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滑铁卢”为何成为了阴沟翻船的代名词

发布时间: 2022-06-04 01:01: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滑铁卢”是失败的代名词,滑铁卢战役与谁有关?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于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英普军在比利时小...

“遭遇滑铁卢”为何成为了阴沟翻船的代名词

“滑铁卢”是失败的代名词,滑铁卢战役与谁有关?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于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英普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决战。由于种种原因,英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后世形容遭遇了惨败。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滑铁卢战役缘何爆发?

拿破仑第一次失败后被放逐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他卷土重来,重新执政。反法联军立刻组织了一支64万人的军队,打算分五路进攻,拿破仑准备各个击破,先击败前方的英国和普鲁士两支队伍。
  当时,拿破仑亲自指挥的军队有骑兵23595人,步兵89415人,炮兵11578人,共124588人,火炮344门。英国的惠林顿有93000人,驻扎在布鲁塞尔,普鲁士的布留梅尔有12万人,在比利时东部。
  6月16日,拿破仑先攻普军获胜,布留梅尔马倒受轻伤,普军损失16000人,逃散8000到10000人,法军也损失11000多人。布留梅尔趁着夜色退出战场。拿破仑派格鲁希率33000人追击,但格鲁希行动迟缓,既没有发现布留梅尔的行踪,也不及时赶到滑铁卢增援。而73岁的老将布留梅尔摆脱了法军,及时赶去增援惠林顿,成为胜负的关键。
  6月18日,拿破仑进攻英军,双方在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的滑铁卢高地会战。惠林顿带领的兵力有67661人,其中骑兵12408人,火炮156门,拿破仑带到战场的有71947人,其中骑兵15765人,火炮246门。
  上午11时,法军开始炮击,接着发起第一次进攻,向英军右翼佯攻,由于佯攻的部队立功心切,把佯攻变成了真的攻击,消耗了较多兵力。将近下午1时,东北方出现了普鲁士骑哨,拿破仑认为,他会在普军大队赶到前击败英军,所以他只派了一支部队去阻截普军,继续集中主力攻击英军。
  法军开始了第二次进攻,惠林顿把军队隐蔽在山脊后,法军炮击时卧倒避弹,等法军逼近时再用火力还击,法军伤亡很大,英军骑兵再从山上冲下来,打退进攻的法军步兵,但他们追得太远,又与法军骑兵混战,损失了2500人,英军最前线的一个旅4000人也损失殆尽。
  到下午3点,英法双方都消耗巨大,拿破仑等待着格鲁希,惠林顿等待着布留梅尔。这时布留梅尔已经快到,格鲁希却正在侦察普军到底躲到哪里,有部下要求格鲁希赶往滑铁卢,因为他们能隐约听到那里传来的枪炮声,格鲁希却认为,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所以一边派人四出侦察,一边命部队休息待命。
  等不到格鲁希的拿破仑把希望寄托在普军到达前击溃英军,他组织第三次进攻,5000名法军骑兵冲上高地,又被英军骑兵赶下山。而战场的东北角,普军已经和法军交火。心挂两头的拿破仑命12000骑兵再次冲上高地,这是第四次进攻,又被打退了。这时,已经是下午6时。
  拿破仑手里还有十几个营的近卫军,如果现在再发起一次对英军的冲击,惠林顿必然溃败,但拿破仑必须用近卫军去逐退东北面的普军。近卫军打退了普军,但惠林顿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重新加强了高地的防御。
  下午7时,拿破仑派近卫军对滑铁卢高地发起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冲击,于恶战后被击退。布留梅尔的普军大队到达了战场,形势发生巨变。晚上8时,英普联军发动反攻,法军大败,拿破仑逃回巴黎。这场战斗中,法军损失32000人,联军损失23000人。
  拿破仑此战失败后一蹶不振,宣布退位,他想逃往美国,却被英国人截获,被囚禁在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六年。1821年5月5日,他在那里去世,终年52岁。过去的说法是他死于胃癌,但最新的化验结果表明他是因为长期服用少量砒霜而死的。拿破仑最后的遗言是:“法兰西,军队,冲锋!”

"滑铁卢"什么意思?

第十届世锦赛跳水比赛落幕,中国队遭遇滑铁卢.rnrn我是自动售货也遭遇滑铁卢.
失败的意思、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的转折点、
地名,当年拿破仑兵败于此,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

现在常用来形容由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
大失败的意思。
拿破仑就是在滑铁卢一败涂地的。
出乎意料的失败

关于滑铁卢之战的资料

除课文之外的 介绍一下
滑铁卢
说起滑铁卢,人们除了联想到失败之外,稍懂历史的人一定还会想到一个地方和一个人。这个地方就是比利时的滑铁卢镇,而这个人就是欧洲的历史巨人拿破仑·波拿巴。

滑铁卢镇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大约二十公里。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许许多多小镇一样,

滑铁卢镇古朴而宁静,并无多少特色,但它的名字却是响彻世界,即使对它毫不了解的人也常常把它的名字挂在嘴边,说起某人在某场官司或某场比赛中遭到失败时,就必定会说,某某遭遇了滑铁卢。

作为战场标志的铁狮峰

在距滑铁卢城镇以南2.5公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滑铁卢古战场,虽然它现在是比利时最重要的旅游景区,但并未随意开发。现在的古战场除了有几座规模很小的纪念馆之外,没有兴建任何民用或公用设施,与180多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在位于古战场偏南的地方多了一座金字塔式的小土山。这座小山既是古战场的标志,也是观景台,站在山顶的平台上可以纵览滑铁卢战场的全局。

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小山叫铁狮峰,属于人造山,建于1826年。当时没有推土机,50米高的山峰据说是当地妇女用背篓从两公里外的地方背土垒成的。

沿226级台阶拾级而上,峰顶上迎接人们的是一头威风凛然的铁狮子,它的前爪紧紧地抓住一只象征着世界的铁球,两只眼睛“狮”视眈眈地盯着南方的法兰西,于威严中透出一股肃杀之气。这头雄狮重达18吨,据说是为纪念欧洲联军的胜利,用缴获的法国军队的枪炮熔铸而成的。铁狮下的碑座上没有题词,只刻着“1815.6.18”字样。但就是这串简单的数字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180多年前的那场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战争。

二流将军在一流战争中获胜

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波拿巴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和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14万多人,战局几经反复,厮杀异常激烈,田野一片血红。这场决战持续了大约12个小时,第二天清晨,一只皇家信鸽衔着报捷信飞进了伦敦的白金汉宫,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此时此刻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知道自己的军队战胜了那位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大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至于其中的原因,维克多·雨果也在《悲惨世界》滑铁卢一卷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战的前一天突降大雨,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拿破仑·波拿巴的作战主力火炮队在泥沼中挣扎,迟迟进不了阵地,所以进攻炮打晚了。失败由此成为定局。如果没有那场大雨,进攻炮提早打响,大战在普鲁士人围上来之前就结束,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写法?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胜利未使胜利者名利双收

威灵顿公爵当年的总参谋部就设在滑铁卢镇上,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现在是威灵顿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比利时国王关于威灵顿的“授封书”:授予威灵顿滑铁卢亲王一世称号,并将滑铁卢周围1083公顷的森林和土地同时封授。此称号和封地永远有效并可世袭。

遗憾的是,威灵顿虽然获利不小,但却没留下什么威名。对于前来凭吊古战场的各国游客来说,寻找威灵顿将军纪念馆并不难。但奇怪的是,游客中对于这位得胜的将军似乎并不感兴趣,去过他纪念馆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威灵顿为何许人。前来滑铁卢的人只知有拿破仑·波拿巴,不知有威灵顿,这着实是桩耐人寻味的怪事。

在今天的滑铁卢,除了威灵顿公爵住过的这幢作为联军统帅部的纪念馆以外,再也找不到一处关于这位凯旋将军的纪念地、纪念碑或者别的什么纪念物。滑铁卢镇上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商店,这些纪念品无论是图片还是纪念章几乎都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头像和名字,却很难见到与威灵顿有关的东西。惟一能听到或见到威灵顿名字的地方,是铁狮峰下的滑铁卢战争纪念馆,那里有许多图片、实物以及音像制品,它们向游客再现了这场大战的经过,其中自然要提到交战双方军队的统帅。许多游客就是在这里才第一次得知拿破仑·波拿巴在滑铁卢碰到的对手原来是个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威灵顿。

失败把失败者变得崇高

1815年,滑铁卢大战几天后,拿破仑·波拿巴被再次流放。这次他被远远地流放到大西洋一个孤岛上,5年后的1821年在岛上孤独地死去。

然而,“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波拿巴更为高大。”维克多·雨果的话在今天的滑铁卢得到了确实的印证,在铁狮峰下的拿破仑·波拿巴纪念馆旁边、进入滑铁卢镇的入口处,这个矮子将军的铜像傲然耸立在一座高高的圆柱形基座上。这位一向高傲自大的法国皇帝,身着戎装,身体略微侧斜,两臂交叉抱胸,两眼直视前方。那神态潇洒自信,俨然一副目空一切的胜利者姿态。假如威灵顿在世,不知他对拿破仑·波拿巴的雕像会作何感想。

而对比利时人来说,把一个失败的侵略者的塑像立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是需要非凡气度的。这样做,不只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拿破仑·波拿巴的尊重。在包括比利时在内的整个欧洲人的心中,拿破仑·波拿巴虽有其残忍、暴戾乃至卑劣的一面,但仍不失为伟大的政治家、一流的将军、真正的英雄。在滑铁卢战场上,拿破仑·波拿巴虽然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可是他的名字连同他的气概以及他的影响远远地压倒了他的对手,从而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象征意义==============
拿破仑一直打胜仗,直到在滑铁卢大败,之后拿破仑被囚禁。所以滑铁卢用来形容由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

2.美国爱荷华州东北部的城市。临锡达河。人口7.59万,大市区约13.79万(1980)。农业、畜牧地带的贸易中心。有肉罐头、乳油分离器、拖拉机、农机具等工业。

滑铁卢最大的赢家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和英国将军惠灵顿指挥的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的滑铁卢村展开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战役。黄昏时分,反法联军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拿破仑的军队败局已定。 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商业情报员悄悄撤离了战场,骑快马奔向布鲁塞尔,然后又转到奥斯坦德港。深夜时分,他跳上了一艘有特别通行证的快船。6月19日清晨,他在英国的弗克斯顿上岸。他的老板正在那里亲自等候。老板接过信件,快速打开信封,浏览了一下战报标题,然后就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这家股票交易所老板名叫内森.罗斯切尔德,而这个名叫罗斯伍兹的人,则是受雇与罗斯切尔德商业家族的情报员。罗斯切尔德商业家族的创始人是梅耶。罗斯切尔德,他原本是法兰克福的一名金匠,后来涉足银行业。到1800年的时候,罗斯切尔德家族已经成为法兰克福最富有的犹太家族,内森是梅耶的第三个儿子。1798年他被父亲派到英国开拓罗斯切尔德家族的银行业务。内森是一个城府极深行事果决的银行家,到1815年,他应经成为伦敦首屈一指的银行寡头,与此同时,内森的大哥阿姆斯洛在法兰克福打理罗斯切尔德家族银行的大本营,他的二哥所罗门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建立了家族的另一家分支银行,他的四弟卡尔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一个银行,他的五弟杰姆斯在法国巴黎建立了一家银行。罗斯切尔德家族由此成为金融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国际银行集团。

早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罗斯切尔德家族就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的情报人员住排欧洲的个大城市。更关键的是,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和准确度远远超过了政府的信息网络。正因如此,罗斯切尔德家族才能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滑铁卢战役的结果。

滑铁卢战役的结果不仅在军事意义上重大,而且对金融界的影响同样深远。如果拿破仑的大军胜利,则法国就会成为欧洲的主宰,英国公债的价格就将大跌;相反,如果拿破仑大败,则英国主导欧洲,英国公债就会大涨特涨。
内森的商业才能在这个时候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回到伦敦股票交易所后,他并没有大量买进英国公债,而是反其道而行,让交易员大量抛售英国公债。由于被大量抛售,英国公债的价格开始下跌,越下跌越有人跟着抛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几个小时后,英国公债的价格只剩下原价的百分之五,这个时候,内森又让交易员大量买进英国公债。到了6月21日晚11点,英国军队在滑铁卢取得胜利的消息才传到伦敦。此时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因持有大量的英国国债,已经成了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这意味着英国人以后向英国政府的各项纳税所得,绝大多数都成了罗斯切尔德银行的囊中之物,罗斯切尔德家族也由此控制了大英帝国的经济命脉。有人估算,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滑铁卢战役之后的一两天内赚到的钱就超过了拿破仑打十年战争的受获。内森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之情,他说: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样的人被放在这个王位上来统治这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谁控制着大英帝国的货币供应谁就控制了大英帝国,而我控制了大英帝国的货币供应。

凭借着滑铁卢战役的狂赚,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势力急速膨胀,很快就操控了整个的欧洲金融市场。有人估算,到1850年,罗斯切尔德家族就积累了60亿美元的财富,成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金融帝国。此后,他们在家族银行体系中首先建立了不用实物黄金运输的账目清算系统,而这竟成了今天国际金融的通用规则。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家族竟然长期控制着国际市场上的黄金定价,直到2004年才宣布退出。
1812年,梅耶,罗斯切尔德去世,去世之前,他立下了森严的遗嘱,绝对不允许后人向外界投入家族的财产情况,他的遗嘱也确实被后人严格的执行着,所以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人能清楚的说处这个家族到底有多少财富。可是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罗斯切尔德家族一直控制着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业,这一点,从来都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滑铁卢战役,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进行过很多激动人心的描述,可是,他们很少提到这场战役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确实存在、由此可见,我们解读历史也要从多面入手。如果遗漏了金融史,那我们阅读的滑铁卢就是不完整的。
总之,滑铁卢虽然只打了一天,但这一天足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滑铁卢战役之后,反法联军很快攻占了巴黎,声名显赫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之后被流放到了大西洋上的圣荷勒纳岛。由于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的英国指挥官惠灵顿也因此一举成名。可是,很多历史学家指出,滑铁卢最大的赢家不是惠灵顿将军,而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内森.罗斯切尔德利用自己布下的强大的信息网,打了一场漂亮的战争。某种意义上,拿破仑的滑铁卢成了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凯旋门!
滑铁卢古战场
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18公里处的一个小镇。1815年6月18日,举世闻名的滑铁卢战役在小镇南面5公里外的田野上展开,从此,滑铁卢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被载入史册。当年,拿破仑率法军7.4万人和246门火炮,联军统帅威灵顿公爵只有6.7万人和184门火炮。双方在2.25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一天的浴血鏖战,战场上留下了2.7万具法军和 2.2万具联军士兵的尸体。威灵顿公爵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目睹战场上的惨状,说出一句话:“胜利是除失败之外的最大悲剧!”拿破仑在滑铁卢大战中惨败,标志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最后他在大西洋中的一个荒凉小岛——圣赫勒拿岛上结束了他那富有戏剧性的一生,因此,滑铁卢战役被称为是对欧洲历史起“转折作用”的一场大战。现在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滑铁卢古战场来访古凭吊。古战场的中心是一座 45 米高的土山,这是 1826 年比利时妇女用背篓运土堆成的。登上 226 级台阶可达山顶。上面环形大平台的正中,一只长 4.5米、高 4.45 米、重 28 吨的铁狮子雄踞于高 6 米的底座上,它右前爪踩着一只圆球,面朝法国方向,表示“威震”拿破仑。铁狮子是用遗留在战场上的废铁铸造成的,是雕塑大师范·格尔的杰作。这座土山也因而得名狮子山。山顶平台一侧还有一块巨大金属盘,上面标刻着当年滑铁卢战役作战路线和主要战场。平台四周围有铁栏,游人可凭栏远眺四面八方的景色。狮子山下的滑铁卢纪念馆是一座白色圆形建筑,里面环形墙壁上饰有一幅油画,是法国海军画家路易·杜默兰的杰作——滑铁卢战役环形全景画。这幅长 110 米、高 12 米的环形油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年鏖战的壮烈场面。在油画和当中的环形看台之间,还配以战马、炮车、武器、房舍等实物以及血肉模糊的尸体等雕塑品,加上灯光的巧妙运用,再现了当年战场上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情景。这幅全景画完成于 1912 年。在纪念馆对面,有一小电影院,一年到头只放映一部电影——《滑铁卢战役》。观众可通过电影对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及交战情况有深刻的印象。电影院旁有一个拿破仑的全身塑像。拿破仑戴着三角帽,全身戎装,双臂在胸前抱拢,双脚摆出类似军人“稍息”的姿势。铜像连同底座一共有 4 米高,游客常在这里摄影留念。古战场南面有一座石头小屋,它曾是拿破仑当年的指挥部,北面有一个古堡,那是反法联军总指挥威灵顿的司令部。周围原野上耸立着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国各色各样的纪念碑,以悼念那些阵亡的将士,它们寄托着后人对阵亡者的哀思。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拿破仑的第二次执政,总共只有一百天左右,历史上称为“百日王朝”。
拿破仑自以为有雄才大略,攻无不克,却没有想到在滑铁卢一役中被打得一败涂地。滑铁卢战役在历史上传为笑柄,而滑铁卢一词从此也成了失败的同义词。
自古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长城内外,尸填巨壑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此一证也。拿破仑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共和思想却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此又一幸也 .
本文标题: “遭遇滑铁卢”为何成为了阴沟翻船的代名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397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纳粹德国有什么优点史记《秦始皇本纪》里面嬴政发现李斯马车过多,李斯应如何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