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杂草)识别与药用价值认知

发布时间: 2021-08-05 13:27: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校园内有很多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一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春天繁花似锦,有的秋天来了...

常见植物(杂草)识别与药用价值认知

校园内有很多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一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春天繁花似锦,有的秋天来了落叶纷飞,有的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同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还存在一种普遍认识的杂草植物,懂其知识的人知道它存在的价值,不懂者认为只是杂草而已,没有价值而言。据了解,其实大多数植物都是有一定的价值,就是人们常说的“中草药”。

中医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医学科学。而兰溪中药业历史悠久,有江南药都之誉流传近800年,“徽州人识宝,兰溪人识草”一说广为流传,先后涌现了张山雷、叶晋等一批近现代名医。自2021年兰溪市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在全市近20多所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开展了此项活动。

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更多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学习中医、认同中医,丰富卫生健康知识,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中医药健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许多学生认识了中草药,但从现有的情况看,虽然学校开设中草药课程,有了种植基地并开展了实践活动,但根据掌握资料看,大部分中草药种子来源于上级配送,还有一部分来源学校老师自己采种,还有一部分来源学生家长,很少一部分来源于自然,也就是来源于现有的发现。

如何识别植物与中草药:植物识别主要是根据植物的各部分形态特征,利用资料如植物检索表,核对出植物的名称。植物种类的识别首先要观察植物形态特征,比如花的形态、叶的形态、茎的形态特征等,先用眼睛观察,细微的地方需要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一定要细致、全面,如花萼、花冠、雄蕊的数目、雌蕊的数目,对植物叶子的观察同样要细微全面,如叶序、叶形、叶缘等,还有茎的特征,仔细地辨别观察,才能正确地识别植物。将以上特征观察详尽之后,在检索表中逐项进行检索,直到查出该植物所属的科、属、种为止。为进一步让青少年从现有的常见植物中了解和掌握中草药的识辨和它们的药用价值,从以前方法进行识别植物与中草药:

一利用手机百度拍照识花功能

二利用QQ扫一扫的AR功能

三利用图文查阅资料确认方法

四利用医疗资源,咨询访问确认法

根据以上的方法,在校园内或周边寻找现有常见植物(杂草)的种类,并通过智能手段了解其药用价值。

1、长萼堇菜:

别名:犁头草,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丁草,紫地丁。

药用价值:

性味:苦、微辛,寒;

功效:清热解毒,拔毒消肿;

主治: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乳腺炎,痈疖肿毒,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

2、鹅肠菜

别名:滋草

药用价值: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祛瘀消肿之功效。对治疗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产妇食之,不但可下乳,而且可去恶露,生新血。产后腹痛或小腹有痞块者,可多食,还可治疗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以及月经不调等症。民间还以其食疗治白发,久久食之,能使头发转黑。

3、漆姑草

别名:牛毛粘,瓜槌草,蛇牙草,牙齿草,沙子草,大龙叶,羊儿草,小叶米粞草,踏地草,风米莱,虾子草,大龙草,虫牙草,地松,地兰,胎乌草,虎牙草。

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辛,性凉。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凉血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用于漆疮,秃疮,湿疹,丹毒,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鼻渊,龋齿痛,跌打内伤。

4、龙葵

别名:野辣虎,野海椒,小苦菜,石海椒,野伞子,黑天天,野海角,灯笼草,山辣椒,野茄秧,小果果,白花菜,假灯龙草,地泡子,飞天龙,天茄菜,谷奶子),黑星星。

药用价值: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5、通泉草

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黄瓜香。药用价值: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绿兰花)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主治:止痛,健胃,解毒。用于偏头痛,消化不良;外用治疔疮,脓疱疮,烫伤。

6、蕺菜

别名:折耳根(名医别录),鱼腥草(本草纲目),狗贴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折耳根(四川、云南、贵州),猪鼻拱(四川)。

药用价值:

性味: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功效主治:主治尿疮,把它放在淡竹筒里煨熟。然后倒出捣烂用于敷恶疮、白秃。能散热毒肿痛,痔疮脱肛、疟疾,解氯物的毒。但吃多了,会使人气喘,对脚不利。小儿吃了,就会脚痛,平时脚有病的人吃了,一生不愈。

7、蔊菜

别名:辣米菜,江剪刀草,印度蔊菜。

药用价值:蔊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蔊菜素、蛋白质、胡萝卜素、蔊菜酰胺等营养物质。全株均可供药用,性凉、味微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治黄疸病、疔疮红肿疼痛、止咳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效。作为蔬菜食用的是嫩茎叶。

8、凹叶景天

别名:石板菜,九月寒,打不死,石板还阳,石雀还阳,岩板菜。

药用价值:全草药用,可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热疖、疮毒等。

9、何首乌

别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

药用价值: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10、鸡矢藤

别名:鸡矢藤,牛皮冻,臭藤。

药用价值: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其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外用于皮炎,湿疹及疮疡中毒。

11、白英

别名:

山甜菜,白草,白幕,排风,排风草,天灯笼,尚头草。

药用价值:

白英以全草及根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等功能,

主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子宫糜烂、肾炎水肿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尤其对子宫颈癌、肺癌、声带癌等有一定疗效。

白药宽映干资:全株治感冒,小儿高热,肝炎,咳嗽,风湿《滇药录》。宽映干资:全草或根主治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白带,肾炎水肿及风湿《民族药志一》。

地上部分:甘、苦,寒。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用于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带下病,水肿,淋证,丹毒,疔疮,癌瘤。

根(白毛藤根):苦、辛,平。用于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果实(鬼目):酸,平。明目。用于目赤,牙痛。

《中华本草》记载,其味苦,微寒,入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抗癌等作用,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肾炎水肿、子宫颈糜烂、癌症等疾病。

12、忍冬

别称:

金银花,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蜜桷藤,鸳鸯藤,老翁须。

药用价值:

性味:甘;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13、乌蔹莓

别名:

乌蔹草,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五叶梅。

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酸,性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利尿,止血。主治咽喉肿痛,腮腺炎,毒蛇咬伤,痈肿,疔疮,风湿痛,黄疸,痢疾,咯血,尿血。

14、薤白

别名:小根蒜,密花小根蒜,团葱。

药用价值:薤白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中医长期用于治疗胸闷刺痛、泻痢后重、肺气喘急等疾病。

15、厚萼凌霄

别称:美国凌霄,杜凌霄。

药用价值:花可代凌霄花入药,有活血通经、凉血祛风的功效。叶含咖啡酸,对香豆酸及阿魏酸。

16、商陆

别称:章柳,山萝卜,见肿消,倒水莲,金七娘,猪母耳,白母鸡。

药用价值:根入药,以白色肥大者为佳,红根有剧毒,仅供外用。通二便,逐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外敷治痈肿疮毒。也可作兽药及农药。果实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嫩茎叶可供蔬食。

17、狗牙根

别名:铁线草,绊根草,堑头草,马挽手,行仪芝,牛马根,马根子草,铺地草,铜丝金,铁丝草,鸡肠草。

药用价值:祛风活络;凉血止血;解毒。主风湿痹痛;半身不远;劳伤吐血;鼻衄;便血;跌打损伤;疮疡中毒。

18、四籽野豌豆,

别称: 乌喙豆

药用价值:

功效:活血消肿定眩。

主治:可用治疔疮、痈疽、发背、痔疮、明目、头晕耳鸣。

19、野老鹳草

野老鹳草全草入药,有祛风收敛和止泻之效。

20、鸭跖草

别称: 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

药用价值:

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功能主治:

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21、小蓬草

别称:加拿大飞蓬,飞蓬,小飞蓬,小白酒菊。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消炎止血、祛风湿,治血尿、水肿、肝炎、胆囊炎、小儿头疮等症。北美洲用作治痢疾、腹泻、创伤以及驱蠕虫;中部欧洲,常用新鲜的植株作止血药,但其液汁和捣碎的叶有刺激皮肤的作用。

22、平车前

别称:车前草、车茶草、蛤蟆叶。

药用价值:

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车前草是利水渗湿中药,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车前叶不仅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祛痰、抗菌、降压效果。它能作用于呼吸中枢,有很强的止咳力。能增进气管、支气管黏液的分泌,而有祛痰作用。

23、花地丁

别称: 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

药用价值: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疔疮痈肿、痄腮,瘰疬,丹毒,乳痈,肠痈,湿热与泻痢,黄疸,目赤肿痛,喉痹,毒蛇咬伤。

24、葫芦藓

别称: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须,红孩儿。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除湿止血。主治痨伤吐血,跌打损伤,湿气脚痛。治肺气郁闭证,跌仆闪挫,痹症。

25、黄鹌菜。

别称: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还阳草。

药用价值

①《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感冒。

②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通结气,利咽喉。

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抗菌消炎。治疮疖,乳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白带,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26、黄堇

别称: 珠果紫堇

药用价值:

杀虫,解毒,清热,利尿。治疥癣,疮毒肿痛,目赤,流火,暑热泻痢,肺病咳血,小儿惊风。

27、苣荬菜

别称: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

药用价值:苣荬菜以全草入药。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有抗菌,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肿瘤,保肝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浓疮,急性阑尾炎,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28、附地菜

别称:鸡肠,鸡肠草,地胡椒,雀扑拉。

药用价值:

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拔取全株,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甘、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29、苎麻

别称: 野麻,野苎麻,家麻,苎仔,青麻,白麻。

药用价值:

根为利尿解热药,并有安胎作用;叶为止血剂,治创伤出血;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等症。嫩叶可养蚕,作饲料。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肝经;心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

30、构树

别称: 构桃树,构乳树,楮树,楮实子,沙纸树,谷木,谷浆树,假杨梅。

药用价值:

中医学上称果为楮实子、构树子,与根共入药,功能补肾、利尿、强筋骨。主治:补肾、明目、强筋骨。构树以乳液、根皮、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夏秋采乳叶、叶、果实及种子;冬春采根皮、树皮,鲜用或阴干。

性味:子甘、寒;叶甘、凉;皮甘、平。

功能主治:

子: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

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肠炎,痢疾。

皮: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

乳:利水消肿解毒,治水肿癣疾,蛇、虫、蜂、蝎、狗咬。

31、蓬蘽

别称:覆盆,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莓,寒藨。

药用价值:

全株及根入药,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功能主治

补肾益精,缩尿。主治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32、蚊母草

别称:接骨草,接骨仙桃草,水蓑衣水簑,衣蚊母婆婆,纳无风自动草。

药用价值:功能:活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嫩苗味苦,水煮去苦味,可食。

33、蒲公英

别称: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34、薄荷

别称:野薄荷,夜息香,土名叫“银丹草”。

药用价值:

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大量食用薄荷可导致失眠,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

35、一年蓬

别称:女菀,野蒿,牙肿消,牙根消,千张草,墙头草,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千层塔,治疟草,瞌睡草,白旋覆花。

药用价值: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归胃、大肠经。功效消食止泻,清热解毒,截疟。主治用于消化不良,胃肠炎,齿龈炎,疟疾,毒蛇咬伤。

36、井栏边草

别称:凤尾草,井口边草,山鸡尾,井茜。

药用:全草入药,味淡,性凉,能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收敛、止血、止痢。

主治: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

37、马鞭草

别称:马鞭梢,铁马鞭,白马鞭,疟马鞭,凤颈草,紫顶龙芽草,野荆芥。

药性:味苦,性寒,归肝、脾经。

全草供药用, 性凉, 味微苦,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

38、海金沙

别称 :金沙藤,左转藤,竹园荽。

药用价值:

功 效: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主 治: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39、蕺菜

别称:鱼腥草,狗蝇草、臭菜。

药用价值:

性味: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功效主治:主治尿疮,把它放在淡竹筒里煨熟。然后倒出捣烂用于敷恶疮、白秃。能散热毒肿痛,痔疮脱肛、疟疾,解氯物的毒。但吃多了,会使人气喘,对脚不利。小儿吃了,就会脚痛,平时脚有病的人吃了,一生不愈。

附方:治背脊肿痛:用蕺菜捣汁涂肿痛处,留一小孔宣泄热毒,待冷后就换掉。

治小儿脱肛:先用朴硝水洗脱出的肛肠,然后将鱼腥草捣烂,用芭蕉叶托住药,让小儿坐在上面,脱肛便自然缩回。治虫牙痛:用鱼腥草、花椒、菜子油各等分,捣匀,加入泥少许,做成豆子大的小丸,随左右牙痛塞入相应的耳内,两边轮换,不可一起用,恐闭耳气。塞一日一夜,取出看如有细虫,就有效。

治疟疾:紫蕺一把,捣烂用绢布包裹,抹擦全身,睡觉时得汗即愈。每次发病前一小时实施。

治蛇虫咬伤: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决明草,一同捣烂,敷伤处甚有效。

40、过路黄

别称:金钱草、真金草、金银花、走游草、铺地莲等。

药用价值:

功能为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治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泌尿系统结石、肝、胆结石、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毒蕈及药物中毒;外用治化脓性炎症、烧烫伤。

性味归经:性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散寒。治感冒咳嗽,头痛身疼,腹泻。

中医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医学科学。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传说,我们现在吃的食物、用的药材都是先祖们对自然艰辛探索的结果。而兰溪中药业历史悠久,江南药都之誉流传近800年,是流淌在兰溪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兰溪有句民谚,“徽州人识宝,诸葛人识草”。自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兰溪首设惠民药局以来,以诸葛亮后裔为主的兰溪药商,便秉承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族训,开始开设药店、创建药行。宋末元初以来,兰溪中药业长盛不衰,与浙江慈溪、安徽绩溪合称“三溪”,称雄江南中药市场七百多年。

一花一叶都有故事,一草一木都是学问,校园常见的丰富多样的植物,关爱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不仅增添了学生认识常见植物(杂草)途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学以致用。帮助青少年从小了解中草药,认识中草药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中医药文化需要传承与发杨光大,除了不断研发创新,把传统中草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要从提高青少年对中草药认识的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营造青少年学生“学知识、懂观察、爱植物、用科学”的浓厚中草药文化,激发了青少年了解中草药的兴趣,增长专业知识,能科学的方法识别常见植物(杂草)与药用价值。

(兰溪市青少年宫 洪立平)

本文标题: 常见植物(杂草)识别与药用价值认知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21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我是这样被巴拉拉爱之能量开除社民籍的打造庭院不可或缺的绿植——枫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