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项羽没有杀死刘邦

发布时间: 2021-07-31 17:57: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刘邦,为什么说项羽是对的?两千多年以来,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刘邦,被世人说是妇人之人,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因为楚...

鸿门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项羽没有杀死刘邦

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刘邦,为什么说项羽是对的?

两千多年以来,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刘邦,被世人说是妇人之人,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因为楚汉之争最后刘邦胜利,项羽乌江自刎,但是当我们认真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当时项羽的对手不是刘邦,如果项羽杀了刘邦,史书就会记载,项羽卒于公元前206年。


秦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军和六国残余势力复活,刘邦和项羽原本都是项梁的左膀右臂,两人经常在一起攻打秦军,项梁在时,楚国的势力基本是以项梁为首,但是项梁死后,楚怀王开始掌控楚国各路义军,将项羽、吕臣两支军队由自己统帅,让自己的亲信宋义掌握兵权,楚怀王一步步的消除项氏一族的权力。

楚国的势力除了项羽,还有刘邦、吕臣、英布等军队,王离、章邯率四十万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军队北上救赵,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西路进攻关中,许诺谁先入关中为王,一路主帅是宋义,一路主帅是刘邦,封王是没项羽什么事了。

在北上救赵途中,项羽杀了宋义,夺了兵权,才成为北路楚军的统帅,这支楚军有五万人,巨鹿之战虽然项羽打赢了,但是损兵折将,二十万投降的秦军被坑杀了,项羽的兵源就没有得到补充,到达关中与刘邦相遇时,刘邦已经入关中有一段时间,而且有着十万军队,实力远远强于项羽。


项羽虽然是四十万各路诸侯名义上的统帅,但是各路诸侯跟着项羽,是来分地盘,真正的楚军实力没有多少,入函谷关时,刘邦派人挡住楚军,项羽派英布攻下函谷关,有利益,英布这些楚军才会听项羽,刘邦也是同属楚国阵营,项羽此时需要的是拉拢刘邦,来对抗楚怀王。

如果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其他楚军将领就会觉得,项羽要独吞天下,不会跟着项羽,其他各路诸侯也是,项羽在鸿门宴前要杀刘邦,是因为刘邦挡住函谷关,不让各路诸侯进关中,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为相,自己独吞关中的金银财宝。

其他诸侯才会跟着项羽要打刘邦,若是打起来,只会减少楚国阵营的实力,让其他诸侯得利,所以刘邦的态度很关键,项伯就连夜前往刘邦军中,探明了刘邦的态度,刘邦愿意听从项羽的号令,于是有了第二天的鸿门宴,刘邦上门请罪,让出关中,听从项羽的分配。


项羽分封地盘给英布、吴芮、共敖,拉拢了他们三人在半路杀死楚怀王,自己得到诸侯中最大的地盘,对于灭秦的第二号功臣,自己最大的对手刘邦,分到了巴蜀,又在关中设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诸侯挡住刘邦东进,项羽得到刘邦的七万军队,实力大增,最终项羽获得最大的成果,可惜楚汉战争中输给刘邦,最后失去天下。

项羽性格问题,有妇人之仁又重情重义 ,而且刘邦和樊哙的说辞,是鸿门宴上的重头戏。
因为当时他是没有办法杀掉刘邦的,一旦他有了杀刘邦的举动,他会立即被反杀。
因为杀了刘邦会不得民心。杀了刘邦失去了民心,也会有别人代替刘邦。这样即使杀了刘邦也不一定能过夺得天下

鸿门宴上最紧张的时刻,项羽为什么没有杀死刘邦?

鸿门宴,这三个字,现如今这三个字已经被认为是一些不怀好意、别有动机的宴会,表面上是请人喝酒吃饭,其实是主人抱有一些其它的目的在里面,对方有针对性的计谋,而精心设计了宴会邀请别人参加。而这个典故则是出自秦末农民起义之后的楚汉争雄之间的故事。主角便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项羽没有杀刘邦,而刘邦又是如何逃脱?

故事简述

汉元年(前206)十二月,项羽率军至函谷关。见关门紧闭,又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大怒。于是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准备讨伐刘邦。此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刘邦有兵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

张良马上将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项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

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

就这样,汉高祖刘邦得以逃脱,而后又同项羽展开了长时间的对峙,史称楚汉之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项羽放过了刘邦。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

项伯相助

从司马迁写的《史记》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几次起手中的武器已经很明显,要刺向刘邦,而最后是向博项伯的阻止,才没有让项庄得逞,所以说刘邦的逃脱项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刘邦实力强大

虽然项羽确实在当时是实力最强大的,起义军首领。按《史记》上的记载手握40万大军,可是刘邦当时作为首先攻入咸阳的起义军,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同样按照《史记》当中的记载,刘邦手上也有10万大军,虽然同项羽手中的40万大军相比实力稍稍欠缺,但是这十万大军也并非小股势力。项羽,若真的想吃掉刘邦,也必定还是要花费一番周折的,更何况刘邦当时已经知道了是自己手底下的人向项羽告密,必定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才前去赴宴,若真的在宴会上将刘邦杀掉,那后续的日子,项羽也不会太好过。

不敢冒天下的大不韪

首先我们要知道项羽如果要杀刘邦,其实是没有理由的,仅仅靠着怕刘邦日后会成为自己的威胁为由,而将其杀掉,势必会使天下之民心。

当年是天下诸侯自己立下了誓约,谁先入关谁就称王,而刘邦却是在率先入关之后将关中之地让给了项羽,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项羽是受了刘邦给他的面子的。如果项羽此时不顾一切去攻打刘邦,一则是项羽违背了当年天下诸侯的盟约,二则这对于项羽来说是有损于他自己的名声的,还会给一旁的楚怀王号令天下诸侯攻打项羽的机会,因此项羽虽然想要杀掉刘邦,最终也不能去这么做。

而刘邦逃脱之后,忍辱负重,重整兵马,渐渐地和项羽之间的差距慢慢缩小,并且在后来呈现了完全碾压的态势,最终刘邦获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开启了长达400多年的大汉王朝,他也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故事真的精彩,值得回味。

项羽并没有把刘邦放在心上,认为刘邦成不了事。所以谋士范增主张宴会上将刘邦一干人杀掉,项羽并没有同意反而放走了刘邦等人。
项羽没有杀死刘邦是因为刘邦及时逃跑了,而且得到了他的默许,当时项庄舞剑被项伯及时阻止。
项羽认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而且他十分好面子,为了自己的面子没有选择杀刘邦,最终放虎归山。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刘邦的作战能力非常的强,还有就是项羽是一个非常惜才的人所导致的结果。

鸿门宴中为什么项羽不狠心杀了刘邦呢?

想知道具体的分析结果,麻烦高人解释下。
项羽放走刘邦自有他的道理,当年项羽历尽周折才杀入关内,而刘邦所走的那条路线没有什么重兵把守,凭借韩信的能力节节胜利,比项羽先一步入关。按理讲是应该让刘邦称王,但项羽不服,决定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后来没杀,在下有几点诡辩:首先,他必须考虑到刘邦当时颇有名气,如果因为这个理由(或者说根本没有理由)杀了他,则天下豪杰都会取笑他,惧而不敢相投,鄙视他的气量小,这一点他是深明其理,试想四百年之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明就明确指出“天下英雄者,惟使君与孤儿耳”,他明知刘备是天下枭雄却不杀,是因为刘备当时落难暂居篱下,杀之不义,虽说项羽的智慧不能和曹操相比,但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不会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再者,刘邦当时势力虽小,却也几万兵马,时值战乱,项羽若杀了刘邦,那几万人岂肯服,势必造反,而末秦并未覆没,如此内讧,必致灭亡。更兼英雄樊哙,当时项羽就惺惺相惜,项羽想到这几点才不杀刘邦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基本给予否定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单,骄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出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1)
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2)
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3)
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单归于其头脑简单,不足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始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商讨。

一: 鸿门宴之背景分析

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4)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5),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可一世,忘无所有,急不可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于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胜利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此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看到刘邦大祸临头,便“使人言於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6),项羽听了大怒,决定第二天就进攻刘邦。项羽的亚父范增更是看出刘邦是项羽潜在的大敌,劝说项羽急击勿失。此时项羽进攻刘邦并不能单单看成是项羽是因为听曹无伤之话才进攻刘邦的,可以看成是各路诸侯打击欲独吞胜利果实刘邦的一个代表。
这里却有点问题,从项羽进攻函谷关一直到驻扎戏西与刘邦对峙,时间大约也有半个多月。连刘邦手下都知道此事而暗中做打算,刘邦却没有任何计划,从后面资料看似乎如梦方醒,对项羽要进攻自己不但没有任何应对战略,更是毫无防备之心。何解?这里笔者猜测有二,一是刘邦进入关中被胜利,权欲,美女,财宝冲昏了头,认为有怀王之约,和诸侯又是联盟,别人不会拿他怎么样,最多想来分一羹而已。二是刘邦错估形式,没有想到项羽统合各路诸侯后,实力早就不是以前几万人的楚军,而是四十万诸侯联军。刘邦以为凭项羽自己的兵力并不能拿自己怎么样,毕竟自己有十万大军,没有想到是这次是诸侯联军一起要灭他。
刘邦危在旦夕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项羽的叔叔,楚军中的左尹项伯,曾经被刘邦属下张良救过,此时为报救命之恩,连夜赶到刘邦大营,把事情告诉张良。张良把事情又告诉刘邦,刘邦此时才明白大祸临头,听从张良之策,拉拢项伯,以兄长视之,并接为儿女亲家,秧求项伯为自己说项。
关于项伯深夜告张良,历代都有人质疑此事真伪。学者周健曾认为“项伯一夜成六事不可信”和“鸿门和霸上相去四十里之不可信”(7),从而认为项伯一个晚上完成不了这么多事情。而关于此疑问学者薛权开在文中《鸿门宴献疑商榷》一一给予反驳,认为从鸿门和霸上的确只有四十多里,从小路走只有二十多里,从时间上看完全来的及。(8)
项伯一边答应帮助刘邦说情,一边在临走的时候交代刘邦,明日一定要亲自来项羽那里谢罪。这就是千古一宴鸿门宴的来源去脉。
二:项伯在鸿门宴的作用分析

项伯,一个长期被研究者忽略但其在鸿门宴起了不可磨灭巨大作用的人。从身份上他是项羽的叔父,从地位上他是楚国左伊,位高权重。很多研究者仅记得他前者的身份,却忽略其后者的地位。
说到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就不得不追究其动机以及维护刘邦的原因,前人研究者总是把项伯当成一个糊涂者,先是“在信义面前,项伯被张良蒙骗”,再是“项伯又被刘邦的假情义和一派谎言巧语所蛊惑”,最后“他既没有背弃项羽,也没有投靠刘邦......他智短滤浅,头脑简单,才被刘邦拉拢蒙骗。他看不清天下形势,被封建信义所束缚”。(9)
但是事实是如此吗?我们来看资料,“(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10)开始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私情而欲救张良。但是后来性质就变了,“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11),这里固然有刘邦急于拉拢项伯之意,但是项伯为什么不加思索的就和刘邦约为婚姻了呢?难道他不知道刘邦是项羽的大敌,明天项羽将要和刘邦大战,就算项伯肯定有把握说服项羽不进攻刘邦,刘邦也是项羽一大患,始终是项羽要解决的难题。如果项伯仅是为情谊帮刘邦一把,那约为婚姻就等于建立同盟了,不得不不让人怀疑其动机。
如果把事情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明白项伯的意图了。作为项羽的叔父,楚本是项梁一手建立,项梁死后,作为项家仅存的元老(史记所有出现过的项氏),恐怕项伯是最有希望可以和项羽竞争项家领导权的人。在楚怀王刻意打压项家的情况下,项伯尚能与项羽共渡难关,但是胜利来临的时候就是权利如何分配的问题了。而刘邦虽然是项羽大敌,但未尝不是对自己的一大强援,外有强援,无论是对扩大自己影响力,在西楚中争权夺利;还是保住自己现在的权位都是必要的。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项伯为何从纯粹私情转化为和敌军结盟,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联系楚汉时期项伯另外三次活动,一是受张良金银,为刘邦请汉中地。二,龙且击败英布后,项羽派其收九江兵,项伯尽杀英布妻子儿女。三,项羽要杀刘邦之父,被项伯劝止。可以说楚汉战争期间,项伯彻头彻脑是为刘邦服务。也就是项伯早就投靠了刘邦。
前人研究者另一忽略的就是项伯另一身份,楚左伊。令伊乃楚国最高政务官,相当于丞相。左伊就是丞相的副手,可以说极有权势极有说话分量之人。“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12),从这段话中,我们分析,项伯不仅是为刘邦说情,更是直接拿刘邦功劳来说项羽做的不对(难道他忘了为什么要打击刘邦了吗?),而要求项羽善待刘邦。项羽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刘邦吗?但此时同意。恐怕一是本身无杀刘邦之意。二是项伯的权势使得他不得不给其面子。
鸿门宴上,范增派项庄刺杀刘邦,而项伯却以身阻碍。更显示项羽阵营的派系之争,项伯不但是项羽叔父更是左伊;而范增却是项羽亚父,而身为楚军大将军。季父对亚父,左令伊对大将军,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必然是家族元老派和功臣少壮派之争,文官派和武官派之争。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鸿门宴不仅仅是项羽杀不杀刘邦的个人问题,也涉及到楚营的两大派系之争,实在是一发而动全身之微妙之关系。理解了这个才能理解以后鸿门宴中发生的种种事端。

参考文献:
(1)(14)张志坤 《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3卷第2期 1993年6月
(2)(15)周骋《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载《淮海文汇》1997年第4期。
(3)(19)蔡伟《千古一宴,尽显英雄本色》,《书屋》二〇〇二年第六期
(4)(5)史记《高祖本纪》
(6)(10)(11)(12)(13)(18)(20)(21)(23)(24)(28)(29)(30)(31)
史记《项羽本纪》
(7)(17)周健《鸿门宴献疑》,《语文学刊》2001年第1期
(8)薛权开《鸿门宴献疑商榷》,《语文学刊》2002年第1期
(9)张生平,孙德浩《鸿门宴项伯人物形象分析》,《兰州学刊》2000年第4期
(16)张斌荣《也谈鸿门宴上楚汉之得失》,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4卷第1期 1994年3月
(22)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25)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
(26)连波《论鸿门宴上的项羽——说霸王并不沽名及其他》,《殷都学刊》1993年第1期
(27)(32)史记《淮阴侯列传》

参考资料:http://www.wuhubbs.com/thread-12880-1-1.html
一句话:项羽目光短浅!
妇人之仁
本文标题: 鸿门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项羽没有杀死刘邦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14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食物越远越香有什么关于二战的搞笑表情包
    Top