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贞人为什么不利用占卜机会,控制国家

发布时间: 2022-02-11 22:00: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如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兽骨上,让贞人(掌占卜的官吏)占卜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

商代贞人为什么不利用占卜机会,控制国家

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如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兽骨上,让贞人(掌占卜的官吏)占卜

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如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兽骨上,让贞人(掌占卜的官吏)占卜,预测事情的凶吉,并将占卜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神权高于王权 B神权即王权 C王权源于神权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n2
历史上的王权都是借助神权来维护王权;
D是对的。
C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给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肯定了它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轰动了学术界。复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中罗振玉更是瘁尽全力以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
甲骨学的著述,最早见于刘鹗的《铁云藏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2)出版,续有孙诒让的《契文举例》、罗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纂》、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的《室殷契类纂》、叶玉森的《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绕宗颐的《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还有欧美传教士及日本学者等,亦先后于1928年中央研究院继续发掘时,在我国搜购甲骨甚丰,并多有专著发表。
近三十年来,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当推董作宾先生。董氏曾亲自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据殷代卜辞,将过去甲骨学的研究阶段,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到民国十六年(1927),共为二十八年,后期自民国十七年(1928),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共二十二年。
甲骨文字大体上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文字风格衍变可以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据殷代卜辞,把占卜人群,分为五个时期。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溯时代,以十干十二支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征。</P>
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表作。此类大字是用大力刻凿而成的,笔划粗壮,并填有朱墨(朱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小字,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时代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书家有韦、永、宾。
第二期(祖甲、祖庚时代)书风较为谨饬。祖甲、祖庚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於颓靡,前期老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时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时)的卜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这一时期新兴的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 占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工整,如蝇头小楷,文风乍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

图片
http://news.sohu.com/20060713/n244242873.shtml (世界遗产大会拟13日讨论安阳殷墟世...)
商朝的直接资料主要来与考古发掘,而商时的文字即甲骨文,故从甲骨文中可得知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记载着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的甲骨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本世纪初,罗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我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我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掘和研究
  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妇好墓是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是唯一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对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对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证与发现: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宫殿区发掘出一个甲骨坑,保存着带字甲骨17096片,记录着商王武丁时期的许多活动,看来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档案库,这批甲骨片的出土,对考证武丁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有极宝贵的价值。发掘时坑中还发现埋有一个身体蜷曲、侧卧的尸骨,其身躯大部分压在甲骨上,专家认为可能是档案库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叠压厚度却达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说明这个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贵胄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殷墟发掘,对中国考古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的学者,只是在书斋中研究碑文和铜器铭文,从不去田野里考察和发掘。中国的田野考古,最早是1921年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然后是 1927年开始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早期发掘。但当时对这两处的发掘,不是由我国学术部门独自承当的,而是由当时政府聘请外国学者主持,或由中外学术单位合作进行。真正由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是从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的首次发掘开始的。它对中国田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老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在殷墟考古工地上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又基本上是由他们培训出来的。因此称殷墟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确属当之无愧。 甲骨文
  关于商代历法与地理的研究
  殷墟甲骨刻辞的发现亦为研究商代历法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数十年来在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1945年在四川石印出版的《殷历谱》是董作宾以12年时间利用甲骨文等资料撰写的研究殷代历法与周祭祀谱的巨著。在本书第一卷中提出商人采用干支纪日,一直连续至今日而未间断;商人之月为太阴月,有大小月之制(小月29日,大月30日),过14或16月后连置两大月;他认为当时采用阴阳合历之年,故有置闰月之法,19年而7闰,并依其新旧派之分的见解,指出旧派(如武丁)年终置闰(设13月),新派(如祖甲)则为年中置闰。在第三卷他还讨论了卜辞所见日、月食,企图证明当时已有古四分术与正月建丑之制。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进一步肯定了董氏的一些说法,同时作了修正,认为年终或年中置闰在一个时期(祖庚、祖甲)内曾并行。但陈氏批评董氏所提出的殷代历法为古四分术及正月建丑之说,认为“是完全错误的”。1981年出版的由天文史学家撰写的《中国天文学史》肯定了董、陈氏对阴阳合历与大小月的看法及董氏提出的干支纪日从殷代至今未间断的看法,并肯定了年终置闰,但否定了殷代有年中置闰的可能性[142]。 殷代以太阴纪月,治甲骨文的学者如董作宾过去多认为是朔日为首。上举《中国天文学史》与1984年张培瑜等发表的论文[143]均认为应是以新月出现为首。同样的看法,日本学者薮内清在1957年即已提出[144]。但1990年冯时发表《殷历月首研究》[145]一文仍认为殷人是以朔日为月首,因为相对疏阔的朔还是可以通过观测取得。由此可见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有关商代地理的知识对于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寥寥可数,因此殷墟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便格外引起学者的注意。开殷墟卜辞地理研究之先河者为王国维,他在1914(或1915)年撰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从当时已能见到的200余地名中选了8个距今安阳较近而又见载于文献的地名,考释了其地望。此时还谈不上地名间系联。真正为卜辞地理研究创立了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科学的方法的学者是郭沫若。他在1933年出版的《卜辞通纂》(日本文求堂)中以商王田猎卜辞为研究对象(此种卜辞多附记当日占卜地名,即田猎驻地),通过同版几条卜辞干支之日差计算地点间的距离,而后又通过异版同名联系其他地名,从而结合文献记载建立起地理区域构架。此后,虽有不少学者继续开拓商代地理研究领域,但采用的方法皆本自于郭氏的干支系联法。至80年代末,治商代地理成绩突出的有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岛邦男、松丸道雄与钟柏生[146]。董氏的成绩在于将黄组卜辞的征人方卜辞中经过地点系统地收集起来,按干支系联,借以考释其地望,并绘出路线图。陈氏则较全面地讨论了商晚期诸种地理结构,如大邑商所在之王畿地区与沁阳田猎区,勾画了卜辞地名网,并在伐人方路线上修正了董氏之说。李氏的专著将沁阳田猎区作了更细致的区域分划,更正了郭沫若将“衣逐”之“衣”释为地名的错误,指出“衣”当读为“殷”,训“同”或“合”。松丸道雄的著作则从理论上讨论了田猎地之间距离的推定方法,这是他超出其他诸家之处。钟柏生的论文集将卜辞地名作了分类,分为田游地理、农业地理、部族方国地理等。他详细评析了以前诸家研究的成绩与方法、观点上存在的问题,在田猎地名研究上虽仍主要采用干支系联法,但对辞例的条件作了较严格的规定[147]。 有关殷墟卜辞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是1994年出版的郑杰祥的《商代地理概论》[148],其特点首先是对地名作详细的文字考证,以求字识准确;其次是卜辞资料更为齐全,不仅利用了《甲骨文合集》,而且有《小屯南地甲骨》等新资料,是他书所未采用的;三是书中充分利用了最新的田野考古资料。 商代地理的研究虽然有较多成果,但由于卜辞资料本身的限制,对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之地望的看法分歧仍比较大。其中最明显的如商王田猎卜辞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田猎区究竟在哪里,现在即有河南沁阳、山东泰山、河南濮阳(及新乡以东、山东以西)三个地区三种看法。
  编辑本段甲骨文受到的破坏
  1、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2、甲骨文发现后,金石学家、古董商人、外国人开始大量搜购。这些非科学的发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况,使所出甲骨的价值大失。据统计,从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十万片以上。
  编辑本段更早的甲骨文
  1985年夏,陕西考古研究所镐京考古队西安市西南20多公里的长安县斗门镇花园村一带,发掘出西周名都镐京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原始社会部落居住遗址,并且在这个遗址上发现了一批刻有文字的甲骨。据此,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认为它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甲骨文,这批甲骨文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4500~5000之前,比过去认定的商代甲骨文要早1200~1700年。
  编辑本段相关资源
  说文解字话甲骨网站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ISBN:7806822321,四川辞书出版社 《新编甲骨文字典》,刘兴隆,ISBN:780173355X,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甲骨文画帖字典》,刘星池,ISBN:7533016947,山东美术出版社 《甲骨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ISBN:7-101-00523-3/H·43,中华书局出版 甲骨文书法网站
  甲骨文的收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罗振玉《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片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拓本》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还收录有该馆所藏甲骨拓本十余种之多。
  编辑本段藏品辨伪
  甲骨文的作 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
  伪并不高明,鉴定时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看卜骨之新旧。甲骨埋入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学者称作“亚化石”,自然有一种古朴感。作伪者常用大版新鲜牛骨来刻字(因龟甲较难刻契,且易碎裂),故凡遇大版牛骨刻辞须谨慎。如英国驻安阳长老会牧师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于1914年起开始搜集甲骨文,结果初次所购之大骨版,全系新鲜牛骨仿制,收藏不久,即腐烂发臭。 第二,若能目验实物,可看切口之新旧。即便是利用出土之甲骨新刻文字,因切口新,作伪者常用粘性泥土涂抹。将甲骨浸泡水中不久,即可用刷子刷去泥土,切口便一目了然。而真品则因土色深入刻痕内,一般是洗刷不掉的。 第三,看内容是否符合卜辞的文例文法。因作伪者并不懂甲骨文的内容,多数是胡乱抄袭真片上的文字,东拼西凑,甚至倒写、刻错亦浑然不觉。因此,在鉴别时要注意看刻辞是否连成文句。一条完整的卜辞,由前辞(又叫叙辞,写占卜日期,以干支表示,同时又写占卜者名,通常是商王的史官)、问辞(又叫命辞,是要问的事)、占辞(商王看了卜兆以后所下的是非结论)、验辞(占卜后结果的应验情况)这样四部分组成,不过许多卜辞都不完整,一般只具有其中的几部分。 第四,看刻辞格式。在龟甲上的刻辞,分两种式样:刻在左右边缘部分的,由外向里读,确切地说,刻于左甲边的文字,从左向右读,刻于右甲边的,则从右向左读。另一种是龟腹甲的中缝两边文字,皆由里向外刻,即在中缝左侧的文字,由左向左读,在右侧的,由右向右读。在牛骨上的刻辞,一般刻在骨的边缘,是由外向里读。几条卜辞刻在一起,一般由下而上排列。 第五,看字体。商代甲骨文跨越了自盘庚到帝辛12位商王计270余年,卜辞年代明确可以判断的是武丁到帝乙8位商王。在这段时期内,文字写法有过变化。有学者根据这些变化和其他考古成果将殷墟卜辞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武丁时期,字体相对大一些,第五期较小,有些在写法笔划上也有不同,可以从甲骨学工具书(如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查对。 第六,看贞人(卜人)名字。贞人即当时替商王占卜之人,为史官。贞人生活于一定的时期,贞人名是断代的依据之一。早期与晚期的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应在同片甲骨上出现。不少专著对此有研究,且列表对照,一目了然(如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总的说,甲骨文辨伪较其他文物的鉴定要简单些,只是遇到利用出土的无字卜骨仿刻全部真片或一片甲骨上真伪参半须倍加小心。前人在这项工作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般西人所著录的甲骨书中伪刻较多,如《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等,引用时要注意。如《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668片左上部“癸丑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等 三条卜辞系真迹,而下半部字虽大而清晰,于文义却不通,系伪刻。作伪者有的本是刻字出身,便被古董商相中,专干伪刻卜辞勾当。如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中提到的蓝宝光,便能仿刻完整的真片,其工细程度几可乱真。幸而此人不懂文例文法,否则在甲骨上大肆“创作”,会给今日的辨伪工作平添许多麻烦。 除商代卜辞外,1954年起又发现了大量西周甲骨,其中有字的不少,时距殷墟卜辞的发现已半个世纪,作伪之风无存,当然也就谈不上辨伪了。
  编辑本段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
  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大型数据库软件(Oracle)公司,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红木滩,现任行政总裁为公司创办人罗伦斯·艾利森(Lawrence J. Ellison)。 甲骨文1977年硅谷由3人合资,最初一年赚不够百万美金,在10年间迅速冒起,2004年市值达640亿美元。 约在2000年前后,微软的数据库产品,只集中在中小企市场,但微软推出MS SQL 7数据库后,技术上突破,抢占高档软件市场。IBM亦以DB2数据库,高姿态抢攻市场,令甲骨文面临庞大挑战。 在制定反击策略时,甲骨文以所谓“开心乐园餐”作为反击。过去甲骨文的数据库只是一个平台,平台上的应用多由其他公司开发,但自2000年底起,该公司自行推出一套叫“电子商务套餐”(e-business suite)的软件,内有人事管理系统、销售系统,全都是植根在数据库上的程序。不过这仍未挽回甲骨文的颓势,IDC的调查指,在这2000至02年,微软业务增长46%,IBM增长41%,但Oracle却下跌10%。 在数据库市场上,竞争尚不止于此。除了有数据库对手外,甲骨文踏入应用软件时,亦要面对应用界一哥SAP公司的竞争。当时在高阶商业软件市场上,SAP公司2003年的市占率高达36%,位列榜首,同期甲骨文仅占13%。 此外,IBM与方案顾问Accenture当时亦以套餐方式,直接向客户提供软件,当中甚至不介绍推介甲骨文本身的产品。相比甲骨文的策略,IBM倾向以和睦共处为大原则,在业内宣传会议上,多次强调不会走甲骨文之路,成功安抚一批应用软件商。 2009年4月中旬,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SUN公司。但由于欧盟反垄断机构对本案调查迟迟未决,2021年1月19日才是欧盟决定是否批准这桩收购的最后期限。 北京时间2021年1月21日晚间,欧盟无条件批准了甲骨文斥资70亿美元收购Sun的交易。甲骨文公司于洛杉矶时间2021年1月27日宣布,已经完成对Sun的收购,并于同日在美国加州红木城总部举行了全天的相关活动。这对于甲骨文来说,又是一次在收购领域的胜利,但对于以MySQL为代表的开源数据库因此会有更大发展,还是会被削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Oracle是第一个跨整个产品线(数据库、业务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与决策支持工具)开发和部署100%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软件的公司。Oracle是世界领先的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和世界第二大独立软件公司。 BEA系统有限公司是企业应用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甲骨文已完成对该公司的收购。由于两家公司具有共同的现代SOA基础架构构想,因此对BEA的收购有望加速创新,并进一步提升Oracle为其客户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价值。甲骨文和BEA携手提供了一个互补的一流中间件产品组合,该组合涵盖了Java 应用服务器、事务处理监测器、SOA和业务流程管理、用户交互和Web 2.0、身份管理、商务智能、企业内容管理和特定垂直技术。 北京时间9月7日早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一,甲骨文正式任命惠普前CEO马克·赫德(Mark Hurd)为新任联合总裁及董事会成员。 赫德于一个月前因性骚扰丑闻被迫辞去惠普CEO职位。为此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专门写邮件给《纽约时报》,称赫德为要好的朋友,并称惠普董事会辞去赫德是“自苹果董事会多年前炒掉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来最糟糕的人事决定。” 埃里森称,甲骨文试图纠正惠普犯下的错误。

指迷算命是从商朝开始有还是从周朝开始有的呢????

最近迷上了算命占卜,昨天跟一个也是研究易经的同事聊起算命的问题,同事说指迷算命的历史是从商朝就开始有,但是另外一个也是研究周易的同事就说,其实指迷算命是从周朝开始有,我就觉得很好奇,问问大家,指迷算命到底是商朝有还是周朝有
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的甲骨就是占卜用的,商代的贞人(也就是占卜师)会根据王室的需要进行占卜,先在甲骨上凿个不穿孔的洞,然后在火上烤,就会出现裂纹。贞人根据裂纹来解读问题的答案,并刻在甲骨上,是为‘占’。等事情发生后再来印证占词是否准确,刻下文字记录,是为‘卜’。但是从目前解读出来的甲骨文来看,不是所有的占卜都是准确的。而且,在新石器晚期的很多文化中,就已经发现了占卜的卜骨,不过,这一时期的卜骨只烧不凿,且没有刻画文字。

甲骨文对商朝的影响

从政治 经济 科技 各个方面 3个方面的作用rn谢谢,好的有加分
政治上:甲骨文是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结果决定国家大事的卜文记录,所以甲骨文大都记录着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可以为以后的商朝统治者提供借鉴。可以把国家颁布的条律记录下来,一遍以后的查证和国家的稳定。
经济上:对于农业的占卜结果记录积累下来的经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 有利于文字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过于迷信占卜结果,不根据实际情况武断决定国家大事,不利于商朝统治的稳固。


,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
上,故名
。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
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
(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
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
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
。而此前的图
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省
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
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给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

发现,肯定了它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轰动了
。复经



、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中
更是瘁尽全力以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
甲骨学的著述,最早见于
的《铁云藏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2)出版,续有
的《契文举例》、
的《商卜文字考》、《
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的《
文字类纂》、
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的《室殷契类纂》、叶玉森的《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
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绕宗颐的《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还有欧美
及日本学者等,亦先后于1928年
继续发掘时,在我国搜购甲骨甚丰,并多有
发表。
近三十年来,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当推
先生。董氏曾亲自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据殷代卜辞,将过去甲骨学的研究阶段,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到民国十六年(1927),共为二十八年,后期自民国十七年(1928),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共二十二年。
甲骨文字大体上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文字风格衍变可以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
据殷代卜辞,把占卜人群,分为五个时期。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溯时代,以十干十二支
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征。</P>
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表作。此类大字是用大力刻凿而成的,
粗壮,并填有

、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
,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时代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
有韦、永、宾。
第二期(

时代)书风较为谨饬。

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
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於颓靡,前期老
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时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
第四期(
、文丁时)的卜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这一时期新兴的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 占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工整,如

乍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

图片

(
大会拟13日讨论
世...)提问者评价谢了~不用写那么多~~辛苦了~~~!!!谢谢~~评论(6)|赞同53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9条回答2005-12-18 20:35iwishwrwh|二级对中华民族五年年文明的延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
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3000年以前,最近的“
”就是找回失落的中华
的一个浩大的工程,但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资料,现在还是属于悬而未决的。即使提出了一些理论也是比较牵强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提问者采纳]|评论(6)|赞同442021-11-01 20:1315215383628|五级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
的世界
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
、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记载着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的甲骨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
》,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本世纪初,
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
上”的
所在地。 此后,学者
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
》的可信性。
是商朝第10代王
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
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
  
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
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我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


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
,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我国的文字达到基本
。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
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
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
上的


的《
》。甲骨文比《
》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
和发展,纠正《
》的疏失,解决

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
的用笔、结字、
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
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
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
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
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
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



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
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


,从
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掘和研究
  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
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
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
是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

,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
,是唯一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

。 对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对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证与发现: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宫殿区发掘出一个甲骨坑,保存着带字甲骨17096片,记录着商王武丁时期的许多活动,看来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档案库,这批甲骨片的出土,对考证武丁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有极宝贵的价值。发掘时坑中还发现埋有一个身体蜷曲、侧卧的尸骨,其身躯大部分压在甲骨上,专家认为可能是档案库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
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叠压厚度却达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说明这个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
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殷墟发掘,对中国考古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的学者,只是在书斋中研究

铭文,从不去田野里考察和发掘。中国的田野考古,最早是1921年对河南
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然后是 1927年开始在北京

遗址的早期发掘。但当时对这两处的发掘,不是由我国学术部门独自承当的,而是由当时政府聘请外国学者主持,或由中外学术单位合作进行。真正由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是从1928年
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的首次发掘开始的。它对中国田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老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在殷墟考古工地上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又基本上是由他们培训出来的。因此称殷墟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确属
。 甲骨文
  关于商代
与地理的研究
  殷墟甲骨刻辞的发现亦为研究商代
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数十年来在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1945年在四川石印出版的《殷历谱》是
以12年时间利用甲骨文等资料撰写的研究殷代
与周祭祀谱的巨著。在本书第一卷中提出商人采用干支纪日,一直连续至今日而未间断;商人之月为
月,有大
之制(
29日,大月30日),过14或16月后连置两大月;他认为当时采用阴阳合历之年,故有置
之法,19年而7闰,并依其新旧派之分的见解,指出旧派(如武丁)年终置闰(设13月),新派(如
)则为年中置闰。在第三卷他还讨论了卜辞所见日、
,企图证明当时已有古四分术与正
丑之制。
《殷墟卜辞
》进一步肯定了董氏的一些说法,同时作了修正,认为年终或年中置闰在一个时期(

)内曾并行。但陈氏批评董氏所提出的殷代历法为古四分术及正
丑之说,认为“是完全错误的”。1981年出版的由天文史学家撰写的《中国天文学史》肯定了董、陈氏对阴阳合历与大
的看法及董氏提出的干支纪日从殷代至今未间断的看法,并肯定了年终置闰,但否定了殷代有年中置闰的可能性[142]。 殷代以
纪月,治甲骨文的学者如
过去多认为是
为首。上举《中国天文学史》与1984年
瑜等发表的论文[143]均认为应是以新月出现为首。同样的看法,日本学者薮内清在1957年即已提出[144]。但1990年冯时发表《殷历月首研究》[145]一文仍认为殷人是以
为月首,因为相对疏阔的朔还是可以通过观测取得。由此可见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有关商代地理的知识对于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寥寥可数,因此殷墟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便格外引起学者的注意。开殷墟卜辞地理研究之先河者为
,他在1914(或1915)年撰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殷墟卜辞中所
名考》,从当时已能见到的200余地名中选了8个距今安阳较近而又见载于文献的地名,考释了其地望。此时还谈不上地名间系联。真正为卜辞地理研究创立了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科学的方法的学者是郭沫若。他在
出版的《卜辞通纂》(日本文求堂)中以商王田猎卜辞为研究对象(此种卜辞多附记当日占卜地名,即田猎驻地),通过同版几条卜辞干支之日差计算地点间的距离,而后又通过异版同名联系其他地名,从而结合文献记载建立起地理区域构架。此后,虽有不少学者继续开拓商代地理研究领域,但采用的方法皆本自于郭氏的干支系联法。至80年代末,治商代地理成绩突出的有董作宾、

、岛邦男、松丸道雄与钟柏生[146]。董氏的成绩在于将黄组卜辞的征人方卜辞中经过地点系统地收集起来,按干支系联,借以考释其地望,并绘出
。陈氏则较全面地讨论了商晚期诸种地理结构,如大邑商所在之
地区与
田猎区,勾画了卜辞地名网,并在伐人方路线上修正了董氏之说。李氏的

田猎区作了更细致的区域分划,更正了郭沫若将“衣逐”之“衣”释为地名的错误,指出“衣”当读为“殷”,训“同”或“合”。松丸道雄的著作则从理论上讨论了田猎地之间距离的推定方法,这是他超出其他诸家之处。钟柏生的论文集将卜辞地名作了分类,分为田游地理、农业地理、部族方国地理等。他详细评析了以前诸家研究的成绩与方法、观点上存在的问题,在田猎地名研究上虽仍主要采用干支系联法,但对辞例的条件作了较严格的规定[147]。 有关殷墟卜辞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是1994年出版的
祥的《商代地理概论》[148],其特点首先是对地名作详细的文字考证,以求字识准确;其次是卜辞资料更为齐全,不仅利用了《甲骨文合集》,而且有《小屯南地甲骨》等新资料,是他书所未采用的;三是书中充分利用了最新的田野考古资料。 商代地理的研究虽然有较多成果,但由于卜辞资料本身的限制,对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之地望的看法分歧仍比较大。其中最明显的如商王田猎卜辞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田猎区究竟在哪里,现在即有河南

、河南濮阳(及新乡以东、山东以西)三个地区三种看法。
  编辑本段甲骨文受到的破坏
  1、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2、甲骨文发现后,
家、古董商人、外国人开始大量搜购。这些非科学的发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况,使所出甲骨的价值大失。据统计,从
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十万片以上。
  编辑本段更早的甲骨文
  1985年夏,陕西考古研究所
考古队西安市西南20多公里的


一带,发掘出西周名都
的大型
遗址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
”时期的
部落居住遗址,并且在这个遗址上发现了一批刻有文字的甲骨。据此,

学家认为它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甲骨文,这批甲骨文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4500~5000之前,比过去认定的商代甲骨文要早1200~1700年。
  编辑本段相关资源
  说文解字话甲骨网站

  《
》,徐中舒,ISBN:7806822321,四川辞书出版社 《新编
》,
隆,ISBN:780173355X,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甲骨文画帖字典》,
池,ISBN:7533016947,山东美术出版社 《甲骨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四号)
编辑,ISBN:7-101-00523-3/H·43,
出版 甲骨文

  甲骨文的收藏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
《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藏甲骨
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
》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还收录有该馆所藏甲骨
十余种之多。
  编辑本段
辨伪
  甲骨文的作 刻在
上的甲骨文
  伪并不高明,鉴定时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看卜骨之新旧。甲骨埋入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学者称作“亚化石”,自然有一种古朴感。作伪者常用大版新鲜
来刻字(因
较难刻契,且易碎裂),故凡遇大版
刻辞须谨慎。如英国驻安阳
牧师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于
起开始搜集甲骨文,结果初次所购之大骨版,全系新鲜
仿制,收藏不久,即腐烂发臭。 第二,若能目验实物,可看切口之新旧。即便是利用出土之甲骨新刻文字,因切口新,作伪者常用粘性泥土涂抹。将甲骨浸泡水中不久,即可用刷子刷去泥土,切口便一目了然。而真品则因土色深入
内,一般是洗刷不掉的。 第三,看内容是否符合卜辞的文例文法。因作伪者并不懂甲骨文的内容,多数是胡乱抄袭真片上的文字,东拼西凑,甚至倒写、刻错亦浑然不觉。因此,在鉴别时要注意看刻辞是否连成文句。一条完整的卜辞,由前辞(又叫叙辞,写占卜日期,以干支表示,同时又写占卜者名,通常是商王的
)、问辞(又叫命辞,是要问的事)、占辞(商王看了卜兆以后所下的是非结论)、验辞(占卜后结果的应验情况)这样四部分组成,不过许多卜辞都不完整,一般只具有其中的几部分。 第四,看刻辞格式。在
上的刻辞,分两种式样:刻在左右边缘部分的,由外向里读,确切地说,刻于左甲边的文字,从左向右读,刻于右甲边的,则从右向左读。另一种是龟腹甲的中缝两边文字,皆由里向外刻,即在中缝左侧的文字,由左向左读,在右侧的,由右向右读。在牛骨上的刻辞,一般刻在骨的边缘,是由外向里读。几条卜辞刻在一起,一般由下而上排列。 第五,看字体。商代甲骨文跨越了自
到帝辛12位商王计270余年,卜辞年代明确可以判断的是武丁到帝乙8位商王。在这段时期内,文字写法有过变化。有学者根据这些变化和其他考古成果将殷墟卜辞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武丁时期,字体相对大一些,第五期较小,有些在写法
上也有不同,可以从甲骨学
(如高明《古文字类编》
1980年版)上查对。 第六,看贞人(卜人)名字。贞人即当时替商王占卜之人,为
。贞人生活于一定的时期,贞人名是断代的依据之一。早期与晚期的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应在同片甲骨上出现。不少
对此有研究,且列表对照,一目了然(如
《殷墟卜辞
》)。 总的说,甲骨文辨伪较其他文物的鉴定要简单些,只是遇到利用出土的
卜骨仿刻全部真片或一片甲骨上真伪参半须倍加小心。前人在这项工作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般西人所著录的甲骨书中伪刻较多,如《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等,引用时要注意。如《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668片左上部“癸丑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等 三条卜辞系真迹,而下半部字虽大而清晰,于文义却不通,系伪刻。作伪者有的本是刻字出身,便被古董商相中,专干伪刻卜辞
。如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中提到的蓝宝光,便能仿刻完整的真片,其工细程度几可乱真。幸而此人不懂文例文法,否则在甲骨上大肆“创作”,会给今日的辨伪工作平添许多麻烦。 除商代卜辞外,1954年起又发现了大量西周甲骨,其中有字的不少,时距殷墟卜辞的发现已半个世纪,作伪之风无存,当然也就谈不上辨伪了。
  编辑本段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
  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大型
(Oracle)公司,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
滩,现任行政总裁为公司创办人
·
森(Lawrence J. Ellison)。 甲骨文1977年
由3人合资,最初一年赚不够百万美金,在10年间迅速冒起,2004年
640亿美元。 约在2000年前后,微软的数据库产品,只集中在中小企市场,但微软推出MS SQL 7数据库后,技术上突破,抢占高档软件市场。IBM亦以DB2数据库,
抢攻市场,令甲骨
临庞大挑战。 在制定反击策略时,甲骨文以所谓“
餐”作为反击。过去甲骨文的数据库只是一个平台,平台上的应用多由其他公司开发,但自2000年底起,该公司自行推出一套叫“电子商务套餐”(e-business suite)的软件,内有
、销售系统,全都是植根在数据库上的程序。不过这仍未挽回甲骨文的颓势,IDC的调查指,在这2000至02年,微软业务增长46%,IBM增长41%,但Oracle却下跌10%。 在数据库市场上,竞争尚不止于此。除了有数据库对手外,甲骨文踏入应用软件时,亦要面对应用界

古代商朝贞人指什么?

商史官名。掌用龟占卜。甲骨卜辞中“贞”上一字,即上贞人之名。贞人之名常被用作甲骨卜辞分期的重要标准。
是个官职的名称
本文标题: 商代贞人为什么不利用占卜机会,控制国家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700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宣德皇帝在位多少年知友们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可以给些建议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