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神可以告诉我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相关简要正史或野史吗

发布时间: 2021-08-13 09:58: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朱元璋是怎样一个皇帝?你认为朱元璋是怎样一个皇帝?请简要回答.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

有大神可以告诉我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相关简要正史或野史吗

朱元璋是怎样一个皇帝?

你认为朱元璋是怎样一个皇帝?请简要回答.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扩展资料:

允许民间百姓上访。明朝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

对于封建时代而言,完全打破了一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惯例。赋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权力,是中国几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创举。上访,在明朝受到了朝廷的保护,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

朱元璋以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震慑作用。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未减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曾经通过书籍了解了一下明朝建立的历史。对于朱元璋的成长我认为一个人要成就霸业号令天下若非具备“四气”否则终不能成。

四气
志气:朱元璋在贫苦交加的窘迫中被迫加入刘福通在豪州领导的红巾军。因立战功而接管了这支队伍,后谋士李善长投靠朱元璋,并建议朱元璋效仿汉高祖成起帝业。朱元璋听后十分受感动,立誓要推翻元朝坐上龙椅。有了远大的目标,朱元璋的眼光也放得更长远,起义也不仅限于豪州地区。后通过刘福通结识了白练教教主韩山童,并任用徐达、常遇春等将才攻入元朝大都逼走元顺帝,建立帝业。

人若无志,必是只重视眼前利益的昏庸之辈。常听普通人告戒:志比天高,命比纸薄。可要成就一翻大事业遭受的打击承受的痛苦又何尝艰辛。自己的路自己走莫管旁人议论是非,麻雀安知鸿雁志向。

义气:朱元璋领导起义军均为普通百姓,自己又无优越的条件笼络四方豪杰。只是朱元璋为人丈义,信守承诺。从在豪州街头指挥一群乞丐、小混混到后来的军中首领做事光明磊落,舍生取义。手下兄弟无一不服。常遇春曾经当强盗时误打朱元璋险让他丧命。朱元璋为了蓄积反元力量不记前嫌高升常遇春为副帅更加深受众人尊敬。

在利益当头的现代社会又会有多少人想到“义”不少人把讲义气当做犯傻,试想这样的人何以服众,谁又会为“有奶便是娘”的人卖命。当年张作霖为救其手下深受官兵严刑烤打竟不吐半句手下信息。舍命就人。才会有众多侠义之人为张作霖的霸业忘死拼杀。

才气:古往今来大人物得天下不可不才。而才并非仅靠一己之力。事业之大非借助群体智慧不可。朱元璋自然是没有读过书。但他重用人才,手下刘伯温,李善长、朱升等人逢起军前出谋划策。朱元璋虚心听取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实力不断强大。朱元璋靠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他人的广博知识相互融合智慧不可限量。

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阅历、知识总是有限的。借助他人的智慧何其重要。大军阀张作霖人生阅历虽丰富但少于读书,因重用谋士孙烈臣等有才华之人才能在关键时刻逢凶化吉。

勇气:朱元璋作战勇猛,很多时候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屡建战功。原豪州起义军头目郭子兴器重朱元璋招为女婿,破格提拔才有朱元璋当上军中领袖之事。后与白莲教在黄河起义调动民愤,一鼓作气,勇闯大元终于结束了元朝在华夏民族中的统治。

两军相遇勇者胜。成大事者定是勇气过人,胆大心细的人。对人不坑不卑,虽然尊敬领导是我们的职责,但权利再大的人也是人。不必在高官面前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更无需在险境,困难面前丧失勇气,一旦丧失满盘皆输。

此外即使获得成功也不能学朱元璋成帝后独断专行、自私自利。另善恶到头终有报,敬人一尺还你一丈。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 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毕竟楼主问的是‘怎样的一个皇帝’,那就只说说他怎样当的皇帝吧!对他当乞丐和造反的历史就不谈了。
开国后不到几年,就以种种理由(最多的是谋反罪)残杀了一大批功臣,而且还杀了很多无辜的人。这点证明他是个暴君。
惩贪三大案诛杀了一大批贪官(也有一部门是冤枉的),还有他独创的“人皮稻草”更是让贪官们不寒而栗。总之,在朱元璋执政时期,吏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文化都在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些为后来的永乐盛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从这一点看朱元璋是个明君。

说他是暴君、是坏皇帝,那是从朱元璋的性格和那些官员的角度来看的。朱元璋是很残暴,我并不否认朱元璋是暴君,但暴君也可以是明君的。秦始皇、汉武帝不都是暴君吗,他们不都成为千古一帝了吗!

更者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讲,朱元璋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我觉得评价一个皇帝的好坏,还是应该看他当政时期整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性格好坏来评价一个皇帝的好坏,如果整个社会在进步,那么他就是个好皇帝。

所以我认为,朱元璋是个暴君,但更是个明君!!
我认为,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他是非常有眼光,而且他很聪明.正是由于他太聪明了,他就想独领大权,自然害怕有人扳倒他.所以,他用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他是个智君,但不是明君.

只要是开国皇帝,都可以说是好皇帝,至少,他平定了战争!

朱元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元璋为了生活当了和尚,后来参加了起义军。在战斗中打败了所有的对手,自立为皇帝。

1、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2、1351年,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3、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

4、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郭子兴病逝,韩林儿任命朱元璋为左副元帅。由于滁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5、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6、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同年十一月,大败张士诚。

7、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扩展资料

朱元璋轶事: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放牛,经常躲着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睡觉,别的小伙伴们,都找不到他,唯有马秀英找到朱元璋睡在哪里。

有一次,朱元璋疑或地问马秀英 ,“我睡在哪里,别人都找不到,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我的”?马秀英:”你睡在哪里,哪里就有一朵云在你睡地上方,为你遮阴,太阳晒不到你,我看云就能找到你。”

朱元璋听过马秀英的话后,脱口而出的说:“如果我真有九五之尊时,就封你为皇后,后来朱元璋坐了江山,真的封马秀英为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1:天时,所谓天时即运道,朱和马皇后的结合才使他进入权力中心的,运道好,人家陈友谅什么都不输他,书就输在运道上.2:人和,朱是非常讲义气的一人,从和郭子兴的交往看的很清楚,当义字当头时就会聚集很多死士.他的开国元勋哪个不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3:人文,朱是没文化的,所以他打心眼佩服文化人,正是如此,才有了李善长的9字方略.并最终帮他登上帝位·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因此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是唯一的具有这种背景的一代皇朝的开国之君: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尽人皆知的事实。 4月15日,这个年在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和尚来到了濠州城门附近,要求加入郭子兴的部队。这是他一生命运中意外的转折点。他马上变成了一个受宠遇的徒众、受信任的帮手、弁目(亲兵)和郭子兴家中的一名成员。郭子兴有二妻,年长者有与朱元璋年岁相当的两个儿子。年轻些的妻子劝郭子兴把这个年青有为的人和他们郭家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招他为他们的养女之婿。这名年轻的女人当时有19岁,是一位马姓密友的女儿;马某临死之前不久把他唯一的孩子托付给了郭子兴照管。她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朱元璋和郭子兴这位年轻一些的妻子的关系后来显得很重要;在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儿子们有纷争时她最后站在了他一边,他也把她的女儿纳为妾。 1352年和1353年,朝廷派出的元军企图肃清被叛军占领的淮河地区的中部和东部。将近1352年底他们把芝麻李从他在江苏北部徐州的根据地赶走,而到了1353年初他的两名将军投奔濠州避难,使这个小城市本来已经很紧张的资源更形拮据。他们自己称“王”,盛气凌人地要高踞于郭子兴及其伙伴元帅们之上。派系斗争发展了。郭子兴支持了其中的一人,另一人便把他拘禁了起来。从远征战场上回来的朱元璋发现了这个情况。他随身带了郭子兴那位年轻妻子及其孩子们亲赴另一派领袖的营寨内,终于找到了挽救的办法,救了郭子兴一命。 从1352年冬末起直至1353年6月,濠州被从徐州派来的元军所包围。元军野战指挥官(中书左丞)、水利专家贾鲁(他在1351年曾领导治河工程)之死,使濠州解了围,因而挽救了这块根据地。后来,朱元璋离开了军中回到他的村里,他在家乡招募了700余人的部队,由24名他往日的朋友和童年的伙伴——包括他将来的幕僚长徐达(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在内——带领。这个军事领导集团在以后20年中形成了他私人随从的核心。在往后的几个月中他继续参与范围广泛的出击和野战指挥活动,学习为将之道,并形成了他自己的战术意识。1353年秋,郭子兴给了他一个单独的任命,许他脱离濠州日益紧迫的派系斗争。这是独立活动的事业的起点;他的官衔是镇抚。 在接着而来的战斗中,他最初拔掉了南边的定远县城。他甚至更向南前进,沿途收容了大量败兵和逃兵,并赢得了几次重要战斗。到了年底,他占领了滁州(在安徽和江苏边界附近)及长江北岸上的附近各县。他在滁州滞留了整个1354年一年,并一直呆到1355年上半年。这里成了他的大营根据地,他在此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军队,据说其数已达3万人,并且开始凑集了一个地方管理班子。李善长(1314—1390年)是他的第一位顾问,他原是乡村中的精英人物,业儒,他于1354年投奔朱元璋,并开始以历史教训来影响这位热心向学的青年学子。李善长被他任为掌幕府书记。 在1355年的最初几个月他胜利地保卫了被元军围攻的和阳(或和州,在长江北岸,今和县)之后,开始注视着富庶的长江南岸了。最重要的是他看中了大城市南京——当时称为集庆,此地控制着长江下游地区。1355年初郭子兴已死于和阳。郭子兴的儿子们认为自己是他们父亲的后嗣和继承人;他们用小舟和驳船组成的船队给了朱元璋以渡过长江的手段,使他能用水师和陆军在广阔的前线作战。 1355年7月10日预期已久的渡江行动开始了。接着在8月中旬首攻南京。初战未得手,但朱元璋的军队逗留在南京未去,荡平了周围地区一些小城镇。10月末第二次攻打南京,郭子兴的在世的年长儿子和张天佑被杀,这样就去掉了朱元璋的两位顶头上司。整个指挥权此时就由他一人掌握了。 1356年4月10日,经过多次接战之后朱元璋终于拿下了南京,马上把它定为新的首都,并立即给它改名为应天。就在那同一个星期之内,张士诚也渡过了长江,把苏州定为他的首都。那一年的早些时候,倪文俊拥立徐寿辉为南翼红巾军的皇帝,国号天完,其新首都定在长江岸上的汉阳。攻下南京后的下一个月,韩林儿任命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平章,郭子兴仅存之子则当了他的副手。郭子兴的这个儿子谋叛被发觉,因而被处死。朱元璋现在成了以长江为根据地的北方红巾军中无人敢与争锋的领袖,也是整个北方叛乱军中那位傀儡皇帝的守护人。他崛起于群雄角逐之中,成为佼佼者了。
明太祖朱元璋,汉族,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历史人物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的故事(要短)

将有功之臣杀了个遍,其多疑更胜于曹操

朱元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不要那么长,简单最好。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扩展资料:

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朝政,探讨为什么强盛的元朝会灭亡,大明王朝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大明政权长治久安。

群臣各抒己见,朱元璋最后总结大家意见说:“元朝统一海内,建国之初,政治还算清明,后来贵戚擅权,奸邪得宠,任用亲旧,结为朋党,内外官吏贪婪无耻,于是法度松弛,纪纲日坏,最终土崩瓦解,不可救药。

现在大明创立之初,必须严肃法度,法度就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朱元璋紧紧围绕着这些问题,颁布新法,在封建的政权机构、官吏制度、治民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朱元璋首先从改革政权机构、官吏制度着手。登基之初,朱元璋基本上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统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地方设行中书省,执掌地方军政事务。这是当时稳定社会的权宜之计。在政权逐渐稳定后,朱元璋筹划重建一套新的政权机构。

最初的一段实践,也充分证明元制必改,否则遗患无穷。朱元璋经过认真的谋划后,决定采取先地方后中央的策略,对政权机构进行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一、经过:
朱元璋(1328年公历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朱元璋本是八月初八日生人,故取名重八,后 取名朱兴宗,其父为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为陈氏。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
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仲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
二、简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今凤阳县),朱元璋17岁那年出家去皇觉寺做了个和尚;1352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濠州红巾军,成为郭子兴部的一员战将,郭子兴后来尊彭大为濠州之主,彭大自称淮王,后来被孙德崖占领濠州,杀死彭大。朱元璋带领十八个弟兄出濠州城,去攻打定远县,十八人攻占定远县,朱元璋在定远县招兵买马,从十八人括充到五千人。
朱元璋率军攻占滁州,在滁州市招兵买马,军队招张到两万人。这时郭子兴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让出兵权;由郭子兴为元帅。
郭子兴不久战死,儿子郭天叙成为元帅,朱元璋为副帅。郭天叙率军攻集庆(今南京市),被元军包围,无奈下自杀,朱元璋带领八千红巾军攻占集庆,把集庆改为应天府。
朱元璋自称元帅,这时韩林儿成为小明王,统领各路红巾军;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南方地区义军统帅,管辖陈友谅、张士城、方国珍的军队。
陈友谅称帝,建立大汉政权;陈友谅原先是渔民,后来起义成为义军领袖,张士城原先是盐贩。
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攻打朱元璋,攻打洪城数百天也没攻下,朱元璋率军于1363年消灭陈友谅,六十万汉军归附朱元璋,朱元璋称吴王,1367年(羊年)朱元璋消灭张士城,1368年正月(猴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庙号明太祖,年号“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民族英雄。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洪武三年(1370)六月的某天晚上,南京城东面的皇城中,只见守城的锦衣卫校尉打开中门,一群穿着麻衣草鞋的男女自门中走出。打头的一个人身材粗壮,五官长相虽说不上丑陋,但绝对怪异,一双眼睛厉于鹰隼,虽在三伏天,盯你一眼也会让你不寒而栗。 这个人便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今天的打扮,不像是一位皇帝却更像是一名乞丐。从传世的一幅画像看,朱元璋慈眉善目,但有君临天下的气概,一看就是“天生龙种”。但这幅画像的真实性大可怀疑。传说当初朱元璋召来天下一流的画师为其绘相。画师们惟恐画得不像,都使出看家本领,画得惟妙惟肖。但朱元璋却仍以画得不像为由,一连杀了三个画师。第四个画师又被召到御前,前面三个同行的命运吓得他魂儿都掉了,他不知如何保住项上头颅,兀自愁眉不展。幸亏他的朋友献计,让他“绘御容时,稍事修饰,掩敛杀气而增慈善”。他如法炮制,御像绘出后,朱元璋大为满意,认为这画像“形神兼备,足称朕意”。 伟人尽管雄才大略,但有时也犯小心眼的毛病。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完人,不应该有缺陷。朱元璋统驭千军横扫六合,建立起一个赫赫王朝,不管他长相如何,天下人都不敢藐视他。但他偏还要往“美男子”堆儿里凑,并为此动怒而闹出三条人命,这就大可不必了。却说朱元璋领着这群男女走出皇城,向鸡鸣山的山川坛走去。那里是皇家祭祀天地神灵的地方。从皇城到山川坛,有十几里路。沿途警备森严,跸护的军士排成长阵。皆因这群男女个个都是朱明王朝的核心人物,男的是朱元璋和他的儿子们,女的是他的后妃和公主。朱元璋共有四十六个后妃,二十六个儿子和十六个公主。在中国所有皇帝中,他几乎可以说是生育能力最为旺盛的一个。一百年后,他的家族就繁衍到八千多人。这些人都由王朝的财政养活。为满足他们妻妾成群、锦衣玉食的生活,其庞大的开支,相当于全国三分之一的军费,当然这是后话了。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元朝政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朝共传十九位皇帝。明朝的领土曾囊括今日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并曾在今东北地区、新疆东部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以顺天府(今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留都。 明朝初年国力强盛,北进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有“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至正统七年,宦官王振开始擅权;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但景泰皇帝任用于谦击败瓦剌,保卫了国土。弘治时期是明朝政治作为清明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正德、嘉靖朝始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并面临蒙古、倭寇两大外患。明神宗万历朝初期在名相张居正的辅政之下曾一度中兴。后世计当代朝廷岁收,明朝的经济规模可称世界第一。惟至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阉党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至崇祯年间,多处爆发民变,后金军队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但由明朝宗室在华南建立的若干个南明政权又延续了数十年,直到明永历末年(1680年代)。 明朝的经济文化在历史上属于较发达的阶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大权独揽。但是在明宣宗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与宦官之间争夺。从明朝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逐渐与东方平起平坐。同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
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因此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是唯一的具有这种背景的一代皇朝的开国之君: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尽人皆知的事实。他在1328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县(今安徽中部凤阳县,在重要的铁路交叉线和工业城市蚌埠的正东南)的钟离村,他的幼年非常困苦。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方设法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块干旱和时疫肆虐的土地上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他父母的四子二女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以外,其余孩子都因家庭无力抚养而已送人扶养或嫁出。到了14世纪30年代淮河地区已经变成了红巾军叛乱的摇篮,它的弥赛亚式的教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遭受痛苦折磨的人们的支持。人们相信,在这个最黑暗和孤寂的时刻会发生转变,重新出现明教的光明,而弥勒佛会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统治这个世界,使人们的命运来个戏剧性的乌托邦式的改变。年轻的朱元璋的外祖父——一个算命先生和在13世纪70年代反抗过蒙古最后征服阶段的汉人军队的老战士——给这个童子的耳朵里灌满了魔法事件和高度冒险的种种奇妙故事。这些就是朱元璋幼年成长时期的环境。 1344年当朱元璋16岁的时候,在5月份和 6月份的三个星期内,时疫并伴随着夏季的蝗虫和旱灾夺去了他家大部分成员——他的父亲、母亲和还生活在家里的已婚的长兄——的生命。他的长嫂及其幼子和另一分居的已婚哥哥是除他以外仅有的幸存者。苟活下来的人因太穷而不能很好地埋葬已逝的亲人,更不用说去扶养朱元璋了。10月末,他因此被送入了附近的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以实践他在幼儿生病时他父亲许下的愿。与此同时他已长大成人,变成了一个高大强壮的小伙子,其显著特点是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奇异的样子使人望而生畏,而且看起来预示将来有不凡的品质。他无疑地具有这些品质,可是他兴起于赤贫而无文化的农民之家,而后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一个新兴伟大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个故事就有些像虚构小说那样的不真实。 几个星期以后,即1344年12月,皇觉寺(当时可能叫玉觉寺)①的僧徒们被迫把所有小行童放出去行乞。据我们所知,朱元璋在1345到1347年在淮河地区做游方和尚游荡了三年,也可能他因此熟悉某些军事生活,并且一个时期当过兵——可能是在蒙古军队中当兵。除此之外,可以肯定他很了解叛乱的内幕和对叛乱镇压的情况。在1347年或1348年他回到了寺内,在那里大约从20岁呆到24岁。在这时他似乎开始学习认字并简单地研修佛教经文。他的理解力很好,记忆力也很强。 到了1352年,叛乱在淮河中游到处爆发,它们采取了许多形式,当然多数是红巾军运动。在钟离村以西与之紧邻的濠州县城在1352年2月16日被一股红巾军徒众所攻占。叛乱领袖郭子兴(1355年死)是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富人的盲女儿所生的儿子;这个家庭据说很善于积财。郭子兴被认为是一个勇敢和能干的战士,但脾气不好,跟别人合不来。他相信弥勒佛教义,所以他深信那个乱世预示着要有一个大变动。为了应付大变动的到来,他花钱大方,广交朋友,以便约集志同道合的人和忠诚的战士。郭子兴和他的四个伙伴自称元帅,率众攻打了濠州。郭子兴可能只是名义上的领袖,别人马上成了挑战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稳固的。 元当局并不想立即收复濠州。相反地,他们派出无纪律的部队四出骚扰无辜乡民,焚烧寺庙,把抓来的老百姓指认为红巾军,以便邀功请赏。朱元璋所在的那个农村寺庙正处在战火纷飞的地带;1352年2月它不知被哪一边的士兵放了火,并被劫掠一空。朱元璋和其他和尚及行童均四散逃逸,但后来又回到了这些被毁的建筑物内,因为没有地方可去。他后来在写到这段经历时说,他好多次收到叛军内朋友们的信息,警告他有危险,并劝他参加叛军。4月15日,这个年在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和尚来到了濠州城门附近,要求加入郭子兴的部队。这是他一生命运中意外的转折点。他马上变成了一个受宠遇的徒众、受信任的帮手、弁目(亲兵)和郭子兴家中的一名成员。郭子兴有二妻,年长者有与朱元璋年岁相当的两个儿子。年轻些的妻子劝郭子兴把这个年青有为的人和他们郭家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招他为他们的养女之婿。这名年轻的女人当时有19岁,是一位马姓密友的女儿;马某临死之前不久把他唯一的孩子托付给了郭子兴照管。她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朱元璋和郭子兴这位年轻一些的妻子的关系后来显得很重要;在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儿子们有纷争时她最后站在了他一边,他也把她的女儿纳为妾。 1352年和1353年,朝廷派出的元军企图肃清被叛军占领的淮河地区的中部和东部。将近1352年底他们把芝麻李从他在江苏北部徐州的根据地赶走,而到了1353年初他的两名将军投奔濠州避难,使这个小城市本来已经很紧张的资源更形拮据。他们自己称“王”,盛气凌人地要高踞于郭子兴及其伙伴元帅们之上。派系斗争发展了。郭子兴支持了其中的一人,另一人便把他拘禁了起来。从远征战场上回来的朱元璋发现了这个情况。他随身带了郭子兴那位年轻妻子及其孩子们亲赴另一派领袖的营寨内,终于找到了挽救的办法,救了郭子兴一命。 从1352年冬末起直至1353年6月,濠州被从徐州派来的元军所包围。元军野战指挥官(中书左丞)、水利专家贾鲁(他在1351年曾领导治河工程)之死,使濠州解了围,因而挽救了这块根据地。后来,朱元璋离开了军中回到他的村里,他在家乡招募了700余人的部队,由24名他往日的朋友和童年的伙伴——包括他将来的幕僚长徐达(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在内——带领。这个军事领导集团在以后20年中形成了他私人随从的核心。在往后的几个月中他继续参与范围广泛的出击和野战指挥活动,学习为将之道,并形成了他自己的战术意识。1353年秋,郭子兴给了他一个单独的任命,许他脱离濠州日益紧迫的派系斗争。这是独立活动的事业的起点;他的官衔是镇抚。 在接着而来的战斗中,他最初拔掉了南边的定远县城。他甚至更向南前进,沿途收容了大量败兵和逃兵,并赢得了几次重要战斗。到了年底,他占领了滁州(在安徽和江苏边界附近)及长江北岸上的附近各县。他在滁州滞留了整个1354年一年,并一直呆到1355年上半年。这里成了他的大营根据地,他在此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军队,据说其数已达3万人,并且开始凑集了一个地方管理班子。李善长(1314—1390年)是他的第一位顾问,他原是乡村中的精英人物,业儒,他于1354年投奔朱元璋,并开始以历史教训来影响这位热心向学的青年学子。李善长被他任为掌幕府书记。 在1355年的最初几个月他胜利地保卫了被元军围攻的和阳(或和州,在长江北岸,今和县)之后,开始注视着富庶的长江南岸了。最重要的是他看中了大城市南京——当时称为集庆,此地控制着长江下游地区。1355年初郭子兴已死于和阳。郭子兴的儿子们认为自己是他们父亲的后嗣和继承人;红巾军宋帝韩林儿授予郭子兴年长的儿子和郭子兴的一位旧军官张天佑——即郭之妇弟——以高级职位,而任命朱元璋为他们的副手。但是,朱元璋下面又围绕着24名伙伴,还另外有一些从其他叛乱中跑来归顺他的重要军事领袖;这是靠朱元璋的个人威信而不是靠红巾军的旗帜把他们团结到他周围来的。在这些新归附的人中有常遇春,他在后来的岁月中是朱元璋军中最进取有为的将军,被信任的程度仅次于徐达。另外自动来投奔朱元璋的有沿安徽内陆水道的舟师头目廖永安和俞通海。他们用小舟和驳船组成的船队给了朱元璋以渡过长江的手段,使他能用水师和陆军在广阔的前线作战。 1355年7月10日预期已久的渡江行动开始了。接着在8月中旬首攻南京。初战未得手,但朱元璋的军队逗留在南京未去,荡平了周围地区一些小城镇。10月末第二次攻打南京,郭子兴的在世的年长儿子和张天佑被杀,这样就去掉了朱元璋的两位顶头上司。整个指挥权此时就由他一人掌握了。 1356年4月10日,经过多次接战之后朱元璋终于拿下了南京,马上把它定为新的首都,并立即给它改名为应天。就在那同一个星期之内,张士诚也渡过了长江,把苏州定为他的首都。那一年的早些时候,倪文俊拥立徐寿辉为南翼红巾军的皇帝,国号天完,其新首都定在长江岸上的汉阳。攻下南京后的下一个月,韩林儿任命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平章,郭子兴仅存之子则当了他的副手。郭子兴的这个儿子谋叛被发觉,因而被处死。朱元璋现在成了以长江为根据地的北方红巾军中无人敢与争锋的领袖,也是整个北方叛乱军中那位傀儡皇帝的守护人。他崛起于群雄角逐之中,成为佼佼者了.

朱元璋的历史经历

朱元璋历史经历如下: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蒙古贵族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扩展资料:

朱元璋轶事典故

政治:圣谕六言、大明诏旨碑、洪武正韵、月饼起义(八月十五杀鞑子)、五更吹号、畏法度者最快乐、治隆唐宋、御制大诰、教民榜文、新官堕落定律、逆臣录、无为而治、白话圣旨、重典治国、红座船、藁城人、宝源局、宋濂诚实、洪武大移民、夷狄腥膻、装傻计

美食:养生油、洪武宴、开花馍、何故四菜一汤、岁寒三友抹尖脆、常州牛塘谷、黄氏肚包鸡、八宝稀饭、濮阳壮馍、得胜饼、凤阳酿豆腐(洪武豆腐)、费县山楂、南京盐水鸭、

文化:赠四仙、情侣椅、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绝海中津、跳竹马、庐山诗、朱元璋梦游西岳、清溪流泉、朱元璋画像、铁姓、狄姓、朱氏世德碑记、武当归隐

建筑:五土庙、梅大井、皇帝井、游武庙、六镇七十二口井、断头马、百猫坊、通天寨玉盂禅寺、常氏先祠、楚望台、抹山寺、胜棋楼、朱元璋品蟹亭、瑞安寺、阳山碑材、官店、复翁堂、明去封号碑、青龙洞古建筑群、明功臣墓、南京老城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蒙古贵族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

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 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 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 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线。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亮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
个人履历
简介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大
年轻时候的朱元璋像(30张)明王朝第一任皇帝。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朱兴宗),后取名朱国瑞(1328年-1398年),《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蒙元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朱元璋
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作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蒙古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蒙酋妥欢贴睦尔率酋妃、酋子和酋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蒙古至此北迁,蒙古在南方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
成功秘诀
  1.对孔孟王道的尊崇、对百姓苍生的仁爱以及领导汉族(以及其他被蒙元压迫的民族)复国的信念和决心。   2.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溢、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   3.恪守“九字方针”。“九字方针”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方针是开国谋臣朱升提出的。   4.打造“铁军”,重用同乡。   5.打好关键战役。如灭了在武昌称汉王的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6.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治国
  1、发展生产,阜民之财    2、节约开支,省民财力   3、节省工役,减轻负担   4、宣传教化,加强法治   5、打击贪官,澄清吏治宫廷成员
名来源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入征后改名为朱元璋,所谓璋,原是利器
宰相
  李善长 胡惟庸
功臣
  01.追封王   徐达 常茂(因常遇春在柳河川病死,故封其子常茂代父 受封) 邓愈 冯胜 李文忠李善长   02.封公   蓝玉 傅友德 康茂才 金朝兴 郭英 丁德兴 冯国用 耿再成 胡大海 廖永安   茅成俞 廷玉 俞通海 张德胜 赵德胜 顾时 陈德 郭兴 王志 吴良 吴祯 华高 杨璟 吴复 汤和   曹良臣 薛显仇 成张赫 濮英 韩政 周武 丁普郎   03.封侯   孟善 耿炳文 陆仲亨 唐胜宗 周德兴 华云龙 郑遇春 陈桓 谢成 李新费 聚俞 通源俞 通渊   廖永忠 曹震 胡海 叶升张龙 张铨朱亮祖 张翼 王弼 赵庸 陈文 韩成 花云 桑世杰   孙兴祖 汪兴祖 王胜 何真 梅思祖 黄彬 胡美 曹兴 陆聚 纳哈出 张温 朱寿 蔡仙 张子明   04.其他   文豫章何文辉花茂 缪大亨 武德 宁正 王铭叶 旺袁兴袁义郑用 刘成郭云栾凤 徐司马 丁玉
参谋
  刘基 朱升 叶琛 叶兑 章溢 陈遇 孔克仁 范常 郭景祥 毛骐乐 韶凤 陶安王 濂单 安仁 钱用壬
家族
  父亲仁祖淳皇帝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祖父 朱初一母亲淳皇后陈氏   兄弟朱兴隆(南昌王)   姊妹 太原长公主、曹国长公主。   侄子朱文正   皇后   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马氏,安徽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公与媪非正式名字),郭子兴义女,生懿文太子标、秦愍王樉、晋恭王棡、太宗棣(后改为成祖,即明成祖朱棣)、周定王橚   妃嫔   孙贵妃,陈州人。兄孙藩,元帅马世熊义女。生怀庆公主   李淑妃,寿州人,父李杰    胡充妃,生楚王朱桢   郭宁妃,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兴、郭英。 生鲁王朱檀   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   胡顺妃,生湘王朱柏。   赵贵妃,生沈王朱模。   李贤妃,生唐王朱桱。   刘惠妃,生郢王朱楝。   达定妃,生齐王朱榑、潭王朱梓。   葛丽妃,生伊王朱彝。郑安妃,生福清公主。   韩妃,生辽王朱植。   余妃,生庆王朱栴。   杨妃,生宁王朱权。   周妃,生岷王朱楩、韩王朱松。   皇子   朱标,(1355~1392)长子,懿文太子(后被建文帝追尊为兴宗康皇帝)   朱樉,次子,秦愍王   朱棡,(1358年-1398年)三子,晋恭王   朱棣,(1360年-1424年)四子,燕王,靖难之役后为明成祖,其改国都为北平(今北京),建紫禁城,派郑和下西洋   朱橚,(1361年-1425年)五子,周定王(建文朝被废,永乐朝复封)   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齐王(永乐朝废为庶人)(达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达定妃出)   朱杞,九子,赵王(幼殇)   朱檀,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献王(建文朝自焚死)(胡顺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   朱楧,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   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   朱权,(1378年—1448年),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乐朝废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   朱栋,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   朱彝,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早夭。   公主   临安公主,1376年下嫁宣国公李善长子李祺(-1403年),1421年卒。   宁国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梅殷(淮安总兵官),1434年卒。   崇宁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几薨。   安庆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欧阳伦。   汝宁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陆仲亨子陆贤。   怀庆公主,母成穆贵妃孙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宁,子王贞亮。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滦城侯李坚,1426年卒,子李庄。   福清公主,母安妃郑氏,1385年下嫁凤翔侯张龙子张麟。麟未嗣侯卒。永乐十五年(1417年)卒。   寿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颖国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十公主, 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自缢死),1438年卒。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镇,1455年卒。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丽妃韩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寿82岁。   汝阳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谢达(前府都督佥事)。   宝庆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时,年3岁),1413年下嫁赵辉(南京都督),1433年卒。   侄女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兴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参政,後改福州卫指挥使。   庆阳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寿春王之子)女,嫁黄琛(淮安卫指挥使)。   儿媳   太子朱标娶常遇春女   秦王朱樉娶王保保妹(又名:扩廓贴木儿,安徽临泉人)为正妃,邓愈女为次妃   晋王朱棡娶谢成女   成祖朱棣娶徐达女   潭王朱梓娶于显女;   鲁王朱檀娶汤和女;   代王朱桂娶徐达次女;   安王朱楹娶徐达幼女;   郢王朱栋娶郭英女   蜀王朱椿娶蓝玉女
本文标题: 有大神可以告诉我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相关简要正史或野史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30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昌乐二中2021年分档收费多少 我看历史回答中,多少的都有如何分析美国五宗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