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就美日开战的诸多疑问

发布时间: 2022-07-26 14:00: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二战前的美日二国为何会走向敌对关系?日本可以避免美日开战吗?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按明治天皇诏旨立足于“开拓万里波涛”。这一“开拓...

二战中,就美日开战的诸多疑问

二战前的美日二国为何会走向敌对关系?日本可以避免美日开战吗?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按明治天皇诏旨立足于“开拓万里波涛”。这一“开拓”有陆、海两个方向—其“大陆政策”便是入侵韩国、中国并且要打败俄国;向海洋扩展便是控制西太平洋,这自然要冲击美英势力范围。当日本利用美英同情和支持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取胜后,从1907年起便确立以美国为主要假设敌,这就种下了34年后袭击珍珠港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种子。


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正是通过甲午战争掠夺而来。日本用这笔钱兴办教育发展产业,并从英国采购世界上吨位最大的铁甲舰“三笠”号(排水量1.5万吨)等新型舰只,用于下一次战争。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这个中国富饶的宝岛,还迫使清朝开放长江流域供其轻纺织业商品倾销,这又大大便利了发展经济。


这次以小搏大获胜,又滋长起日本冒险主义的军事理论,把战争掠夺当成扩展国家实力的主要选择,这也决定了其随后袭击俄国、中国东北并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为争夺南洋资源还敢于偷袭珍珠港对美开战。


日俄战争获胜后,日本把下一个目标确定为控制南洋。于是,日俄战争刚结束,卸任首相又去担任朝鲜总监的伊藤博文便对新任首相桂太郎说:“下一个敌人就是英美了”。


这真是个讽刺,美国喂养的狼一旦强壮起来,便想要反咬一口。


1931年9月,日本当局以“满洲事变”之名实际开始了侵占中国的战争,先从东北再逐步向关内进攻,至1937年夏终于发动了全面侵华大战。


美国对日本突破“华盛顿条约”体系而想独占中国表示反对,不过长时间内又不愿出力干预而采取了绥靖政策。中国停止内战后团结抗战,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美国认为这符合其自身利益而给予了少量帮助。日美矛盾不可避免地日益尖锐,双方都进行了太平洋战争的准备,日方出于疯狂的扩张性而备战更为积极。


1940年世界形势剧变导致日美矛盾激化,日本狂妄的少壮军官几乎都叫嚷“不辞一战”,上层却担心实力不够而犹豫重重。日本对美一面谈判一面备战,美国对日则是一面施压一面安抚。最后日本的冒险野心冲破了顾虑,以袭击珍珠港和西太平洋的美、英军队开始了太平洋战争。


美国对日本的铤而走险缺乏防备,一时吃了大亏,不过这也刺激了那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马上转入战争轨道。


此时,美国内部还有强烈的“孤立主义”思潮,多数民众反对为亚洲、欧洲事务牺牲本国生命。罗斯福总统要求把军队从过去的25万人扩大到200万人,国会却难以通过。美国政界、商界许多人认为,停止供油就会让日本的军舰、飞机开不动,仅靠制裁便能奏效。不过对一个强盗来说,由此引发的心理却会是“不给我就抢”。


日本对美国长期有着经济依赖性,关键在于本国地狭物贫,重要资源大都需要进口。日本国内只产少量的煤,炼钢铁所需铁矿石主要从中国掠夺,近一半炼钢原料又是从美国进口的废钢铁,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又是日本资源领域中最大的软肋。


当时日本石油年需量约500万吨,自产仅39万吨,四分之三需要从美国进口,其余主要购自荷属东印度。


美国根据“先欧后亚”的战略想先稳住日本,对日谈判中提出条件主要是:


1、日本从中国大陆(不包括满洲)和印度支那撤军;


2、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3、美国恢复同日本的正常贸易。


这些条件的实质,是恢复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前的状态,日本军界对此纷纷叫嚷说:“接受这些条件,不等于支那事变’以来四年将士们的血都白流了吗?”


首相近卫文磨虽不完全同意美国的条件,却认为可以商量,结果被军部拆台。10月上旬,近卫的秘书尾崎秀实是苏联秘密情报员一案被侦破,说明此前首相掌握高层决策情况都已报到莫斯科和延安,这一惊天大案导致近卫内阁辞职。


10月18日,陆军推举的陆相东条英机大将被天皇任命为首相内阁,对美“强硬派”占了上峰,这表明日本又向对美英开战迈进了一步。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在1940年上任时,属于对美“稳健派”。


不过看到日美矛盾无法调和后,他于1941年1月7日最早提出了一个奇袭珍珠港的方案。山本受两个月前英国航空母舰舰载机攻击意大利塔兰托港击毁2艘战列舰的启示,认为美、日军舰的总吨位是10:6(180万吨位对110万吨位),美国战舰性能还占优势,若打堂堂之阵的海战日军没有获胜希望。山本的主张是,最好不打,若打就必须对美军实施奇袭,争取速战速胜速和。


最终,山本五十六策划并亲自指挥了偷袭珍珠港的军事行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日本向美国开战本身就是愚蠢行为,不宣而战的偷袭在道义上又失一招。当袭击珍珠港成功的消息传来,山本五十六深知此举会深深激怒美国人,面对部下欢呼庆贺时一脸愁容,并叹息说:“我们只是惊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当东京城内为偷袭成功呼声沸腾时,两个月前刚辞去首相的近卫文麿也在虎之门华族会馆以黯淡的表情向身边的人说:“真是干了件愚蠢的事。这就注定日本必将战败!”


在英国伦敦和中国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得知珍珠港事件导致日美开战(两天后德国也对美国宣战),顿时出现一片欢呼。“天塌下来有长汉子顶着了”—这正是许多人的心情。美国参加对日本、德国的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对比,日本军国主义成功的偷袭战术倒是在战略上自掘了坟墓。

不可避免,侵华战争初期,日本为防止国际干涉,在力求“不损害第三国在华权益”外,尤其注重维护其与美国的“亲善关系”,其目的在于:一、保障石油、废铁等战略物资的进口;二、中国对美援的“幻想”。但随着日本独占中国野心的膨胀,及其对中国腹地的占领,不可避免地侵犯到美国利益。
就没有一直的友谊关系,只有利益关系。二战前的经济危机,美国都自身难保,哪里还有精力去管日本的死活,而且同为侵略国,谁不知道对方的那点心思呢?日本的野心太大了,看看二战前后日本国内的相关的文件,你就知道日本没有避免开战的心思,就是那么自信。
原因:日本偷袭珍珠岛,美国的利益遭到重创,因此反击,加入协约国,对日本宣战。
不可避免。珍珠岛事件只是导火线,美国自身利益已经受损,只是借此为其加入协约国寻找借口。

如果美日开战,现在,美国要多久才能攻下日本?

如果美日开战,现在,美国要多久才能攻下日本?
你得说你说的攻下是什么意思了?
日本那点自卫队,美国48小时内就能荡平,要迫使日本签署投降协议估计还得拖几天。
不过就算美国和全世界开战也不会跟日本开战
用核武器美国一天就能玩完整个地球。不用核武器美国可以单挑全世界所有国家联合的常规部队。更何况日本二战就已经被美国打下来了 现在还有驻军啊。
日本的投降协议在美国手里,其他都是闲扯。

看完二战有个疑问。日本人竟然知道石油这么重要,为什么在发动战争前没有储备足够的石油?

。。。。。。

当时世界原油产量远不及现在,他想储存,没有稳定来源

再加上当时技术问题,存储技术也不及现在
想想是一方面,能不能又是另一方面,想到并不一定能做到,这是两个概念
当时日本没有一口好的井,然而打一口井需要的成本非常高,而中国有,所以想先霸占中国,就有石油了
具体情况不了解!
只能通过历史史记看!
只能说日本人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吧!
因为日本所占领的地方中,都没有大量石油储量的存在。(当时中国地质勘探程度较低,暂未发现油气田)
日本的战略方向中,向南这一路,就是为了夺取东南亚的油气田(这一地区经过美西战争之后,也在美国的掌握之中)。
从技术上:石油很难储备太多,基本都是运来就马上进行提炼转化,一般储存罐能存个一两条油轮的油最多了。而且即使有储存罐也非常容易成为打击目标。而油轮本身数量也很紧张,而且也非常容易受到打击。(日本又很忽视护航问题......)

关于二战的疑问

为什么二战中只有中日的士兵的步枪有上刺刀,而德军,美军......都不喜欢上rn刺刀,只带匕首,是电影拍摄的问题,还是真实上他们不喜欢打肉搏战,中日就喜欢
二战时欧洲战场的美军几乎用不着刺刀肉搏战也很少,因为德军和美军都不喜欢拼刺,德军更重视装甲部队。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几乎每一把M1步枪上都有刺刀,原因就是因为M1步枪是半自动发射而三八式却是要单发上膛的,所以在步枪射击速度上日军没有优势可言,所以日军只能发挥自己步枪长又善于拼刺刀的优势和美军作战。而美军在作战中为了避免在刺刀格斗中吃亏,所以在与日军进行肉搏的战斗中经常使用手枪,手枪使用方便灵活。在当时美军装备的是1911式点 45口径勃郎宁手枪,这种手枪口径0.45英寸(11.4mm),这种手枪停止作用强,打中敌人身体后子弹不易穿出。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武器。但是禁止士兵配备手枪的条例被仍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手枪。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靠的武器,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武器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而事实证明勃郎宁手枪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用于对付日军的拼刺作战中救了无数美军士兵的性命。日军装备的是十四年式手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王八盒子”,但是日军只有军官才有手枪。

日军在拼刺刀时严格按照《步兵操典》规定退出子弹再格斗,这并不都是由于日军崇尚武士道精神而是因为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的口径只有6.5mm子弹的穿透力很强,弹丸初速高创口光滑,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击中后子弹很容易穿出打中敌人身体,容易在近战格斗中误伤友军,由于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被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白刃战中,日军标准的刺杀准备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段弯曲部,枪托稍下垂在支撑腿侧面,半斜向面对对手,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枪从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护住颈,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这样枪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对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因此,格斗起来,射击的机会很难比突刺的机会更多。而如果作射击准备,手指必须放在扳机上,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问题,一,只要双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会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枪,影响了持枪姿态,拼杀中使不上全力。另外,三八式步枪太长,转动枪口瞄准对方的力距也长,如果对方不是出现在正前方,转动枪口的时间太长,可能枪口还未到位,自己已经被刺倒,这时候使用枪托进行打击无疑是更为方便的作战方法。白刃战中能够有效射击的机会很少,保留枪膛中的子弹,取得战果的机会微乎其微,反而影响了肉搏动作的质量。因此在日军《步兵操典》中规定拼刺之前应将步枪中的子弹退出后再进行拼刺。

而八路军在和日军作战中,因为八路军装备差,与日军实力悬殊再加上八路军的伙食和日军也没办法比导致士兵身体素质不如日军,所以与日军拼刺刀时经常是步枪不退子弹在关键时刻开枪解决,尽量减轻自己的伤亡。
匕首非刺刀也!!

看电影看多了,你没见过美国兵的腰上有刺刀套吗?

想想《大兵瑞恩》里面的美国兵登上滩头后从德军死尸上找到漂亮的银色握把刺刀?

手动枪击的步枪不装刺刀进战怎么办?

二战的时候可不是人人都有冲锋枪!!

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争夺战有很多照片都是M1
挂着刺刀的……
匕首其实就是刺刀,欧美国家不喜欢上刺刀是因为这些军事强国的部队火力强,一般不用打贴身肉搏战,即使打近战也一般用冲锋枪之类的自动火器解决,而远距离射击时上刺刀会影响瞄准(刺刀可是很重的,挂上以后持枪的感觉可是完全不同),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上刺刀。日军上刺刀首先是因为其军事思想僵化落后,迷信步兵集群冲锋,与欧美国家比起来鬼子的战术似乎还停留在一战;其次,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刺刀拼刺比较迎合这种疯狂的精神,所以鬼子拼刺刀确实有两下子;还有一个原因,日军直到二战末期才在海军陆战队试装了少量“百式”冲锋枪,之前日军没有装备过这种轻型自动火器,因为日本的资源极其匮乏,冲锋枪的耗弹量使其无法承受,他们宁可用手动式步枪瞄准一点,因此,打近战时只好在枪上挂上刺刀,弥补其射速不足(更可笑的是,鬼子的《步兵操典》上规定,白刃战前必须退子弹,因为鬼子用的三八式大盖步枪威力不大可穿透力很强,鬼子怕开枪误伤)。中国军队上刺刀是因为中国军队的火力比日军还差,所以与日军搅在一起肉搏可以使日军的重武器无法发挥威力,而日军又没有冲锋枪,所以与鬼子拼刺刀相对来说对中国军队更有利。
战斗意识是不同的.
我也想听回答
其他国家也有刺刀,不过由于火力强一般不上。

二战中的美军势如破竹,为何不趁机强攻日本本土?

1945年8月,随着两颗原子弹的爆炸,核武器的冲击波不仅摧毁了广岛与长崎,还将法西斯分子心中最后的幻梦彻底击碎。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狼狈的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了投降书上,彻底投降。

在看到原子弹惊人的破坏力和爆炸后惨绝人寰的两座城市,很多人似乎都有这种疑问:既然美军当时注定会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为什么最后还要用这种近乎极端的手段,而不是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以取得胜利呢?


并不是没有想过,没落行动剑指东京

其实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在敲定使用原子弹之前,盟军总参谋部早已拟定好了针对日本本土的进攻计划,代号“没落”行动,先后登陆并占领日本九州岛和关东平原,依托这两地的机场和登陆点输送部队,剑指东京,击溃日本。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军部依托日本列岛的地理特征,轻易的对美盟军的主攻方向做出了精准判断,并以九州本州两地为重点,发动不以胜利为目标的、不惜任何代价的、不留任何存续希望的最终的“决号作战”,来最大程度的杀伤盟军登陆部队,迫使盟军停战,换取“有条件投降”。

日军对策:号召全体国民宁为“玉碎”

穷途末路之下,日本大本营为了“决号作战”,从“根基”动员,将日本陆军总兵力扩展到315万人(大部分是少年,退役老兵,伤残回国士兵,和仅存的青壮劳动力),这些士兵只是丧心病狂的“决号作战”的一部分。日军的最终目标在于动员全体国民投入到战争中,用自己的生命去消耗敌人的生命和资源。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看到过神风敢死队,十六七岁的少年,对于生命和战争还在懵懂之中,就被送上空中,数百架只装备单程燃油,没有跳伞装置的自杀式飞机就是他们的归宿。

大本营在“决号作战”中还设置了后续计划,如果军队、海上空中自杀式袭击都没能阻拦住盟军,那就进行所谓“本土大决战”,全民武装,以自杀战术阻抗盟军。

枪支弹药不够就用刀剑等冷兵器,没有刀剑就拿起铁锹、棍棒,甚至是竹竿,有什么用什么,唯一的目的杀伤盟军。

美军在对日作战中损失惨重,无法承担不可估量的后果

在日本大本营疯狂备战的同时,即将发动登陆作战的美军高层面对着“没落”行动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在之前针对瓜岛、硫磺岛、冲绳岛的一系列陆上对日作战中,美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在冲绳战役中,哪怕美军有着绝对的制空制海权,在舰炮飞机的掩护下,登陆作战依然是相当的艰难。日方守岛指挥牛岛满中将将兵力层层布置,挖洞掘沟,严防死守,美军前进每一步,抢夺每一个阵地,登上每一个山头都是用惨烈的伤亡堆上去的。


冲绳战役结束之后,驻守岛屿的12万日军仅有7000多人被俘,剩下全部战死,并且给美军带来了超过8万人的伤亡。当如此惨烈的数字摆上美军高层面前,他们不由得对比起此时日本大本营的动员令:假如在日本本土面对到的情况和冲绳一样,该怎么办?每一步的前进,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城市,如果都靠人命去填,美军能承受这个伤亡么?

隔壁刚刚打完的柏林战役血淋淋的结果还在眼前,面对着80万守城德军,苏军为了占领柏林,付出了30多万人死伤的代价,损失坦克2156辆,损失飞机500余架。假如用这个战损比套入日本本土进攻作战,面对着300多万日军、一亿疯狂国民的美军,伤亡会有多么的惨重?

据1945年4月美国军方给出的报告指出,仅仅是“没落”行动的头两步:登陆九州和本州的行动中伤亡数字就达到了惊人的120万,其中阵亡数大约在31~50万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之后的逐步推进中,美军还将承受更惨烈的攻击和庞大的伤亡数量。

最终,1945年8月4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战争计划委员会,参考了联合参幕部的伤亡估算,和对比截获到的种种日本准备顽抗到底的情报之后,重新确定了作战计划,最终决定使用核武器,暂停对日本本土的登陆计划。

无论何时,考虑的都是利益最大化,美国已经胜利在望,再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动战争很有可能会动摇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国内的反战情绪也高涨,经不起再来一波大伤亡。而且,后面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苏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放之天下皆准,所以鸣金收军,保存实力,在另一个层面展开较量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标题: 二战中,就美日开战的诸多疑问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34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救命救命大家!你是在哪个瞬间发现自己是普通人的,能讲一讲嘛 想写篇文章,感谢你们宋朝对外打仗为什么老是失败,是什么原因呢,就没胜利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