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石闵杀害汉族大臣韦謏父子

发布时间: 2021-11-04 14:05: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关于李农的历史日本九州大学光环境博士中国照明界第一位海外光环境博士被北京市评为青年科学家圆满完成了国内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十几个城...

为何石闵杀害汉族大臣韦謏父子

关于李农的历史

日本九州大学光环境博士

中国照明界第一位海外光环境博士

被北京市评为青年科学家

圆满完成了国内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十几个城市的城市照明规划

完成国内三十几个城市的夜景照明设计项目近四十余项

目前担任: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建设部、北京市城市照明专家组成员

国内若干城市市长建设顾问

北京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

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高级会员

中国照明学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国注册照明设计师执行委员会负责人

中国建筑物理委员会理事

日本照明学会会员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委员

《照明工程学报》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照明技术与管理》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我想你说的李农一定不是原答案说的那个李农!李农确实是一个历史人物!谈到李农就少不了另一个极具争议的人,被称为英雄和魔王的人——冉闵冉闵,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公元350年,建立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公元352年,为慕容俊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 详细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687126.htm李农李农,石虎最信任和最了解石虎心意的两个大臣,在《晋书》收录的《石季龙载记》有记录。 李农是石虎儿子石斌的大将,石虎死后,太子石世杀石斌,张豹等人还打算杀掉石斌的统兵大将李农,张举密告李农,李农带着一些部下跑到上白,上白的乞活军将领有不少跟着李农多年征战,所以和李农关系不错,于是他们保护了李农。 冉闵鼓动石遵起兵称皇帝位,打到邺城,杀了张豹张离等人,夺了帝位,把石世封成了一个王,后来冉闵还是杀了石世。张豹,张离等人被杀后,李农跑来向石遵请罪,说他并不是造石赵的反,实是因为张豹等人所害,石遵将他官复原位。 冉闵造反时,深知自已的三千兵不够,于是带人到了李农那里,劫持李农,还同时劫持了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战将王基。 李农是被逼造反的,因为张举是李农的好友,所以冉闵杀了张离等人,而没有杀张举,后来在冉闵李农外出作战时,张离带着羯族精锐龙腾卫士一万多人去投靠石祗(石虎的另一个儿子)
关于冉闵和李农的历史如下: 1、《晋书·石季龙传》
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统五将步骑七万寇荆扬北鄙。石闵败王师于沔阴,将军蔡怀死之。
季龙以李农为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统卫军张贺度、征西张良、征虏石闵等,率步骑十万讨之。战于新安,农师不利。又战于洛阳,农师又败,乃退壁成皋。犊东掠荥阳、陈留诸郡,季龙大惧,以燕王石斌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率精骑一万,统姚弋仲、苻洪等击犊于荥阳东,大败之,斩犊首而还,讨其余党,尽灭之。
石遵闻季龙之死,屯于河内。姚弋仲、苻洪、石闵、刘宁及武卫王鸾、宁西王午
、石荣、王铁、立义将军段勤等既平秦、洛,班师而归,遇遵于李城,说遵曰:
“殿下长而且贤,先帝亦有意于殿下矣。但以末年惛惑,为张豺所误。今上白相
持未下,京师宿卫空虚,若声张豺之罪,鼓行而讨之,孰不倒戈开门而迎殿下者
邪!”遵从之。洛州刺史刘国等亦率洛阳之众至于李城。遵檄至邺,张豺
大惧,驰召上白之军。遵次于荡阴,戎卒九万,石闵为前锋。豺将出距之,耆旧
羯士皆曰:“天子儿来奔丧,吾当出迎之,不能为张豺城戍也。”逾城而出,豺
斩之不能止。张离率龙腾二千斩关迎遵。刘氏惧,引张豺入,对之悲哭曰:“先
帝梓宫未殡,而祸难繁兴。今皇嗣冲幼,托之于将军,将军何以匡济邪?加遵重
官,可以弭不?”豺惶怖失守,无复筹计,但言唯唯。刘氏令以遵为丞相、领大
司马、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加黄钺、九锡,增封十郡,委以阿衡之任。
遵至安阳亭,张豺惧而出迎,遵命执之。于是贯甲曜兵,入自凤阳门,升于太武
前殿,擗踊尽哀,退如东阁。斩张豺于平乐市,夷其三族。假刘氏令曰:“嗣子
幼冲,先帝私恩所授,皇业至重,非所克堪。其以遵嗣位。”遵伪让至于再三,
群臣敦劝,乃受之,僣即尊位于太武前殿,大赦殊死已下,罢上白围。封世为谯
王,邑万户待以不臣之礼,废刘氏为太妃,寻皆杀之。世凡立三十三日。
于是李农归请罪,遵复其位,待之如初。尊其母郑氏为皇太后,其妻张氏为
皇后,以石斌子衍为皇太子,石鉴为侍中,石冲为太保,石苞为大司马,石琨为
大将军,石闵为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暴风拔树,震雷,
雨雹大如盂升。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其乘舆服御烧者太半,光焰照
天,金石皆尽,火月余乃灭。雨血周遍邺城。
石冲时镇于蓟,闻遵杀世而自立,乃谓其僚佐曰:“世受先帝之命,遵辄废
杀,罪逆莫大,其敕内外戎严,孤将亲讨之。”于是留宁北沭坚戍幽州,帅众五
万,自蓟讨遵,传檄燕、赵,所在云集,比及常山,众十余万。次于苑乡,遇遵
赦书,谓左右曰:“吾弟一也,死者不可复追,何为复相残乎!吾将归矣。”其
将陈暹进曰:“彭城篡弑自尊,为罪大矣。王虽北旆,臣将南辕,平京师,擒彭
城,然后奉迎大驾。”冲从之。遵驰遣王擢以书喻冲,冲弗听。遵假石闵黄钺、
金钲,与李农等率精卒十万讨之。战于平棘,冲师大败,获冲于元氏,赐死,坑
其士卒三万余人。
始葬季龙,号其墓为显原陵,伪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遵扬州刺史王浃以淮南归顺。晋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征北将军褚裒率师
伐遵,次于下邳,遵以李农为南讨大都督,率骑二万来距。裒不能进,退屯广陵。
陈逵闻之,惧,遂焚寿春积聚,毁城而还。
石苞时镇长安,谋帅关中之众攻邺,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固谏。苞怒,
诛光等百余人。苞性贪而无谋,雍州豪石知其无成,并遣使告晋梁州刺史司马勋。
勋于是率众赴之,壁于悬钩,去长安二百余里,使治中刘焕攻京兆太守刘秀离,
斩之。三辅豪右多杀其令长,拥三十余壁,有众五万以应勋。苞辍攻邺之谋,使
麻秋、姚国等率骑距勋。遵遣车骑王朗率精骑二万,以外讨勋为名,因劫苞,送
之于邺。勋又为朗所距,释悬钩,拔宛城,杀遵南阳太守袁景而还。
初,遵之发李城也,谓石闵曰:“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既而立衍,
闵甚失望,自以勋高一时,规专朝政,遵忌而不能任。闵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
乃怀抚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皆奏为殿中员外将军,爵关外侯,赐以宫
女,树己之恩。遵弗之猜也,而更题名善恶以挫抑之,众咸怨矣。而又纳中书令
孟准、左卫将军王鸾之计,颇疑惮于闵,稍夺兵权。闵益有恨色,准等咸劝诛之。
遵召石鉴等入,议于其太后郑氏之前,皆请诛之。郑氏曰:“李城回师,无棘奴
岂有今日!小骄纵之,不可便杀也。”鉴出,遣宦者杨环驰以告闵,闵遂劫李农
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遵。使将军苏亥、周成率甲士三十执遵于如意观。遵时方与
妇人弹棋,问成等曰:“反者谁也?”成曰:“义阳王鉴当立。”遵曰:“我尚
如是,汝等立鉴,复能几时!”乃杀之于琨华殿,诛郑氏及其太子衍、上光禄张
斐、中书令孟准、左卫王鸾等。遵凡在位一百八十三日。
鉴乃僣位,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李农为大司马,并
录尚书事;郎闿为司空,秦州刺史刘群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卢谌为中书监。
鉴使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夜诛闵、农于琨华殿,不克,禁中
扰乱。鉴恐闵为变,伪若不知者,夜斩松、才于西中华门,并诛石苞。
时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通和,连兵檄诛闵、农。鉴遣石琨为大都
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步骑七万分讨祗等。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
太守石晖谋诛闵、农,闵、农杀之。
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亦欲诛闵等。时鉴在中台,伏都
率三十余人将升台挟鉴以攻之。临见伏都毁阁道,鉴问其故。伏都曰:“李农等
反,巳在东掖门,臣严率卫士,谨先启知。”鉴曰:“卿是功臣,好为官陈力。
朕从台观卿,勿虑无报也。”于是伏都及铢率众攻闵、农,不克,屯于凤阳门。
闵、农率众数千毁金明门而入。鉴惧闵之诛己也,驰招闵、农,开门内之,谓曰:
“孙伏都反,卿宜速讨之。”闵、农攻斩伏都等,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
血成渠。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
使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守鉴于御龙观,悬食给之。令城内曰:“与官
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
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
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
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
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太宰赵鹿、太尉张举、中军张春、光禄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张季及诸公侯、
卿、校、龙腾等万余人出奔襄国。石琨奔据冀州,抚军张沈屯滏口,张贺度据石
渎,建义段勤据黎阳,宁南杨群屯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混
桥,苻洪据枋头,众各数万。王朗、麻秋自长安奔于洛阳。秋承闵书,诛朗部胡
千余。朗奔于襄国。麻秋率众奔于苻洪。
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石闵率骑千余,距之城北。闵执两刃矛,
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斩级三千。琨等大败,遂归于冀州。
闵与李农率骑三万讨张贺度于石渎,鉴密遣宦者赍书召张沈等,使承虚袭邺。
宦者以告闵、农,闵、农驰还,废鉴杀之,诛季龙孙三十八人,尽殪石氏。鉴在
位一百三日。
季龙小男混,永和八年将妻妾数人奔京师,敕收付廷尉,俄而斩之于建康市。
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害,混至此又死。初,谶言灭石者陵,
寻而石闵徙兰陵公,季龙恶之,改兰陵为武兴郡,至是终为闵所灭。始勒以成帝
咸和三年僣立,二主四子,凡二十三年,以穆帝永和五年灭。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
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
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
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历位北
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
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永和六年,杀石鉴,其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闵,闵固让
李农,农以死固请,于是僣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曰永兴,国号大魏,复
姓冉氏。追尊其祖隆元皇帝,考瞻烈祖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
皇后,子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农诸子皆封
为县公。封其子胤、明、裕皆为王。文武进位三等,封爵有差。遣使者持节赦
诸屯结,皆不从。
石祗闻鉴死,僣称尊号于襄国,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闵遣使临江告
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闵诛
李农及其三子,并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晋卢江太守袁
真攻其合肥,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
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
败琨于邯郸,死者万余。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
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
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
死者二万八千,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戎卒三十余万,旌旗
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
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
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
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启谏甚切,闵览之大怒,诛謏及其子孙。
闵攻襄国百余日,为土山地道,筑室反耕。祗大惧,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使
诣慕容俊、姚弋仲以乞师。会石琨自冀州援祗,弋仲复遣其子襄率骑三万八千至
自滆头,俊遣将军悦绾率甲卒三万自龙城,三方劲卒合十余万。闵遣车骑胡睦
距襄下场长芦,将军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士卒略尽,睦、威单骑而还。
琨等军且至,闵将出击之,卫将军王泰谏曰:“穷寇固迷,希望外援。今强救云
集,欲吾出战,腹背击我。宜固垒勿出,观势而动,以挫其谋。今陛下亲戎,如
失万全,大事去矣。请慎无出,臣请率诸将为陛下灭之。”闵将从之,道士法饶
进曰:“太白经昴,当杀胡王,一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
决矣,敢谏者斩!”于是尽众出战。姚襄、悦绾、石琨等三面攻之,祗冲其后,
闵师大败。闵潜于襄国行宫,与十余骑奔邺。降胡栗特康等执冉胤及左仆射刘琦
等送于祗,尽杀之。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
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诸将士死者十余万人,于是人物歼矣。贼盗蜂起,
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
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
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闵悔之,诛
法饶父子,支解之,赠韦謏大司徒。
石祗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时闵潜还,莫有知者,内外凶凶,皆谓闵已没矣。
射声校尉张艾劝闵亲郊,以安众心,闵从之,讹言乃止。刘显次于明光宫,去邺
二十三里,闵惧,召卫将军王泰议之。泰恚其谋之不从,辞以疮甚。闵亲临问之,
固称疾笃。闵怒,还宫,顾谓左右曰:“巴奴,乃公岂假汝为命邪!要将先灭群
胡,却斩王泰。”于是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显
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会有告王泰招集秦人,将奔关中,闵
怒,诛泰,夷其三族。刘显果杀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
骠骑石宁奔于柏人。闵命焚祗首于通衢。
闵徐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顺。刘显复率众伐邺,闵击败之。还,称号于襄国。
闵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皆以城归顺。平南
高崇、征虏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三河归顺。慕容彪攻陷中山,杀闵宁北白同、
幽州刺史刘准,降于慕容俊。时有云黄赤色,起东北,长百余丈,一白鸟从云间
西南去,占者恶之。
刘显率众伐常山,太守苏亥告难于闵。闵留其大将军蒋干等辅其太子智守邺,
亲率骑八千救之。显所署大司马、清河王宁以枣强降于闵,收其余众,击显,败
之,追奔及于襄国。显大将曹伏驹开门为应,遂入襄国,诛显及其公卿已下百余
人,焚襄国宫室,迁其百姓于邺。显领军范路率众千余,斩关奔于枋头。
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
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张温言于闵曰:“鲜卑乘胜气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
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
隽。今遇恪而避之,人将侮我矣。”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以铁锁连马,
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
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
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
送之于蓟。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
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
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廆、皝庙。
遣慕容评率众围邺。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于晋阳,苏亥弃常山奔于新兴。
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冉智尚幼,蒋干遣侍中缪嵩、詹事刘猗
奉表归顺,且乞师于晋。濮阳太守戴施自仓垣次于棘津,止猗,不听进,责其传
国玺。猗使嵩还邺复命,干沈吟未决,施乃率壮士百余人入邺,助守三台,谲之
曰:“且出玺付我。今凶寇在外,道路不通,未敢送也。须得玺,当驰白天子耳。
天子闻玺已在吾处,信卿至诚,必遣军粮厚相救饷。”干以为然,乃出玺付之。
施宣言使督护何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京师。长水校尉马愿、龙骧田香开门降评。
施、融、蒋干悬缒而下,奔于仓垣。评送闵妻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
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及诸王公卿士于蓟。尚书令王简、
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自杀。
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
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
————————————————————————————————————
简单说明一下,前面两段是冉闵早期的战绩,后面那一大段是后赵争权乃至灭亡,冉魏兴亡的经过

《杀胡令》是谁颁布的,有什么效果呢?

《杀胡令》的颁布者当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汉族人冉闵。

西晋末年,皇族争权的“八王之乱”使西晋大伤元气,民生凋敝,导致长期觊觎繁华中原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胡人武装入侵,史称“五胡乱华”,逼得西晋王室“衣冠南渡”至建康建立东晋。

胡人相继在中原建国后,“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数十万被羯族掳掠蔑称为“双脚羊”的汉族少女,夜为性奴,昼被烹食(被冉闵解救出的汉族女子就有二十万人)。西晋鼎盛时期汉族人口二千万,冉闵灭羯时仅余4百万,汉族已经面临生死灭绝的危险。


为“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冉闵在建立冉魏政权前颁布《杀胡令》,号召天下汉人“杀尽天下诸胡”。此令一出,中原汉族军民云集响应,杀死数百万胡人平民和军人,几乎灭绝了作恶最多的羯族,最终将胡族全部逐出中原。之后,冉闵建冉魏称帝。

《杀胡令》吹响了以恶制恶、屠杀胡人的冲锋号,虽然后世学者对此颇有腹诽,但若无此令,汉族亡矣!故冉闵及此令对汉族血脉的传承功不可没!

 五胡十六国时期,石闵(即冉闵)确实发布过杀胡人(当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的命令。但于网上传言有所不同的是,他发布此命令的动机并不单纯。

一、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

公元348年,羯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后赵迎来了动荡:以残暴闻名的皇帝石虎病逝,皇后刘氏勾结大臣,违背石虎遗愿(他希望石遵继承大统),太子石世继位。

石遵在姚戈仲、蒲洪以及石虎的干孙子石闵的支持下,赶回京师邺城,夺得皇位,并杀死了刘氏以及弟弟石世。

在杀回邺城前夕,石遵为了争取石闵的全力协助,亲口向其承诺,自己若夺得皇位,将立石闵为太子。

信以为真的石闵尽心尽力协助石遵夺回了大权,但石遵并未遵守诺言,并且出于对石闵军事能力的忌惮,计划除之而后快。

但石闵先下手为强,杀掉皇帝石遵、太后、太子以及部分大臣,然后立石鉴为帝,自己则成为后赵政权的大将军。

然而并没有结束,为了争夺权力,石闵一派(几乎都是后赵的汉族军人)与石鉴、石成、石启、石晖等石氏子弟间陆续爆发冲突。由于军事能力卓越,每一次石闵都是胜利者。

二、杀胡令的发布详情:

同年年底,软禁了皇帝石鉴、掌控大权的石闵,为了摸清民心,在邺城发布命令:“前些日子我们只是诛杀谋反者,良民一概不受影响。从今天开始,愿意跟政府同心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离开,各城门守卫一律放行。”

结果,方圆百里之内的汉族人悉数涌进城中,城里的匈奴、羯族等族则纷纷外逃,城门被堵的水泄不通。

石闵明白胡人终究不能被自己所用,并且还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他正式发布了一道命令:“赵人(汉人)每斩杀一个胡人,把首级送到凤阳门的,文官进阶三级、武官封门牙将!”

重赏带来的战斗力相当可怕:当天就有几万胡人被杀,其后石闵更是亲自上阵,带军民全国屠杀胡人,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一律灭口,共有20多万人被杀。他还写信给赵国各地边镇,命令当地的汉族军官执行这一命令。

但是,当时北方汉人与胡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严重,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汉人官员都占优势。石闵发布上述命令并不是单纯为了保护汉人,更多的是为了掌控权力。

公元350年,石闵屠杀石氏全族,恢复自己的汉姓,改名冉闵,改国号魏,史称冉魏。但是原后赵的各大势力对他并不买账,双方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血腥搏杀;北方的慕容氏也开始趁机南下,中原再度混乱不堪。

民族英雄冉闵,在真实的历史上驱逐胡虏,还做过什么事?

大致来说就是

冉闵在和自己的父亲兢兢业业的帮助羯族打击当时的汉族正统东晋立下功劳后想着下任单于该轮到我了吧,当时还叫石闵

结果发现没自己的份,还准备把自己干掉就怒了,发动军变上位,但考虑到留后路和稳定需要保留了羯族石氏性命

上位后需要稳定权力于是想着打民族牌,希望能获得汉族尤其是东晋支持,但是发现没什么人搭理,尤其是东晋懒得理他

赶紧改变政策,停止杀戮胡人,并恢复军队中胡人数量,又为了胡人支持将儿子命名为大单于,让他统帅胡人军队

恢复了一些魏晋时期制度,任用儒家,经过考虑赶走了统治区域内的百万流民,这些胡人和汉人在回到原本的家乡路上互相杀戮大量死亡,自家地盘农业崩溃了后悔了

调整政策后,有坚持要求按民族主义立场恢复一切汉家制度,驱逐胡虏的大臣被他连儿子一起砍了

终于控制了大概一两个省的地盘,打击了羯族这个小部族的势力后,几年内被其他势力消灭了

当然以上是历史书里的记载,网络尤其是网文上的冉闵当然不会是这么首鼠两端完全按照个人利益行事的。

说真的吹冉闵主要还是民族情绪的需要,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去吹更有资格的岳飞,祖逖,恒温,刘裕,但就像用雅利安人这个名号一样,到底是不是不重要,对于少部分群体的不满才是需要搬出一尊神像的真正原因。

他在打仗的过程当中一直冲在第1线,而且也没有特别严重的矛盾或者是民族情结,而且也展现出了自己超强的军事实力。
他还帮助过很多的国家,进行分裂,所以我觉得这个人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帮助了自己的国家,让百姓摆脱了流离失所的生活,我觉得他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
做过许多非常残忍的事情,而且在当时为了能够把他们都驱赶出去,所以采用了非常暴力的手段,但是一直也没有说出来。



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闵性轻锐。——慕容恪

历史从不会缺少英勇善战之人,古人的骁勇善战似乎是自内而外流露出来的品质,但是在这群骁勇善战的人中间,也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为国贡献,身无长物,一心报国的英勇人士,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而另一个则是玩弄权术,无所不用其极,一心为己的卑鄙小人,相比起民族英雄来说,他们只能算得上是历史潮流中的小丑。



作为民族英雄,为国做贡献是他们的常态,被人牢记是他们应得的荣耀。众所周知,很多民族英雄都是被载入教科书供后代学习的,就像戚继光、文天祥、岳飞等人。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民族英雄就比较特别,他虽出身汉族,却认贼作父,他奋战沙场,却难入教科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位就是"五胡乱华"时期的民族英雄冉闵。

认贼作父,战绩泯灭

冉闵骁勇善战,早在公元338年,刚满17岁的冉闵就已经在昌黎大战初露锋芒,石虎惨败的同时他却带着三千汉军未受丝毫损伤。之所以会被看作是"五胡乱华"时期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击退胡虏,扭转汉族被灭族的命运,但是为何他却没被入选教科书呢?各路说法众说纷纭。

比较可靠的说法应该是冉闵认贼作父,认了羯族首领石虎为养孙,因此他的功绩不能让他入选教科书。要说石虎是什么人,那是一个可以称为大魔头的一个人物,他生性残暴,杀戮成性。曾抓过20万少女命令士兵施暴,最后还将她们宰割食用,可以说得上天理难容。



当年的冉闵父子本是韩主任,但是其父被羯族降服以后,却变成了石虎的养子,改姓石。在他父亲战死后,冉闵自然就成为了石虎的养孙,更名为石闵。就是在昌黎之战以后,他成功的击退慕容恪,成功取得石虎的关注,对他跟对自己的亲孙子差不多。

反目成仇,大开杀戒

石虎不仅仅是羯族的首领,更是羯族后赵的开国皇帝。但是冉闵在石虎眼中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后来的冉闵被提拔为北中郎将,在守卫后赵北疆的过程中,他依旧保持自己的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慢慢的,石虎越来越器重他,当然也会有不少人看不惯他。

在石虎去世以后,历史上常见的帝位之争也如期上映,最终太子石世继承了王位。但是其他皇子并不服气,都打算从备受宠爱的石闵身上下手,去抢夺帝位,最终石闵选择帮助石遵,因为石遵答应他在登帝位后立石闵为太子。



可惜的是,在石遵罢黜太子以后,他并没有遵守两人的约定,石闵对石遵实在是失望至极,一怒之下杀了石遵。当然这并不能够平息他的怒气,他在同一时间几乎杀了所有的皇室成员。后来在新皇帝诛杀自己的导火线下,他清楚知道羯族不会接纳自己,于是只能大开杀戒,灭了石氏皇室。

抢夺政权,更改姓氏

被石氏皇室伤透了的石闵,在公元350年灭掉石氏皇室,建立冉魏政权,将自己的姓氏改回冉姓,并且想要联合东晋将胡人彻底灭杀。可惜的是,东晋没有给他回应,但他心意已决,只能凭一己之力,勇往直前与五胡对抗。

在邯郸灭敌数万,打败石琨,与张贺度联军对决,灭敌数万,俘兵数万,凯旋而归。本应一路胜仗的他却在胡人再次进攻之时,因为错信道士的劝说,输的一败涂地。那段时间,魏国生灵涂炭,逃亡回乡的百姓自相残杀,成功回到家乡的寥寥无几。



就在352年,鲜卑族的慕容恪再次发动战争,在慕容恪直奔冀州之时,冉闵秉承着自己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的想法,勇往直前。确实,两人大战十场,均以冉闵胜利告终。但这仅仅是两人对决的结果,最后冉闵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落败鲜卑族军队。

历史现实,自有定论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冉闵确实是击杀胡人的先行者,他组织了汉族的灭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现实中,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很多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也有不少人否认这一观点,并没有真正地定论,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能进入教科书的一个主要原因。

毫无疑问,冉闵的所作所为已经在告诉我们,他的民族之心并不纯粹,一个民族英雄,最应该是拥有一颗纯粹的民族之心,或许他击杀胡人,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只是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拯救汉族与于水火的历史事件,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



如果他真的有民族之心,那他就不可能会成为胡人的首领,不会认贼作父多年,更不会一直为石虎卖命。在那期间,他屠杀汉人无数,确实难以让人接受他是民族英雄的先是。再者,历史上对于汉族的处境其实有夸大的嫌疑,实际上,汉族还没有到会灭亡的处境,虽然困难,但却还能存活,因此冉闵不能载入教科书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结语

毫无疑问,冉闵确实英勇善战,但是与很多同一时期的汉族将领相比,他并不是最为杰出的。历史上记载的真正抗胡的主力军其实另有其人,冉闵只能算的上瞎猫碰上死耗子,他击杀汉人无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一直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属实担当不起民族英雄的名字。



无论何时何地,真正的民族英雄不仅仅需要骁勇善战,还需要有勇有谋,有一颗纯粹的民族心,所做一切皆为民族振兴而努力。民族英雄群体不需要为了一己私利而屠杀族人的人,更不需要盲冲直撞,让国力下降,生灵涂炭的人。冉闵在"五胡乱华"时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现实就是,他不足以成为民族英雄。

冉闵,李农

我主要想知道李农的事迹..rn好像查不太到的样子...
告楼主,李龙确实是被冉闵杀掉的,《晋诸公传》《甲府通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李农,张举是石虎最信任和最了解石虎心意的两个大臣,在《晋书》收录的《石季龙载记》有记录,石虎亲口说的。

李农是石虎儿子石斌的大将,石虎死后,太子石世杀石斌,张豹等人还打算杀掉石斌的统兵大将李农,张举密告李农,李农带着一些部下跑到上白,上白的乞活军将领有不少跟着李农多年征战,所以和李农关系不错,于是他们保护了李农。

冉闵鼓动石遵起兵称皇帝位,打到邺城,杀了张豹张离等人,夺了帝位,把石世封成了一个王,后来冉闵还是杀了石世。张豹,张离等人被杀后,李农跑来向石遵请罪,说他并不是造石赵的反,实是因为张豹等人所害,石遵将他官复原位。

冉闵造反时,深知自已的三千兵不够,于是带人到了李农那里,劫持李农,还同时劫持了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战将王基。

李农是被逼造反的,因为张举是李农的好友,所以冉闵杀了张离等人,而没有杀张举,后来在冉闵李农外出作战时,张离带着羯族精锐龙腾卫士一万多人去投靠石祗(石虎的另一个儿子)

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http://guoxue.baidu.com/s?tn=baiduguoxue&ie=gb2312&bs=&cl=3&wd=%C0%EE%C5%A9&si=guoxue.baidu.com&ct=2097152

上面是史书的记载,没有他的列传,只有一句一句的描述,自己慢慢挑
晋书-载记第七》: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
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
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
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历位北
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
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永和六年,杀石鉴,其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闵,闵固让
李农,农以死固请,于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曰永兴,国号大魏,复
姓冉氏。追尊其祖隆元皇帝,考瞻烈祖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
皇后,子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农诸子皆封
为县公。封其子胤、明、裕皆为王。文武进位三等,封爵有差。遣使者持节赦
诸屯结,皆不从。
石祗闻鉴死,僭称尊号于襄国,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闵遣使临江告
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闵诛
李农及其三子,并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晋卢江太守袁
真攻其合肥,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
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
败琨于邯郸,死者万余。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
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
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
死者二万八千,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戎卒三十余万,旌旗
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
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
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
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启谏甚切,闵览之大怒,诛謏及其子孙。
闵攻襄国百余日,为土山地道,筑室反耕。祗大惧,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使
诣慕容俊、姚弋仲以乞师。会石琨自冀州援祗,弋仲复遣其子襄率骑三万八千至
自滆头,俊遣将军悦绾率甲卒三万自龙城,三方劲卒合十余万。闵遣车骑胡睦
距襄下场长芦,将军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士卒略尽,睦、威单骑而还。
琨等军且至,闵将出击之,卫将军王泰谏曰:“穷寇固迷,希望外援。今强救云
集,欲吾出战,腹背击我。宜固垒勿出,观势而动,以挫其谋。今陛下亲戎,如
失万全,大事去矣。请慎无出,臣请率诸将为陛下灭之。”闵将从之,道士法饶
进曰:“太白经昴,当杀胡王,一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
决矣,敢谏者斩!”于是尽众出战。姚襄、悦绾、石琨等三面攻之,祗冲其后,
闵师大败。闵潜于襄国行宫,与十余骑奔邺。降胡栗特康等执冉胤及左仆射刘琦
等送于祗,尽杀之。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
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诸将士死者十余万人,于是人物歼矣。贼盗蜂起,
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
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
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闵悔之,诛
法饶父子,支解之,赠韦謏大司徒。
石祗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时闵潜还,莫有知者,内外凶凶,皆谓闵已没矣。
射声校尉张艾劝闵亲郊,以安众心,闵从之,讹言乃止。刘显次于明光宫,去邺
二十三里,闵惧,召卫将军王泰议之。泰恚其谋之不从,辞以疮甚。闵亲临问之,
固称疾笃。闵怒,还宫,顾谓左右曰:“巴奴,乃公岂假汝为命邪!要将先灭群
胡,却斩王泰。”于是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显
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会有告王泰招集秦人,将奔关中,闵
怒,诛泰,夷其三族。刘显果杀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
骠骑石宁奔于柏人。闵命焚祗首于通衢。
闵徐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顺。刘显复率众伐邺,闵击败之。还,称号于襄国。
闵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皆以城归顺。平南
高崇、征虏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三河归顺。慕容彪攻陷中山,杀闵宁北白同、
幽州刺史刘准,降于慕容俊。时有云黄赤色,起东北,长百余丈,一白鸟从云间
西南去,占者恶之。
刘显率众伐常山,太守苏亥告难于闵。闵留其大将军蒋干等辅其太子智守邺,
亲率骑八千救之。显所署大司马、清河王宁以枣强降于闵,收其余众,击显,败
之,追奔及于襄国。显大将曹伏驹开门为应,遂入襄国,诛显及其公卿已下百余
人,焚襄国宫室,迁其百姓于邺。显领军范路率众千余,斩关奔于枋头。
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
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张温言于闵曰:“鲜卑乘胜气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
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
隽。今遇恪而避之,人将侮我矣。”乃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以铁锁连马,
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
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
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
送之于蓟。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
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
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廆、皝庙。
遣慕容评率众围邺。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于晋阳,苏亥弃常山奔于新兴。
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冉智尚幼,蒋干遣侍中缪嵩、詹事刘猗
奉表归顺,且乞师于晋。濮阳太守戴施自仓垣次于棘津,止猗,不听进,责其传
国玺。猗使嵩还邺复命,干沈吟未决,施乃率壮士百余人入邺,助守三台,谲之
曰:“且出玺付我。今凶寇在外,道路不通,未敢送也。须得玺,当驰白天子耳。
天子闻玺已在吾处,信卿至诚,必遣军粮厚相救饷。”干以为然,乃出玺付之。
施宣言使督护何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京师。长水校尉马愿、龙骧田香开门降评。
施、融、蒋干悬缒而下,奔于仓垣。评送闵妻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
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及诸王公卿士于蓟。尚书令王简、
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自杀。
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
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
史臣曰:夫拯溺救焚,帝王之师也;穷凶骋暴,戎狄之举也。蠢兹杂种,自
古为虞,限以塞垣,犹惧侵轶,况乃入居中壤,窥我王政,乘弛紊之机,睹危亡
之隙,而莫不啸群鸣镝,汨乱天常者乎!
汉族,后赵将领,暴君石虎的养孙。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

冉闵(ran min)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凶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没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按现在的标准还是一个孩子),冉瞻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的大将)攻打河内,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冉瞻众寡不敌,被俘。石勒徒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327年,冉瞻在和凶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之子就是后来的冉闵。冉闵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缕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者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趋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招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方才免于重捣古印度人之悲剧。

在火焰塔以及满清人所写的正史和小说里。都有许多对冉闵的污蔑。比如说冉闵被胡人收做义子。但是在南朝的史书从来没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被人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 但是冉闵却被埋没于浩瀚史书中。冉闵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华文明。不惜自己的声誉背负了2000年的骂名。为我们这些后代夺回了生存空间。冉闵的武功决不亚于岳飞!岳飞其实是想成为第二个冉闵。冉闵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冉闵是公元四世纪的东亚明星。是人民心中的唯一希望。人们都说冉闵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转世来拯救汉人的英雄。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关中80万汉族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投奔冉闵就是明证。

东晋十六国,这是一段被华夏史学家故意遗忘的悲惨历史;冉闵,这是一位让后人无法正确评价的悲情英雄!
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中原汉人如坠阿鼻地狱,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就在汉人将要亡国灭种之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冉闵站了出来,他颁布杀胡令,诛诸胡数百万,中原一时为之肃清,汉人得以生存。
然而,历史注定了冉闵将是一个悲情的英雄。不久,他便被从草原南下的鲜卑慕容氏所灭,而且也被后来胡族控制的史学家骂为盖世屠夫,从此盖棺定论、永不得翻身.
但是,如果没有冉闵对胡族的血腥报负,继冉闵之后入主中原的鲜卑慕容氏就不会对汉人采取较为温和的拉拢汉人士族、主动融合进汉人等手段。百年后,人口占全部汉人数量不足百分之十的鲜卑人彻底融入汉族的血液,这就为后来隋文帝杨坚恢复中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冉闵,一代悲情英情,虽然故去,但英灵永存,沉冤亦应昭雪,以告慰英雄的在天亡灵!古语云:屠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只为丹心照汗青,哪顾身后骂与名。悲哉,英雄冉闵;壮哉,盖世英豪!
据我猜测,李农可能出自赵郡李氏

冉闵详细资料

冉魏(350年~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1]所建政权。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汉人,其父冉瞻原属乞活军,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子,改名石瞻。

冉闵(320年~352年6月1日[1]),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冉魏开国皇帝。

初名石闵,乃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虎待他就如同亲孙儿一般。[2]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

永和六年(后赵青龙元年,350年)正月,冉闵想彻底消除石氏,以谶文中有“继赵李”的字样为托辞,便更改国号为卫,改石氏为李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

青龙元年(350年),即位称帝,建立魏国,史称冉魏,改元永兴。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三月,石闵正式恢复冉姓

永兴三年(352年),兵败突围不遂,遭太原王慕容恪击败,后为燕王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追谥武悼天王。冉闵的玄孙冉华(染华)的墓志铭则称冉闵为“魏平帝”。

349年,石虎去世,诸王争立,互相残杀。石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到大司马李农的帮助,夺取后赵政权。350年正月,石闵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为魏,称帝后又恢复的父祖冉姓,定都邺城,史称冉魏。石虎的儿子石袛据襄国称帝,联合羌族首领姚弋仲和鲜卑族前燕皇帝慕容俊,与冉闵互相攻伐。351年石袛为其部将刘显所杀,后赵灭亡。[2]

当时辽东的前燕势力渐盛,挥师南下冀州,冉闵被慕容儁擒获处斩,不久邺城被前燕军攻破,皇后、太子投降,冉魏灭亡。

中文名: 冉闵
别名: 永曾,棘奴,染闵,石闵,武悼天王
国籍: 冉魏(十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约322年
逝世日期: 352年6月1日
职业: 皇帝
主要成就: 灭后赵,建立冉魏政权
相关事件: 颁布“杀胡令”
祖籍: 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

后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
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冉闵之父),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大将)攻打河内郡,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由于寡不敌众,冉瞻战败。石勒徙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
  公元316年,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
  公元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死后,留下年幼的冉闵,他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史称昌黎大战,此战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勒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在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胡族相互进攻掠杀、抢夺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和敌人拼命,一直杀到最后一人……燕将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前燕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冉闵死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田横五百壮士勉强算殉国吧),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太监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杀胡令是顺应民意的,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入侵印度的雅利安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土居民。冉闵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我族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来自百度百科)
  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中文名: 冉闵
  别名: 永曾,棘奴,染闵,石闵,武悼天王
  国籍: 冉魏(十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约322年
  逝世日期: 352年6月1日
  职业: 皇帝
  主要成就: 灭后赵,建立冉魏政权
  相关事件: 颁布“杀胡令”
  祖籍: 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

  目录

  简介
  英雄事迹
  生平事迹
  家族背景
  冉闵崛起的背景和过程胡人内迁
  后赵残暴
  冉闵杀胡人的原因
  史家评价
  杀胡令
  年龄
  冉闵被误读的原因
  历史意义
  事迹总结
  家庭父母
  后妃
  子女
  史籍记载《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一》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晋书·穆帝纪》
  关于冉闵的作品文学作品
  漫画作品
  简介
  英雄事迹
  生平事迹
  家族背景
  冉闵崛起的背景和过程 胡人内迁
  后赵残暴
  冉闵杀胡人的原因
  史家评价
  杀胡令
  年龄冉闵被误读的原因历史意义事迹总结家庭
  父母 后妃 子女史籍记载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一》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晋书·穆帝纪》关于冉闵的作品
  文学作品 漫画作品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世人只知冉闵杀胡令,而不知其为何杀胡。做为唯一活跃在中原北方保护汉族,免遭异族屠杀的悲情英雄,论其勇能以其一己之力扭转自黄帝创立的华夏汉人为五胡屠宰灭绝,是谓铁血英雄。能以一已之力,以少胜多,10战10胜,驱逐五胡返回故土,有资格称之谓军事家。能够成立冉魏政权,臣子百姓能够纷纷感召在其帐下效死力,即使其死后1700年来仍为后世所纪念,称之谓政治家,当之无愧!能够将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老百姓训练成精旅。并在那个骑兵称霸的时代,以步兵力敌五胡。将士用命,百姓爱戴是谓统帅。而其兵败之根源是以为百姓争粮,只身统帅1万步兵力在无援兵力情况下拒前燕慕容恪20万战败,并不能掩盖其统帅的能力。《晋书》对其评述“善谋策,(不是有勇无谋的蛮夫)勇力绝人,攻战无前”,每次临战冲锋在前,骑朱龙马(难得一见的千里马),他左手使双刃长矛(两头施刃,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连钩戟。其勇猛令五胡军队无人能挡,每战杀敌无数。如《后赵录九·石虎传》载:三个胡酋趁冉闵率大军进攻其它胡酋的机会,率骑七万袭击邺城,冉闵得知后,急率一千余骑兵回来救援,刚好与胡骑在邺城北面相遇,冉闵一马当先,所部千余骑都跟着奋勇冲杀。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十六国春秋》《册府元龟》等载:匈奴刘显在冉闵攻襄国之后,帅众十万攻邺(《晋书》记载:“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闵率数千骑出战,冉闵大败刘显,斩万人,冉闵带军追杀,再战,斩三万余人。《十六国春秋辑补》载:“冉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双刃矛也称两刃矛,“两头施刃”,锋利快捷,最为冉闵常用。   他在众胡联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中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与鲜卑的决战前,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一说朱龙马是累死的)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 【《资治通鉴》、《二石传》原文“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晋书》中的《石季龙载记》(鲜卑前燕官文献,后被收入《十六国春秋》)记载为“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
  编辑本段英雄事迹
  屠胡猛将冉闵
  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冉闵之父),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大将)攻打河内郡,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由于寡不敌众,冉瞻战败。石勒徙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   公元316年,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   公元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死后,留下年幼的冉闵,他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史称昌黎大战,此战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勒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在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胡族相互进攻掠杀、抢夺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漫画版冉闵(12张)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和敌人拼命,一直杀到最后一人……燕将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前燕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冉闵死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田横五百壮士勉强算殉国吧),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太监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杀胡令是顺应民意的,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入侵印度的雅利安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土居民。冉闵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我族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死,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世。起初,石遵答应立冉闵为皇储,后来却立石衍为皇储,引发冉闵的不满。孟准等人劝石遵诛杀冉闵,石遵便与其兄石鉴及母亲郑樱桃商议,郑樱桃认为石遵之所以能够即位,冉闵有功劳,不可杀他。会后,石鉴将此事密报冉闵。冉闵遂联合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诛杀郑樱桃与石遵,改立石鉴。冉闵被任命为大将军,并掌控大权。石鉴即位后,胡汉两族间的矛盾逐步走向激化,胡人不断掀起暴动和兵变。350年,石鉴欲杀冉闵,事败后反为冉闵和李农所杀。冉闵杀石鉴之前,发布了《杀胡令》和《讨胡檄文》致书各地,从而引爆了汉族人民积压了近半个世纪的国仇家恨,点燃了汉族人民的复仇反抗怒火,冉闵宣布:“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于是汉族人民对胡人进行空前规模的民族复仇,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史载当时的全国各地方的汉族人民“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头发略有发黄者亦有半数被杀,史载仅邺城即有二十余万人被杀。其后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见图1),改年号永兴。冉闵遣使临江告东晋:“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由于冉闵已称帝,无法得到东晋支持。   在杀胡令前夕,随着后赵统治的逐步瓦解,胡汉两族间矛盾开始趋于激化,而当时冉闵发动政变袭杀石遵并夺取了政权,改立石鉴,并立即对后赵朝廷进行了重新改组,清洗了一批胡人官员,转而将一批汉族官员特别是汉族知识分子安插到要害职位上:“鉴乃僭位,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李农为大司马,并录尚书事;郎闿为司空,秦州刺史刘群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卢谌为中书监。”而胡人由于以往对汉族人太残忍,因而非常惧怕汉人上台后会乘机报复,因而冉闵的夺权及对后赵朝廷的汉化改组,遂引起各地胡人将帅、部酋的强烈反对,这时各地胡族势力就已经纷纷聚集重兵屯于各方重镇,觊觎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北河南一带,对冉闵的根据地邺城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大战已经是一触即发。   而以石祗为首的外地羯族势力则下手更早,早在杀胡令之前,石祗羯族集团就已经与羌族氐族势力联合起来讨伐冉闵:“时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通和,连兵檄诛闵、农”,准备进攻邺城。邺城内部,胡人也是不断掀起兵变,先是“鉴使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夜诛闵、农于琨华殿,不克,禁中扰乱。鉴恐闵为变,伪若不知者,夜斩松、才于西中华门,并诛石苞。”,接着是“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诛闵、农,闵、农杀之。”再接着,胡人掀起更大规模的暴乱:“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亦欲诛闵等”,这就引起了矛盾的彻底大爆发。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冉闵残酷屠杀胡人,胡人于是提前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军事反扑。350年,石虎庶子石祗于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胡人将官纷纷响应。350年1月,后赵汝阴王琨及张举、王朗率军七万伐冉闵,冉闵率骑兵千馀与战于城北,大破之,石琨等大败而去;350年6月,六月,石琨又率大军10万进据邯郸,后赵镇南将军刘国自繁阳会之,冉闵又率军大破之,死者万余人,刘国还繁阳;八月,后赵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集中约30万主力于昌城,将攻冉闵,冉闵率军反击,战于苍亭,后赵军全军覆灭;351年二月,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因屡胜而轻敌,导致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东晋势力于是重返中国北方。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期间冉闵诛杀齐王李农及其三子。351年,石祗部下刘显在阳平之战中为冉闵击败,被杀三万余人,被迫投降冉闵,并回军杀死石祗,从而后赵灭亡。七月刘显又背叛冉闵,自称皇帝,并率军攻冉闵,为冉闵所败;352年正月,冉闵率领8000骑兵攻克襄国,杀刘显,至此后赵残余势力基本被消灭,但前燕军攻势日急,前燕慕容恪率10万骑兵进攻冉闵,追至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而冉闵手下仅有8000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陷入鲜卑大军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馀里,坐骑朱龙突然死亡。冉闵于是被赶上的前燕兵所俘。前燕大军随即进围邺城,邺城守军艰苦抵抗鲜卑军达100多天,粮尽援绝,人相食,八月邺城陷落,冉魏灭亡。冉闵被送于蓟城(今天津市蓟县),前燕国王慕容俊企图乘机嘲笑冉闵,道:“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大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恼羞成怒,令人鞭之三百,“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肆行劳祀曰”悼“;年中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这里的“悼”,意指“年中早夭”,表示同情、悼念,“武”为美谥,意为武勇过人,演义小说《五胡录》则以为“武悼”是慕容氏对冉闵的恶谥,误也,因为“肆行劳祀”是指穷奢极欲、荒淫无耻,而冉闵即便穷兵黩武,也应与“肆行劳祀”无关)。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中国通史》对慕容隽致祭赠諡予冉闵一事的评价为:“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諡,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范文澜《中国通史》)   当代权威历史著作《魏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也对冉闵作出过相对中肯的评价:“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编辑本段家族背景
  冉闵戎装画像
  冉闵可不是一个没有来头的莽撞武夫,他是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的。相信大家还记得在初中的 时候的语文课本中,有两篇关于孔子和论语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过的冉求(即冉有),冉闵正是这个冉氏家族的后裔。事实上,孔子的弟子中有五个冉氏家族的成员,分别是,冉求、冉雍、冉耕、冉猛、冉儒。其中冉求、冉雍、冉耕更是位列孔门十二哲,因此现今很多冉氏祠堂的对联就是“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其中冉雍又尤为受到孔子的赞赏,曾经称赞道:“雍也,可使南面”,而冉闵就是冉雍的直系子孙。现今南方冉姓大多数都是冉闵的后人。   冉闵出生书香门第,儒传世家,那么他又是怎么成为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的呢?这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冉闵所处的年代是五胡乱华时期,这个时期是汉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痛苦的时期。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于中华大地周围的各少数民族大举侵入中原大地,相继建立起多个政权,互相攻杀,战乱不断,北方中原地带汉人数量锐减,只剩下几百万,而入侵的胡人人数却达到了五六百万,大量汉人无奈只有南逃,晋王朝也只得往着南方迁都,西晋遂灭。   冉闵的父亲冉瞻,在战乱年代显示出了军事才能,被后赵石勒收为义子,冉闵也逐渐成为手握兵权的将领。石虎统治后赵期间,大肆征战,横征暴敛,疯狂杀戮,更连杀几个儿子,是有名的暴君,石虎死后,石氏集团内部斗争惨烈,冉闵恢复本姓,灭赵驱胡,之后称帝,建立冉魏。   后人有诗赞曰:“五胡铁蹄踏北国,弱汉无奈唯乞活。棘奴忍辱兴汉事,万代功绩话蹉跎!”
  编辑本段冉闵崛起的背景和过程
  胡人内迁
  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至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目前我所找到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清未学者荆驼写的“冉闵传”,称冉闵“振古铄今,扭转乾坤”(见《江苏》,11/12期合刊本(光绪30年4月1日),页89,104-5)。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后赵残暴
  石虎发男女16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40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50万人造甲,17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5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伴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堂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冉闵素描
本文标题: 为何石闵杀害汉族大臣韦謏父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15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21下教资高中历史科三只有我觉得难么太上皇的大老婆叫太上皇后,小老婆叫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