率稳定产出这样的大师,需要中国有着大量的世界一流学者,大量的世界一流大学,给学者的优厚报酬和稳定的科研条件,大量的科研资金和其他一大车我自己根本想不全的条件,你难道不觉得中国还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么?

和各位共勉。

曾经有人私下找过国内大一的学生试做过某年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题(IMC),结果北大最好的学生也不过能做出7道,其他学校就更惨了,虽然这个成绩也还行,考虑到改卷尺度问题,大约能排到二十多名,放在当年成绩最好的圣彼得堡大学也还是能够进校队,但也只是校队中等偏下的水平,看起来中国学生在学习数分线代这个阶段,优势可能已经被削弱了。我个人推测,到了大学阶段,中国大陆尖子生的数理化优势可能已经开始削弱了。当然这只是相对法国、俄罗斯等先进国家而已。而且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最顶尖的尖子本科生可能未必比台湾强多少。从国内的丘成桐数学竞赛的情况来看,唯二大一就拿纯数单项银奖的都是台湾学生,比如去年拿奖的台大的吴博生。据本人所知,虽然台湾中小学教育水平自李远哲教改以后水准下降的厉害,但是台湾的科学班还是培养出了一些尖子生的,比如建国中学科学班的学生,高中就去台大上课,在大陆,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从国内教学要求和训练强度来看,当前国内最顶尖高校数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和训练强度高于美国最顶尖大学,但低于法国、德国、俄罗斯最好的学校。再看次顶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将来应该是科研后备力量塔基,中国可能也不如这几个国家人数多。比如德国光是波恩大学一个学校,选修代数几何课的本科生某些年份甚至能达到60来人,我怀疑全中国加起来都未必有这么多。甚至德国不算最好的哥廷根大学的数学系,大一下必修实分析,大二上必修微分流形,这点中国没一个大学可以达到。至于中国大学从前的老师俄罗斯,那就不用多说了。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的毕业标准,中国没那个大学达得到,虽然中国最好的学生去莫大列大估计也算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但是考虑到莫大和列大加起来每级500人的规模,中国在中学阶段相对于这三个国家的尖子生数量优势到了本科阶段,应该已经完全不存在了。我个人认为,问题可能是出在是中国的大学缺乏淘汰机制,给学生的压力实在太低。外加教授水平不怎么靠谱,所以甚至考试命题水平也不怎么靠谱,就算搞淘汰,搞不好是劣胜优汰。

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或者说美国制度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阶段),严格的教学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可能最后能成为科学家的学生是少数,但是假如各个年级的学生程度不够好,那么会拖慢整体教学进度,让教授被迫降低教学难度,也不利于发掘学生潜力,毕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要知道,如果说基础课还有成型教材可以让学生自学,前沿课程则因为和科研前沿贴近,经常并没有什么成型教材可以让学生自学,如果只是给一堆文献让学生学,则不易在短时间抓住重点,假如有老师讲课,让学生快速形成一个框架,再自学相关文献和专著充实,这样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但老师授课也要考虑学生的程度,没有大量高水平的学生聚集,光有大批的高水平的教授聚集,这样的教学也很难理想。而大量高水平的学生,则必须依靠制度性培养机制来批量培养,而不可能是一对一的个别培养。以数学学科为例,哥廷根、莫斯科、巴黎这些曾经和现在的世界数学研究中心都是在聚集了大批优秀的教授的同时,也聚集了大批优秀的学生。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对学生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教学和考核制度,从而实现了高水平学生的批量培养。比如德国和德语区,以及和德国在高等教育制度上一脉相承的俄罗斯,考试一大半人不及格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仅宽进严出的德国大学如此,即便是如莫斯科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圣彼得堡大学、苏黎世联邦工学院这样学生经过严格考试选拔才能入学的学校也是如此,而且假如一门课三次考试不及格,这个学生就会被退学,这就是所谓三振出局的制度,此外学生要想毕业不但要通所有课程的考试,取得要求的学分,还需要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学位考试,并且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这样才能成功毕业,最后顺利毕业的学生人数常常不足当初入学的学生的三成。如此相反的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和冷战时期,也曾经有比较严格的教学,后来美国科学的快速崛起,不仅仅是二战导致一大批欧洲科学家去美国避难的缘故,也和这一时期美国本土科学人才不断涌现有密切关系。而到了冷战后期,美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中小学到大学都纷纷降低要求,尤其是大学出现所谓的Grade inflation趋势,如Princeton大学,1969年平均GPA仅为2.83,到了2021年已经增加到3.39。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在50-70年代,获得菲尔兹奖的美国数学家比其他国家都多,而自2000年以来,纯粹由美国所培养的菲尔兹奖得主仅1人,而法国和俄罗斯所培养的菲尔兹奖得主均有4人,虽然冷战结束后大批俄罗斯数学家去美国,充实了美国大学的师资力量,然而此消彼长的态势依然非常明显。

然而很遗憾的是,90年代以来,这种Grade inflation的趋势也蔓延到了中国,甚至一些国内顶尖的大学,考试也越来越简单,学生做题也越来越少。整体上说,虽然现在的学生的眼界比同校的前辈们更宽,但是基本功却并不比同校的前辈们更好。虽然部分优秀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借着信息时代的东风,利用网络上获得的国外顶尖大学的教学资料和引进的外文教材,让自己基本功扎实程度甚至超过了80年代的尖子生,但更多的学生却并不是如此。

到了博士阶段,情况更加不妙。一者,相对于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数学强国,中国本土的靠谱导师非常有限,只要看看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过报告的数学家人数就很容易发现这一点。排除2002年那一次,北大和中科院放到世界范围内,找出六七十个导师队伍比他们更强的学校并不难,教授自己的科研都做得不怎么样,带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很靠谱。比如像原来中科院数学所的田一超这样在国内同代人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去德国波恩大学也就是相当于副教授的W2教授,听说今年应聘巴黎十一大的正教授还没成功。而分散到其它国家去留学的中国学生面临语言、生活习惯、教育系统适应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实相对于这些国家本国学生是吃亏的,尤其是在找导师的时候。所以几个关口一卡,中国的学生到了博士阶段,要出头就已经难上加难。

此外我们就不多说中国科研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评价制度中过分偏重论文数量、杂志和IF,实际上根本就不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大胆创新,尤其是数学、理论物理之类可能需要很长的科研周期才能把东西做出来的学科。此外这还导致一个很糟糕的后果,就是中国国内很多学校的科研方向十分奇葩,比如有很多人研究半群理论、有很多人研究矩阵论、有很多人研究什么模糊数学,都是可以很快上手灌水发论文,但基本上做不出什么重要结果,也确实没做出什么重要结果的方向。与此同时,甚至某些有数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的学校,搞代数几何、代数数论的人都找不出,反而有一堆人研究这种冷僻又做不出重要结果的方向。而像偏微分方程这样既重要又容易上手的方向,就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局面。据说长三角地区做偏微分方程的数学工作者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总之就是研究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方向就做的人少,反之就人多。什么方向可以短平快出论文,什么方向就最受欢迎。这样浮躁而不端正的科研态度,很难做出什么重要的工作。以上种种原因的联合作用,导致了相对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和中小学的水平,中国出现的顶级科学家十分稀少。

首先从PISA2021的测试结果来看,当前中国大陆中学生的数理化平均成绩根本没有达到所谓的“秒杀外国人”的程度。参与测试的上海、北京、江苏、广东都是中国教育水平名列前茅的省份。但从测试结果来看,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排名低于新加坡、日本和台湾,科学水平排名低于新加坡、日本、越南、爱沙尼亚、芬兰、台湾。假如中国大陆教育不发达的中西部省份都来加入到测试中的话,恐怕结果会更加感人,搞不好就和英国差不多。尤其进入2000年以后,中学理科教育教改昏招不断,尤其是几何方面,某些地方的中学几何课几乎推翻了从当年从苏联学来的Kiselev课程体系,严重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中学生的水平比起80-90年代的中学生,水平上下滑的厉害。

当然,这些测试的结果只是反映普通人的数学和科学水平,对高端研究人才的涌现有影响,但其影响并不是最直接的,因为即使整体数学和科学教育水平一般,只要最顶尖的一批学生的程度足够好,还是能维持住前沿科研人才的补充的,整体数学和科学教育水平更多的是影响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的补充。以数学为例,当前本土研究水平最强的两个数学强国,美国大学每年新招聘的数学助理教授大约300多人,法国大学每年新招聘的数学讲师大约100多人,也就是说只要前面几百名学生的水平足够好,已经足以撑起一个数学超级大国了。

得益于中国的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应试教育传统,中国中学尖子生的数理化水平还是拿得出手的,每年国际数理化奥赛基本上总分不会出前三。但是这里要考虑一些问题,就是其它国家的科学拔尖人才选拔未必全靠奥赛。比如法国,法国国内的数学竞赛和奥数命题风格差距太大,而且法国搞奥数升学时候根本没有优势,拿了国际奥数金牌也不见得能进巴黎高师(如1989年获得国际奥数金牌的某位法国学生最后就没考进巴黎高师,只考上了里昂高师。)所以就没几个学生认真搞,放寒假暑假随便搞一两个月就直接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去了。还有像德国这种大学门槛低的国家,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积极性也很堪忧。其实就是俄罗斯这种奥数起源地,莫斯科57数学学校、莫大附中、圣彼得堡239中学这种地方,奥数也就是每周上上讨论班,大赛前在强化两个月,训练时间比中国学生差远了。不少学生也并不把精力全部放在奥数上面,比如某位2021年国际奥数银牌,2021年国际奥数金牌的俄罗斯学生,中学期间还在莫斯科独立大学(莫斯科一个培养数学尖子生的机构。)上了七八门课,而且通过了全部考试,这在中国很难想象。事实上在莫斯科独立大学上课的中学生每年都超过两位数。尤其要主要的是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科学研究之间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即便是关联度最大的奥数比赛,虽然奥数获奖学生在初等数学技巧上有优势,进入大学数学专业学习有先发优势,尤其是技巧性比较强的方向,比如硬分析和组合学之类,但这和数学研究之间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奥数无法考察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后来的数学科研和学习方面恐怕更为重要。奥数高手只能算是原材料,至于能不能变成优秀的数学家,中间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距离。

在中学毕业和博士毕业之间毕竟还有近十年时间,博士毕业到能做出重大科研成果,这中间又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但是不幸的是,不需要到博士毕业,到本科毕业的时候,中国的尖子生优势就已经很成问题了。不过这方面缺乏完整的信息进行整体上的分析,但可以从在顶尖高校学习的中国学生的成绩上看出一些苗头。本人仅就数学专业进行一下分析。

以下是巴黎高师某年微分流形课的一个考试成绩统计。为保护隐私,我隐去了所有人的名字,前面标红的是中国学生,虽然一共只有4个中国学生参加考试,但其中包括某位丘赛银奖得主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最好的本科生的水准,当然众所周知,巴黎高师的法国学生也是可以代表法国尖子生的水准的,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要注意的是,中国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中国学过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来上复习课。而且有的中国学生还比法国学生高出一个年级。在中学阶段,从PISA测试成绩和IMO成绩来看,中国中学生应该还是强于法国中学生的,但在经过两三年的大学学习以后,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从以下成绩统计来看,虽然中国学生普遍处于至少中上的水平,也有中国学生拿了满分20分,但如果看实际卷面得分来看,前三名都是法国学生,其中法国学生最高分517分,比中国学生最高的415分高出了102分,如果换算成百分制,就是差了10多分。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孤例,比如某位曾经在大二期间获得丘赛分析铜奖的学生,在巴黎高师重修复分析课,成绩不过13分。甚至有丘赛获奖的学生,在巴黎读硕士时出现过挂科现象。

因为中国占主导的价值观是挣多少钱,是急功近利,缺出顶级科学家的修炼环境
小编放屁,,,,,,,,,,,,,,,,,,,,顶级科学家都是中国人,,,

15岁国内天才少女,一举破解世界性难题,后来怎样了?

说起科学家,可能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都是一些四、五、六、七十的老爷爷老太太,而且我们能够记得起叫得出名字的科学家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科学家。如果要让你说出一两个年轻的科学家来,可能你抓破脑袋也只能想得起那些三、四十岁的,毕竟科学家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科研,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才能够被称为科学家。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年轻的科学家,她有多年轻呢?15岁。


15岁的时候,大家都才上高一,对于数理化这些理工科类的东西,也不过是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而已,那么这个15岁的姑娘到底是做了什么,能这么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科学家呢?这个15岁的小姑娘叫做谈方琳,由于他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而且其父还是数学系的一名教授,所以从小受到父母熏陶的谈方琳就喜欢上了数学这门,在别人眼中很枯燥的课程。


而且谈方琳除了在数学上面的成绩十分优异之外,她其他的各门学科成绩也都在班上名列前茅。要说谈方琳之所以成绩能这么好,一方面却是是因为受到父母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兴趣驱动了谈方琳去学习。


在方琳上初三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世界级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叫“菲波拉契数列与贝贝祖的估计”。讲实话,这个课题的名字小编听都听不懂,只知道这个课题的难度非常非常大,当时连很多已经成年了的数学新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但是谈方琳最终却攻克了这个课题。为了表彰谭方琳的在这一课题上的成功,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为谭方琳颁发了一等奖以及主席奖。而且谭方林还受邀参加了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并且还被授予了“最年轻科学家”的称号。


谭方琳的成就被媒体报导出来后,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年仅15岁的小科学家,连我国许多已经颇有名气的科学家们都对他的评价非常的高。据说当时连央视都想对谈方琳做一期专访,但是他却拒绝了,并且表示自己不希望被她妈妈看到。


从谭方琳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谈方琳在她父母的教导之下,不仅成为了中国最年轻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知道时时刻刻地保持一颗谦虚之心。对于如今的中国的青少年而言,追星不应该去追那些小鲜肉和漂亮小姐姐们,而应该去追像谈方琳这样的科学新星。科技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家的科技发达了,国家自然也就强盛的起来,而且国家的强盛更是离不开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们。大家喜欢这个年轻的小科学家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后来她被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录取了,并且在毕业后进入了科学院,现在她非常的有名,被很多媒体关注着。
她后来过得很好,她的能力受到了重视,被大力培养,现在正朝着新的目标而努力,过得非常充实。
她后来发展得相当不错,成为了中国最年轻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

为什么我国的科学家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对中国,意义何在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就此也谈了自己的意见。如今,“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声。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忠贤院士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获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

■中国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学研究,设备是非常贵的。中国现在渐渐上来了,可是与先进国家最好的设备相比还差一截。第二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没有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索默菲实验室却有七个学生都拿到该奖,这就是因为索默菲实验室的学术传统影响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积累和传统方面都做到了,不断有年轻人发展起来,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科技就会出现,有人获奖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无疑是严重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

谈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我国著名科学家赵红州教授认为有四点: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甄选机制。

杨振宁认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落后。但他也逐渐乐观起来,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做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工作的条件正在成熟。他说,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这恐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当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却出现落后了,而在70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国科技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吗?

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访问中科院物理所时,曾半开玩笑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讲了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赵忠贤院士说,这些方面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所说的“努力”,不仅指勤奋,还指要选准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他所说的“机遇”,还包含着所选的工作的意义大不大,有的虽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义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奖;他所说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虽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做起来就困难了。今后我们要学会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要有安定、自由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为科学家创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条件。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总书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研究员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国外,几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华人,甚至一些在国内我都看不上的学生,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就成了人才了。

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杨振宁认为,要说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杨振宁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质量最好,可以说中国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杨振宁认为,过去,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是经济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已不是遥遥无期,而仅一步之遥!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不利因素

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来说拿到国际大奖的不利因素是,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太少。过去不先进,人家有成见,还需要了解我们。作为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触、交流,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间交流不够,原因往往是由于经费不足。刘德虎研究员说,一些科学工作者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去前要先写信给人家,看人家愿不愿意给你提供来往机票、食宿等经费。这就像“要饭的”一样,花自己的钱理直气壮,干吗不花自己的钱?因为一年一个项目经费只一二十万元人民币,你去国外开会,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经费还会有多少呢?按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申请必须写得非常完备,但是作为原始创新科技,又有谁能看得那么细、看得那么远、看得那么准呢?如果能先写出结果再进行创新的话,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了吗?

有专家认为,现在有的项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还要避免分散,应该把钱集中在真正献身科学又有科学素养的人身上,鼓励他们的好奇心。现在的评估体系不是把资金投资给科学家身上,甚至出现了该拿钱的人拿不到钱的现象;申请专利的体系跟不上,对已有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科研的连续性不够,不断地申请,科研过程不断地被打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

中国多少年能够拿到这个奖?杨振宁说,假如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而且中国领导人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对研究工作的投资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诺贝尔奖与中国擦肩而过的机会毕竟太少了。赵忠贤院士说,如果对个别事件做估计这很难。但是从整体水平来说,中国要拿诺贝尔奖,需要更多原始性创新科技。

任何一个原始创新科技都不是凭空出来的,不仅需要前人的研究作为基础,也要不断地产生新的观念,不断进行总结,才能挖掘出来。真能在前沿问题上做出比较深入的研究,会有重大原始性创新发现。

刘德虎研究员认为,关键不在于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环境怎么样,只要科研环境改变了,中国科学家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最基本的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别人不了解的会了解,有成见的会改变。

■中国哪些科技领域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问鼎诺奖的水平。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他特别谈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的实验。这一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进展,当然是具有获诺奖水平的。该实验设备已于1998年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飞行,获得了许多数据和成果,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而且参与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专家与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也备受国际瞩目。一旦他们的研究能领先美、日完成,则必获诺奖。据悉,截至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中国是少数建成原子对撞机的国家。在粒子物理学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绍,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课题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国科学家将获得不止一项诺贝尔奖。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国人类基因组工程负责人杨焕明博士不止一次说,基因研究不光拼技术,还拼资源,而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在这片资源的沃土上,随时可能结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实验一直令外国科技同行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验材料。在中国,由于生物资源丰富,中国科学家可以做许多外国科学家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研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中国生物科技的异军突起。杨焕明说,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国已形成了上游基础性研究与下游功能研究兼备的完整科研队伍。中国是世界上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仅有的六国之一,发展速度已位于世界前列,从长远看,中国有追上美、英等国的实力。
基础科学太差,功利性太重
本文标题: 为什么美国数理化天才,可以潜心研究理论,获诺奖!而中国数理化天才,却老想着报考金融和计算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17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会有儒棍这种人凯撒带领的罗马军团能否杀死暴虐霸王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