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各国都是什么状态

发布时间: 2022-06-02 12:00: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一战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战,它是怎么造成的?欧洲各巨头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一战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战,它是怎么造成的?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各国都是什么状态

一战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战,它是怎么造成的?欧洲各巨头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一战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战,它是怎么造成的?欧洲各巨头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rn请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缘起:

(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是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关系的演变过程表明,英德冲突对于一战爆发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军竞争和协约国的形成与发展是英德矛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终于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从实际情况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说”并不全面。英国把德国作为主要对手,而德国没有从国策方面把英国作为主要敌人,只是在具体政策和海军竞赛上把英国作为主要对手,因此,两国之间的矛盾构不成主要矛盾。德国最大的敌人是法国,无论从欧陆的霸权地位或德国的发展来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一战前英德之间在殖民地问题上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存在严重的冲突,俄德矛盾远比英德矛盾尖锐、突出。如果说一战是由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引起的,那么显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到新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一战是由于经济萧条引起的不满,帝国了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发动了对外战争。欧洲各国积极备战发动了战争,最后德国战败。
新老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摘自中学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军备情况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从1905年起争造无畏舰,到战前的1913年,德国常备军扩充至87万,法国达80万,沙俄也准备增加到230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各国军备情况,全部国家。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军备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以下数字是从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强国建造新舰的费用比较(单位为英镑),看完即可一目了然:
   年份英 国法 国俄 国德 国190911,076,5514,517,7661,758,48710,177,060191014,755,2894,977,6821,424,01311,392,851191115,148,1715,876,6593,215,39611,701,899191216,132,5587,114,8786,897,58011,491,1871913 16,883,8758,093,06412,082,51611,010,8831914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格局国际形势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德意志的统一和意大利的统一:在荷兰从与英、法争夺海上贸易与霸权败下阵来以后,18世纪就开始了英、法两国的争夺。两国经过一系列争夺与战争,特别是1756—1763年间的“七年战争”,法国在北美与印度的殖民地与特权大都让位于英国。英国此时正开始工业革命,在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下,垄断了海上贸易,成为霸主。法国虽然在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中失利,但是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1789年的大革命后,拿破仑当了皇帝,曾依靠军事力量征服欧洲大陆许多地方,最后失败于对俄国的远征。这说明法国是欧洲一个陆地强国。

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散,使欧洲大陆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民族主义兴起、德国的统一和意大利的统一、各国实行的改革,在欧洲出现了几个强国。除岛国英国、大西洋沿岸的法国外,向东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俄国。这六个国家不仅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而且也在欧洲展开竞争,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在法国的东面原是个松散的德意志帝国。在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使德意志帝国形成为300多个互不相关的公国、侯国、伯国、主教领地国、自由城市国家和骑士领地。其中,南部的奥地利除以维也纳为中心的领地外,还包括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波兰的加里西亚、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蒂罗尔,在1867年,成为奥匈帝国。北部的普鲁士从18世纪开始实行工业化,并不断扩大其领土逐步强大起来。普鲁士帝国在俾斯麦担任首相时,于1866年、1870年分别在战争中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排除了内、外阻力,统一了德意志,成为德意志帝国。

原来分裂为八个小邦的意大利,也从19世纪中期开始以撒丁王国为核心逐步扩大。于1870年普法战争时,法军撤出罗马,意大利军队进入罗马,完成统一大业,成为意大利王国。

2.“三国同盟”的形成:德、意的统一使欧洲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在法国的东面是分裂的德意志各邦,东南部是分裂的意大利,这使法国感到安全。现不仅德、意各自统一,而且自认是西欧霸主的法国却败于新出现的普鲁士不得不大为震惊,难以吞下这个苦果。东面的俄国,对原来西边领土不大的普鲁士并不感到是个威胁,在与普、奥相互关系中,认为自己具有优势。而今,普鲁士不仅能打败奥地利和法国,而且统一了德意志,成为一个超过法、奥的大国不能不使它感觉受到严重威胁。位于中欧的奥地利原先在北面可以左右分裂的德意志,南面又可对意大利北部施加影响,东、西两面则可以协调法、俄,有很大回旋余地。现在则夹在德、意之间,深感不安。

战败了法国而又实现统一的德国清楚地认识到,介于法、俄之间必须与一方建立紧密联系,否则就会两面树敌,自己就会在两面作战中失败。德国要加强自己的力量必须与其民族、语言、文化相同的奥地利建立联盟为基础,才能在中欧站稳脚跟,应付各种局面,特别是防止法国的报复。为此,德国与俄、奥于1873年建立了“三皇联盟”。

奥地利与德国不同,它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包括着诸多民族,它深深地陷入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中。它的侵略与扩张是向着巴尔干半岛。俄国也趁奥斯曼帝国衰落之时,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因为那里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斯拉夫人要争取独立和解放,俄罗斯则可以借支援斯拉夫人之名,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并进入地中海。俄、奥的矛盾使德国居间很难调和,于是“三皇同盟”很快解体。

俄国因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与奥发生冲突,感到德国偏袒奥国而于1878年退出“三皇同盟”。这样“三皇同盟”就只留下德、奥两国保持同盟。这时,新统一起来的意大利,在地中海南岸掠夺殖民地中与法国发生尖锐冲突。原来,意大利以为距离其最近的突尼斯会落人到自己手里,未想到被法国抢去,这使急欲在地中海建立势力范围的意大利感到自己不是法国对手,如果没有与之结盟的国家支持,就无法在地中海与法国抗衡。这样,意大利就不能不找到德国,因为只有德国才能在欧洲大陆与北非殖民地的争夺中制衡法国,有利于自己。不过意大利与奥地利在边界领土上与巴尔干半岛的西部也有利益上的矛盾。为了取得德国的支持,意大利不得不与奥地利在一些问题上妥协,而于1882年加入德、奥的盟约,形成“三国同盟”。

3.“三国协约”的出现:“三国同盟”的形成,法国感到对付东面一个德国已感吃力,又加上的一个意大利,对自己安全感到威胁很大。当时的英国对大陆推行“均势政策”,不愿参与结盟,而且在非洲的东部与亚洲的中南半岛与法国还存在深刻的矛盾。所以,法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欧洲东部的俄罗斯。俄国在“三皇同盟”结束后,在欧洲的扩张到处受阻,缺乏盟国支持,亦急需寻求同盟。法、俄由于双方共同利害关系,于1891年订立“政治协定”,1894年签订“军事协定”,规定在“三国同盟”有关国家向法、俄进攻时,法、俄就应出兵共同打击入侵之敌。

英国作为一个海上岛国,始终是以维持超级海军大国地位来制约欧洲国家的。对欧洲陆地国家,既不能容忍其海军力量发展到可以向英国挑战的地步,又不容忍欧陆出现一个霸主。其采取的主要办法就是设法使欧洲陆地国家间保持平衡和均势,并不与其他大国建立军事同盟,以保持自己有较大的自由与回旋余地。它往往采取支持、资助较弱的一方向较强的一方挑战,以分散、削弱、牵制和打击较强一方,使其无力量与可能同英国竞争,特别是同其在海上争雄。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英国与法、俄在亚、非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方面矛盾较多,而“三国同盟”的德、奥、意在与法、俄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很多是与英国利益相一致的。所以,英国当时立场明显地偏向三国同盟。

但是,英国与三国同盟中的基础是英、德关系。英、德关系除受彼此与法、俄关系影响外,还受英、德两国本身的关系所制约。德国战败法国后得到一大笔赔款,又拿到了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例如,在国民生产总值上,1870年德国为英国的84.7%,而到1890年则为89.8%。在钢铁生产上,英国钢产量在1890年是8×106t,是德国的48%。正是德国在工业生产上的发展赶上与超过英国,使德国在争夺殖民地、海外投资、发展海军方面与英国发生尖锐矛盾。

在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方面,除了在西南非、东非、中国山东等地区德国与英国发生冲突外,更重要是在巴尔干与西亚地区。从19世纪末,德国积极开展修筑一条从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到伊拉克的巴格达的铁路的活动。这条铁路穿过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到达波斯湾,不仅德国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德国开辟了一条到达亚洲波斯湾的快速通道。出了波斯湾就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这对英国在印度与远东的利益带来巨大威胁,英国当然是无法忍受的。

在海军方面,德国意识到,没有强大的海军不仅无法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也无法保卫自己海岸的安全。当德国的工业基础赶上英国时,德国就于1898年和1900年分别通过其第一个和第二个海军发展方案。在发展方案序言中明确宣布,德国必须保持足够的海军力量,以至在和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能够威胁那个国家的优势。按照这个方案英国和德国两国在1900、1910、1914年战舰吨位比例分别如下:1∶0.26、1∶0.44、1∶0.48。结果,德国海军发展速度加快,从1900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10年的第二位,仅次于英国。由于英国在1898—1901年与德国谈判海军控制失败后,也加紧了海军的建设,到1914年大战开始时,海军战舰吨位达到2.71×106t,比1900年的1.06×106t吨增加了1.55倍。

英国感到德国的经济不仅会赶上自己,而且会超过自己。以这样的经济基础与力量,德终将成为欧洲的第一强国,同时也将是英国海上霸主的最大竞争者。面对这种前景与形势不得不将其原来的依均势和平衡所确定的方向拨向另一个方向。在面对“三国同盟”的强大压力下,法、俄也分别调整其与英国的关系,采取妥协。于是英法、英俄分别于1904年和1907年签署协约,结成了与“三国同盟”相对立的“三国协约”。欧洲的六个强国恰好形成三对三的阵势。一个是位于中欧,南北相联;另一个是东西并列,形成夹击之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

1.起因:一战的爆发地是在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原来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该半岛上居住着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门的内哥罗人和希腊人,民族情况十分复杂。1830年,除希腊获得独立外,其他民族都仍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到了19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十分虚弱时,这里就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奥匈帝国紧靠其北,而且已占有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正积极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发展,企图控制更多的领土,于是亚得里亚海变为奥匈帝国所控制。这点得到德国的支持,但德国希望维持奥斯曼帝国统治,以利于其向巴格达铁路的修建。俄国则想通过支持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的当地各民族的独立,特别是塞尔维亚人的全部解放与统一而扩大其势力范围,借机进入地中海。英、法为其近东利益阻止德国南下,俄国西进以保护苏伊士地区安全等目的,支持希腊,不希望奥斯曼帝国被分割。意大利位于亚得里亚海西岸,东与巴尔干半岛相望,亦想进入该地,以获得土地与利益,并使亚得里亚海成为其内海,甚至想在地中海东部建立势力范围。由于这些原因,使该地成为欧洲一个大角逐场所和最后一块尚未明确分割的地方,所以巴尔干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1875年,巴尔干半岛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俄、奥商定,俄同意奥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同意俄向黑海东岸扩张。由于塞尔维亚被奥斯曼打败,俄遂于1877年直接出兵,进逼伊斯坦布尔。英国怕俄独霸黑海海峡,派舰从进入海峡。1878年柏林会议确定,承认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三国独立、奥匈获得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行政管理权(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俄国获得南比萨拉比亚及黑海东岸一些领土,英国取得塞浦路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仍保留有相当大的领土。

1908年,奥斯曼帝国发生革命,俄、奥又商定,俄同意奥匈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则支持黑海对俄开放。结果,奥匈达到了目的,俄国的要求则受多国阻止未能实现,就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合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结果奥匈在德国支持下,态度强硬,俄只好退让。在这次较量中,俄国感到奥匈有德国支持,自己无英、法的支持在巴尔干难以立足,意大利对奥匈在巴尔干的进展开始不满,为阻止奥匈而与俄秘密接触,并对“三国同盟”产生离心倾向。

1878年,俄、土战争,保加利亚参加俄方,后在保加利亚北部成立保加利亚公国。1885年与南部保加利亚合并,并于1908年脱离奥斯曼独立。巴尔干的各国虽独立,但是仍有一部分本民族的居民在奥斯曼的统治下,所以保、塞等国对领土的愿望仍未满足,因而矛盾重重。在俄国积极支持下、保、塞、门、希四国遂组成同盟,企图肢解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土。“四国同盟”也得到英、法的支持。

1912年10月,四国先后向奥斯曼宣战,塞尔维亚人进入瓦尔达尔河上游、新帕扎尔州和阿尔巴尼亚北部,到达亚得利亚海岸,希腊占了萨洛尼卡,保加利亚逼近伊斯坦布尔外围,阿尔巴尼亚趁机宣布独立与中立。英、德出面调解,奥、意积极支持阿尔巴尼亚独立,以此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张及进入亚得利亚海。保加利加和希腊瓜分爱琴海北岸地区。为争夺阿尔巴尼亚,奥、塞互不相让。奥准备入侵塞,未获德支持。塞失去亚得里亚出海口,要求保让出马其顿南部领土以作补偿,但遭拒绝,遂种下保、塞不和种子。关于奥斯曼保留在欧洲的领土问题,德国给予了支持。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俄国所支持的“四国同盟”各自扩大了领土。但是,塞尔维亚人建立大塞尔维亚及获得出海口的愿望未能实现,加深了与奥地利的矛盾。另外,塞与保由于分割领土的意见不一而产生对立,使“四国同盟”失去继续存在的基础。奥斯曼在其领土被瓜分之际德国支持了奥斯曼,这增强其以后对德的倾向。俄国和奥在巴尔干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在那里的领土大部已损失,俄国支持的四国同盟控制着大片领土,就使得“同盟国”对俄战争中其右翼十分薄弱,因此,俄积极设法拆散“四国同盟”。保加利亚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不仅受到塞尔维亚要求重划领土压力,也受到希腊与罗马尼亚要求领土的压力。保要求俄予以仲裁,但遭拒绝,遂转向奥匈。保在奥匈支持下,于1893年夏向塞进攻,希、罗根据与塞的同盟条约出兵攻保。结果,保在其发动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很快以失败告终。保原来获得的领土大部失去,还赔上一部分自己的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的政治结果是,各国阵线分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已倾向于德、奥,而塞、希、罗已与“三国协约”联成一体。其次,巴尔干几次战争中,塞尔维亚得到壮大,与奥的冲突已越来越严重。塞想从奥手中拿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组成大塞尔维亚,而奥匈如不击败塞就难以保证其继续占有波黑。第三,俄、奥几次因塞而剑拔弩张,都因法、德而退让。现在彼此阵营分明,矛盾深化,“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都已有所准备,冲突爆发已不可避免。

1914年6月28日,奥匈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组织军事演习,目的是向塞示威。结果,奥太子斐迪南去现场检阅遇刺身亡。奥在得到德国支持后于7月23日向塞发出包括十项严厉条款在内的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尽管塞答覆已基本全部满足奥要求,但奥仍于7月28日向塞宣战。俄于30月宣布总动员。德于8月1日宣布向俄宣战。8月3日德进攻比利时并向法宣战。英国于8月4日向德宣战。一场世界大战就从欧洲开始了。日本于8月23日向德宣战。原参加“三国同盟”的意大利却到1915年5月23日反而向奥匈宣战,加入“三国协约”阵营。

2.过程: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投降,战争共经历了四年多。其经历过程大体如下:

(1)1914年战况。在战争开始前,德国就拟订好作战计划,准备速战速决。考虑到俄国领土广阔,动员时间缓慢,战争如不短期取胜,会陷入难拔境地,所以确定先进攻法国。预定以四到六个星期时间击溃法国,然后挥师东进,预定三四个月打败俄国,结束战争。这样可以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受夹击的危险。

在西线,德国面对的是法、英,要速战速决,就要使英军一时无法大量支援法国。这样,就可以大军压境,把单独抵抗的法军打垮,使英军无以立足。但是,法国与德国的接壤处的阿尔萨斯与洛林是山地、丘陵,德国的部队难以展开;而法国由于地形条件不但做好防御准备,同时亦布置重兵,企图攻占阿尔萨斯与洛林两地,藉以收复失地,振奋人心,压倒德国,威胁其经济中心莱茵河谷地。所以,德国采取假道比利时,直接进入法国北部。这里地形平坦,不但部队可以展开,战线长,利于德国的突击进攻,不利于法国急促应战进行防御。同时,德军由比利时入境,向西南逼近海岸阻止英军,再转向南绕过巴黎向东,迂回包围法军主力,决战于法东北,以求全胜。

当德军大举进兵比利时时,却遇比意外的顽强抵抗,德军直到8月21日才由卢森堡、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一线分兵五路向法挺进。9月3日已到达巴黎东面的马恩河上,最前锋距巴黎只有15千米。9月10日至15日,德军主力与英、法联军会战于巴黎东面马恩河两侧的奥尔奎河与小莫林地区,打了一场著名的“马恩河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共200万,德军伤亡21万,法军伤亡14万。德军失败,退到法国北部,即凡尔登以北,西到拉昂以南,向北到索姆河上的佩罗纳以西,再到比利时海边城市奥斯坦德一线。德国的西部战线就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在长达700千米长的阵地上掘壕以守。

在西线,马恩河战役后,双方虽再次展开会战,但战线变动不大。虽然德国进攻目的未能达到,但却占领比利时全境、法国北部要地、威胁巴黎。法军虽阻止了德军进攻,但损失军队60万,英国远征军亦损失严重。

在东线,是德、奥与俄国对阵。在西线德国对英、法对阵,都是二比一。不过,对德国来说,则是两面受敌。德国估计,俄国国土广阔,交通不便,动员集中准备需时较多。所以,德国希望速战速决解决法国问题以后,再调转兵力来与奥匈一起与俄国决战。德国认为俄国虽然军队数量等于德国与奥匈两国之和,但装备、训练都较差,战斗力比较弱。德国与俄国接壤界线较长,从东普鲁士向西南到华沙以西,再向南直抵喀尔巴阡山麓。与奥匈接壤是华沙以南,喀尔巴阡山麓以北之地。对德国来说,东普鲁士恰好向东北突出,易受攻击。战争开始后,奥匈军队主要向塞进攻,德军主力向法进攻,东线德、奥取守势。但俄国从同盟角度,在德主力西向之机正是进攻好时机,既拖着德国,使其分兵东西,东线压力增加迫使其从西线抽兵东援,削弱进攻势头,又可使其腹背受敌。抽兵东援确也是马恩河之役失败的原因之一。8月20日正当德军由比利时向法国北部大举进攻时,俄即以数量优势兵力进入东普鲁士。其目的是占领东普鲁士以支援法军。由于俄军在马祖里湖沼泽地带的南、北两面向德军进攻。两方面的军团分头前进,配合不好,于8月31日遭到失败,损失严重。

在进攻东普鲁士的同时,俄军于德涅斯特河到维斯瓦河之间300千米地段向奥匈军队进攻。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的战斗,奥匈失败,损失颇大。德军由东普鲁士调军与奥匈在华沙东南的卢布林至桑河联合进攻,从9月下旬到11月,俄军先败后胜。

奥匈军队在南部,从8月到12月,三次进攻塞尔维亚,但都未能立足而被逐出。此外,在德国拉拢下,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后者于11月初分别与俄、法、英开战。原来德国利用奥斯曼在南方拖着俄国,阻止英、法通过黑海海峡援助俄国,并在对苏伊士运河上威胁英国,发挥作用。但是,奥斯曼在高加索方面的进攻于12月败于俄军,在抵抗英军和法军方面,于1915年8月—12月在西部苏弗拉湾(位于土耳其西北部萨罗斯湾内)登陆战争中却取得胜利。由于英、法在此登陆促使意大利于第二日(1915年5月23日)加入协约国,向奥宣战;正是这次登陆战的失败促使保加利亚于10月向塞宣战,导致塞被奥占领。

日本于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11月7日占中国的青岛,接着相继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诸岛。日本既宣战又不出兵欧洲战场,借机在亚洲扩大势力与影响。

(2)1915年与1916年战况。德国总结1914年战况,认为短期内击溃英法联军较为困难,而突破俄军战线可能性较大,遂将战略改变为东线进,西线守,企图先迫使俄投降,再解决西线问题。在东线,德奥联军分别于1915年2月、5月、8月三次发动进攻。德奥联军由西里西亚向东占领布列斯特,迫使俄军退出华沙。结果,俄失去波兰、立陶宛,使东部战线向东移至北以拉脱维亚的里加向南,经维尔纽斯以东的纳罗奇湖、平斯克,直到切尔诺夫策形成一条南北向的战线。虽然德奥联军把战线东移了很多,战斗亦取得胜利,但未摧毁俄军,使东线也成为阵地战,并未达到打垮俄军把兵力转往西线的目的。

西线,英法与德军都曾发动进攻但都未突破对方阵地,双方共损失兵力共约200万人。

在1915年的5月23日,意大利正式加入“三国协约”并向奥匈宣战,虽未取得胜利,却拖着部分奥军。保加利亚10月1日向塞宣战,配合德、奥军队作战,塞境全部被占,塞军转移到科孚岛。希腊则迟至1917年6月29日始加入协约国作战。

1915年,俄国力量大为削弱,塞尔维亚被全部占领。在东线上,德军不愿重蹈拿破仑覆辙,所以停止前进。另一方面,德国认为,只有击败英、法才能取得胜利,而西线法军虽已疲敝,但有英军支援仍在顽强战斗,而英军有海外大片殖民地支援,人力、物力仍较充足。德国如要取胜只有打败法国,逼退英国,打击英国海上运输与力量,动摇其基础才是上策。

1916年,德国于2月开始就猛攻法国东部战场重镇凡尔登,双方攻防进退到12月才结束。战斗规模巨大,战争特别激烈,双方伤亡都近80万,结果德军未能前进而失败。

为了减轻德军对凡尔登压力,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阵地的西端的索姆河地区于1916年6月24日发动进攻,首次使用了坦克,激烈的进攻持续到8月底,虽然对德军阵地没有重大变动,但对其力量有极大的削弱。另外,奥军为配合凡尔登战役于5月15日以优势兵力在意北部特伦蒂诺向意军发动进攻。意军招架不住,开始退却。如果奥军进入意大利北部就会产生严重影响。为此,俄国于6月4日开始在西南战线从平斯克到切尔诺夫策向西前进,到9月中旬使奥军损失兵员150万,阻止了奥军于6月下旬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平原的进攻。

罗马尼亚由于具有石油资源,对双方来说都十分重要。在俄军于西南战线大败奥匈军时,罗于8月28日向奥匈宣战。但为了石油,德奥联军进入罗境,接着俄军亦进入罗境,东方战线也就延伸到罗境。

总之,1916年,双方在东西战线都有相当大的削弱,不过相比之下,德奥已感到补充力量的不足。

(3)1917年与1918年战况。在双方战场上彼此都极其疲敝情况下,1917年最大的变化是俄国的革命发生和美国的参战。

1917年从1月开始,俄国由于国内经济生活极端困难,爆发全国性示威、罢工。3月11日首都爆发武装起义,3月15日成立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仍然执行继续战争的政策,原想通过取胜来稳定局势,但是在6月与9月分别在西南战线和里加战役的失败,不仅丧失大片土地,更加重国内矛盾。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1月8日苏提出停战谈判建议。协约国考虑东方战线停下来不利两面夹击德、奥,故拒绝此建议,而德国考虑,可以抽出兵力集中于西线有利其地位改善,接受该建议。结果,于12月5日签订暂时停战协定,3月3日签订和约。和约虽使苏失去大片领土,但苏维埃政权却获得巩固。

德国为打破封锁和破坏英国海上优势,使用潜艇袭击英国船只。仅在1916年就击沉英国船只270艘,吨数达125万吨,但并未能突破英国封锁。到1917年,德国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政策,即凡在英吉利海峡航行的一切船只,不论国籍均可对其进行袭击。从1月击沉的181艘、29万吨,到4月份则达到423艘、87万吨。从2月3日到4月6日有10艘美国商船被击沉,许多美国人葬身海底,引起美国朝野情绪激动,遂于4月6日决定向德宣战。

原来,美国执行中立政策,在战争中经济获得很大发展,工业生产成倍增长,货物供不应求,贸易顺差巨增。另外,美国向协约国提供大量贷款。因此,美国的利益已与协约国联在一起。美国看到,俄国退出战争有利于德国西线进攻,如德国胜,则其建立的世界霸权对美国不利,如果再不参战则失去时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利用德国潜艇对美国的损害,另一方面利用截获的德国鼓动墨西哥加入对美战争,以收回美国西南部过去墨领土作报酬的电报予以公开,以德国插手美洲事务来引起公愤遂向德宣战。

在1917年,俄、美两国,一个退出战争,一个参加战争,使欧洲的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东方战线虽然牵制德国1/3兵力,但和约未订,德军尚不能大量转向西方。而在西线虽然美国已参战,但兵力尚待运输,逐渐集中,还不能马上对德军产生强大压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在3月16日转入准备好的齐格菲阵地进行防守,英、法虽发动几次战役都未能取得进展。

1918年只剩下西部战线,德国已把东部军队西调,兵力有所加强,德国仍想凭借其力量压倒协约国军事力量,突破其防线。从3月到7月,德军发动五次进攻,分别指向亚眠、伊珀尔、苏瓦松、瓦兹河和兰斯方向,但其前进的里程越来越短,损失很大,均被协约国军队击退。在7月中以后,美国已有150万人抵达前线参战,协约国力量大增,遂于7、8、10三个月发动三次进攻。特别是10月的进攻,兴登堡防线被突破,北自伊珀尔南到兰斯全线崩溃。

由于同盟国各国内已无法控制局势,保加利亚于9月30日,奥斯曼于10月31日,奥匈于11月3日宣布投降。奥匈帝国各民族纷纷起义,宣布脱离帝国独立而土崩瓦解。德国国内,11月3日基尔水兵起义开始,全国工人亦纷纷起义,11月9日柏林起义成功,10日德皇逃亡荷兰,11日德国投降并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3.新的政治格局的出现:一战实际是一次世界大国力量的较量,也是政治格局大改组,不仅反映战争的结果,也对以后世界形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强烈要求加分哦

  1.德意志的统一和意大利的统一:在荷兰从与英、法争夺海上贸易与霸权败下阵来以后,18世纪就开始了英、法两国的争夺。两国经过一系列争夺与战争,特别是1756—1763年间的“七年战争”,法国在北美与印度的殖民地与特权大都让位于英国。英国此时正开始工业革命,在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下,垄断了海上贸易,成为霸主。法国虽然在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中失利,但是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1789年的大革命后,拿破仑当了皇帝,曾依靠军事力量征服欧洲大陆许多地方,最后失败于对俄国的远征。这说明法国是欧洲一个陆地强国。

  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散,使欧洲大陆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加上民族主义兴起、德国的统一和意大利的统一、各国实行的改革,在欧洲出现了几个强国。除岛国英国、大西洋沿岸的法国外,向东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俄国。这六个国家不仅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而且也在欧洲展开竞争,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在法国的东面原是个松散的德意志帝国。在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使德意志帝国形成为300多个互不相关的公国、侯国、伯国、主教领地国、自由城市国家和骑士领地。其中,南部的奥地利除以维也纳为中心的领地外,还包括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波兰的加里西亚、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蒂罗尔,在1867年,成为奥匈帝国。北部的普鲁士从18世纪开始实行工业化,并不断扩大其领土逐步强大起来。普鲁士帝国在俾斯麦担任首相时,于1866年、1870年分别在战争中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排除了内、外阻力,统一了德意志,成为德意志帝国。

  原来分裂为八个小邦的意大利,也从19世纪中期开始以撒丁王国为核心逐步扩大。于1870年普法战争时,法军撤出罗马,意大利军队进入罗马,完成统一大业,成为意大利王国。

  2.“三国同盟”的形成:德、意的统一使欧洲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在法国的东面是分裂的德意志各邦,东南部是分裂的意大利,这使法国感到安全。现不仅德、意各自统一,而且自认是西欧霸主的法国却败于新出现的普鲁士不得不大为震惊,难以吞下这个苦果。东面的俄国,对原来西边领土不大的普鲁士并不感到是个威胁,在与普、奥相互关系中,认为自己具有优势。而今,普鲁士不仅能打败奥地利和法国,而且统一了德意志,成为一个超过法、奥的大国不能不使它感觉受到严重威胁。位于中欧的奥地利原先在北面可以左右分裂的德意志,南面又可对意大利北部施加影响,东、西两面则可以协调法、俄,有很大回旋余地。现在则夹在德、意之间,深感不安。

  战败了法国而又实现统一的德国清楚地认识到,介于法、俄之间必须与一方建立紧密联系,否则就会两面树敌,自己就会在两面作战中失败。德国要加强自己的力量必须与其民族、语言、文化相同的奥地利建立联盟为基础,才能在中欧站稳脚跟,应付各种局面,特别是防止法国的报复。为此,德国与俄、奥于1873年建立了“三皇联盟”。

  奥地利与德国不同,它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包括着诸多民族,它深深地陷入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中。它的侵略与扩张是向着巴尔干半岛。俄国也趁奥斯曼帝国衰落之时,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因为那里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斯拉夫人要争取独立和解放,俄罗斯则可以借支援斯拉夫人之名,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并进入地中海。俄、奥的矛盾使德国居间很难调和,于是“三皇同盟”很快解体。

  俄国因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与奥发生冲突,感到德国偏袒奥国而于1878年退出“三皇同盟”。这样“三皇同盟”就只留下德、奥两国保持同盟。这时,新统一起来的意大利,在地中海南岸掠夺殖民地中与法国发生尖锐冲突。原来,意大利以为距离其最近的突尼斯会落人到自己手里,未想到被法国抢去,这使急欲在地中海建立势力范围的意大利感到自己不是法国对手,如果没有与之结盟的国家支持,就无法在地中海与法国抗衡。这样,意大利就不能不找到德国,因为只有德国才能在欧洲大陆与北非殖民地的争夺中制衡法国,有利于自己。不过意大利与奥地利在边界领土上与巴尔干半岛的西部也有利益上的矛盾。为了取得德国的支持,意大利不得不与奥地利在一些问题上妥协,而于1882年加入德、奥的盟约,形成“三国同盟”。

  3.“三国协约”的出现:“三国同盟”的形成,法国感到对付东面一个德国已感吃力,又加上的一个意大利,对自己安全感到威胁很大。当时的英国对大陆推行“均势政策”,不愿参与结盟,而且在非洲的东部与亚洲的中南半岛与法国还存在深刻的矛盾。所以,法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欧洲东部的俄罗斯。俄国在“三皇同盟”结束后,在欧洲的扩张到处受阻,缺乏盟国支持,亦急需寻求同盟。法、俄由于双方共同利害关系,于1891年订立“政治协定”,1894年签订“军事协定”,规定在“三国同盟”有关国家向法、俄进攻时,法、俄就应出兵共同打击入侵之敌。

  英国作为一个海上岛国,始终是以维持超级海军大国地位来制约欧洲国家的。对欧洲陆地国家,既不能容忍其海军力量发展到可以向英国挑战的地步,又不容忍欧陆出现一个霸主。其采取的主要办法就是设法使欧洲陆地国家间保持平衡和均势,并不与其他大国建立军事同盟,以保持自己有较大的自由与回旋余地。它往往采取支持、资助较弱的一方向较强的一方挑战,以分散、削弱、牵制和打击较强一方,使其无力量与可能同英国竞争,特别是同其在海上争雄。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英国与法、俄在亚、非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方面矛盾较多,而“三国同盟”的德、奥、意在与法、俄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很多是与英国利益相一致的。所以,英国当时立场明显地偏向三国同盟。

  但是,英国与三国同盟中的基础是英、德关系。英、德关系除受彼此与法、俄关系影响外,还受英、德两国本身的关系所制约。德国战败法国后得到一大笔赔款,又拿到了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例如,在国民生产总值上,1870年德国为英国的84.7%,而到1890年则为89.8%。在钢铁生产上,英国钢产量在1890年是8×106t,是德国的48%。正是德国在工业生产上的发展赶上与超过英国,使德国在争夺殖民地、海外投资、发展海军方面与英国发生尖锐矛盾。

  在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方面,除了在西南非、东非、中国山东等地区德国与英国发生冲突外,更重要是在巴尔干与西亚地区。从19世纪末,德国积极开展修筑一条从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到伊拉克的巴格达的铁路的活动。这条铁路穿过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到达波斯湾,不仅德国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德国开辟了一条到达亚洲波斯湾的快速通道。出了波斯湾就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这对英国在印度与远东的利益带来巨大威胁,英国当然是无法忍受的。

  在海军方面,德国意识到,没有强大的海军不仅无法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也无法保卫自己海岸的安全。当德国的工业基础赶上英国时,德国就于1898年和1900年分别通过其第一个和第二个海军发展方案。在发展方案序言中明确宣布,德国必须保持足够的海军力量,以至在和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能够威胁那个国家的优势。按照这个方案英国和德国两国在1900、1910、1914年战舰吨位比例分别如下:1∶0.26、1∶0.44、1∶0.48。结果,德国海军发展速度加快,从1900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10年的第二位,仅次于英国。由于英国在1898—1901年与德国谈判海军控制失败后,也加紧了海军的建设,到1914年大战开始时,海军战舰吨位达到2.71×106t,比1900年的1.06×106t吨增加了1.55倍。

  英国感到德国的经济不仅会赶上自己,而且会超过自己。以这样的经济基础与力量,德终将成为欧洲的第一强国,同时也将是英国海上霸主的最大竞争者。面对这种前景与形势不得不将其原来的依均势和平衡所确定的方向拨向另一个方向。在面对“三国同盟”的强大压力下,法、俄也分别调整其与英国的关系,采取妥协。于是英法、英俄分别于1904年和1907年签署协约,结成了与“三国同盟”相对立的“三国协约”。欧洲的六个强国恰好形成三对三的阵势。一个是位于中欧,南北相联;另一个是东西并列,形成夹击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建立了一个“维也纳体系”拿破仑战败后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本段]性质
维护这个体系的组织神圣同盟。组成神圣同盟的俄普奥三国为什么要相互救援?为了镇压法国大革命;他们所谓的保卫宗教、和平和正义又指的是什么?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来英国也参加了同盟,神圣同盟演变为四国同盟,目标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但是1818年法国也参加了同盟,显然同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为了镇压欧洲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维也纳体系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并且把拿破仑统治下已经解放的民族重新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这是一种历史的逆流、历史的反动。但是体系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它开启了用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
[编辑本段]瓦解
历史的逆流是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的。维也纳体系本身内部的矛盾也使体系日益瓦解。体系内部存在着哪些矛盾呢?民族矛盾、大国矛盾和阶级矛盾。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已成必然。神圣同盟的破裂使体系开始瓦解;19世纪早期的革命、独立和改革以法国七月革命为代表标志了体系名存实亡。欧洲1848年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但是落后的手工工场时期的上层建筑需要一场规模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革命才能去除,从而去适应新的上层建筑,于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应运而生,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障碍。
[编辑本段]影响
维也纳体系存在于工业革命已经向欧美扩展的蒸汽时代,它的瓦解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现了,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新的矛盾。于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终于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而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本文标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各国都是什么状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38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啥历史上苏格兰老打不过英格兰屈原纪念日--端午节为何这样隆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