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基层官员俸禄为何如此低,制定者朱元璋又是何目的

发布时间: 2021-10-11 11:04: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明朝的俸禄很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进入仕途去做官呢?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朱元璋订制的官员的俸禄是不是很低。实事求...

明朝基层官员俸禄为何如此低,制定者朱元璋又是何目的

明朝的俸禄很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进入仕途去做官呢?

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朱元璋订制的官员的俸禄是不是很低。实事求是地说是不高,但也不是那么低。起码衣食无忧。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相当于现在2400元左右。正一品官 87石 ,相当于现在28000元左右。朱元璋曾言:“俸禄好比井中之水,虽然不高,但总有水”。这和朱元璋出身有关,天生反感官员。这里就不说了。

可以说,俸禄过低,迫使官员“不得不贪”。反腐最严格的大明确是封建时代腐败最严重的朝代,实在是莫大的讥讽。但实际上明朝官员并不依靠俸禄生活,所谓工资基本不动。XX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就是说明朝官员的实际“收入”并不低,大大高于法定官俸,陋习成久官场恶疾浸入明朝政治生态,这也是最终成为明朝覆灭的一个主要原因。至于为何要当官,很简单,士农工商。当官排在第一,当官可以不服徭役,不当差。不纳粮。等等隐性收入和潜规则收益大大高于名义上的收入。当官自然是好。

最为关键一点就是明代官僚有免税特权,(在同一时代,英国官员俸禄过400英镑就得缴税)所以普通人一旦中进士任官,就会有大量人来投献土地(范进中举),所以明代官僚士绅阶层出现大量的兼并,就此获得的地租收入,足够官僚生活富足。这也是崇祯时期国库空虚的原因。朱元璋死后,随时物价和各个方面上涨,而明朝官员的俸禄始终如一,必须承认明朝官俸制度和宗室制度是非常失败的案例,由于不贪污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好和宗室又过于腐败。使得腐败普遍性地存在于整个官僚阶层,成为明朝官僚机器上无法根除的癌症。

《明史.食货志》里也说,“自古官俸之薄,无有若明代者。”,整个明朝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产生的进士多达24000余人(不是官员),入取率大约只有4%,可谓十分严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官既然不挣钱,这些精英阶层又为何样要当官,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一旦当进士和官员以后,就会有无数的捞钱的机会。

到了明代中晚期,李东阳记载:“郡对士大夫,其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可见土地兼并到了何种地步。明代官员不靠俸禄生活,依靠“常例”敛财这些都属于正常一系列的收益来作为收入。所以俸禄低在明朝进士人眼里不算事。

明朝时期的官员俸禄为什么会这么低,因此造成了什么后果?

无论是哪朝哪代,各个王朝政府中最严重也是最难根治的问题便是腐败问题,无论是哪个朝代,对于忠臣明君我们总能说上几个,但是对于贪官污吏同样是被人诟病至今的话题,而一旦说道反贪治腐问题,最受人关注的一个朝代便是在明朝初期的朱元璋下令整治贪官的那一段时间,而其中的许多政策也常常被人提出来进行研究,其中很出名的一个说法便是低俸制的养廉手段,那么低俸制到底对建设廉洁的政府有没有用呢?



首先要先对古代官员的工资进行一个研究,古代官员的工资被称之为俸禄是有原因的,其中包括的是俸和禄两个部分,对于两者的区别也可以十分轻易地划分,其中俸是指每个月拿到的钱财,而禄则相对来说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有粮食,绢,布,碳等比较常见的生活物资,甚至还抱过有香料和盐等调味品,这一系列的福利加一起才称之为俸禄,而这种俸禄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之后的官员体质不断完善后,俸禄的发放制度成为了一个朝代内部体质信息的关键因素。



对俸禄发放最少的要数明朝和汉朝了,但是明朝时期的俸禄之低是从来未曾有过的,甚至俸禄都低于正常生活的程度,不仅低级官员生活较为贫苦,高级官员,正二品海瑞,仅仅因为母亲生日所以买了两斤肉也成了朝中新闻,在死后其遗产更是只有8两银子和一些早已破旧不堪的衣服,如此贫苦甚至还不如民间的一些从商家庭水平,而翻看明朝的史籍也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清贫到去世之后的丧葬费用也无法承担的官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朱元璋早年的贫苦生活与对官员拿着高昂俸禄却不工作的状态的仇视。



朱元璋总共三次对官员的薪水进行调整,同时将正一品到九品中间分出了18个档次,并且将工资标准镌刻于石碑,还下令明朝以后只能以此作为俸禄的发放标准,而在之后的改革中,还将俸禄中的俸取消掉了,仅仅只是发放禄米,而正一品每年可以领到1044石,最低的正九品只能领到60石,其中一石只能供给一个人一个月的正常食用,也就是说一个正九品的小官,一个人一个月只能养活5口人的吃喝。



而后来更是出现了全新的特色工资发放方式,其中被称为折色,也就是发下的工资一部分为生活用品一部分为银票,而官员越高,所发放的生活物资越少,后来所说的明朝低俸制其实也就是说的折色后的俸禄,这种发放模式虽然的确减少了很大部分的官员俸禄,但是却并非是所谓的希望靠低薪养廉而出台的政策,而是因为一些特殊官员的出现,其中就是藩王和宗室势力,这些皇亲国戚在最初仅仅58人,但是到了万历年却达到了八万多人,这些人不但和官员一样享有俸禄的待遇,同时还享受赐田。



所谓赐田便是拥有一大片免税的农田可以用以耕种,这些人后面不但大肆的收购农田扩充自己的财富,同时还有很多商贾不断地把自己非法收购的土地挂名给他们,以求逃税的效果,这样的情况就导致虽然明朝有着巨大的耕种面积,但是却面临每年所上缴的税款越来越少,同时明朝为了摆脱财政危机采取的措施也并不是检查这批皇亲国戚,而是对正常老老实实工作的官员进行分割财产,每年拿到的俸禄也来越少。



而与明朝对比最明显的便是宋朝的官员,宋朝时期的官员真的是十分幸福,相比于明朝来说,同等级的官员每个月的俸禄相差明朝可以有数十倍之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朝时期很多官员会有闲情逸致写诗做对,晒自己每天的生活是多么开心多么悠闲,这也正映衬了许多人曾经鼓吹的高薪养廉,但是宋朝却成为了贪官的天下,无数的老虎割据国家,而宋徽宗时期朝中官员不是贪官的屈指可数,也算是历史一绝。



而低薪养廉的效果又如何呢?明朝虽然不同于宋朝,但是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但没能起到养廉的作用,到了明朝中后期嘉靖年间所查出的严嵩,家产不计其数,甚至仅仅是把查出的财产记录一遍都能出品成册,一代名臣张居正的家产同样拥有大量金银珠宝,如果按照明朝时期的标准俸禄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很多官员在已经无法满足生活的俸禄面前心有不甘,也会开始走上贪腐的道路,所以这种薪资高低并不是控制贪腐的要素。

因为朱元璋是乞丐出身,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俸禄能够解决温饱就足够,于是定下的俸禄很低。后果就是明朝官员全都贪污受贿,甚至还有买官卖官的现象发生。
导致明朝成为中国古代贪污最著名的王朝,明朝俸禄过低,官员的日常生活无法正常,所以明朝官员大多数都有贪污。
朱元璋对官员的控制非常严格,这也导致了贪污的事情经常发生。

明朝官员工资并不低,为何个个都哭穷?

为何个个都哭穷?

事实上,明朝官员的俸禄不低,完全够官员们生活,只是相比于其它朝代不高而已。

明朝官员的品级和俸禄情况是: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从四品,月俸二十石……

从正一品的俸禄来看,月俸六十一石,而一石大米大约九十公斤,也就是月俸一万多斤,假如大米的价格是一斤三块钱,正一品官员的月薪也差不多三万元,这放到现在来看也是不少的。

事实上,明朝官员之所以过得非常拮据,主要还是因为官员们都喜欢纳妾,就拿海瑞举例,他一生纳过两个小妾,而一个小妾的开销就不少于一百两,所以就算海瑞是二品官员,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历史记载明朝官员薪水是非常之低的,如正二品的海瑞,在死之前几乎一家人都养不活,是海瑞作秀,还是真实境况呢?明朝官员的薪水真的是那么低吗?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朝官员薪水这么低的呢?





明朝官员的薪水低吗

古代官员的薪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叫俸,另一部分叫禄,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月薪,禄则相当于单位发的过节福利,是以实物的形式进行配给的。一般情况下,俸是按照货币形式发放,而禄呢主要是食物的形式发放,禄除了食物之外,还有绢、布匹、还有炭等日用品,甚至花椒、木材等都会发放。

对官员发放俸禄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魏晋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按照官员的品级来发放对应的俸禄。各朝对待官员薪水标准都非常重视,被视为官僚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一项保障。





当然各朝的俸禄差别还是很大的,相对来说唐宋时期的薪水是最高的,而汉朝、明朝薪水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明朝,薪水低到让官员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程度,不仅仅低级别的官员薪水比较低,甚至一些二品官员薪水都比较低,比如当时二品的海瑞,相当于我们国家的正部级官员,平时的生活都很清贫。母亲过生日了买2斤肉,都被同僚当作新闻来谈论,当他死后,全部的遗产只有8两银子,和几件旧衣服。

其实像海瑞这种“穷”官员非常多,朱元璋分别在洪武四年,以及洪武十三年,还有洪武二十年分别对官员的薪水进行定级,他把官员分为九品,其中一品到九品分为18档,朱元璋让人把工资标准刻在石头上,然后昭示天下,让其后代也遵照此标准执行。





实际上最后一次定工资的标准,相较以前是有所降低的,官员以前的收入是按照米的形式进行发放,其中一品官员发放1044石米,九品则是60石米,明朝时候1石相当于现在的76.5公斤,也就是说九品官员每月所领的薪水能够养活5口之家的。

而海瑞每月能够领到62石,也就是说能够养活60多口人,日子并没有那么苦,那么海瑞为何还那么穷呢?





明朝的“折色”

其实并不是海瑞装穷,问题出在了明朝的折色制度上。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将官员的薪水折成了白银进行发放,按照当时官员品阶的不同,将米折合成不同的银子进行发放,比如当时一二品官员60%的米要折成白银,而八级的官员则有20%的折成白银。总的来说级别越高,折合成白银的比例也越高。

明朝初期的时候1两银子还能够买1石的粮食,可是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时候,1石头粮食要4到5两银子,而明朝所发行的宝钞,也就是纸币,贬值得更加厉害,初期还能够按照1贯宝钞1两银子兑换,可是到了万历朝,600贯宝钞也不值2两银子,也就是说600多贯买不了1石粮食。这样换算下来,一品官员所发放的那些俸禄实际上没有几石米,实际能够养活几口人。





像海瑞这样的正二品官员,如果折色之后,每年能够领取的大米是12石,银两是125两,宝钞是4944贯,换算到每个月是1石米,12两银子,412贯宝钞,换算下来也就4石米,日子过得清贫,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明朝初期,朱元璋给官员们定的工资并不低,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次降薪,但是折色制度的颁布,对官员的薪水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大明宝钞的发行,货币不断贬值,纸质货币贬值非常快,所以官员的薪水实际上是不断降低的。

尤其是明朝万历年间,在日本以及南美发现了大批的银矿,所以整个物价都通胀得非常厉害。其实低薪制度也是迫于无奈,因为整个明朝都实行低税制度,整个明朝的税率相当低的。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计算,明王朝在1570—1580年间,平均每年财政收入是3078万两,不到宋朝的19%。而且明朝,农业税占明朝政府总收入的81%,工商杂税只占总收入的12%。





明朝税率这么低,而所养的官员却非常多,唐朝在鼎盛时期官员不到7千人,而明朝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达到3万多人,比唐朝增长了数倍。而且明朝还有逐渐增长的藩王与宗室,根据徐光启的测算,这些藩王、宗室每30年就要翻一倍,是按照几何级增长的。朱元璋时期这些郡王只有58人,可是到了万历朝已经达到8万人之多。

这些郡王不但像官员一样拿俸禄,而且还要赐给他们田产,他们的田产是要免赋税的。这些郡王一方面大肆兼并土地,另一方面却偷逃国家税收。据弘治十五年(1502)统计,当时全国田地共835.7万顷,但征收赋税的只有422.87万顷,仅占50.6%。

基础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又不足,官员、藩王又越来越庞大,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大额军费的支出,明朝的财政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因此低薪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妻妾制度导致家里人太多了吃饭的嘴也就多了,不是工资低而是家里人多开销大,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每个月的俸禄用来贴补家用都不够,还要整天抱怨穷得叮当响,很优厚的待遇在一家十几口甚至二三十口的情况下也是杯水车薪,官员自然会哭穷。

古代的妻妾制度让男人需要养活的家人急剧增加,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又不能出去赚钱,家里的重担都在男人身上,仅凭朝廷发的工资来度日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妻妾多了孩子也就多,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还会请很多的仆人,大大小小几十口人全靠一个人养活,就算是金山银山也有用完的一天。

统治者认为自己定的工资标准很合理,官员面对一整个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觉得完全不够用一个个哭穷,这也是正常现象。这也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大多数贪赃枉法的官员都有好几个小妾,她们也要吃喝拉撒睡还要买胭脂水粉首饰等等,本来家里条件还不错也不至于贪赃枉法,只因有了小妾花销巨大没有金钱支撑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到了最后贪污成瘾断送自己的一生。

朱元璋认为他给官员发放的工资已经很丰厚了,完全够他们一日三餐生活所需,他们一年的俸禄折合人民币三十万全,放在现代一家生活就够了,要是包养小妾显然不够啊,古代也是这样,官员有了其他的想法,家里有妻子也有小妾还有那么多儿子仆人,朱元璋认为足够的工资自然不能满足官员各种生活需求,说白了就是自己把好日子过穷了,你不娶小妾完全够用,再说了没那么多钱就不要瞎蹦哒,小妾多了也不怕自己身体吃不消钱包更吃不消。

因为朱元璋对于他们的贪污的惩罚是非常重大的,所以都说自己没有钱。
可能是因为朱元璋打压贪污腐败是很严的,所以才哭穷吧。

为什么明朝的官员工资如此之低?

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极低,他们能够生活的下去吗?

历史上很多时候都存在工资低的这个问题,最低的恐怕就是朱元璋统治时期了。朱元璋是一个抠门的皇帝,给自己的官员俸禄非常低,这和明朝有那么多贪污腐败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因为工资微薄,官员入不敷出,这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找一些其他的收入。

但为什么朱元璋给他的官员那么少的俸禄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就是由朱元璋本身的问题,他的出生大家都十分清楚,他本身就是一个乞丐,对于贪官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所以他觉得作为一个官员。

如果给他们过多的物质保障,只会带来奢靡之风,工资只要够解决温饱问题就足够了,所以他一开始就制定了低薪酬的政策。但是他自己没有想到,这带来了更加严重的贪污问题。

第2个原因就是在明朝之前很多朝代将田地作为官员工资的一部分,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刚开始朱元璋也实行过这个政策,但不久就消亡了,这也让很多官员的收入大大减少。第3就是明朝初年的时候就开始实行改革薪酬制度,这一次的改革并没有让官员的薪酬有所提高,反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薪酬。

正是因为这些制度的改革,让明朝的官员一天比一天难过,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明朝的官员相比,能把官员的薪水压得这么低。他们可能连吃饱饭都是一个问题,如果你辞退官位回家养老,可能连路费都没有。

朱元璋在制定官吏俸禄标准时并没有让官吏空着肚子干革命的意思,相反,他认为官员要是将工资俸禄用来养家,能养活官员自己一家即可。
老朱出身苦逼,年少时受权贵欺辱,一旦得势就像欺辱权贵,所以给官员的俸禄极低,但是给自己子孙的却很高。
朱元璋本人极度节俭,也就可以理解他给官员的工资很低。官员不通过其他途径赚钱的话,生活很是贫苦的。
朱元璋勤俭节约,是个好皇帝,给予官员的工资是比前朝低的,但是不至于生活不了,还是足以养妻子儿女的。
本文标题: 明朝基层官员俸禄为何如此低,制定者朱元璋又是何目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91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汉代的刺史和元清的行省有什么区别民族主义为什么会诞生在欧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