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著作早期是否传入过中国

发布时间: 2022-06-28 01:59: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最初是怎么出现的?或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著作中?谢谢神话是远古时期的先民出于对于自然的探索和敬畏之情产生的,最早...

古希腊的著作早期是否传入过中国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最初是怎么出现的?或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著作中?谢谢

神话是远古时期的先民出于对于自然的探索和敬畏之情产生的,最早都是口耳相传,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谱》和《变形记》。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中国神话最初出现应该是在山海经中吧 希腊神话好像没什么著作出现 或被销毁了

清末明初西方的逻辑学著作被介绍到中国时,名称曾被译为什么?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逻辑学,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

       清末民初翻译来的西方逻辑学译本主要有两类:

      一 是从英文直接翻译而来的译本,多将 Logic 译为 辨学、名学、理则学;

      二 是从日文翻译而来的日本学者编著的译本,多将 Logic 翻译为 论理学。

       这些以"名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为译名的西方逻辑学译本的翻译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逻辑学开始发轫并成形。在译介西方传统逻辑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博采众长,编译出各种逻辑学讲义,以适合中国读者及清末新式学堂教学之用。

       随着晚清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逻辑学以"论理学"或"名学"的名义,在新学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列入师范学校及高等学堂日常教学设置中。新式学堂课程日益完善,从西方移植来的逻辑学,亦随之在中国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的现代新学科。

——参考自《名学、辨学与论理学:清末逻辑学译本与中国现代逻辑学科之形成》 作者:左玉河

古代中国的逻辑学称“名辩”。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名学和辩学的合称。代表著作是《公孙龙子·名实论》、《墨经·小取》和《荀子·正名》。名学亦称为“正名学”,主要指中国古代有关名实关系和正名的理论,内容涉及正名的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所为有名”)、正名的认识论基础(“所缘以同异”)、客观标准、基本原则(“制名之枢要”)和制止乱名(“破三惑”)等。

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三大源泉: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的名辩逻辑,古印度的因明。

清末民初西方逻辑学名称曾被译为论理学、理则学、名学和辩学。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的原因?

当时中国国内处于怎样的情形?哪些因素导致《几何原本》传入中国?

1582年,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神父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带来了15卷本的《原本》。1600年,明代数学家徐光启(1562-1633)与利玛窦相识后,便经常来往。

1607年,他们把该书的前6卷平面几何部分合译成中文,并改名为《几何原本》。后9卷是1857年由中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和英国人伟烈亚力译完的。

两千多年来,《几何原本》一直是学习数学几何部分的主要教材。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许多伟大的学者都曾学习过《几何原本》,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作出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扩展资料:

修订《几何原本》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是年,大明帝国似乎没有什么重大事件,但利玛窦 (Matteo Ricci,1552-1610) 与徐光启 (1562-1633) 合译《几何原本》 前六卷在京师刊印出版,被称为东西方的“伟大相遇”而载入史册。翻开泛黄的纸卷,第一卷卷首之下与“泰西利玛窦口译”并排书写的是“吴淞徐光启笔受”。

1610年,徐光启回京复职,利玛窦却不幸病逝。在利玛窦的遗物中,有一册《几何原本》,上面留下了利玛窦的批校手记。1611年夏,徐光启在京师“积雨无聊”,便与传教士熊三拔( Sabbatino de Ursis,1575-1620)、庞迪我 ( Diego de Pantoja,1571-1618) 一道再次修订《几何原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几何原本



1、《几何原本》(希腊语:Στοιχεῖα)又称《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它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欧几里得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这一方法后来成了建立任何知识体系的典范,在差不多二千年间,被奉为必须遵守的严密思维的范例。这本著作是欧几里得几何的基础,在西方是仅次于《圣经》而流传最广的书籍。
2、中国最早的译本是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15卷)合译的,定名为《几何原本》,几何的中文名称就是由此而得来的。该译本第一次把欧几里德几何学及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国,同时确定了许多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几何学名词,如点、直线、平面、相似、外似等。他们只翻译了前6卷,后9卷由英国人伟烈亚力和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1857年译出。
3、《几何原本》传入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吴淞人。他在加强国防、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改历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对引进西方数学和历法更是不遗余力。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几何原本》。他们于1606年完成前6卷的翻译,1607年在北京印刷发行。
《几何原本》是随着传教士传入的科技知识一起传入中国的,在元朝时第一次传入.最早的汉译本由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前6卷,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后9卷.《几何原本》的翻译及传播培养了一批数学家,他们通过对西方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研究数学的著作.将《几何原本》发展史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转帖] 《几何原本》是怎样传进中国的?

公元前约300年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得,曾在柏拉图的学院学习过,后来他为了教学生学习数学,就开始大量地搜集前人已经研究出来的数学成果,并把这些信息以一种比较规范的形式整理出来,从概念的定义、证明到求解的方法,用很严格的形式介绍这些知识,同时还把将一些没有证明的定理也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几何原本》是世界数学史上影响最为久远,最大的一部数学教课书
《原本》传人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吴淞人,明万历年间1597年的举人,1604年的进士,崇祯年间,先后做过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东阁学士,最后于1632年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他在加强国防、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改历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对引进西方数学和历法更是不遗余力。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原本》。徐光启和利玛窦把《原本》的中文译本定名为《几何原本》,他们于1606年完成前6卷的翻译,1607年在北京印刷发行。是我国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译本首次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等中文译名,流传至今,且传播至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在翻译的同时,徐光启还对《几何原本》做了评价和介绍。他在《几何原本杂议》中说:“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就是说,《几何原本》中的定理不必怀疑,不必揣测,不必试验,不必修改,完全、绝对正确。由于《几何原本》逻辑性强,徐光启还说“此书有四个不可得”,即四个不可能:不可能脱漏一字,不可能找出错误,不可能减少一段。不可能前后次序颠倒。这样评论几何,在约400年前的中国,确实是十分不容易的。
徐光启和利玛窦《几何原本》中译本的另一个伟大贡献是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并确定了几何学中一些基本术语的译名。“几何”的原文是“geometria”,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时,取“geo”的音为“几何”,而“几何”二字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用“几何”译“geometria”,音义兼顾,确是神来之笔。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术语,如点、线、直线、平行线、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中文译名,都是这个译本定下来的。这些译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东渡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利玛窦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15卷)合译的,
定名为《几何原本》,几何的中文名称就是由此而得来的。徐光启要求全部译完《几何原本》,但利玛窦却认为应当适可而止。
由于利玛窦的坚持,《几何原本》的后9卷的翻译推迟了200多年,才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喜欢数学。1852年到上海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相约,继续完成徐光启、利玛窦未完成的事业,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并与1856年完成此项工作。至此,欧几里得的这一伟大著作第一次完整地引人中国,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徐光启在评论《几何原本》时还说:“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
他认为读《几何原本》的好处在于能去掉浮夸之气,练就精思的习惯,会按一定的法则,培养巧妙的思考。所以全世界人人都要学习几何。
在今天,正如徐光启说的那样,全世界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学习一些几何知识。
《几何原本》传人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 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几何原本》。
本文标题: 古希腊的著作早期是否传入过中国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09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自愿义务帮别人家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我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勤洗头发头发长的快还是不洗头发头发长的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