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名称很长的官印

发布时间: 2022-08-19 12:01: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印章大家都知道,古代印章的样式都有哪些?现代篆刻界,我们最常见到的印章样式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正方形,一种是条式(实际上就是长方形...

中国古代有哪些名称很长的官印

印章大家都知道,古代印章的样式都有哪些?

现代篆刻界,我们最常见到的印章样式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正方形,一种是条式(实际上就是长方形)。当然也偶有圆形和椭圆形印(应当包括在我们平常说的“随形印”一类)。但在周代及战国时期,古玺印章的样式十分丰富,比如西周时的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印:


(西周三角、椭圆双联玺)

比如春秋时期的两方“士君子”双圆+三角形玺:


(春秋的双圆+三角异形玺)

又比如春秋时期的“王戎兵器”菱形玺(现藏天津博物馆):


(春秋异形玺“王兵戎器”)

到了战国时期,异形玺则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战国时期的异形玺)

有方形玺加凸出榫状玺、曲尺形玺、正八角玺、盾牌徽章玺、树叶形玺、三菱扇叶玺、心形玺、多榫凸出形玺,应有尽有……

其实,后世印人还创制了很多别致的印式,比如葫芦状玺、琴状玺、鼎状玺、竹叶状玺、钱币形玺、壶状玺等,不一而足,只要能力求高雅,避免低俗,都算合适、妥当的印式。比如下面这些名家玺印:


(名家的异形玺)

注意,以上列举的所谓印式,实际上是从印面形状来界定的,下面来说说整个印章的样式,从整个印章的样式来说,较为特别的有以下几类:

1、汉魏穿带印。穿带印因左右有孔可以穿带而得名。印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所以又称“两面印”,其式样如图:


(汉代两面印)

2、五面印、六面印或多面印。五面印,刻印文于印正面和四周,合计五面;六面印,则第六面刻于印顶,因为还需为持印留有余地,因此第六面印面一般较小,其式样如图:


(颜綝六面印)

这是非常著名的“颜綝”多面印,另外还有一方非常著名的“独孤信”多面印,如图:


(独孤信多面印)

3、子母印。子母印又称“套印”,最早应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也有四方者)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深细朱文,一般为私印,内容刻姓名、表字等。其印钮,母印多为母兽,子印多为子兽。也有母印钮为兽身,子印钮为兽首者,套合成整兽形。比如:


(三合一的子母印)

后世也有多面嵌套的紫檀木套印,也是私印,比如这套雷铁厓为山本祥云刻紫檀套印:


(紫檀套印)

这套印,边款是“祥云阁主清嘱,乙丑秋九月,铁厓。”,印文分别为“祥云阁主人”、“祥云”、“卧龙堂主人”、“无奇但率真”、“囗浮云”、“见一少佳趣”、“祥云山人”、“山本氏”、“祥云”、“山本权”、“山本”、“祥云”等,姓名、斋号、别号、吉语……全部集于一套之中,出门只须带一套,诸印俱备,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精巧。

4、烙马印。烙马印是古代用于烙马的专用玺印,属于官印一类。这种形制很大的朱文印为铁质,印钮的上部有方孔可纳入木柄,是为烙火方便的设计。比如这方战国时期燕国著名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


(古代的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

烙马玺印特征鲜明,风格独具,在我国印章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据文物考证和文献记载,自战国开始,各朝历代都有烙马印。

5、带钩印。带钩印最早出现在秦汉时,就是将印文镌刻于带钩的钮上,一多半为圆形,也有长方形的,这种印称为带钩印,带钩长一些的有数寸或尺许,短些的约为寸许,实际上,有多少带钩类别,差不多就有多少种带钩印,因为带钩印上所镌的文字多是吉祥话或姓名。

清朝的官印,你知道多少呢?

清代官员的印章称“印信”,皇帝的称“御宝”。除沿用历史上原有的制度外,还根据自身的需要做了一些改进。不同级别的印信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分为宝、印、关防、图记、条记和钤记六种。

1、宝,亲王印信称为“宝”,方三寸六分,厚一寸;亲王世子之印亦称“宝”,但方寸略小为三寸五分,厚一寸。二者均为金质,龟纽平台,满汉文篆体。

2、印,规定用印的衙门,属于常设性质及行政范围的机构。凡有印的衙门,中央机构如六部及各司,其他院寺及司务厅,地方布政使、按察使衙门均发有印。印是清代使用部门最多的一种官方印信。其尺寸从方三寸至二寸一分,厚一寸至四分四厘不等。质地为银或铜,满汉文则分别为大篆、小篆、钟鼎篆、柳叶篆等。

3、关防,规定用关防的衙门,属于临时性质及办理财经、工程等事务的机构。使用关防的衙门有各省总督、巡抚、钦差、出使各国的大臣、镇守总兵、各关监督、各省织造、宗人府银库、工部料估所等。用印尺寸从长三寸二分至二寸六分,宽二寸至一寸九分不等,其质地为银或铜,满汉文小篆。

4、图记,规定用图记得衙门,大多设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西北、东北各地的领队大臣、八旗佐领等,武职或经办钱粮的小机关。其材质为铜,尺寸方自二寸七分至一寸七分,厚自六分五厘至四分不等。如是少数民族地区,印文用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文字。

5,条记,规定用条记的都是最低级单位。如各州县教职、县丞、主簿、吏目、守备等,此外还包括文武及事务性质的单位,因此行使条记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材质多为铜质,尺寸分长二寸六分、宽一寸六分五厘,长二寸四分、宽一寸三分两种。印文为满汉文垂露篆。

6、钤记,规定使用钤记得官吏,为各省文职佐杂,及无兼管兵马钱粮的官员。印材用木质,均由布政使交官匠刻发。各府州县的僧道、阴阳、医官等钤记,亦如佐杂之例,由官匠刻正字发给。钤记不属于官方的正式印信,所以材质为木质,也没有规定的尺寸字体,不经中央铸造发给。


对于印信的管理,同样也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如六部由资深的员外郎佩带印钥。军机处更为严密,银印收藏在奏事处首领太监手中,印钥以领班军机大臣佩带,如军机处用印完毕,则要立即送回奏事处。

古代武官的印有哪些怎么区分官品大小

以汉朝为例

两汉时期,秩级不同的官吏,官印的质地、纽式均不尽相同,大致可分 6等:
①帝、后玺。汉帝玺与秦制同,日常使用的有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6种,史称“乘舆六玺”。另有秦始皇“传国玺”,共 7玺,实物均佚。今有“皇帝信玺”封泥传世。皇后玺实物有1968年陕西咸阳出土的“皇后之玺”。帝、后玺的特点是:均称“玺”,白玉质,螭虎纽。
②王玺。金质,龟纽。《汉官旧仪》谓汉王玺纽式为橐驼纽,今证以实物,似误。实物有1981年江苏邗江发现的东汉初期“广陵王玺”。
③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印。均金质、龟纽。列侯印称“印”,余均称“章”。实物有金质“石洛侯印”。
④秩级中二千石、中二千石印。均银质,龟纽,称“章”。实物有银质“琅琊相印章”。
⑤千石以下至二百石官印,均铜质,鼻纽, 4字,称“印”,印文或省“印”字。今存世汉官印多属此类。
⑥二百石以下小官印。均铜质,鼻纽,半通。按汉百官印边长为汉制一寸,称通官印。半通为通官印之半,因称半通印。
以上汉官印等级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定型于武帝时期。今存汉官印除少数民族印外,无不分属于以上 6个等级。

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

“薛令之印”铜印

“薛令之印”铜印,印面2.2×2.2cm,通高2.4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薛令之印”四字。

薛为县名,《汉书·地理志·鲁国下》:“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又《续汉书·郡国志·鲁国下》:“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此为东汉时官印。

“太尉之印”印

“太尉之印”印,北元,印面10.0×10.0cm,通高9.5cm。

印铜铸,柄钮。印台3层,逐层上敛。印文为八思巴文字体,朱文,左上起顺读。印背有楷书体刻款“太尉之印。宣光元年十一月 日,中书礼部造”。

此为北元政权官印。元朝担任太尉之职见于史籍记载者皆为元政权在中原统治时期。此印有“宣光”年款,表明是元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北走塞外,蒙古贵族孛儿只斤爱猷识礼达腊的北元政权时期的官印。据《元典章》载,太尉为正一品,印银质,橛钮,边长三寸。此印形制皆同史载,唯用铜铸,可能与北元政权的物质经济条件有关。

“鹰坊之印”印

“鹰坊之印”印,金,印面6.3×6.3cm,通高6.5cm。

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为金政权官印。中国古代皇室贵族历来喜欢赛马走狗、放鹰狩猎之类的活动,唐代对猛禽的管理分类很细,设置有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狗坊,以供皇帝狩猎活动之用。到了辽、金时期,仍袭唐制设置鹰坊,一方面北方盛产各类猛禽,游猎民族素好鹰猎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此项活动也有训练军队之用。此印即为金代殿前都典检司下设的鹰坊官署印。

“副统之印”印

“副统之印”印,金,印面6.5×6.3cm,通高4.0cm。

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

此为金政权官印。金代的军职开始是都元帅府总掌军事大权,后改为枢密院,与尚书省对掌文武。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是五京留守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再下是府尹兼都总管,州一级的`军事长官是节度使。此外又于边境地区设统军司与招讨司。此印即为统军司副官之印。

“唐安县之印”印

“唐安县之印”印,唐,印面5.7×5.9cm,通高3.6cm。

印铜铸,高鼻钮,朱文,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右上起顺读“唐安县之印”。

此印为县官署印。自南齐开始,官印印身明显变大,改用朱文,鼻钮加高,钮孔增大,印绶加粗。唐代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分“道(府)、州、县、乡、里”5级。其中县又分为京县、畿县、诸州县三类。京县有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畿县是京兆、河南、太原三府所辖诸县;诸州县按辖区户口的多少、地区的好坏分上中下三等。此件“唐安县之印”与故宫藏唐官印“中书省之印”印的制造方法相同。

“中书省之印”印

“中书省之印”印,唐,印面5.7×5.6cm,通高3.9cm。

印铜铸,高鼻钮,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中书省之印”。印背有楷书体刻款“中书省之印”。

隋唐时期的印章制作有以铜片叠成文字后再与印面凹槽焊成整体者,是此时新出现的造印方法,其成印字口较深。此法在部分宋代印章的制造上仍有保留。此件“中书省之印”即以此种方法制成,因印文是以薄铜片折成,故钤盖后有铁线阳文之感,为少见的唐代官印遗物。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有哪些名称很长的官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447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历史上战争有真正意义上赢过日本吗为何粟裕、朱德都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