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际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5-18 16:00: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有军事才能?不是司马懿的军事能力不如诸葛亮,而是司马懿所能动用的资源与其在魏军中的影响力不如诸葛亮。很多人在讨...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际如何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有军事才能?

不是司马懿的军事能力不如诸葛亮,而是司马懿所能动用的资源与其在魏军中的影响力不如诸葛亮。

很多人在讨论诸葛亮司马懿军事能力问题的时候,老是扯什么【诸葛亮带领中国队打得司马懿的巴西队只能防守】。这种说法基本上都选择性忽略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权限级别问题。
诸葛亮在蜀国是什么身份?一言以蔽之,独裁者。刘备给了诸葛亮绝对的权柄,加上诸葛亮自己在蜀国独一无二的威望,使得诸葛亮在蜀国可以做得到说一不二,而且是在政治军事两方面的最高决定权。考虑到刘备夷陵之败几乎重创了蜀国的军事政治体系,毫不夸张地说223年以后的蜀国的政治军事体系完全是诸葛亮一个人打造的;而且诸葛亮是齐鲁军政思想的继承者(管仲一系),强调军事力量的政治意义,因此他打造蜀国新一代军队时是以一种非常国家化的思想去打造的--这一点和东吴的对比非常明显。东吴的军队时部曲制,士兵效忠各个军事山头,而这些部队还可以像遗产一样继承,因此导致东吴军队在对外征战时略显傻逼,而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则比较厉害。诸葛亮缔造的蜀国军队,虽然战斗力暂时还不行,但是他们的效忠对象是国家(234年以前等价于效忠诸葛亮),一旦有了战斗经验的打磨之后,足以成为一支令行禁止的强大部队。这一点上蜀吴对比有点像国共内战时期共军和国军的对比,战斗力差距也已经被历史证明了。
而诸葛亮是蜀国实际上的独裁者,因此他可以没有什么阻力地贯彻打造这么一支国家军队。外加蜀国偏小,也便于进行统一化管理。同时,在实际军事指挥中,诸葛亮指挥蜀军也不存在任何阻力。这一方面归功于诸葛亮本身的杰出才能,另一方面也归功于诸葛亮的地位。
而司马懿呢?别看司马懿后期在魏国简直牛气熏天,仅就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地位估计也就和蜀国的李严差不多,在231年之前还不如曹真。因此,首先在魏军的训练、调动上,他就没什么话语权,曹睿让他去哪儿他就得去哪儿,让他干啥他基本上也就得干啥。
更不用说诸葛亮和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即231年的第四次北伐,司马懿是因为曹真病倒临时被调往西线都督关中军的。临阵换帅的结果参考赵括,不被诸葛亮吊打就怪了。史书中也看得出端倪,张郃对司马懿的战术安排毫无信心,老是唱反调;两个部下甚至直接指着司马懿的鼻子骂【你他妈怕蜀军像怕老虎一样,不怕别人笑话你?】这呵呵的,蜀国那边就算是傲上天的魏延对诸葛亮有意见,也只不过是背地里嘲讽诸葛亮胆小而已,他敢当面给诸葛亮好看?这不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能力差距,是司马懿刚接手西北的摊子威信不足而已。
到了五伐,情况就好多了,至少没人敢当面骂司马懿了;但是司马懿所拥有的权限依旧没办法在这么短时间内把关中军队训练得能够和诸葛亮的军队媲美,因此司马懿选择闭门不出是恰当策略。你以为司马懿甘愿当乌龟么?武功水涨水,司马懿当机立断带着一万骑兵围歼被水隔断的孟琰,这么大好的局势都被诸葛亮轻易搭浮桥+射箭给打跑了。毕竟人诸葛亮举国上下为北伐服务,从体制到军备再到军队政治工作都是十几年如一日建立起来的,司马懿坐关中就这么两三年,能把后勤工作解决好就已经不错了,训练成果和诸葛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总的来说,诸葛亮有足够的权力建立一个强大且持续运作的战争机器,但能动员的最大资源数量有限;司马懿没有足够的权限建立自己的军队体制,但他有魏国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所以最后战争的结果是诸葛亮占优势却不足以获战功,司马懿占劣势却足以守土御敌,这也是最合理的结果。
至于所谓的“军事能力”,说句大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精确定义。而且了解越多就越意识到,对于诸葛亮这种国家独裁者级别的人物,纯军事属性所占据的比例已经相当低了。
诸葛亮比司马懿强太多了。

231年春天。那一年,时年50岁的诸葛亮启动了第四次北伐。

前三次北伐,曹魏方面的主帅都是名将曹真。不凑巧的是,诸葛亮发起第四次北伐时,曹真生病了,病得还很严重。魏明帝曹睿只好命令司马懿作为主帅,统领各部抵御蜀汉军队。

当时,诸葛亮还是使用老战术:出祁山、攻上邽。与此前三次北伐不同的是,这次诸葛亮使用了当时的高科技产品木牛流马运送辎重粮草,还联络了鲜卑人轲比能在石城响应蜀汉军队。这些新情况,没有被曹魏军队掌握,在某种程度上迷惑了司马懿,使得他轻视了诸葛亮的力量。

诸葛亮进展神速,很快就在上邽打败了曹魏将领郭淮、费曜,还将曹魏军队的麦子给收割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看样子,诸葛亮已经学会了“以战养战”。

随后,诸葛亮率部继续前行,在上邽东面与司马懿军队迎头遇上。然而司马懿并不打。他知道诸葛亮劳师远袭,粮食补给困难,采取凭险坚守的策略,不与诸葛亮决战。

你不打,我就撤。诸葛亮随即回军卤城。司马懿跟随诸葛亮军队来到卤城,又登山掘营,与诸葛亮进行对峙。

副将张郃提出,应该趁蜀汉军队劳师远征,粮草不继,兵分两路,对蜀汉军队形成包抄之势,一举击败蜀汉军队。司马懿不听,将张郃派去攻打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自己率众迎击诸葛亮。

这正好合了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与司马懿率领的曹魏主力部队进行决战。一番激战后,曹魏军队被打败。

此战,蜀汉军队斩首3000级、玄铠5000领、角弩3100张,取得了四次北伐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胜仗。

这还不算完。当年6月,诸葛亮因李严运粮不济,被迫还师。司马懿见有便宜可捡,令张郃出兵追击。张郃认为“围师必阙,归师勿遏”,不愿意追击蜀汉军队。司马懿强行下令,要张郃出击。无奈之下,张郃率部前往追击蜀汉军队。

结果悲剧了,张郃在木门道中了蜀汉军队的埋伏,被埋伏于高处的蜀军射中右膝,伤重病逝。曹操麾下最能征善战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司马懿葬送了。

司马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诸葛亮正面交锋,以惨败而告终。在那以后,他面对诸葛亮时,就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

【参考资料:《汉晋春秋》《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诸葛亮吧。
从两个国家的对比来看,魏国强,蜀国弱,魏国占天时。
从两个国家的形式看,魏国以逸待劳,防守优势,蜀国劳师远征,蜀道天险限制后勤,魏国占据地利。
从两个国家军队数量,将领数量来看,魏国都占据优势,魏国占据人和。
可以说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手里的牌是不相同的,而且是司马懿手里的牌远远好于诸葛亮,这样的情况下两人基本打个不输不赢,你说谁的技术更好。

诸葛亮虽然未能克复中原,但是其军事上也有着极为出色的成就。

就战略而言,隆中对成为蜀汉集团的战略决策,且在汉中之战后几乎成功。隆中对作出之时,刘备尚是刘表客将,同时期的其他战略分析(如榻上策)均未把刘备看作一方诸侯。在隆中对之后,刘备开始攻城略地,建立基业,最终建立蜀汉。

就战绩而言,蜀汉尽管未能夺得陇西地区,然而在弱国对抗强国的情况下,夺得武都阴平二郡,在正面战场屡屡击败曹魏军队,并射杀魏车骑将军张郃。蜀汉军队军纪严明,陈寿记载“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蜀汉的北伐大量消耗了魏国的国力,晋书有“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的说法。司马懿正是在与蜀汉的战争中逐步掌握实权,最终导致了高平陵之变。同时代东吴张俨评论为:“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认为如果诸葛亮不是因病去世,将最终达成其北伐目标。

就军事理论而言,诸葛亮改善了八阵,推演兵法,对军事理论有一定的贡献。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观察蜀汉营寨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司马昭灭蜀后,就立即令其近侍陈勰学习其“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晋书与南北朝诸史有多处关于八阵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八阵对后世将领的影响。

诸葛亮北伐前:世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

诸葛亮北伐时:“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

诸葛亮北伐死时:关中坚壁清野、关东不久饥荒!

魏国国力是被诸葛亮连连北伐不断削弱的,而且只用了六年多。

若诸葛亮不亡继续打,魏国岂有命在?

三国唯一创造时势的人——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军师,他们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也有过几次交手。一直以来人们总喜欢把这两人放在一起比较。其实司马懿和诸葛亮并没有谁更厉害一些之说,毕竟两人立场不同,责任不同,想要守护的信仰也不一样。

  在军事方面,两人都是运筹帷幄的谋士,诸葛亮在多次战役中为蜀汉占得先机,虽然之后的北伐,几次三番受到司马懿的阻挠,但这也并不能完全说明他在军事上不如司马懿。毕竟战场之上,高手过招,彼此都会有敬畏与压力。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稍微逊色于司马懿,但是诸葛亮是个治国奇才,他更像是个深得民心的政治家,他的鞠躬尽瘁,他的万世师表,他在后人心目当中的人气与形象,这些也是司马懿所无法企及的。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之孔明如何?几次交手中胜负如何呢?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之诸葛亮如何?答案是非常明显,就是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诸葛亮高出许多。

司马懿是儒家出身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当任过魏国的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诸葛亮是道家出身,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将他请出来,他为了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当任过蜀国的丞相。

司马懿擒斩孟达、抗蜀北伐、对阵五丈原、平定辽东、明帝托孤、退敌征吴、诛灭曹爽等,都是他常谋国事,多出奇策经典案例。每出奇策屡建奇功,特别是抗蜀北伐、对阵五丈原时,诸葛亮对他一点办法都不没有,司马懿就用“拖”字诀,拖到诸葛亮没有脾气,郁闷之极,在五丈原吐血而死。

另外,司马懿还实行屯田、兴修水利等动作,强大了魏国的军事基础,使魏国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国家。不像诸葛亮一有一点粮食就北伐,心态急,所以做不成事,虽然诸葛亮有平魏国之心,但是每次都因为粮食问题而撤退,是诸葛亮在战略上估计不足造成的,当时就有人规劝诸葛亮,叫他不要北伐,可诸葛亮不听,执意北伐,造成蜀国因北伐而国库空虚,人民的安定生活得不到保障,在蜀国国内多有叛乱,已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诸葛亮都没有引起重视,而是采取严峻的手段加又控制,而不是在经济上进行改革,在军事上进行创新,为北伐作准备。

诸葛亮目光短浅,急于求功,这也足已看出诸葛亮的眼光没有司马懿看的远,至少从他几次跟司马懿接触就能看的出来,他从来没有胜算过司马懿。

《三国演义》神化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才会有草船借箭这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出现,把诸葛亮说的跟神一样的人物,加之电视上《三国演义》的影响,让人觉得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比司马懿更高明,误导了我们老百姓。影响了我们对司马懿的正确认识。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孔明略差,因为孔明曾多次成功的捉弄司马懿,比如孔明曾送过妇人的服装给司马懿,但司马懿也拿孔明毫无办法。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诸葛亮要略逊一筹,他的能力是不如诸葛亮的;几次交手他是胜多负少,但原因是曹魏的实力远大于蜀汉。
要比孔明弱一些,在最初的几次交手之中,司马懿一直输给孔明。
对,孔明军事能力不足。司马懿坚守不出,他就没办法进攻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较之下,谁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

狂妄傲慢,激起东吴在关羽进攻樊城,与曹魏守将曹仁对峙之时,袭取了荆州。刘备尽起川蜀兵马为关羽报仇,吴蜀夷陵之战,诸葛亮有句名言“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可以说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也是真实写照。刘备惨败。东吴袭击荆州,违反了孙吴联盟。刘备为关羽复仇,违反了孙吴联盟。

诸葛亮无论军事上还是道德上都高于司马懿许多,在他们的身后历史上的评价就可以证明二人的差距。虽然他们都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后文武双全司马懿,诸葛亮不如司马懿,只是作者虚吹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五败,六死,第六次出祁山无计可施,气病死五丈原。曹操深知司马懿是帅才,对他时时提防。但司马懿始终对诸葛亮存在畏惧之心,跟诸葛亮对阵几次都小心翼翼,从来不敢主动出击。

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割取陇西小麦,迫使郭淮强征羌族粮草,取得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卤城大捷,设伏射杀最后的五子良将张郃。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对诸葛亮一生真实的反映与高度概括。正是在诸葛亮的辅佐与出谋划策之下,刘备集团改变了被曹操追着满“世界”跑的尴尬局面,哪里知道诸葛亮直接命令魏延高翔吴班等杀出来,把司马懿揍得稀里哗啦。此战后,司马懿坚守不出。然后等诸葛亮粮尽撤军,司马懿逼着张郃去追赶。然后张郃中埋伏挂了。死后遗计拒司马。一身掬躬尽碎。岂是司马能比,诸葛出道为杰出帅才,司马大将尔,差一至二个档次。司马对阵诸葛,只有失败纪绿。

我认为司马懿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虽然很多人都说诸葛亮要比司马懿厉害,但我认为司马懿的军事能力是很卓越的。
我认为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较还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因为诸葛亮每次都是以少胜多相较于军事实力,还是肠胃更强一些,而蜀汉若是,但是诸葛亮每次都能取得一定的胜利,所以说明诸葛亮比司马懿更高明。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更胜一筹,蜀汉和曹魏比实力要差很多,诸葛亮还能与司马懿抗衡,当然司马懿不如他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的军事才能更高?为什么?

不谈演义,只看历史。要看谁的军事才能更高?很简单,一看他们都有哪些军事成就,二看双方军事对垒时谁更历害?别总说《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初的官员,怎么也有美化司马懿的嫌疑,不然怎么混的下去。不论这些主观因素影响,基本史实还是可以分析的。

诸葛亮自刘备去世后开始掌握军政大权,蜀汉自痛失荆州,夷陵大败后,政权飘摇,刘备交给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政权?诸葛亮掌权后,首先东联孙权结盟,为刘备国丧期间积累力量,公元225年春天南征蛮夷叛乱,当年秋天平定所有叛乱,12月班师回成都。公元228年开始北伐,历经五次北伐,以蜀汉之弱势,搅得曹魏西线不得安宁,斩王双、张郃,占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卤城大战打的司马懿畏蜀如畏虎,从此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战。

而司马懿的主要成就是:败东吴诸葛瑾、先斩后奏急行军八日斩孟达、西线以消耗战抵御诸葛亮北伐、平辽东。而在双方直接对战的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又名卤城大战,公元231年,诸葛亮出祁山,卤城,诸葛亮大胆深入魏地,抢收魏国的麦子,与司马懿对峙,大胆分兵,诱敌深入,大败司马懿,《汉晋春秋》记载: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退还保营。《资治通鉴》也采用该说法。此战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主力对决,司马懿主场作战,并且兵力占据优势,诸葛亮客场作战,以弱势兵力击败司马懿,谁的军事才能更高一目了然。

此战之后,司马懿再也不敢和诸葛亮正面对决,只是以避而不战的消极战法来拖延,最终把诸葛亮拖死了。论军事才能,诸葛亮完胜司马懿。

隆中对也好,孙刘联盟也罢,包括诸葛亮南征,还有司马懿出其不意擒孟达,破辽东公孙渊…这些都不提。既然要将两个人做比较,当然是要把两个人对阵时的表现拿来比较,因为两人所处的环境相同,这样才有比较的意义。

两人真正意义的较量,应该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但是关于此次北伐的记录史料记录相左,就是大家一直讨论的“甲首三千”和“俘斩万计”。这里不做讨论。所以在这里只讨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也就是五丈原之战。

战略眼光。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时司马懿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司马懿善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燧耳。郭淮常年居于陇右,熟悉地理,诸葛亮两次部署,均被郭淮识破,所以并未取得战果。两次作战,司马懿起到了从善如流的作用,均采纳了郭淮的建议,郭淮若不在,又当如何?诸葛亮此次北伐,不是孤军北上,而是与东吴诸葛瑾陆逊遥相呼应,两线策应。对于战略眼光,诸葛亮实是高出宣王一筹。

行军驻扎。五丈原之战,诸葛亮除了上述两次军事行动之外,其余时间大多在与司马懿对峙。234年秋八月,诸葛亮病逝,撤退之后,司马懿巡视其军营,赞曰:“天下奇才也”。能够获得对手如此的称赞,诸葛亮对于军队的治理可见一斑,包括陈寿也赞其长于治戎。谁高谁下,智者见智。

排兵布阵。五丈原,原上地形平坦,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1.8公里。可以说,是适合骑兵作战的地方,换言之,是适合魏军作战的地方,诸葛亮军队大多为步兵,司马懿宁愿拿着20万大军与诸葛亮10万大军对峙一百天,也不愿意拿着自己的骑兵去和诸葛亮的步兵去对抗。这其中当然免不了魏明帝下旨不让司马懿出战的缘故,司马懿之所以深沟高垒就是知道诸葛亮粮草早晚不济,而诸葛亮此次北伐作了万全准备,以木牛流马运粮草,而且在别人的国土上屯田,可以说一定时间内不必再为粮草发愁。可司马懿坐视诸葛亮大军在自己的国土上屯田也不敢出战,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诸葛亮改善了阵法,可以让步兵在平原上与骑兵对抗,也就是熟知的八阵图。仅从排兵布阵而言,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使自己的军队面对与两倍于克制自己的兵种而不惧,仅从这一点,司马懿是远远不能及的。

奇谋。这一点是诸葛亮历来最为各路考据历史的人所诟病的。因为包括三国志的作者都直言诸葛亮奇谋为短,甚至在诸葛亮本传评语中都作出了“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推断。但是很多人包括所谓的学者教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陈寿作出这个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在评语中其实已经提到了,依据是“然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也就是说诸葛亮之所以短于奇谋是因为北伐没能成功,陈寿作传力求精简,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可以写一篇博士毕业论文,所以陈寿必然要用最精简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原因去解释,就是所谓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以成败论英雄,这样总结究竟合不合适仁者见仁。但是如果具体放到北伐某次对抗中,诸葛亮真的奇谋为短吗?

还是说要和司马懿进行比较的话只能从五丈原之战入手。前文提到郭淮两次识破诸葛亮意图,司马懿长年在中央任事,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对于雍凉地理,司马懿知之甚少,若没有郭淮,诸葛亮两次出兵对于司马懿而言必为奇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前文郭淮已经说到。在此后的对峙中,司马懿坚定不移地采用坚守不战的策略。相比于克日擒孟达,在此次对抗中两人在奇谋上的表现,司马懿确实不如诸葛亮。

综上所述,如果仅仅在军事才能上作比较,在两人对抗的过程中,司马懿的表现要逊色于诸葛亮许多。司马懿据天下十倍之地,拥倍于诸葛亮之军,而且以逸待劳。诸葛亮即使在对抗中失败,也是合情合理,仅从这方面讲,司马懿先天已经输了半筹了。

丞相带兵,古来有之,有人竟然拿文官武官去作比就直接得出结论,也有言者,诸葛亮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而且是从三国志里得出的结论,一个纯粹的政治家,且不说带十万人去北伐,能让十万人都听你的号令进止,古来有几个丞相能够做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战神,你可以不喜欢诸葛亮,也可以不服气古往今来古人对他的盛誉及赞美以及诸葛亮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诸葛亮的崇拜者,希望你们可以稍微尊重一下他,你可以认为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但不要否认他是一个军事家。

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格局跟境界的层次更高,而且胜算率也很高,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军事才能更高。
二人军事能力都不高,当然这个都不高的对比标准是名将。武人统兵,士人监护,这是曹刘的惯用分权制衡手段。司马懿长期统兵是从曹丕之后,魏明帝曹睿开始,是明帝为了顺利拿到中央各种权力的手段,将其外派,轮调监护诸军,但军权并不牢固。可惜魏明帝寿命不长,未来得及处理。至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囱城大捷是唯一一次让真正的武人,魏延离开身边单独取得。其它的各次伐魏,虚掷力量,空乏国力无所得。
我认为是诸葛亮,因为三国的故事大家都知到。像火烧博望,再烧新野,后烧赤壁。暂却不说,能帮刘备成就西蜀。又有几人?至于,司马懿。一语而成之,那就是“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可惜的是姜维不得孔明之法,久兴疲惫之师,九阀中原,若蜀国此时真无实力。何以为之呢?吴蜀连合,而何说起呢?若姜维善用孔明之道,驱吴之师,东西夹击。使魏首尾难顾。何愁魏不伏首称臣,以成南北之式。后而骄之。年久日弛,以达军师之意。那么天下何愁不归刘?非史之不明,实乃姜维不得孔明之法也!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两人的军事才能谁更强?你怎么看?

和司马懿相比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强,因为他接手的蜀汉阵营只是一盘残棋,在刘备经历了夷陵之战的失败后,就已经不复当年,而司马懿所在的曹魏阵营,却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即便这样,他在和诸葛亮对战的时候,也只能利用防守战术,利用蜀汉的粮草不济,逼迫诸葛亮主动退兵,最后一次还被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差点死在那,如果不是天降大雨诸葛亮就赢了。


第一,原本蜀汉的局势一片大好,但先有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有刘备举倾国之兵和东吴血拼,在刘备死后,曹丕听从了司马懿的意见,联合五路人马一起进攻蜀汉,再加上孟获捣乱诸葛亮分身法术,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处理蜀汉的内忧外患,反观曹魏,因为地盘和人口比蜀汉多,若长时间拖延下去,他们的胜算也会越大,所以诸葛亮才会以一州之地强攻雄踞九州的曹魏。


第二,在曹魏阵营里,他们兵多将广,然而却始终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击,诸葛亮六出祁山,大多都是粮草不济,或者像马谡那样出现了关键的失误,这才不得不退兵,其中还要包括诸葛亮重病,以及蜀汉的皇帝刘禅听信了对方的反间计,把诸葛亮召回京城。单论军事才能,司马懿并不能给诸葛亮造成有效的打击,只能在其他方面寻找破绽。


第三,诸葛亮精通天时地利,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他的手笔,所以在火烧上方谷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想到会突然天降大雨,这才让司马懿逃出生天,自这之后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都拒不出战形成僵持的局面,最终把诸葛亮耗死,他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赢诸葛亮,但也保卫了曹魏的江山。

我觉得应该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更强的,因为他的智商非常高,并且足智多谋,但是司马懿疑心太重了。
我觉得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强,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能通过这些方面做出更好的决策。
我认为是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善于攻心计且会抓住机会,同时懂得用人才,所以军事能力更强。
如果两个人相比的话肯定是诸葛是更加强的,因为诸葛亮曾经多次打败司马懿。
本文标题: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际如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26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诺曼征服中诺曼人是哪些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