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什么真正不考虑眼前或长远利益而单纯讲义气的地方政权和国家

发布时间: 2022-01-01 13:00: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历史上农民起义好象没有最终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求解答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除了朱元璋取得成功外,其他的农民起义都以最后的失败...

历史上有没有什么真正不考虑眼前或长远利益而单纯讲义气的地方政权和国家

历史上农民起义好象没有最终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求解答

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除了朱元璋取得成功外,其他的农民起义都以最后的失败而告终。农民不能主宰历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有四:
1、领导集团的忘本变质和高度腐化
这一部分不需要作过多的理论阐述,黄巢在西安,李自成在北京,洪秀全在南京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样版。农民领袖黄巢、李自成、洪秀全既然作出了不好的表率,就不愁其它的农民将领不群起效尤,更不愁农民士兵不在自家的庭院内打家劫舍,破坏新生的农民政权。农民最大的优点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远见缺乏自制力,他们能够忍受起义早期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可一旦处境改善,迫在眉睫的危机一消除,就眼睛发昏看不到未来,更看不到隐藏的危机。他们急不可耐地想放纵一下自己的肉体,那些长年被压抑的天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各种欲望急剧膨胀,以至忘了自己是谁。在眼花缭乱的金银珠宝和国色天香面前,他们几乎在一霎时便把当初举事的初衷忘得一干二净,沉醉于自己曾经痛恨的堕落生活。假使黄巢在当了皇帝后不被宫娥彩女包围,不委派宦官当监军逼反大将朱温;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不抢走陈圆圆,招惹吴三桂冲冠一怒;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后仍勤于国政,中国的大部分历史也许都要重写。
2、农民领袖御人乏术,导致领导集团的分裂和内耗
任何新兴力量都有两个最致命的危机:一是腐化,完全背弃他们最初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目标;一是不能团结,发生一连串自斩手足式的内斗。农民政权基于农民与生俱来的弱点,都不能渡过两方面的危机。最致命的是农民领袖大都缺乏御人的胆略和胸怀,不能确立自己在领导集团中不可动摇的威望和地位,不能激励和鞭策部下始终如一地向终极目标不懈地努力;要么不能阻止部下腐化堕落;如李自成不能阻止刘宗敏强抢陈圆圆,大顺帝国的二十一条军规对顺兵团不起约束作用;要么不能团结部属目标一致,如刘福通的三路北伐军自行其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蒙古军队各个击破,洪秀全不能阻止石达开带兵出走;要么不能预防部将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如太平天国的东、北、翼诸王相互攻杀时,天国的最高领袖洪秀全一筹莫展;要么不能警醒部将野心膨胀,对自己反戈相向,如天完帝国的农民领袖徐寿辉就死在农民宰相陈友谅手中,天王洪秀全也差一点在东王杨秀清的逼迫下让位;要么不能防止手握重兵的军阀在形势不利时叛变投敌,如黄巢不能防止朱温投降李唐王朝。所有这些不该发生的故事都是因为农民领袖不能严于律己,没有容人之量,缺乏领导艺术,使自己在下属面前威信扫地,导致形势急转直下才发生的。
3、没有全局观念,缺乏政治头脑,不注重政权建设
农民领袖在举事之初,往往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只停留在报复仇杀和掠夺
财富等低层次的斗争水准上,而没有长远的打算。因此农民领袖缺乏政治头脑,不注重政权建设。他们每攻克一个地方,主要的任务是杀富劫财,不在那里建立自己的政权为己服务,不在征服地征收税赋以供军需,而是靠掠夺来解决后勤供应。掠夺是暂时的,且能招致坚强的抵抗;征税则是长期的,只要税负合理,抵抗情绪很轻甚至没有。所以农民起义除了破坏执政府的统治秩序外,自身并不能替代被摧毁的旧政府,不能象旧政府那样长期享用政权果实。极少数农民领袖如黄巢、李自成之辈在读书人的辅佐下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他们立足点不高,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当时的政治形势。黄巢、李自成当了皇帝后,事实上只控制了中国的一部分地区,可他们都自认为控制了全中国,俨然大一统国家的君主,闭眼不看四周环伺的强敌,不乘胜把这些强敌消灭,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缔造自己的万世基业,过早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结果给对手以喘息之机,使他们重整旗鼓向新生政权反攻,把起义的农民赶进坟墓。农民军的缺乏全局观念,韩宋帝国中路北伐军的出征路线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这支农民武装在攻克蒙古帝国的上都开平后,不乘胜南下攻击距离才二百五十公里的帝国首都北平,反而把进攻矛头指向和总体战略目标没任何关联的遥远的高丽王国,使蒙古帝国躲过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如果当时中路军兵锋南指,和东路北伐军南北夹击大都,蒙古帝国极有可能立即崩溃,韩宋帝国就会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4、逞一时之快报复仇杀,不注重收服人心,不能延揽敌方人才为己所用,不明智地和读书人结怨,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为新政权服务
黄巢在占领长安后,对唐政府的官员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屠杀,把徘徊观望随时准备投降的唐政府残余势力推上拚死抵抗这一条路,实在是一个大的失策。李自成在北京也没有汲取前车之鉴,对归顺过来的明政府官员动用惨无人道的酷刑追赃派晌,任意掠夺他们的财富,凌辱他们的妻女,硬是把吴三桂这支生力军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为大顺政权培植了一个强劲的克星。太平军打进南京时,清朝官员、满族百姓、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医生、店员、艺人,皆被视为妖人,掳掠屠杀不在话下。“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或不胜刑掠自承为妖杀,或竞捶楚以死。”对于满族百姓,更是不分男女老幼,一概杀光。不少汉族大小官员、绅士、读书人,逃不掉又不愿死在太平军手里的,全家便一同自杀……兴许是出于无知和嫉妒两方面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农民政权都仇视读书人,对他们无情地砍杀和侮辱。知识分子虽然是一个专门做官的阶层,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弱点,但那些没有步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因为没有多少机会作恶的缘故,良心和理性并未完全泯灭,身上有不少美好的东西。因为谨慎胆小的缘故,知识分子不能为打江山冲锋陷阵,但他们的头脑比农民清醒得多,眼光也比农民远大,正可迩补农民身上的不足,是建设和巩固新政权必不可少的力量,因此农民政权应该把这些人吸收进来为新政权效力,基于吃不上葡萄便说葡萄酸的心理和读书人结怨实在是农民领袖极大的不智,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自己。至于农民领袖不能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新政权服务,可以从太平天国对西洋人的态度上看出端倪。太平天国以基督教立国,西洋那些基督教国家自然十分兴奋,加上对清政府的恶感,他们都盼望太平天国成功,把太平军当成自己人。一八五三年,法国大使朵博尔隆到南京晋见洪秀全,意图和太平天国联合起来对抗清政府。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橄榄枝对太平天国自然不是一件坏事,可天国的所有领导人物大都是一字不识的农民,对国际局势跟清政府的那些酒肉官员一样地茫然无知,硬生生地把这件好事看成是一件天大的坏事。他们不知道利用外国的援助,而清政府和湘军中的若干将领却觉悟至跟外国人结合的有利影响,于是本来可以帮助太平政府的西洋力量倒转过来帮助清政府,使本来一败涂地的清政府最后站在胜利的一方。
你说沈嘛?
刘邦 朱元璋 孙中山 都是失败告终的?? 中间历史 农民起义 成功的多不胜数
,有哪一次不是农民起义最后推翻统治权的,哪一次是权利阶级起义的推翻的???
最著名的 一句 手提三尺剑 就敢谋取天下的代表 刘邦
失败的例子也多。比如 陈胜 就是个人原因导致的失败

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最终失败的历史例子有什么?

只有长远的目光,才能换得长远的利益。
孟母三迁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最后搬至学校附近,孟子学到的都是礼貌相待之礼,这才放心。这是一个作为母亲的先见之名,她知道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目光长远的母亲是分不开的。目光长远会带来长远的利益,反之,则会让短暂的利益消失地更快。方仲永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天资过人,可以被称作为神童,可是他有一个目光短浅的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正因为这样,拥有过人天赋的仲永“泯然众人矣”。这是这个孩子的悲剧,如果方仲永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我想,以他的天资,留下的诗作会流传至今。
”竭泽而渔“也是一样
太多了,几乎每一个王朝被替代的前期都是这样做的。你随便写几个朝代灭亡的事情就行了,在具体原因上稍微写的不同就好。
1、满清闭关锁国,封了海禁。结果没有赶上世界工业革命浪潮,结果灭亡。
2、明朝崇祯后期,皇帝不理政事,只顾自己享乐,结果最后农民起义,满清入关,亡国。
3、元朝后期,元朝皇帝继续实行高压民族政策,不知道反省,觉得武力依旧强大,一再享乐,结果被元朝末期农民起义亡国。
几个小例子。
1、人只知道吃喝玩乐,抽烟喝酒,结果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结果一命呜呼。
2、知道老玩电脑不好,结果禁不住想玩,结果眼睛近视越来越严重。

国家与地区有什么区别?

国家指主权国家,地区指特殊地区,比如台湾,香港或其他争议区域。因为虽然有的地区如香港没有主权,但是国际组织的一员,比如奥林匹克组织等

国家的概念:指居住在一定领土范围内,拥有国家主权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的共同体,也就是拥有主权、领土和人口。

地区的概念:是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托管地等。

国家和地区的区别: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主权。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没有主权,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为独立的国家,且地区自主程度很高。

国家有主权,有独立权。地区只有独立权没有主权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 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 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 、 以色列、 韩国 、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 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一斑。 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 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更多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 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一斑。 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 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更多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 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发展的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一个是现在进行时,一个是过去时。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根源及其消除 作者 佚名 摘自 未知 发表 2007-1-22 16:55:43 背景 贫困是全球化的问题,也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它影响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改革开放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当今人类共同的大敌。因此,它是世界银行在其20年发展报告中唯一作为专题两次专门论述、并在其他年份的报告中多次提及的问题。 一、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1、贫困的界定 贫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贫困是经济意义上的贫困,指难以将生活维持在经济上最低水准的状况。广义贫困除包括经济意义上的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如人口寿命、营养、教育、医疗、生存环境及失业等方面的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贫困的概念逐步由狭义的纯经济层面向广义的影响生存质量的多层面过渡。贫困概念界定的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点在世界银行和国际权威组织的定义中明显地体现出来。 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显然,这里强调的是以消费水平为基础的物质条件。《1980年报告》将贫困线确定为人均年收入75美元。《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贫困,即缺少达到生活水准的能力”,并认为考虑贫困问题还要考虑人口寿命、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儿童入学率、医疗卫生、识字能力、受教育机会等社会福利文化的内容。《1990年报告》确定了两条国际贫困线:一是人均年收入275美元以下为“赤贫”;二是人均年收入370美元(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计算)为“贫困”。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人文发展”的角度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它除了包括人均收入的因素外,还包括人均寿命、卫生、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多种指标。这种“人文贫困”的界定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的经济水准和生存状况,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以这个标准衡量,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体表现。 2、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1991-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9%, 但贫困人口却没有因经济增长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据联合国调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0亿增加到目前的13亿。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2.6亿人不能上学。在最贫穷的非洲地区,贫困发生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 (注:“非洲贫困状况恶化”,《人民日报》1996年2月7日第7版。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10月的一份报告称,世界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贫困家庭儿童的处境更糟。20世纪8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有1 亿儿童流浪街头。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并未缓解贫困的状况给人们以警示: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是缓解贫困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最关键的因素。 二、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及解决途径 1、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水平低下。因为贫困人口只有获得谋生的机会,才能消除贫困;而如果没有利用和把握谋生机会的能力,或者说没有对机会的反应能力,任何机会都会从身边溜走。受教育程度低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则无法获得这种能力。 从全球不同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看,贫困人口往往集中在经济落后、通讯不发达、交通不畅、教育不普及、识字率低、观念落后的偏远地区。在这些地区,由于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贫困人口不具备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无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他们的孩子就更需要早先出去赚钱以补贴家用而不能上学;他们更需要多生育,靠一个大的家庭组织来维持成员的生计,人均生活水平更低,贫困进一步加剧。这一恶性循环的源头在于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生存状况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 2、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关键 减轻贫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1980年报告》分析了贫困、经济增长与人力开发之间的关系,指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有效地消除贫困,而人力开发在消除贫困特别是绝对贫困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报告详细阐述了人力开发的几个主要因素:教育、健康、营养和生育,他们各自如何影响穷人的收入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1990年报告》进一步给出了由“机会”和“能力”两个方面组成的有效扶贫战略:“一是实行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及其配套政策,促进对穷人最丰富的资产,即劳动力的需求,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机会;二是广泛向穷人提供基本社会服务,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穷人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前者解决的是劳动力数量过多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劳动力质量过低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解决贫困问题。”要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使穷人受益于经济增长的政策统一起来。其途径有:(1 )给穷人以资产所有权。一是将存量资产重新分配给穷人,如土地改革。二是增量资本作有利于穷人的分配。特别是通过初等教育和医疗保健对穷人人力资源的公共投资,成为增加穷人资产的重要政策手段。(2 )增加穷人所拥有资产的受益。即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收益减轻贫困。非熟练劳动力是穷人最重要的资产,非熟练劳动力收益大幅度提高,能使收入分配有利于穷人。另外特别重要的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提高穷人的资产收益,这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这种投资能够将促进增长与减缓贫困统一起来。研究表明,农业报酬增长额的1/4、非农业报酬的3/4可以归因于良好的教育。( 3)对穷人进行适度转让。上述无论哪种减轻贫困的方法,都有赖于穷人自身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有赖于他们对新方式和新机会的利用,归根结底依赖于提高这种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 人也是增长的源泉。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和有健康身体的劳动者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为经济增长做出更多的贡献。虽然创业精神和管理能力在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和工作态度。因此,必须在取得短期的经济增长与着眼于人们的长期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投资之间保持平衡。要获得增长的源泉,达到和保持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就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开发毫无疑问在消除贫困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注: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也是长期发展的基础。劳动能力是所有健康的穷人赖以生存的唯一宝贵的资本。因此,用教育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率和穷人把握机会的能力,是同贫困斗争的最有效的途径。他使穷人有能力抓住经济增长的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他们明天的工作效率,使经济的长期发展获得不竭的资源。因此,政府有必要对现行的支出格局倾向做出调整,其中包括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部门旨在改善穷人生活状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措施是,扩大和改善初级教育和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政府有必要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农村地区增加公共投资,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赋予地方当局更多的责任,持续扩大农村的诊疗所和小学数量,改进服务质量。在总结扶贫经验时,《1990年报告》指出:“任何试图在世界经济中开展竞争的国家,都有必要采取全面的教育政策,包括在高等教育、科技和专业培训方面的开支。”(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最成功的国家都推行一种有效的使用劳动力的增长模式,并对穷人的人力资源进行投资。这两方面兼顾的方针是减轻贫困的基本战略,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是为穷人提高运用其最丰富的资产——劳动力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改善其眼前的福利并提高其利用新出现的机会的能力。两相结合可以提高世界上绝大多数穷人的生活水准。”(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两个报告得出的同样结论是: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教育的投资,有助于铲除贫困之根源。 三、中国的贫困问题 1、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贫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自实施扶贫计划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锐减,但反贫困任务仍相当艰巨。一方面是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初步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又产生了城市新增贫困人口。 (1)农村贫困状况:以1985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00元为基础进行调整,1999年相当于635元。按照这一标准计算,截至1999年底,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3400万。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估计,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就远不止几千万,而是1.06亿(1998年底)。(注:杨军:“中国反贫困战略面临的困惑及调整思路”,《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1期。)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报告估计, 如果把那些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极易返贫的人口算上,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可能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显然,我国农村的贫困标准是建立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水平之上的。除物质生活贫穷外,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社会保障和医疗条件差,生活质量差;贫困使一些儿童营养缺乏,健康状况不佳,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失学,文盲较多;信息闭塞,观念落后。 (2 )城市新增贫困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自发诱导的诸如失业、破产、收入差距悬殊等新的致贫因素的影响迅速增加,大批下岗和长期失业人员、退休职工中的低收入者等,构成了城镇新的贫困人口。1996年我国城镇贫困户数是306万户, 贫困人口1176万人,户年人均生活费收入1321元,比当年划定的城市贫困线户人均生活费收入1671元还要低20%。 (注:《中国工商时报》1997年10月10日。)近几年,随着下岗、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 我国城镇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见表1)。 附图{F102f43.BMP}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综合失业人数=下岗无业人员+失业人员 (2)综合失业率=综合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据劳动部测算,2000年下岗职工总数为2100万, 按照新的要求,2000年之后,下岗职工将直接进入失业范围,不再新设再就业服务中心。这些人中约50%左右在失业救济金用完之后,不能重新就业,他们将陷入贫困之中。 城镇贫困人口的加入,使中国贫困人口的结构更加复杂,使中国贫困问题更加恶化。 (3 )中国的“人文贫困”:中国的城乡贫困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人均生活支出的经济层面上,更反映在生存状况、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条件等生活环境质量上。若用人文发展指标来衡量,中国的“人文贫困”状况更加严重。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对175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排在108倍。联合国人文排序的新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人均GDP。这一人文发展指数更能反映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 对“贫困”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这种排序使我们看到,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在反映综合水平的人文指标上,而后者的差距比前者更难弥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后者这些指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决不仅是增长)潜力,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真正水平和综合实力。这些人文发展指标为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2、中国脱贫的关键 从中国的贫困人口阶层分布看,无论是农村贫困家庭还是城市贫困人口,都集中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中。在农村,由于没有文化,无法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即便有了土地也得不到应有的收获,更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没有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不掌握生存技能,看不见也抓不到改变生活的机会,脱贫基础脆弱。即使是已经脱贫,但当使其初步脱贫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或稍有不测时,很快重新陷入贫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刚刚脱贫的人口又返贫。在城市,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下岗人员很难胜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新岗位,难寻收入丰厚的职业。由此可见,摆脱贫困的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在为贫困人口提供谋生机会的同时,更侧重于提高其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改善人口质量的投资,能显著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注:舒尔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有鉴于此,政府应将扶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巩固和提高贫困个体的生存保障和发展能力上来,增加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升他们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源的手段和能力,扶贫扶在根上、扶在点子上。政府要把扶贫和扶智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增加文化扶贫的力度;在提供必要的资金、救济,使贫困人口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同时,加大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教育投入;在以物质投入缓解贫困现状的同时,强调“扶人”、“治本”这一根本途径。 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扶贫工作中也面临着资金不足这一最大障碍。“面对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庞大的发展计划,政府往往需要在人力开发与其他项目间费力地权衡。“发展中国家应力图提高公共企业的资金营运效率,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减少军费,以及减少一些需要高投入而不太紧急的项目投资,使更多的资金能够用于向小学教育、基本卫生保健这样的项目上。”(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 亚当·斯密说过:“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劳动者所掌握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高低。”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至理名言。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她的人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既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又是它的最终目标。然而贫困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实现,一个国家现今的健康和教育水平反映的很可能是其10年甚至20年前为人力开发所作的努力。(注:程漱兰等编著:《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年回顾》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7月。) 《管子·修权》里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中国的人力开发与反贫困斗争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

如何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还有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拜托各位了,帮忙解答一下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主要是根据公司目前的效益情况,

比如说你眼前的利益能够帮助公司渡过难关,那么这种关系就要优先的选择,长远的利益是根据长远发展去选择,我们公司如果当下发展的很稳定,肯定是趋向于长远的目标,所以这两者的关系主要还是根据公司当下的状况去决定。

基于对于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的关系,其实我们企业要取之于民,服务于民,要为这个社会服务的,所以还是根据社会效益来决定比较好。

  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起冲突时,优先考虑长远利益。
  必须明确自己要的长远利益是什么,并为此而努力,切不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误了长远的利益。
  2、以长远利益为大宗旨,为原则,将眼前的利益不断转化成长远的利益。
  为某个目标而努力时,一定要牢牢树立以这个目标而努力的原则,将眼前的可利用的,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利益不断深化,渐渐转化成长远的利益。

  3、处理好眼前的利益,也是为了长远的利益。
  眼前的利益不能一味地说好,也不能全盘否定。要用辩证的思维去处理眼前的利益,将一个个量变积累,终演化成质变。
人是要活很长时间的,所以为了能让以后的路好走一些,我们要看长远的利益,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 同样人也要经过今天的,不看今天的利益也是不行的,那这两点那点更重要呢? 是这样的,我们为了一定得目的而计划,所以我们在眼前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要保持我们的大方向不能变,做到局部服从整体,如果我们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需求而动摇影响了未来的方向,如果这个方向是不好的,那么就会一错再错而不可弥补,所以眼前的利益是要看长远的利益而决定的,要根据长远的利益作出调整的,不能面面俱到。
放宽心。

选择目标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人在生活中首先要谋求生存,不会生活就不会有发展,也就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不管你的长远理想多么宏伟,如果你不会谋求眼前利益,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他就像一只忙忙碌碌的蜜蜂,一年到头,东奔西走,不知道活的快乐,也不知道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人苦命。

如果你的年龄是18岁以下,那么你可能即将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项决定——这两项决定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这两项决定对你的幸福、的收入、你的健康,可能有深远的影响;这两项决定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了你。

这两项决定就是你的眼前利益,解决了眼前利益,才能为你的长远利益奠定基础。很多人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两个眼前利益,导致了终生失败。

这两个重大决定是什么?

第一:你将如何谋生?

第二:你将选择谁来做你的生活伴侣?

这两项决定,通常都像赌博。哈里·艾默生·佛斯迪克在他的《透视的量》一书中说:“每位男孩在选择如何度过一个假期时,都是赌徒。他必须以他的日子作赌注。”

但是这两项眼前利益却不能赌,因为谁也赌不起:所以找一个谋生的饭碗与找一个理想的伴侣,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好个问题你才能进一步实现你的梦想:

首先如何找到你谋生的饭碗呢?现在找工作是最难的事情了,要找到自己喜欢干的工作那就更难了。不光中国人多岗位少,世界范围内也如此。

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艾德纳·卡尔夫人说:“我认为,界上最大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想真正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可怜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要有工资就行。所以,难怪有那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野心勃勃,不可一世,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是到了四十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神经崩溃。

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你在选择眼前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菲尔·强森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了。他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没有野心而不求上进的儿子,觉得在他的员工面前丢尽了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什么?一切从头开始?这位老人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去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地在工作中吹口哨。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而当他在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整个洗衣店肯定就毁了——破产,一无所得,菲尔·强森如果满足于父亲给他的现成的家业,就从这个眼前利益出,去干洗衣店的工作,那么就不会实现他自己的长远目标,他就会成为千千万万的小小洗衣店的老板,就算经营得还可以养活自己的话。菲尔-强森没有受眼前利益的驱使,他志不在此,志在高远,所以,他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于是他成功了。

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少。很多人都要经过一段痛苦的时间之后,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一致。

许多成功者是在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谋生之后,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痛苦的斗争之后,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利益,为了长远利益放弃自己喜好的人有没有?

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利益和喜好的人是有的。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行进当中,当遇到你眼前即得的利益会影响到你长远的计划之时,一定要及时舍弃。
本文标题: 历史上有没有什么真正不考虑眼前或长远利益而单纯讲义气的地方政权和国家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50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假如新增加一个诺贝尔奖,你觉得有可能或者是你愿意增加那种奖项换其他人为帝,能否避免崇祯在位大明亡国的命运 嘉靖对明朝灭亡负有什么责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