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认同儒家孔子孝文化~ 因为儒家 讲的是大一统 就是集体主义 人是群居动物这一套

发布时间: 2022-06-11 10:00: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论为什么儒家思想,能根植于中华民族芸芸众生,九万里人间善恶;治乱兴亡,五千年是非对错。,社会和平一直是个大学问,它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认同儒家孔子孝文化~ 因为儒家 讲的是大一统 就是集体主义 人是群居动物这一套

论为什么儒家思想 能根植于中华民族

芸芸众生,九万里人间善恶;治乱兴亡,五千年是非对错。

社会和平一直是个大学问,它的重要性甚至能和人生问题同样重要。无论人生是为了快乐还是生命的解脱,还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都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从人类有史一来,单拿中华民族来说,至少5000年的文明了,如果从那个时候,我们能够一直能够保证社会和平,能够和谐解决矛盾,一起发展生产,那么我们人类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无论是什么政治体制,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必然是极大丰富。
然而,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平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解决过,有的只是短暂的休息和阶段性的富强,战争总是不时在发生,最长时隔几百年:再短,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战争。而且一旦有大动荡,几百年沉淀下来的兴盛与富足,数日间就可灰飞烟灭,人民便面临战争的蹂躏:贫穷、饥饿、寒冷、甚至死亡。想起中华民族的最后一次战争,也不过几十年,想想世界各地,似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争。真叫人人堪忧。
大家似乎都知道战争不是个好东西,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对自己,对人类都是个灾难。那么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呢,人类能不能永远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有个叫孔子的人,他看到当时诸国战乱,百姓受苦,感到非常的悲痛。他就一直在思考怎样实现和平这个问题。
他发现,无论是国家间的战争,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出于人的私心,每一方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为他人考虑,不肯退让,于是就发生了战争和冲突。当然也有正义战争,但也是因为一方的贪婪。
所以想要解决战争问题,就得从人心出发。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思想叫“仁”,什么是“仁”呢?就是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为人处世,既要想到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他人的利益,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他人;对待他人也要宽容、理解、谦让。并以此为美德。只要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社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而且为了人人都能做到仁,他还为当时的社会规划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蓝图: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社会秩序。这是一个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仁爱思想,一个以忠为核心的国家仁爱思想和以信义为核心的朋友间的仁爱思想的社会秩序。他把这种社会秩序叫“礼”。

于是他带着“仁”和“礼”周游列国,宣扬教化。。。。。。



《仁爱思想是人性的需要,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需要》

想要每个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似乎不容易,但为什么孔子还要坚持去宣扬仁爱呢,因为孔子看到了,仁爱思想是发自人性的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每个人的根本利益的。他知道,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是强求不得的,而仁爱思想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符合自然规律,就会得让社会大众的接受。
仁爱发源于人的本性。
我们一出生便开始接触仁爱思想,那种爱源于父母,那是出于血缘关系的爱,是人的本性,动物的本能。如小鸟孵卵、老牛舐犊。父母对子女的爱真诚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是钱财买不来的骨肉亲情。这种爱也是仁,一般叫慈爱。叫儿子女对父母的爱,一种也是出于血缘的亲情之爱,一种是出于对父母的恩情,关切之爱、养教之恩。无论是哪一种,都叫仁,它和慈爱是仁爱思想的核心,区别于兄弟朋友之仁,给它一起个专名叫“孝”。如动物有乌鸦反哺,我们人类要对父母尊敬,并且要有赡养的义务等。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利益)是最大的,(几乎)超过你遇到过的,没遇到过任何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身体,把我们从一个无知无能的动物,养育成有社会能力的人,最后能主宰自己的生命。
所以亲子之爱是仁爱当中最纯洁、最真诚的爱,不言利益的爱。是仁爱之核心,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之爱。
仁爱思想是家庭关系的需要。
人一出生,最先接触的是家庭;人的一生,要在家庭生活中成长一段很长的时间;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这里主要说兄弟姐妹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这就注定了相互都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相互间的关爱也是自然情理之中。这种爱是出于动物本能,血缘之情,很大程度上也是不计利益的(与亲子之情一样有一拼,但是一般认为亲子之情是最真挚的)。但是非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有亲情,如有的家庭就有继父(或继母)的兄弟姐妹等不同情况。
而且家庭成员人数就那么几个,所以之间的联系是高度密切的,因为每天在一起生活:吃饭、睡觉、交流、学习。每两个人之间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故事的。对于家庭之外的朋友,则是有选择性的交往,有时很少见面,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如家人那样密切。所以一定要和家人搞好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美好。因为关系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才能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很难一直对你好,所以对兄弟姐妹好,就是对自己好。这也是一种长期博弈的结果。而且家庭成员们有着共同的家庭方向,家庭利益,共同分享欢笑,共同承担风险和困难。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是“战友”关系。这种关系是出于“利”,生存发展的利。

结婚后,除了父母与兄弟关系,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自己的爱人,他(她)与自己的关系密切程度甚至大于兄弟,虽然他(她)与自己没有先天血缘关系,但是他(她)与自己的感情确实非常好的,甚至好到无话不说,视为知己所以称他(她)为自己的另一半。相互间的关爱也是发自真心,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这种爱也是仁的一种,它是出于对爱情的自然流露。
还有之所以夫妻间的关系如此之好,也是两个人的家庭关系本身决定的,因为对方和你有着共同的家庭,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共同经营整个家庭,有着共同的子女,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并且他(她)是和你每天一起吃饭、睡觉、娱乐,相互帮助,相伴走完余生的一个人。如果你不跟他(她)搞好关系,每天冷冷默默的,甚至暴力相向,生活肯定不美好。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你们必须要相互关爱,以换得对方的关爱,才能相互依偎,快快乐乐的生活下。这种关爱也是一种仁爱,出于“利”
而且,男女之间的好感也是人的自然本性,婚姻也是人的需要,人类发展繁衍的需要,需要是一种欲望,这也是出于“利”。
在爱情的基础上,又有间接的亲情,如有共同的子女。这种相互间的关爱(仁)有爱情、亲情的成分,又有出于利的程度。而且夫妻间的也有彼此的恩情(仁)。

家庭是一个小的社会,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基于家庭成员具有血缘关系,之间利益关系的密切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仁爱水平应该是社会中最高的,也是最纯洁的。
仁爱思想是社会关系的需要
或许你会问,家庭成员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密切联系的,可是社会成员之间就没什么血缘关系了,之间的联系也没那么密切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仁爱水平就不怎么高吧?
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仁爱水平确实不高,有时还会出现背离仁义道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的发展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也需要社会的交往,为了赚取物质生存资料、学习、娱乐等等。只要有长期的交往,就可定会有仁的思想。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最注重“信”,即真诚,不欺骗。当然不否认有真正仁爱之心,但这更多的似乎是一种长期博弈的结果。
如,你是个卖大米的,人家来买100斤大米,结果回家一称,只有80斤。行了,就算人家不来找你,下回也不回来买了,长此下去,吃亏的肯定是自己。所以想要在社会上长久发展,必须讲究诚信。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诚信也是仁义的表现,不否认它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但是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处于利。然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单一,相互间可能有复杂的利益、恩怨、感情的纠葛,但是那也不能改变“信”的作用,它依旧是社会成员之间交往的基础。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仁义思想都是人性的需要,人发展的需要,所以仁爱思想很容易的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尤其是战乱年代,人们更渴望爱民的君主,充满仁爱的社会,这样百姓才能得到关爱,社会才能获得和平。而“礼”也是围绕仁爱而设想的一个符合当时社会制度的社会秩序,所以礼的思想也非常受社会大众的欢迎。渐渐也颇得人心。渐渐地,社会的仁爱风气还是很盛行的,无论是从平民百姓,到王侯之家,要是有不孝不义的行为,一定会遭到大家的唾弃。
但是这种思想仅是在民间受欢迎,,但是并不受政府的待见,它可以为内部稳定秩序,和谐社会关系而被政府接受,但是却不能成为政府主导的治民思想,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国家不统一,相互为外乱。



《儒家思想的政治情缘————乱世不遇》

    起初,孔子是看到当时各国之间战乱频繁,百姓不是战死,就是忍受饥饿。所以他周游列国,主要是向各国政府推行仁爱思想,对内轻徭薄役,减免税费,,发展生产让百姓富足,饱暖;对外不打无义之战。这就是仁道。这样无论己国还是他国都会和谐富足,百姓就会安居乐业。
    然而当时的各国之间都虎视眈眈,谁都不敢实行仁政。因为一国主要任务就2个:生产,军事。而这2个任务是矛盾的:因为人力、财力是有限的。发展生产,就意味着轻徭薄役、减少税费,军队的人数会减少,军费就会减少,军事变弱;发展军事,就意味着种地的人会减少,苛捐杂税,百姓变得贫困。一实行仁政,就意味着军事力量减弱,这样就会面临着被强敌吞掉的危险。他们都相互视为虎狼,谁也不敢放松军事,这样各国生产不足,军事强大,就注定了相互残食以充腹的格局。各国相互争夺的财富无非是土地与人口。
    设想如果各国之间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推行仁政的话,谁有不义之战,便发兵攻打它,一定可以使各国不敢相互侵犯,安心发展生产。但是当时的周天子只是虚名,毫无实力与号召力,致使群雄逐鹿,各自称王。
    那么会有人问,春秋之前的周,不是非常的稳定吗,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呢。原因有二:
    周建之初,实行分封制,分封的是王姓和功臣,之间要么是血缘关系,要么是有功臣子,个国家之间关系很亲近;而且周初官方意识形态是礼,就看周公是那么才德双全的人,最后还是辅佐成王,不肯自己称王。那么下面那个敢越礼犯上?
    周建之初,地广人稀。诸侯甚多,天子独大。各国自己的人力用于发展生产都不够,哪里会去和别人争夺土地、人口;交通也不便捷,各国联系疏远;况且周天子有能力伐不义之国。
约400年后,各诸侯国也人口繁多,土地开垦,相继强大;渐渐不受周天子束缚,而且还出现了春秋五霸,天子有名无实。
各诸侯国强大之后,便开始相互贪食土地人民,倚强凌弱,渐渐地就形成了弱肉强食的态势。就算你自己不去侵略别人,别人也会对你虎视眈眈。
这样各国只重军强,不顾民富;都想外伐,不重生产。而且孔子似乎也没有谈及怎样在强兵的同时也能富民,改革土地制度;所以当时各国重视的是法家,既要奖励军功,又要改革土地制度,提高生产力。
似乎儒家对于国富军强没有实质性作用,倒是他的礼对于规范封建系统内部关系很有用。
最后孔子不得不退而讲学,完善他的“仁礼”之道,等待有一天能为国所用。似乎在等待那个大一统的时代。


《儒家思想的政治情缘——好事多磨、如愿辉煌》

终于大一统时代到来了,公元221年,秦始皇扫六合,天下一统。为巩固统治,不重蹈周天子覆辙,废分封,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文化上车同轨、书同文;军事上皇权独揽;显然这又得用法家。
但是此时儒家思想已经很受重用,他对于规范朝廷礼制,也参与国家政治讨论。在朝里设置博士官,叔孙通等人就是。
虽然历史是上有焚书坑儒只说,但是也备受争议。有人说焚书六经尚存,儒生依旧做官,此事被夸大了。
因为秦初为了国家一统,肯定是法家受重用,而且尚有外敌——匈奴,所以又要加强军备,蒙括被抗匈奴和秦修长城都是为了攘外,但是由于秦始皇急功近利,实行苛政、暴政,逼得民反,天下又大乱。最后楚汉相争,刘邦得天下。
此时已经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而且外敌匈奴被蒙恬一站,实力大弱;此时汉朝也对匈奴妥协,实行和亲政策,换得边界和谐。
儒家思想有进一步发展,虽然此时官方实行黄老之学,主要是对于经济,发展生产;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即是举孝廉,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品德的重视;其次才是明经,明经就是考察儒家经典。足可看出儒家的仁礼治国思想逐渐被官学认可。此时也可以看出儒家的爱民思想和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一致之处。
等到汉武帝时期,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开始了。国家逐渐强大,就要加强各方面建设,物质、军事等等。黄老之学没落,儒家思想加强。公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儒学革命。
政治上以儒家经典为官学,选拔儒生;兴办官学,发展儒家教育。
自此大汉几百年,奠定了几千年官方儒家思想的根基。
    孔子的仁礼之道终于可以为为官所用,普世济民。
    但是儒家再好,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他只能从仁义道德感化民众,以仁义廉耻束缚大众,力度远远不够。法律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中国几千来都是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
    
    四

《儒家思想本身的价值》

1、能弥补法家的不足。
    作为政府,必须得有一个官方道德价值观,否则就无法树立政府的形象、驾驭人民的思想、规范人民的行为。而儒家思想,是一个现成的、完整的、不错的、深入民心的、颇有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它是立法的基础,为提高人民道德素质,让人从内心遵守道德,从而修养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和谐内部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与政府的契合。
    仁礼思想所建立的社会秩序,是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把君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尊卑长幼,也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同时也为维护男权社会起到了很大作用。
    3、于人民的契合。
    儒家思想强调爱民,反对苛政。这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也成了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理由,如果君无道,就可以推翻他。
    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统治阶级披着爱民外衣,榨取人民利益,麻痹人民的外衣。古往今来,屡见不鲜。道德是用来教化人民的,但是有时候却教化不了自己。官员上面明镜高悬,私里贪赃枉法;明理以德治国,实则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儒家的快乐观。
    孔子强调快乐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强调安贫乐道。如孔子赞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强调人生的根本目的是修身,修道德;之后才是建功德。
    这就说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仁德”的快乐。为正人君子找到了人生的追求,进而提出礼、义、廉、耻,成为社会的榜样。
    这种近乎宗教的终极关怀,对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养成好的社会风气非常有作用。
    儒家强调精神的修养,单薄对物质的追求,所以使得中华民族对于文化方面非常专长,而对于科技(某些)、武力就不是重视;如中国人能研究懂周易、道德经、奇门遁甲等玄学,能玩的了禅宗;而对于外国的铁马弯刀、坚船利炮则吃了亏。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儒家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事实上,作为政府的统治工具,也只能选择性用之。
    如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等等阶段,吸收佛家、道家等思想;继承发展,被统治阶级所用。
    从而是儒家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涤荡着民族的道德与灵魂,融化于人们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习俗、文化、政治......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学习和教育精神。
    儒家向来是重视教育的,而且这种教育精神是平等的,博爱的。孔子说过,只要给我带学费,向我请教的,我没有不教的,打破了大家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而且孔老夫子“学而不厌”的求学精神、“诲人不倦”的尽责精神一直在形象、亲切地感染着后人。
    而且孔子的求学精神中令我最敬佩的,莫过于实事求是思想,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患无位,患何以立。有教无类,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小不忍则乱大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就是遵循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吗?,如是等等,让我觉得马克思本在中国啊。
    而且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刚柔兼济、进退有度,为人处世的最好的方法。
    直到今天还在闪闪发光,让大家受用、学习。
    当然真理没有国界,真理不分时间,就在每个人身边,无时无刻;二者都是人类普遍的真理,名称不同而道相通。(指它们的闪光点,瑕疵例外)
    
    五
    
《佛家思想的根本动力》

    儒家思想把道德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退能修身,进能兼济天下。然而道德对于人的约束力终究是微弱的,它不能让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信受道德,因为道德没有把人的根本利益跟它永远地联系在一起。相反,道德却是成了人们掘取利益的工具:需要时,我践行仁义;不需要时,抛之脑后。如想做一个百年企业,无论人品怎样的老板,都会把企业的信誉看成是第一位的,重视质量,讲究服务;如果是个一锤子买卖的,往往就肯蒙拐骗,然后找不着人。
    我们不否认有人把道德作为信仰,时时珍惜,但是它只能是一少部分人;我们也不否认,只是很少一部分人一点良心也没有,丧心病狂,极度损人利己;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中间派,甚至中下游,尤其在一个贫困的社会。
    基于社会之间重信讲道,国家强调礼义廉耻,还有法律的保障,一般人不会明面做出太缺德的事,因为社会的舆论和法律的惩罚,但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往往人的本性尽显丑陋。社会上偷鸡摸狗,商场上以假乱真,官场上行贿受贿屡见不鲜。甚至作为人大代表,朝中高官也丑事连篇。这就足以看出道德的懦弱和虚伪。往往很多人总是披着道德的外衣,行着猪狗不如之事。不能说一个好人就没做过坏事,坏人就没有一点良心。但是道德素养不够的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在困难的威胁下,往往就把持不住,深陷其中,甚至以此为乐。我们不是要求有道德的人一点错误也不能犯,起码一个心的善良的人不会做出太缺德的事,如果给他人社会造成了不和原谅的损害,那么即使他做过多少好事,也都显得虚假。因为人看不懂他的心。中国人往往不重视结果,而在意居心。
    可是回首看看过去的历史,不由发出一句感慨:若非真君子,哪个肯慎独。
    但是以道德为追求的儒家思想,忠孝仁义等等价值观为何根深蒂固于中华民族呢。我认为这与佛教的传人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
    佛教西汉时期就已传入中国,东汉时期正式被政府欢迎,加以发扬。佛教可以说是中国最大宗教,因为我不觉得儒家是宗教,道教的影响还是不如佛教深远、广泛的。
    佛教在中国民间非常受欢迎,而且几度被政府定位“国教”,在唐代就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南北朝时也有“南唐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经过往昔政府的支持,高僧大德的努力,佛教在中国遍地开花,发展出各种宗派,天台宗、净土宗、律宗等,还有高深的禅宗;而且还有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不同景观,现在佛教已经同儒家思想一样深植人心了,尽管有时候你不觉得。
    佛教对儒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果定律”、六道轮回、极乐世界。
    首先,佛教解决了中国人的生死观问题。如果没有佛教,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儒家只是说人要安贫乐道,修身以达到仁的境界,那是高尚的,快乐的,否则就是可耻的,很少谈及死亡;道家用炼丹成仙来达到永生,但是难度相当大,成功率相当低,还有生命危险。
    只有佛家真正彻底的讲了生命的来去。佛教承认有天堂地狱,人有灵魂,灵魂不死;人的来生今世都是自己所做善恶之业的感召;做好人好事可是上天堂享乐,做坏事就得下地狱受苦;人生就是为了还债与还命(你欠别人,别人欠你);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如果想永远解脱就得修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成佛。
    首先佛教解决了生死观问题,承认灵魂不死,让人不再恐怖死亡;而且把人的根本利益和道德绑在了一起,就是生命与善恶;你可以不讲道德,危害别人,但是这一切都是要还的,不是来生给人家当牛做马,就得下地狱受苦;而且天堂地狱,是人行善的根本动力,人人都想求福避凶,而这些都是自己造的;这样人们才能够把道德看成自己的根本利益,把行善当成快乐,把灵魂解脱(或是升天堂)作为人生目的;这样才能学会无私、宽容、忍让、和谐;时时关照内心,不被物欲所诱惑,经受住世俗的考研。这样社会就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罪恶与痛苦。人也会变得快乐安然。
    所以佛教对于道德的解释是最究竟的。儒家、道家只讲了要这样做,而佛教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只有知其所以然,才有做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因果,寻求生命的解脱,人人皆以世间利益为第一,何顾死后如何;纵然有真君子,但是大多数还是不能自律的众生,难免做下罪恶。
    从佛教的发展来看,这种因果报应深得中华民族的认可。
    佛教的传入后,曾经也受到过儒家的抵制,但是总体上还是与儒家思想相契合的。儒家讲仁爱,佛教将慈悲;儒家讲宽容,佛教讲忍让;儒家讲安贫乐道,佛教讲随缘自在;儒家讲诚信,佛教讲真诚;儒家讲多助,佛教讲布施。。。。。。都是修身、修心、快乐行善的法门。从本义上并不冲突。而且儒家和佛家的快乐观都是精神上的满足、安乐,而不是物欲上的追求。
    而且佛教与道家也很契合,道家讲无为、无欲,佛教讲无争、空性,都好像在说一个东西。
    同样作过政府的统治工具,为什么佛家思想没有替代儒家呢。
    从道德上讲,佛教比儒家更彻底,究竟;而且佛家的法门众多,在民间也非常普及。但是佛教主要是针对世间人的修行而讲,从不谈及政治,这也许也是政府喜欢的一个原因;而儒家恰恰有一套完整的治国思想:君主以德治国,实行仁政;臣子学而优则仕,尽忠报国。而且儒家思想在对家庭、社会礼仪的规范也非常完整;还有儒家在佛教被发扬之前已有根基和传统,所以就大体上一直作为官方的意识,虽然中间也有被佛教取代的时候。加上儒家也在不断改良,向佛教学习,又迎合了统治者和人民。学了佛教什么呢?如理学和心学,理是什么理?天理。心是什么心?良心。无处不映射因果报应思想。
    虽然儒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但是因果思想确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天理良心就是印证;在中国可以说自己不信宗教,但是你要是不信良心,绝对是鄙视的对象。
    有人会问,佛教的因果报应、天堂地狱、极乐世界不是迷信吗,谁会相信呢,我又没有看见。我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考证才可以断言;科学越是发展,人类越是觉得知道的太少;越是学习,越是觉得宇宙让人敬畏;佛教因果之事不可臆断否定。有很多不可思议之事,带我们去考察,去研究,就如舍利子是怎么回事?历史是那传说毫无根据?地球上那些神秘地带。。。。。。我们都要带有一颗敬畏之心去探索。
    儒家就如一把道德之剑,治世之利器;因果思想就如握剑之手,是这把剑发挥作用的动力;儒家是甘泉之水,佛教是一股清泉,给它源源不断的力量去滋润大地;儒家是一只道德之舟,是因果思想给它插上了翅膀,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飞翔。
    总结
    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生根,基于真理是普遍的,永恒的,仁爱之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阳光;人是有情有思想的生命,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快乐,精神的解脱;物欲终是身外之物,可为心所用,不可使心劳;罪恶是心灵的魔鬼,善良是心灵的天使,良心是人类的本来面目,没有良心便体会不到生命的温暖,人间的大爱。
    而且道德良心的力量的最伟大的,孟子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毛泽东说“精神原子弹”,任何武力都不能让人屈服,只有从道德良心来感化才能让人信服,永不退缩,才能团结民众,为真理无畏奋斗。
    没有道德可能会获得短期利益,但是绝不会长久,没有道德的民族不会长久,有道德的民族才能团结一致、互利互惠,才能有发展、有未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理就如缓缓流动的长河,川流不息,道德良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根本的利益。

如何辩证的看待儒家的思想呢?

什么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说。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孔子至今被尊为最伟大的教育家,在于他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广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所谓开民智,教民以礼。天下人“有教无类”,儒家思想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孔子时代是以“仁”为先。随着孟子“义”的观点加入,“仁义”二字成为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地调整,补充以使用不同时期生存的需要。比如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虽然我们今天说他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异化,但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是建立在对董仲舒这种异化儒家思想的认同之上的,并且促成了儒家思想一统中华官场两千年的局面。

儒家思想大致分为先秦儒家和异化儒家。

思想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

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不断异化,各取所需

时代是变化的,儒家思想也在新时代糅杂进步,从先秦儒学到我们今天的新儒学,虽然脉出同门,但是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

所以,我们一般谈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的精髓,记住“仁义礼智信”就好,其他的就根据需要去各取所需吧,离诸子百家时期的儒家真意意境先去甚远。

辩证的看待儒家思想,这是个伪命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儒家思想本身就是要辩证看待事物,本身就要合乎时宜。辩证的看待一个必须辩证看待事物的学说,这不是伪命题吗?——当真了解了儒家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儒家思想的低级阶段。不辩证看待事物,还能准确把握时宜,作出准确的应对?——与穷究其理,穷尽变化过相比,辩证法太低级了。
儒家思想在维护封建统治,以及教化百姓的行为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阻碍人们的思想解放。
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儒家思想为我们所用。
儒家思想让文变得更加温顺,但是也丧失了创新激情。

大家是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

儒家思想主要有哪些精辟论点,大家是怎样看待的?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不仅是封建产物,但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他的特点便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它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至关重要的是,在各种不良思潮泛滥和冲击的形势下,中国必须保持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易传》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去效仿天地运行的刚健风格,去直面现实,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会,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要求人们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奋发进取,依靠主体的力量,通过主体的实践,完善自我,改进社会。

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这种种优良传统在今天显然并没有过时,仍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拓创新。
我们不能拿片面的眼光去看他,说他怎么妨碍社会进步,其实,儒家文化还是博大精深的,里面的思想现在还是值得我们学习

谈谈儒家孝道观的认识

儒家孝道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同时,孝道观也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夏、商、周三代,孝亲之心表现为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观念,发挥着维系宗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对传统宗教中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使其从一种虔诚礼敬的宗教伦理变成了一种对家族生活反思的人生哲学;从宗教祭祀活动变成了深入社会的家庭规范。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夸大了孝道的引申意义——“以孝治天下”,使之变成了一种国家政治哲学,一方面掩盖了阶级国家的实质,另一方面也歪曲了孝道伦理的本身意义。在现代公民社会里,家庭仍然发挥着“抚幼养老”的社会职能。因而,儒家的孝道观复归其本来意义,仍然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中国文化历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孝道仍然得到了全世界华人的认同,被视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质。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孝道的演进就不难发现,孝道与人类其他道德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正因为儒家孝道观是一种反映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具有生命的,不断流转变化的学说,所以它也一定能适应今天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儒家文化中的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对其他人的好都是假的。再由孝推而广之到社会的弗切伦理秩序,就好像在家“父为子纲”,出到外面就是“臣为君纲”等等。如果孝不存在了,一切伦理道德规范都会失去根基,只要家庭中的孝道能够一直保存下去,那社会、国家就会和谐。
儒家伦理概括来讲就是孝悌、忠信、礼义,一个字概括就是“仁”,目的是为了“和”。如果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忤逆父母,父母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是逆子,就像天刑人那样,父母会终止对逆子的养育,认为他不值得养育。同理,如果在一个族群中,年长的族人保护年幼的族人,而年幼的族人受到保护,却不尊重族人里的长者,那么长者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奸人,就会把他逐出族群,认为他不值得保护。放大到国家,也是如此,如果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百姓却不尊重天子,在儒家看来,这就是乱臣贼子,就会被诛灭,因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国家爱护他。

忠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孔子是如何定义孝的?

孝文化不管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现代,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最重视孝文化的就是儒家思想中的孔子。儒家思想中的孔子则认为孝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除此以外,孔子认为孝不仅仅要求我们在物质上去孝敬父母,还要求我们从精神上去关心父母。

一、孔子对孝的定义

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孔子对孝的定义其实跟现代人对孝的定义差不多。在古代的时候,孔子就提倡我们做人首先一定要做一个孝子。在古代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孝子,我们不仅仅要在生活上给予我们父母一些物质,而且在精神上还要积极的去关心我们的父母。孔子对孝的定义中与现代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同时认为一切以孝为先,就是在古代中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做一个孝子。

二、现代中的孝

在生活中,我们认为孝敬父母,也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这也是我们现代中所说孝的含义。在生活中,所谓的孝敬父母,是指在生活上尊敬父母,给予父母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同时还要给予父母一些精神上的支持。等到父母年迈的时候,我们有义务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的现代中孝跟古代中的孝可能存在有一些小小的不同。因为在现代中孝敬父母的礼仪没有古代中孝敬父母的礼仪那么多。但是现代人心中依然是存在着孝道,依然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

三、总结

孝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有关于孝的定义,一直以来它核心的定义都没有改变,几是少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形式而已。从古至今中国人心中都存有孝道,都知道要孝敬父母。

本文标题: 我们为什么要认同儒家孔子孝文化~ 因为儒家 讲的是大一统 就是集体主义 人是群居动物这一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45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日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台湾为什么会有自己的政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