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最后谁统一天下了?司马炎(晋武帝)220年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

如果265年底,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的前夕,曹奂突然得了急病而死,那司马炎是会再立一个,还是直接登位

三国演义最后谁统一天下了?

司马炎(晋武帝)

220年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特别是《三国演义》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司马懿。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史称西晋,他也是西晋第一个皇帝。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扩展资料:

晋武帝司马炎,河内温县(今 河南省温县西南)人,其祖父 司马懿、伯父 司马师、父亲 司马昭,相继专断曹魏国政,时曹魏已经名存实亡。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五月被封为晋王太子。

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昭的相国、晋王。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建都 洛阳,改年号为“泰始”后改为“太康”。史称 西晋。 

司马炎在统一之后,以为天下无事,便将州郡的守卫兵加以撤除,同时实施占田法与 课田法,企图与民生息;但是司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经于泰始九年(273年)禁止全国婚姻,以便挑选宫女;灭亡孙吴之后又将孙皓后宫的五千名宫女纳入后宫,于是司马炎的后宫便有万人规模。

司马炎为临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车在后宫内逡巡,停在哪个宫女门前便前往临幸;而宫女为求皇帝临幸,便在住处前洒盐巴、插竹叶以引诱羊车前往。而且边境的胡族徙居中原,造成胡族与汉人的冲突。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长期纵欲过度,“极意声色,遂至成疾”,死于含章殿,葬于 峻阳陵。 晋武帝本人是继承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三代的基业而称帝的,但本身并非英明之君,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与无法处理胡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炎

司马炎(晋武帝)。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天下。220年曹不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特别是《三国演义》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司马懿。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史称西晋,他也是西晋第一个皇帝。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扩展资料: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天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最后谁统一了天下?

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厚待曹奂,而将司马家族赶进杀绝?

为什么?

其实原因是刘裕所处的时代不能和以前相比了,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又有自己的儿子让汉献帝禅位。汉献帝退位后,曹丕对他还是挺好的。之后,大家都知道司马炎篡位建立了东晋王朝。和之前对比司马炎还是选择善待曹奂,并且封他为“陈留王”,并且它的待遇和之前的皇帝并无两样。古人相信因果,不赶尽杀绝,留下余地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但是到了刘裕,他的做法令许多人不解。他的这个时代,世家门阀基本上控制这朝政,而刘裕是草根出生,所以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还有最终的一点是司马家族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一定要铲除司马氏。最后刘裕把司马家族全部杀掉,建立了刘宋王朝。

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早年因为生计问题就去军队,后来得到赏识,在北府军当了一名将领,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权臣。之后使司马德退位,成为刘宋的第一位皇帝。

刘裕之所以赶尽杀绝,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地位。一共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他明白自己的身体快要撑不住了,他要给自己十几岁的儿子铲除政敌。第二个是他清楚自己的出生,得不到世家大族的认可。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慌忙篡位,他的皇位不被东晋旧臣认可,所以他要立威。并得到大臣的认可。笔者认为刘裕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样的做法太血腥了。

自己死了以后,司马家族怕有异心。为了儿子可以无后顾之忧才会杀了司马家族。
因为他害怕自己死后,司马家族的势力还十分庞大,会对他的儿子不利。所以就赶尽杀绝。
刘裕自己在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57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算是非常大的了,而且刘裕在43岁的时候才有的儿子,但是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考虑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是儿子年龄又这么小,而且自己可能也活不了几年了,所以刘裕很怕自己死后,司马德文会加害自己的儿子,所以干脆就直接把司马家族的人全部都杀光了。也算是给自己的儿子铺路。
皇帝担心的后果就是流血、死亡。
于是刘裕开始对司马家进行大规模清洗,几乎将南朝姓司马的杀绝了。同时也开了屠杀前朝后裔的头。

曹奂为什么禅让皇位给司马炎

其实曹奂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其实是一个傀儡皇帝,手上根本没有丝毫的权力,在朝廷和军队都没有自己的势力,只能受司马氏摆布。在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之后,他的爵位和势力都由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司马炎是个野心家,于是篡改政权,想要自己登基为帝。在他当上晋武帝的时候,虽然他废弃了原有的魏帝,但是并没有将其杀害,而是封他为陈留王,让他在自己封地内,过着原有魏国的制度。可以说作为末代皇帝,曹奂过的是最好的。
被逼无奈

如果曹奂死皮赖脸的占领宝座,司马炎会怎么

立刻就会有司马炎的亲信不等主子发话就弄死他

司马昭曾犹豫究竟该立谁为世子,他突然去世与司马炎有关吗?

如题。

司马昭关于在立世子的问题上确实出现过犹豫,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立司马炎为继承人,也就是在立司马炎为世子后,司马昭便在极短的时间内中风而死,他死前在众人面前用手指指了指司马炎,也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让人们将司马昭的突然暴毙,与司马炎联系在了一起,而司马昭的死也确实和司马炎有直接关系。

司马懿发动政变后不就便离开了人世,魏国的大权落在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手里,司马师当时不管是论能力,还是论资历都要高于司马昭。当时司马师大权在握,而司马师掌握魏国没多久便去世了,司马昭接替了司马师的位子。虽然司马师掌握朝政仅仅四年,但是他为司马家族后来的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昭有两个儿子,司马攸和司马炎!因为司马师没有子嗣,于是司马炎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当司马昭准备立世子时,他犹豫了。按理来说,他是接替哥哥的位置,立世子也应该立司马攸,但是司马炎却是他的直系继任者,这时候有大臣建议立司马炎合适。犹豫不决的司马昭最后还是立了司马炎为世子。

其实关于司马昭立世子的风波,司马炎也早有耳闻,当他确定被立为世子时,一方面是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忧虑重重,因为他的世子位子并不稳固,司马攸随时都有可能会夺取这个世子。只有继位后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甚至保住自己的性命。若想早早继位,那只有想办法让司马昭早早的离开这个世界,根据司马炎的心理状态来看,他将司马昭加害也不是没有可能。

马昭死得突然,因此让人不由得对他的死生疑,虽然没有实质的证据是司马炎害死了司马昭,只是司马昭刚立完太子,而他就去世了,世人皆怀疑。

在公元265年,司马家发生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另一件就是在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突然病死。

由于司马昭死得突然,因此让人不由得对他的死生疑。其中,罗贯中就在《三国演义》中说:“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

许多野史也称司马昭之死,司马炎脱不了干系。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说起来,司马家族能做大做强,首先得益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他先后得到曹丕和曹睿两代帝王的重用,不仅位高权重,还立有军功。因此,不论在朝堂上还是军队里,他的威望都非常高。

都说上阵父子兵,司马懿还有两个狠儿子,一个是长子司马师,另一个是次子司马昭。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很有武略,特别是司马师,年少时便“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这样一位美少年,是司马懿最得心应手的好助理。他在司马懿成为托孤大臣后,便被提拔为中护军。他把持着部分禁军兵权,同时还有选择武官的权利。他不看出身,唯才是举,提拔了一批优秀的武将。

除此外,司马师为了帮助司马懿和曹爽争权,还很有远见地养了三千死士,这些人在日后的高平陵政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司马师的雄才伟略让司马懿大为欣赏,因此在司马懿去世后,便将未竟事业交给了他。

司马师不仅把持了朝政,同时还控制了兵权,进一步弱化了曹魏宗室的权力。随后,他在吏政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使有才能的人得到了官职,还整顿了纲纪。一时朝野肃然,颇得民心。

司马师虽然近一步控制了政权,但是他所遇到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既有外敌对曹魏虎视眈眈,又有因废帝引发的淮南二叛。

不过,虽然处境艰苦,司马师都强硬地挺了过来。

虽然司马师把持政权只有4年光阴,但他却在这4年里,为司马氏代魏,扫除了很大的障碍。

司马昭虽说魄力不如司马师,但时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就连司马家的政敌文钦和毋丘俭,都称赞他“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

但皇帝曹髦,却因曹魏权势衰微,对司马昭很是忌惮。抱着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亲自率领宫中的侍卫和奴仆,去讨伐司马昭。

不过,很不幸的是,他才冲出宫门,就被司马昭手下的人刺死了。

司马昭闻讯赶到,抱着曹髦的头大哭,连说,天下人会如何看我?

为了转移群众注意力,重新树立高大上的形象。司马昭命邓艾、钟会伐蜀。最终果然如他所说,“取蜀汉易如反掌”。

取得蜀汉后,司马昭被封为晋王,他的声望再次刷新高度。

这时,司马昭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司马昭考虑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嫡长子司马炎,另一个是次子司马攸。

谁知,司马昭才立下太子,不久他便“中风而卒”。

那么,司马昭的死是不是司马炎下的手呢?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他手中的亡国之君有曹奂、刘禅和孙皓,但司马炎并没有为难他们,还把他们分别赐地封侯,让他们到属地去养老,可见司马炎为人并非残暴之君。所以,我认为后世说他毒杀司马昭,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

当时司马昭考虑的太子人选有两个:一司马炎和司马攸。谁知,司马昭才立下太子,不久他便“中风而卒”。司马炎不是残暴的人。所以,我认为后世说他毒杀司马昭,毫无依据。
没有实质的证据是司马炎害死了司马昭,只是司马昭刚立完太子,而他就去世了,这样所有人都觉得司马炎最可疑了。
本文标题: 如果265年底,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的前夕,曹奂突然得了急病而死,那司马炎是会再立一个,还是直接登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39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武则天跟李世民十几年不生孩子,为什么和李治生了6个你对合肥文化的传承了解多少 其基本特征是怎样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