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所有人同时尖叫,地球会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6-18 12:01: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同时起跳,会引发地震吗?短时间,本届世界杯爆冷,墨西哥队战胜了卫冕冠军德国队,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墨...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同时尖叫,地球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同时起跳,会引发地震吗?

短时间,本届世界杯爆冷,墨西哥队战胜了卫冕冠军德国队,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墨西哥城发生显著地震”。


这是真的吗?

不妨我们脑洞大开一些——如果69亿人同时起跳,会发生什么?

我查了一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年轻物理学家真的在网上参与了这个略搞笑的讨论。但是从结论来看,他们是认真的……


偏离轨道?

“世界跳跃”使地球偏离运行轨道的原理,同大炮发射差不多:炮弹从炮筒射出、炮身向反方向后退。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我们跳跃时必须用脚蹬地面,实际上就是利用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起跳。


这个力使人离开原来位置,同时其反作用力也使地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由于地球上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北半球,如果人类同时各跳个得,其结果会使地球向南偏离一点,但又会立刻回到原点。

引发地震?


至于“世界跳跃”引发地震,还要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所有人尽可能紧密地站在一起;一起跳、一起落地。69亿人一起落地,这相当于给地壳重重一锤。这个锤子的重量约为3.16✘1011千克。


据测算,这一锤砸在地壳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产生一场里氏震级3级的轻微地震;如果恰巧砸在断层的敏感点上,引发一场灾难不是不可能。

自转变慢?

“世界跳跃”令地球自转变慢的原理,跟花样滑冰运动员旋转的原理相同:如果你看过花样滑冰,一定会注意到,滑者张开双臂时,旋转速度较慢;然后随着双臂的收拢,滑者会快速旋转起来;当他们完成转身三周跳的高难度动作后,一落地便迅速张开双臂,旋转随即停止,身体稳定下来。


物理学家把这一奇特的效应称为“角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做旋转运动的物体,其上有一部分离转轴远去,那么旋转速度会随之减小,反之亦然。

当地球人一起跳离地面时,就是地球上的一部分离开地轴远去,导致地球自传变慢,昼夜变长。不过,这只是一瞬间的事,随着地球人落回地面,地球自转又恢复正常了。

这些只是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如果真要实现却是困难重重。虽不能实现,但是有个大胆的猜想却也是一件好事。你说是吗

不会,因为人类的力量太过微弱了,地震时因为地球发生的版块运动。

假如全世界人类同时向上跳起落地,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呢?

地球是人类生存了几百万年的家园,科技在不断进步,同时全球人口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现在人们不再迷信,看任何事物都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科学就是要把一些幻想中的事件变成现实。现在的科技就是过去人们幻想中的事物,慢慢都变成了现实。

科学就要有幻想,虽然有些幻想看上去有点可笑。今天这个科学幻想就是有人提出来的:假如全世界70亿的人类同时跳起来又同时落地,地球会面临什么呢?是带来巨大灾难还是毫发无损呢?下面我们就来幻想着分析一下。



事实上全世界的人类不可能同时跳起来,但假如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接到一个指令:某个时间精确到毫秒同时跳起来,地球会发生什么?如果全世界的人同时跳起来,高度又一致,又正好同时落地,那必然会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

人类分散全球,目前地球人口约为70亿,每个人的平均休息为60公斤,那人类的总质量是8400亿公斤,假如每个人可以跳高50厘米,那么全人类落到地球上产生的能量约为8400亿焦耳。这个能量相当于两架A330-300空客飞机携带燃料的能量,如果这些能量像全世界的人类一样分散在地球各个角落,几乎看不到了。

这个能量对地球来说就是一个挠痒痒,可能有人说,之所以对地球没影响,那是因为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果把全球人口集中在一处,再同时跳起落下,那就不一样的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如果把全世界人口集中到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再同时跳起落地,产生的能量也是一样的,这个能量会对地球造成影响吗?



如果我们集中到一处向上跳起50厘米,根据力的相互性,地球也要受到70亿人类向上的力量推动,地球可能会发生极小的偏移,不过这个偏移只有1/100的单个氢原子宽度的距离(原子的直径范围从约0.1到0.5纳米。)当我们回到我们在地球上的原始起始位置时,地球将回到它在宇宙中的原始位置。不会产生没有持续的影响。

虽然对地球没什么影响,但却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大破坏,试想,70亿人类集中到一处同时跳起来,当落地的刹那间会发生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响亮的声音,这个声音可以达到200分贝,这个分贝威力有多大呢?我们对比一下喷气发动机在起飞时会产生150分贝的声音,而我们耳朵能感受到疼痛的声音是120分贝,当人突然暴露在160分贝噪音下,就有可能会耳聋,你说200分贝的声音如果没有提前防护,绝对会震破耳膜,基本上90%的人都会耳聋。

人类落地产生的震动会让地面出现晃动,人可能站立不稳,如果跳跃落地是在海岸线附近,可能会引发海啸,震动也可能导致4-8级别的地震。周围的树木,铁路,桥梁等设施造成毁灭性的重大破坏。由此可见,当全球70亿人口集中起来同时起跳,是可以引发巨大灾难的,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个体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当无数的个体团结起来同时发力的时候,那力量是毁来灭地的。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个科学幻想,70亿人口不可能同时集中到一处起跳,但几千人,几成人却是可以去实验的。就算是把一个学校上万的学生集中到操场上,让学生同时起跳落地,那造成的震动也是不小的,不信你们可去试试啊。当然地球引力比较强,我们起跳也跳不了多高,将来人类要是能上月球了,到月球上去做这个实验了,那威力估计更大。




冷知识:如果地球上70亿人都同时起跳,地球会怎样

地球的未来什么样美国亚利桑纳州弗拉格斯塔夫地质勘探局的行星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未来地球气候和地质”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人们可以感知数亿年后的地球.他们的观点融会了地质学、海洋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和其他学科的最新证据.科学家们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变数主宰着地球和生命形态.其中一个是温室效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影响全球气温;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锐减今天,我们担心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会使太阳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亿年后导致地球气温升高、海洋消失、生命灭绝的大灾难的原因却是大气中缺乏二氧化碳. 我们人类应当感谢二氧化碳在保持地球气候恒定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作用就像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一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地球开始变冷,冰川期开始逼近,那么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地球表层和海洋的化学反应的速度就会放慢.与此同时,不时爆发的火山活动仍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越聚越多,这又会使气温重新升高.相反,如果地球变暖,从空气中吸走二氧化碳的反应又会加速,于是大气的温度又会慢慢地降下来.这一机制已经有效地工作了40亿年,使地球的温度一直处于不太极端的状态. 然而从长远来看,太阳将会变得更亮,大约每1亿年其亮度就会增加1%.这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那些依靠热量的化学反应将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所起到的温度调节器作用将遭到破坏.如此下去,5亿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下降到目前水平的40%多一点.多数的植物将会竭力争取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将会导致大约95%的植物物种陷入困境.松树、冷杉和热带森林将让位于草、灌木和仙人掌这些在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成长的植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会继续下降,大约在9亿年后,最终连这些植被也难以生存.最后,郁郁葱葱的地球将变成一片土黄色. 地球环境将继续恶化.大约12亿年后,太阳将会比现在亮15个百分点左右.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升高到60至70℃,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将会更加活跃,几乎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消失殆尽.海洋温度急剧升高,又增加了大气的湿度,这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水汽也是温室气体,但它不能像二氧化碳那样起到温度自动调节器的作用.大气中的水分增加意味着地球温度的升高,这又将导致蒸发掉地表上更多的水.这一恶性循环将造成失控的温室效应:海洋最终将会消失,只留下大片的干盐滩;大陆漂移也将慢慢停止;复杂的动物肯定早已灭绝. 昼夜不再交替美国天文学协会于2003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科学家向人们模拟并描绘了地球在遥远未来的苦难的模样:70亿年后,太阳膨胀成一个巨大的红色星球,灼热地烧烤着地球;没有人能够精确地预测那时地球和月球将如何围绕着太阳旋转,但有一种可能性是地球将被锁定——地球一侧永远是白昼,另一侧将永远是黑夜.在未来地球永远是白昼的一侧,太阳看起来有目前的250倍大,占据了大部分天空,而且太阳光将照射到地球上很远的地方,事实上只有像北美洲那么大的一片地方永远处在黑暗之中,黑暗地带周围将是一片永远处于微明状态之中的区域. 科学家利用太阳逐渐变亮的天文预测来计算地球表面的温度.通过研究,他们发现75?郾7亿年后,太阳照射下的岩浆海的温度几乎达到了2200℃,岩浆将开始蒸发.然而,处于黑夜一面的地球表面的温度却很难预测.如果仍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在漂浮的话,那么它将会把足够的热量带到处于黑夜的一侧,这样就连黑夜的一侧也会变得很温暖;如果没有这层大气,那么处于黑夜的一侧就会变得非常寒冷.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只有一层薄薄的大气的水星.水星正午时气温能达到350℃,热得足以熔化铅,可是到了夜晚,温度却急剧下降,能降到零下170℃.科学家猜测地球黑夜的一侧气温可能会更低,大约在零下240℃,因此这个又冷又热的地球将形成一些奇特的天气模式.在热的一侧,像硅、镁、铁等金属以及它们的氧化物将从岩浆海中蒸发出来.在温暖的微明区,它们又将重新凝结.你会看到铁雨,可能还会看到一氧化硅雪.同时,从较冷的灰暗的天空中还会飘下钾雪和钠雪.在黑暗的一侧,天气冷得足以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氩冻结成一个巨大的冰帽.冰帽上有一层固态氮冰,在此下面将是水冰(如果那时地球上还有水的话).还存在一个极小的可能性,就是在地球的微明区域里还保留一个平静的液态水海洋. 说了这么多,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听上去很可怕的事情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应该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湿润的绿洲是这个蓝色星球激烈多变的生命中的一段难得而珍贵的平静时刻——在它从炽热的高温中轰轰烈烈地诞生,到它向烧成灰烬并在太空消散的漫长衰变过程中一眨眼的工夫.我们最好还是珍惜现在居住的美丽世界,充分享受和保护好这个多姿而富饶的灿烂世界. (马文华摘自《百科知识》2005年第1期,陈万新文)人类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今天,人类的环境正经历着历史上最迅速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导向何方?它的前景如何? 为了回答全世界人们普遍关心的这些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各种理论,著名的有以美国麦道斯《增长的极限》为理论基础的“零增长论”;英国哥尔德·史密斯从人们的生态需求出发,认为改革后工业社会生态系统不能支撑经济持久增长的“平衡稳定的社会论”;英国舒梅克所强调的要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著名的“小型化经济论”;美国卡伦巴斯的“人道主义社会论”;美国巴克莱和赛克勒“调整人类活动的物理、生物、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整体结构理论”;美国塞尼卡和陶西格以“稀缺的世界”为出发点的“补偿论”:英国科特奈尔的“过渡‘缺短时代’的环境经济学”;美国弗赖依无限期保持较高生活水平、环境舒适并有“生态道德”的“理想生态社会的经济学”;美国卡恩用历史的方法推断科学技术和人类历史文化发展必然引向经济增长的“大过渡”理论;英国米香企图协调两者对立的现代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的空想的“分区制学说”;以及比米香二元论走得更远的返回自然的倒退主义、复古主义……这些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观点:悲观派、乐观派和现实派. 悲观派的著名代表是“罗马俱乐部”,它创立于1968年,组成人员有世界100多位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他们的宗旨是为了探讨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如何,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他们力图用科学方法来描绘未来世界的面貌,提出为了确保人类所希望的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他们发表过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最为轰动的是《增长的极限》.根据他们的预测,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使用等方面按照现在的增长率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到20世纪末,资源会开始下降,到2050年,资源会突然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而到2040年,环境污染会迅速发展到顶点,此后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工农业的衰落而趋于和缓;世界人口大约要到2050年才会增长到最大值,那时的人口数将是几百亿.他们断言,要使世界系统避免最终的崩溃,惟一可行的办法是奉行零增长政策,以保持世界系统的稳定. 属于乐观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如H·卡恩、A·托夫勒、B·默里、D·贝尔等,他们都有专著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未来观.他们认为,在能源方面,人类已着手于原子能的实际应用,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沼能虽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成功的前途是毋庸置疑的,能源危机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在生态环境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能够战胜现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并能创造美好的人工生态环境以保持生态平衡;至于环境污染,只要花不到2%的世界生产总值用于反污染的措施上,就能彻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污染,环境就能保持清洁和良好;此外,遗传工程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无性繁殖将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口粮和副食品;人口的涨落和质量也将置于人类意志控制之下……因此,他们持高度乐观的态度,并认为人类正在进入历史上最有创造性和扩展性的时代. 还有一些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明天的好坏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取决于人类今后几十年做出的决策是否明智
没有任何影响。
1,地球质量远远大于70亿人的质量,人的质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2,地球是圆的,人生活在地面上,地球两端的人会脚对脚同时跳同时踩在地面上力与力相互抵消。所以说地球没任何反应。
如果非要较真的话,只能说人在跃起同时落地时对地球有一个向中心压缩的力,地球有向内的弹性形变。

本文标题: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同时尖叫,地球会有什么影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71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古代烟囱不能是直的,中间要有个弯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